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时间:2024-07-06 16:00:5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1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

  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

  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电子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是本册书新增加的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因此计算机、计算器这些新时代的高科技产品进入课堂是历史的必然。计算器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计算迅速准确,使用计算器,可以把学生从烦琐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这样既减轻了中年级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灵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认识和使用方法。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因此教材只通过一幅计算器的`外型 结构图,逐渐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数字键,四则运算键,清除数字键),同时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使学生学会这些按键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是计算器的具体应用。教材一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一步的四则运算,例2是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例3是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这三个例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具体实践操作,逐步掌握,而不是仅仅由教师告诉学生操作步骤和结论,让学生记住。这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法建议

  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并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适合采用尝试法或者实验法。在教学计算器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应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计算器,通过尝试,逐渐掌握数字键、四则运算键、清除数字键,等等。接着,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算例1,订正时要强调数字的输入方式(先输入高位数字),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出题练习。教学例2时,要注意与例1对比。例1是一步的四则运算,例2是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实际上是利用了交换律,所以在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根据四则运算的顺序调整按键顺序,分布进行运算。教学例3时,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观察:例3和例2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二步思考:还能不能利用交换律运算?第三步验证结论:到底行不行?第四步考虑方法:怎么办?需要应用什么按键?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白清除数字键的作用,并学会应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2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

  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

  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投影下列题目.

  57+26= 82-49= 12×27= 351÷13=

  36+47= 41-18= 26×28= 544÷16=

  师: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快?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吗?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中间的奥妙告诉你们,相信你们知道后比老师做的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计算器的认识

  1.师:关于计算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2.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请计算器博士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计算器方面的.知识.(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

  3.师:听了计算器博士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继续研究.(学生拿出准备的计算器)

  4.出示思考题

  (1)计算器包括哪些按键?

  (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

  5.汇报结果

  (1)哪些是数字键?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他们什么关系?

  教师任意报数,学生练习输入(教师强调输入要从高位输起)

  (2)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还需要什么键?(四则运算键和等号键)(板书)

  练习12÷4 (说出过程)

  (3)A.如果发现输入错误,怎么办?(清除键)(板书)

  例如:9-3,

  按键 教师强调:清除键只清除错误输入的4,前边输入的数据仍然保留.

  B.如果一道题计算完毕,需要计算另一道题,这时应该怎么办?

  C.如果需要清除前边的所有数据,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师: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四则运算式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二)计算器的应用

  1.出示例1:用计算器计算389+260(板书)

  学生自己试做,然后汇报过程.(教师可继续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利用其中的计算器进行演示)

  教师关键要强调输入数据和使用运算键的方法.

  练习:

  750+1473= 2983-627= 32×68=

  1548÷43= 49×39= 17805-3976=

  小结:加、减、乘、除的单项运算,只要选择相应的四则运算符号就可以了.

  2.出示例2:计算68+5×25(板书)

  单数组学生用笔算,双数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练习:

  783+56×21 57+272÷17 94+184×3

  3.出示例3:用计算器计算3024÷(167-83)

  三、巩固反馈

  1.用计算器计算.

  48+97 146-89 301+274 1952-764

  102×63 4608÷36 27×39 1596÷38

  2.用计算器计算.

  591-243+207 52×34+625 3815÷35-27

  32×59-1034 8004÷92+76 8027-7570-84

  3.有一批货物,用一辆载重8吨的货车15次可以运完;如果改用一辆载重12吨的货车,多少次可以运完?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用计算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根据你所了解和掌握的关于计算器的知识,你能设想一下未来计算器的发展趋势吗?

  五、课后作业

  1.用计算器计算.

  69000+135000= 352400-168000=

  300760-259065= 920084+1540217=

  2.用计算器计算.

  203-2584÷76= 2405÷(85-48)=

  35×(729÷27)= 7641-56×82=

  2412÷(288÷8)= 470+21×19=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相关文章: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教案范文06-29

《计算器的使用》使用教案07-27

人教版四上册《电子计算器的使用》的教案10-12

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教案08-05

小学数学计算器教案 计算器的教学设计03-16

大班科学活动方案认识电子计算器03-17

使用电子邮件的礼仪12-09

计算器作文08-31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09-21

学校电子设备使用制度(通用17篇)12-15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1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

  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

  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电子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是本册书新增加的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因此计算机、计算器这些新时代的高科技产品进入课堂是历史的必然。计算器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计算迅速准确,使用计算器,可以把学生从烦琐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这样既减轻了中年级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灵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认识和使用方法。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因此教材只通过一幅计算器的`外型 结构图,逐渐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数字键,四则运算键,清除数字键),同时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使学生学会这些按键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是计算器的具体应用。教材一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一步的四则运算,例2是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例3是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这三个例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具体实践操作,逐步掌握,而不是仅仅由教师告诉学生操作步骤和结论,让学生记住。这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法建议

  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并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适合采用尝试法或者实验法。在教学计算器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应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计算器,通过尝试,逐渐掌握数字键、四则运算键、清除数字键,等等。接着,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算例1,订正时要强调数字的输入方式(先输入高位数字),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出题练习。教学例2时,要注意与例1对比。例1是一步的四则运算,例2是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实际上是利用了交换律,所以在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根据四则运算的顺序调整按键顺序,分布进行运算。教学例3时,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观察:例3和例2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二步思考:还能不能利用交换律运算?第三步验证结论:到底行不行?第四步考虑方法:怎么办?需要应用什么按键?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白清除数字键的作用,并学会应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电子计算器的使用2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

  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

  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投影下列题目.

  57+26= 82-49= 12×27= 351÷13=

  36+47= 41-18= 26×28= 544÷16=

  师: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快?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吗?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中间的奥妙告诉你们,相信你们知道后比老师做的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计算器的认识

  1.师:关于计算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2.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请计算器博士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计算器方面的.知识.(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

  3.师:听了计算器博士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继续研究.(学生拿出准备的计算器)

  4.出示思考题

  (1)计算器包括哪些按键?

  (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

  5.汇报结果

  (1)哪些是数字键?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他们什么关系?

  教师任意报数,学生练习输入(教师强调输入要从高位输起)

  (2)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还需要什么键?(四则运算键和等号键)(板书)

  练习12÷4 (说出过程)

  (3)A.如果发现输入错误,怎么办?(清除键)(板书)

  例如:9-3,

  按键 教师强调:清除键只清除错误输入的4,前边输入的数据仍然保留.

  B.如果一道题计算完毕,需要计算另一道题,这时应该怎么办?

  C.如果需要清除前边的所有数据,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师: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四则运算式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二)计算器的应用

  1.出示例1:用计算器计算389+260(板书)

  学生自己试做,然后汇报过程.(教师可继续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利用其中的计算器进行演示)

  教师关键要强调输入数据和使用运算键的方法.

  练习:

  750+1473= 2983-627= 32×68=

  1548÷43= 49×39= 17805-3976=

  小结:加、减、乘、除的单项运算,只要选择相应的四则运算符号就可以了.

  2.出示例2:计算68+5×25(板书)

  单数组学生用笔算,双数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练习:

  783+56×21 57+272÷17 94+184×3

  3.出示例3:用计算器计算3024÷(167-83)

  三、巩固反馈

  1.用计算器计算.

  48+97 146-89 301+274 1952-764

  102×63 4608÷36 27×39 1596÷38

  2.用计算器计算.

  591-243+207 52×34+625 3815÷35-27

  32×59-1034 8004÷92+76 8027-7570-84

  3.有一批货物,用一辆载重8吨的货车15次可以运完;如果改用一辆载重12吨的货车,多少次可以运完?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用计算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根据你所了解和掌握的关于计算器的知识,你能设想一下未来计算器的发展趋势吗?

  五、课后作业

  1.用计算器计算.

  69000+135000= 352400-168000=

  300760-259065= 920084+1540217=

  2.用计算器计算.

  203-2584÷76= 2405÷(85-48)=

  35×(729÷27)= 7641-56×82=

  2412÷(288÷8)= 47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