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望江南》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02 08:39:3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温庭筠《望江南》教学反思(精选6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温庭筠《望江南》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温庭筠《望江南》教学反思(精选6篇)

  温庭筠《望江南》教学反思 篇1

  以往我在教诗词时,总习惯于在参考书上寻找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这样学习进展非常顺利,然而学过以后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情感体验等语文综合素质,没有丝毫进展。当我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以后,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先去读,去预习,去翻阅资料助解。课堂上,我尝试把时间充分的留给学生去概括、去体会、去感悟品味,去探究。

  一、让学生的眼亮起来。以前预习新课时,我往往采用资料助读的方法。诸如介绍作者作品、时代背景,文学常识等,学生被迫记笔记,他们那时总是两眼呆直,满脸困惑。这次在学习《望江南》时,同样是资料助读,不过是用课件来教学,还增添了画面和背景音乐,学生的眼睛顿时亮起来了,加上他们之前认真的预习,这节课上几乎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都有话可说。这些现在反思起来不外乎是学生预习时下了大功夫,这样的词和这样的人觉得很实在而又很真切;是温庭筠的个性与他们张扬的个性有相同之处;或是他们对多媒体课件的若干画面感到很新鲜。总之,在那节课上,他们明亮的眼睛总是不断地凝视着画面,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二、让学生的口说出来。到了上课时,我让学生来讲来教,他们也可以质疑,然后再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成就感。学起来就更有劲了。学生的兴趣一旦调动起来,学习的主体地位就更能突出了。而当表扬或鼓励成了学习的动力后,学生就会更加好学和乐学了。

  三、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这里所体现在品味赏析方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进入情境来品析词的情感美。如,我问开头“梳洗罢”体会主人公是什么心情?有的学生品味道,这三字使开头含有喜庆气氛,含有一片深情。有的品味道:这是“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她打扮给她的心上人看的。这是学生用心品味到的人世间美好的情感!

  接着,我让学生再联系我们盼亲友的经历,继续细心地品味词的情感美。这着重表现在“过尽千帆皆不是””到结束部分。在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如有的说:从早到晚,这一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主人公满怀希望,她无数次盼望终于成死灰的泡影。有的说:这里看得出来她今天又是白等了,女主人公痴痴情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还有的说道:主人公一腔愁思而化为悠悠江水,脉脉斜晖,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由此可见,词中的主人公哀伤失望之情和学生情感经历产生了共鸣!

  但这节课仍有不足之处:时间没有分配好,没能体现出学生的动手能力。这首词是小令,共五句话,每句话就是一幅画面。我应该让学生的手动起来了,任选一句词来描图或进行文字描述。这样跨学科学习,利用其它学科资源作为调节和补充,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补充或深化学习的内容,这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我在课前构思时忽略的环节,如果加上,我想这节课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温庭筠《望江南》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现代诗与古典词巧妙结合,用相同的方法赏析现代诗与古典词,最大 限度地让学生获得一种品味诗词的亲切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闺怨 凄美的永恒,潜移默化地祛除学生对诗词学习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放下 思想的包袱走进诗词,只有乐学才能学好。

  2、注重围绕诗词充分开拓挖掘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想象中增强对 诗词的感悟力,在想象中获得自我创作的审美情绪。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训练。新课标的新理念之一就是教会学 生终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学习方法的指导能让学生更高效的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训练要以学生为本,即教师要开动脑筋,摒 弃传统教法,大胆创新,让方法与兴趣并驾齐驱。

  温庭筠《望江南》教学反思 篇3

  最大的优点是导入设计学生谈谈初中学了的词及其名句,学生纷纷发言,课堂气氛较好,师在这里融入易错字词的书写与订正,有助于学生加强正确记忆。

  最大的缺点是老师讲得太多了,其实完全可以导入5分钟,后让学生读2分钟,默写2分钟,让学生说说本词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诵读5分钟,然后让学生写10分钟赏析,剩下10分钟欣赏彼此佳作,最后10分钟老师总结,并谈谈作者其人。因文识人,更加表现对作者的重视,抛砖引玉,让学生课外赏析作者诗词。

  范例五由于在这个环节上用的时间过多,以至于到下课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未完成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本堂课由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思考、灵感改变了原先的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师也不应拘泥干预先设定的程式,开放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学生打破我们的预设,让我们在师生互动中多一些即兴的创造,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力!

  温庭筠《望江南》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的内容虽然与学生实际相去甚远,但只要理念先进,引导得 法,同样也能使学生受益不少,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做了一些有益 的探索:

  1、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意识的突出。本节课的阅读中绝大多数的资 料收集、感悟体验、品味表达、联想反思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老师只 是起一个主持人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的尊重。

  2、注重学习方式的引领与学习技能的训练。新课标的新理念之一 就是教会学生终生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好几 首词并不难,难的就是学生能否独立地正确地去理解其它一些词或文章 ,所以方法与技能就是教给学生核心的东西,本节课的基本出发点就正 是基于此。

  3、注重反思避免阅读中的“唯主题论”。在具体的词的阅读中,教 师着眼于词本身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理解因素与情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发表不同意见,并支持学生进行讨论与探究。这正是新课标中关于阅 读体验要求的具体展现。

  温庭筠《望江南》教学反思 篇5

  课终于上完了,我长长的舒了口气,静下心来想想收获颇多。纵观整堂 课我认为有两点较为成功:

  ①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习效果很好。以“读”为主线,设计了“ 听读”“诵读”“品读”“赏读”“说读”五个环节。尤其是“品读”环节,让学生 先找景物,再通过景物的串联,再体会情感,由浅入深,易于理解便于 接受,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

  ②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进入创设的情景。开头的“听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内容;“诵读”和“品读”中的“唱和诵”让学生再次 走进词中感知内容体会情感,同时训练了学生“听”和“读”的能力;通过“ 品读”和“赏读”训练了学生“说”和“写”的能力;最后的“说读”,学生自然 而然的成为词中人,对词进行再创造,深入领会词的意境。学生受到激 发,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而且表现出良好的语文素养。

  不足之处:最后让学生齐声说乃是一大败笔,学生对此的理解深浅不一 ,加入的话各不相同,故而学生很为难,且浪费了一些时间。

  温庭筠《望江南》教学反思 篇6

  《望江南》以登台游春起笔,勾画了一幅细风斜柳、春水鲜花、万千人 家的祥和画图。登上超然台四处眺望,护城河里春水漾漾,密州城内满 目鲜花,蒙蒙细雨沐浴着万千人家,令人心境平和,空明澄静。作者笔 锋一转,由眼前之景唤起思乡之念,寒食节畅饮之后,如今酒醒,故乡 何在?内心不由得发出一声嗟叹。然而,面对同游的老朋友,还是不要 去怀想故乡吧,来呀,让我们重新生起火来,品尝品尝刚焙制的春茶, 吟诗饮酒,可要趁着尚未衰老的大好年华!作者以一种乐观而豁达的人 生态度对待心中的郁闷,以一种高雅而超脱的人生追求平息了内心的矛 盾,洒脱地超越了不如人意的现实。

  这首词颇能代表苏轼此一时期的思想特点,在他看来,“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如果能摒弃对物欲 的孜孜追求,“游于物之外”,便能超越尘世的扰攘,做到“无所往而不乐 ”了。苏轼的这一思想贯穿了他后来不幸的一生。

【温庭筠《望江南》教学反思(精选6篇)】相关文章:

望江南温庭筠08-30

温庭筠 《望江南》11-23

温庭筠《望江南》11-02

《望江南》温庭筠10-31

望江南 温庭筠赏析09-09

温庭筠《望江南》解读11-04

温庭筠《望江南》古诗赏析12-25

温庭筠的望江南赏析12-24

温庭筠《望江南》文句解密11-09

温庭筠《望江南》注释、译文、鉴赏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