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说课稿

时间:2020-09-01 09:47:4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雨点儿》是人教版第一册中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情节性强,便于学生阅读。

  对于进入小学学习才三个月的孩子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雨点儿》正是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和阅读很好的教材。

  二、学情分析

  总的来看,这篇课文生字量挺大,但绝大部分都是常见字,认读的问题应该不大。在朗读方面,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诗歌、韵文,这样的童话还是第一次涉及,朗读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用较充裕的时间,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训练,让学生在心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针对以上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理解“数不清”,“飘落”,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中认写生字、读懂课文是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大小雨点儿的对话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猜谜语导入新课。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于是在上课伊始我采用了猜谜语导入法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小朋友,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不好?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生:雨。师板书:雨边写边说:你们瞧——这多像两扇窗户呀,下雨啦,雨点打在玻璃上,滴答、滴答、滴答、滴答)紧接着,我告诉学生:雨滋润着花、滋润着草、滋润着庄稼,人们都很喜欢它。于是,大家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雨点儿。这个过渡语让学生初步了解雨水对植物的作用。因为“雨点儿”这个儿化音是一个朗读难点,我通过范读、创设情景和雨点儿打招呼等来降低和突破这个难点。同时,我运用简笔画,使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我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教、以读促教,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1.初读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这篇课文是他们遇到的第一篇较长的课文,朗读有一定的难度。我让学生课前预习,圈字标段,鼓励学生自己试着初读课文。初读课文是识字的第一步,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出声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同时渗透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圈出来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请教老师、同桌。这样一来,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也成了复习拼音、自主识字的过程。

  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我把识字、认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习生字“数”、“清”、“彩”“飘”、“落”,到认读词语“数不清”“云彩”“飘落”,继而整合成一整句话“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层层递进,降低了朗读的难度。

  2.细读阶段:我准备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突出重点;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呀,这么多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一个地认识它们,快帮老师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雨点儿?”教室里,孩子们欢呼着:“一、二、三……”不一会儿,学生们嚷开了,“老师,我看得眼睛都花了,数不过来。”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看来,雨点儿太多太多了,多得——数不清。”到此,我认为学生对“数不清”这个词的理解是深刻的、立体的。紧接着,我又把语文学习和孩子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你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吗?”一下子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试着用“什么东西数不清。”的句式练习说话,并且要求学生尽量说完整的话,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达到学语言、用语言的目的。这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水到渠成了。在理解“飘落”这个词时,我没有直白的告诉学生:飘落是轻轻的、慢慢地落下的意思。而是采取直观地演示,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紧接着我问:“孩子们,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也会这样飘落下来?”有人说,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你给他们多大的空间,他们就能带给你多大的惊喜。当学生自己领悟了“数不清”、“飘落”等词语的意思时,他们的朗读一定是到位的,也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不自觉地运用。

  3.品读阶段:

  低年级的儿童刚刚开始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对于他们来讲,正确的朗读是理解课文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我选择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文本,理解文本。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此,我积极挖掘教材,确立第五自然段为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点段。

  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了什么变化?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画。教师范读,抓住时机,让学生再读课文,学生读出了意境、读出了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使凝固的语言文字变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沙沙沙,沙沙沙,雨点儿就要出发了,孩子们,现在就让我们赶快变成小花、小草,共同感受雨点儿带给我们的快乐吧!”“小花、小草们,雨点儿轻轻地落在你们的脸上、身上,你们感觉怎么样呢?”“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浓厚,思维那么活跃,朗读那么到位,想想那么丰富,表演那么逼真,朗读训练也就会扎实有效。而“让学生懂得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了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水,才会更加美好。”这一教学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突破。

  4、指导生字书写:先让学生观察“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观察所得,然后观察教师范写再学生临写,最后进行反馈,再次练写。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板书时教师规范的书写,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人文素养等将对学生将起到无声的熏陶作用。

  (三)、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雨水。雨水和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

  1、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2、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3、有感情地朗读1、2、3、4自然段。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大小雨点儿的对话。

  三、设计理念:

  1、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美好的学习语言的环境,让他们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张扬个性,陶冶行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

  四、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是歌曲导入,认读课题:《小雨沙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放在开始,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由此引出课题,也比较自然。而课题“雨点儿”这个儿化音是一个朗读难点,我试图通过反复范读来降低和突破这个难点。

  第二部分是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前面接触的大多是诗歌,韵文,这样的童话还是第一次涉及,朗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部分里我先范读了课文,然后再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接着便是分段朗读,同时学习生字。如:第一自然段,先学习五个生字,每个生字学习都有侧重点,“数”、“清”、“彩”重点正音,并了解多音字“数”,“飘”、“落”重点记忆字形。然后再认读词语“数不清”“云彩”“飘落”,继而整合成一整句话,有了前面的制、词递进教学,读好整句话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最后在学完生字之后,让学生再一次朗读全文。

  第三部分是学习课文,朗读感悟:第1自然段重点理解“数不清”和“飘落”这两个词语,并进行语言训练:()数不清;()从()飘落下来。而第2、3、4自然段,则是要让学生学会“问”练习“答”和“说”,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的语气。采用多种形式的分角色朗读读好大小雨点儿的对话。

  第四部分是指导生字书写:先让学生观察“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观察所得,然后通过教师一笔一画的范写到学生临写,最后是反馈书写情况,学生再次练写。

  第五部分是设置悬念,为下节课做铺垫,并在《小雨沙沙》的音乐声中结束教学。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雨点儿》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点,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情节性强,便于学生阅读。

  2、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

  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3、课时建议:

  根据教材内容,本课可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识字、写字,读通读顺课文,粗知文章大意。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朗读感悟,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二、说目标

  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关键,而合理的教学目标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紧扣教材特点,切合学生实际的。为此,我按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条线,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课制定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为: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达到学科间的综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即一至二年级)的孩子,在阅读方面,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由此,我确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水,而更美好。

  三、说学情

  如今,班上的学生已入学三个多月,学习了汉话拼音,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但读书时有唱读、断词破句的现象,轻声读得较重,朗读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年龄小,记忆力较强,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还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还较短,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说教法与学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老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课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在此,本课我采用情境法、发现法、质疑法、朗读法,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自学、锻炼其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掌握一定的字形记忆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同时,倡导从老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不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为充分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教学开始,我先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让学生跟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并说一说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一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导入新课后,我马上提了自读要求:读准了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读通全文后,我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带有拼音和去掉拼音的生字。反馈检查时,让学生自由选择读。样做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他们去发现它们,去独立掌握他们”。教学识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独立识字,为实现这个目的,紧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自主识字,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三)自主探究,朗读感悟。

  在第1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读,结合课件理解“数不清”和“飘落”,并依据课后作业的安排,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用“______从_______”的句式练习说话。

  课文二至四自然段,是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耻,我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质疑,用“为什么”提个问题,比如说,为什么小雨点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为什么大雨点要到没花没草的地方?等问题在学生反馈时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朗读。并通过学生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解疑,学生明白了,干旱的地方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去了那儿,相信小雨点长大后,也会去帮大雨点的忙,使那儿长出更红的花、更绿的草。让学生感受到其中关心、友爱的情感。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取代了教师繁锁的讲解分析。之后,我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现学生的个性,又一次得以张扬。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此,我积极挖掘教材,确立第五自然段,为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点段。

  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了什么变化?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用课件再现美景。媒体创设了情境,而情境又助燃了感悟。此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再读:……。学生读出了意境、读出了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此时,不生的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从而获得了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四)书写生字

  识字要和认识事物相结合,和写字相结合,学生才能扎扎实实地识好字,所以在最后环节,我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本课的生字都是独体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高低长短,把字写匀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相关文章:

1.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说课稿

2.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儿课件

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家》说课稿

4.语文上册识字说课稿

5.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说课稿

6.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比尾巴说课

7.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自己去吧》说课稿

8.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借生日》说课稿

9.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