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1-18 12:15:1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教案(汇编15篇)

大班语言教案1

  目标:

  1.感受雪花飞舞的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容。

  2.学习朗诵诗歌,用适宜的语言和动作表现诗歌的意境。

  准备:

  1.经验准备:

  和幼儿一起了解芦苇荡的景色,感知芦花的外形以及芦花随风飞舞的样子。

  2.环境材料准备:

  (1)配乐多媒体课件,内容为:大片的芦苇荡开满了芦花,雪白一片。风一吹来,白色的芦花随风飞舞。此时,天上渐渐飘下雪花,一片二片三四片,越来越多。漫天飞舞的雪花和随风飞舞的芦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分不清是芦花还是雪花的美丽场景。

  (2)用大块白色纱巾饰芦花,用小块纱巾饰雪花。

  (3)自制的麦克风若干(也可以是积木等替代物)。

  过程:

  一、欣赏视频,感受意境美

  1.谈话切入主题。

  师:冬天,你们会盼望下雪吗?为什么?

  幼:可以打雪仗/可以堆雪人/可以滑雪……

  师:下雪天可以做这么多有趣的事情,想想都好玩吧?

  2.欣赏小视频,感受漫天飞舞的雪景和意境。

  师:这么多小朋友盼望下雪,我们来看一段下雪的视频吧。(播放视频。)

  师:你看见雪是怎么下的?开始的时候比较少,后来呢?雪多起来的时候,天空中看起来怎么样?

  师:除了雪,你还看到了什么?芦花是怎么样的?芦花怎么样在动?

  师:雪花下着下着落到哪里去了?雪白的雪花落到白白的芦花丛芦花?

  师:看见漫天飞舞的雪花落人迎风摇曳的芦花丛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看见漫天飞舞的雪花落入迎风摇曳的芦花丛中,有的小朋友觉得有点冷,大部分小朋友觉得景色很美,很开心。下雪天的确有点冷,不过下雪天的景色真是越看越喜欢,也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才能等来下雪的日子,欣赏到下雪的美景。

  二、学习理解诗歌,诵读诗歌

  1.引入诗歌。

  师:有一个诗人也觉得雪景很美,就写了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叫《咏雪》。谁知道《咏雪》的“咏”是什么意思吗?

  (如果幼儿说是赞美的意思,教师可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一般幼儿会和《咏鹅》这首诗做一个链接。如果幼儿不能说清楚,教师可说:“等我们读一读后你可能就会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2.教师诵读,幼儿倾听。

  师:下面我来做诗人,朗诵一遍《咏雪》这首诗。(教师边念边用简单的手势动作表现。教师的手势动作设计建议如下:“一片两片三四片”,手掌摊平作接雪花状,随着诗歌节奏两只手依次往上叠加;“五片六片七八片”,同样的动作重复一遍。“九片十片”,伸出食指做点数状;“千万片”两只手臂从胸前划圆向上伸举;“落入芦花看不见”,双臂左右摇摆由上慢慢往下。)

  师:你觉得诗人一边念一边在干什么?

  师:你们眼睛真亮,看出来诗人一边朗诵诗歌一边在数雪花。

  3.师幼共同朗诵。

  (1)师幼共同朗诵第一遍。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边朗诵诗歌边数雪花。

  (幼儿跟着教师一边做数雪花的动作一边朗诵诗歌。)

  (2)师幼共同朗诵第二遍。

  师:我们一起再来一遍。(师幼再次边做动作边朗诵:)

  师:诗歌里数雪花从一数到了十,为什么没有接着数?诗歌里是用了怎样的词语来表达?

  师:是啊,雪花一开始比较少,我们可以一片、两片、三片……十片这样数,到后来越来越多,多得数不清了,诗歌里就用了“千万片”这个词来表达,说明雪花真是太多太多了。

  (3)师幼共同朗诵第三遍。

  师:我们再来边数雪花边朗诵一遍,大家做动作的时候要把雪花从少到多的样子做出来哦。(师幼朗诵。)

  师:诗歌的最后一句说了什么?千万片雪花落下来,为什么又说不见了呢?

  师:有些小朋友说雪花融化了,所以看不见了;有些小朋友说雪花落进了草丛里,所以看不见了。那么,诗歌里为什么要说落人芦花看不见?芦花是怎样的?

  师:原来白色的雪花落入白色的`芦花里面,两种白色混在一起雪花就看不见了。

  师(小结):寒冷的冬天,下雪了!天上飘下一片又一片雪花,雪花越来白的芦花丛中,看起来分不清到底是雪花还是芦花。师:现在你们知道《咏雪》是什么意思了吗?在你会念的诗歌里,有没有题目里也带着“咏”字的?诗人看到下雪很喜欢,就写了这首诗歌来赞美雪,题目就叫“咏雪”。

  (4)师幼共同视频)。

  师:我们再一起来朗诵这首诗歌《咏雪》。这一次我请一个小朋友在看见视频里天上飘雪花时马上喊一声“下雪了”,然后大家开始朗诵诗歌。

  三、角色扮演,表达表现

  1.师幼表演。

  师:如果我们把自己装扮成洁白的雪花和芦花来表演,是不是一件令人开心又美好的事情呢?有雪花、芦花和诗人三种角色可以选。

  (初次表演时,幼儿都沉浸在用白纱巾装扮、表现上,大多忽略了诗歌的内容,于是,在第一遍表演后,教师组织了幼儿讨论、交流扮演的情况。)

  师:刚才扮演雪花的人是怎么出场的?

  幼:一起出场的。

  师:诗歌里是怎么描写刚刚开始下雪的场景的?

  幼:一片、两片、三四片……

  师:一开始,一片两片三四片,雪花比较少的时候,怎么表现比较合适?

  师:你们说得不错,刚开始“雪花”出来得比较少,后来才慢慢地多起来,是根据诗歌内容和节律有顺序地一个个出场的。你们自己商量一下顺序吧。

  2.幼儿表演。

  “千万片”的时候可以怎么做?手呢?怎样表现“落人芦花”的景象呢?

  3.想象改编。

  师:雪花落人芦花看不见,雪花落人哪里也会看不见呢?你会模仿诗人编最后一句诗吗?请每个人想一想、编一编。

  附: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千万片,

  落入芦花看不见。

大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别人攀比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小刺猬烫发》故事

  2、课件-妈妈的发型。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妈妈的发型"

  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发型(短发、直发)。

  教师展示自己的发型模型(烫发)。

  二、出示刺猬图片

  提问:小朋友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是什么发型?大家可以给它设计一个什么发型呢?

  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三、结合挂图讲述故事

  让幼儿充分的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动作、表情表现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1、讲述故事前提,引起幼儿的注意。

  2、出示挂图一

  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小刺猬在想什么呢?

  3、出示挂图二

  小刺猬变成什么样了?你觉得漂亮吗?

  4、出示挂图三

  小刺猬遇到到了谁?牛伯伯有什么反应?

  模仿"牛伯伯睁大了眼睛看"的样子和小兔子"看了她一眼,撒腿就跑边跑边嚷:

  '怪物怪物'"的样子。

  体会小刺猬烫发后的奇怪样子。

  5、出示挂图四

  小刺猬在干什么?他怎么了?她为什么背不到果子?

  模仿小刺猬"前滚后滚、左滚右滚"的样子和"垂头丧气"的样子,体会小刺猬失望的心情。

  6、出示挂图五

  小刺猬这次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她为什么建立大灰狼连滚带爬的跑了?

  他身上的刺到底有什么用?

  模仿大灰狼说话的语气和小刺猬害怕的样子。体会小刺猬连滚带爬逃回家的狼狈。

  7.改编故事,如果小刺猬没有烫发,那她见到大灰狼会怎么办?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四、让幼儿看视频,完整欣赏故事。

  五、还有一些小动物,别人认为他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正是这些缺点却能一次次的帮助自己逃离险境。

  (出示图片:黄鼠狼、乌贼、刺豚、乌龟等)

  六、教师小结:小刺猬身上的刺不仅能背果子,还可以当武器来保护自己。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着特殊的功能和本领,不能盲目的和别人攀比,要相信: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班语言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说绕口令,练习发清“板凳”“扁担”“绑”等易混淆的字词音。

  2、知道绕口令是一种语言游戏,乐意参与朗诵绕口令的活动,并能说得正确、清楚、快速。

  3、体验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快板一副、扁担和板凳、《扁担和板凳》的绕口令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扁担和板凳,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呢?(扁担和板凳)扁担和板凳有什么不同呢?请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扁担又细又长,板凳又宽又短。

  二、教师朗诵绕口令《扁担和板凳》,使幼儿了解绕口令的特点。

  1、教师在快板的伴奏下朗诵绕口令。

  教师:扁担和板凳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绕口令: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2、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分析绕口令的规律和特点。

  教师:教师刚刚朗诵是一首什么?它和你们以前学过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它比较拗口,这样的儿歌,我们把它叫做绕口令。

  教师小结:绕口令也叫拗口令,是一种语言游戏,它是把发音比较相近的.字组合在一起,念绕口令的时候要求我们快速,准确,而且吐字要清楚。

  三、学念绕口令《扁担和板凳》。

  1、(放幻灯片图片第3—8页)教师出示幻灯片图片,结合图片逐句学习绕口令。

  2、再次出示图片3—8页,请幼儿尝试自己朗诵绕口令《扁担和板凳》。

  放幻灯片第9页,教师带领幼儿跟读绕口令,根据需要着重指导幼儿发清“板凳”“扁担”“绑”“长”“宽”等字音。

  四、播放视频《扁担和板凳》,巩固学习《扁担和板凳》。

  教师播放视频《扁担和板凳》,使幼儿巩固对《扁担和板凳》内容的掌握,并且感受绕口令的节奏。尝试自己有节奏的朗诵。

  五、绕口令朗诵比赛

  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幼儿说绕口令的热情,逐渐加快说的速度,加大练习力度。教师用快板打节奏,从慢拍到快拍。

  六、幼儿尝试创编绕口令。

  1、教师再次总结绕口令的特点,绕口令《扁担和板凳》中的规律和特点。

  2、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找出图片中的对应。如:筷子和碗、桌子和椅子等。幼儿自由选择两张自己喜欢的图片,分组尝试创编绕口令。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回家将绕口令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2、阅读区:阅读幼儿学习资源5第18—19页,学习朗读绕口令《扁担和板凳》《狗和猴》。

大班语言教案4

  活动内容:

  识字活动――与木有关的字

  活动目标: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及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二、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木”字作偏旁的字一般都与树木有关。

  三、培养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幼儿思维反应的灵活性。

  五、初步认识汉字的结构特点。

  活动准备:

  (一)柳树、桃树、松树、枫树等的图片若干;“柳树、桃树、松树、枫树”的大字卡一套;自制(柳树、桃树、松树、枫树)多媒体图片;森林、桌椅、李、橘的大字卡一套,一个很大的木字;自制小珍珠若干;自制儿歌大挂图一幅。

  (二)、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理解了一些木字旁的字。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多媒体图片,让幼儿逐一说一说上面的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看几棵树,然后说一说它们都是些什么树?(柳树、桃树、枫树、松树)

  二、 猜谜语,学字宝宝。

  1、师:小朋友们都能很快的说出这些树的名称,那是因为每棵树都有不同的样子,接下来,老师要给小朋友们猜谜语,谜底就是这些树中的一种,看看谁先猜出来。

  谜语:什么树爱梳麻花辨儿(柳树)

  什么树爱挂亮宝石(桃树)

  什么树爱摇小红旗(枫树)

  什么树爱举小宝塔(松树)

  幼儿猜对后将原来掩着的谜底翻过来,带领幼儿朗读。

  2、分组读:“伸长脖子”朗读游戏。

  教师拿着字宝宝带领幼儿熟悉,每到一组幼儿面前,故意将字宝宝离幼儿一段距离,要求幼儿不能离开座位可以伸展身体地读,在读的过程中转换声音的大小来吸引幼儿朗读的兴趣。

  三、找到字宝宝的.共同的地方,引出它们是一些与“木”字有关的字宝宝。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一看,这些字宝宝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提示:这些字宝宝里藏着一个相同的字)引出“木字”,教师手拿木字让其从黑板后缓缓而出。

  老师总结:中国的汉字可真有趣,今天咱们学的字都以“木”字为偏旁,而且这些字都和“木”字有关。

  4、请幼儿在花瓣桌上找一找,找出已经学过的和木字有关的字,并读出来。

  四、 识字游戏

  1、 游戏:连线。请幼儿把字宝宝和相应的图片用线连起来。

  2、 游戏:捞珍珠。请幼儿站在椅子上扮演潜水员下海捞珍珠,打捞珍珠前先把字宝宝读对了,然后“潜水”捞珍珠。儿歌:我是小小潜水员,勇敢的潜水员,不怕风,不怕浪,来把珍珠捡。

  3、 游戏:开火车。边念儿歌:我们的火车快快开,不要你把车票买,只要你把字宝宝读出来。读对的幼儿就请他上车

大班语言教案5

  设计意图: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名字是熟悉的,通过朝夕相处也能叫出班级中其他孩子的名字。进一步认识了解自己及他人的名字,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记录从粗略到细微发现了每个人名字的不同,这既是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幼儿感受个体的多样性。近阶段我们正在实施主题活动《我们的名字》,通过早期阅读活动已经让幼儿初步认识了自己的名字,了解了自己名字的汉字结构,通过比较认识了自己名字和别人的不同。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还注意到了关于名字的其它知识,有的孩子在探索中发现名字的意义也是各不相同,这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但对于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幼儿了解得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讲述名字的故事的机会,设计了《名字的故事》的大班语言活动方案。活动前我们请家长与孩子谈谈孩子名字的含义和故事,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大胆的交流表达,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家长对自己的期望,激发了孩子爱父母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地交流关于姓名的由来,讲出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幼儿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3、知道我们的国家是多民族,各民族人民的名字各不相同,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名字写法、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有幼儿名字的一张海报

  3、大黑板一块

  4、把画有其它民族人物,并在人物图片下写有对应的有民族特色的名字的海报张贴于阅读区

  5、《百家姓》的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寻找名字的秘密

  1、出示写有幼儿名字的海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幼儿到海报上找出自己的名字。(学习用“这是我的名字,我叫***”的句子响亮、神气地表达)

  3、小组讨论:我们的名字都一样吗?

  4、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名字有两个字,有的名字有三个字,还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4个字组成的。有的名字中有个别字是一样的。

  二、寻找姓的秘密

  1、认识了解名字中的第一个字,知道这就是姓。

  2、引导幼儿了解姓的由来。

  3、讨论,自己的姓可以改掉吗?请幼儿尝试说出自己的理由。

  4、小结:我们的姓氏由来于我们的父母,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妈妈姓。

  5、让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其它姓氏。(幼儿举例,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以擂台赛的方式进行讲述,以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6、教师总结:我们中国的地方可大啦!一共有十几亿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那么多的姓我们就叫他百家姓。(出示《百家姓》的图书),鼓励小朋友和父母一起了解百家姓。

  三、说说我的名字的故事

  1、教师提问:你们的姓是跟爸爸妈妈的,不是随便起的,那你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小秘密吗?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讲述自己名字的故事。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名字的故事。

  4、小结:原来我们的爸爸妈妈不是随随便便给我们取名的,都是有一定意义,表达了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和对我们美好的祝愿。

  四、活动延伸

  (一)、1、幼儿交流自己的其他名字,如:乳名、昵称……

  2、为朋友取一个既特别又好听的名字。

  (二)、阅读区活动。了解其它民族人民的名字,通过交流讨论认识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风土人情各具特色。

  活动反思:

  1、教育家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学前期的幼儿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我们就利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为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以此引导幼儿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语言学习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从多个方面认识了解了自己的名字,从父母付与我们的名字的含义中,知道了家长对我们的期盼和良好祝愿,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热爱父母的情感。

  3、幼儿认识了解百家姓,是对幼儿进行中华古文化的熏陶,激发幼儿对中华古文化的兴趣,了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4、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位幼儿,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给予了幼儿更多的与同伴交流讨论的机会,有效地实现了语言活动中,让幼儿敢说,想说,乐意说,有机会说的教育目标。

  语言活动反思——怕痒的红布头

  “痒”虽然是一种生理反应,但结合在生动形象的文学情景之中,别具诙谐、滑稽的意味。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宣泄了郁闷,松弛了心绪,体验到从生理到心理的舒畅、愉悦。活动《怕痒的红布头》一开始我就和岚岚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形象的认识了“痒”与“笑”的联系,接着我让幼儿两人一组合作表演这一部分,幼儿体验着故事的情节的有趣和痒痒唤起的“笑” ,以及疏泄郁闷的心理感受。活动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当我问:“红棉袄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猪痒的怎样?”幼儿回答:“小猪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问:“小猪的朋友们穿上红棉袄后怎样?”幼儿回答说:“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痒痒的味道?”孩子们都说:“因为痒的舒服,痒的痛快,痒的开心。”辉辉还说:“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也很开心,很舒服。”最后一个环节“谁穿了红棉袄”更是把活动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戏的形式带幼儿进入了氛围,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在“嘻嘻嘻,哈哈哈”笑声中我们结束了。

  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在第一环节两人合作表演时,有个别幼儿没有参与,如果都参与表演的话,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彻,也就更能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舒畅的感受了。

大班语言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诗歌,尝试运用合适的词语表现秋天的水果。

  2、积极调到自己的相关经验参与创编活动。

  3、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活动准备:

  1、"字宝宝乐园"教学挂图(字词:丰收)。

  2、苹果一个,诗歌里出现的水果图片一套。

  3、水彩笔和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农民的图片,启发幼儿讲述。

  教师:小朋友,看看这幅图片的人,他是什么样子的?猜猜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你们觉得他的心情怎么样?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1、幼儿观察苹果。

  教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学习说诗歌的第一句。)

  2、继续观察画面,学习用合适的词语表现图片上的'水果,引导幼儿根据第一句的经验进行描述。

  教师:看看图片上还有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词语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3、欣赏教师完整的诗歌。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朗诵诗歌,看看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4、幼儿看图朗诵诗歌。

  5、幼儿不看图朗诵诗歌,知道并理解诗歌的名字。

  6、教师:这些水果都是在什么季节成熟的呢?现在你们知道农民为什么高兴了吧。

  三、尝试用合适的词语创编诗歌。

  1、调到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教师:你知道秋天还有那哪些水果吗?

  2、尝试绘画创编。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自己创编的内容,并学习用合适的词语说一说。

  3、先创编好的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创编的内容。

  四、发幼儿继续创编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还可以继续了解秋天的水果来创编诗歌,也可以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会用什么好听的词语。

大班语言教案7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现代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产生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感受生活中一些老建筑的独特风貌,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过程

  环节一:讲述故事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书一一《小房子》,你们看这是一幢什么样的小房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房子,发现小房子的特别之处以及微笑的表情,与故事后面小房子的表情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2师小房子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小房子很好奇,它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我们来告诉小房子,城市是什么样的。

  3小结:城市有高楼、街心花园、霓虹灯……城市这么繁华,难怪小房子要对城市感到好奇了。

  (此环节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自由表达,感受城市生活的一些特征,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便捷,教师及时进行归纳小结,以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二:引出问题

  1、师:现在这里有了漂亮的霓虹灯、宽阔的马路、恬静的街心花园、摩登的高楼大厦,出门就能坐公交、乘地铁,非常方便。可是,小房子却不开心,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小房子的表情,关注城市中的噪音、空气污染等问题:)

  2、师:小房子那么破了,已经没有人住了,有人提议将小房子拆掉,但也有些人不同意拆,你们的意见呢?

  (此环节旨在引出问题——到底拆还是不拆小房子,幼儿以小组辩论的形式展开讨论,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

  环节三:迁移经验

  1观看PPT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到底拆不拆小房子,你们先别着急下结论,让我们来看一看身边的那些小房子或者老房子。(PPT中呈现的老建筑分别为:外滩的海关大钟、七宝老街、城隍庙和石库门。)

  2重点观察交流

  师:这些老房子你们见过吗?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它们,上海的这些老房子和故事里的小房子一样已经很老了,但它们都没有被拆掉,经过重新修建后成为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3、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师:故事中的小房子最后没有被拆掉,小房子的周围重新开辟了一块花园,它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那些让城市变得更美丽的老房子需要我们大家的爱护,除了我们之前看到的那些老房子,你们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以后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吧。

  (教师将故事的结尾进行了修改,将小房子安置在城市的绿地中,从而引发幼儿关注他们身边的老房子,让幼儿体会到老房子与现代建筑可以“和谐共处”,让城市变得更美。)

  活动反思

  如今,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儿童绘本已成为一种“潮流”,但绘本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的主题背景、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精心解读绘本,尤其是一些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还需要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将作品内容与中国的民情习俗、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特点,特别是幼儿的现实生活、已有经验、认知发展水平相连接。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对于绘本的解读较为透彻,抓住了作品中所弘扬的一些主流思想:城市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我们要保护前辈留下的宝贵遗产——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并在活动目标中提出让幼儿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小房子》原著的内容比较冗长,涉及到季节变化、人类居住环境变化、社会发展、人的情感变化等内容,若将绘本“全盘拿来”让幼儿欣赏、分析、讨论,显然不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巧妙地将作品中的主角“小房子”作为有生命、有情感的角色加以呈现,让幼儿体会小房子的情感变化,并适时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要不要拆掉小房子”,激起幼儿的思维冲突,引发幼儿热烈讨论。

  值得肯定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PPT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这一组来自生活的“老房子”的图片播放,使得幼儿关于“到底拆还是不拆小房子”的辩论回到了幼儿的现实生活,使幼儿在欣赏中回忆,在欣赏中拓展经验,在欣赏中学会思考。教师的这一处理方式,使得本次数学的难点“迎刃而解”,教学重点更加彰显。

  201 0年上海世博会是近期幼儿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建议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抛出问题:“上海世博会快要开幕了,城市里有很多老房子被拆迁了,这是为什么?”然后,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世博会展馆的照片,让幼儿边欣赏边议论:“我们的城市除了老建筑,还有许多新建筑,这是什么地方?”由此,可以引发后续活动:找一找我们的城市还有哪些变化7我们的城市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变一变?

  附故事:小房子(改编)

  很久以前,在城外很远的乡下,有一幢小房子!这是一幢美丽又坚固的房子,房子的主人说:他永远都不会卖掉小房子,他要让他的子子孙孙都住在里面:

  小房子很开心地坐在山冈上,每天看着它四周的乡村田园:早晨,它看着太阳慢慢地升起。黄昏,它又看着太阳慢慢下山:每天,都有一点不一样,可是,我们的小房子,它总是老样子,小房子也喜欢晚上,晚上它可以看星星、看月亮,没有星星月亮的时候,它就看远远的`那边城市的灯光√卜房子从来都没有去过城市,它很好奇,它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

  在小房子的身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一天小房子惊讶地发现一辆大卡车开来了,从大卡车上卸下了各种大石头和小石头,没过多久,~条公路就造好了。

  有了公路,这个地方就方便多了,来了很多人,大家造了很多的小房子居住,小房子的朋友越来越多,它觉得好热闹。

  现在,小房子看着各种各样的汽车从城市的那边开来又开去~很快,大家发现房子不够住了,怎么办呢?

  人们在小房子的周围造起了高高的公寓楼,越来越多的人们住进了公寓楼,有的人上班自己开车,但是有的人没车,很不方便。于是,不久之后一辆公交车在小房子前面开来开去。

  人越来越多,地面的交通越来越拥挤了,于是人们又造起了高架。

  交通越来越方便了,住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人们又拆掉了高高的公寓楼,造起了摩天大厦。

  现在这里有了漂亮的霓虹灯、宽阔的马路、高楼林立。出门就能坐公交、乘地铁,很方便。可是我们的小房子怎么不高兴了?

  人们突然发现小房子越来越破旧了,可是它的里面仍旧是很好的小房子。

  小房子再也看不到太阳,晚上的灯光太璀璨,亮的小房子看不清星星。小房子想以前的家了,以前的家多好啊,可以看星星、看月亮。

  终于有一天,城里有个人说:小房子那么旧了,没人住了,要不拆了算了。他一说这话,城里的人就争吵起来了,有的说:“我们房子不够住,拆了小房子造高楼吧。”有的说:“不行不行,不能把小房子拆掉……”

大班语言教案8

  活动目标:

  1、阅读图书,感知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知道菲菲与顾客进行商品买卖和交换的过程。

  2、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和讨论活动,感知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菲菲与顾客的对话。

  3、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体验买卖交换和满足关心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本,实物投影仪一台。

  2、教师扮演角色和一个小朋友扮演菲菲,排练情景故事表演。

  布置商店背景和货架,并将手帕,剪刀、铅笔、玩具熊放在货架上。

  3、实物:手帕、果汁、剪刀、黄色玫瑰花、铅笔、玩具小布熊、卡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主阅读故事。

  1、教师:小朋友,你去过小店吗?有个小朋友叫菲菲,她开了一家小店,菲菲是怎样买东西的?

  2、请幼儿自主阅读小图书,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教师:在菲菲的小店里,有哪些客人来买东西?买了哪些东西?他们是怎样买卖东西的?

  二、观看故事表演,初步感知表演内容。

  1、展示货架,感知货架上的物品,告诉幼儿这是菲菲开的小店。

  2、教师分别扮演买东西的顾客,一幼儿扮演菲菲,合作表演故事内容。

  三、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故事的内容。

  1、教师:菲菲在小店里当什么?第一个买东西的是谁?她想要买什么?奶奶给了菲菲什么?

  2、第二个买东西的是谁?他要买什么?爷爷是拿什么跟菲菲换东西的?

  3、后来,又有谁来买东西?他们想要什么?他们给了菲菲什么?

  四、引导幼儿阅读放大的'《幼儿用书》故事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逐页阅读画面,倾听故事《菲菲的小店》。

  2、教师:菲菲在房间里开了一个什么店?谁来当售货员?他们想要什么东西?菲菲对他们说什么?他们给了菲菲什么?菲菲给他们什么?

  3、完整阅读,启发幼儿用" 来了,菲菲给他什么,给他什么。"的句式和老师一起讲述画面内容。

  五、谈话扩展活动。

  1、菲菲和买卖东西的顾客开心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他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鼓励鼓励个别孩子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展示菲菲、家人和朋友开心的样子。

  3、假如你开一个家庭商店,你想买哪些东西?你想得到爸爸、妈妈的为什么呢?

  4、你去过哪些商店,你是怎么买东西的?感觉怎样?

大班语言教案9

  设计思路:

  《纲要》的语言领域中提到“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地是理所当然地去接受“爱”,却极少听孩子们表达“爱”,也不善于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爱是相互的,爱也是美好的,所以我们想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用语言及其它方式表达,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促进其在情感、思维、社会交往等方面发展。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作品中爱的情感。

  2、学会运用语言和其它方式进行表达,分享“爱”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背景音乐《摇篮曲》、故事图画、爱心粘贴。

  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

  ①播放乐曲,提问:请小朋友听首曲子,听到这首曲子,你们想到了什么?

  ②分小组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

  ③每组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欣赏并理解故事――爱的感觉

  ①第一遍欣赏,教师在在乐曲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

  提问:小兔子和兔妈妈在干什么?

  ②第二遍欣赏,借助图片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爱”的情感。

  提问:a、小兔子和兔妈妈她们怎么说“爱”的?(逐一出示图画,教师边讲述,幼儿可自由表现故事的内容。)(借助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让幼儿感受“爱”是无法衡量的,却是可以表达的。)

  b、她们都在说自己“爱”这么多(高、远),她们为什么这样说?c、如果你是小兔子和兔妈妈,你会怎么说?

  ③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爱,充分调动孩子内在的情感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提问:a、你最爱谁?你用什么方法让爸爸妈妈知道你爱他们?b、爱是什么感觉?你觉得爱像什么?(丰富幼儿的情感,把爱的表达方式还可以说给其他人听。)

  3、爱的游戏――我的爱在这里:模仿幸福拍手歌,幼儿边创编边用动作表现。

  延伸活动:在活动区营造一个爱意浓浓的氛围,幼儿可以继续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如,建立一个倾诉角、爱的小屋等,幼儿通过语言、手工、表演等形式进一步表达爱的情感。

大班语言教案10

  活动目标

  ⒈能认真地观察画面,大胆地讲述画面内容。

  ⒉知道不能在河边玩,了解救助落水者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火帽子落水了

  ⒈(观察火帽子落水的图)一天,火帽子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觉得它怎么会掉进河里的?(幼儿讲述)

  ⒉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火帽子是怎么会落水的。(听故事开头~落汤鸡)

  ⒊火帽子怎么会掉进河里的?

  ⒋应该怎么做才不会掉进河里?(教育幼儿不能在河边玩)

  二、好朋友救助

  ⒈火帽子掉进了河里,这可怎么办呀?火帽子应该怎么做?(喊救命)

  ⒉你看,谁来了?它是怎么做的?它救起火帽子了吗?为什么?教师讲述故事跳跳蛙~喊救命。

  ⒊听到跳跳蛙喊救命,红袋鼠跑过来了,它会想什么办法救火帽子呢?(幼儿猜一猜)

  ⒋那我们来看看红袋鼠是想什么办法来救火帽子的?(幼儿讲述图片中的内容)

  ⒌它救起火帽子了吗?那我们继续看红袋鼠把火帽子救上岸后又是怎么做的呢?(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

  ⒍我们来完整的听一听、看一看故事《落汤鸡》。

  三、学会自我保护

  ⒈火帽子怎么会掉进河里的?(到河边玩,不小心滑进去的)现在请你们来告诉火帽子应该怎么做才不会掉到河里?(教育幼儿不能在河边玩)

  ⒉红袋鼠想了什么办法救火帽子的?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因为红袋鼠自己也不会游泳,假如不用绳子绑住的话不但救不了火帽子,自己也会淹死)对啊,红袋鼠这样做保护了自己的安全,又救了别人,红袋鼠真聪明,想的这个办法真好。

  ⒊如果你看见小朋友落水后该怎么做?(根据显示生活中的情况引导幼儿讲述:首先要大声的呼救,边跑边找周围的'人来帮忙,身边有手机的马上打110)

  你自己能不能跳到水里去救人?为什么?(落水者在水里会使尽全身力气拼命的挣扎,我们的力气不够,让幼儿懂得首先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才想办法救别人)

大班语言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感知吊桥的特点,体会动物过桥时的心态。

  初步感知儿歌押韵的特点。

  通过儿歌体会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勇敢面对自己害怕的事情。

  二、活动准备

  课件,小猪,乌鸦,青蛙头饰,玩具拼接的吊桥

  三、活动过程

  A、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一张吊桥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们,请看老师手上的图片,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当我们走在上面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呢?

  教师总结:过吊桥的时候,人走在上面,桥会来回晃动。每到这个时候,桥上的人就会害怕,所以在走吊桥的.时候,我们要保持身体平衡,慢慢走。

  教师念一句,幼儿表演一个动作。如“小吊桥,摇啊摇”,请幼儿想一想,然后模仿动作。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猪在桥上的时候为什么要妈妈抱吗?

  小朋友们,在过桥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D、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第一幅图小猪在桥的什么位置。它是什么表情?

  第二幅图小猪在桥的什么位置,它又是什么表情?

  E、幼儿学念儿歌

  小朋们真棒,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好吗?

  教师完整朗读儿歌,幼儿欣赏

  教师逐句朗读儿歌,幼儿逐句跟读。让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F、游戏:小猪过吊桥

  教师用半圆形的中型玩具拼成吊桥,请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逐一走过,让幼儿感知吊桥的特点。

  G、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12

  (一)内容简介

  太阳生病啦!大地裂开了口子;小河没水,鱼儿快死了;人们干活不停地出汗,树都被烤焦了……可是,有一棵大树叶片特别厚,它还是绿莹莹的,大家都躲在它下面。怎么才能让太阳的病快点好起来呢?大家决定用大树的叶子给太阳做一件绿衣服……瞧!一个圆圆的绿太阳挂在天空,一切都好了起来。

  (二)主题分析

  故事通过描述大家想办法治好太阳的病的过程,帮助孩子们了解太阳对人类、地球及大自然的重要性,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情节分析

  太阳体温极高,竟然生病了!这个爆炸性的消息震惊了大家,故事就在这样的震撼中开场。

  大地裂开了口子,小河没水鱼儿快死了,人们干活不停地出汗,树都被烤焦了……在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中,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大地万物因太阳生病后的惨状。

  可是,有一棵树居然还是绿莹莹的,这太激动人心啦!于是大家商量如何给太阳治病,用绿叶给太阳做了件绿衣服……在小动物们热火朝天的行动中,故事也渐入高潮。

  太阳的病总算好了,大地又恢复了原样,这真是大家都期待的美好结局。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太阳的表情在不断变化:生病时的闷闷不乐、看到大地万物惨状时的痛心、穿上绿衣服后恢复健康的乐不可支。故事随着太阳表情的变化而跌宕起伏。同时,我们渐渐发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同时也萌生了这样的愿望:保护太阳,保护我们的环境!

  (五)图画分析

  故事的主人公前后的变化,在颜色的运用和表情的变化上凸显:生病时的太阳红得耀目却神情沮丧:病愈后的太阳是绿绿的、生机勃勃的.。这样的变化彰显了故事主题,让读者随着变化而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如临其境。

  故事的画面中相近色的运用,更好地凸显了主题:裂开口子的大地呈深浅不一的土黄色:没有水的小河中同色系的鹅卵石,让人清晰地发现河水已经干涸;河边黄色土地上枯死的深黄色庄稼与咖啡色的树干;耷拉着脑袋、枯死的树枝上不同深浅的叶子……这一切将太阳生病后大地上了无生趣的景象一一展现。

  同样运用近似色的大树叶子,深深浅浅的绿色将大树的生机淋漓展露;太阳穿上绿衣服后,大地上绿油油的草地也是运用了这样的表现手法……

  太阳有多重要,从形成对比的相近色的画面上我们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

  (六)语言分析

  象声词“唧唧唧唧、呼哧呼哧",让小动物们因为太阳生病、天气变热而烦躁难受的样子清晰展现。

  “光秃秃、白花花、绿莹莹、绿油油”等词语的运用,有助于读者进一步感受太阳生病后、病好后大地上的不同状态,从而知道太阳的重要!  

大班语言教案13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

  活动难点: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月亮船》、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1)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

  (2)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谁在哭啊?”

  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

  (1)幼儿阅读图书。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儿呢?”

  3、阅读理解内容:

  (1)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赏:

  (1)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2)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你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

  (3)师幼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大班语言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让幼儿回忆过春节的热闹情景,共同分享快乐。

  2.引导幼儿认真听小朋友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同幼儿谈话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1)教师:现在,饿哦们都来说一说自己是在哪里过的春节好吗?

  让幼儿互说,激发讲述情趣。

  (2)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春节你去了哪里玩?

  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

  (3)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二、生活讲述

  1.老师知道春节大家都拍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

  (小朋友自由结伴互相观赏)

  2.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讨论

  1.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照片贴到主题墙上,(星星.教案网)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呢?

  我们都来看看小朋友的照片,了解春节有趣的事吧。

  四、活动延伸

  幼儿边看边讲述自己过春节的有趣事。

  活动反思:

  在节日气氛中,大家的心情格外的好,并不只因为过节。孩子们制作了一个个红红的灯笼,一串串五颜六色的拉花,一张张可爱的'贺卡,让我看到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制作的小手工更加细致、精美;大家合作起来齐心协力,有剪纸条的、有撕双面胶的、有粘贴的、有做装饰的,各尽其能,配合的相当默契;课堂十分安静,连下位自由组合的小组合作起来也不会有大动静;认真整理自己的物品,地上的碎纸全数将干净……看到孩子们放学时,手里拿着自己做的拉花和灯笼,高兴地在父母面前炫耀的样子,我也心里美滋滋的。

  现在想想,我的愿望是希望看到学生们有成就感的样子和开心的笑。

  小百科: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大班语言教案15

  设计意图:

  在"秋天的童话"主题活动中,我带领幼儿外出散步,一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幼儿说:"我要把树叶带回去送给姐姐,让她夹在书里当书签。"有的幼儿干脆把树叶丢进河里,兴奋的说:"你们看,树叶小船。"……原来,树叶会给幼儿带来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诗歌《秋叶》文虽短小,却充满趣味,想象力丰富而美丽、动态感强。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奥妙。诗中语句简短而有重复,也是仿编的好教材,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感觉秋天的意境和诗歌的优美。

  2、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有关课件。

  2、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头饰各一个以及图片若干。

  3、每人一张画有树木的供添画用的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观察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今天,和老师一起去秋天看一看。.

  2、谈话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黄色的叶子)在哪儿有黄色的叶子?(树上地上都有)

  师:为什么这些叶子是黄色的?(因为秋天来了)

  师小结:对,秋天来了,天气冷了,一片片树叶变黄,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老师觉得这些叶子很美,忍不住捡了几张,(贴图)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秋叶,我们大声地喊一喊它,它们名字相同,可样子不一样,你觉得秋叶像什么?

  二、学习诗歌<<秋叶>>

  1、幼儿完整地欣赏教师朗诵的诗歌,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师:小朋友,这些秋叶美不美?秋叶的诗歌更美!请听--

  2、出示课件,这首美丽的诗歌就在这幅图里,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图上有什么?(出示动物图)它们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心情如何?那么它们在开心地说什么呢?跟老师读一读。

  3、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教师一边用语言引导,一边出示图片)

  师:A秋风吹起,树叶飘下,小蚂蚁要到河对面的小兔子家,它会怎么去呢?它把秋叶当做了什么?它做什么动作能让渡船划过河?所以小蚂蚁一边划一边说?(老师用动作和语言引导幼儿说出小蚂蚁把落叶当作渡船)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把秋叶当做渡船呢?

  B、小老鼠看到秋叶,是怎么想的?(出示雨伞)

  C、小刺猬看到秋叶又会说些什么呢?(出示扇子)

  D、想想梅花鹿是怎么说的?(出示饼干)

  E、小朋友看到秋叶,他们会想到什么呢?你有没有见过邮票?秋叶给我们送来了秋天的信息。(出示邮票)

  4、请幼儿边看图边朗诵诗歌。

  我们小朋友今天可真聪明,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好听的诗歌吧。(一起读一起做动作)

  5、幼儿分角色边朗诵诗歌边表演。

  三、启发幼儿进行联想,仿编。

  诗歌里的树叶落到了地上、河里,被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小朋友看见了,并且把它们当作了小船、雨伞、扇子、饼干、邮票,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你想当什么动物?你看见了秋叶,你会说什么?(出示动物图片)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小动物们来了,我们用( )说:"这是我的( )"来说一句话。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把你仿编的诗画出来然后再讲给大家听好吗?幼儿在小树图上添画,画出各种各样美丽的秋叶,也可以画上你喜欢的小动物。(教师巡回视察)

  今天我们学会了诗歌《秋叶》,回去后把诗歌和画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活动《落叶》是我们很少接触到的诗歌欣赏。由于最近都在上有关树叶的.主题活动,小朋友们对身边的落叶都很熟悉,所以孩子们对活动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最后的仿编诗歌,我发现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很仔细,刘启文说:“树叶落在草地上,七星瓢虫爬过来,躺在上面,把它当做摇篮。”、洋洋说:“树叶落在草地上,小猪拿起来,把它当做扇子。”等等,小朋友好象对仿编诗歌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把他们编的句子合起来编到诗歌里,小朋友听到是自己编的句子,都非常兴奋,编的就更起劲了。

  虽说到最后活动将近半个小时,但时间好象还是太短。于是,我就请小朋友活动后找个好朋友一起编,或编给老师听。活动后我想,孩子对仿编诗歌的兴趣这么高,何不请他们把编好的句子让爸爸妈妈写好带到幼儿园来,再编成新的诗歌,贴在班级里,孩子们肯定会更开心的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春天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认识方向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教案:颠倒歌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 大班语言教案09-21

大班语言教案:拼小人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野猫的城市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吹泡泡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教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