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2-07-04 09:21:1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初中美术说课稿范文(通用8篇)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那么,初中美术说课稿该如何撰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初中美术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美术说课稿范文(通用8篇)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是美术课堂的延伸,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漫画虽然在浙教版初中美术课本中没涉及到,但也于课本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通过漫画欣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漫画的欣赏,可以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识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现象,增强是非观念。

  本课准备了以下几个内容:

  (1)漫画的种类,如歌颂漫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等;

  (2)漫画作品,根据漫画的种类来选择漫画作品,以讽刺漫画、幽默漫画为主。

  学习目标:

  (1)通过漫画欣赏,使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与种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增强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观念,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增强爱国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等。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欣赏和讨论漫画的特点、意义及艺术性。

  理由:初中美术的教学任务应该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审美观念,而不能把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怎样去做一个画家。所以本课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重点应该是了解漫画的特点、意义及其艺术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

  (2)难点:使学生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上进的思想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授课年级:七年级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本课为欣赏课。

  2.整堂课以提问为主,不断的设问,通过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师生角色的互换,即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来回答,用学生的回答来教会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某某作品的意义是什么?谁能帮老师回答这个问题?谁愿意当我的老师呢?尽量挖掘学生的发光点,让举手的学生去教会有困惑的同学,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也就在跟上老师的思维的同时,学习到知识。

  3.提出悬念,利用漫画自身的特点,提出悬念。如一幅未完成漫画,本身没多大意义,这时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联想,完成这幅作品。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增加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环保内容导入:“出示一双一次性卫生筷,请学生回答:这是什么?总结:前几年,由于卫生筷的出现,大家都觉得在外面吃东西方便多了,也卫生多了,但正是卫生筷的出现,使人们走进了一个误区,这几年人们为了卫生而大量的使用卫生筷,厂家为了制作卫生筷而大量砍伐树木,而使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程度的破坏,其实卫生筷并不卫生,终于,有人觉得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画了这些画——出示图片:《误会》、《寻》、《最后的景点》。”之后导入课题:《漫画欣赏》

  这样的导入即可以让学生懂得环保的重要性,又能在轻松的谈话过程中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品欣赏:

  导入后,首先介绍漫画的特点:高度概括、极度夸张、大幅度变形。紧接着简单的介绍漫画的种类:漫画可分为:校园漫画、肖像漫画、歌颂漫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等等。

  因为校园漫画与学生的生活最接近,所以本课先从校园漫画入手,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校园漫画

  先出示概念:校园漫画主要为在校学习的同学所创作、所观赏,向同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让同学们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

  再出示校园漫画图片。

  1、《聚精会神》同学们看看,谁能告诉老师这画的意思吗?生答,师总结:这幅画描绘了两位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考试中相互偷看的狼狈相。这幅画告诉我们平时要认真学习,不然就会象诗中所说的一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分析特点)

  过渡:同学再看看这位同学的表现。

  2、《网虫》这幅画又有什么意思呢?它想告诉同学们什么道理呢?(详细分析画面,尽量让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

  过渡:《网虫》这幅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能太过沉迷,上网是这样,“追明星”也是这样,喜欢明星本不是坏事,但如果盲目崇拜,就一定是坏事,其实张老师也比较欣赏一些明星,欣赏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明星,今天,张老师把自己喜欢的明星带过来让你们看看!(出示肖像漫画作品《李咏》)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李咏)是中央电视台二台幸运52的主持人,他主持节目风趣幽默,同学看看这张画,是否具有风趣幽默的特点呢?反问: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这幅画哪里不象李咏!为什么?通过与李咏的比较来了解漫画与现实的区别。

  出概念:用漫画手法来表现各类人物的肖像,在充分了解对象的生理、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漫画创作的要求,进行重新组合塑造,以求得对象的形与神的酷似。特点:主要是夸张变形,不过这种手法决不是哈哈镜中机械的夸张变形,也不是庸俗嬉闹的夸张变形,更不是丑化对象的夸张变形。

  《鲁迅》

  同学们看这张画,鲁迅的表情非常的严肃,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较困难,可从历史背景来引导)总结: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鲁迅先生几乎每天都在思考中国的出路、中国的前途,所以作者给鲁迅先生画上了这种“横眉冷对千夫子”的表情。

  过渡:除了这几种漫画以外,另外还有一种漫画叫做“歌颂漫画”。(出示歌颂漫画的概念)

  歌颂漫画:以正面讴歌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简接抨击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画(《生命力》)。

  1、《生命力》这是前苏联漫画家斯米尔诺夫的作品,无情的利斧砍掉一棵大树,剁入残留的树桩上,但这不屈的生命,竟顽强地伸展到斧把上,长出新枝芽。表明画家对不屈生命的坚定信念。

  2、《书的幽默》同学知道这幅画的意思吗?组织学生回答,如答不上来,可分组讨论。师总结:书是知识的钥匙,如果我们要打开知识的大门,那就赶快到课本里去寻找吧!

  3、《一纸千金》请学生根据画面说出讲一个故事。

  过渡:歌颂漫画是以赞美、歌颂为主,另外有一种漫画与歌颂漫画完全相反的,我们先来看看这幅画。(出示《我登上了世界高峰》)

  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这幅漫画的含义吗?生答,师总结。这类漫画又称为“讽刺漫画”。出示讽刺漫画的概念。

  讽刺漫画:通过对丑的直接否定,达到对美的简接肯定,创造了高于现实的艺术美。

  1、《百鬼斩尽独留此精》这幅漫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来画漫画。画面中那个大汉叫钟馗(指出钟馗)在神话故事中,钟馗是专门捉鬼的,但在这张漫画中,钟馗却和马屁精打得火热,被马屁精弄得浑身苏软。以此来揭露抨击某些领导对拍马奉承者的偏爱和包庇重用。

  2、《面和心不和》谁能告诉老师这张漫画的意思呢?让学生自己分析。

  3、《三包干部》那么这张漫画又是什么意思呢?

  4、《圆满的家》对*的讽刺,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总结。适当进行国情教育。

  过渡:相对讽刺漫画来说,“幽默漫画”则显得轻松的多,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轻松一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幽默漫画”。(出幽默漫画概念)

  幽默漫画:是一种含笑的劝说,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摒弃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自相矛盾的事物和现象。

  1、《无题》同学们能看懂这张画吗?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张漫画告诉我们,骑自行车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不能象画上的这个人,这样可危险啦!同学们记住了吗?

  2、《抢镜头》组织学生讨论,这幅画的含义,然后请学生回答,师总结:现在,有少数人就有这种现象,比如把别人的功劳归于自己(可举例),这种现象就跟画面上的马的表现一样。

  小结:简单重复所学的漫画特点与种类。

  (三)作业设计:

  出示一张跳水动作的漫画,问:这是一幅不完整的漫画,请同学们想想,它接下来的画面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然后请学生回答(多请几个,以此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最后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答案,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漫画来自于现实生活,只要同学们平时注意自已身边的事情,我想,大家都可以创作出好的漫画作品,如果不信,我们可以试试!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2

  一、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傲雪梅花”是初中美术第七册第四课的内容,这一课内容属于中国画范畴中的一些基本的知识。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学习本课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分类、技法以及中国画是怎样运用笔墨进行作画的。为以后学习、欣赏中国画打下基础。使学生能了解古代文人怎样以物咏志抒发自己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的韵味。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审美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从而达到以物咏志抒发情怀。所以把笔、墨的表现方法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古人是通过笔墨的表现来抒发情怀,展现个性。每一幅大师的作品都是他们人格的写照。但是怎样通过笔墨来表现个性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而把“有个性的表现笔墨的关系”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结论的教学理念。

  2、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三、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思路及设想: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画发展史、表现题材、技法分类。演示用笔用墨的方法。

  第二课时:选用梅花的诗歌及图片设置情境导入,然后介绍梅花外型及所蕴含的寓意、及象征精神,接着示范画法及技法讲解、学生分析和尝试。

  第三课时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创作。

  教学中始终贯彻美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而不是培养画家。

  即学生只要知道怎么画、为什么这样画,并不要求“他们”一定会画的方针。

  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得出问题的过程,注重使用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其中)这一方法得出结论。

  五、教学程序:(教学环节设计)

  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②探索求进,学习新知

  ③教师示范,引导观察

  ④展开讨论,激发思维

  ⑤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以上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是:学生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增进民族情感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相统一等教学规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王维的诗(谜语)引出新课,使学生认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自豪感。

  探索求进,学习新知

  1、运用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讲解中国画的发展史,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3、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提高学生美术的素养。

  教师示范,引导观察

  教师(示范)画一张花鸟画,让学生观察中国画的用笔用墨。通过演示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画是怎样画的,又可以通过观察教师作画,进行思考,进而领会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展开讨论,激发思维

  让学生讨论教师演示时使用的笔法和墨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教学方法。(学生自己通过探索总结的结论,比教师告诉的结果印象会更深,掌握的时间会更长。利于学生将来能自主的学习,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现今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并不是培养画家。因此,本环节,只要学生能大胆的用手中的画笔在宣纸上涂、抹、甚至乱画都行。

  学生在体验笔墨韵味的同时,他们(小组)之间会互相学习,学生自己会发觉谁“涂”得好、谁的不够好。而这些体验教师是无法直接告诉学生的。

  本缓解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学生能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或技巧。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简介教材

  《铅笔淡彩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活动五中的内容。铅笔淡彩画是用铅笔造型与水彩渲染结合的一种绘画。它不仅具有独立欣赏的价值也是色彩画的辅助训练,在建筑设计、插图等方面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用铅笔淡彩画来装饰居室,是任何风格的居室都适宜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特色。

  2、结合运用铅笔淡彩画画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铅笔淡彩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调动学生的绘画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创作、分析铅笔淡彩画装点居室,从而提高生活审美品味。

  二、说教法

  要说初一学生的审美是过渡阶段,那初二学生的审美就是一个新的起点。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知识和技巧,所以我采用以下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激发学生关注、感受艺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1、比较法

  通过比较,直观不同形式作品审美感受,可以发现淡彩画淡雅的色彩特点及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2、演示法

  通过演示更明了作画步骤和技法,更能激发学生动手绘画的兴趣。

  此外还运用讲解法,分析法等渗透教学当中。

  三、说学法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创作,感受铅笔淡彩画装饰居室的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一)温故知新

  激趣导入

  首先,我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能力用铅笔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简单的铅笔画,既巩固了素描技法,又可以培养创作能力。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拿出我课前准备好的铅笔淡彩画作品对比同学们的铅笔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分别用这些作品装饰居室可能产生的效果。以此激发学生对居室装饰的兴趣。

  (二)讲授演示

  引导创作

  1、我给学生演示铅笔淡彩画创作的第一步,并向学生讲解应如何准确又概括地画出轮廓,并适当地画出明暗调子。

  2、演示淡彩画的着色方法。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注重色彩效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留铅笔绘画的效果,从而体现铅笔淡彩画淡雅的色彩特点。

  展示铅笔淡彩画装饰的居室挂图,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结合自己收集的图片素材,运用铅笔淡彩画的方法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景或物。鼓励学生放开想象进行创作,创作出多样化的作品。

  (三)展示评比

  整理提高

  让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铅笔淡彩画作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并互换作品装点自己的居室激发学生的生活乐趣。

  铅笔淡彩画看似简单但是其对铅笔画的造型要求和着色时的色彩运用及渲染的效果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创作出更满意的作品,我让学生分组再创作,先由造型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负责绘制铅笔画稿,再由色彩渲染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负责色彩绘制。

  (四)小结

  小结铅笔淡彩画的创作步骤,及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铅笔淡彩画

  特点

  创作步骤

  简洁

  淡雅

  先绘铅笔稿

  再渲染色彩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色彩与生活》是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入手,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说学情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思维方式也已从直观形象思维向高级形象思维发展,并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色彩知识具有初步的了解,但对色彩搭配的认识有限,缺少运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明白恰当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主要手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色彩现象,它的形成受色彩规律制约;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

  难点则是:使学生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学生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艺术内涵。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中我以色彩为主线贯穿,依托视觉形象引导,在教学中采用活动探究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绘画工具如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七、说教学过程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所以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出示图片并提问:请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引起学生兴趣。接下来我会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继续追问:假如让你选择,你想生活在哪个环境中,黑白的还是彩色的?为什么?揭示课题《色彩与生活》。

  环节二:探究色彩,新课讲授

  (一)色彩三要素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我将采用讲授法与展示法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蔬菜、天空及衣柜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三要素,教师讲解色彩三要素的概念。

  (二)色彩的搭配方法

  当学生对色彩的基本知识与规律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时,出示两组家居装饰图,鼓励学生观察分析:两组在色彩搭配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组的色彩?为什么?色彩的搭配方法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不同的色彩搭配方法。

  环节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怀特曾说:教育不是为了青年人谋生,而是教会他们创造生活,美术课程更是如此。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运用本课学习色彩知识及色彩搭配方法,为校服进行色彩搭配。学生创作完成后自主展示并描述作品,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教师做最后总结。学生在展示成果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积极参与评价。

  环节四:小结作业,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色彩三要素及色彩搭配方法的相关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举例说说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八、板书设计

  让色彩动起来

  一、色彩三要素:

  色相、明度、纯度

  二、色彩的搭配方法:

  色相对比、冷色调搭配、暖色调搭配、对比色搭配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中七年级第三课《板报设计》,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设计应用”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主要学习字体,刊头,标题的设计,版面的编排。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

  教材第14页介绍《钱江晚报》,通过观察它的结构、比例、编排方式、色彩,可以了解板报组成的基本元素,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和规律。第15-16页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字体、书写方法、各种不同的变形美术字体。第16-17页介绍了刊头设计的范例、六种标题编排的方法。第17-18页介绍了两种版面编排方法。第19页介绍了编排设计在板报中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四种编排的样式给学生作业时参考。

  课程内容侧重知识与技能,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生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另外我把黑板报的设计编排加入到这节课的教学中,原因是黑板报设计编排与板报设计同属一个范畴,内容基本一致,而且黑板报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重点:

  字体,刊头,标题的设计和版面编排的知识。

  3.教学难点:

  字体,刊头,标题的设计,版面编排形式和结构的技能。

  4.教学目标: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根据此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我设计本课程的目标为:

  (1)了解和掌握字体,刊头,标题的设计,版面的编排形式和结构的基础知识。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大胆自由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说教法:

  通过提问与讨论的方法来形成师生和生生的互动,通过展现与演示法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通过操作与练习法使学生技能得到锻炼。

  (1)展现与演示法:运用多媒体展现与演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并与其他教法有机结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一边讨论回答。

  (2)提问、讨论与合作探究法:形成互动,懂得合作,并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与成就感。

  三、说学法:

  乡镇中学由于缺少专业美术教师,课程安排不合理,经济条件,重视程度等原因,造成学生长期得不到美术科学教育,美术素养得不到提高。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热情一点不亚于城市的孩子。所以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对美术的这股子兴趣与热情,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意,大胆表达,动手操作。

  (1)课前预习搜集资料法:学生在学习新课程前,根据教师要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收集课程相关的资料(包括字体各种板报的图片)以此提高课堂学习兴趣和效果。

  (2)欣赏、评说法:只有理解和掌握板报设计的知识,才能真正去欣赏和评说板报,只有学会欣赏、评说、模仿才能真正去创造。并在大胆自由的表达过程中得到锻炼。

  (3)操作练习法:练习才能使学生掌握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才能使知识变为技能,学以致用。也只有不断练习才能不断产生新的创意、新的好的作品。

  四、说教学程序(详见教案):

  1.导入:(3分钟)

  2.教学步骤:

  (1)第一环节:讨论版报组成(3分钟)

  (2)第二环节:板报设计的要点(10分钟)

  (3)第三环节:实例欣赏分析(10分钟)

  (4)第四环节:学生作业练习(15分钟)

  (5)第五环节:小结布置作业(4分钟)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正确理解教材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6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展示了黑白装饰画的装饰美感,并引导学生通过点、线、面造型和反白效果来装饰画面。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物象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大胆创造美的能力。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我面对的学生群体特点如下: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广泛体验,产生了与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等艺术手段有关的情感体验,审美观念正逐步形成。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有装饰画的造型经验和能力,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将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多观察,掌握用不同表现方法及装饰手法创作一幅有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掌握,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学会黑白装饰画点、线、面的表现方法和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创作一幅有创意和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实践,能够创作一幅具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善于观察,勇于创造的行为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课程有的放矢,我设置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学习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方法及其装饰手法,感受黑白装饰画的独特魅力。

  难点:创作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五、说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我将采用谈话启发法、趣味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和示范教学法,从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和素描纸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下面就是本次说课的最重要部分,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

  我将出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说一说熊猫一生当中最大的两个愿望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感受黑与白的朴素纯净之美,从而导入课题《黑白装饰画》。

  通过这种脑筋急转弯的导入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发散思维,从而克服学生接受知识的畏难心理并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环节二:描述分析

  我将用多媒体展示黑白装饰画《乡村少女》,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然后向学生提问:这幅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画面给你什么感受?结合画面内容,学生可以思考得出画面描绘了一个扎辫子的小女孩挎着装鱼的篮子的形象,给人一种简洁与凝练的质朴之美。接着追问:画家如何表达画面效果的?学生思考可以得出画家运用黑白两种朴素、纯净的色彩进行表现。白色的辫子反衬出深色的衣服,同时篮子也是通过篮子里黑白相间的鱼反衬出它们的可爱形象的。教师总结出画面利用黑白两种朴素纯净的色彩,用简洁和凝练传递出“海纳百川”般丰富的审美信息,画面运用黑白互衬的手法表现事物,以少胜多。

  然后我会出示带罐子的静物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内容,说说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并说说画面物体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画面综合了点、线、面多种造型因素,大胆将室内外景物组合在一起,并进行概括、夸张和变形造成的装饰效果。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无装饰与有黑白装饰画猫的形象,对比分析它的装饰美。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出装饰过的猫身上布满花朵纹样,这种手法属于添加法,是我国民间美术中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层层设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体会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学习其表现方法和造型手法,从而能自主创作出一幅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符合本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规律。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活动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三:示范讲解

  我将根据一组静物照片示范一幅黑白装饰画。让学生了解黑白装饰画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即创作时要对静物形体进行夸张、变形、排列或简化,抛弃其固有色,采用黑白色进行点线面的重组,表现画面独特的装饰美感。这一过程体现了美术课程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及时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环节四:实践展评

  接下来便请学生选择喜欢的题材和方法,自主创作一幅黑白装饰画。在此期间我会巡视指导,积极发现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对部分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创作结束后,我会请学生将作品展示出来,组成黑白装饰画展,并请他们介绍自己作品,同时请其他学生从画面内容、表现方式和装饰效果等角度欣赏交流,我会进行鼓励性点评。

  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环节五:小结作业

  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来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并进行情感升华,让学生认识到黑白装饰画我们生活带来的美感。作业是请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黑白装饰画的方式把它们描绘下来。

  这样开放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清晰、重难点突出。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插花》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本课主要讲解插花在生活中的运用,一是插花本身的艺术性,二是插花能够装饰居室,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插花艺术的魅力,从而能够制作出造型丰富的插花,提升自己的造型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重要依据。初中学生理解能力相对小学阶段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绘画的艺术功能等专业知识点了解还不够。所以本课以创作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一起学会制作插花,感受插花带来的快乐。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插花艺术的对称式、均衡式、自由式等基本形式,能够运用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虚实结合等相关知识来进行艺术表达,装点生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形式,学生能够学会插花艺术,并能够进行艺术创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美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艺术的魅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课程有的放矢,我设置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感受插花的艺术性,学习插花的造型语言。

  难点:灵活运用插花的基本形式,完成一幅插花作品。

  五、说教法、学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设置情景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各种花材、造型别致的花器等。

  七、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是本次说课的重中之重,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活动一:激趣导入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本节课我将带着花束及插花作品走进教室,以最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散落的花卉和经过精细设计的插花作品,哪一个更具有艺术性?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插花作品更具有艺术性,能为生活增添光彩。由此引入《插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能通过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对插花艺术的初步感知。

  活动二:描述分析

  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插花的魅力,我将出示不同的花卉卡片,在学生手中传阅,并组织“快问快答”的小游戏:看到花卉图片时,以最快的速度说出这种花卉代表的花语。我的学生会积极参与游戏,传阅卡片,并说出卡片对应的花语,如:康乃馨代表母爱;向日葵代表光辉;雏菊代表天真等。

  艺术作品通常表现它本身的艺术性以及实用性,从而展现一种装饰的效果。为此我将展示室内插花作品,引导同学观察交流: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这一环节我会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想法,并进行总结:由于插花作品中花卉的选择以及花器的选用不同,也会给居室带来截然不同的装饰效果。

  在学生感受插花带来美感的同时,我会趁热打铁,继续向学生展示郁金香、芦苇花等不同的花艺作品,提出问题:说一说插花的构图形式有哪些?不同的构图安排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这个问题稍有难度,因此我会组织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3分钟的讨论,最后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插花的构图形式有对称式(外形整齐、对称);均衡式(稳定);自由式(别致自然)。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层层设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的了解不同的插花艺术表现的思想以及装饰的效果是不同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活动三:示范讲解

  实践是美术学习的基础,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技法上的难点,在这个环节我会进行示范讲解。

  首先向学生展示并介绍插花用的工具,而后通过视频播放插花过程,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插花造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也会适时提示学生浏览教材,尝试作答:基本原则包括

  ①高低错落;

  ②疏密有致;

  ③虚实结合;

  ④俯仰呼应;

  ⑤上轻下重;

  ⑥上散下聚。

  最后,我会帮助学生总结插花的基本步骤,分别是选定主题——选择花器——设定构图——点缀装饰——作品命名。

  活动四:实践展评

  在学生实践环节,我会利用大屏幕出示课堂实践要求:自主选择花材,运用造型原则制作插花,并为自己的作品命名。学生创作期间,我也将巡视辅导,提示学生使用刀具时,注意安全。

  在大部分同学都完成创作的情况下,我会在班级内开展“插花沙龙”的作品展,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大胆介绍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欣赏交流,并鼓励学生从花材、花器的搭配、构图的选择等方面多角度评价作品。最后,我会做总结性的评价。

  该环节的设置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我总结反思,改进教学。

  活动五:小结作业

  在课程最后,我将通过师生共同回顾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引导学生能够关注自然,养成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最后布置一个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将自己的插花作品带回家,来装饰自己的居室,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8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第15册第3课《墨与彩的韵味》,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墨与彩的韵味》属于造型与表现领域的课程,它属于中国画中的水墨画。水墨画无论是它的表现方法还是独特的画面效果,都体现出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可以说是中国千年文化传统的浓缩。本课将带领学生逐步体验水墨特殊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和历史继承性。因此,本课在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艺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下一课《笔墨的情趣》打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过程,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感想,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提倡对问题质疑、探究与思考,激励学生发展个性。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墨与彩的变化效果,尝试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

  ②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趣味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玩中学,逐步地体验水墨画的意韵美,逐步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知一草一木都有情,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

  3、重点与难点:

  ①、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教师演示、师生互动实验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握破墨、破色、墨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份的干湿对彩与墨融合的作用。

  ②、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韵味”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并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展开创作。

  二、教法运用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体现主体性的功能。本节课我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互助互学,勇于探究。我采用游戏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用实验法让学生初步感受水墨交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用演示法示范水墨画的表现技法,明确学习目的。用欣赏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墨画独特的韵味。

  三、学法指导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小学时也没有接触过国画,经济条件都不好。因此,我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共用一套学习用具,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虽然我校学生美术基础差,但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别人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在学法上主要运用练习法、评述法和讨论法等。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活基础

  游戏:让学生在众多绘画用具中挑出中国画的用具。强调中国画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

  2、学生体验,揭示目标

  让学生用水墨在纸上自己随意涂抹,感受为先。其次提出问题:

  ①纸张与以往有何不同?

  ②水在其中起着什么作用?

  ③墨色先后涂抹的效果有何不同?

  3、老师作简要示范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4、欣赏水墨经典作品

  欣赏名家名作,感受墨与色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分析讨论其使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5、学生实践

  学生分组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6、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份的把握要恰当好处。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

【初中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学美术说课稿04-11

初中美术说课稿10-29

初中美术说课稿10-28

初中美术说课稿08-30

初中美术《美术的世界》说课稿04-12

江西初中美术说课稿04-11

初中美术说课稿精选的内容04-11

初中美术剪纸说课稿03-19

初中美术说课稿格式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