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范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1
今天讲了一节公开课,从上周接到这周要讲公开课的通知开始,到今天正式开讲,心里一直都提着,今天总算是可以松口气了,趁热打铁来消化一下各位听课老师提供的宝贵意见。
首先我自己觉得,本节课比较赶,导致有些讨论也不能很充分的进行。高老师指出,在讲《天朝田亩制度》一节时,情景模拟设置的不错,只是如果课下就安排学生准备的话,效果会更好;还是在评价这个制度的落后性时,高老师指出对私有的`否定也是其落后性的体现。
跳过这节课本身,我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语言细节;黄老师特别之处,课堂应该有详有略,新老师都有一个通病,总怕自己讲不完,或哪个知识点没有讲到,以这节课为例,太平天国的过程就可以略过,本身这些知识点也不需要讲解和扩展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杨主任指出,如果是上一节优质课,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在于,没有起伏,过于平淡,没有吸引学生的特点,比如语言、个人风格,如果只是讲知识,没有吸引学生的点,学生怎么能被吸引到课堂呢?李校长也指出,要与高考相衔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回归教材。
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2
低着头谨慎走路,会让我们摸不清方向,抬着头傲视前方,则会让我们看不到可能出现的绊脚石,也看不到自身在荏苒岁月中留下的串串脚印。所以,在历史教学的路上,要多回头追忆,多抬头看方向,不断地总结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和进步,进步了更要进一步反思。下面我就从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两方面对我的公开课《太平天国运动》复习(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探究)作一个总结反思。
一、主要成功点:
1、本节课最突出的亮点就是运用多元史观复习与解读主干知识“太平天国运动”,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已经不再拘泥于教材本身,而是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注重多元历史观的运用。多元历史观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分析历史,对同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我们可以通过更多角度去全面分析,得出更为客观的评价。身为一线教学的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渗透多元史观,并运用多元史观整合教材,解读重大历史事件和主干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主动应对高考,都有重要意义。因为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事件,其本质就是进行历史解释,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以此为核心解读重大历史事件,实际是在综合运用多种史观解决历史问题,从而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本节课是在结合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基本上达到了一些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和我的初衷是一致的。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怎样用同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点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起到高效的作用。
3、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气氛民主平等、轻松愉快,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通过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4、采用高效课堂模式,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基础上,突出了学生合作探究与交流,体现了团队协作与集体智慧的重要性。高效课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以“情景导入、学导结合、探究深化、总结反思”为主体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令我受益匪浅。
5、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自学、讨论、板书、讲述、评价等环节,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6、课前只有导学案和课件参考,对探究的核心内容没有做具体的预设和限制,完全通过思路的引领,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进行随机展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和实际需求。
7、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环节清晰,重点突出,核心放在了学生运用多元史观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主干知识太平天国运动上,这是本节课最突出的一个亮点。
8、课堂导入环节寥寥几句话却精心设计,蕴含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观信息,把中国置于近代世界的大背景下,便于在中西比较的基础上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具体时间与空间变换为19世纪中期中国南方的表述,使学生耳目一新,既有利于和世界接轨,把太平天国运动放在工业革命后工业文明冲击的大背景下去探究,又有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9、评点环节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需要,进行以肯定和激励为主的课堂评价,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点拨、拓展和补充,使学生收获了自信与成功的愉悦。
10、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标和新高考的目标要求为依据,形散而神不散,形式灵活,跌宕起伏,但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通过课后和学生的交流与反馈,这节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发和点燃兴趣引领思维的作用。
二、主要不足处:
1、课前强调最大限度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突出随机性,减少了预设,对学生状态把握不充分,使学生活动拖延了正常教学时间,影响了整个教学进程。须知课前精心准备是“高效课堂”实施的保证,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必须在课前下足够的功夫,备课不再是写写教案,而是要充分了解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去认真钻研教材、会用教材、活用教材,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精心挑选高质量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并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预习,教学生通过预习提高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经过这样的精心准备才能保障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
2、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主要充分利用了教材图文资料,但多媒体的运用相对欠缺,准备的课件主要在课前让学生参考,在课堂上因临时的故障没有打开,流于了形式,影响了教学的直观效果。
3、导学案的编写环节齐全,但是在重点与难点的确定上缺乏深究,显得草率,流于形式,指导性不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引领不明显,达标检测环节针对性不强,试题数量太少,起不到很好检测学习效果的.作用。
4、整节课的时间把握基本合理,但是展示交流环节因缺乏预设与限定时间,相对地拖延了时间,总结提升的时间少,精炼交流的时间紧,是一个显著的不足。优化课堂时间安排,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环节,一堂高效课一般由精讲、精学和精练三部分构成。也就是说教师要精选教材,学生都懂的可以不讲,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也不讲,做到精讲;教师要精心安排学的时间,提高课堂的高效益,让学生能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最大化的效益,做到精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灵活安排高质量的课堂练习,做到精练。但“精”不等于“少”,过于“少”且质量不高就达不到精炼的效果。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它不失为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会更多地思考、更多地关注,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出发,使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高效的基础上。
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3
高一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但他们性格较为活跃,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因此宜采用多媒体结合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教师主要采用创设新情境、材料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迁移、探究学习。我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就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谈谈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正式上课之前,幻灯片播放中国近代史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中国近代史内忧外患的社会状况,并感受中华民族不断奋起抗争的精神。然后全体学生再朗诵一首与太平天国有关的词:《钗头凤·天国吟》,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天国兴衰的直观感受,给学生带来新的感受、乐趣,促进他们的参与意识,快速进入课堂的教学。
(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整合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
比如:天国梦的设计,这些问题在激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扩大其知识面。
1、让学生观看两则《天朝田亩制度》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土地分配原则和产品分配原则,并启发学生思考,对以上两个原则进行评价。
2、让学生学习《资政新篇》的材料。
问题:
1.你认为《资政新篇》提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改革方案?
2.《资政新篇》的主张在当时能实现么?说说理由?
(三)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爱国情感。
幻灯片播放中国近代史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中国近代史内忧外患的`社会状况,并感受中华民族不断奋起抗争的精神。
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学情分析存在不足,主要是低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期待;教师的语言略显苍白,不甚生动;教学设计还是有些偏重形式,而对内容的挖掘深度有些欠缺。比如:怎样保证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能够实现观点在交流碰撞之后的思维、思想上的倍增效应,这方面做的不足;如何化繁就简,课前的教学设计没有涉及。
在今后的改进措施中,对学情分析要每课具体再做课前分析,精力好集中;教学语言上的问题还是应该从教学设计的完善出发。
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4
课程标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这一内容的规定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突出这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和最终失败的过程;二是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
根据课程标准,我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尝试从平等的角度来组织教学。
一、“世间不太平”
为了平等而革命——讲述洪秀全多次应试而不中之后对朝廷的不满,组建拜上帝教对平等理想的追求。
二、“创太平世界”
1、建立地上的天国,落实平等的实践——《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四有两无”美好的.社会,其实就是洪秀全等人对其理想的平等的实践。
违背初衷的革命——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已经渐渐忘记了当初他们为了什么而革命,相反,他们也加入了封建特权等级行列,开始了不平等,腐化堕落。
2、天国的`悲歌,平等的最后挣扎——太平天国后期天国一直处于紧张的军事斗争中,很多设想都没有实施。为了拯救和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为平等目标的最后挣扎,可惜最后仍然没有改变灭亡的命运。
三、太平的反思
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和认识也处于不断发现、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中。但由于各种原因,教材只是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来解读和评析这场运动,不可能反映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教材的这种相对“滞后性”是造成学生对太平天国性质和历史地位争论比较大的原因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思想比较困惑的地方。因而要求教师在运用教材的同时,以尊重客观史实为前提,关注和合理运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材料,更好、更全面的诠释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材观”。
根据这种情况,基于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教材上有的“史实”,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教材中没有的“史实”,则需要适当补充。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这一环节时,通过补充讲述洪秀全的个人经历,既能够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让干瘪的历史知识丰富起来,也为客观评价这场运动的性质和历史地位做了必要准备。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讨论激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
【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八年级历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11-29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01-26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1篇)06-21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范文5篇01-25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04-09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04-09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05-25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总结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