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

时间:2022-08-12 11:10:09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精选10篇)

  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学生在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建立射线的概念,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难点:

  建立角的概念。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PPT课件 图片 直尺或三角尺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时初步认识了角,现在让我们找一找图片中的角吧。

  (生找角)

  师:角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关于角你知道哪些知识?

  生: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有直角、锐角和钝角。

  2、引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勾起学生对角的相关知识的回忆,为进一步认识角作铺垫。

  ⊙探究新知

  1、理解角的概念。

  (画角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能画出一个角吗?画的时候想一想步骤。

  学生画完之后汇报: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线。

  师:刚才我们画角时画的两条线你觉得属于我们上节课学的哪种线呢?

  生:射线。

  师:仔细观察这个角,思考一下角的概念。

  (学生结合教材概括角的概念)

  师小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画角,就是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角,感知射线与角之间的关系,理解角的概念,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3、学习角的表示方法及读法。

  师:角通常用“∠”来表示,如黑板上的角我们可以记作:∠1,读作:角1。(板书)

  学生尝试表示自己画的角。

  设计意图:在角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巩固练习

  1、判断。

  (1)角的两条边越短,角越小。( )

  (2)组成角的两条边是线段。( )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 篇2

  教材分析:

  角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诸多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常用角进行描述。角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单元是角的初步认识,为角的进一步学习如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分类打下基础。

  在学习角的相关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角,能画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

  数学思考: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解决问题:能大胆地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评价。

  情感态度: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本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钟面、剪刀、折扇、三角板等实物图形引入,通过观察,对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 交流等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

  抽象建立角的几何图形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整堂课设计为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的学习活动串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教法、学法

  教法:演示法,谈话法

  学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程序: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角吗?我们教室周围有角吗?(课件出示钟面、剪刀、折扇、三角板等实物图形)这些物品上有角吗?

  (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对角的认识情况,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二、 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一)找角,指角

  1. 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指一指哪里有角。先指给同桌看一看。

  2. 全班交流指角。

  (大多数学生指出的角都是物品突出的一个尖点,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对角的概念。此时教师顺势强调学生指出的“角”,在黑板上画出这样的“角”,实际上是一个点。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次思考应怎样指才能表示出“角”)

  3. 再次指角。学生可能这样表示:

  (由学生再度带着明确的问题思考,自己探索怎样表示角,有一定挑战性,为形成角表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教师示范指角

  (教师用课件演示指角,让学生对角有一个清晰的感性认识。)

  5.学生在自己指指角,建立表象。

  (二)折角

  1. 请小朋友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指指上面有几个角。

  2. 用正方形纸折角。

  3. 全班交流,指一指折的角在那里。教师把折的角帖在黑板上,用线勾出角的外形,抽象出角的表象,再次认识角。

  4. 小组内相互之间指一指折出的角。

  (通过折角,进一步认识角,增加感性认识,逐步抽象角的表象。)

  (三)做角

  1. 请小朋友们用学具做活动角。

  2. 用手感受一下角的尖,两边。(感受角的各部分)

  3. 玩游戏:变大变小角。(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4. 用手做一个角,玩变大变小游戏。(再次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上面三个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玩中学,逐渐领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形体,建立角的表象。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四)画角

  1. 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对角的认识画出“角”。

  2. 全班交流:谁画得对,画得好。

  3. 教师示范画角,学生练习。

  (将头脑中逐渐形成的角的几何形体画出来,这是落实角认识的一个关键。)

  (五)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学生自己尝试取名,再看书认识角各部分名称。(角的认识到此结束)

  三、 巩固练习

  1.P45 练习十 1,2,3

  2.数一数,共有几个角?

  (练习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练习,巩固角的几何表象。第二层次是深层次练习,训练学生思维。)

  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 篇3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三册P65—6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工具正确地判断直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愉悦与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感知角和直角的特点。

  会用工具来验证生活中的直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小棒、若干纸片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演示

  师:图中画的是什么?——钟面

  师:你能读出图中所表示的时间吗?

  师:现在老师来变个小魔术。看!时针和分针变成了两条直线,构成了三个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角。

  [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由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不同的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

  板书:角

  2、寻找图形中的角

  多媒体出示

  师:你能找出图形中的角吗?

  (教师展示扇子和剪刀,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角所在的位置)

  隐去图形,演示角

  3、搭角,引出新知

  师:根据幻灯上的这些角,请你们用两根小棒也搭出一个角。

  教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操作

  [通过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角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角

  1、观察角的组成

  师:你们觉得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两根小棒所交的点是角的顶点,由顶点引出了角的两条边。

  师: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边是怎么样的?

  (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根据我们所说的,角有什么特点呢?

  总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板书出示,并齐读。

  2、会用弧线表示角

  师:两条直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我们要用弧线来表示。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师:谁能用弧线表示出另两个角的位置,并找出它的顶点和边?

  (学生上台演示)

  3、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下面我们来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请你们用手势来表示。为什么?

  4、小结: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二)认识直角

  1、认识直角

  师:现在请你们拿出手中的两把三角尺,分别找出尺中的角,并且思考一个问题,这两把尺中有一样大小的角吗?

  (学生汇报,并演示如何找到一样大小的角)

  师:你们真聪明!这两把三角尺中确实有一样大小的两个角。这是一个特殊的角,拿出老师给你们的两张粘纸,贴在这个特殊的角上。

  (教师演示,学生贴角)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角,你们知道它的名称吗?我们把它成为直角。

  板书:直角

  师:看看黑板上的这三个角,哪个角可能是直角呢?

  师:让我们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测量一下吧!

  (教师演示)

  师:这个角是直角吗?

  师:直角有它特殊的表示方法。

  (教师演示,学生书空)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寻找到教师要讲授的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给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平台。]

  2、寻找身边的直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直角,现在请你们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找找哪些地方有直角?

  (学生活动)

  师:刚才我们找了许多直角,它们的边有长有短,但它们都是直角。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这个特殊的角判断、发现、检验身边的直角;通过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三、拓展练习

  现在老师遇到个小问题,你们愿不愿意想办法帮老师解决?老师只有一张这样的纸,没有其他工具,可是又需要一个直角,怎么办呢?

  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直角,并表示出来。

  [通过折纸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进而对知识有更深的感知。]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游戏:

  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你们猜猜还剩几个角?

  大家的猜想各不相同,那就请你们自己动手剪一剪,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通过让学生猜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下,结束整节课,给予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完善。]

  板书设计:

  角和直角

  边

  顶点

  边   直角

  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 篇4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0-41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基础,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因此在认识量角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起点,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本节课我力图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简易量角器”测量方法的不足,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取角的度量方法,形成自己独有的数学体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度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构成,以及一度角的由来,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会使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2.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知道什么时候看内圈,什么时候看外圈。

  五、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角  量角器

  顶点 重合 中心点

  一条边 重合 0度刻度线

  另一条边读 指向的刻度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隐藏内容

  (1)视频引入

  ①播放《愤怒的小鸟》视频

  ②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喜欢玩吗?

  ③出示3张弹弓图片,哪个弹弓更好玩呢?为什么?

  (2)复习角的知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如果要制作一个2号弹弓,我们需要知道角的什么信息?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师:看到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角怎么度量,用什么量呢?

  (3)复习长度的测量

  播放微课视频

  长度的测量是由直尺上的小线段去量长的的线段,那我们可不可以用小角去量大角呢?

  (二)探究新知隐藏内容

  1.活动一:弹弓2角的大小

  (1)用老师给的小角量一量、比一比,老师给的小角是10度

  ①小组合作:用给定的小角量大角

  ②汇报交流:说一说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用小角量大角,当角度不够时怎么办?进一步把角细化成1度

  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也不能准确地知道角2到底有多大,怎么办?

  生:测量出角的大小,角2有5个小角那么大,及时上传学生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对于正确和错误的进行点评,用班级授课大师分组给学生加分。

  (2)介绍1度角

  ①谈话: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人们将半圆平均分成18份,每份是10度,是一个小角,再将小角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度。

  ③直观感受1度角有多大。

  2.创作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度到180度;,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度,有两条0度刻度线等。

  (2)指名读给定角的度数,学生辨析。

  (3)猜一猜,让学生猜出给定角的度数,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

  (1)出示例1: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

  (2)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

  (3)教师展示学生量角的过程,学生辨析。(用101教育PPT拍视频展示在屏幕上)

  (4)小组长汇报量角的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小结量角的方法

  (三)巩固深化

  完成活动三,量出给定角的度数,教师巡视拍照,将图片和量角视频传到屏幕上。

  (1)学生独立完成(3分钟)

  (2)教师评价量角的方法。

  (3)教师揭晓:为什么2号角最适合做弹弓。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个角熟悉吗?在哪里见过啊?弹弓2的角的度数是50度,教师向学生讲解弹弓原理。

  (四)总结与课后拓展

  (1)出示拓展题,让孩子上台操作量角器量角,布置课后拓展作业,画一个五角星。

  (2)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小组评价: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实物钟。

  学具准备

  硬纸条、图钉、小棒、蜡光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

  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识角)评析:教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做手工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画面的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再从平面图形中引出新知一——“角”,这样的导入,不仅符合几何平面图形的一般规律,而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沟通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说明:为防止学生对角形成片面的认识,这里有意将三角形纸片上的角设计成开口朝下,闹钟上的角开口朝左]师(出示实物剪刀):打开剪刀,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角。(师指出,并用课件闪烁角)这就是剪刀上的角。

  师(拿出一张三角形纸片,指着其中的直角):三角形纸片的这里也是一个角。(课件闪烁)师:剪刀、三角形纸片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课件闪角)。

  评析: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并初步感知角的特征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师(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有的开口朝左,有的朝右,有的朝下。

  生2:有的大有的小。

  生3: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生4:都有尖尖的地方。

  师: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

  师板书: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板画)师:你能说出上面每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师指出,生说)师生共同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师!板书:角评析: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很自然地把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的具体的角,过渡到抽象的数学上的角,为学生形成角的表象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找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那么该怎样找角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像老师一样摸一摸,顶点在哪里有什么感觉生l:尖尖的,会刺人。

  师:他的边在哪里有什么感觉生2:平平的、滑滑的、直直的。师: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生找,指名说,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还有很多学生举手)师:凭着我们二(4)班同学的聪明.如果你们能继续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来,由于时间关系,你们课后可以继续找…… 2.搭角。

  师:刚才我们能正确地找出物体的角。你能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吗(生搭)师:你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指名上台演示,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3.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出示题目,学生明确题意,用手势作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的,说说为什么不是,教师课件展示。

  4.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66页先找出图形中的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学生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其中第三个图形,一男生填写零个,学生做完后,教师展示个别学生的作业,对第三个图形的正确答案,教师没有作任何的评价)师:这位同学说第三个图形有两个,有没有不同意见(那位男生马上举手)师:你有不同意见你认为这个图形有几个角生1:我认为这个图形没有角,因为,他们说的这个角虽然下面是直的,可是到了上面就变弯了,所以这个图形根本没有角。(多么认真观察的孩子!)师(惊喜的):你真是个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而且你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其余同学自发地鼓起掌来)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生2(举手):我不同意,如果我们把图形上面的半圆遮掉,下面的边就是直的,所以它是一个角。

  师:你们听明白这位同学说的意思吗生3:。老师,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可以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半圆和一个长方形来看,那么下面的边就是直的了。

  师:你们不但善于听别人的发言而且还善于思考,谢谢你们的精彩发言让同学们懂得了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其他同学露出了佩服的神情)评析: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留给学生的是广泛而又开放的思维空间,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都得益于教师采用的延迟评价,当学生提出错误的想法时,教师没有轻易否定而是用赞赏的语言“你真是个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而且你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来缓解这位同学的紧张心理,然后一句“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把问题抛给学生,在学生的辩论中,暴露思维过程,引出“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半圆遮掉,下面的边就是直的。”这么精彩的发言。这一过程不但使学生巩固了对角的认识,而且还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相对封闭的平面图形的认识。

  (四)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观察。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看看角还有什么特点(师演示钟面上的指针,将时针和分针拨成一个小角)师:现在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怎样(很小) (师慢慢转动钟面上的指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角发生了什么变化(越来越大)师:角有什么特点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2.操作。

  师: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生做角,师巡视)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指名一边演示一边说)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小吗怎么变师小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 3.比较C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说,夏天常用的纸扇,(出示纸扇图)打开时,纸扇上的角在哪里顶点呢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师小结: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小4.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评析:通过找角——搭角——做角——折角等一系列的递进学习活动,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度到认识动态中的角,并在这个动态变化中直观体会、理解认识了角有大小,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大小的关系,

  三、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总评:本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教师先引导观察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再利用课件演示将物体上的角抽象为数学上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角的表象,最后通过找角——搭角——做角——折角等一系列具体化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通过活动体验自主建构对角的特征的理解。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未知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 篇6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角,

  2、我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我会用尺画角。

  学习重点

  认识并会画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画角。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题展标

  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后,取出这个圆形)

  教师在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一个角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师追问:“咦!为什么不是圆形?生:这里的图形有一个角。

  师:原来同学们师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1、出示38页的主题图

  师:这位新朋友他最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请同学们找一找哪里有角 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都是角。(板书:我会找角)

  2、我们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有角,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

  3、出示教材39例1,

  师:老师也找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角在哪里?描一描。

  师:上面的图形都是角。请小组讨论角由哪几部分组成。

  师: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边。小组内指一指看一看。(标示角的顶点和边) (板书:我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自己画出一个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你能把它画在纸上吗?自己先试一试。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一个?(请几个同学板演)

  教师归纳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师:大家会画角了吗?(板书:我会用尺画角)

  老师送你们一首儿歌帮你记住“角”吧!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整合提高 达标检测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在角的下面画“√”,不是的画“×”。

  2、数出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课堂小结: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什么了?

  六、课外延伸:张开你理想的翅膀,想一想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看谁的剪法多。

  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植物的外形,知道很多植物不能随便触摸。

  2、了解一些带刺的、有硬枝的、会引起过敏的植物存在安全隐患,玩耍时要远离。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6、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或幼儿用书第44—45页:家中各种常见植物图片。

  2、幼儿用书第46页《花儿好看不能摸》。

  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各种植物图片,请幼儿选择感觉安全的植物。

  (1)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这里有那些植物可以和我们做朋友,是安全的?有哪些植物不能随便触摸,是危险的?

  (2)提出问题,引出故事内容:有的植物没有刺,好像很安全,但是真的安全吗?

  2、教师用情境性语言讲述,让幼儿了解有些植物看起来很安全,但有可能引起过敏或中毒。

  (1)教师讲述:有一天,佳佳看到妈妈买来一盆花,看着很美,她就伸手摸了摸,她手上有个小伤口,摸了之后,觉得伤口周围的皮肤很痒,变得更红了,过了一会儿,她觉得头晕,快要晕倒了!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佳佳怎么了?为什么会头晕?

  小结:原来有些花虽然没有刺,但碰触后我们的皮肤会过敏,起小疙瘩,很痒。用带有伤口的手去触摸植物,有的会引起过敏及感染。

  (3)提出问题,引发幼儿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不能随便触摸?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介绍:有些花径和叶里含有汁液,不能随便用手去触摸,更不能用舌头舔尝,有种植物叫万年青,它的汁液会引发过敏,吞食后很可能会引起声带麻痹,说不出话来。

  3、提升幼儿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在家中玩耍时,不能扯拽植物。

  引发幼儿讨论:现在我们知道了,植物虽然看上去没有危险,如果我们不好好和他们相处,它们也有可能会伤害我们。在家中玩耍时,你要怎么注意危险的植物呢?

  教学反思:

  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将幼儿已有的安全知识经验扩展丰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幼儿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通过真实的案例,我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幼儿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课件、图片的运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幼儿进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欢的情景表演,选择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为题材,让幼儿进行热烈的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 篇8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加深对角的意义的理解。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初步建立1°角、30°角、60°角、120°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在画角和量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操作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先估后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灵活、正确地测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材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量角器,能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为此,教材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第二个问题是用量角器找角、画角;第三个问题是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第四个问题是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用具】

  班班通课件、量角器、三角板、牙签。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角的相关知识,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复习吧!

  (一)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称

  1.提问:(1)怎样的图形叫做角?黑板上画1个角。(2)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书写:边、顶点、边。并演示延长。

  (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角的两边都是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教师用直线笔延长演示,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无限延伸的含义。)

  2.出示几个角。

  (1)让学生把这些角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队。(见班班通课件)

  (2)教师继续追问:“你知道角3比角1大多少吗?”

  3.揭示课题

  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这两个角的大小,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二))

  (设计意图:“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在让学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称之后,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知道角3比角1大多少吗?”抛给学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揭示课题后,教师顺势提出,要知道“角3比角1大多少,可以使用什么方法?”

  (1)目测:用某个固定大小的角去比和量。

  (2)用量角器。板书“量角的大小,用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

  (1)课件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或者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

  (2)让部分学生尝试说一说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称。

  (3)教师小结归纳(课件出示)。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5)师结合学生讨论并出示课件(建立1度的观念)

  (6)认识几度。让学生量角器上找出50度、140度的角,并分别在上面的图上画出来。后请一学生在黑板上指出。(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在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量角器,知道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并认识。在让学生认识1度的角时,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紧接着让学生找角,建立使用量角器的表象。)

  2.量角。

  (1)课件上出示书本上的∠1,提问:你能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吗?该怎么办呢?

  让学生尝试度量书本26页的∠1,并标上度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以下几种错误类型的同学,但不急于纠正。

  ①错误类型一: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有重合。②错误类型二:零刻度线与角的边没对齐。③错误类型三:内外圈读数反了。

  (2)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度量角的具体步骤。

  (3)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方法和步骤。让刚才巡视中注意发现有错误的同学先汇报,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说说怎样才能避免以上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

  (4)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学生的量角的步骤:课件展示。

  (5)教师一边演示量角,一边让学生对着课本上的∠1,跟老师一起用量角器度量。

  (6)课件展示歌谣:(齐读)

  (7)学生自主度量26页的∠2,同时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8)教师再次点一下量角的方法和量角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摆角。(每人提供两根牙签)

  (1)在自己的量角器上用牙签摆角:一人板演,在课桌上摆相应角。

  ①摆一个1度的角。指名演示,同桌说说怎么摆的?

  ②摆一个直角。

  ③摆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同桌互评。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摆1度的角、90度的角,帮助学生建立特殊角的表象,再摆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有利于学生正确判断所摆的角的度数是读内圈,还是外圈,从而解决量角时读数的难点。最后让学生脱离量角器,在桌子上摆角,培养学生对角度大小的初步估量。)

  4、画角:怎么画一个60度的角呢?

  (1)学生自主用量角器画一画;

  (2)师出示课件(边回放边强调)。

  5、巩固环节。(结合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5题)

  (1)在量角器上找出70度、130度的角,分别在右面的图上画出来。

  (2)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3)用先估一估下图中各角的度数,然后量一量,你估得准吗?

  (4)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6、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学会了什么呢?

  7、作业:完成第27页第6题,数一数一共能拼出多少个角。

  板书:

  1、认识量角器;

  2、在量角器上找角;

  3、量角;

  4、拼角;

  5、画角;

  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一些常见种子的种植、发芽和生长过程。

  2.能积极参与劳动和自然角布置,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通过短信,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选一些植物的种子和盆栽入园。

  二、利用休息时间在班级中进行种子种植活动。

  1.请幼儿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种子。

  师:你带来的种子名字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教师和保育员指导种植的方法。

  师讲解播种程序:先在盆栽里挖个小洞,撒上几颗种子,浇点水,再盖上泥土。

  三、为自己的种植盆制作量尺与标签。

  四、组织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及时做好记录。

  请幼儿定期地参与松土、浇水活动,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种植盆中种子的发芽、生长情况,并通过绘画或符号的形式记录好种子发芽的过程。

  活动反思

  自自然角是教育活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角里的动植物具有生命力,他们生长发展的过程,具备特定的教育功能。在种植、喂养、采摘等体验活动中,观察动植物、照顾动植物,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兴趣以及幼儿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观察事物等方面的能力,萌发爱护动植物、亲近自然的情感。它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学习经历,也能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 篇10

  设计说明

  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究有关角的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由于本节课所要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2.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要立足于现实,在生活中先找到角,抽象出角,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猜想、交流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这样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又通过交流汲取了集体的智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图片

  学生准备:直尺或三角尺、活动的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时初步认识了角,让我们找一找图片中的角吧。

  (生找角)

  师:角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关于角你知道哪些知识?

  生: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有直角、锐角、钝角,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条边开口的大小有关。

  2.引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勾起学生对角有关知识的回忆,为进一步认识角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理解角的概念。

  (画角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能画出一个角吗?画的时候想一想步骤。

  学生画完之后汇报: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线。

  师:刚才我们画角时画的两条线你觉得属于我们上节课学的哪种线呢?

  生:射线。

  师:仔细观察这个角,思考一下角的概念。

  (学生结合教材概括角的概念)

  师小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画角,就是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角,感知射线与角之间的关系,理解角的概念,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3.学习角的表示方法及读法。

  师:角通常用“∠”来表示,如黑板上的角我们可以记作:∠1,读作:角1。(板书)

  学生尝试表示自己画的角。

  设计意图:在角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相关文章:

人教版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的度量》03-28

人教版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角的分类》03-28

小学四年级关于角的数学教案06-26

《画角》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07-09

人教版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算盘》03-28

角的大小比较数学教案11-19

数学教案示例:角的度量07-18

《角的认识》数学教案参考08-25

《画角》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4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