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教学反思

时间:2022-02-25 10:26:4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平均分教学反思(精选6篇)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平均分教学反思,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平均分教学反思(精选6篇)

  平均分教学反思 篇1

  本节课教学的是第9页例2,重点是学习“平均分”的方法。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上,进而建立平均分的直观表象。因为平均分活动有利于突破重点,这个活动对于学生的认知来讲是很重要的,我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目的是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理解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奠定基础。

  首先呈现分橘子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平均分成6份”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要把橘子分成6份,而且每份要同样多。那你打算怎么分成6份?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动手分一分,然后全班汇报。从而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的过程与分法的多样化。学生汇报时,两种分橘子的方法都出现了:第一种分法是可以一个一个地分;第二种分法是每份放2个,就是两个两个的分;第三种分法是三个三个的分。在教学中,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

  然后呈现平均分的结果。在学生自己分一分并汇报的基础上,按照教材意思,图文并茂地出现结果。有图有文字让学生直观感受平均分的特性:每份分得同样多,更要关注平均分的份数:6份。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再加上最后的文字,规范学生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分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会用数学语言叙述平均分。

  在练习环节的做法。练习题做一做中,是用图示的方式设计了一道分酸奶的题。先引导学生会观察图意,重点理解两个箭头、两个盘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酸奶平均分成2份。然后让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或用学具摆一摆,并且边摆边说自己的摆的过程。目的是:锻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不足之处有:

  1.学生的操作组织需要更精密的安排,有耗时现象。

  2.学生语言表达不尽如人意,这不是一日之功,需长期坚持。

  平均分教学反思 篇2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层次性突出。

  教学时从生活入手,层层推进,理解平均分,让学生从生活中分铅笔、分糖果的生活经验入手。在例一中再次唤醒已有知识,进行无序的分;在认识了平均分后,在试一试里加强动手操作,,强调平均分,此时关注结果,只要符合定义就行;在例二的教学中深化平均分含义,重点教学每几个一份的平均分,层层推进,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入。另外,在教学环节上,层次性也比较突出: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实际操作,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课总结,拓展平均分。

  2、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

  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导入从学生熟悉的分东西场景入手,再到小棒操作平均分,最后再回到生活中找平均分,无疑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例题教学平均分的知识,都在现实的问题情境里进行,练习题几乎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这样编排,无疑也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重视了操作。

  平均分的本质内涵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动手操作一直是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因为孩子天生好动,组织教学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由于平常的训练,课堂操作效率大大提高,平常我要求孩子小棒同意竖放在数学书的另一角,一旦操作,第一时间一字排开小棒在桌子正中央,通过训练与表扬的手段,学生操作的有序性得到很大提高。本课全班统一操作小棒有4次之多,操作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这样的操作有效的让学生抓住平均分的本质。

  4、关注教学细节、有效预设。

  本课对于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更何况要学生汇报时用自己的语言,估计学生存在的难度,我进行了有效的预设:在进行叙述“平均分”的过程中,通过提要求,让学生统一运用一定的语言格式,比如例一我让学生汇报时说清楚:分成了几堆,每堆几根?试一试说一说你什么怎么分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迁移,使得汇报有序:分成了几份,每份几根。在例二的汇报中,难度进一步加大,我引导学生统一拿小棒在左手,然后右手拿2根说一说,拿2根说一说:每2根一份,每2根一份……运用这样的语言,学生在理解平均分、汇报平均分来的更有序,语言更有数学味。

  5、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效挖掘教材资源。

  学生平均分意义理解比较到位,我抓住例二的试一试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全部汇报完成后,我及时追问:如果给你12根小棒,你还能每几根一份的平均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补充中,更加完善了12平均分的方法,此时,我并没有作罢,把几种方法集中放到了一起,问道:观察一下几种平均分的方法,你发现什么?随着提问,文字消失,几种分法的小棒图清晰的出现在学生面前。此问不但要让学生总结不管怎么分都是平均分,因为每份根数一样的本质,更看学生能不能发现总根数与份数、每份根数之间的关系,课堂证明,学生是能做到的,两点学生总结的非常好。为除法的渗透和理解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

  6、渗透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在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中,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多种形式练习中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实践证明,这样的渗透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在解决气球图问题时,学生汇报时呈现了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意识:有的学生用圈一圈,有的用小棒摆一摆,有的连线,有的直接想乘法口诀、有的用除法计算,还有的用12根小棒每2个一份平均分成6份(试一试)联想14个每2个平均分应该是7人......

  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进行“平均分”这个概念的教学有点过快,学生在比较平均分和不平均分时让学生说的、比的不够充分,什么叫平均分总结的过快,至于一小部分孩子理解消化的并不是

  很好,从后面个别孩子汇报的语言可以看出来,在这里,要充分铺垫,让概念的引出达到呼之欲出的程度,从而才能让所有孩子接受。

  2、表扬的激励手段必不可少。本以为孩子到二年级了,对于一些物质性的奖励会淡却,尽管课堂对孩子的精神性表扬有过几次,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孩子还是比较小,对于各种形式的表扬还是很需要,对于红花、小能手的表扬手段还是很需求的。或许,这样的表扬更能在后半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校效率。

  3、语言还要进一步精炼。数学老师的语言,更应该是千锤百炼,一句不多,一句不少。

  平均分教学反思 篇3

  《平均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里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本节课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对今后的除法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1、在对比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

  通过创设“把6颗糖分成3份”的活动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呈现3种不同分法,追问学生“哪种分法更公平”?并说一说这种“公平”的分法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给“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起名字,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的多样化。

  提供“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分,每份几个?分一分。”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学生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操作方法:1个1个地分;先2个2个地分,再1个1个地分;3个3个地分。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并对不同分法进行展示,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方法的多样化。在“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的练习中,展示过学生的不同分法后,追问学生“哪种分法最好?为什么?”使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优化分法。

  3、注重对学生适时评价。

  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课堂上不断用积极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分完后,记得给老师发信号,比一比,谁发出的信号最强烈。”“你说得真棒,还有谁能说得更棒!”课堂上孩子们遵守纪律,踊跃发言,营造出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4、由于动手操作活动多,出现学生忙于整理学具,没有认真倾听的现象。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生全员参与活动。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为学生学习除法奠定基础。

  平均分教学反思 篇4

  这节课我从创设现实情境入手,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按小组进行合理分配,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参与的愿望。在分的过程中,各组自由选择物品,思考怎样使每组都得到一份,通过具体分配感受同样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使操作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让新知在操作中产生,让创新在操作中尝试。尽管有的学生操作不规范,表达不够准确,但学生通

  过操作发现了平均分的特点,在操作中发挥了自己聪明才智,尤其是在操作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作用。

  平均分教学反思 篇5

  《平均分》二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节课的内容。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平均分”这个概念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呢?

  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我认为本教学设计有以下值得反思的地方: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读知识,而是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在学生分完桃后,让他们给“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取个名字,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5支粉笔、15根圆珠笔芯和15本本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学生有很多种分法。但是在这一环节时,学生没有完全展示出各种分法了,基本是5个5个的分,因为他们从结果来考虑的。接下来的环节分扑克牌的设计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学生们不知道总数的情况下,同学们就完全暴露出了多种分法,有一张一张的分,有2张2张的分等等。充分体现了分法多样化。

  3、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

  平均分教学反思 篇6

  又一节数学课结束了,匆忙地整理好教学用具,赶去下一个班上课。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因为课前精心准备的,课堂有条不紊地进行。整个课堂的气氛显得轻松活泼。“平均分”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分,浅显地理解怎么去平均分,重点和难点就是:什么是平均分。在这节课中,我尝试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了改编,以“老师请客吃糖”为主线,贯穿了给小组内的四个小伙伴分糖,给5个小同学分面包,分桔子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合作交流,从中有效地理解什么是平均分。

  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让大家给小组同学分一分8块糖时,我预设可以出现多种分法,可能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1块,另一人分5块;也可能其中两个人各分2块,另外一个人分1块,1个人分3块等等。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在却很自然地进行了平均分“每个同学分2块”,而此时的我,却没很好地利用这一课堂生成的资源,仍然生搬教学设计,顺着自己头脑中设想的走下去,追问学生“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此时的学生用沉默代替了回答,起来说的学生也说的跑了题。课后,我陷入了思索中,课前的预设与生成的如此不一致,说明了什么,只说明我只是僵化地跟着设计在走,当新的生成出现时,我不知如何把握。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对学情的分析不透彻,没有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对如何分有了什么样的基础,于是在第二个班教学中,当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时,我灵活地进行了处理,很快地就揭示了本课的主题“平均分”。

  教材中第13页的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1题材,这两个题目各自的知识侧重点不同,做一做,侧重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份数和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材,第1题则侧重让学生理解“分”和“平均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很可惜的是,以上我理解的不透彻,反映出我在思路上对练习不够重视,很少对练习进行恰当有效的利用,从这一点来说,也没有很好地挖掘出教材资源,以后我要课前精心设计习题。

  在教学例1上,我简单地交代了一个小组合作的要求就让学生动手操作,可在实际活动中,我却发现,11个小组中只有5个组是完全按照我的要求来活动的,其他的组内大多数人都是每人拿了小棒,自己分自己的。于是,我不得不重新讲要求,但时间已过去了一多半,导致这一环节有效性差,浪费了过多的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是我没有用清晰、简短,学生容易理解的句子来交代要求,导致学生出现了理解上的失误。在2教中,我精心地设计了要求,清楚、明白地讲完之后,再让学生操作。在第二个班的教学中,这一环节完成的相当成功。

  总之,课前的准备不仅仅指准备好教学用具,同时还有更多的内容。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反应,都应该属于这个范畴之内。我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想好应对的办法。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灵活些。

【平均分教学反思(精选6篇)】相关文章:

贾平凹《落叶》教学反思09-23

认识平均分说课稿12-07

《离骚》教学反思精选10-30

风筝贾平凹教学设计10-27

贾平凹风雨教学设计10-22

贾平凹《风雨》教学设计09-20

贾平凹《落叶》教学设计09-19

贾平凹散文 精选11-28

贾平凹名言精选09-08

风筝贾平凹的教学设计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