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2-01-19 11:44:2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美术教案合集十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小学美术教案合集十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生活环境,分析恐龙的外形特点,能够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恐龙。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欣赏、分析、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环境。学生分析出恐龙的造型特点。结合图片、视频、立体造型创设情景,利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恐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唤起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表达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学情分析

  《恐龙世界》属于《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标》学习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恐龙”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喜爱玩恐龙玩具,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看有关恐龙的动画片。因此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重点帮助学生了解霸王龙、三角龙、翼龙、雷龙等外形特征。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恐龙。

  2、教学难点 :恐龙的动态造型及合理地组织画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摸一摸)

  1.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都装在这个“奇妙的口袋”里,谁来伸手摸一摸,感觉一下是什么呢?”

  2.请一名学生描述。

  生:“我摸到的好像是动物,有四条腿,而且身上很粗糙,好像是恐龙。”

  师:“你真棒!快拿出来看看是不是恐龙呢?”

  生:“是

  3.教师出示恐龙模型,学生初步感知恐龙的的外形。

  导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一起来认识恐龙。”

  出示课题:恐龙世界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造型·表现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因此本环节通过触摸感知恐龙外形,学生通过学生简单的语言描述,初步对恐龙有了一定的了解;次而欣赏恐龙的短片,让学生感知恐龙存在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讲授新知:

  1.欣赏恐龙短片,学生观察。(评一评)

  师:恐龙在2亿年前曾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他们生活的这个时期叫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然而有一天却突然消失,我们只能从考古学家发现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来感受他们真实的存在。下面我来看一段用3D动画复原恐龙生活的影片,让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些远古的生命。

  师:请结合刚才的影片,谁能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恐龙告诉大家吗?

  学生回答:

  师:听了同学们刚才的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真丰富,老师真为你们骄傲。

  2.对比观察:(画一画)

  1.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恐龙的外部特征。

  师:现在,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只恐龙模型,每个小组分析恐龙外部的特征?

  小组汇报:

  恐龙的外形特征:

  (1).雷龙:头小

  (2).霸王龙:牙齿尖

  (3).三角龙:头上有3个角

  (4).剑龙:背上有骨板

  我们常把恐龙分为两大类:植食恐龙和肉食恐龙

  肉食恐龙特点:头巨大,牙齿锋利;前置短小,后肢粗壮;尾巴短而粗。植食恐龙。特点:头小,脖子长;四肢行走;尾巴长。

  3.探究恐龙画法

  恐龙的外形虽然有差异,但都由这4个部分组成:头、身体、四肢、尾巴。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画恐龙?

  我们在画恐龙的时候先用线条画出它的轮廓。请看图片(雷龙和霸王龙)

  谁能试着用线条画一只恐龙?

  学生上台画恐龙。

  师:他哪里画的最生动?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下面看看老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画线描雷龙和剑龙。(原创)片区公开课 (原创)片区公开课

  (设计意图:由于恐龙的种类很多,而且样貌奇特,各不相同,所以通过对恐龙的对比,丰富学生对恐龙外形的了解和细致观察,利用自由讨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通过细节去表现更具特点的恐龙,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

  4.色泽花纹:

  老师:我们了解了恐龙外形,知道了各种各样恐龙的特点,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动物在自然界中生活,为了保护自己,所以身上都有什么?

  学生回答:花纹。

  老师:对了,那我们就要给恐龙们添加花纹,涂上颜色。

  教师出示添加花纹颜色的恐龙示范画。

  在添加花纹时,可以用一些点线面的花纹。

  5.背景的添加

  老师:我们的恐龙世界里已经有许多小恐龙了,但我们的画面还是有些空,怎么办?

  学生:添加背景。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添画背景,一幅恐龙世界完成。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视觉和审美经验,用范画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创新思维。)

  三、艺术实践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们就来创造一个神秘的恐龙世界吧!

  要点:

  1.以绘画方法,画出恐龙,要求形象生动。

  2.添画出恐龙生活的环境。

  四、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1).教师选出几幅作品贴在黑板上

  (2).师:谁能上台将自己画的恐龙心得介绍给大家?

  (3).看看黑板上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谁画的色彩最鲜艳?

  谁的构图最完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五、拓展:

  师:恐龙毕竟是生活于远古年代,谁也没有亲眼见过,一些画家根据恐龙的遗骨化石还原以及地质历史研究的成果,进行合理想象,再现了恐龙的世界。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表现自己感兴趣的恐龙的。(图片展示)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巧妙利用材料,进行有创意的发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课时2课时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必要的摄影和采访工具,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学生分组准备采访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器材。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做好深长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讲述简单的摄影知识,以清晰的演示说明怎样进行摄影,怎样进行采访活动。要注意消除学生对摄影实践的惧怕心理。

  要讲清照相机上常用部件的*作按钮的名称及功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可以让学生先模拟使用一下照相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和摄影活动。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照片资料进行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3.收拾与

  指导学生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与前一课和后一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色彩双基教学单元。学生在了解了冷暖色一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冷色调带来的特殊感受。并创作以冷色为主的风景画。

  冷色调的风景画就是以冷色为主的风景点。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知道了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所以对色调的理解不会太难,但要调出一种色调里丰富的层次变化,会有一点困难,故应在这方面多做一些辅导。

  (二)教学目标

  ①在充分感受与认识冷色调的基础上创作冷色调风景画。

  ②画出冷色调中丰富的层次变化,体验自然的静谧、幽深。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图、音乐、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学具: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

  ●教学导入:

  出示一幅冷色调的范图,请学生谈感受,由此引出课题,揭示色调的概念。

  ●教学新授:

  (1)尝试调色,请学生将看到的冷色调出来。

  (2)说说在尝试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颜色,以哪些色为主。

  (3)欣赏书本上冷色调的范画。

  (4)讨论自己的创作构思。

  ●学生作业:

  创作一幅冷色调的风景画。

  三、学习建议:

  ●是否调出了不同的冷色?

  ●能否用语言来表达对冷色调风景的感受?

  ●你画的冷色调风景好看吗?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一、教育目标

  1. 初步学习使用剪刀、学会在双三角的基础上变化各种图形。

  2. 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3. 继续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

  使用剪刀在双三角上变化图形。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参观海族馆,培养幼儿对海带鱼的兴趣。

  2.墙面创设“海底世界”背景。

  3.正方形彩色纸、剪刀、糊、抹布、水彩笔。

  四、设计思路

  制作热带鱼是一个集折、剪、画、贴为一体的操作活动过程。四月份,组织过幼儿参观海族馆,幼儿对形状各异,色彩斑澜的热带鱼非常感兴趣,并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设计这一活动,同时也帮助幼儿掌握鱼类尾鳍的主要特征——扇形式三角形、这是开展这一手工活动基础。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想象表现的愿望,继续培养其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此时期幼儿,手眼一致动作的能力逐步提高,但小肌肉动作尚不灵活,并且刚使用剪刀、如要剪出很规则的圆形或精巧的东西对幼儿来说难度太大,而热带鱼本身形状各异,幼儿只要抓住尾鳍特征,寺中留三角形,两边剪去就能体验形成功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幼儿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水平来装饰鱼,在花纹、配色上大胆想象,使学习知识技能成为幼儿探索如何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五、活动流程

  1.参观海族馆(前期活动):

  建议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热带鱼的特征:色彩斑澜,背鳍、胶鳍、尾鳍的位置、形状等,培养幼儿对热带鱼的兴趣。

  2.出示范例欣赏讨论:

  设问1:制作热带鱼先要折出一个形? 说明:此设问主要是提示那些能力属中等的幼儿的。 双三角的折叠法: a。对折 b。一角向前折,一角向后折腾 c。对折按中线中间打开 d。双三角 建议可让幼儿观察范例思考:尾鳍是什么形状的?怎么能让尾鳍两边对称?两条斜边可以留出做什么?然后让几名幼儿根据不同的方式来示范,供大家讨论;哪条鱼游得快?哪种方法剪起来方便? 说明:以上的示范、讨论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剪剪的方法,可能鱼的种类很多.鳍也各不相同,敢于去尝试。

  3.幼儿操作说明:

  因幼儿使用剪刀尚不灵活,折叠后剪有困难可展开成双三角在两边剪,不强求对称。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指导幼儿 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剪好热带鱼可按自己意愿去装饰、剪贴、绘画都行,最后让鱼游到“海底世界”去。

  4.集体观察讨论:

  建议让幼儿看看这是每条鱼都能在水里游吗?为什么?哪条鱼最漂亮? 说明:只要有尾鳍就能游,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幼儿体会有背鳍,胶鳍的鱼和身上有花纹的鱼更好看,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去探索,有了进步就可去换下以前的作品或添上新作品,在比较中体会成功,更好地认识自我。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

  应用”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学生乐于来展示,孩子都喜欢穿新衣服,都喜欢漂亮的花布。给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件衣服是高兴的事儿。设计制作时能否做到有变化、有创意,敢于想象是重点。学生可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本课通过师生交流启发,使学生造型设计有创意。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生活中的花布及服装,了解服装设计的一些简单奥秘。

  *引导学生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设计花布和衣服。

  *培养对生活美的情感体验,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难点:

  设计服装外形,并涂上美丽花纹。

  花布及服装款式的设计,服装的搭配。

  教学准备:

  教师:布娃娃1—2个(穿漂亮服装),服装设计师的作品2—3幅,相关资料,范图,花布及服装实物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赏一些漂亮花布实物,问学生可以做什么?

  2、服装设计师用花布设计漂亮衣服,观看图片和小朋友们自己的衣服,看一些搭配的实物。

  3、认识花布上的颜色及图案及许多有趣的装饰方法,。如有具象图案的,有抽象图案的,有点状,有线状,有各色拼贴的等。

  4、介绍名家名作(图片),如迪奥、圣洛琅、夏奈尔、范思哲,三宅一生等服装大师的作品。

  ——介绍及演示

  1、介绍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图片)

  用彩色水笔可以涂抹出漂亮的花布;用纸亦可拼贴出美丽的花布,用花布可以设计服装,用废旧材料也可进行作业。

  2、观看同龄学生设计的作品(实物)

  3、设计花布的方法介绍

  (1)有用水粉色设计的花布,有用油画棒设计的花布。

  板演1—2种花布的构图。

  (2)找出自己设计花布所需的漂亮颜色,一一摆放好。

  (3)是花草类、动物类还是点线构成类、格子类。

  ——练习与体会: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介绍一些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以及在制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学生用手中材料画线、涂色、打点完成一块花布,亦可用彩纸剪贴的方法来完成。(注意点线面的搭配)再用花布设计一件衣服

  2、设计可以是立体作品(利用各种现成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围在布娃娃身上。

  3、也可先设计好服装,再在上面装饰。

  4、可结合换装游戏设计一服装展示小册子。将纸三折,分别画上服装,可结合不同季节画。向左一折,换了一套衣服;向右一折又换了一套衣服,比一比,那身衣服更好看呢?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用油画棒、彩色水笔等设计花布和衣服,力求造型精巧、图案新颖、色彩明朗,设计一块漂亮花布及一套漂亮服装,当一位小小设计师。

  展开想象,大胆绘画,设计新颖独特的花布、服装,与众不同。

  (服装设计师大赛开始,四组进行创造竞赛。)

  ——小结与评价

  1、来,试试我设计的新衣,别小看我,我也是小小时装设计师。可举办一服装秀,让学生当模特儿展示。

  2、课堂小结,作业评比观摩。

  自由欣赏全班的作品,选出你最喜欢的。

  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评一评本组成员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并能运用所学透视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绘画作品和自然界的景物,发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和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条路,发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感受风景画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了解生活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学会运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创作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道路的变化,由此及彼,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自然中其他物体的透视变化。

  教学策略:

  《远去的路》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道路由近及远的变化,进一步巩固和学习透视知识。通过道路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透视现象非常浅显和便捷,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由此及彼,道路两旁的路灯,树木,建筑物也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内容,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本课设计的思路。透视现象从三年级就开始让学生渐进的理解,因为有了足够的认知经验,到六年级,学生已经非常轻松的能说出生活中的很多透视现象,但是要引导学生将透视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并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构思,还需要教师多引导。

  本课所涉及的是典型的美术基础知识——焦点透视中的近大远小变化。但是通篇课本都没有直接提到“焦点透视”,因为在第三学段对类似需要逻辑推理的美术知识主要是感受和体验。所以,课本的开始以两幅美术作品和一幅摄影作品作为欣赏和提示,让同学们在欣赏过程中回忆生活中的感受,在对近大远小的道路变化有准确认知的同时,欣赏艺术作品中是如何利用近大远小的变化表现出空间感的。本课知识点就是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空间关系,并运用视觉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教学过程:

  一、了解规律,欣赏名画

  展示一幅具有明显远近效果的马路照片。

  我们经常走在马路上,看到的情景是否和这张图片相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近处马路到了远处有没有变化?马路两旁的树木有没有变化?路上的行人远近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一学生到屏幕前指出看到的现象。

  教师总结:近宽远窄,近高远低,总的来说就是近大远小。

  看画家如何画远近关系。

  欣赏法国画家西斯莱《塞夫勒道路》、霍贝玛《米德哈尼斯的林荫道》,结合名画欣赏,说说画家表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欣赏课本P7最上方四幅马路效果图,看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眼前的公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了解点与美术的关系。

  总结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大远小。

  二、欣赏提升,讲述发展阶段

  1.透视的发展史

  课件欣赏乔托的作品《逃亡埃及》,并出示古埃及的画面,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学习乔托在画面中通过明暗等绘画手段表现了人物及景物的透视感,是透视学的奠基人。欣赏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加深对作品中透视现象的认识。

  2.自然中的透视

  以一幅有明显透视效果的道路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画面中都有哪些透视现象,教师总结并板书:近宽远窄、近高远矮、近大远小,结合课件讲解物体的透视感,并渗透视平线和视点的概念。对照图片,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往远处看,画面中的透视也有相应的变化。

  3.欣赏作品中的透视

  欣赏《呐喊》等系列绘画作品中的透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在画面中的作用,并同时引导学生欣赏画面的构思和表现,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

  课件对比作品赏析,如果画面中没有透视会给人什么感觉?加深学生对透视的重要性的认识。颜色、大小、疏密等各种变化,认识到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

  欣赏图片、总结透视的发展阶段、特点与规律。

  开阔学生视野,在学习活动中,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透视。

  三、探究形成、发现方法

  1.欣赏书本上的透视图片

  (1)小组讨论找出图片中的心点、消失线和视平线

  (2)教师解释这些名词的定义:

  如:想象在大海上向远处看天和水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还比如: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就是心点而这两条线就是消失线

  (3) 学生练习一个透视图

  2.教师展示一幅剪贴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画

  (1)学生小组讨论 这幅风景画是如何制作的?

  (2)教师小结:A.作视平线和消失线 B.定山脚线和远山C.贴正视的房子

  D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高近高远底的方法贴出树和栏杆。

  注意:远的地方学生选择彩纸的时候因应该选择色彩模糊点的近的地方要鲜艳。贴的时候先贴远的最后贴近的。

  四、学生操作:

  作业内容:利用绘画或者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要求:在画面中要表现出道路的透视感。

  可以根据想象添加合适的环境。

  五、展示与评价阶段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透视现象,从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去探索,发现更有意思的问题和现象。

  引导学生围绕作品是否具有视觉现象的特点和画面内容是否丰富来评价。找出优点,指出不足,指出改进办法。教师评价。

  六、课后拓展:

  学生视野,希望学生今后在作品中学会运用透视知识。在运用时关注:能否理解并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融入到绘画作品、摄影、拍摄等当中去。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分析色彩。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二、研究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六、课后拓展。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课后记: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培养观察和绘画能力

  2.掌握欣赏的方法和绘画的技巧

  重点:培养创新与想象能力

  难点:能通过观察进行绘画表现音乐和乐器之间的关系

  教具:范例、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

  乘着音乐的翅膀,我们激情飞扬;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们奇思妙想。画个想象的乐器,奏出更奇妙的音响。

  二、板示课题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去童话世界看看

  出示图片

  你觉得这些画面美在何处?

  如果让你来画一幅图你会怎样来表现?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想法?

  三、范例

  你又有新的启迪了吗?

  作业选择:

  1画想象的乐器不需要拘泥于真实,可以多一点大胆的、自由的、幽默的联想。

  2用自己喜欢的手法进行绘画。

  教学随笔

  .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中提取教学内容,以“花”为题材安排欣赏、绘画、制作等内容,构成一个综合性的创作课,来扩大学生的审美范围和知识范围,在变换的创作乐趣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感悟自然、生活、艺术之美。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创作。

  (二)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三)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表现花朵.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四、工具材料

  (一)教师:

  1、各种花的图片

  2、花的作品若干.

  (二)学生:

  1、水彩笔、彩纸、绢纸、剪刀等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树叶绿了,小燕子回来了,桃花开了,学校的山茶花也开了……

  师:你喜欢花吗?为什么?

  生:很喜欢。因为花很美……

  师:花很美,如果到处都是花朵多么好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花儿朵朵》

  (三)观察、欣赏、感受

  1、各种花朵欣赏(课件展示,伴有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2、提问:

  (1)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你知道国花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

  3、花朵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名字,但是很多花朵的形状是非常相似的。(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花朵的形状像什么,有的像喇叭,有的像碗,有的像碟子。

  4、花瓣围绕在花蕊的周围生长,有些花的花瓣只有一层,有些花的花瓣则有很多层。

  (四)自主选择,创造表现。

  我们刚才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它们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颜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样,有的像喇叭一样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可真高兴,可是这一大片草地不高兴了,为什么呢?(没有花)(1)对了,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宝宝交朋友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它们呢?我们一起用能干的小手做些各种姿态各种形状的花送给草地,好吗?

  (2)思考、探索

  ①实例欣赏,出示老师要送给小草的花朵,问:“老师画的花美在什么地方”。(色彩、形态)

  ②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花朵?(彩色纸剪贴)

  ③教师出示范作并做一些剪花朵的示范。

  (五)学生创作

  ①要求:同桌合作制作一朵花,可以画或剪贴,然后把花沿轮廓剪下送给小草。②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

  (六)展示和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

  2、问:你最喜欢哪朵花,为什么?

  (七)延伸——环保教育。

  师: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生:不对。花是大家的,要爱护公物,要美化城市,不要摘花……

  结束语:同学们都知道摘花是不对的,我们自己不但不摘花,还要劝别人不要摘花,要爱护公物,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让我们的祖国到处都是花的海洋。

  六、教学效果

  学生互相合作设计制作出美丽的花,在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和对他人、自己作品的意见。

  七、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本课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中应时常把它放在第一位,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用不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学习,这一点在本课教学中得以实现。

  在这一课中,我收集了许多季花卉图片做成课件,在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在视听环境中真实感受花的美。在播放时能不时地听到学生惊讶的赞叹声,对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喜爱。就这样,他们带着这一份喜爱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的每一环节,并快乐学习。

  (二)失败之处

  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教师应该鼓励其学生激情创造,大胆夸张,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快乐地投入角色,不一定要以现实世界的标准决定其合理性。

小学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

  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学准备:各种线材、板材、块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二、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我们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教学后记:

【【精华】小学美术教案合集十篇】相关文章: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合集十篇11-30

【精华】小学美术教案九篇12-06

【精品】小学美术教案十篇01-05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十篇12-20

小学美术教案汇总十篇12-11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十篇12-06

小学美术教案汇编十篇12-05

【精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八篇01-17

【精华】小学美术教案范文六篇01-07

【精华】小学美术教案范文9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