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是什么说课稿

时间:2020-07-14 12:31:5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声是什么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声是什么说课稿范文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内容是八年级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第一章、第一节。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整本教科书,乃至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新教材改变了原有的教材结构,把声现象放在教材的最前面,是因为声的知识更能吸引学生。本节内容和生活社会联系紧密,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

  新教材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我想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科学内容的学习,又要重视科学探究的学习,同时还要强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确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4)知道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知道声音具有能量叫声能。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它同学合作的意识。

  (三)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知识重点是: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教学难点是:

  1.声音是一种波。

  2.如何引导和调控好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学习讨论活动?

  3.如何应对学生在讨论题、探究题中作出的各种回答?

  二、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说明

  本课的课题定为《声是什么》,一开始就引发同学们去思考、去探究。

  可见新教材十分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可以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

  为此,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其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把自己当作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整个教学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求知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能力为目标,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得知识。该模式的精髓是:让学生作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其操作程序可分为启发质疑—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四个程序。它以布鲁纳的认识发现论为理论依据。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类似于人类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学的方法应当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形成的问题,学生应当凭借发现法去探求知识的奥秘,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二级探究的方式。1、本课在课堂结构上主要设计成四大板块,即: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实验探索、进行新课;复习小结,巩固提高和课外实践、拓展延伸。与“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相吻合。2、对于新课的两个知识重点的教学我也都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开始教师让学生观看北京奥申委在莫斯科申办奥运会时播放的申奥宣传片录像片段,并提请学生特别注意其中美妙的声音,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其中美妙的画音效果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同时因为申奥的成功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再结合讲解本章引言“奇特的声音”,使学生带着疑问、好奇和经验走进了奇特的声世界,也走进了新教材,走进了物理新天地。

  (二)实验探究,进行新课

  1.第一次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

  学和教的方式的更新是新课程发生的主要变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综合的学习方式是各种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师首先提问:“用一张纸或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或身边的其它东西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很快又能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促进学生的思维。同时采用的器材都是身边的物体,这又拉近了物理和实际生活的距离。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兴趣,同时获得了学习的自信心,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再进一步质疑:“上述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又把学生从感性认识引入到了理性的思考。为了引导学生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结论,我设计了“用小锤敲击音叉,靠近音叉的通草球被弹起,然后用手抓住叉股,声音停止。”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让学生将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使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来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归纳总结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结论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投影提问:“什么是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吗?”指导学生自己阅读,寻找答案。最后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分别举出利用固体、液体、气体作为声源的例子,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加强了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考虑到在举例的过程中气体作为声源的例子相对比较难找,教师可以补充介绍笛子发出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等实例。

  2.第二次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传播

  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在重视直接经验的同时,要自己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在体验的过程中超越前人,超越自我。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我仍然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仍然按照启发质疑,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四个程序进行。但在具体的实验探究的方法应用上与前面又有很大的不同。我一开始首先启发质疑:“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么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呢?”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先引导他们通过与“火车从车站到远方需要铁轨”;“自来水从水厂到用户需要水管”等现象进行类比,猜想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物质。先猜想假设,后通过实验来验证,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接着指导学生自己阅读“用铅笔敲击衣架的二个实验”,并思考“在两种情况下是否都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对于第二种情况凭生活经验许多同学会认为因为堵住了耳朵,不可能听到声音。这必将引起同学们激烈的争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此时再让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并在实践中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必将使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同时产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思考两次响声是在什么物质中传播的?自然水到渠成。固体和气体能传声学生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首先让他们猜想声音是否能在液体中传播,然后提供器材,让他们利用这些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种探索科学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得出正确的结论基础上,再来分析课本上鱼缸中的水传声的实验则变得轻而易举。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我采用了教师演示的教学方法,随着瓶内空气被抽得越来越少,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弱,最后几乎听不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这样学生又获得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科学推理。在前面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归纳总结就不难得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科学结论。

  拓展延伸部分,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1.你能想出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补充一些例子。例子可以引用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成语典故“伏地听声”等来整合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联系。用钓鱼时必须保持安静等例子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也可介绍贝多芬耳聋后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故事。在讲解物理学道理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习贝多芬为艺术和科学献身的精神。问题2.一根长空心管一端用铁锤敲打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响声?若想听到三次响声,你有什么办法?该题既能巩固新知识,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具有能量”虽不是本课的知识重点,但它们在本书中却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加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本质的认识,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声音是一种波”是本课的一个知识难点,但教学中不必作过深的要求。

  这两部分的内容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辅以一定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对“声是什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三)复习小结、巩固提高

  新授知识结束后,我们指定学生小结本课知识内容。并提问:“通过本课学习,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让学生谈感受和收获,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加深对科学探究的新的认识。接着讨论课本后(1)(2)(3)三道习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课后让学生收集有关利用声能的装置和资料,并与同伴交流。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拓宽了学生活动空间和知识领域。加强科学和生活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三、训练安排和板书设计

  本课的训练设计主要穿插在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最后进行复习小结,巩固提高。从内容上围绕重点巩固新知,从层次上逐层深化,拾级而上。既重视知识的巩固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和学习方法的训练。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集中反映。本课板书的内容除课题外,是教材的四部分知识要点,即: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物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3.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4.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声能。这样把知识的 “序”和要点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声是什么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说声对不起说课稿11-17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11-06

这是什么说课稿11-13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11-06

《我是什么》说课稿111-04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7篇11-06

《我是什么》说课稿13篇11-11

《我是什么》说课稿13篇11-11

箫声作文02-24

温声细语造句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