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时间:2024-01-08 15:30:2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20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20篇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

  今天我执教的是语言活动:《啊呜啊呜吃得香》,《啊呜啊呜吃得香》主要是针对刚入园的幼儿进入集体生活,对家人还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平时在家里衣食都是大人包办,儿歌《啊呜啊呜吃得香》短小、简单,表现了各种动物自主独立的心理,并借助学说“啊呜啊呜吃得香”这句话,鼓励幼儿在园、在家都能自己吃饭,养成独立进餐的良好习惯。

  我采用的是最简单的形式,以图片的形式展开课程。宝宝们对图片也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小动物的图片,当我拿出小兔的.图片,宝宝们都很大声地说:“这是小白兔。”《啊呜啊呜吃得香》这一儿歌,主要是让宝宝们通过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并且它们是啊呜啊呜吃的,延伸到我们宝宝最喜欢吃什么。我对儿歌进行了改动,将“宝宝自己吃饭,啊呜啊呜吃得香”这一句中,让宝宝们自己先说你喜欢吃什么,是怎么吃的?那有些宝宝就会很快想到自己想吃什么,比如说吃虾,那可以请他创编一下儿歌:“宝宝自己吃虾,啊呜啊呜吃得香。”宝宝在这个环节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都想说说自己想吃的东西,而且都能将语句完整地表述出来。

  应该说《啊呜啊呜吃得香》这一活动开展的还是非常顺利的,宝宝们也知道了要自己动手吃饭,而且吃饭原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班的宝宝中午用餐也比以前好很多了,大家都在啊呜啊呜香香地吃饭,也能保持桌面和地面的干净了。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2

  我们班有一个“气包子”——天乐,只要有一件事情大家做得不合他意了,他就马上发脾气,当然他不敢朝着老师发火,更多时候就是跟我们生闷气,不参加我们的活动。家长对他的这点也很关注,常常与我们进行交流。通过平时的接送、沟通情况来看,其实天乐这种坏毛病,完全是家里人管教过于放任、太过宠溺形成的。比如上次奶奶来接他回家,他在与同伴玩耍,觉得自己还没玩得够,就是不走,奶奶一直在旁边催他快走,没用,我们老师采取了强制手段,他就觉得是奶奶让老师这么对他的,就朝奶奶发火,还打奶奶,奶奶却只是对我们说这孩子就这样,一定要顺着他才行。

  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好多坏毛病,跟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我们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爱孩子,只会使孩子顽劣,乱发脾气,他们的欲望也永远得不到满足。现在的家庭中通常只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整天围着一个小宝贝转,他们对孩子关爱备至,有时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从不拒绝。在天乐妈妈的联系本上也跟我们交流到,他们认为就这么一个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所以平时都顺着他,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他们以为这样做,孩子幼小的心灵就受不到任何伤害,孩子就会很健康地成长。却想不到结果却是让孩子对大人这样没有权威,乱发脾气,这点也让他们很头疼。不可否认,疼爱自己的孩子,是家长的.本能和职责。但是如果一味地纵容孩子,就会使孩子养成乱发脾气的坏习惯,从而影响孩子成长。我们通过与家长的良好沟通,让家里人做到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时,要采取忽视,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惩罚策略,同时对他的好的讲理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但不能只采取物质奖励的方法。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3

  上午的室内活动,我组织孩子们玩橡皮泥。李月说:“老师,我想包饺子,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便坐下开始教她。这时,坐在李月旁边的滔滔小声说:“老师,我想做3条蛇,行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滔滔平时在班里性格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兴趣都不大,有时我叫他,他也只是光看着我不吭声,我仿佛已经忽略了他了。

  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忙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滔滔听了很高兴,从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搓好了3根长短不一的长条。没等我开口问,滔滔就一一指着它们告诉我:“老师你看,这是蛇爸爸,这是蛇妈妈,这是蛇宝宝。”“为什么你这样分呢?” “蛇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得最长;蛇宝宝最小,我就搓得最短;蛇妈妈不大也不小,我就搓得不长也不短。”

  滔滔说得多好呀,把我平时在数学活动中讲过的比较长短的知识也搬了过来。我称赞他说:“滔滔,今天你真棒。”说完,把3条“蛇”举起来让小朋友看,一一介绍它们的名字,告诉大家这是滔滔做的。不知哪个小朋友喊了声:“老师,我也想做蛇!”“我也想做!”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叫了起来。我趁机说:“让滔滔来教你们做,好不好?”

  滔滔胆怯地看着我,我鼓励他说:“滔滔,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看小朋友们都等着呢!” 滔滔点了点头,开始认真地教起小朋友。看到小朋友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滔滔很是自豪,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内向胆小,不敢表达出来(就像滔滔,今天是因为我坐在他的身边,他觉得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才敢问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同时关注这部分孩子,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4

  个人反思对幼儿教师们并不陌生,一节集体教育活动、一次半日活动、幼儿运动会等,反思工作对于老师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些老师不重视反思的作用,简单几句话带过,如,活动效果很好、目标基本达到。其实,这样的反思是没有意义的。有必要让老师们了解反思工作的重要性。

  “个人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教师个人反思的撰写如能演变成教师自觉的行动和习惯的话,长此以往,就能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生活方式,教师也就在不断反省自己、反思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更新了教学观念、增添了教学智慧,提高了教学能力。说直白点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断积累的那些货真价实的东西永远是自己的,谁也抢不走。”

  教师树立教学反思的意识(1)各种活动研讨的目的是通过反思发现活动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工作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

  (2)没有十全十美的活动,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师,活动存在问题是正常的,能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讨更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素养。

  (3)通过实际案例让教师体验反思的价值,让老师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就这样,用事实说话,让教师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发现和感悟,通过同伴之间的影响,体会到进行教学反思的价值,逐步树立主动反思的意识。

  教学前反思,能提升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能力发展水平;活动中每个幼儿对目标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的表现,也会获得不同的知识和经验。

  (2)教学活动是否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兴趣是幼儿有效学习的首要动机,只有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幼儿才会全身心的投入,活动才会取得成功;在设计活动方案后应反思,老师所选用的导入语、环境布置、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3)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否充分、恰当;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摆弄的过程中,不断地开动脑筋,积极的思考,向自己提出新挑战,并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使幼儿增加对活动的兴趣、发展智力,并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后反思的具体内容(1)孩子对哪些活动内容感兴趣、哪些不感兴趣?为什么?

  (2)活动目标是否恰当?哪些目标达到了?哪些目标没有达到?哪些目标有超出?为什么?孩子得到了哪些发展?

  (3)哪些活动策略能有效达成目标?哪些活动策略未能有效达成目标?为什么?还可采取哪些策略能较好地达成目标?

  (4)活动材料的种类、数量、投放时间等能否有效达成目标?为什么?

  (5)提问是否紧扣目标并较好地达成目标?如果不行应怎样设计提问?

  (6)活动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怎样解决的?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应怎样解决?

  (7)活动中是否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怎么做的?有效性和改进。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5

  《小猪的婚礼》是一个美术的教学活动,讲述的是主人公波哥和卷毛妞要举办婚礼,邀请了很多的猪来参加婚礼,但是猪身上都很脏,而且没有衣服穿,所以再去参加波哥和卷毛妞的婚礼之前,小猪们进行了准备工作:洗澡,还有画衣服。每只猪都根据自己的特色,用颜料画了自己喜欢的衣服,然后去参加婚礼。

  这次我利用了视频动画为小朋友播放了这个故事,然后从故事中,小朋友们首先学到了,在去参加婚礼之前我们需要装扮自己,隆重出席,表现出自己对婚礼的重视和对婚礼主人的尊重。然后在了解到小猪们的衣服是怎么制作的.,让小朋友们自己为里面的主人公波哥和卷毛妞设计一套婚纱礼服。

  本次活动我为小朋友提供了纸和蜡笔,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设计婚纱礼服,大班的小朋友们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观,所以设计出来的服装都是各不相同,美轮美奂的。

  但是本次活动的不足在于:我没有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所以小朋友在设计服装时只能使用蜡笔,在设计的服装上就出现了单一的现象。没有立体感的体现,所以下次我应该准备很多的材料来供小朋友们选择。

  本次活动与《指南》的联结:1.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2.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3.艺术欣赏时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4.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6

  活动前的反思:

  选择这个活动一是来源于孩子,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在点心和午餐后让孩子玩挑花绳,时间长了有些孩子不在挑而是将绳子抛接和甩动。我发现绳子在下落中自然而然形成图案。可能孩子只是觉得好玩,我却得到启发何不用其来开展活动呢?既然选择这个开展活动,我就自己来玩线,发现挑花绳的线条比较硬,甩动时不容易形成图案,还有不安全的因素。于是我用毛线来尝试,比线绳更容易形成多变的图案。于是我借助于小小的毛线,设计了本次活动《有趣的线条》。

  我观察和分析了孩子的具体情况,他们的语言发展教好,但是能运用描述性词语的不多,单一的思维和从他的模式频率教高。所以在开始部分就引导孩子通过转动线条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想象。目标也定位在“对线条图展开想像,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像能力”上。

  第一次活动后的调整:

  第一次的活动中开始的图片我是提供了两张,一张是高低差异很大的线条图,另一张是比较平直的曲线图。在请孩子观察时,小朋友将两张图混在一起讲述,特别是转动后将的老师也不明白是哪一张。对于还的思考和想象有障碍,这两张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上有点区别。为让孩子思考的`点更明显,讲述的内容更集中,我就把另一张取消了,只提供一张线条图。在第二次活动中我觉得这样的改动是明智的,小朋友讲述和思考的点集中了,更容易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

  本次活动后的反思:

  为孩子提供的材料“毛线”是孩子熟悉的,而且操作性强,所以幼儿在的活动中的兴趣始终是很高的,他们能积极投入甩绳、观察、讲述和从不同的方位来观思考和想象。这是对我对孩子的能力和兴趣的充分了解,同时在每次活动中都给予了孩子明确的操作要求,让他们明白要做些什么。在活动中提供的氛围是宽松的,孩子可以随意地找地方,或是坐、或是站、或是爬着,我没有制止,也没有用理想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这让孩子就有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这样孩子无拘无束那么就更能激发孩子讲的的意愿。在每次孩子操作中我给与孩子的时间也是足够,尤其是在最后一个环节创编小故事中,满足了幼儿讲述的需要。整个活动都是幼儿的自主活动,既动手又动脑,孩子们玩得高兴,说得积极,全体幼儿都能在主动的活动中获得发展。

  另一个原因是运了的现代技术的手段,将不能保留的线条图用照片的形式拍下来进行保存,并让孩子有了更多观察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在电脑上这些图还可以转动,也是发展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想象。这激发了孩子观察和想象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

  对这个活动的一些思考:

  1、由于毛线是在地板上操作的所以在拍摄照片时有反光,一些深色毛线形成的线条图孩子观看不清晰,如果为每个孩子提供一张白纸那么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了。

  2、孩子在操作中教师应该提出让孩子相互讲述,或是让小朋友拿了毛线到客人老师那里甩动和讲述,不进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也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倾听的对象,满足他们讲述的愿望。

  3、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原来的提问是第一次只要孩子说出“像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说什么样的xx,可在活动中孩子的讲述冲已经大部分的在运用描述性的语言了,于是我就省略了这一环节即使调整了计划。这也是我对孩子能力的估计不足,小看了我们的孩子。这也再次提醒我孩子能力的差异很大,对于不同的孩子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

  4、在活动中孩子中出现了相互合作的意愿,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如果在集体中的及时推广就更佳。这也为我今后深入开展此活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可以让孩子来尝试双人、多人合作甩线条图进行讲述活动。

  本次活动虽然结束了,可是这样的活动还将继续开展,如用毛线来制作、用毛线来绘画、用毛线运动等等。这些我将把毛线提供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让孩子来探索,根据需要再组织相应的活动。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7

  “爱磨牙的老虎”讲的是一节音乐活动,其实我给小朋友们上这节课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让小朋友么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感受音乐为重,通过手、耳、眼、想象等多种感官的参与,用不同方式、尝试多种形式,达到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拓展学生对民族打击乐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紧紧吸引在音乐作品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想象力,去感受作品呢?

  首先,我先让学生认识打击乐器,并了解其音色特点。在导入部分,我突出性的出示了鼓的图片,并通过聆听,将老虎的形象与鼓建立起关联。这样学生既认识了乐器,又了解了其音色,还知道了乐器可以描述某种事物的`形象;接着,有明确介绍了钹、锣、木鱼、响板、鼓这五种打击乐,并示范了其打击方法、聆听了他们的音色,为后面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其次,在课堂上,第一次全曲欣赏,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和能力,对乐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分段欣赏旨在细化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二次的全曲欣赏,是一次直观的感受体验,让学生真正了解到音乐背后的音乐人,在打击乐操作水平上是一次提高的过程。

  再次,在编创活动中,立足本节课的内容,从模仿、尝试到创编,构思自己的打击乐作品,步步深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高。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很多环节,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游戏的形式,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鼓励学生去想象、去创造,并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尝试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去体验、表现,学生的反应比较积极,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比较全面,创造精神得到了肯定。

  总的来说呢,经过这节课的进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认识到了很多不足,之后经过不断地努力,也提高了不少,当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从我自身的角度上来说,对欣赏课的环节设计、难易程度的把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更加的脚踏实地,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8

  这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一堂大班音乐活动,活动名字叫做“捏面人”。在本节活动中,幼儿的兴致十分高,活动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说唱和京韵两合体,是幼儿熟悉的故事情节,所以幼儿十分的感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跟着我的步骤学下来。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问答法、图片法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习。歌曲中的念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较重点的部分,把这个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整体说唱打下基础。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范唱、角色表演、角色变化等方式学习歌曲。让幼儿在形式多变的情境下练唱不觉得枯燥乏味。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在本节活动的难点部分创编歌曲的念白部分,在这一环节我通过幼儿喜爱熟悉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为幼儿提供素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培养了幼儿的创编能力以及大胆表现的能力。活动中幼儿创编出了“捏一个喜羊羊在跑步;捏一个美羊羊在化妆;捏一个懒羊羊在睡觉;捏一个沸羊羊在举重……活动中通过图片帮助和加快速度、拿掉部分图片和脱离图片,逐层让幼儿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整个活动在轻松之中结束,幼儿不仅学会唱原有歌曲,还在其基础上学会了创编。但在活动中我发现也存在着不足:歌曲由“唱”和“说”两部分组成的,在活动中我注重了幼儿“说”的部分和“创编”的部分而忽略了“唱”的部分,“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这句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在活动中我将难点前置,但发现在学习中幼儿对于这句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为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揪出来帮助幼儿解决。活动结束后我又利用下午活动的时间巩固练习了这首歌曲,幼儿能完整、正确的唱出整首歌曲。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9

  下午起床后,小朋友们都在安静地吃着自己盘里的点心。菲菲把点心放在桌上一字排开,对旁边的豆豆说:“我有5块饼干。”我刚要上前制止,却见豆豆也学着菲菲的样子,把盘里的饼干在桌子上排开,数了数说:“我有4块(已吃了1块)。”我吃了一惊,因为在前两天的数学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联系点数4以内的实物,每一次豆豆都不能正确拿出实物,也不能说出总数,为什么今天一下子就数对并说对了呢?于是,我想再试一试,我把点心盆里剩下的饼干给豆豆再添上一块,豆豆马上说:“我也有5块了。”我不再阻止他们说话,只是提醒他们食物放在桌上不卫生。

  事后,我对豆豆在两种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了分析。我发现集体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很丰富,一般要进行三四种不同物体的数数练习,每种操作活动的时间很短,而围绕数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情景不一定是每个孩子感兴趣的,这样一来,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反映慢一些的孩子就跟不上节奏,完不成学习任务。而生活中的学习活动是与每个孩子息息相关的,吃东西每个孩子都喜欢,吃的东西的大小、多少,孩子们都很关心和在意,吃午点的气氛很宽松自然,听以豆豆能很快地说出饼干的数量。午点的品种每天不同,孩子进餐的数量也不同,正是让孩子进行数数练习的最好的实践活动。从此以后,我不再让生活老师给孩子分点心,而是让孩子们按规定数量自己取点心。这样,一个枯燥的数数舌动就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轻松自然地进行了,孩子点数实物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由生活活动引申到游戏活动,刚上小班的孩子还没有分类收拾玩具的能力和习惯,收玩具时他们把玩具混装在一起,但是在游戏中他们已能找出自己需要的不同材料进行搭建。于是,我开始培养孩子分类收拾玩具的习惯,同时也将多项数学活动在此展开。我让孩子们从外形上区别玩具的不同,把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当所有材料都分类放好后。先让孩子数一数玩具的种类,再让孩子区别装玩具的`篮子的大小,并让孩子思考如何分配篮子。孩子们通过讨论和实践,得出大的、多的玩具放在大篮子里。小的、少的玩具放进小篮子里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进行了分类、比较大小等多项数学活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幼儿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接触的机会无处不在,今天是几号、家住几层楼、家中有什么人、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等,这些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就能让孩子的数学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感知数学现象,既可以让孩子们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又可以逐步提高孩子们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用”这一教育目标最好的途径。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0

  活动背景:

  幼儿园根据园内心理教师分布情况,合理组建了“三人行心理团队小组”,并引导各个三人小组开展心理教育研讨、展示比赛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实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提升教师心理教育技能,积累较为成熟的心理课案例,实现资源共享。我们三人小组的主要成员是钟贞,她主要承担教学活动的选材、改编教案和执教任务。另外一名成员沃佳萌主要承担记录、制作教具和参与研讨的任务。我是三人小组的指导者,协同组员一起进行深入研究与不断地修正活动方案,脚踏实地地开展好三人小组的教研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不仅有很大收获,还感受到小组协同学习的价值与魅力。

  一、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

  在接到“三人小组”这一教研任务的当天,我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借鉴了网上的某个教学内容后,我受启发随即确定目标,改编教案,设计教学环节。等活动方案有了雏形之后,与执教者钟贞进行了交流,讲述了我的'建议,表达了我的意图,同时钟贞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来我们一致决定,教材还要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合适的教案为止。

  又过了几天,钟贞在阅读幼儿教育20xx年第1期书刊时发现一个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次》,仔细阅读此教案,发现有一部分内容的教育意图与我们的心理健康教研活动目标契合,有一部分的内容需要舍弃并设计新的教学目标,创编新的教学环节。因而,经过我们三人进一步的研讨,确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教育活动领域的指向性更明确,教学的目标性更明确。

  二、活动教案的不断修正

  第一次研讨:

  确定好具体的教学内容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细致分析教材,然后确定教学活动的名称、教学目标和适合教学的年龄段。我们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名称《第一次》改为《勇敢试一试》,这一标题来自于重新设计后的教学环节而生成。把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道“只要勇敢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学习用“试一试吧”这句话鼓励自己大胆尝试。2.在勇敢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们根据设计的目标与环节,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最后决定由原来大班年龄段教学改为中班。最后,我们就开始着手修改教案,重新设计教学环节,以确保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学过程的逐步完善

  第二次研讨:

  等确定好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环节,就开始第一次试教。第一次试教在中五班,中五班的孩子学习常规好,很多幼儿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清楚顺畅,师生互动很不错。于是第一次试教活动整体效果不错。只是在教学环节的过渡语、导入语以及其他细节之处稍加修饰与完善即可。于是在教学活动后,我们随机进行了第二次的研讨,研讨的任务主要是细致地修饰教学语言,使教学语言更清晰。还再次强调教学细节的重要性,如教具的使用,把原来图片的演示改变为ppt的演示,这样既方便操作,又节省操作时间,注重了教学细节。

  在经过了第二次研讨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试教。这次选择了幼儿园的另外一个中班。教学效果没有第一次效果的令人欣喜。但促使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整个流程记忆更加清晰,活动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操作更加娴熟,并能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幼儿的表现,即时改变教学策略,发挥教育机智,并学会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四、教研活动后的自我满足

  第三次正式展示教学后,活动效果已能达到预期效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活动后回顾整个教研活动过程,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在整个三人小组研讨活动中,我们都体验到三人同心、认真研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那种积极氛围与精神,为此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温暖情怀。我们深信,只要认真对待,只要目标一致,只要真诚帮助,只要积极思考,只要敢于创新,只要善于思考……,就一定能让大家都有收获。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1

  前两天,去听了马老师的绘本课,于是,我写下了这篇教学反思。马老师选择的《我的连衣裙》这本有趣的绘本,深得孩子们的喜欢。绘本的绘画形式非常儿童化,主题又贴近幼儿的生活。通过阅读这本有趣的图画书,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美,还自然而然地激发了想象,获得了快乐的体验。不仅了解了花纹与色彩是服装美的重要构成因素,还能运用自己熟悉的图形为小兔设计连衣裙,语言能力也有了提高。此次教学活动的亮点是摆脱了传统美术教学的枯燥模仿,以绘本为载体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兴趣。

  在教学中,马老师采用了猜谜语作为引出本次活动的主人公——小白兔,采用小白兔穿着它的白色连衣裙出门去玩时所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来贯穿整个的活动,绘本中的花裙子、雨裙子、草籽裙等,都是一幅幅图案重复的范例,通过绘本的阅读和引导,让幼儿体会和发现图案重复设计使小白兔的连衣裙变得更加的漂亮。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马老师又采用让幼儿看看猜猜,发现美就在生活中的方法,让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具有重复图案的连衣裙,并采用游戏的形式,了解有的花布设计就是运用了图案重复的设计,让花布变得更加的漂亮为接下来的设计图案打开了思路。在第三部分的幼儿动手创作设计连衣裙的图案活动中,老师给予了幼儿一些帮助与提升,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其中。并且马老师在巡回指导时及时地发现亮点,对孩子们的创作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和赞赏。最后一个部分,挑选花布,在展示中交流分享这个环节中,老师采用了把小白兔的裙子镂空,让幼儿设计的花布粘贴到小白兔的镂空裙子里进行展示自己设计的花布,效果非常的好。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2

  在《长大了》活动中,当活动进行到仿编儿歌资料时出现了让我觉得比较棘手的问题,幼儿在仿编儿歌时总是转可是弯来,总是围绕自我说,思维受到了限制,而联想不到自我的东西也会变长变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导上出了偏差吧,因为刚开始我只是口头上简单地解释和引导了一下,似乎有点高估了幼儿的抽象思维潜力,之后我便用食物和动作进行引导,这时才有一部分孩子反应过来。

  从那里能够很清楚地明白:启发孩子的思维务必借助具体事物来进行,采用直观教具,帮忙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同时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幼儿透过视觉触觉等来认识事物,描述事物。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3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 也是重中之重。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实施者, 其职业素养与教学水平, 直接影响幼儿教育质量。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 幼儿教师应该通过提高自身反思能力, 发现教学的不足, 并积极进行完善, 以此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 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 幼儿教师会不断成长, 教学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幼儿教师; 反思能力; 培养; 提升;

  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正确评估自我能力, 还能够激发教师进取意识, 不断促进教师成长。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 是目前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 幼儿教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核心内容, 在此基础上, 养成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习惯, 能够以幼儿为教育中心, 通过观察、分析等手段, 找到更符合幼儿成长发展的教学策略, 以此奠定幼儿教育发展基础。

  1 教学反思的核心内容

  教学是幼儿教师反思的核心, 主要包含在教学行动汇总反思和对教学行动中反思这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内容中的理论和经验, 将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善, 从而保证对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活动进行优化。而另一个方面主要是在完成教学之后, 对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全方面的思考。

  对于反思来说, 主要包括隐藏在自己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和有关理论体系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这两个重要的部分。

  从对教学反思的过程和内容中可以看出, 主要的目的是对教学更好的效果进行追求。当时从我国现阶段实际教学的反应来看, 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不仅是对教学合理性的追求, 也是作为反思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支柱, 从而有效提高了反思性教学实践发展的速度。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教学的合理性。但是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 对教学目标和过程以及情景等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 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幼儿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幼儿实际发展过程中的需求, 就需要对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因为只有在教育的支持下, 才能够促使幼儿到达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和层次。所以, 在对幼儿发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就需要对幼儿日常的生活进行全方面的观察, 这对于幼儿的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自身来说, 他们可以运用眼睛和耳朵以及心灵对实际的表现进行观察和了解。而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活动中, 最多出现的身份就是参与者, 并且和幼儿一起学习和活动, 从而帮助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2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

  2.1 浅表式反思

  一部分幼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往往流于表面, 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没有全面掌握, 也不会深究其原因, 比如:幼儿在上课时, 常常会东张西望, 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应该研究其原因, 是什么导致幼儿无法专注听课。是教学内容不生动, 无法吸引学生;是课堂整体纪律不佳, 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等等, 在总结了所有可能性之后, 教师还应该一一加以印证, 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要刨根问底, 不能疏忽。然后, 在实际教学反思中, 能够做到以上内容的教师并不多, 这就导致教学反思浅表化, 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2.2 机械式反思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 把教学这件充满创意的工作固化为一种机械的流程。很多教师不会思考, “我为什么这样做?”而是其他教师都是这样做, 所以我也这样做。在这种错误教学观念的支配下, 教学反思中教师只会找客观的原因, 却不能从自身去反思, 这又如何能在教学中促进孩子想学、会学、乐学?如何能在提高孩子主动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2.3 应付式反思

  教师有了反思的方法, 却不能用反思得来的经验来改变后续的教学行为, 教学理念没能内化为教师们的教学意识, 也并没有成为他们专业化成长的基石。缺乏专业成长的意识, 缺乏自我成长的动机, 使教师把反思当作一次教育教学行为的结束, 而不是下一次教育行为产生的基础。教师们认为, 进行反思只是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而不是自身发自内心的需求, 教师不能在自主构建的过程中运用反思, 反思到的问题不能在后续的教育活动中得到解决, 总结出的方法也没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推广“思”又有何用?

  3 提高幼师生反思能力的基本路径

  自觉教学反思的.起点。教学反思的过程中, 就是需要面对问题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的一个主人公的方式, 这其中主要包含了直觉和情绪以及责任感这三种态度和感情。对于幼儿教师来说, 要对教育事业有一个深入的责任感, 并且保证自身能够具备比较强的法制意识和反思意识, 要将现阶段教学的模式进行不断的改善和创新, 对于别人一些良好的意见, 要虚心请教, 从而保证可以对幼儿实际发展过程中内容和方法进行关注和重视, 并且还要站在多个角度, 对教育情景进行全方面的思考, 从而将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对其中的主体对象进行观察。不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还是在教学结束以后, 都需要幼师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进行观察, 从而可以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全方面的掌握。只有这样, 才可以促使现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教育能力符合全新发展背景下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找出问题就是批判, 其中主要包括理念和行动这个方面的问题, 幼师如果对幼儿的发展水平认识的有偏差, 就会导致照顾不到一个特殊的幼儿。所以, 在批判的过程中, 要以总结为主要的方式, 但是实际发生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整体存在的, 就导致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差距。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全方面的思考和改进, 对相关问题发生的记录进行整理和总结, 从而保证可以进行正确的改正。但是批判最好是在集体讨论中进行, 集体讨论可以将问题中的内在内容进行透彻和深入的分析, 从而保证批判任务可以更好的完成。

  将教学计划进行创新。教学方式不只是停留在教学的过程中, 而是需要课后的回顾和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 并且对其中结构和内容有一个真正的认识, 从而建立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案和实践活动。将幼儿发展的整体计划进行创新, 就可以促使对幼儿教育的规律有一个新的理解, 只有这样, 才可以将教学的合理性作为追求目标, 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主要是在完成批判任务之后进行, 通过整体的框架体现出全新的思路。除此之外, 将教学活动计划创新, 也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一个目标, 可以通过大家的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最终保证教学计划的整体提高。

  将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进行创新, 这个方案主要的目的是为重返课堂。教师在实际反思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发现的同时, 还需要实现解决问题的重要目标。由此看来, 当教学反思结束以后, 需要进行下一次的教学实践, 去检测幼儿有效发展最合适的方式和方法, 并且对这些活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提高教学的发展水平。

  4 结语

  明确教学反思的核心内容, 客观认识当前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是提高我国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领导以及相关管理者, 要重视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 定期开展技能评比竞赛, 激发幼儿教师反思意识, 为其提供更多参加培训的机会, 使其能够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 进而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颜钰铃.幼儿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J].学前课程研究, 20xx (11) :96-97.

  [2]肖梁.幼儿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分析[J].科普童话, 20xx (7) :105-106.

  [3]王丽莉.幼儿教师教育反思内容研究[J].文史博览, 20xx (11) :117-118.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4

  爱的教育始终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在语言活动中运用的也很多,如何将爱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从小就懂爱、有爱、会爱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当我看到故事《鸟窝里的树》,就被它巧妙的构思,温暖、关爱的基调上微微透出的一丝幽默而吸引。于是我借助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了此次活动。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学什么,怎么学。

  在活动中我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抓住阅读元素,突出故事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二、让幼儿循序渐进地体会关爱的情感。通过感知、理解、品味、感悟、积累、表达、运用等一系列活动,给孩子们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三、活动中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反应,聆听他们的声音,带领孩子进入关爱的`世界,体验爱的情感……创设和谐自然的活动气氛,层次分明的情感提升,在平等开放的提问中展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与孩子的和谐交融、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是我所追求的教学艺术效果的最佳境界。

  最后,我想说:还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吧。让我们的教育象一只隐形的手带领着孩子们茁壮成长。总之,教师要从教学思想、思维方式、课堂教学氛围等,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创新时间和空间,这样有利于幼儿的创新,更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5

  上周,我带着小小班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场音乐活动,活动的名字叫做《小猪操》,其实可以说这是一个律动教学,但是对于小小班的孩子来说,听音乐做律动还是有点难度的,既要听节奏,又要做动作。但是一个活动下来,孩子们对这个律动掌握得还是很不错的。我认为孩子能掌握得这样,还是有原因的。

  第一,对音乐做了处理。因为觉得一个老师一边弹琴,一边教律动的话,有点困难,所以采用了下载录音的方式,通过播放录音的方式,省去了弹琴,这样就能很好地示范动作,使整个律动很有连贯性,包括前奏、间奏。另外,我下载的音乐是有歌词的`,比起纯音乐来,这个就相对简单了点,降低了难度。

  第二,对动作进行了加工。音乐增加了歌词,孩子们学得很快,动作也根据歌词进行了改编,这样对孩子来说记忆比较深刻,也容易理解。在练习的时候,采用了各种形式,给孩子们提供了表演的舞台,所以孩子们一直乐在其中。

  第三,对活动环节的改编。因为发现孩子对小猪这一动物比较熟悉,能很快根据小动物的特征进行模仿,也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所以我在开始环节省去了让幼儿戴头饰的环节,不刻意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这样更显得自然。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6

  情景再现

  接园时间快到了,大家都安安静静地玩着,只有天天一人特别兴奋,一刻不停地朝旁边的好朋友嚷嚷,还拿着玩具咚咚咚咚地瞧着桌子。旁边的好朋友不搭理他,他便自言自语地哼起歌来。小朋友提醒他:“天天,太吵啦,你安静一下好不好?”结果天天干脆开始尖叫着跑开了。这时教室门开了,家长们站在门口朝自己的孩子招手示意,我开始安排孩子一个个陆续离开。在等爷爷的功夫,见教室里空旷些了,天天就在教室里又蹦又跳,还满地打起滚来,惹得其他家长纷纷侧目。

  临场应变

  兴奋的孩子我不是第一次见,可是像天天这样兴奋得近乎失控的孩子显然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应对。通常情况下,面对孩子过度兴奋的问题,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人为的抑制,想办法让孩子在第一时间放松平静下来,然后再对其进行沟通和引导。但是就天天今天的状况,让他马上平复心情安静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请另一位老师负责安排孩子离开,然后叫天天来到身边,摸摸他的额头与后颈,确认孩子没有发烧的症状,然后问:“天天,你有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呀?能不能说给老师听听,让老师也一起开心开心?”天天想了一下,哈哈大笑着告诉我:“我就是很开心呀!”看来,要从孩子身上发现造成他如此兴奋的原因难度非常大。最后,我决定还是要想办法转移天天的兴奋点。于是,我对天天说:“开心是件好事情哟,你能不能再帮老师做件好事呢?一些小朋友走之前没有把他们的小椅子放整齐呢,你能不能帮他们放整齐呀?”天天乐呵呵地答应了,蹦跳着去放椅子。不一会儿,他就把椅子放好了,我问天天:“你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天天摆了个奥特曼的造型对我说:“我是奥特曼,不会累的!”接着“吼”、“哈”地就准备开始操练起来。我赶紧说:“那边还有很多玩具呢,你能不能一起整理一下呀?”天天马上跑着去整理。

  就在这时,天天的爷爷气喘吁吁地跑来了,看来其他家长已经告诉他刚才接园时的一幕。老人家看见孙子正在摆弄玩具,松了一口气。可是,是不是孩子被接离教室我就不需要再管他兴奋不兴奋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让孩子在极度兴奋的状况下去游乐区跑跳玩闹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于是,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天天爷爷,爷爷说着感谢并表示乐意配合。我拉住正要冲去玩滑梯的天天,对他说:“今天,我们还没有给班树浇水呢。班树开的花可漂亮了,要不你带爷爷去看看我们的树,然后给树浇浇水呀?”孩子听了便兴冲冲地拉着爷爷去了楼下花坛。

  温馨提示

  上述时间,看似未曾解决,但实际上教师已经对此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应对。且不论孩子在离园后能否尽快恢复平静心情,教师已尽可能地使幼儿进行了积极正面的活动,并将能够预见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的可能。

  孩子的大喊大叫、大吵大闹都是他们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尤其是离园十分,孩子受环境、心情的刺激容易产生情绪方面的波动,表现为兴奋状态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也会有异常兴奋的幼儿,此时教师首先要确认其是否有生理方面的异常。比如:发热会使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会让幼儿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和幻觉现象。在排除生理原因之后,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找到引起幼儿兴奋的刺激以及转移幼儿的兴奋点。除了马上就要回家看见家人的事实会令幼儿兴奋外,其他事情如幼儿心中记挂着的父母的许诺、朋友的约定等也会在离园时让幼儿兴奋。如果是此类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言语讲述约定的内容,以表达自己的兴奋心情,而非大吵大闹地宣泄。如果教师无法获得此类信息,则可以引入别的刺激以转移幼儿的兴奋点,如幼儿喜欢的玩具或乐意做的事情等。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7

  在本次活动中,我对活动进行了一些修改。首先是对目标的修改。我们知道,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的设定上,应从幼儿的情感态度、认知与动作技能等方面考虑。在原教案的活动目标中,情感目标并不是很明确。《郊游》是一首欢快明朗的歌曲,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很容易就勾起幼儿之前去郊游时开心的记忆。幼儿在活动时会自然而然产生开心的心情,和小伙伴一起表演时也是开心的。所以我对目标进行了修改,希望通过活动,幼儿能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与朋友结伴表演的快乐。

  其次,是对活动过程的.修改。我们小朋友已经有过集体郊游的经验了,所以通过一个关于郊游的谈话活动引出整个活动。并播放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再“去一遍螃蟹市场”。不仅唤起了幼儿郊游记忆,还产生了和同伴一起郊游时愉快的心情。保持着这样一份心情,幼儿很快就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来,学习的更加积极了!《指南》中指出“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还用语言创设了多个郊游的情景,鼓励幼儿用邀请的方式再来演绎整首歌曲。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幼儿并不会觉得唱歌是枯燥的,反而是有趣的。边唱边做动作,边邀请小伙伴,幼儿的表演能力和交往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虽然在课前对活动进行了修改,但是活动结束之后,还是发现有一些不足之处的。

  一、对情景把握不够,导致幼儿不能很好掌握歌词

  通过唤起相关记忆和反复聆听这首歌曲之后,幼儿对歌词理解了不少,并能跟着音乐唱起来。但我发现幼儿对“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这一句歌词的掌握比较薄弱。当时我是停下整首歌的教学,把重点练习放在这一句的学习上。先让幼儿念熟了再来唱。在课后,我反思,在这句歌词的学习上,为什么不利用他们去郊游的经验呢?可以引导幼儿理解:首先我们是愉快的去郊游,然后是停下来欣赏风景所以可以是优美的感觉。这样幼儿应该更加容易掌握歌词了。

  二、语言组织不够精炼,对幼儿的回应不够全面

  音乐活动的教学是我自己比较薄弱的一项。在本次活动中,自己的语言的表达、提问应该更加精炼。有些问题没有问到点上或者问题太肤浅了,比如:“我们去郊游时开心吗?”“你们唱的真好听,再唱一遍好不好呀?”等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无意义的。在对幼儿的回应上,我也只是用“是的。”“你说的对。”等简单的语句来回应,导致个别幼儿兴致缺缺,到后来的邀请表演环节才重新提起兴趣来。

  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深刻分析教材,采取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幼儿的各种反应,对于幼儿的回答给与积极、有效的回应,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让每位幼儿都能投入到活动中来。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8

  今天陈老师把体育游戏变成音乐游戏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也乐在其中。

  陈老师用故事、动作、音乐以及加其他的流程让孩子在不断地循序渐进当中感受到不同的挑战。首先,运用了故事表达了所有的故事情节,然后是动作,一步一步地添加。最先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狐狸的动作。在了解狐狸动作之后,添加了老师的示范。两位教师示范增加了一个老虎的动作。让孩子在观察模仿学习当中,教师的自然交换角色以后,让孩子有了一个再次观察的机会。明确了老虎的角色动作之后,再添加到一个老师以及一个孩子的互动,这时一个教师可以解放出来,让孩子看到,尝试听到音乐做所有完整的过程。然后到最后又有互动。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一个游戏,首先是面向圆心来玩这样一个游戏的,接着是面向圈上玩这样一个游戏的,最后变成站起来移动着玩,在循序

  渐进中,孩子们在自然而然中掌握了游戏的玩法。

  在活动中,教师加了一个“耶、耶!谁胜利了?耶、耶!谁胜利了?耶、耶!我胜利了。”这样一个动作和语令,这是对音乐最高核心部分的诠释,这个《山大王宫殿里》的音乐非常工整,16个重复的乐句,渐强。教师运用了语言和夸张的动作,一步步情绪情感激发,让幼儿从动作,一种不自觉方式感受,完整对音乐的种种美感的追求,这个美感不是教师直接灌输的,而是让幼儿用行动体验的`。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游戏的快乐,也体会到音乐游戏的结束。

  整个活动陈老师运用游戏化,情境化教学,以故事情境创设游戏情境,在完整感受音乐的基础上,通过狐狸和老虎的角色扮演,让幼儿更进一步感知音乐。在基本动作熟练掌握的情况下,随音乐玩“狡猾的狐狸在哪里”的“领头人”游戏,幼儿与教师互动,幼儿与幼儿互动,玩得不亦乐乎。幼儿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自主表现的能力,感受到音乐游戏的快乐。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19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通过故事、游戏、图谱提示多种方式让幼儿在听音乐过程中感知音乐的重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和结构,掌握乐曲中重音的出现。并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游戏中的乐趣。让规则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来。我觉得这个活动有以下几个亮点:

  1、大灰狼的教具简便、轻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现音乐的形象,又便于教师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师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风,带上可怕的头饰,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袜子制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这一形象更加生动、可爱。

  2、图谱比较贴切:图谱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的出现,让孩子们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头”的音乐(乐曲中的重音出现的地方),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有效结合,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看图谱找重音、听音乐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级提出加深难度,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3、结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后和我们小朋友成为了好朋友,这样的结局从另一个视角告诉我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们的生活要充满爱!大家共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4、整个活动始终以情境化的教学、游戏的方式,引领着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感知乐曲,体现着愉悦性、发展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地富有激情,因为只有我自己被音乐感动,才能感动孩子、感动大家。

  活动不足:

  1、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我觉得活动的量还不够,也就是说活动从深度广度来讲略显不足。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设置不同层次的难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跳起来摘桃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让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处拍手跺脚这个游戏环节中,由于我事先的游戏规则只说了“在大牙齿的地方拍手跺脚”,而没有反过来强调“在小牙齿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脚”,以至于第一遍游戏时有几名幼儿在小牙齿处拍手,在重复了游戏规则后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齿处拍手,我告诉他下课后我俩再单独交流。下课后我才理解他对音乐重音的诠释方式:小牙齿处轻拍手,大牙齿处重拍。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20

  摘要:

  20xx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1,可见高素质的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反思。可以说,幼儿教师想要得到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在教学中贯穿反思。本文以教师自身出发,以强化反思意识和提高反思能力为切入点浅谈反思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反思策略

  申继亮,刘加霞认为教学反思的含义: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2因此,我们可以从此定义中看出教学反思要求教学主体主动的、审慎的、积极的、持续的、深入的去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强化反思意识

  舍恩理论证明,既然人们不可能在每种情况下都重新设计自身的行动,那么,个人必须掌握一种能在任何情况都有效的行动理论,而这种行动理论来自目的明确的个人意识。人们的行动理论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名义理论,即人们宣称自己的行为所遵循的支撑理论,通常是以一种固定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甚至自己也信以为然,这即是反思意识的培养;第二种则是应用理论,即人们实际运用的行动理论,这只有通过观察人们的实际行动才能够推断出来,此即是对反思意识的良好运用。笔者认为,关于反思意识的强化,莫过于投入自主性,增强责任感,二者相辅相成,能共同作用于意识。

  1.自主性

  幼儿园与教师践行教学反思之初,便是名义理论向行动理论逐渐演化的体现,由自治转变至他治,而此过程稍有偏差即能导致两者的相互对立,不一致性,这就是缺乏自主性意识,承诺与行动相悖,而成功的教学反思就是要使得教师意识到这种不一致的差距。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促成这种转变的正确性,一致性,扮演教学反思的真正主导者,收效方能明显。

  2.责任心

  人们的任何行动都是经过设计的,习惯的力量非常巨大,要想改变人们的习惯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部分人很少会去思考自己的应用理论是什么,所以,当要求人们去想一想自己的应用理论时,不仅不合乎常理,也有违人们一直以来所熟悉的行为模式。可以想到的是,如果人们缺乏对某件事情的责任感,便不能在长期的践行中形成习惯并一路坚持。教师应明确自身教学目标,以创造良好的教学质量为己任,辅之合理的奖惩机制,培养自身对教学反思的责任心。这样接下来就可以思考改善和发展它们的能力,剔除阻碍这些能力可持续发展对的因素。责任感可以帮助组织中的成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以何种推理为基础来行动的,使员工之间的互动沟通更有效率,组织的运行管理更有成效。

  二、提升反思能力

  提升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目标主体回归到教师本身,此时仅仅依靠之前所提到的幼儿园外部制度刺激已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自身还需要有足够的提升意愿及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谋求优化。

  1.端品行,重实践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教师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的第一步,是立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德行,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充当学生楷模,从根本上做到教书育人。自古云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为师,为师者不可不重自身的道德节操,上行下效,尤其对心智尚在发展塑性时期的幼儿学生,做到了德行一致,在教学实践中展露德行,才可谈反思能力的提升,才可谈教育的'成功。

  2.深挖掘,精储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书本、大纲、教育理念的“传道者”,将最基础的素养授予潺潺学步中的幼儿,能于平淡无奇的点点滴滴发现新的视角,新的变化,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精而广的世界,才称得上成功的教学。视角和变化的求新,不仅要求教师能够顺利将教学任务当中的知识授予学生,更注重激发教师自身对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不惟立言制行,不盲从权威,不一叶障目,随时检点,“传道中”随时充电,丰富自己的素养和储备,如此,才能真正升华自身的反思能力。

  3.疑经验,纠偏差

  管理学讲究将工作的实际执行结果与之前的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反馈控制,又称成果控制,是对既定的目标或期望值加以调整和影响的行为。

  三、总结

  教师切不可经验主义,一切盲从以往个人甚至他人的经验成果,实际教学成果与过往经验时时对比,找出两者反映出的偏差和不匹配,及时调整,重建经验,使其“迎合”当下目标值,为下一步的工作实施总结新的经验。

  作者:柳月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S].20xx.

  [2]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xx,(10).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简短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简短总结01-02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09-27

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08-10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01-02

中班幼儿教师教学反思05-24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反思05-24

小班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06-12

热门幼儿教师教学反思03-08

大班幼儿教师教学反思03-18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范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