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现有问题与反思浅议

时间:2024-07-11 00:23:3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现有问题与反思浅议

  [摘 要] 《妇女权益保障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部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它是一部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它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妇女权益包括妇女的人身权、财产权、劳动权、政治权、文化教育权、婚姻家庭权利。维护妇女权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妇女合法权益维护在新时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

我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现有问题与反思浅议

  [关键词] 妇女权益;合法维护;新问题

  我国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妇女是改造社会,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主体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力量。因而,妇女权益的有效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同时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和谐的天然砝码。

  一、妇女权益保护的现有问题

  二、妇女合法权益受侵害主要原因

  1.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的侵蚀和影响

  2.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可操作性还不强,一旦发生损害,缺乏相应的救济机制。

  3.相当一部分妇女自身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淡薄。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妇女生活在农村,所受教育不足以使其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思考

  (一)不断完善立法、司法,建立健全司法救济机制

  (二)营造有益于妇女权益保护的社会文化

  法律的运行不仅是国家意志的实现,从更大的环境来说,也是文化的实现。妇女权益保障法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得到实现,其关键要看它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否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是否为社会文化所接受。先进性别文化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实施和对社会发展所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必须得到社会共识。否则,在一个男女不平等、女性被性符号化、女性形象被商品化、两性关系被庸俗化、女性的身体价值观被扭曲的文化氛围里,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就会在这种落后的文化中被实际上的“废止”,从而绝难落到实处。所以充分认识到建设和倡导平等、和谐、文明的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意义,可以使社会主流的性别文化成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强大助力。

  (三)提高妇女自身法律素养

  我国妇女目前仍处于弱势地位,婚姻家庭、工资报酬、劳动就业、个人隐私等方面都受到不平等待遇。要使法律上的男女平等成为事实上的男女平等,提高妇女自身的法律素养必不可少。尤其是加强农村、基层的薄弱地区妇女的普法教育,切实提高当地妇女的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使妇女敢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参考文献:

  [2]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权只是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我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现有问题与反思浅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现有问题与反思浅议】相关文章: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案10-29

劳动者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02-28

劳动合同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2-27

消费者要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评课稿05-29

我国数字付费电视的现状及发展浅议论文06-07

探究我国公诉证明标准的完善问题09-22

维护耳朵的教学反思07-12

别让问题教学出问题教学反思07-08

hand的短语现有08-30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10-08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我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现有问题与反思浅议

  [摘 要] 《妇女权益保障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部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它是一部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它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妇女权益包括妇女的人身权、财产权、劳动权、政治权、文化教育权、婚姻家庭权利。维护妇女权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妇女合法权益维护在新时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

我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现有问题与反思浅议

  [关键词] 妇女权益;合法维护;新问题

  我国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妇女是改造社会,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主体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力量。因而,妇女权益的有效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同时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和谐的天然砝码。

  一、妇女权益保护的现有问题

  二、妇女合法权益受侵害主要原因

  1.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的侵蚀和影响

  2.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可操作性还不强,一旦发生损害,缺乏相应的救济机制。

  3.相当一部分妇女自身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淡薄。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妇女生活在农村,所受教育不足以使其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思考

  (一)不断完善立法、司法,建立健全司法救济机制

  (二)营造有益于妇女权益保护的社会文化

  法律的运行不仅是国家意志的实现,从更大的环境来说,也是文化的实现。妇女权益保障法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得到实现,其关键要看它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否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是否为社会文化所接受。先进性别文化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实施和对社会发展所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必须得到社会共识。否则,在一个男女不平等、女性被性符号化、女性形象被商品化、两性关系被庸俗化、女性的身体价值观被扭曲的文化氛围里,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就会在这种落后的文化中被实际上的“废止”,从而绝难落到实处。所以充分认识到建设和倡导平等、和谐、文明的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意义,可以使社会主流的性别文化成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强大助力。

  (三)提高妇女自身法律素养

  我国妇女目前仍处于弱势地位,婚姻家庭、工资报酬、劳动就业、个人隐私等方面都受到不平等待遇。要使法律上的男女平等成为事实上的男女平等,提高妇女自身的法律素养必不可少。尤其是加强农村、基层的薄弱地区妇女的普法教育,切实提高当地妇女的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使妇女敢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参考文献:

  [2]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权只是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