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龙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06 16:34: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中华第一龙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第一龙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中华第一龙教学设计

  中华第一龙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以读促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感知源远流长,丰富奇魄的龙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3、知道学生熟读课文,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三、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音乐,同时课件展示龙的图片。

  (从古到今,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活,都离不开龙,从社会、到家庭、到个人。画面展示——配音乐)

  2、引入课题:

  (1)生活中,你肯定见到过许多龙的形象,能说说吗?(元宵节——龙灯、龙的风筝等)(生答)

  (2)我们也是被龙的文化熏陶着的人,我们看过的许多文章中就有龙的影子,能说出一些带“龙”字的成语吗?(生说,并简要说说意思)

  (3)看来你们还了解得挺多,那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课文《中华第一龙》更深入地研究研究龙。

  二.初读课文,感受龙的形象

  要求:a、自由读课文

  b、读通课文,思考:龙是什么?龙长什么样?为什么说是“中华第一龙”?

  三、分析课文,了解的形象

  1、龙是什么?

  (图腾、象征和希望、艺术形象、万能之神、化身)

  A、什么是图腾?引入第2自然段,理解“图腾”:它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是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B、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然后引入下文。(美好的愿望化成了中华民族心目中的一条万能的龙)

  2、龙长什么样?(生答)

  A、出示: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

  齐读,再读,你发现了什么?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

  B、齐读课文相关语段(小结:中华民族祖先把许多动物的优秀特点集中到龙的身上,构成了我们心目中的龙,为什么收集这些动物来构成我们心目中的龙)

  读读第4自然段

  四、了解龙的起源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龙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呢?用“因为――所以――”说(生答)

  指名说,引导:正是因为祖先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所以当他们看到——出示图片(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我们的祖先(出示句子,接读)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

  3、师:说得真好!我们了解一下龙的想象创造过程。

  五、了解中华第一龙

  1、关于龙的传说还有很多:有人说:龙是闪电、山脉、波浪、河流、蛇等,很多很多。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是在河南濮阳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现在的龙和以前的龙有很大的不一样(读第一节)

  2、虽然简单,但极其珍贵,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这是为什么呢?(五千年、最原始、很粗犷、很简单),再次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且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富强,龙会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丰满。

  六、作业拓展

  1、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中关于龙的传说很多很多,比如龙生九子……特别是在中国古典书籍中,像古代的英雄人物、帝王将相几乎都跟龙有关,让我们课外去阅读一些有关神话故事。让我们把龙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把龙的精神怎样发扬光大。

  2、摘录课文中带龙字的词语,并写出一些带龙的词语。

  中华第一龙教学设计 篇2

  教材简析:

  本课描述了中华第一龙的形貌,并进一步阐述了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龙文化渊源流长。

  教学目的:

  1、通过以读促悟的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2、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感知源远流长、丰富奇特的龙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3、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教学用具:课件、音频。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置疑导入。

  1、教师置疑:同学们,你们知道龙吗?(生:知道)

  那请你说说对龙的了解。

  2、引入课题:

  看来你们了解得还挺多,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课文《中华第一龙》更深入地研究研究龙。

  板书课题:中华第一龙(齐读课题,读好“第一”)。

  二、初读课文,感受龙的形象。

  1、齐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并思考:龙是什么?龙长什么样?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

  濮阳、粗犷、蜥蜴、游弋、房椽、惊涛骇浪、暴风骤雨。

  (2)指名认读并解释词义。

  (3)注意字形:濮、椽“弋”查“弋”部,如“式”、“鸢”“贰”。

  3、交流:龙是什么?(结合书上的有关句子回答)

  预设:

  (1)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出示幻灯片)

  什么是图腾?引入第2自然段,理解“图腾”:它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是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双头鹰是德国的图腾,大象是印度的图腾,满族人崇鹰,蒙古人崇狼,回族人崇狮)

  (2)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3)龙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4)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4、交流:龙长什么样?

  (1)出示: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齐读,再读,你发现了什么?(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

  (2)、过渡:这样一个龙的形象又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呢?读读第4自然段。

  三、了解龙的起源。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交流:龙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呢?用“因为——所以——”说。

  预设:

  (1)因为古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于是祖先们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所以想象创造出了龙。

  (2)指名说,引导:正是因为祖先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所以当他们看到——出示图片,理解词语。

  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我们的祖先(出示句子,接读)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

  3、师:说(读)得真好!你们知道最早的龙是什么样的吗?

  四、走进龙文化。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最早的龙是什么样的?(出示相关语句)中华第一龙有什么特点?(贝壳砌成、造型粗犷、样子像蜥蜴)

  2、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龙啊?(出示图片)齐读这段话。

  3、这条龙是那里来的呢?(原始社会墓葬)

  4、又为什么称为“中华第一龙”呢?(距今五千年)

  5、“中华第一龙”说明了什么呢?(中华民族在形成初期,就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

  6、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蕴含着什么意义?(代表吉祥,象征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

  7、正因此,我们的民族逐步丰富龙的形象,才有了现在的龙的形象?让我们一起看看现在的龙。

  8、我们的民族在逐步丰富龙的形象的同时,也把龙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里有龙呢?

  9、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现实生活中的龙。

  10、你们还知道那些含有“龙”字的成语?(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巨龙腾飞、盘龙卧虎、虎踞龙盘、龙潭虎穴、龙马精神、车水马龙、龙飞凤舞、画龙点晴)

  11、学到这你们体会到什么?(中华民族和龙有着深厚的情感,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渊源流长)

  五、弘扬龙的精神。

  1、“中华第一龙”的发现还证明了什么?(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2、你如何理解“传人”?(传承龙的精神)

  3、等你们长大了,有出息了,出国了,外国人问你是哪里人?你们怎么回答啊?(我是中国人,我是龙的传人)

  4、目前,韩国已向世界文化组织成功注册了端午节、风水术,屈原、西施、都成了他们国家的人,现在正在注册汉字是他们国家始创的。听了这些,你有何感想?

  5、前不久,韩国和美国拍摄了一部电影叫做《龙的战争》,韩国似乎也要把龙算作他们的原创文化了,如果有一天韩国人说龙是他们国家的文化,你如果反驳他?

  6、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龙的传人》。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中华第一龙。

  吉祥神圣力量。

  我们是龙的传人。

  教学反思:

  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感受龙的形象→了解龙的起源→走进龙的文化→弘扬龙的精神”的这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对“龙”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教学中紧扣文本、以读促悟,加之课件的运用使龙的形象更加直观生动。课前的歌曲渲染,课后的歌曲升华,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弘扬龙的文化与精神。

【关于中华第一龙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中华少年优秀教学设计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范文

5.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3篇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15篇

7.变色龙教学课件

8.《变色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9.《中华少年》教学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