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30 17:02:1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通用7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通用7篇)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1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难点,教师也比以往上相似的基础乐理课要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课堂还很活跃。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节课根据学生身边的活动,从他们最熟悉、简单的游戏入手,并将游戏与音乐进行巧妙的沟通,在游戏中渗透基础知识的学习,这节课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将某一特定的节奏或旋律融到他们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动作组合之中,孩子就特别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掌握的,但这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对学生、对音乐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养以及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渗透,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情操。本课设计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春天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自发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用心去感受和体验音乐。

  2、以听觉为主线,反复聆听

  音乐的审美感知是通过听觉进行的,因此,“听”应作为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正如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本课学唱新歌环节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导入——初听——音乐记忆——学唱歌词——歌曲处理。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用音响导入法,初听歌曲《一对好朋友》旋律,感受体验歌曲情绪;第二层,学生对歌曲旋律多次聆听、哼唱,在审美体验中记忆音乐,为后面的学唱歌词作铺垫;第三层,用多种形式学唱歌词,听唱结合,巩固记忆;第四层,感受音乐意境和歌词的意境,加深对音乐的审美体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声音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通过这四个层次,努力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在审美体验中走进音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听音乐、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3、设计音乐活动,积极参与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时,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音乐,从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为此,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活动,如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音乐游戏等,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本课中,教师启发学生创编歌表演、用打击乐器伴奏,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他们分组合作设计了动作;选择了串铃、三角铁、沙球等乐器为歌曲伴奏。在此后的合作表演中,学生有的唱,有的跳,有的伴奏,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走进音乐,并通过参与真正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享受音乐,合作能力、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也得到了提高。

  4、师生互动,共同体验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新课程提出通过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利于学习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投入到学习音乐的情境中。本课教学中,教师时而与学生翩翩起舞,时而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断给予鼓励和帮助;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也为之兴奋不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这堂课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在用自己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时,一年级的孩子更多的是专注于手上的动作,而忽略耳边的音乐,这样容易造成节奏乱的局面,课堂的纪律也很难把握,以后要引导学生多关注音乐。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2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课前我把《一对好朋友》歌词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初步让学生了解了歌曲内容,紧接着提出关于歌曲内容的问题,学生能够准确的回答,对歌曲又进一步理解,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在学习歌词环节中,教师有节奏的领读歌词,并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本课教学出现了的音乐理论知识。我采用了引导法提示法教学。教师请学生看歌词,听老师读了两遍反复记号中的歌词,置疑原因,学生思考,答疑。最后总结:当看到时,就要把这一句歌词唱两遍,那这个音乐记号就叫做“反复记号”。

  注:(在课上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表现好的学生一定要及时表扬。对课上表现不好的学生,可以请他们起立进行音乐活动表演,最后让全班同学对他们的表演给予评价,并找出优缺点,总结原因,无形中引导这些同学参与到了音乐活动当中,教师给与鼓励,渐渐的会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3

  从得到这个任务开始,我就在思索,该上什么内容,最终为了配合这次活动(手拉手)的主题,选择了这一个首歌——《一对好朋友》,这节音乐课,严格来说应该是活动课,如果从整节课堂气氛来说,我感觉很快乐,也感到孩子们的快乐。

  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来总结自己对上完这节课后的一些思考:

  努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具有亲和力、受欢迎的老师。

  在音乐课堂上,我常常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我想,这源自于我内心还保留的一点童真吧!和他们在一起,我特别渴望回到童年,所以我表现出来唱歌、说话的动作、声音、肢体语言,是和他们相连结的,当他们看见一位让他们倍感亲切的“小朋友老师”,很容易卸下防备,向我坦露他们的内心,和我真诚地交流,我们之间没有距离。但有时候很遗憾,有些高年级的班级,我想做的时候,孩子们却觉得我幼稚了。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习惯,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

  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对待音乐课态度,从坐姿、唱歌以及回答问题的姿态、表演前后的细节、回答问题的完整性等等。一节良好的音乐课,需要老师和学生拿出对课堂尊重、对艺术尊重的态度。

  对歌曲细化的处理

  这是一首充满了童趣,带着俏皮可爱的感觉的一首歌曲,学生在唱会这首歌曲的基础上,还需要将声音表现得更灵活、有弹性,在这一点上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方法加以指导。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4

  课前,我把《一对好朋友》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初步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的.简单道理。在教学环节中,我采用环环善诱,让幼儿自主跟图讲述故事情节,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幼儿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在识字环节中,我采用了随文识字,让幼儿带着生字走进故事,从而达到边熟悉故事内容边识字的效果。

  课后小结,我着重强调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让幼儿们明白:朋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并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平常是怎样做的,通过学习这则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5

  本课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孩子通过欣赏音乐,来充分的感受音乐,充分的感受音乐的节奏,并且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做漂亮的动作,除了掌握音乐的节奏,还要重点掌握3/4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会一首歌曲,从音乐中得到快乐,受到熏陶和陶冶。本课结束,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学歌的环节中,我让孩子充分的听音乐,充分的感受,这样给歌曲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孩子通过感受音乐,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心情,这是个进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那就是“交朋友”,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而他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够和老师成为好朋友,这一点我利用这首小歌《拉勾勾》得到了解决,在歌唱过程中,我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每一位唱的好,表演得好的人去拉勾勾,并且告诉孩子,和我拉过勾勾的人都已经成为我的好朋友了,这样一来,激励了其他没有被我拉过勾勾的孩子,再适当的提示大家,唱歌正确的姿势和声音,这样一首小歌很快被学生掌握了,并且大家是在开心的过程中学会的,因为每个人在学会歌的同时,都和老师成为了好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评价学生,他们的语言,动作和眼神我都用肯定的语气来评价,我从不批评学生,一年级的小孩子,他们在课堂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也会好动,不遵守纪律,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用很委婉的一句“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大家都会用最快的速度把心思回归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歌曲学唱的过程当中,我深入孩子中间和他们拉勾勾的时候没有想到要按照音乐的节奏拉勾勾,只是和学生简单的拉了几下,如果按照音乐的节奏拉勾勾则能够渗透到音乐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孩子更容易理解3/4拍子。在教歌过程中,我没有注意孩子的声音训练,只是告诉他们唱歌正确的声音是轻声唱不喊叫,但孩子会说,不会做,我应该及时纠正错误的喊叫的声音,使孩子张嘴的时候声音就是好听的。音乐课上,孩子张嘴的声音是给听课老师的第一印象,这很重要,如果一个班的孩子唱歌的声音很好听,这将会体现一个音乐老师平时对孩子的训练程度,是否注意了声音训练对于一个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工作。

  本课基本达到了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孩子们也学会了许多知识,掌握了3/4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会了一首歌曲,上了一节有趣,活泼,开心的音乐课。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总结不足,发扬优点,不断的提高自己。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6

  音乐的审美感知是通过听觉进行的,因此,“听”应该作为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歌曲为2/4拍,徵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丫丫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转的情景。歌颂了小朋友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歌曲“哩喽喽”吆喝声的加入,为歌曲增添了乐趣,使得歌曲更为生动。

  为了丰富课堂,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都愿意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熟练掌握新授歌曲,我精心设计了很多活动。在《一对好朋友》学唱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激趣导入——初步感受——音乐记忆——学唱歌词——歌曲处理。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用动画导入法,首先听歌曲《找朋友》,学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后坐好,接下来欣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动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感受2/4拍歌曲的节奏;第二层学生多次聆听《一对好朋友》,在审美体验中记忆音乐,为歌曲的学习做铺垫;第三层用多种形式学唱歌词,听、唱结合巩固记忆,第四层感受音乐意境和歌词的内涵,加深对音乐的体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声音或方式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通过这四个层次,努力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在审美体验中走进音乐的教学理念,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参与真正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享受音乐,合作能力、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一节课下来,基本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完整地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歌曲的节奏难点也基本掌握。在课程环节的安排上也比较清楚,过度自然,重难点突出。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上完课我自己对整节课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有待改进之处:

  1、学生对前倚音的加入掌握不准,不能体现歌曲所要表现的效果,应该让学生多接触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及节奏感;

  2、由于听课的教师多,学生的表现不是很好,师生互动的效果也不理想,应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3、虽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但是学生不能够集中精力学习歌曲,以至于创编活动临时取消了,这也是我自身经验不足导致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有放有收;

  4、要锻炼解决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只有这样我才能够更好的驾驭课堂,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那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音乐教学要体现“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终身受用。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7

  在歌曲《一对好朋友》这节音乐课中,我尽量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导入的时候让学生欣赏了他们熟悉的歌曲《找朋友》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

  引入到新课教学。在歌唱的过程中,抓住了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学生掌握比较好,附点四分音符和倚音的演唱都比较正确,歌曲的表现性也不错。

  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的德育,人和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人和动物也是好朋友,也要和睦相处。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难点,教师也比以往上相似的基础乐理课要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课堂还很活跃。这节课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将某一特定的节奏或旋律融到他们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动作组合之中,孩子就特别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掌握的,但这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对学生、对音乐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养以及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

  这堂课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在组织学生拍手为歌曲伴奏时,二年级的孩子更多的是专注于手上的动作,而忽略耳边的音乐,这样容易造成节奏乱的局面,课堂的纪律也很难把握,以后要引导学生多关注音乐。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05-16

一对好朋友的教学反思04-25

一对好朋友的教学反思04-25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08-13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01-07

《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范文12-11

《一对好朋友》教师教学反思01-22

音乐《一对好朋友》教学反思01-16

《一对好朋友》音乐教学反思范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