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活的动物》生物教学反思

时间:2020-06-27 18:09:2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陆地生活的动物》生物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接触生物两个年级的新教材,在摸索新教法、新学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少新课程的转变,新教材给我们带来的是全方位的改变:教材、教法、学法、师生关系等,经历三个多星期的适应,我深深的感到生物教学任重而道远。

《陆地生活的动物》生物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的一节课是《陆地生活的动物》,这堂课我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资源利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教学,通过学生调查、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围绕“陆地生活的动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这同一主题,我确立不同学习小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图书馆、报刊、杂志以及网络资源,寻找与主题相关的信息与资源。同时,各个小组还配合超市、动物园等本土资源的社会调查,分别制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间互相进行展示、比较和评比,最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成果进行一定的讨论和分析,发表意见,互相交流。这个过程不仅使得部分同学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得以训练,而且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通过部分同学的展示,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在这个过程的学习中,学生也不再是只有单纯的听、看,没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各种媒介提供的资源环境,开阔思路,极大的扩充了知识量。

  表面上看这节课很成功,但是在其中一个班上课时却出现了意外,当时我正在讲白熊只生活在北极,而南极却没有时,立刻有学生问我“那南极为什么没有熊?”一下把我问住了,这个问题在备课时并未涉及和考虑,于是我又发动学生二次行动课下收集资料,到了第二节课,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主动将答案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而我作为一个教师也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获得新知:原来北极跟其他大陆之间彼此相连,部分熊迁移到了北极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生活而进化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北极熊,南极洲却四面环海,很早就脱离了与其他大陆的联系,当然也就不存在熊能迁移到南极生活了,着实给我好好上了一课。

  课后学生们都非常激动,许多同学跟我交流说:“这样的生物课真的很有趣”,听了学生们真诚的话语,我也很兴奋。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学习即生活”,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学生们在整个学习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参与调查、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相互学习,汲取并互补了各自的经验,从被动的“知识容器”变成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资源的开拓者,合作的意识、自主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学习体验中生成新的问题,在争论中解决问题,这让他们感到了学习的快乐。

  这节课也是我第一次在学生面前“出丑”,但是我想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跟上的话,以后“出丑”的机会会更打大,这是新课程对所以教师提出的考验,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需要提高。此外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传授学生常用的生物学学习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力争每位学生学有所获。

【《陆地生活的动物》生物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反思11-28

生物教师教学反思11-30

动物细胞教学反思10-18

动物作文教学反思12-15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教学反思10-18

细胞怎样产生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教学反思12-16

动物说话教学反思14篇12-06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反思9篇11-28

初中生物老师的教学反思10-09

《我的课余生活》教学反思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