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

时间:2020-11-05 10:31:0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第二册中第三单元《光与色》一课,是以探究色彩的本质为主要内容。人是依靠眼睛辨别色彩的,而眼睛是一个光学接受器,所以人眼看到的色彩都和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需要解决的:

  光与色的关系;2.固有色、光源色的概念;

  3.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4.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美术技能的学习并不完全是本课的重点,重点应放在挖掘色彩知识背后的美术文化情感认知和社会意义上,同时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兴趣的培养.课程安排体现“以知识为本,以活动为中心,以文化内涵为主线”的教育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与绘画的色彩有关的信息,养成良好的观察色彩的习惯,并能够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通过座谈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对绘画名作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绘画中的一些表现方式和风格与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通过课上所学,尝试用色彩知识完成一组习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产生对绘画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打下基础,并有继续探究的可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分析绘画作品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某种情景的特征、突出作品主题,感受色彩的情绪和魅力。

  教学难点

  掌握一定的光与色变化规律和色彩绘画的表现规律与技能。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材;学生:教材、笔记本、笔。

  教学设想

  教学始终扣住“光”这一主题开展教学,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在漆黑的环境下没有了美丽的色彩的多媒体演示,导入新课。然后,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光与色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色彩是一种可见光的光波在视觉上的一种反映。接着重点研究物体的光源色(用动画演示光源对物体色彩的影响)和环境色(用实物进行实验)的形成,从而让学生达到理解光与色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拓展训练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本课通过“观察→体验→表现→再观察→再体验→再表现”的教学过程,利用实验、动画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切了解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色彩规律,从而让学生了解色彩绘画的基础知识,进而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探究艺术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预习课文播放带有轻音乐的课题幻灯片,提示学生准备学具,并预习课文。【设计意图】布置前置性的作业,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使课堂顺利进行。

  二.初步感知、激发兴趣多媒体展示一组摄影、绘画作品,下面我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如果我们将它们放到漆黑的房间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对物体就没了奇妙而美丽的色彩。【设计意图】课堂选取、展示一些色彩鲜艳的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在提示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概括的能力的同时,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

  三.合作探究、展开想象

  (一)导入新课(媒体形式:学生参与,播放课件)是什么赋予物体色彩呢?

  1、光与色的关系—— 白色是最单纯的光吗?

  活动展示一 ,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知识,教师播放有关光的视频。结论:白色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巩固与提高)为什么不同的物体有它们不同的色彩呢?

  动画演示二,光的色散白光由哪些色光组合而成的呢?

  展示体验,(动画演示)教师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通过动画演示,体验光三色与色三色的混合效果,实践操作,理解知识,色光的混合,不同的光源的色彩倾向是不同的。

  例如:暖和的太阳光,偏蓝冷的月光,淡黄色的电灯等等。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呢?结论:①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②品红、黄、青是颜色的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可以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③色彩是一种可见光的光波在视觉上的一种反映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探究与实验。教师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趣味图形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讨论热情,逐步渗透物理学知识,达到学科知识的整合。

  2、固有色、光源色与环境色

  固有色与光源色活动展示三

  (教师讲解知识点)a:固有色:指物体在正常日光照射下所呈现出的固有的色彩。如红花、紫花、黄花等等色彩的区别。

  b:光源色:指某种光线(太阳光、月光、灯光、蜡烛光等)照射到物体后所产生的色彩变化。

  活动展示四

  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是一直不变的吗?白兔在不同光照下的色彩变化。(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结论:严格来说物体并没有固定不变的色彩,光变色就变。

  【拓展与延伸】教师:能否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大型文艺晚会的灯光效果)

  欣赏:莫奈《鲁昂大教堂》

  【设计意图】由视频、动画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开展对绘画名作的讨论,训练学生自己解读作品的能力,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用合理引导、示范讲解来突破重点,加以小结。

  环境色交流讨论:物体附近的颜色会不会对其色彩产生影响呢?环境色: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围的物体上。尤其是光滑的材质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另外在暗部中反映较明显。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也大大丰富了画画的色彩。

  (游戏)学生根据现有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色彩的相互影响知识拓展:影响环境色的因素有哪些?环境色主要影响到物体的哪些部位?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观察一组图片,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并鼓励学生的答疑。

  结论:物体的材质,物体的光洁度,物体的固有色,光的强弱距离远近等等因素的影响。拓展与反馈:找找画面中的固有色、光原色和环境色,并说说哪些部分受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较大。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明确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和探究美术文化内涵的热情。

  3.课堂总结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大师德拉克洛瓦:“整个世界都是反射的”,光线照射下的诸多因素不同,都会使物体色彩大不一样,需具体分析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希望同学们:细心观察,耐心体会,感受大自然的色调,领略画面中的色调,勾勒生活学习中的色调。

  4.课后延伸,情感升华尝试按照不同的时间段画出《窗台前的苹果》的画面大体色彩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轻松舒缓的音乐背景中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梳理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及时反馈,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并向课外延伸,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自主研究,指导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和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平等、互助、和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增长经验。在学生获得了一般的色彩知识后,可让学生独立完成静物写生,要求探究光源色、固有色与环境色所形成的较为丰富的色彩变化,把握画面大体的色彩关系。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感受物象丰富的色彩变化,为学生欣赏色彩绘画作品和进行色彩写生打下基础。学习活动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是否能够多途径、多手段主动收集相关资料?是否能够通过有效的分析、研究活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和掌握基本色彩知识?能否运用色彩知识完成一幅简单的静物写生?均可作为学习评价内容。可将自评、小组评议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在反思自己或对照他人的学习评价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光世界巡行教学反思10-18

光世界巡行教学反思10-07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设计12-17

《形形色色的背景》教学设计12-20

林清玄《光之色》阅读题07-27

《这个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12-20

雪色与岁月09-22

《司马光》教学设计(集锦15篇)12-19

《司马光》教学设计合集15篇12-17

《司马光》教学设计(汇编15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