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通用19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1
在之前的李淑华教授令人震撼的讲演中,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教育机制下人才培养所造成的弊端:实践本事、创新精神的缺失。
仅从我所在的乡镇小学的教学现状来看,此问题普遍存在并且十分突出。由于我县多年来高考升学率一向不梦想,于是层层查找原因,层层狠抓教学质量,原先相对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小学只能单单围着教学质量这根指挥棒转。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把教学工作完全简单化:语文教师能够不讲课,直接就是做习题,背课文等一些能应付考试的事;数学教师将绝大部分时间用来让学生做习题,资料做了一套又一套,学生俨然成了做题机器。凭心说,我是不忍心让自我的女儿在这样的环境里理解教育的。
周凤甫教授关于美术教育的阐述,让我了解到世界各国美术教育的历史延革,美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构成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很庆幸,不需像语、数教师那样还在痛苦地为教学质量而做着违心的事!经过这次“国培”,我的目标更明确了,我会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去实践自我的教育梦想。
金传富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教授,我从他旁征博引的讲演中感受到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所具有的魅力。
从教二十多年,我几乎从没有想过要去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倒不是我不想做,是觉得自我没水平,也无从做起。但听了金教授的学术讲演,我似乎看到了期望,我觉得我能行。为什么呢?因为金教授的阐述让人一下子感到做研究的门槛原先是那么低:最原始的科研是问题,遇到问题去解决就是课题研究。其中主要是如何深入的问题。那么如何深入呢?除了阐明自我是怎样解决的,还要把别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加以引入,应用于解决问题。能够这样着手:一是观念的研究;二是教材的研究;三是教法的研究;四是学生的研究;五是综合的研究。作为“入门”,我觉得第三个——教法的研究和第四个——学生的研究是比较适合我的,也是作为一线教师最密切相关的研究。关于教法的研究,必须先弄清它的研究门类:一是教法的性质是什么?二是教法的分类有哪些?三是经典的方法是什么?四是个性方法是什么?五是教学流派与生成。关于学生的研究也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的本性是什么;二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怎样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四是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五是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六是怎样构成学生的学习的良性互动。
做研究型的教师,为我们的教育人生添上色彩艳丽的一笔!
李淑华教授的报告我很喜欢听,她指出当今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我深深认同,我认识到此问题造成的后果,让人很想得到现代教育新理念的支持。
中国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在某些方面都显示了中国教育的优势:知识技能、解题本事、认真勤奋刻苦、踏实谨慎等等,都是国外(欧美)学生所难以望其项背的,长久以来,国人也所以而感到自豪但走出国门,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动手实践本事、创造性、好奇心、兴趣爱好、自尊自信、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方面就很欠缺。李教授运用许多生动的例子向我们讲解,论证有力。
在阐述自主建构的学习观这一现代教育新理念时,李淑华教授讲的寓言《青蛙和鱼的故事》真是太深刻了,只要想起这个故事我就会提醒自我千万不要当青蛙那样的教师。我反思过支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正是因为充当了“青蛙式”的教师吗?不懂得学习的规律,那根本就不配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啊!
我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师范生,因为当时学校条件限制,我没能选择一门喜欢的专业,只能是普师,但因自小喜欢写写画画,在师范三年我实际上是把书画当成了专业课来学的。在校学习时,我就加入了省硬笔书法协会,国画也在国际书画赛中获奖,毕业以后仍然坚持业余时间练习毛笔书法,多次在省市书法展赛中获奖,并加入省书法家协会。也许是专业成绩比较突出的原因,使我这个在美术教育上并不在行的普师生受到校领导的重视,委以专职美术教师的重任。我不得不对美术教育理论予以关注。那时美术新课标还没有颁布,而有关美术教育的全新理念已经传播开来: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事,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当时对我触动很大。不久就有了新课标及相关培训,那也是我参加“国培”之前唯一的一次美术培训,但实话实说,我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而是职责感。
目前中小学应试教育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很多学校能够说很严重,严重到无以附加的地步。就拿语文课来说,教师能够不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而是根据自我的经验,直接让学生做课后练习,背诵相关文字,一遍又一遍地抄写。这样做的后果严重吗,放弃了学生的发展,当然很严重,但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很好,这样的教师不会受到惩罚,还能得到奖励。周凤甫教授在讲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时曾提到,美术课是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构成方面是所有课程当中最好的。这是作为地位低下的美术教师值得骄傲的,但仅此而已,骄傲得由美术教师不懈的努力取得。
对于新理念,所有教师应当都有认识,关键在落实。对于美术课来说,按老一套的做法教师是很简便的,甚至简便到美术课就是给学生一幅画,让学生照着画就是了。这样显然不行,那么首先,上课前我得多问问自我,我的这堂课能让学生在哪个方面有所发展?要做到这个方面的发展,我应当在教学中做到什么?其次,多写教学笔记,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同时,解决一下理念问题。新的教学理念不是说用就用得上用得好的,我们要学会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寻找理论的根据。国培给了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会努力学习。虽然在短期内美术课并不能显现它的作用,也不被重视,甚至课都不能开足开齐,但我会做努力做好自我的工作,向着心中梦想的目标……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2
美术是一门异常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本事,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头画,学生在下头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简便、学得欢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资料。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教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教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那里我想谈我一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教师都明白,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齐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并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研究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教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能够画在桌子上,还能够“乱涂乱画”。
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以往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能够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我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能够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资料。教师能够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能够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能够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一样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并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能够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我,其实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本事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本事。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仅有一个,经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本事。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善自我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必须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必须观察本事、思维本事、构图本事和辨别、调色本事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简便愉快,趣味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3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资料。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欢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氛围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教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那里我想谈我一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齐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进取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教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能够画在桌子上,能够“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能够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我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能够采用开放的教学资料。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本事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本事。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并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当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经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本事,到达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必须观察本事、思维本事、构图本事和辨别、调色本事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简便愉快,趣味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四、注重对学生学习评价:
在教学中,要异常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本事,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一样,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教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我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4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本事,下头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仅有几张插图,其他的资料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资料来吸引学生,经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比如,六年级“纸工饰物”这一课中,我结合此刻的天气情景,说说青蛙是因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学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请他们发挥想像力。问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我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
小青蛙做好后,我们又能够做其他要冬眠的动物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终,我叫他们都带领动物去冬眠,童趣一点的语言原先以为六年级学生难以理解,但我的顾虑却是剩余的了,一堂课,既简便欢乐又严谨地完成了。
二、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主角觉得陌生而枯燥。
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十分认真,进取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到达了较为梦想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5
本学期我担任一至三年级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每周18课时,虽然很辛苦,但是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与进步,我也就觉得欣慰和满足了。下面我针对一节课的教学作一下反思:
《变脸的太阳》一课是一年级(上册)的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这节课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兴趣出发,以快乐为主旨,让学生从听歌曲活动入手,观察太阳一天及四季大小与颜色的变化、听故事,再到感受画面的美,最后用自己的手创造出色彩艳丽、形象独特的太阳。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感知中发现太阳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在活泼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新知。下面就从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两方面进行总结:
一、贴近学生心灵式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下的教材呈现出的是一种更为“儿童”的文化,促进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教材的内容具有“童心”、“童趣”,学习内容更贴近儿童生活。作为教师,想真正走进儿童美术,就要有一颗“童心”,而且一年级学生正是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尤为重要。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学习的趣味性,让“乐学”理念充满课堂,将有趣的、学生喜欢的听歌曲活动融入导入环节。首先我播放一首《种太阳》的歌曲让学生来听,然后再由他们说说想种怎样的太阳,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始终贯穿整个导入环节,很自然地带学生走进美术活动,从而自然导入了本节课学习内容。在尝试环节我又让学生来听一听、看一看,探究太阳的形状与色彩,找一找、学一学,这一系列突出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活动更贴近一年级孩子充满好奇又用于探索的心理特点,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会了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同时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二、从观察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只有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发展,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才会激起智慧的火花,学生才有可能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所以本节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观察、记忆日常生活中肉眼可见的太阳,欣赏科学家在太空拍摄的太阳,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启发学生在色彩上进行大胆表现,再通过讲故事、欣赏作品、教师示范,进一步启发学生在太阳的造型上进行创新,这一系列观察活动,都是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探究来完成的。学生眼中不仅闪烁着欣喜的光芒,还充满了智慧。通过观察学生们发现太阳的脸型、五官、光芒、色彩等都可以发生变化,这些新知的呈现都是通过学生体验来完成的',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不仅如此,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一直都在不停地从观察——思考,再观察——再思考,就连最难的如何使画面构图饱满,也是通过学生合作探究集体完成而发现的,为今后的美术造型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很高,学习新知的同时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儿童是富于幻想的。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开头的歌曲《种太阳》,到欣赏绘画作品《太阳神鸟》、《太阳》,使学生通过对作品造型及色彩的欣赏,感受在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完美结合下产生的美,注重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大胆绘画,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作品。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效果还是不错的。通过让学生观察、体验、探究等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有些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背景创作不够丰富。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画的背景内容都比较简单,很少有平时生活的场景,整体感觉比较单一。
二、加强美术课作业的讲评,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化,主动吸收学生参与,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一旦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创造性的时候,学习过程便充满美的魅力,成为学生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过程。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6
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实施合作学习,设定合作的主题,调动学生的合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本事。
设定课堂的学习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共同完成课堂任务。以《春天的畅想》为例,教师以朗读朱自清的散文《春》,引导小组探讨对于春天的畅想,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遐想。小组共同交流对于春天的畅想,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每个小组准备绘画工具,共同商讨设定如何把文字的记录转化成绘画的形式,传授一些绘画的技巧,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掌握必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学生的团队意识。
引导和小组形式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的以讲课为主的教育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被进取的调动起来,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了与他人交流的本事和自我的表达本事,灌输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和师生的配合。教师的引导决定着课程进展的`情景,驾驭课堂的本事。怎样控制课堂的突发事件,以及如何妥善的处理。
此刻一向在提倡“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总结和反思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做到不犯二错。争取再学习的机会,进取培养自身再学习的思想和习惯。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7
《红色的画》是人美版三年级第6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对比色等,这些都是以原色为基础。学生对于色彩是不陌生的,但要使其理解色彩理论知识,并准确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有一定难度。为了避免把此课上成单纯的色彩知识课,我充分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前就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红色的运用,收集红色的物品;在课堂中又引导学生以欣赏、观察、分析、表现等学习方法去感受和运用红色。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共同合作。体验求知的乐趣。
我启发学生,我们通常在什么样的场面用到红色?为什么呢?红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教材中喜庆的场面使学生瞬间融入到那热烈的氛围中,就不难理解红色是中国人传统喜庆的颜色和所蕴含的红红火火、吉祥如意的寓意。接着又让学生欣赏感受绘画大师的作品,进一步感受红色的色彩美感,树立生活美术的理念。
针对“如何利用深浅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有层次,主体突出”这一难点,我利用让学生在油画棒中寻找红色系列的颜色,来启发他们理解深浅、纯度不同的红色,而后又通过让学生欣赏自己的范作来体会如何运用的绘画实践中去。
这次的范画,我准备了两幅。一幅画了两个大草莓,一个涂了颜色,一个只勾了线。那个涂了颜色的大草莓特别显眼——很大、很鲜艳——让人有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范画出现在学生们眼前,他们都惊异地说好像真的草莓。我把用来给草莓土色的几种颜色分表找出来,并在别的纸上简单示范涂色方法,他们似乎突然发现涂色的神奇效果,都跃跃欲试了。就连平时不愿勾线、不愿涂色的学生,也满怀热情地尝试起来。
另一幅画了一瓶花,紫色的花瓶,橘红的花朵。这幅范画是放在第二节课上出示的,是一幅完整的、画面饱满的红色的画作,尤其是画面背景颜色,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绘制这幅画,我花了很多功夫,运用了色彩的一些技巧。这样的画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有些“可望而不可即”,但他们很喜欢,甚至还有学生尝试模仿,并且画得挺有感觉。
范画与美术教学尤为重要,然而,在教学现实中从未使用一张范画,或很少使用的大有人在,专靠一支粉笔一本书长期进出课堂,“空对空”地对学生说教,原先许多情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讲得干巴巴的,枯燥得没有一点“味道”。由于没有范画的启示,学生的绘画技能、技巧长期处于模糊不清状态,许多学生的作业“原地踏步”,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淡,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这种不良现象发展下去,对美术教育是相当危险的。
提倡范画教学,不断地探讨范画教学,不断地提高范画教学的质量,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8
本节课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刮蜡画的技法,在刮蜡画中点线的运用很重要。这节课的主题是甜蜜的梦,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尽量不在黑板上示范画,因为有些学生会依赖老师,依赖范画。但也有好多学生的画面非常具有创意。引导学生了解到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异求新,才能设计好的作品。不仅课堂上这样做,再生活中更应养成乐于观察、善于创造的良好学习习惯。
《甜蜜的梦》是造型表现范畴内容,意在教师指导学生复习了解刮蜡画的表现特点,引导学生感受用刮蜡画方法进行创作的乐趣,启发学生运用在深色纸上刮蜡的技巧来表现梦境,并让学生谈谈对作品的不同感受,增加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会刮蜡画的独特艺术美感。
本课执教中常见问题在于:
1、学生在创作中对于梦境效果的体现不准确或不明显。
教师最好课前创作些表现梦境的范画来进行引导,启发学生创作思维,另外还可以借助范画解决构图问题,也可找来表现梦境的`招贴、漫画给学生欣赏分析,用于解决这一难点。
2、学生在制作刮蜡画纸的时候容易出现颜色涂不匀的现象,影响刮画效果。
应督促提示学生将表面的颜色一定涂匀,画面才会有好的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9
本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一、黑板上一棵大树的出现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也把学生所有的作品展示出来。
二、注重了师生的共同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
用故事导入,给学生营造了神秘的气氛,通过观看各种千奇百怪的大树图片,调动的学生参与热情。接着是得到了一颗神奇的树种,这个环节的出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并与教师共同展示种子长出的大树,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了解了大树的基本结构,在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时,用一句话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棵树上,发生了许多神奇有趣的.故事”。很好的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增加了信息量。
教师建议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大树的神奇,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由于,作品能够很快速的展示出来,给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时间,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有的画出水果剪贴,有的利用现成的图片,还有的用彩纸折出小船,有的学生甚至用纸盒做成火车,教师也参与创作,用彩纸包糖果……
展示环节很自然,请学生扮演小鸟飞来,学生们把这颗神奇的大树介绍给小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10
教学反思:在上这节《画画叶子》一课时,教材要求学生能用长短、粗细、曲直、疏密的线条表现出不同的叶脉、叶纹,课前我让学生们捡来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叶片。可是因为是一节写生课,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写生,对学生来说难度大,不知如何下笔。一年级的小朋友画的叶脉、叶纹要么是直直的、硬硬的`,没有生机,要么是乱糟糟的一团麻,都没有在仔细观察叶子,只是想着怎么画就怎么画。为了降低难度,在画叶子外形时,我教孩子们采用了印外形的表现方法,使得学生很快就接受并印出了外形,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构图达到了美观的效果,然而,也有小部分学生准备的叶子小,使画面空荡荡,我就鼓励他们重复多印画几片叶子,最终达到满意的画面效果。
在讲解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叶脉、叶纹的技法难点时,我结合范画欣赏作示范,并选择一种表现方法在纸上画给学生看,学生的作业难度降低了,作业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让学生感到第一次写生的意外与惊喜,真正地做到了一次“与生物的共成长”。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11
《花式点心》一课,通过让学生学习搓、团、捏、拉、压和接等泥塑的基本方法,用彩泥表现各种“小点心”,体验材料的美感。本课是学生进入小学后第一次学习粘土造型,在训练学生手指小肌肉的灵活性的同时,培养他们掌握物体整体概念的能力,因此操作技法训练不易过难。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面对美术课中用到的新材料,更是充满了好奇。因此,这一节课,我也主要针对这一特点,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玩”中创新。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欣赏同龄儿童制作的`花式“点心”,引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大胆进行造型练习。通过对花式“点心”的不同造型训练,逐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整体—局部—整体地观察事物。课中利用橡皮泥的可任意塑造、随意揉捏的特性,让学生揉捏造型中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还通过给“花式”点心取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最后作品的呈现中,效果还可以,但整节课的纪律问题,不如绘画课那样容易调控,有些混乱。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12
不同于前一节的是这节课是立体造型表现,这样的课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尤其是面塑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学习面塑不仅要求学生会用面塑的方法制作小动物,而是要通过面塑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动手造型能力。
三年级的面塑教学,我选用的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橡皮泥代替的面,利用橡皮泥这种工具做面塑,可以充分鼓励和培养学生低年级学生动手塑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初学面塑的孩子,“面塑”对于他们来说充满了神秘感,上课时我没有准备供学生欣赏的范品,我想让他们抱着玩的心理,掌握制作方法,把握偶然效果,感受成功的喜悦。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用橡皮泥捏制造型,体验揉、搓的制作方法。首先通过欣赏课本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艺术特点,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其次在制作环节,对制作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学生掌握了揉、捏、压、粘等方法,并且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缺点:这节课个别学生动手制作能力比较差,作品缺乏新意。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13
通过《我和昆虫》一课的学习,使我深刻的了解到利用各种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等方式方法,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习,从而,更高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能极大地引起儿童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看见书本上和我提供的各类昆虫作品,每个人都非常开心。尤其是教材上的图案,那绚丽的色彩,那展翼飞翔的优美的舞姿,那斑斓的花纹条理,让学生们都沉浸在无尽的遐想中。我让他们欣赏,相互议论,用心的看和感受,自由的站起来说所知道的昆虫的`各种知识。并模仿一种你喜欢的昆虫的动作。让他们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并来想象一下自己和小昆虫玩耍的感受,用自己的双手来画一画自己是如何与自己喜欢的小昆虫一起玩耍的情景。
学生不仅从自身的表演中得到了乐趣,并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节课,是我明白了美术课的真正魅力只有通过“学中玩,玩中学”,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才能够寓教于乐。只有我们在教学中肯花心思,下功夫,就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14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我在上《蝴蝶落我家》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课上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
在上《蝴蝶落我家》一课时候我将
(1)折柱子。
(2)画一半蝴蝶。
(3)镂空剪切。
(4)色彩装饰。
(5)粘贴纸筒。引导学生分步骤探究方法,作为重点讲解。教学中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视频演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掌握。
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15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中陶艺系列的内容。
无论你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城市还是乡村,都会发现身边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老房子,它们可能是乡村的老戏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昔日大宅、名人故居,也可能就是你的老家。这些老房子有的是砖石结构,有的是土木结构,有平房、有楼台、有院落。它们都曾经辉煌,曾经人声鼎沸,曾经有着美丽的装饰,曾经热闹温馨。它们有些虽然出自乡村工匠的手,却代表着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区独特而精湛的工艺水平,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散发着淳厚的乡土气息,就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悠悠的历史中感受着时代的进程。这些老房子是我们难以忘怀的乡土瑰宝!
引导学生发现老房子的美,用泥塑的方式制作老房子,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关注乡土文化,从不同风格的建筑中体味文化,同时也培养他们对建筑、家乡风貌、家乡历史文化的感情。也许,在他们略显稚拙的小手下,只能表现老房子的一隅,但是我们相信,源于创作中的感悟与关注,会对他们一生的审美产生影响。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16
整堂课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各种绘画工具的提供不但没有让他们手足无措,反而使其如鱼得水,想出了各种点子来进行创作,有剪贴,有拓印,更多的是用彩笔直接画。最有趣的是学生们在图画旁边写的那些文字,使画里的物体顿时充满了生命力。没有了教室里四面墙的束缚,学生们显得很自由,交流更多。学生之间的评,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评价自己的事,更为公正,也更易使被评的学生接受。但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协作性差,完成作品的.耐性不够等。总的来说,经过此次教学,我有以下两点深刻体会:
1、帮助学生多观察,培养学生有耐心。
学生经常遇到画不深入的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对事物观察的方法,观察得不够仔细,导致描绘不细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多练习,培养高度的耐心,提高观察的能力。
2、启发学生多想像,引导他们多练习。
学生的想像力虽说是天生的,但要求想得有意义、有意思,还得有教师正确的启发与指导,使他们从生活中得到切实的体验,并将活动中的感悟表现出来,多想、多练,这样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17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用自己的智慧美化环境。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废旧材料,由于孩子们所带来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废品,所以将无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开始,我示范把一只易拉罐变成一朵漂亮的小花,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在本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们带的材料种类比较多:水果网、纸杯、小木块、易拉罐、牙膏盒等等,因而我没有具体介绍哪一样物品如何制作,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通过欣赏老师的作品,找出制作的材料方法,并以一个小小的瓶盖和一个小纸盒去引导观察,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路,以找到观察制作的要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孩子们制作的过程中,我还用多媒体展示很多有关变废为宝的图片资料供他们参考。制作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创作欲望很强,剪、折、贴等方法运用恰当,个个都是能手,学生创作也是各有千秋,不拘于教材。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18
《城市灵光》(湘教版)一课建立在广泛的美术文化背景之上,重在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课外调查实践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标志性建筑,并在此基础上自由、大胆地进行创作表现,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时我从欣赏繁华的香港夜景和雾色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导入,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文明气息,以及体验建筑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体现的微妙关系。然后安排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或自己喜爱的建筑,从建筑的设计思想、风格特点、外形结构做简单的介绍,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后从制作材料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生活中各种废弃物品来进行创作,渗透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以,美术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掌声教学反思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篇19
我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图片,便于课上启发创作构思。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缺乏用纸盒进行家具设计的创意。为了解决这个我认为可以加大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交流这个环节,或是给学生看看书本中的图片。本课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教师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每组发一个教师教具,让学生拆一拆,折一折,有学生自主探索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的`进行学习了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去感受学习的过程,主动探索和研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快乐的自主学习。
纸盒怎么变家具呢?首先应该找到纸盒和家具相似的地方——外形,通过外形的相似在找到纸盒和家具不一样的地方——具体造型和结构,引导孩子们从“同”和“异”当中找到纸盒变家具的方法。按照这样的思路,整堂课上下来觉得学生学得还比较清晰,从学生作品来看,学生也几本能掌握纸盒如何来变成家具,但在家具类型以及造型方面缺少新意。究其原因,对于结构复杂的家具造型,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或者对自己没有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不要忘记鼓励和支持学生,让他们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进行艺术创作。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精选12篇)06-19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07-18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06-18
小学美术学期教学反思04-20
小学美术故事教学反思04-13
【优秀】小学美术教学反思07-04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范文01-17
小学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01-05
小学美术工作教学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