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玲玲的画》教案

时间:2024-07-11 03:07:22 教案 我要投稿

课文《玲玲的画》教案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玲玲的画》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玲玲的画》教案3篇

课文《玲玲的画》教案1

  【学习目标】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小女孩像,问:

  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玲玲。如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注意读准后鼻音。(告诉学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

  2、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

  3、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运用媒体出示生字词来检测)

  4、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幅字不要读成fǔ,要读fú。

  催字要读平舌音cuī。

  睡字要读翘舌音shuì,它和眼睛相关,因此是目字旁。

  脏字读平舌音zāng,它还有一个字音是zàng,心脏的脏。

  5、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本课生字的读音。

  6、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课文)。

  三、理解词意,感语课文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汇报自己这次又读懂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鼓励学生有独特的体会。如认为玲玲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从满意地端详催等词可以看出;认为玲玲是个受动脑筋的,是个聪明的孩子,从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可以看出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玲玲着急和高兴的心情。

  5、理解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看图学着爸爸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四、交际训练,鼓励学生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1、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跟大家说一说。

  2、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打算怎样做?

  五、作业

  制作一张小报,题目自拟,要求有三个栏目:

  1、你认识吗(集中展示课外认识的.字);

  2、你知道吗(集录课外积累的词语);

  3、你能猜出来吗(字谜集锦)。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巩固所学知识

  1、认读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了,谁原意做爸爸和玲玲来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三、写一写,牢记生字字形

  本课要写的生字中,你记住了哪个?是怎么记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重点指导糟楼二字的书写。(注意提示糟字右上部件的笔顺,楼字右上的米要小些,女的横笔要长)

  学生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视,根据学生情况个别指导。

  四、练一练,积累好词佳句

  1、抄写并背诵爸爸最后说的话。

  2、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小结

  【教学后记】

  在我们的生活中让坏事变成好事的事例并不多,更不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价值观目标应定在,让学生懂得,碰到困难要善于动脑筋,这样才能启发并教育学生。

课文《玲玲的画》教案2

  学情分析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得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的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口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学习目标

  1.会认8年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一块弄脏画面的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人!丑小鸭经受那么多的磨难,为什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没有放弃?那些因为它长得丑而欺负、讥笑它的人看到它就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一个故事玲玲的画

  二、识字

  1.识字指导。

  (1)出示课题,认读“玲”字,注意是后鼻音。

  (2)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认记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4)检查生字认记情况。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建议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

  (2)写美观。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小女孩的画像,猜猜她是谁?

  2、她是怎么解决掉画上的墨迹呢?

  二、自读自悟

  1.读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朗读感悟

  1.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什么?

  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3.选伙伴表演课文。

  三、积累运用

  1.读课文,勾出你喜欢的新词。

  2.把喜欢的新词抄写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3.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四、实践活动

  1.根据课后“泡泡”里的提示,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以强化感受。

  2.回到家里,可叫爸爸妈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或自己通过阅读书刊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然后抽时间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教学反思

  《玲玲的画》是二年级课文,内容简单,道理明确,这样的课文,却往往是语文老师心中最“怕”的课文,因为它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没有高远深奥的哲理,用语文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没有“可挖掘”的东西。在一阵“无措”之后,我明白了: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当一位语文老师真正具备了把握教材的能力,那无论是怎样浅显的课文,我们的心灵都可以和孩子们在课堂是共舞。于是,静下心来备课……以下几点是自认为课堂中的骄傲。

  一、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画好作品)---难过、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课堂伊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二、抓朗读,读中体会,体会中朗读一开始,自由读文,检查生字认读;然后听看动画片读文,理清线索,两次对课文的整体阅读和把握,各有各的任务,层层逼进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孩子们的表现特点,我设计了表演读(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时)、推前想后体会读(如读玲玲“哇”地哭了起来的句子时,凭借老师提供的句式劝玲玲,帮玲玲)、加提示语读(如读玲玲哭着说话的句子时)、抓重点词理解读(如理解“端详”一词时)、背诵爸爸意味深长的话等等,多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得自然,读得开心,读得意味无穷,读得“爱不释口”。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边读边感悟语言,同时对人物心情变化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联系实际,使“难点”的堡垒不攻自破爸爸的话是全文的哲理所在,所以在这句话的“出场”时,我安排地也是比较“隆重”。“玲玲的心情是那样高兴,但是更让她高兴的是什么呢?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这正如爸爸所说的……”在读、背爸爸的话的基础,抛出问题“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通过动脑筋,却变成了好事,你们遇到过类似的事吗?”在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的过程中,其实不正是他们对文本所体现的启发达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吗?其次,图文并茂的板书,课后名言的拓展,字词卡片的精心设计和制作,课件的合理利用,都可以成为今后教学中的小小的收获。当然,遗憾的是,课堂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字词的教学中,语言上不够严密,应准确区分“图案”和“画”的区别,“名字”和“字”的区别,不能为了自己所认为的“巧妙”失去语文的最基本的文字要求。

  最后拓展部分,有的孩子只是说了努力克服的困难,但是没有体现变后的“好”事。由于是第一课时,字只停留在认读上,如果有时间的话,应做写字的具体指导。掩卷深思,这次授课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很多:多看语文教学专家的论著,将理论和实践恰好地结合,才会使课堂生花;抓住一切向名师、向周围的人学习的机会,不断丰富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上的自己更加游刃有余;继续深钻教材,提高短时间把握文本的能力;时刻不忘语文教学的本,不忘记在语文课堂上扎实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徜徉于语文课堂的那份自如,那份美丽,自己是那样地痴迷,那么,就让自己带着这些启示、这些今后教学中宝贵的财富继续完美自己的语文课堂吧。

课文《玲玲的画》教案3

  课文讲述了一个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重要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更是课文的主题所在。

  本文记叙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但结果可能不尽相同。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1.抓住课文对话较多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要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这一特点,将课文讲得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卡片、课件,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多读多思,理解课文内容。

  2.融入情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重点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难点

  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师:准备课件(文中插图、重点语句、重点指导的字等),生字、生词卡片。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2课时

  第一课时

  ?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写字。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画画的小能手——玲玲。玲玲在家中的墙上贴满了自己的作品,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和玲玲的一幅画有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同桌合作学习要求会认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4 .四人小组讨论,尝试用要求会认的'字组词、说话。

  ①指名组词。

  ②指名说话。

  5 .全班交流,齐读生字。

  (1)熟字加偏旁识字:评、啪、脏、另、肯。

  (2)换偏旁识字:岭——玲、样——详、福——幅。

  (3)联系生活经验识字:从老师发给我的奖状上认识了“奖”。

  三、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奖、及、拿”这几个字,要注意指导学生把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对照田字格临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议。

  四、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教师相机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重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玲玲满意地笑了。

  5.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3.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2.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

  1.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3.齐读课文。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课文中的坏事是什么?好事是什么?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①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a.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这个词可不可以去掉?

  b.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c.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②玲玲想了想……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a.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b.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他东西?

  c.“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相机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试着讲故事。

  (1)默读课文第1~8自然段,把描写玲玲情感变化的词语做上记号,并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体会。

  (3)全班交流。(玲玲的情感变化:得意→伤心→满意。)

  (4)体会“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的意思,并在课文中圈出这3个词语。

  (5)小组合作探究,试着用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6)师示范,指名说。

  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课文中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我想知道,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小结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玲玲的画

  我让孩子们仔细读课文,可以在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同时鼓励孩子们只要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就会有收获。本节课还要让孩子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难,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孩子们接受,我想还是先让孩子们读通课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一基础上,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这3个词语,最后我通过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作引导,让学生试着讲故事。

【课文《玲玲的画》教案】相关文章:

《玲玲的画》课文03-07

《玲玲的画》课文原文10-16

玲玲的画的课文内容10-10

课文《玲玲的画》教案范文(通用10篇)09-06

课文玲玲的画教学设计范文08-08

《玲玲的画》教案10-02

玲玲的画教案07-16

《玲玲的画》教案01-26

《玲玲的画》优秀教案03-08

玲玲画教案教学设计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