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1-12-19 09:12:33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编十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弘扬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安排自我评价、调节补救环节。这样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揭示课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后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自读课文。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学生试读课文,指名学生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整体感知,让学生说出文中写了西湖哪几处景物。

  3、认读生字、生词。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1、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西湖周围的远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丽?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对小的问题当时予以解决,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如上进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

  2、精读思考,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可以互相讨论。检查学习效果时,可让学生不按自然段顺序汇报。

  各自然段精读设计:

  第二自然段:你认为写远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词很重要?(绿、青、浓、淡、银镜、飞、一闪一闪等词语)能说说理由吗?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让学生反复品读。

  找出两个比喻句并口头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旷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让你心旷神怡,感到特别舒畅?学生自由说。

  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

  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看图,读出图中意境,再配上舒缓优雅的音乐范读课文,反复体会月光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通过二、三、四自然段学习,谁能说一句赞美西湖的话(“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三、学做导游,背诵积累

  同学们对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吗?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来西湖参观,你们可以给他们当导游吗?

  学生对照课前准备好的西湖图片(全景、远山和湖面美丽景色、小洲等主要景点、月光下的西湖风光)当导游讲解,部分学生戴上头饰、面具扮游人。

  试背课文。

  做“词语汇展”游戏,积累词语。老师说意思,学生猜词语;老师说近义词,学生猜词;老师指(或述)图中景物,学生用一个准确的词描绘。

  四、自我评价,调节补救

  评价题:

  1、看拼音,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3、写近义词;

  4、学生打比方(如:中秋节晚上,一轮明月宛如一个洁白的挂天空);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具体内容略)

  学生评价后,根据自己薄弱环节作补偿性学习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课题:

  漂来漂去的小岛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学生用白色泡沫板材料制作作品,体验白色泡沫材料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尝试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利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

  2、创作。

  教具学具:

  手工工具、泡沫板、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通过图片或口头描述岛屿的特点,以及岛屿上的动植物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的联想。

  二、发展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畅谈作品的构思和设想。

  2、作品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

  3、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形状,风格的小岛。也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激发学生创作愿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完成的作品,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评比。

  三、收拾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形象加以联想而创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组合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将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不同的艺术作品。

  3、根据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和变化,创作艺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了解掌握各种身边常见的物体,熟练的运用“加”“减”的方法,根据想象和变化,创造出艺术作品。

  教具学具:皱纸、彩纸的边角料、废料,剪刀、胶水、小镊子以及绘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与分析

  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造型艺术。

  讨论:

  (1)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2)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2、观察与尝试

  (1)观察:学生观察课本上范图,讨论作品是通过哪些方法加以变化而来的

  (2)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各种形象变化出其他简单的造型。

  3、实践与操作

  (1)通过尝试及再次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在制作是还要注意哪些要点?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变幻出来的造型最多,最美。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与反思

  1、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

  2、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

  3、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五、延伸与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的常见的物品,进行组合排列,会产生以外的效果。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材思路: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产生好奇,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们的想法具体化,并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培养他们创新的精神、严谨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及表现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获得挑战的机会,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奇思妙想带来的情趣,激起学生思的兴趣。

  2、引导学生尝试以换位方式展开想象,体验动物的情感并能认识生命的重要性。

  3、在探索尝试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以换位方式展开想象,体验动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探索尝试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笔、素描纸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涉奇

  1、读课题,引导学生初略感知本课内容。

  2、 抛出问题,引出本课所思的主体。

  3、出示图片(媒体演示)引导学生想象。

  (把学生引入“奇“中,自己去发现、感受。体验一种最为直接的感受——我是发现者。)

  二、图片探讨 ——寻奇

  1、出示图片(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寻找图片中奇妙之处。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观后感。

  3、尝试换位,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有感而发方是实感,寻奇之妙处,体验另一种思维角度,感受其带来的奇特效果。)

  三、尝试表现——表奇

  1、学生尝试创作,师作巡回指导。

  (有思应显,激思而表,情之所趋也。)

  四、作品展示——展奇

  1、举行“机灵鼠‘我最棒’”作品展。

  2、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图式展示,易于交流,便于学生间的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吗。)

  五、拓展视野——论奇

  1、 出示图片(媒体演示),看了这些图片,你开心吗?

  2、你认为奇思妙想除了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3、出示图片(媒体演示),从这些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要讲的吗?

  4、出示“懒汉脚盆”(媒体演示),猜猜这会是什么呢?

  (奇之妙与何处,仅仅是愉悦身心吗?还可服务我们的生活,如“懒汉脚盆”等等,不正是一个很好的引子吗?)

  六、大胆创作——鼓奇

  1、聪明的你还等什么呢?展开你的奇思妙想,拿出你的画笔进行一次小小的发明吧!

  2、出示图片并播放音乐(媒体演示),学生创作,师作巡回指导。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美术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七课《小挂饰》,其课型为综合·探索练习。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造型表现上的飞跃。它既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技巧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小挂饰的制作方法。

  技能目标:较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并对各种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与他人的感情纽带关系,培养尊敬他人的思想情感并感受装饰物的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我把它定位在学生能否始终保持学习过程的自觉性、趣味性,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而难点为用不同材质的小挂饰串联方法的掌握。

  第二部分:教法、学法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直观动作性思维,为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

  第三部分: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材质的小挂饰以及供学生欣赏的图片。

  学生准备:各种彩色纸、纽扣、吸管等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以及剪刀、双面胶、针线等工具材料。

  第四部分: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我实行了开放式教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积极生动地参与。

  (一)导入

  1设疑:上课一开始,教师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漂亮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看?”

  2激趣:把小挂饰挂在黑板上,问:“好看吗?老师这儿还有呢。”3揭题。板书课题:“小挂饰”

  (二)新授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得让他们通过观察探讨、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等实践活动实现自我的发展。

  1研究探讨,自主感悟。

  出示课题后,开始教学的新授部分。

  2欣赏图片,拓展思维。

  看过老师的这些挂饰后,再让学生来欣赏一下其他挂饰的图片。我给学生欣赏的图片共分三个块面:

  通过欣赏这组图片,让学生感受古今中外工艺大师制作的装饰物的美感。看完这组图片后教师再提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其他的小挂饰吗?”这个时候,学生会回答出很多,譬如,手链、脚链、风铃等等……

  通过挂饰的欣赏,让他们知道在自己身边有很多不起眼的材料都能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把它们变成各种美丽的挂饰。学生在欣赏了这两组图片后,已经个个跃跃欲试,急于想自己动手实践了。这个时候,我的教学过程也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

  (三)学生实践操作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和认识,应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等方法自我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制作前,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是一个人单独制作小挂饰,还是两个人做,或者是几个人合作。想选择手边的哪种材料来做。还要提出制作要求:(1)有创意,跟别人不一样。(2)注意针线运用的安全性。

  (四)作品展示交流

  这也是我这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要求学生把自己或和同学合作的小挂饰佩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里上台来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自由展示。教师也戴上预先做好的挂饰走在学生中间带领他们一起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当表演的时候,教师提出:“同学们,我们可以把自己做的小挂饰送给好朋友或者老师,也可以挂在墙上来打扮我们的教室。”这时,教师把自己的挂饰送给最有进步的几个学生。学生兴奋极了,他们兴高采烈地互相赠送着自己的作品,有的还把小挂饰挂在了黑板上、墙上。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背太阳》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运用重叠的方法安排画面。

  2、在表现大家来背太阳的画面中体会人们互相之间友谊的情感。

  活动准备:

  范例、纸、笔、牙签等。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脸上红彤彤,照着大地暖融融。(太阳公公)

  2、每天清早,太阳第一个起身工作,把阳光撒向大地,给我们的城市带来光明。傍晚,人们开始上班回家,那太阳到哪里去了呢?

  太阳翻过山头,洗了个澡,又去照亮地球的另一边。太阳总是不停的工作,从不休息。

  二、引发兴趣

  1、太阳实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商量怎样让他工作得轻松点,大树说:“我来背太阳吧”可是太阳这么大,一棵大树怎么能背得动呢,于是两棵、三棵、四棵一起来背太阳。

  2、咦,怎么只有一半呢?这棵树是怎么挤进去呢?(教师顺着轮廓描画,与幼儿共同讨论)看见边就停,看不见当看见跳过去,看见了接下去。

  3、这么多树一起来背太阳可是太阳太重了,还是背不动。第五第六棵树也来背太阳,这两棵树站在哪里?能不能和前面的树拉起手来呢?

  4、这边还有两条缝,说不定太阳会丛逢里滑下去,还有更多的树快来帮忙吧。

  5、啊,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终于背起来了。画上的太阳这么美丽用的是什么方法?

  三、激发情感[

  1、大树背了太阳走了一天,被房子看见了,房子说:“我来背太阳吧。几幢房子怎么背得动呢?

  2、许多房子象大树一样手拉手背了太阳走了一天,这个消息传向四面八方,还会有谁会来争取背太阳呢?

  3、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需要许多朋友一起努力。

  4、请你们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朋友们,让他们来背太阳吧。

  四、交流分享

  1、太阳很感谢你们,是你们的帮助,才让他能工作得更轻松更快乐。

  2、一起来看看,谁把太阳背起来了。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第7课有趣的图形

  紧随明尚教育,考编先人一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2、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启发式、情境式、尝试法教学

  教具准备:交通标志牌、习题卡、若干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圆圆的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给老师笑一下。咦!你们桌子上都摆积木了,喜欢玩吗?能说说你手中的积木是什么形状吗?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出示三棱柱)这个物体有点特别,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三棱柱。

  师:这些都是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1、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当当当??),他们就在这个机器人的身上,请大家来找一找,分分类,看看有几种图形。

  (贴机器人)

  师:拆分机器人,(贴一个,板书一个名称)

  师:它们还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有趣的平面图形。

  (板书:有趣的图形)

  2、师:我们每天放学回到家中,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享受家的温暖,这些

  新朋友的家住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到哪儿去找它们呢?

  师:(手拿长方体,用手摸着它的面),请看这个长方体,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

  师: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也就是从立体图形中找到了今天的新朋友。你试着从其它的立体图形中找找其它几位新朋友。

  生:我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师:你找到几个正方形?

  生:6个。

  生: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师:摸一摸你刚才找到的几个面,说说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滑滑的。

  3、师:这些图形有点着急了,我们赶快从立体图形中把他们请出来吧!自己选一个积木画一画,

  (注意:左手按紧积木不动,右手来画。)

  师:好多同学的笔上功夫还要加油。

  4、师:请同学们放亮眼睛,记住新朋友的样子。

  师:请闭上眼睛,老师说四种图形的名字,你用手比划它的样子。

  师:你能很快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试试看)

  生:长方体、

  正方体(同学们兴趣盎然)。

  三、寻找生活中的图形

  1、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图形呢?(可以离开座位)

  生:①桌子的面是长方形

  生:②黑板的面是长方形

  生:③电灯开关盒的面是正方形

  生:④钟表的面是圆形

  生:⑤红领巾是三角形

  师:生活真奇妙,这么多的地方用了不同的图形,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2、请你仔细观察,说出交通标志牌的形状。认识吗?说说看。

  师:交通标志主要是提醒大家时时刻刻要注意安全。

  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生:红灯停,绿灯行。

  生:上下楼梯靠右行。

  师: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对吗?

  四、基本练习

  师:这些图形宝宝今天和大家交朋友了,特开心,他们尽情地玩,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了,我们帮忙找找吧!打开练习纸。

  (生答完后)

  师:你们很会思考。

  对了的给自己画上一个喜欢的图形宝宝。

  (夸夸自己)

  五、拓展练习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图形的装扮,用这些图形,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请看:(出示图片)

  老师把这间房子的窗户放大了些,看看,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长方形?师:你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回家后,把你的收获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民间艺术家和画家的作品,借鉴他们在人物装饰画上的表现手法。

  2、操作目标:把图片资料和自己的写生画变成装饰性的人物作品。

  3、情感目标:学生在自由创作人物装饰画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 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人物联想,创作出有个性的人物装饰画。

  教学难点:能巧妙地把点、线、面的知识运用到人物装饰画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勾线笔

  学生准备:水粉色、水彩笔、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人物写生的画法,知道了一个人物面部比例是“三庭五眼”(出示图 片)头和身体比例的民间口诀是“立七坐五盘三半”( 出示图片),但有些学生感觉到人物写生 比较严谨,受到比例、姿态、形象各方面因素的约束,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师:我这里有两幅作品(出示图片),比较一下,告诉我,你喜欢哪一幅?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口答)。

  师:刚刚那位同学回答的很好,第一幅具有写实风格,是具象的,而第二幅是装饰风格,是抽象的。我们称 第二幅画为线描人物装饰画,今天就来学习(线描)人物装饰画。(板书课题:9.人物装饰画)

  师:关于人物装饰画,你们想知道什么?学习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人物装饰画究竟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表现手法,我们怎样才能画好它呢?

  二、欣赏交流

  1、欣赏中国人物装饰画

  师:其实人物装饰画不是现代才有的,让我们走进它们,去发现人物装饰画的特点。

  (出示原始社会的岩石壁画图片),

  师:仔细观察一下岩画上的人物比例有变化吗?生:有

  师:作者将人物身体做了一个怎样的处理? 生:拉长。

  师:除了上下拉长,我们还可以怎样拉长?生:左右。

  师:对了,除了拉长,我们还可以怎样改变它的比例关系?生:缩小。

  师:这些就叫夸张。 (板书:夸张)

  师:再仔细的观察一下,作者还用了点、线、面对人物作装饰性处理,很有“现代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来看看距今已有两百年历史的汉代画像砖上的人物有什么明显特征?生:对称。 (人物造型古朴,简练,讲究对称。)

  师:民间艺人用线替代了我们手中的画笔,如绣品、剪纸上的人物装饰画。这幅刺绣有哪个地方吸引了你的眼球?(生口答)

  师:剪纸,它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构图饱满,浑厚中又有细腻。

  师:艺术是不分国界的,欣赏过中国艺术家们的人物装饰画后,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外国画家笔下的人物装饰画的魅力。

  2、欣赏国外人物装饰画

  师:现在我们看到是西班牙大师毕加索的人物装饰画。大家欣赏完这幅画后,能告诉我们它

  给你的第一印像是什么?瑞士画家保罗克利的人物装饰画又给了你什么印象?(小组讨论后汇报: 人物图形里有圆形、三角形、方形,采用对几何图形的分解、运用色块分割对人物进行装饰。不同 的颜色,感觉颜色风格又有不同)。

  师:那位同学的见解很好,运用了我们之前学到的美术知识。人物装饰画的特点是:夸张、变形、概括。

  三、欣赏讨论

  (师示范人物装饰画)

  师:现代人物装饰画又有了怎样的装饰风格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生:多了一个舌头。 师:观察的真仔细,他运用了添加的方法对人物进行了装饰,下面一幅你们肯定也一下子就能猜出他运用的 方法了,我们一起说,是什么方法呀?生:简化。

  再次欣赏大师丁绍光的人物装饰画。感受人物装饰画的美。

  四、启发创作

  师:有了那么多的方法之后,接下来就要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创作了。我猜你们心里肯定有了 很多的想法,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生口答。

  师:你们肯定比这些同学画得还要好,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对人物进行装饰的?你 要吸取他哪个细节的画法?将什么地方进行改进呢?

  五、学生创作

  师:好了,现在就拿起我们手中的笔,把你们的奇思妙想与人物像进行装饰吧。学生创作,音 乐伴奏,教师行间指导。

  六、展示评价

  学生推荐小组作品,选出最佳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可以从作 品创意、造型、细节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课后拓展

  师:人物装饰画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制作吗?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体会人物表现出的美感:人的 形态美、运动美、服饰美及情趣美,使这些美转化到自己的人物装饰画作品中。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1、 教学目标

  (一)能用中国画的形式描绘蔬果中的萝卜与荸荠。(了解)

  (二)能较熟练地运用墨色,处理好浓、淡、枯、湿的不同笔法。(练习)

  2、 课时安排

  一课时

  3、 课前准备

  不同构图的萝卜范画。

  4、教学步骤

  (一)可用猜迷的方法引入课题。

  圆圆身子细尾巴,

  半截藏在地底下,

  别看皮辣心里甜,

  你们猜猜这里啥。

  (二)画萝卜

  侧笔淡墨画出萝卜身。

  中锋浓墨画出萝卜根。

  边画边捻笔,尾巴有精神。

  点上小青叶,位置要看准。

  (三)画荸荠

  先蘸紫色,笔尖再蘸点墨。画成椭圆形。

  用笔尖蘸红点在中空白处。

  (四) 蔬果搭配和位讲究巧和美。

  萝卜大,荸荠小,大小一起有变化。

  三颗荸荠画出聚和散,

  有藏有露不呆板。

  (五) 重视示范作画

  中国画经历无数画家艰辛创作劳动,已形成独特而极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通过演示,让学生直接看清章法、用笔、用墨、用色的表现手法,从一笔一势开始至全幅一气呵成,让学生看清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描绘技能。

  (六) 临摹和写生是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方法。

  临是对着他人之作,照着写或画。

  摹是以薄纸(透明纸)覆在他人作品上,拓下来。

  通过临摹能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作品的特点,学习其章法、用笔、用墨、用色以及表达意境,表现对象的规律,间接提高认识大自然的能力,为能更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表现技巧打下基础。动笔前先认真“读画”,切忌心中无数,依样画葫芦,得貌遗神。

  写生是自然形象全面认识的过程,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手段,是加强记忆及培养想象力的最有效方法。经过前几节课的表现方法的学习,萝卜、荸荠又是最容易取得的自然形象,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写生。

  临摹和写生两种方法要结合进行,才会有新的提高。

小学美术教案 篇10

  课前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目标:

  1.能够选取恰当的表现形式,大胆表现对大自然的感受。

  2.使学生逐渐形成关注自然的意识,同时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看课本和光盘,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自然变化的认识和感受。

  2、把重点放在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上,对于一些科学知识等非美术学科本体的东西作简单的了解就可以了,切莫要喧宾夺主。对于一些给人带来灾难的自然现象的交流时,要渗透防灾减灾的意识,不要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恐慌。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在进行美术创作时,看光盘中学生的作品。注意表现材料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学生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表现的是怎样的自然变化?如果是你会选取怎样的表现角度?作品选取了怎样的表现形式和工具,表现形式和工具是否很好地突出了主题?如果是你会采用哪些好的方法等等。通过引导使学生了解创作的一般方法。

  三、课后小结

  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和搜集的知识资料布置成壁报,进行宣传,使教学内容向课外延展。在这样的活动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他们成功感和自豪感。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编十篇】相关文章:

1.小学美术教案汇编十篇

2.关于小学美术教案十篇

3.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编六篇

4.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编5篇

5.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编九篇

6.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编10篇

7.小学美术教案汇总十篇

8.有关小学美术教案十篇

9.小学美术教案(汇编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