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说课稿

时间:2020-12-05 18:16: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麦哨》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麦哨》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麦哨》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麦哨》说课稿1

  教材分析:

  《麦哨》一文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八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文本描写了乡村原野的优美风景和农家孩子独特而又愉快的童年生活。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蕴悠长,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兜、畔”等8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和、应”。

  2、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独特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农村生活充满情趣、童趣。

  难点:通过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仿写乡村趣事片段。

  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播放歌曲《童年》等方法营造情境,细腻引导,反复品读,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学法:自读、自悟、自演,关键词圈点批划,揣摩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在熟读中形成语文素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包含放大的课文插图、生字词语、课文重点语句段落)、范文节选。

  教学流程:

  一、课前游戏放松心情

  1、同学们,课前我们一起来做“点鼻子”的游戏,看谁反应最快。

  2、师生一起做游戏。

  3、做完游戏,同学们一定很高兴吧!我们就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学习新知识吧!

  【设计理念】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课前让学生做做小游戏能唤起孩子们的童心、童趣,为学习反映童乐、童真的文本作铺垫。

  二、快乐吹哨,引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吹口哨吗?

  2、请几位学生吹口哨。

  3、引入课题:同学们吹得很动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麦哨》(板书:麦哨)

  【设计理念】从“哨”字入手,让学生吹哨,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课题充满情趣,充满音律美,对文本的学习充满期待。

  三、检查预习,培养能力

  师:以前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略读课文,并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麦哨》也是一篇略读课文,现在我们交流交流预习的情况。(老师问,学生反馈)

  1、预习时标注好自然段的请举手?

  2、预习时已经把课文读通顺的请举手?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认读。

  3、预习时已知道“麦哨”是什么的请举手?

  (1)学生交流什么是麦哨。(麦杆做的哨子)

  (2)课件出示麦哨。师:麦哨是农村孩子都会做、都会吹的用麦子做的小乐器。

  4、同学们的预习能力真强,已经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的请举手?

  (1)预设:乡村孩子的美好生活。

  (2)课件出示导读提示。师:每遍课文都有导读提示,我们可以从导读提示中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及怎样去学习这篇课文,所以要关注导读提示。

  【设计理念】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的是学习方法,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学习习惯。本环节,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认识到预习不是可有可无的口头作业,而是实实在在的自主学习。

  四、演读课文,走进文本

  1、导读提示中告诉我们怎样去阅读课文?

  (1)课文写了乡村孩子的哪些活动?(请同学们用圈关键词的方法找出来)

  (2)学生交流(吹麦哨、割草、竖蜻蜓、摔跤、翻跟头、采茅茅针),并汇报活动描写分别都在哪些自然段。

  (3)这些活动中,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你知道吗?(这些问题都在导读提示中,导读提示能辅助我们自主学习略读课文)

  (4)快速读课文,把最喜欢的活动作上记号,并批注喜欢的原因。

  (5)统计学生分别喜欢各种活动的人数。

  2、学习采集茅茅针片段。

  (1)学生边读课文,想想喜欢的原因。

  (2)出示图片,图文结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茅茅针。

  (3)学吃茅茅针:把写吃茅茅针动作的词语圈出来。(剥、抽、嚼、吮)

  (4)抽生表演吃茅茅针的样子。(师读课文,学生表演)

  3、学习吹麦哨片段。

  (1)采集茅茅针写出了乡村孩子的快乐,所以作者写得很清楚、很仔细,谁喜欢吹麦哨这个活动?为什么喜欢?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吹麦哨?(开段、结尾)这叫什么?(首尾呼应)

  (3)麦哨的声音怎样,请同学们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来。

  (4)学生吹麦哨声。

  (5)后面的省略号、破折号表示什么?(……省略了后面的声音;——声音的延长)

  (6)我听过的麦哨声有许多种。(课件出示三种麦哨声)

  呜卟——呜卟——呜卟——……

  呜——卟——、呜——卟——……

  呜——卟、呜——卟、呜——卟……

  (7)请同学们吹吹这三种麦哨声。

  【设计理念】因为略读课文不可能通篇精读,要有取舍,这样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刀刃上。本环节我紧抓“采集茅茅针”、“吹麦哨”两处片段来教学,让学生学习文本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感悟乡村孩子特有的童年生活。

  五、拓展延伸,趣写童事

  师:作者为什么把吹麦哨和采集茅茅针写得特别清楚,而其它的写得很简单呢?(因为这两件事写了乡村孩子特有的快乐生活)

  1、出示课件:儿童生活趣事集。

  捕蜻蜓、踢足球、翻跟斗、割草、踢毽子、捉泥鳅、放牛、插秧……

  2、哪些是乡村孩子特有的童年生活呢?(师问,生答)

  3、出示课件(范文片段):捕蜻蜓

  4、你们也来说说有趣的乡村童年趣事吧!

  5、仿写练笔、汇报交流。

  6、播放儿歌《童年》,结束本课学习。

  【设计理念】教学时注重知识的迁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拓展,丰富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潜移默化中受到热爱家乡的情感熏陶。

  《麦哨》说课稿2

  《麦哨》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本课文质兼美,许多语句值得学生去品味积累。经典的文本语言是一条绝美的长径,连着读者的心,作者的情,文中的境。让学生以文本语言为通道,一路“读、听、赏、抒”,细品田园之美,最终到达文本所描绘的唯美境界,产生情与美的共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学习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据此,我拟定《麦哨》一课的学习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2、过程与方法

  (1)以读代讲,以读求悟。

  (2)通过感悟和积累优美的词,句,段,培养学生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4、课文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教法与学法:

  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补充最美的乡村的图片,播放歌曲《美丽的田野》等,激发学生对田园美好生活的向往。

  朗读感悟法:有疑问时,多读茅塞顿开;有感悟时,多读理解深入;品位语言,多读朗朗成诵。

  自主感悟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应用生本自读自悟、生生互读互悟,师生共读共悟等形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本课是略读课文,基于有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只安排了一课时。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下面我从“读、听、赏、抒”谈谈本课的教学策略,其中读是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读中听田园欢歌,在读中赏田园画意,在读中抒田园诗情,在读中疑,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一)听田园欢歌

  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然走进语文材料,融入语文材料的情境之中。

  1、欣赏课件《美丽乡村》图片。

  2、谈话导入课题:欣赏着如此美丽的乡村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去倾听他们那一声声欢快柔美的麦哨吧!想想麦哨是什么?(用麦秆做成的哨子)

  3、读一读: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听吹响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

  4、说一说:交流,读通相关段落,注意读准多音字“和”、“应”、“间”。

  5、“吹一吹”:读了课文,谁能来模仿吹响麦哨的声音?小组互相合作模仿麦哨声。(提示:吹得短促,吹得悠长,与同桌合作“应和着”吹一吹,忽高忽低)

  6、品一品。变化丰富的麦哨声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田园欢歌,我们听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短促的麦哨声是一曲欢快的乐曲,悠长的麦哨声是一曲柔美的.乐曲,而相互应和着的麦哨声就像一曲合奏曲。)

  7、有感情朗读描写麦哨声的段落。

  8、想一想:麦哨声一呼一应,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你还发现什么也前后呼应着?(课文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课文也变成了一曲优美的田园欢歌。)

  (二)赏田园画意

  我们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特创新的教育。

  1、质疑:为什么孩子们的麦哨声吹得那么欢快、那么柔美?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赏乡野生活里的“欢快”与“柔美”的画面。

  2、学生自读自悟,把“欢快”与“柔美”标注在相关的句子边。

  3、随机交流所欣赏到的“乐”与“美”和画面,边交流边指导朗读,读出相应的感受。

  人美:“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是什么句式?你联想到些什么?(随机板书)

  景美:“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哪些颜色映入你的眼帘?(圈划:鹅黄嫩绿、浓阴、金黄、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这些颜色是一起出现的吗?(圈划:前几天、转眼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好一幅变幻无穷五彩纷呈的画。)

  物美:“……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如果说草地简直是天然的运动场,那茅茅针呢?(是天然的绿色饮料)联想:那种滋味会象什么呢?指名回答。想象着这种滋味我们也来好好尝尝吧!(指名读)

  丰收乐:“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圈划:到处、密密的、一蓬蓬、丰满、齐刷刷。)重点品味“擎”。(与举、托相比,“擎”字更显出果实的丰满。)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跳动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乐曲?(好一曲欢庆丰收的歌)

  嬉戏乐: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1、你体会到了怎样的快乐?2、看图想象说话,在这天然的草垫子上,孩子们会怎样快乐地游戏?(小组交流,汇报)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4、小结。

  (三)抒田园诗情

  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还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把学习的视角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使得文已尽,而学无尽意未尽。

  1、积累语言:(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品味着课文,仿佛看到了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情形,那快乐美好的田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再仔细读读课文,一定会发现课文中的好多词句也像麦芒一样齐刷刷的,也是那样的美。

  2、抒诗情画意:作者用极富诗情画意的语言为我们制作了一部田园风光片。其实那让人向往的田园景色何止这一些呢?

  (1)交流收集的有关乡村田园生活的诗歌和文章,图片。

  (2)请小组中有乡村生活经历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乡村印象。

  3、拓展延伸:搜索“最美的乡村”资料。

  《麦哨》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及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24课《麦哨》。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用词精炼的抒情类文章,篇幅较短、层次清晰。教学课时安排是一课时,针对本文的特点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虑,特作如下说课:

  一、说教材

  《麦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略读课文。作者陈益饱含深情的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野特有的农村气息——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玩耍嬉戏的场景,展现了乡村孩子特有的纯朴、天真、和可爱的形象,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的是浓郁的生活情趣。

  课文主要以麦哨——这种农村常见的事物作为描写对象,从声音方面着手,开篇设疑“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接着点出湖畔割草的孩子,紧接着重点描写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在这种天然娱乐场中嬉戏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麦哨声作结,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韵悠长,暗示着孩子们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本文语言生动优美,比喻、拟人的手法运用自如,形象传神,需细细品味和赏读。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初具语言情感的感知性,能对较优美的语言文字进行不同程度的赏析。考虑到该篇的特点,在生字词的教学上我采用学生互学,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真正体现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三、说教法

  1、情感铺设

  考虑到文章语言的优美及字词的斟酌,在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用轻音乐作背景努力营造温馨缓和的氛围,提升学生情感。

  2、小组合作

  新课改一再强调教学的最终成果以学生是否自主参与探究作为根本,故在情境创设中加入小组合作共学生词及多音字,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真正掌握语文语言知识。

  3、品词析句

  文章特有的人文气息及韵律美决定了在理解课文时应注重字句的朗读及情感,其中重点句子作重要讲解。特别是能体现作者情怀的句子作深层次剖析。如:“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一句写出了孩子们特有的质朴与天真,就像带着露珠的月季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透亮。作者将脸蛋比作月季花,既写出了孩子们因玩累的憨样,也道出了作者对儿时农村生活的怀念。

  四、说教学过程

  1、本篇的线索是以麦哨的“呜卟,呜卟,呜……”声音贯穿全文,所以在设计的导入部分我采用农村常见的动物声作为蓝本进行有的放矢,进而引入麦哨的学习,使学生对麦哨的声音形成总体的印象。

  2、生词的讲解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虽然农村孩子普遍存在拼音薄弱的迹象,考虑到四年级的孩子已具有一些基础,适时中加以引导,因设想查字典、同桌互学、小组赛读的方式会加热课堂温度,所以有此设想。所以在多音字PPT出示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多余的答案,这样会局限学生想象思维及组词联想。

  3、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生悟,采用不同的方式读,读通读顺,再顺理成章的剖析内容会显得容易,感知作者情感也会水到渠成。

  4、最后,由麦子这个话题我想到了时下如火如荼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营养餐,就顺势将孩子们欢乐的情绪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以浅显易懂的图片形式呈现各种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向学生们展示全世界仍有诸多的人因饥荒而骨瘦如柴、面黄肌瘦、食不裹腹的现状,进而提出珍惜光荣、浪费可耻的节约观念。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比较简单,并没有过多的设计文章的结构及重要的字词句,而是用贯穿课文线索的“呜卟,呜卟,呜……”作为醒目的标志,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学完文章他们也可以清晰的知道原来文章就是用这样一种声音将他们带到原野,带到绿树丛荫、欢声笑语、忙碌耕作的乡村,那种纯纯的不加任何修饰的气息、质朴,却恰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这也正是作者意欲传达的一种精神主旨。

  课后反思:麦哨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

  第一次接触这篇课文,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因为它不仅文质优美,而且韵味隽永,值得品味感悟。通过第一次试教,收获颇丰,有亮点,也有不足之处。现总结反思如下:

  亮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励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设置了课前谈话交流,由极其平常的话题“你去过农村吗?喜欢农村吗?为什么?”入手,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既引领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农村的生活情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理解意境。

  果然,在课前谈话中,孩子们就自己眼中的农村畅所欲言,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

  接着,我又以麦哨为引子,介绍了麦哨的做法,为孩子们模仿吹麦哨声音,还鼓励孩子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这一招,相当有效,孩子们马上进入了学习热潮,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对学习《麦哨》一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我及时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自由朗读课文后,我不失时机地送上一句“你们朗读课文的声音真美妙!丝毫不亚于悦耳的麦哨声!”当孩子们对课文的感悟有其独到之处时,又立即送上一个大拇指,或报以热烈的掌声,或送他一个真诚的微笑,时刻以自己的态势语鼓励孩子。当部分孩子进入疲劳状态,读课文拖腔拉调时,我就热切地提醒他们“来点美感!”孩子们又摇头晃脑地投入到课文的品读当中。

  2、以生为本,发展学生。

  《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因此,无论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麦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都能立足于学生实际,关注到学生的学,不仅做到“眼中有学生”,而且努力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尽量引领学生学有所得。

  在《麦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述不完整,或有语病时,我都会及时提醒他们,给足时间,让他们自行纠

【《麦哨》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相关文章:

《麦哨》课文原文06-24

小学四年级语文麦哨教案10-13

白居易的观刈麦说课稿05-25

维吾尔族舞蹈说课稿 奇克提麦说课稿11-04

花狸狐哨成语解释05-03

《观刈麦》白居易唐诗鉴赏范文06-05

白居易观刈麦教学设计范文06-09

《哨遍·高祖还乡》原文及翻译09-16

老舍《草原》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03-16

《猫》老舍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