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④____________,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⑥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2)根据下面提示或语境填空。
①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自己旷达胸襟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是感情的渗透,是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凝(_________)聚 瑰(_________)丽yōu(_________)久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填序号)。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4)文段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三、名著阅读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
(1)诗人_________的《向太阳》等两首长诗,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的歌手。
(2)印度文学巨匠________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__________和童真是其诗歌的重要主题。
四、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日本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
材料二:目前,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阅读后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段材料中的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改正。
第①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
五、现代文阅读
与植物相处
李汉荣
①人们养猫、养狗、养鸟,养一些温驯可爱的动物,动机之一恐怕就是想在与“异类”的相处中感受一种无忧的情趣。与这些动物相处,人可以回复到一种简单的心境。动物只要你喜欢它,它就给你回报:猫偎在你的怀里,狗向你撒娇,鸟向你歌唱……在简单、纯洁的动物面前,人会变得简单、纯洁,会以从容、宁静、无邪的心境,领略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喜悦。
②但是人能与之相处的动物的种类还是太少了。人不能和狼相处,麻雀好像只喜欢给人类制造一些小麻烦,好像压根儿不想与人类建立什么亲近的关系,至于虎、豹子等凶猛的动物,人们就只能在动物园里隔着铁栅栏远远地欣赏它们的英姿了。这样,我们就格外关注大自然中的植物了,于是我来到植物面前,它们是我的老师和朋友。
③这泛绿的青草可是从白居易的诗里生长出来?蒙蒙细雨里,我几步就走进了唐朝,隐约间仿佛看见了李商隐、王维们的背影,青草绿了他们的诗,绿了古
④茉莉、菊、栀子、玫瑰……轻轻地叫一声它们的名字,就感到灵魂里生出温柔、芬芳的气息。是的,许多植物的名字太美了,美得你不忍心大声呼叫它们。含着感情轻轻叫一声玉兰,那洁白如玉的花瓣会洒落你一身。静静地守着昙花凝神注视吧,夏夜清风中的悠悠开放,是它漫长一生里难得的灿烂瞬间。竹子正直地生长着,芭蕉捕捉了风的动静,孤独的仙人掌用一手的刺拒绝着轻薄的同情,青苔爬上了绝壁,野草莓想走遍夏天……
⑤有一小块自己的庄稼地多好啊!看一会儿书种一会儿庄稼,写一首诗侍弄一会儿花草。书里的
⑥与植物呆在一起,人会变得诚实、善良、温柔并懂得知恩必报。世上没有虚伪的植物,没有邪恶的植物,没有懒惰的植物。植物开花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它是为自己开的,却无意中把你的眼睛照亮了。植物终生都在工作,即使埋在土里,它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你无意洒落一滴水,植物来年会回报你一朵花。没有谁告诉它生活的哲理,植物的哲学导师是深沉的土地。
(文章有删节)
1.文章标题是“与植物相处”,可作者在第①②段写与动物相处。请说说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2.请说说“我来到植物面前,它们是我的.老师和朋友”在文中的含义。
3.请简要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野百合悄悄地开了,洁白的手在风里打着手势,似乎谢绝与我相握。它嫌我的手太粗糙,嫌我的气息太浑浊?
4.结合全文回答,第⑥段中植物“生活的哲理”的内涵有哪些?(答出三点即可)
经典和我们
周国平
①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做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②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
③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
④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阅读经典呢?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做闲书轻松地读。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内容。阅读经典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浸染和熏陶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阅读经典的确很像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阅读经典当做最好的消遣的,他们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
⑤经典是人类
(选自《在维纳斯脚下哭泣》,有改动)
1.阅读第②段,请从人文性和经典性两方面简要说明“人文经典”的内涵。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3.作者主张把经典当做闲书轻松地读,并且认为阅读经典很像一种消遣。请概述作者的理
由。
4.关于“经典和我们”,
六、文言文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大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醉翁之意意:__________(2)树林阴翳翳:___________
(3)每有会意会:__________(4)造饮辄尽造: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好读书,不求甚解。
3.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
(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七、命题
请以“不期而遇的感动”为题,写一
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8.初二期中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