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27 14:10:3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西门豹》教学反思(精选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门豹》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西门豹》教学反思(精选5篇)

  《西门豹》教学反思 篇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分析课文的需要,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途径之一。

  《西门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这里年年得到好收成。

  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活动的经过。而作者在叙述这一重点、难点时,是通过西门豹惩治巫婆、惩治官绅头子、惩治官绅们来突出的。因此,教学《西门豹》时,紧紧抓住“三惩”,并有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呢?教学时分这样三步进行的:

  第一次想象:“给河伯娶媳妇”这个主意是巫婆想出来的,故而惩治巫婆是西门豹治理邺要走的第一步妙棋。教学时,抓住“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这句话让学生边读边注意带点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不难明白:西门豹并不是真的要为河伯重新选媳妇,只是以让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为借口,把巫婆投入漳河,从而达到破除迷信,教育群众,惩治巫婆的目的。紧接着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巫婆当时的神态、动作,想象巫婆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学生仔细看图,经过讨论后,有的学生说:“巫婆嘴张得大大的,乱喊乱叫,好像在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手伸得长长的,乱抓乱舞,似乎想抓到一棵救命草。”有的学生说:“巫婆听说西门豹要将自己投入漳河,吓得屁滚尿流,平时作威作福,得意忘形的神气劲儿早已不知跑到哪儿去了。”通过想象,使学生明白西门豹聪明过人,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地惩治了邪恶,为老百姓报了仇,出了气,并产生怀疑:为什么巫婆这么害怕见河伯?她不是年年给河伯办喜事吗?

  第二次想象:在教学惩治官绅头子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应抓住“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这句话要求学生注意带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就会懂得西门豹并不是真的在等巫婆回来,而是做样子给官绅们和围观的百姓看。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巫婆回来只是为了找借口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达到惩治邪恶的目的。接着提出问题:围观的群众表现怎样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质问官绅们,漳河里真有河神吗?”有的学生说:“老百姓在交头接耳,他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第三次想象:当西门豹杀一儆百,官绅们吓得丑态百出。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内容,并要求划出描写官绅们极度恐惧的词、句。学生们能很快找出“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等。教师应趁热打铁,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官绅们如此害怕?围观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什么?有的学生说:“那些官绅们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他们明白,用‘河伯娶媳妇’这种骗钱害人的把戏被戳穿了,他们活不成了。”有的学生说:“官绅们看到他们的头子被投进漳河里,下边该轮到他们了,个个吓得没了魂。”有的学生说:“官绅们知道他们罪恶大,西门豹不会饶了他们,老百姓也不会饶了他们。”教师这时进一步追问:这时的老百姓会怎么认为呢?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想,哪有什么河神啊,都是这些巫婆官绅们编出来骗人的,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他们一个个发了财,应该让他们受到惩罚,把钱还给老百姓。”有的学生说:“要不是西门豹来做官,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家的女儿,西门豹真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教师稍一启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就都展开了,并且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

  联想是桥梁,想象是翅膀。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西门豹》教学反思 篇2

  上完《西门豹》这一课,自以为抓住了人物言行品悟了“巧妙”,亲历了文本,也感受了西门豹的聪明才智,用语之巧妙,从而吸纳了那种言外之意话中有话的语言魅力。可作业批下来,实感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完整地回答问题组织语言的能力欠缺,细想正是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这一语言训练。

  课后有这样一问题: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问了哪几个问题?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文本中找找划划,同学们找得准,说得也头头是道,以为学生真正意义上懂了。可书面作业时,要求用简要的话写下来,好多同学是这样写的:

  1、西门豹问老大爷是怎么回事?

  2、这话是谁说的?

  3、新娘是哪儿来的?4、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

  看了同学们的这些答案,我觉得不满意。诚然,在课文阅读中,同学们因为联系了上下文,直接划找出来是可以的。但是在练习中,是脱离了文本,这样的回答,就不够明确了。这使我想起,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是简单地处理了这些,没能从语言文字的训练角度,让孩子们说说。

  比如第一个问题:西门豹问老大爷是怎么回事?(什么怎么回事?)文中就有一句话:“西门豹到了那里,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问他是怎么回事。”就可以对这句话进行提炼概括训练:西门豹问老大爷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怎么回事?也可以想象一下西门豹会怎么问,你来问一问。这样对于第一个问题就可以进行概括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进行完整明确的说话训练。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这话是谁说的?”脱离了文本,也就显得不明确了,到底是什么话呢?可以抓住“这”,进行联系上下文的语言组织训练。上文有老大爷说的话:“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是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这里就有“这话”的内容,可引导点拨学生把“这话”(什么话)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不给河伯娶媳妇,漳河就要发大水。

  批改了学生练习后,我又花了点时间重新弥补我课堂的缺憾,感觉效果很好,学生兴趣盎然。我也从中感受到自己对学生的能力还是把握不太明确,没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进行语言训练。实感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

  《西门豹》教学反思 篇3

  《西门豹》教学反思本文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重点叙述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将计就计惩罚坏人的事。文章主要运用人物的语言刻画出人物形象,表现了西门豹惩凶除害的决心和大智大勇,让学生受到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西门豹》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这篇课文很长,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点,敢于取舍、长文短教才有可能收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因此,本课时我把西门豹以“新娘不漂亮”为借口来惩治恶霸破除迷信的这部分作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研究对象。

  课文学习之前,首先对课题作了解释,关于复姓,在一般的群体里已经不多见了。让学生明白西门是百家姓中的复姓之一,又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复姓。在导入课文时,教师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学生对故事内容很有兴趣。整堂课,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惩治巫婆是西门豹治理邺要走的第一步妙棋。教学时,抓住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

  ①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②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

  ③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一催吧!”

  让学生边读边体会,通过这三句话学生不难理解西门豹并不是真的要为河伯重新选媳妇,只是以让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为借口,把巫婆投入漳河,从中懂得了西门豹将计就计、一箭三雕、环环相扣这些计策。最后通过板书整理的关系图,使学生认识在当时百姓迷信思想严重,所以任由官绅、巫婆摆布,西门豹没有马上采取行动,正是为了破除迷信、惩治恶人、教育百姓。

  学完课文进行课内外联读《包公审驴》,这两篇课文分别讲述了了西门豹和包公智慧断案,在联读中驱动发现断案的计策,获取更多的信息,将阅读的触角伸向文本的文化源头,学生已有的体验并产生新的思考。

  不足之处就是在交流西门豹的妙计时学法需要提炼提炼,让学生学以致用。

  《西门豹》教学反思 篇4

  《西门豹》是我们本学期精品课程阅读教学研究的篇目,我承担该课题研究的最终展示汇报。在研究中,我们三年级语文科组经过反复研讨、打磨,经过多次的修改,最终确定了最后的教学设计。我在讲课前也曾试教过,最后上得比较好,自己在各方面都有进步,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教后我进行如下反思:

  一、阅读教学重在"读"

  《西门豹》是一篇叙事课文,是一篇典型的阅读教学课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学生反复阅读,通过读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西门豹的话外音,通过反复读,体会简单故事情节背后的深刻内涵。

  在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让学生在读中体悟,特别是在第一课时,我让学生自由读、个人读、全班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品味西门豹的为人。但是在讲到老大爷说的三个"闹"字的时候,我只是让学生自由读了一下句子,便分析三个"闹"字含义及表达效果,学生说得不够准确。课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说得不准确的很大原因是这一部分读得不够,所以学生没有机会去深刻的.感悟,"闹"在不同句子中所表达的不同含义,以及"闹"所表达出老大爷烦的心情。

  二、教师要跟随学生来组织教学

  在上课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可以说教学环节及我所想要的答案都统统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但就是因为对教案熟悉,知道自己要什么,加上自己不够灵活,因此学生在说出不同我所想的答案,但与我预想的答案有关联时,我就不太会巧妙地引导过来,甚至明知答案接近,却不知道要顺学生的答案来讲课,反而又生拉硬套地说出自己的答案,就显得自己的教学组织生硬了些。比如: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官绅们吓得怎样?一个学生说,吓得魂不附体。"魂不附体"这个词多形象,可是我非说,"是啊,吓死了",奇怪地完成了教学。因此,教学一定要跟随学生的思想来组织教学,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灵活。

  三、课本剧如何演更有效

  在讲《西门豹》这篇课文时,我们反复研读教学流程,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我对教学语言也进行反复的思考,每个教学环节、教学效果都进行了精心地备课。但作为一个新教师,在教学上还缺乏经验,组织教学的能力相对薄弱;还有自己对课本剧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编演,还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在课本剧教学环节,学生显得有些乱,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反思,课本剧教学没有实现预期效果,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因素。

  作为表演者,熟知在戏剧中人物的情感表达,但是短短的两节课,不足以让学生深入的分析出这些复杂的机理,所以我认为,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为台下的表演者也同样如此,他不能体会当时的情况,只认为台上表演的同学很可笑,因此也不能完全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可见,足够时间的品悟和内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觉得,要想让课本剧的教学变得有效,靠即兴表演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即兴表演本身就存着这许多不可预知的状况,对于这些丝毫没有表扬经验的孩子而言,这些状况在表演过程中也很难实现恰到好处的处理。因此,要想实现一个秩序化的戏剧展示,就必须要有老师适当的引导和简单地排练,从而弥补学生对课文文意及人物性格模糊的不足。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中,学生也可以汲取养料,从而达到演戏入情入境,让课本剧更加尽善尽美。

  《西门豹》教学反思 篇5

  《西门豹》这篇课文很长,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难点,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做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在教学时,我就针对三部分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训练形式。在惩办巫婆时,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西门豹的话外之意,我采用了评读的方法,学生在“读—评—赏”的过程中理解了内容,提高了朗读水平。惩办官绅的内容与前边的内容相似,这部分就以读带讲。教训其他官绅这部分内容中有若干处难点问题,我就采用了质疑解疑的办法,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不断地读书过程中,了解西门豹不动声色地惩办巫婆和官绅,教育了百姓,最终破除了迷信,治理好了邺这个地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始终由学生自己来学。

  首先,我出示了两道思考题:

  一是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画下来。

  二是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并记下不懂的问题。学生在充分的默读自学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动脑筋思考,在自悟自得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产生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汇报时,先说说自己读懂的,读懂的内容通过朗读、评读再深入理解;又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通过讨论互相启发来解决。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都是围绕学生展示自己的需要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的,学生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西门豹》教学反思(精选5篇)】相关文章:

1.《西门豹》教学反思15篇

2.西门豹说课稿11篇

3.《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精选7篇)

4.观潮教学反思(精选9篇)

5.《猫》教学反思(精选15篇)

6.燕子教学反思(精选8篇)

7.《燕子》教学反思精选15篇

8.寒号鸟教学反思(精选8篇)

9.《寒号鸟》教学反思(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