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时间:2021-06-30 16:26:5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语文课文教案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小学语文课文教案3篇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点与难点

  1、让学生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2、培养学生预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平时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

  3、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4、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投影骆驼图后问:这是什么动物?谁能说说骆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2)投影“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问:“走失”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丢失”吗?

  (3)商人走失了骆驼,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出示:13找骆驼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2、引导质疑

  (1)听课文录音,想想刚才提的问题,那些听了录音就解决了。

  (2)今天老师还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预习课文的本领。出示“阅读提示”,通过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课文,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

  (3)指导预习课文的方法与步骤。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分析生字的形,记住字形。

  ②划出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想想新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词语写在作业本上。

  ③再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句子和内容下划上“—”线,打上“?”。

  3、反馈交流,评析学生提出的问题。

  (1)认读生字卡片。

  (2)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表扬肯定,对“偏题”要妥善处理

  ,正确引导。

  (3)紧扣阅读训练重点及学生预习前、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结。

  4、完成作业。

  (1)《作业本》题2。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检查生字,听写生字。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段主要讲什么?从那里看出商人的心理很着急?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商人的话。

  3、学习2—9自然段。

  (1)布置自学。要求:①轻声朗读2—9自然段。②同桌讨论: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有那些特征?老人说得对吗?你从哪儿看出来?

  (2)反馈

  ①让学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

  ”的句式说出骆驼的三个特征,先分三句说,后综合起来说。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的话是怎样说的?

  ③比较“是的”、“不错”、“对极了”的异同,说说商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忿忿”是什么意思?商人的心情为什么会转喜为怒?该怎样读出“忿忿”的语气来?

  (3)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4、学习第10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思考:老人并没见过商人的骆驼,可却能那么准确地说出骆驼的特征,这是为什么?请把老人得出结论的依据找出来。

  (2)“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

  (3)请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说说老人的话。

  (4)练习用因果句式说写句子。

  5、作业:(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2)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继续进行因果句式的说话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1—9自然段。

  (3)请你用不紧不慢的语气,仿照例句回答商人的疑问。

  2、继续学习第10自然段。

  (1)齐读“至于……顺着它的脚印去找”句。

  (2)理解“至于”的意思。

  (3)仿照例句说话。

  3、学习第11自然段。

  (1)齐读第11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骆驼了没有。

  (2)“果然”是什么意思?“果然”说明了什么?

  4、总结。

  (1)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到骆驼,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5、课堂练习:《作业本》3、4、5题。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能初步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并做简单批注。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起因——课文第2自然的归属问题有争议,把它归为“起因”是因为猴子“放肆起来”的具体表现就是第2自然段讲的摘去了孩子的帽子,因而引发了后面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跳水》这篇课文里,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谁说说这个故事大致是怎样的?(指名简要说一说初读后的感知。)

  (二)交流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读一读,再组成本课的词语,读一读。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写错的字。

  “吓唬”应读 xià hu “龇”的读音 zī

  “猴”书写时不要多写一竖。

  3.解释词语,(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醒悟:认识由模糊而变得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课文中指明白。悟,理解,明白。

  失足:没有把握住。走路不小心而摔倒。

  (三)学生投入地读书,理解文章的结构。

  1.轻声读课文,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怎样引起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2.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文章分段。然后交流。

  板书: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经过(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顾一切,陷入绝境。

  结果(5—6)船长逼孩子跳水,得救。

  3.认真默读课文,把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画下来,并做简单的批注。

  ①自读,批注。

  ②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③在全班朗读句子,然后进行评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第二部分事情的发展过程,感受心情的变化——担心、紧张。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3.形容处境危险或情况紧急,可以用哪些词语?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附: 板书设计

  跳水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经过(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顾一切,陷入绝境。

  结果(5—6)船长逼孩子跳水,得救。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读后的感想,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谈自己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2.感受课文的特殊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讲这个故事,老师借助媒件演示,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想:你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1.学生说心情有什么变化,并读读书上有关的句子,老师适时地 板书词语:好玩、生气、担心、紧张、放心

  2.你对课文哪部分感受深就自读那部分。(重点学习4、5段)

  ①先默读课文,做简单的批注。

  ②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进一步体会心情的变化。

  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危险加剧—陷入绝境)

  A.出示这段话,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

  B.指名读,然后其他同学评价,谁读得好?

  让读得好的同学说说他是怎么学习的。(抓孩子的动作。)

  C.自由读——再指名读。

  D.再读读人们的变化和孩子的变化。

  再把第4自然段分角色(分部分:描写孩子的动作,人们的变化,孩子的变化,读一读这一段。),整体感知这段的写法:生动逼真,扣人心法。

  3.就在这危急时刻,船长出现了,他是怎样做的?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①学生读相关的句子体会:“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一!二!”

  ②启发提问:这是不是救孩子的唯一办法,为什么?(联系上下文,想到情况的危急,孩子的危险,船长的镇定,机智)说说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4.孩子得救了,我们每一位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提示:可以对孩子说,对船长说,也可以对水手们说……)

  (三)总结全文

  1.课文谁是主要人物?课题为什么叫《跳水》?再浏览全文,思考。

  2.总结

  板书:沉着冷静 机智果断

  师:这就是大作家写法的特殊之处,小说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为主要人物的出场作铺垫,而写主要人物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化险为夷。这样写,使人感到真实,自然。

  3.作业

  课文仿佛缺少个结果,请同学们续写,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

  附: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 教学的重点是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难点是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和点拨来解决重难点,学生通过读书感悟、讨论和交流来突破重难点。围绕有关段落、语句,深入探究,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然后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通过理解课文,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探究活动

  1.读完这个故事,你是否想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请想一想,写下来。

  2.当孩子被救上船后,船长、水手、孩子分别会说些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再写下来。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跳水》由 “跳水”所激起的……

  说实在的,《跳水》一文教了不下六七遍了。今天该上最后一课时,我清楚地记得备课笔记上的最后一个问题:课文以“跳水”作为题目,好在哪里?

  最近,我总喜欢在铃声响起之前,进入教室,和同学随便聊聊。走到学生碧红身边,她正在看书,见我走近,忙叫住我:“老师,这篇课文干嘛要以‘跳水’作为题目?”听这语调,言下之意,“跳水”一题并不合适。我俯下身子,饶有兴趣地问:“你觉得不好?”她正要答时,铃声响起。

  看来,这最后一个问题得改一改了。“同学们,《跳水》一课已经上完了。你们认为课文以‘跳水’为题,好不好?为什么?”

  碧红第一个举手:“我认为这个题目不合适,因为一开始我看到这个题目,还以为是写某个跳水运动员,像伏明霞、田亮之类的,谁知写的根本就不是这回事儿。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容易产生歧义,不是很好。”话说得理直气壮,很快得到一些同学的附议。

  “那如果你是作者或编者,会取个什么题目呢?”

  “‘孩子遇险的时候’!”

  “‘一个帽子’!因为整个故事是围绕‘一个帽子’而展开的。上学期,我们曾学过课文《一个苹果》,我看用‘一个帽子’做题目,挺合适。”李丹同学也说得头头是道。

  “我看就叫‘孩子追猴子’,孩子要不是去追猴子,也就不会发生这个故事了……”

  话音未落,又一同学笑着说:“这哪像个题目,倒像个绕口令。”

  “我看也不好。这太直露。课文的题目‘跳水’就不错。跳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办法又是船长想出来的。体现了船长的机智果断。整个故事,跳水这个环节也最精彩,最扣人心弦。”

  “课文中的孩子,跳的是海!我看干脆就叫‘跳海’!”

  “跳海?那不成了去海边自杀么?这样的题目怎么行?”马上又招来另一位同学的反驳。

  ……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望着同学们争得红通通的脸,我也异常激动:“同学们讨论的问题很有道理,也很有意义。《跳水》一文的`题目是编者后来加上去的。给一篇文章取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个角度的。同学们不唯师,不唯书,善于动脑,敢于向教材挑战,发表自己的不同的观点,这很好。这样的学生才是有灵气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气的。我希望这样的学生,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不断涌现。”

  此时,同学们的眼睛亮亮的。我想,《跳水》一文上完了,但由跳水所激起的,却在我的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许,它也会留存在学生的心中。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跳水》教学设计

  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理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学习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科生字、新词,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

  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返航是“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胀和结果的关系。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鹏博士教育软件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理解“焚烧、千锤万凿、粉骨碎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和诗歌背景,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4.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以及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马图)

  马,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战场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唐代有一位诗人生平写了几十首有关马的诗歌作品,马对他来说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去探索李贺的精神世界。(板书课题:马诗)

  二、简介作者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在元和八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时英年早逝。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2.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教师随机指导,出示诗的朗读节奏)

  3.指名再读,评价。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最后全班齐读一遍。

  5.通过刚才的朗读,请大家思考:诗题中的“马”是指哪种马?(战马)

  6.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匹战马?(大漠、金络脑)

  7.理解字词。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师小结:通过了解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边塞诗。

  四、品味古诗

  (一)学习第一、二句。

  1.朗读第一、二句诗,小组讨论:

  (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2.小组派代表汇报。

  3.结合注释,思考这两句诗写了什么样的场景。(引导学生想象)(空旷的大漠上,沙子如雪一般。连绵的燕山上,月亮像弯钩一样。)

  4.“沙如雪”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沙子的?(触觉:冰凉的;颜色:白色。)

  5.为什么沙会是如雪的白色?(因为月光的照耀,所以是洁白的。)

  6.第一、二句所描写的景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空旷寂寥,清冷荒凉)

  7.师补充:“钩”在古诗中一般指吴钩,是春秋时的一种兵器。“月似钩”不仅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同时也是一种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二)学习第三、四句诗。

  1.为什么作者会期盼给马戴上金络脑?(给马戴上金笼头,说明这匹马很贵重,很受重用,作者明写马受到重用,实际暗指自己渴望受到重用,上阵杀敌。)

  2.诗人想借“快走”“清秋”表达什么?(“快走”是快跑的意思,写出了马驰骋的样子;“清秋”是深秋的意思。表达出诗人渴望驰骋疆场,肃清敌人的志向。)

  3.那诗人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没有)从哪里看出来?(“何当”说明没有实现。)

  五、理解情感,学习写法

  1.再读本诗,作者通过写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又不被赏识,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

  2.这与“马”又有什么关系呢?(诗人把自己想象成战马,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马身上。)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托物言志)

  4.讲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李贺的《马诗》,领略了古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感受到古人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李贺一样,不忘初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古诗《马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指名说)

  2.指名背诵《马诗》。

  3.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古诗《石灰吟》和《竹石》。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初步感知大意。(以学生自学、汇报为主)

  1.认识生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的意思。

  2.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交流汇报。

  (二)学习《石灰吟》。

  1.逐句理解诗意。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这里形容开采矿石非常艰难。等闲:平常。这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的石头,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很平常的事。)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骨碎身: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这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骨碎身也全不惧怕,只要将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

  2.整体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学习《竹石》。

  1.逐句理解诗意。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句诗的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入破裂的山岩之中。)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任:任凭。尔:你。这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让它屈服。)

  2.整体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

  三、品读古诗,感悟感情

  1.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石灰烧制时要面临严峻的考验。(学生朗读,读出石灰面对各种考验时的泰然自若。)

  竹子:长在高山岩石中,高大挺拔,经受各种磨难仍永不屈服。(看图,感受竹子的坚强。学生朗读,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那种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2.再读古诗,思考: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联系作者写诗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小组讨论,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汇报)

  (1)《石灰吟》:抓住“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感受,重点体会“清白”,“清白”到底指什么。(“清白”指的是石灰的颜色,隐指高尚的节操。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骨碎身,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教师小结:这种寄意于物的手法就叫作“托物言志”。

  (2)朗读,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含的精神融合起来,读出作者的情感。

  (3)《竹石》呢?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举手说)

  ①《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作者借赞美岩竹的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做人的道理)

  ②再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我们也能看到诗人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诗人所言的志向)

  四、总结

  1.同学们,我们这两节课学的三首古诗,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托物言志)

  2.在学古诗时,我们不仅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来理解古诗隐含的意思。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

【【精华】小学语文课文教案3篇】相关文章:

1.小学语文课文的教案

2.小学语文课文的教案

3.小学语文课文的教案15篇

4.语文上册课文教案

5.关于小学语文课文教案九篇

6.小学语文课文教案合集7篇

7.小学语文课文教案范文9篇

8.小学语文课文教案范文8篇

9.精选小学语文课文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