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搭小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0-10-10 15:35:4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搭一搭小学教学反思4篇

搭一搭小学教学反思1

  本学期,我们组的研究专题是《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如何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寻找突破口,让学生更自主、更探究性的学习,来促进发展。我围绕这一主题设计这节课。

搭一搭小学教学反思4篇

  1、动手操作

  把握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关系不仅是一个思考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过程。我让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搭建活动来体验形成空间的方位感,画一画的有效活动把握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转换过程中得到发展。

  2、自主探究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要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探究。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与探究立体图形形状并画出平面图形,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合作交流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不仅需要自主的探究、亲身实践,更离不开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参与。观察、操作、归纳、变换、直观思考等形成空间观念有重要作用的手段只有在大家共同探讨、合作解决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发展,并得到提升。通过合作交流可以更清楚地明确自己对空间的看法,并有机会分享各自的想法。

  通过这一节课,我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学生很喜欢动手操作,应该说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但我觉得自己在这些方面做的还不够。

  首先,在摆一摆、画一画的环节上让学生小组内自己摆,自己画,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因为这个环节不好展示,我担心一组学生展示时,其他学生不容易很快的进行判断,可能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多一些,这样后面的内容可能就没有时间进行教学。但就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这一点上来看,我觉得还是可以尝试一下改变。课后,我静下心来思考:如果我让学生把所摆的立体图形画出来呈现在黑板上,然后根据学生摆的图形摆出立体图形,那样效果会更好!。

  第二,因为担心后面的内容太多,怕上不完,所以每一环节都过得有一点快,可能对于一小部分学生来说,还有些吃力。比如让学生画三个面时应该给出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怎样画,指导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再细致一点,比如侯榕同学说到,把下面的小立方体向上移动,使我们所能到的这些立方体在一个面上这种方法,我只是一带而过,其实可以让部分空间观念不是很强的学生多这样移一移,除了看上面时可以上下移,引导生看左右时还可以前后移,甚至除了移动,还可以拿走一两个的方法。

  第三、通过课堂中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意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本节课的教学,也有意识的体现由抽象(图形)————具体(摆实物)———抽象(由图形判断)这样一个通过直观手段来解决问题,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问题答案这一不断训练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我感觉到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搭一搭小学教学反思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时,我比较注重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发展。

  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安排了“我说你摆”和 “我问我摆”两个活动。两个活动通过情境演示让学生观察。每个活动我都比较注重活动的层次性。

  第一个活动是:淘气用四个正方体搭积木,笑笑根据淘气的指令搭出同样的形状,中间用屏风隔开。这样的活动很有意思。一个学生要观察物体的相对位置,并把它用语言表达出来;另一个学生不仅要想象物体的相对位置,还要根据对方的表达来理解这种交流的含义。学生通过观察情境也跃跃欲试。然后按照这样的主线继续展开这个活动:观察情境,了解规则——师生合作,理解方法——同桌合作,开展活动——小组交流,说搭的方法——全班汇报。

  第二个活动是一个有点颠倒的活动,笑笑已经搭好了一个立体图形,淘气通过问问题,搭出同样的立体图形。在活动时让学生先观察情境,提问“通过观察,你知道这个游戏应该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说出活动规则。提问的同学要充分展开想象,想一想怎样提问,被问的同学要表达,提问的学生要根据表达去理解、想象。当然学生问的水平有高低,问题又多少,不管学生情况怎样,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交流,思考哪种提问的方法比较好,在比较中筛选,优化提问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都很有好处。

  学生通过活动,发展了空间观念。然后设计了各式各样的练习:1、想一想:从正面、上面、侧面各观察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2、数一数图形有几个;3、根据一个要求搭图形,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在这节课中,部分学生对于“把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画到纸上”的题,当图形的面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时,学生感觉有困难。我在教学时是让学生观察实物,并且是几个很大的正方体,但有的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如果把这个片段作如下的改进,效果可能会比较好:1、让学生自己摆好。2、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图形。3、让学生观察实物。在观察实物时,在前面蒙上一层透明纸,让学生把看到的形状在纸上的位置画下来。多进行几次。这样对于学生理解从各个面看到的平面形状就更容易理解。

  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积木搭拼实物所看到的形状和看图画出从不同方位所看到的形状画出来。由于三年级学生画正方形的基本功不成熟,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正方格本,要求学生在正方格本上画。部分学生对于“把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画到纸上”的题,当图形的面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时,学生感觉有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是先让学生观察实物画,再观察图画中的立体图形进行画。由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欲,学得积极主动。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也获得了实施新课标的一次成功体验。稳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要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节课,学生学习情趣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课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立体图形,并且能够说出和画出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一种学习的过程,使其聪明才智有机会发挥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搭一搭小学教学反思3

  “搭一搭”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8页~79页的内容,它属于“空间于图形”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根据标准以及分析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3、通过借助思考和空间想象解决由立体画出平面、由平面还原立体图形的问题,再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水平。4、通过动手操作,增强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学会相互评价,从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我说你摆”,第二个活动是 “我问我摆”。两个活动通过情境演示让学生观察。每个活动我都比较注重活动的层次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活动1、淘气用四个正方体搭积木,笑笑根据淘气的指令搭出同样的形状,中间用屏风隔开。这样的活动很有意思。一个学生要观察物体的相对位置,并把它用语言表达出来;另一个学生不仅要想象物体的相对位置,还要根据对方的.表达来理解这种交流的含义。学生通过观察情境也跃跃欲试。然后按照这样的主线继续展开这个活动:观察情境,了解规则——师生合作,理解方法——同桌合作,开展活动——小组交流,说搭的方法——全班汇报。

  活动2、是一个有点颠倒的活动,笑笑已经搭好了一个立体图形,淘气通过问问题,搭出同样的立体图形。在活动时让学生先观察情境,提问“通过观察,你知道这个游戏应该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说出活动规则。提问的同学要充分展开想象,想一想怎样提问,被问的同学要表达,提问的学生要根据表达去理解、想象。当然学生问的水平有高低,问题又多少,不管学生情况怎样,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交流,思考哪种提问的方法比较好,在比较中筛选,优化提问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都很有好处。

  另外,我又设计了各式各样的练习:1、想一想:从正面、上面、侧面各观察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2、数一数图形有几个;3、根据一个要求搭图形,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促进学生发展。

搭一搭小学教学反思4

  本节内容主要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学生熟悉的搭图形场景开始,组织学生用小棒动手搭一搭熟悉的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先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结合操作活动进行交流,思考余数“1”表示什么意义。然后认识横式,思考余数“1”如何在算式中表示出来。从而引出有余数除法的横式。结合每一步的操作,说说横式中每个数在操作中各表示什么,特别是余数“1”是哪根小棒,为什么会剩下。在理解的基础上填写单位。让学生发现13÷4=3(个)……1(根)商的3表示可以搭3个正方形,余数的1表示还剩下1根。从而明确 “3”后面的单位应该是“个”,而“1”后面的单位应该是“根”。其次,再通过用14、15、16……20根小棒搭一搭,画一画、填一填的活动一起来探索、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发现14根小棒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2根;15根小棒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3根;16根小棒正好可以搭4个正方形;……19根小棒可以搭4个正方形,还剩3根,如果再添1根,就可以再搭一个正方形……每次余下的根数都比4根少……根据观察发现:随着总根数的依次增加,余数循环出现:1、2、3、0、1、2、3、0,余数都比4小。为什么余数都会比4小呢?学生通过操作,结合算式发现:如果剩余大于或等于4根,就还可以接着搭正方形。那余数都比4小呢?还是余数都比除数小呢?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确定一个数,画一画三角形和五边形,并写出算式。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余数不是都比4小,而是比除数小。

  本节课我注重将具体的操作活动与抽象的算式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让学生结合操作活动来发现并理解,在除法算式中两个单位为什么不同,各表示什么意思。第二,让学生经历大量的搭、画、填一起探索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让他们发现余数不是都比4小,而是余数都比除数小,进而有效地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快乐自觉地学习新知,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及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但此节课也有不足,由于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操作活动,所以在时间上较为紧张,没有进行巩固练习。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我需要思考和加强的方面。

【搭一搭小学教学反思4篇】相关文章:

《搭石》教学反思11-04

语文搭石教学反思范文12-17

课文搭石的反思07-10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2篇12-18

人教版四上《搭石》教学反思12-16

人教版教学设计《搭石》12-18

搭石优秀教学课件09-25

人教版教学设计《搭石》12-18

搭石教学设计(15篇)12-08

部编《搭石》教学设计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