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23 10:14: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模板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模板合集五篇

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2课《调整图形》,主要是教会学生认识“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命令,并运用命令进行调整图形的操作。本课是计算机画图模块中学习基本画图工具后,对菜单中命令的深入学习。其中“翻转与旋转”命令为画图综合学习之一,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学情,上一节课学习了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与粘贴命令来绘画。考虑到调整图形的课容量较大,故将本课设计为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翻转与旋转”,第二课时教学“拉伸与扭曲”。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电脑绘画操作能力,会使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来进行电脑的绘画,并且有了认识菜单和使用菜单中的命令来绘画的经历。本节课是借班上课,所以我针对学生比较喜欢动画故事的特点,创设较为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多实践,多摸索,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并让完成任务较好的学生担任临时小组长,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及时给学生提示,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电脑画图程序中“翻转与旋转”的菜单的使用。

  (2)掌握改变图形方向的操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

  (4)注重培养学生对图像方向变化的感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拓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积极创新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翻转与旋转的方法变化图形方向。

  难点: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利用翻转与旋转的方法有目的地变化图形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素材,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上一节课,灰太狼捉羊失败后气冲冲地走了,它越想越不服气,这不,趁着羊羊们正在青青草原上玩耍的时候,悄悄潜入懒羊羊的房间,把正在睡大觉的懒羊羊给抓走了。灰太狼跑呀跑,累得满头大汗,抬头一看,哇!真漂亮!我进去躲躲,顺便休息休息。喜羊羊沿着灰太狼的脚印也来到了这里,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哪儿呀?(沙溪镇第二小学)原来是我们自己的学校。喜羊羊想让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拯救懒羊羊,可以吗?

  板书:拯救懒羊羊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境,调动课堂气氛,将学生引入故事中,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二、 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我们出发吧,灰太狼真是太可恶了,把好好的一个路牌就这么给拆成了两半,让我们一起把他修好吧,说不定还有什么意外收获哦。

  任务一:路牌维修

  要求:打开“路牌维修”文件,试着将拆成两半的路牌拼成一个完整的路牌。

  老师这里将这个破坏的路牌制作了出来,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怎样才能将这个路牌修好,哪位同学愿意上黑板来试试看?

  板书:水平翻转

  设计意图:

  启发思考,并培养观察力。让学生用实物感知水平翻转是怎样一个过程。

  那这个“水平翻转”效果在我们的电脑画图软件又应该怎样实现呢?请小朋友把书本翻到第61-63页,自己阅读书本,看懂的同学,勇敢地上台来做一回小老师,教教小伙伴们。

  学生边说边演示,第一步右击桌面上的“路牌维修”文件,选择打开方式中的“画图”程序打开任务;第二步利用“选定”工具选择需要水平翻转的图形;第三步单击“图像”中的“翻转与旋转”,选择“水平翻转”,单击“确定”按钮,第四步将图形拼搭起来;最后将文件另存为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给其以适当的引导,让其自主探究不是盲目去做。提示学生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了小老师的演示,同学们一定也能很快的完成“路牌维修”任务了吧,动手试试吧,已经完成的图形帮助小组内还有些困难的小伙伴,注意君子动口不动手。小组成员都完成任务的可以给自己小组的树上添加一片叶子。

  设计意图:

  通过给小树添加叶子环节,加强和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鼓励其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三、 解决疑惑,小组合作

  路牌修好了,原来我们条路叫善学录,沿着善学路,我们来到了教学楼,突然从三(1)班的教室里传出灰太狼的声音。(录音:喜羊羊,不错嘛,被你找到了,可惜啊!我在这个教室的门上加了三把锁,钥匙都在我手里,看你可怜兮兮的,送你一把,看你怎么打开这三把锁。)

  任务二:巧开门锁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导学单及配套的一把钥匙,完成“巧开门锁”任务,使得每个锁都能配上一把合适的钥匙。

  设计意图: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任务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本领,并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击进行学习,完成导学单的填写,为交流做准备。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演示,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让没有学会方法的同学进行学习,代替了老师的演示讲解。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后面的实际应用作铺垫。

  思考:

  1.水平翻转与垂直翻转的区别?什么时候我们需要使用水平翻转,什么情况我们又需要垂直翻转的帮忙?

  2.按一定角度旋转,他的旋转方向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板书:左右 上下 顺时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巧开门锁”的操作,对翻转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在巩固练习中发现旋转的使用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把教材、同学、老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慢的同学。通过这个过程,使教学的难点得以突破。

  四、 激趣练习,交流评价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懒羊羊终于被救回来了。经过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浩劫,懒羊羊就想好好休息休息。呀!这房间可真是乱,怎么能休息呀!我们大家一起动手帮他整理一下吧!

  任务四:整理房间

  要求: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懒羊羊整理房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老师在边上提供的素材再给懒羊羊的房间装饰一下。

  已经完成的同学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learnsite平台,并对其他同学上传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师生共同欣赏优秀作品。你认为别人的作品好不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师评:针对学生作品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及时准确的赞扬和建议。

  设计意图:

  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选择画出不同效果的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这一步主要通过对好的进行表扬,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对存在不足的进行指导,使得练习能达到进一步完善的机会。并让学生感知作品的优缺点,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自己不足之处的反思。

  五、 课堂总结,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同喜羊羊一起参加了拯救懒羊羊行动,在行动中你学会了什么呀?在这儿,邹老师送大家一首儿歌,它清楚地告诉我们翻转与旋转的操作要领。

  小小画图真神奇

  翻转旋转很容易

  选准图形找图像

  明确方向再单击

  板书:

  调整图形之翻转与旋转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回顾本课的知识点。

说课稿 篇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对构建“普修加专项”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通过“普修加专项”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对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从知识、技能、技巧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的学习,并使其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的技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一、教学内容:

  篮球: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单手肩上投篮、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为中专部两个班级合班,共七十人。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差异,加上中专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单手肩上投篮 --投篮动作标准,手型正确。

  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

  难点:单手肩上投篮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拿球时手心空出。

  双手胸前传接球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精神。

  七、教学过程:

  (一)引起注意阶段;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激发兴趣阶段;

  1、游戏:“喊数抱团”

  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游戏“喊数抱团”,

  2、熟悉球性(4’)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接受新知识阶段;

  3、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3’)

  要求: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全身协调

  4、原地两人一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2’)

  要求:运、传、接运用协调,且要迅速转换衔接。

  3、4的练习主要为了进一步建立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掌握传接球的手法、上下肢协调配合,加强运球和传接球的衔接。

  5、 要求:运球和传球,接球和运球要相互衔接好、顺,逆方向都要练习。目的是利用运球和传接球动作有机紧密衔接,快而连贯,更进一步提高传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7、连续传接球(接龙)比赛

  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传接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全面发展素质阶段;

  (五恢复整理阶段;)

  1、伸展放松操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篮球场一片;2、篮球41只,球筐4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45%,运动负荷为中等。

  vv阶段;

  (五恢复整理阶段;)

  1、伸展放松操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篮球场一片;2、篮球41只,球筐4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45%,运动负荷为中等。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内容分析。

  《爱因斯坦二三事》是上海二期课改实验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45课,讲述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工作、生活中的三件小事,颂扬了爱因斯坦勤于思考、爱惜时间和生活简朴的优秀品质。实际上,这也点出了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真正原因。本教材是这个单元的打头文章,本单元课文都是写名人,爱因斯坦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因此,从这样的课文导入单元学习,学生感到亲切。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科学方面的教育。相比较而言,这也是本单元最简单的一篇文章,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基本学法,从而高质高效地完成本单元余下课文的学习。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通篇采用“概述+具体叙述”的形式在写人物,学生通过事例可以准确把握人物精神品质。如果说稍有疑难的问题,当属课文第一节写爱因斯坦伟大,他竟伟大在什么地方?从全文来看,爱因斯坦似乎又很普通,这个普通与他的伟大又有什么联系,都是学生读了课文后要感到困惑的。由此来看,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重点确定为:感受爱因斯坦的伟大与普通,概括几件事,学习“概述+具体分述”的写法;教学难点确立为:概括节意;理解爱因斯坦伟大的习惯造就了他的伟大成就。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的知识(指原有知识)准备状况:学生概括节意的能力具备一些,但是这当面的能力还不强,还需要教师加以点拨与引导;另外,学生对爱因斯坦这个人了解不多,因此理解爱因斯坦的伟大与普通都有一定的难度,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前找有关资料,全面走进爱因斯坦。

  2.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指学习积极性等)准备状况:课文是写伟人爱因斯坦的,学生应该都是感兴趣的;在探究爱因斯坦如何能从普通走向伟大,更会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于爱因斯坦穿着方面的事情,可以在课余讨论、交流。

  三、教案设计思路:

  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组织编排教材,设计练习,选择教学方法,根据课文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设计这样的教学思路:

  1.导入新课,学生默写“爱因斯坦”,教师板书,学生自己批改;教师介绍爱因斯坦,让学生初步感受爱因斯坦及其伟大,并多媒体出示爱因斯坦的`照片,使学生识其人。

  2.理解“二三事”,读全文,概括课文写了爱因斯坦几件事,发展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3.学生继续读书,谈自己佩服或感动之处,结合学生发言总结出爱因斯坦伟大之处:勤于思考;爱惜时间;生活简朴。感悟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朗读好课文。

  4.结合课文探究爱因斯坦为什么穿得如此普通?适当拓展,教师提供几则课外资料,学生阅读后,对这个问题继续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5.理解“伟大”与“普通”之间的联系。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学习。

  6.教师把自己阅读《爱因斯坦传》时的感动与学生分享。讲述爱因斯坦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准备继续研究演算,讲述其葬礼的简单,多媒体出示亲人送别爱因斯坦的小诗,师生齐诵。

  换画沉思时, 勤于思考

  从梯上摔下;

  爱因斯坦 应约等学生, 爱惜时间

  二三事 得到金点子;

  穿戴很普通, 生活俭朴

  回答有哲理。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爱因斯坦:

  默写:爱因斯坦。第一次给大家上课,送大家一份见面礼,想要吗?我们来默一个词语。教师板书:爱因斯坦。请学生自己批改。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对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还没教,就能默对,说明你们善于学习,老师为你们竖一个大拇指,你们给自己一点掌声。

  爱因斯坦,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你们见过他吗?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就来一睹他的风采,(多媒体出示:爱因斯坦一生的照片。)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时候的爱因斯坦不善于说话,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布朗运动和量子论三大理论,震撼了科学界。1921年,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1955年,爱因斯坦在美国去世。他的一生是光辉的,犹如划过夜空的星星,留给人类无限的遐想和怀念,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文,走进爱因斯坦。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爱因斯坦的世界,走近爱因斯坦的生活,板书:二三事。齐读课题。

  课文究竟写了爱因斯坦哪几件事?请你拿起讲义,浏览全文,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换画时沉思,

  从梯上摔下;

  应约等学生,

  得到金点子;

  穿戴很普通,(朋友劝添衣,回答“没关系”)

  回答有哲理(回答有意思;回答很幽默)。

  这几件事似乎都那么微不足道,这就是生活中的爱因斯坦,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生活。请大家再细读这几件事,看看什么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深深地佩服?(学生默读。)

  学生自由发言。

  过渡:来吧,我们先来看第2、3两节,交流一下:你觉得爱因斯坦什么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深深地佩服?

  第2节:我佩服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做家务还在思考;我佩服爱因斯坦,当他梯子上摔下来马上想到自己的问题,得到答案后又马上一瘸一拐地记录下来。

  A.出示第二节,[结合学生发言进行]抓住“沉思”来理解。请给“沉思”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深思)爱因斯坦怎么样深思的呢?我们来读书,引读:有一次,爱因斯坦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 ),然后( )。突然,他又想起了( ),就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 )。你读“沉思”这个词语,仿佛看到了当时爱因斯坦怎样的神情和动作?

  小结:这就是爱因斯坦,时时思考,处处思考,事事思考。板书:勤于思考。

  B.结合学生发言进行。这里出现了两个“马上”,联系上下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遇事爱思考,探究很投入,足见对研究的专注、投入,忘我)。

  C.来吧,请大家自己读吧,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指名读。

  [pages_luzhuba]

  第3节:

  过度:爱因斯坦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无疑会让我们深深地敬佩。来,我们来看读第3节,读了这一节,你又有什么新认识?(多媒体出示第3节)

  我佩服爱因斯坦,佩服爱因斯坦应约等一个学生,等了很长时间,他没有虚度这段时间,思考问题,得到出色的想法。(见机板书:爱惜时间)

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教师可根据儿童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最佳状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观察事物,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国学任务。

  【说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1个生字,会写儿、用、鱼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说过程】

  看看:

  一、创设情境,感知小画家是谁

  老师(戴头饰)扮演冬爷爷说:我是冬爷爷,秋去冬来,我来到大地,大地将会有什么变化呢?(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回答),是呀,大地象铺上了白地毯,今天我还邀来了一批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瞧它们是谁。这时四位戴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头饰的同学上台自我介绍我是。老师指着他们说:它们可是了不起的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借助课件,感悟小画家作画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熟知,但与动物脚印之间的联系似乎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为了缩短这段距离,将学生带入思维。最近发展区,可适时播放课件:白雪纷纷扬扬落下,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脚印气学生看后再读文。启发学生,提问:你们读懂了什么?这时学生对第二、三句话的理解将豁然感悟。

  读读:

  朗读在低年级更显重要,为此我设计以下不同形式的读

  1、尝试性的朗读。

  要求读正确、流利,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提示注意第一旬的感叹号,要读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2、老师用问题提示引读。

  下雪了,下雪了,雪地来了谁?学生读: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谁,怎么画画?学生读:小鸡画竹叶。几步就成一幅画。谁没有来参加?为什么?学生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3、分角色读。

  女同学读一、二、五、六句,男同学读三、四句。

  4、全班练习有感情朗读。

  画画:

  动手画,感知小画家作品。儿童好奇、好胜、好动,动手操作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教学形式,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下小画家的作品: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有画画技巧的同学必将兴致勃勃,他们将对课文的理解通过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会画的同学让他们完;成课后作业,连一连、读一读,这样通过不同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通过画或连线重!温了课文内容。

  想想:

  为了引发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新的领域,在课的总结阶段,启发学生思考:

  ⑴ 雪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

  ⑵ 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总之,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低年级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童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快乐的夏天专题单元中一篇新入选的散文诗。课文语言活泼清新,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的情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针对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课时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在自主阅读、游戏和角色扮演中理解、感悟、运用和创新的过程,从而发展思维,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鱼儿、小青蛙们的快乐心情,感悟夏天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夏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认为只有在轻松、活泼、和谐的环境气氛中,才能实现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虽然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个学生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各不相同,在对文本自行建构意义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所以,我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题氛围,让学生在一次次语文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发现意义、建构意义,完成个性化理解、体验、感悟、运用和创新的过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设计思路

  人们常说:“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它向我们揭示了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方式,结合我的设计理念和课外特点,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思路: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通过创设情景,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中享受美,在朗读中感悟情,在表演中体验趣,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语言。

  整个教学流程分为四个环节

(1)创设情景 初读感知

(2)组织游戏 表演体味

(3)角色扮演内化语言

(4)拓展延伸 迁移发展

  四、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景 初读感知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1)回忆引趣。课堂开篇,我和孩子们聊一聊夏天的话题:“你们喜欢夏天吗?”一个看似随意的问题,勾起了多少快乐的记忆。孩子们立刻会在脑海中搜索所有关于夏天的画面和记忆。漂亮的花裙,帅气的短裤,甜津津的西瓜,凉透心底的冰激凌,和小伙伴在清凉的游泳池中戏水......那是多么惬意呀!就这样,他们在回忆中兴奋,思绪被带到充满快乐的夏天。

  (2)欣赏激趣。为了把孩子们对夏天的回忆引向要学的课文,接着播放荷塘美景。这里安排师生共赏荷塘美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情感的种子,同时,又于情趣盎然中释放孩子的情感。让他们试着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让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快乐,又润物无声地进行语言实践。

  (3)读题悟趣。当课件画面定格在特写的荷叶上时,出示课题。引导孩子们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滋味。让孩子们在读课题中感悟原来读书可以这样读,还可以那样读;原来读书是这样的有趣!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为后面的个性化阅读作下铺垫。

  2、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先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读文,自主识字。

  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孩子们,你们见过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呢?”在孩子们回答之后,出示第一段,朗读体会荷叶的两个特点:“绿绿的”、“圆圆的”。(同时,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几片圆圆的荷叶)

  最后设问:“绿绿的、圆圆的荷叶给哪些小伙伴带来了欢乐呢?”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组织游戏 表演体味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夏天的情趣,体味文中小伙伴们快乐的心情呢?我打破边读边做动作,开展朗读比赛等常规做法,让学生暂时把课本放到一边,像文中的小伙伴一样尽情地玩耍、嬉戏。在玩耍中真正体验到他们的开心、快乐和兴奋之后,再把这些感受送到课文里,通过朗读外化出来,具体分三步进行:

  1、贴一贴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我问:“荷叶给小水珠、小青蛙、小蜻蜓、小鱼儿带来了快乐,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根据学生的发言,我把四个小伙伴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的简笔画荷叶上,并故意贴错,让学生观察、辨析。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躺”“立”“蹲”“游”这几个动词。就在一贴一评中,孩子们不仅可以理解这几个词语,而且知道文中小伙伴是怎么做的。

  2、玩一玩

  让孩子们像文中的小伙伴一样与荷叶尽情地玩耍。怎么玩?我说“躺”“立”“蹲”“游”等动词,学生表演。不仅玩,还要玩出自己的创造,玩出自己的个性。这第一次玩,要求动作美,有创造。

  不仅玩,还要玩得尽兴,玩得疯狂,这样才能充分体验到文中小伙伴的快乐、开心和兴奋!这第二次玩,要求快。在快速表演中,让孩子们的情绪达到兴奋的顶点。

  3、读一读

  文中小伙伴们快乐的心情,孩子们在表演中、在玩耍中感受到了,体验到了,带着这些感受读课文,对文本情感的感悟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三)角色扮演,内化语言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还是要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因此,我特意设计了师生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直接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为了创设一个更真实的童话情景,我给孩子们戴上小伙伴们的头饰,给自己挂上荷叶的饰物扮演荷叶,在课文内容基础上,和学生进行创造性、拓展性的口语交际。

  比如荷叶和小水珠的对话:“喂,我是荷叶,小水珠,你在哪儿?”(相互问好)“我是你的什么呀?”“躺在我身上的感觉怎么样啊?快!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这时,出示第二段课文,这一遍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在朗读时,可能会忘了自己此时扮演的角色,照着课文读。这时要进行指导:“你是小水珠,那么文中的小水珠就应变成——”“我”(学生回答)

  荷叶和其他小动物的对话,方法同上。

  把文中的小动物变成“我”,不单单是角色的进入,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角色的变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交流,学习表达,学习语言,学会思考。

  (四)、拓展延伸 迁移发展

  在前面充分感受和内化课文语言之后,进行迁移,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创作几个诗句是可能的。

  为了降低难度,先给孩子们提供素材在老师的帮助下学说一句。再让学生发挥想象,组织语言,编出自己的诗句。然后连起来读,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后,总结升华。

  围绕《荷叶圆圆》所做的一系列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孩子们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释放潜能,张扬个性;在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发展提高,收获愉悦;在多向互动、对话交流中,生成意义,提升生命。

【说课稿模板合集五篇】相关文章:

1.《离骚》说课稿模板

2.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合集10篇

3.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合集7篇

4.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合集8篇

5.《蜜蜂》说课稿模板2篇

6.《狮子和鹿》说课稿模板

7.散步说课稿(合集15篇)

8.《水调歌头》说课稿(合集7篇)

9.《珍珠鸟》说课稿模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