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02 14:37:0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教学反思

三年级教学反思1

  今天我教学了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本来这一节内容对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困难,但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很累,而且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后觉得这节课上得很是失败。学生没精神,一直是老师在演独角戏,现在想想,这节课存在许多的不足。

  一、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本身是很有意思的,通过观察一周内所卖矿泉水的统计表,让学生看懂统计图,并能补画统计图,最后解决问题“下周应进多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但因我急于完成落下来的教学任务,缺乏认真周密的思考,导致只是简单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这些内容学生自己就能完成。当时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应进多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再经过观察比较,找到推测的依据,很轻松顺利的就可以解决问题。

  二、教师没有激情。

  也许是跟学生一样,今天我也没有状态,总觉得有点不精神。可能学生懒洋洋的情绪是我传染给他们的吧……

  我想明天继续复习这一节内容,好让自己以更好的状态去和学生们一起弥补今天的不足。

三年级教学反思2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子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这篇课文是远程研修期间殷慧老师执教的观摩课例,当我准备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立马想到就按殷老师上课的思路来讲述这篇课文,我想看看我讲出来的效果怎么样?因为殷老师用的教材是苏教版的,我们用的是人教版的,课文内容有点出入,我就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稍稍做了一下调整。讲完之后,感觉流畅,舒服,学生也能理解到位,总之是比较成功的。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如第一课时重点指导两次次掌声,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

  这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在感悟掌声的内涵教学中,通过读重点段,谈体会;细读重点段,品字词;再读重点段,指导朗读。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3、在体味中升华。

  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最后,在理解课文后,边播放音乐边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掌声,大多数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体会,文章内容得到升华。

  这份教案让我真正体验了一次从教课文走向教课程的过程,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阅读、吃透课程标准,年段目标了然于胸,然后再去阅读、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会胸有成竹,才会方向明确,才会游刃有余,才会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地中获得进步。从中也让我感受到磨课的重要性,人多力量大,智慧多。只要一个学校能像这样进行磨课,相信每位老师成长的更快。

三年级教学反思3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课文中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学“看”的部分,我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理一理作者观察荷花的顺序,学生一看就了解了作者是先总的观察,再细致观察,先观察荷叶,再观察荷花。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作了详细分析。我让他们说说荷叶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相机板书:荷叶:多(挨挨挤挤、一个个)、美(“碧绿”是写颜色美、“大圆盘”是写形状美。接着,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写了荷花的几种姿态,相机板书:荷花:半开或蓓蕾初绽(才展开两三篇花瓣儿)、全开或含苞怒放(全展开了)、将开或含苞欲放(花骨朵儿)

  教学“想”的部分,我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的原因和过程,交流作者是如何放慢镜头表达自己的想象过程的,以此体会到写作过程中也应放慢镜头细致描写。

三年级教学反思4

  三年级的《科学》教学终于完成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还算不错,有一些感悟和想法值得记录下来,以促进自己不断提高。

  感悟一:准备好丰富的材料,是提高活动效率的根本保障。

  在开学备课时,我就担心第四单元的教学对老师、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单元教学需要大量的探究材料,没有这些探究材料,学生的自主探究将会大打折扣。还好,学生有学具,里面的材料虽然不是太好使用,但毕竟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实验,自主探究了。同时课前合理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制作教具,准备材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些课前准备工作,教师一定要抽出时间,精心准备,因为它是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根本保证。

  感悟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

  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它不同于以往的自然课只注重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还需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对每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个定位与解读,再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学活动中去,力求通过一节课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都能有所得。一节课教学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学生经历了从推测——科学检测——构建认知的探究过程,学会了科学检测的方法,建构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感悟三:关注细节,打造亮点。

  回顾所上的一些课,为什么总感觉缺少一点精彩?反思原因,实际上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注重对教学的预设,哪怕是一个环节或一句简单的问话,我都会精心地揣摩,力求一杆见影,做到胸有成竹。但由于自身课堂临场洞悉力不强,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与技巧,有时候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节外生枝”的提问,即使让学生对这些生成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往往不能抓住有利的时机,合理开发成的课堂资源。诚然,备课前对教学活动的预设能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但我们的备课不能设计的太完美无缺,还需要留一些空白让学生“润色”,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他们就是善于运用智慧去捕捉课堂中每个细节,将“意外”转化成动态生成的资源,于是造就了一个个精彩的课堂。的确,课堂教学无小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从小事中、从细节中多思考、多探究,才能从“小处做出大文章”。

三年级教学反思5

  一、初读课文题目时,我问孩子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孩子们的回答似乎不令我满意,接下来我问孩子们,如果是“我们的第八小学”应该怎样读?

  生1:“应该用自豪的语气读。”

  生2:“应该用赞美的语气。”

  (看来教学中当遇到孩子不清楚的问题时,教师能及时地调换与孩子的生活相近的问题,这样会非常方便孩子理解,课文上所描述的一所民族小学,与孩子的生活距离远,文中作者孩子所要表达的情感孩子更是难以自悟,教师架设了一个与孩子生活贴近的桥梁,那么这个难度便不攻自破了。)

  二、教学中我接着描述,民族小学与我们第八小学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你能在课文中找出不同的地方吗?并且我给孩子们例举了课文在第一自然段中描述的一个不同,孩子们就在自己的默读中寻找其它不同了,读过后我们交流的时候归纳出两所学校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多民族,二是周边环境的不同。这样孩子零碎的思考就更有整体性。三年级的教学的关键就是对课文整体的把握,怎样把这一教学重点细化到自己的平时教学中,值得我深入思考。

  三、我问,这所民族小学与我们古寨小学这样的不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所学校你会选择哪个词?孩子们回答出了:与众不同的学校、特殊的学校、美丽的学校、有趣的学校等。这其中有很多词语都是我在备课中不曾想到的,比如:与众不同,我惊佩孩子的领悟力。

三年级教学反思6

  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我主要是鼓励学生运用默读、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他们在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并让学生进行表演,从学生的表演中,引导学生思考: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她父母是怎么劝说的?她又是怎么说的?然后再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又给学生创设情境:“如果你是宋庆龄,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学起来引起很大的共鸣。我也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就势展开“我的诚信故事”这一练笔。结果,学生基本上都能抓住自己身上的故事展开来写,效果令人满意。

  教育,不只是只教教材,更要用教材教做人!

三年级教学反思7

  一、检测识字,扎实教学

  低年级以识字为教学重点,到了三年级过度到以阅读教学为重点,把最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去读书、感悟、拓展,忽略了检测学生的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三年级要培养学生的浓厚识字兴趣。这说明识字教学还是不能放松。没有认识生字哪来的感悟?所以在讲这节课时先出示了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指生认读并用你喜欢的词语练习说一句话。这样做即检测了学生对前一节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又对学习好课文打下基础,同时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抓住一条主线,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语文是读出来的”这是支玉恒告诫我们的一条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法。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抓住一条主线:文中的小男孩那些地方让你觉得他很了不起,面对困难永不退缩?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文并画出有关的语句。学生通过读感悟到:他年龄小台阶高很了不起。站都站不稳腿哆哆嗦嗦可他等台阶的愿望十分强烈。面对一次失败他没放弃而是憋足了劲,小脚又一次踏上台阶成功的站到了人行道上。(学生感悟到什么就让他读有关的句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注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在学生理解感悟后,引导学生说说:小男孩之所以能成功的踏上台阶靠的是什么?学生有的回答是靠妈妈的鼓励才成功踏上台阶的。有的回答是他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这时我让学生说你的第一次经历。让学生不局限课本走出了课堂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设计中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一、读的形式有些单一

  纵观整堂课,发现学生是练习读文了但读文的形式有些单一。如:在文中描写老奶奶与小男孩的妈妈话语时,指采用了指读、自由读的形式。如果再让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或班级内在展示读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起来会更好。

  二、课后要布置作业,提高课堂实效。

  在讲课结束后,如果布置作业:把你的第一次经历写一篇短文或者日记会更好一些。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总之,路慢慢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兮。

三年级教学反思8

  想要上好一次成功的公开课,你真的是要精心准备很多,不仅要对教材相当的熟练,还要把握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课下要查看很多相关资料。

  还记得第一次得知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的时候,当时的我对自己很不自信,几次三番地向校长推托,说自己上不好。但是最终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当时校长给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他是星期一通知我的,当时我就选了一篇即将要上的课文《掌声》。

  《掌声》这篇课文在刚接触之前,我觉得这篇课文很普通,也没有去细细体会课文的内容。但是当我在网上查阅资料,看过它的相关教参之后,我深深被这篇课文感动着。课文大致内容是:一个叫英子的小女孩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能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行走,一直是个自卑忧郁的孩子。但是一次班级演讲活动,当英子上台演讲的时候,她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同学的掌声激励下,她鼓起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起来。整篇文章体现着一种浓浓的爱,这里的“掌声”代表着一个团结的班级,在这个班级里没有嘲笑,没有歧视,而更多的是相互的鼓励、尊重和赞扬,将同学之间的爱体现的淋漓尽致。

  准备公开课的那几天,我看了不少网上的课件、视频、课堂实录,整个人的情绪都被课文影响着。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我插入了两首歌曲《掌声响起来》、《爱的奉献》,这两首歌对课文感情的表达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例如:集体诵读、男女赛读、个别学生读、师生齐读等方法。让学生自己慢慢体会课文的感情变化,我再利用课件与学生一起互动,慢慢理解、分析课文中人物感情的变化。我始终相信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整节课学生的朗读一直很出色,这是值得高兴的。最后我再利用这节课对学生做了一次重要的思想教育。我问学生喜欢不喜欢英子的班级,他们都说喜欢,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围绕“团结”这个词展开的。我再问学生能不能让我们班级成为这样一个“团结”的班级。他们很自信而肯定的回答了我。我传达着我的意愿:希望我们三年级是一个团结的班级,同学之间遇到困难时,要相互帮助,不要嘲笑同学,当同学有了点滴进步时,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要相互鼓励,相互进步。就这样在感人的歌声中结束了这节课,最后我把自己的掌声送给了学生,表扬他们这节课的优秀表现,最后学生和听课老师给了我热烈的掌声,真的很感动。

  课后老师们对我的课做了评价,说上的很成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很到位。不足的是我的板书粉笔字要加强,还有提问的时候不要让学生一起回答,要多锻炼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这些都是给我的宝贵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

三年级教学反思9

  一、教材简说:

  《检阅》这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文章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即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和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时的情景。

  我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结合学生的回答,再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讲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学生很聪明,马上概括出了检阅前的准备和检阅时的情景。于是,我指导学生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第1—9自然段讲了检阅前的准备,第10—16自然段讲了检阅时的情景。

  二、剖析“棘手”

  在第一大部分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来读读,再进行质疑,很多孩子对“棘手”一词不明白,所以我就从“棘手”切入,展开教学。

  首先解决什么是“棘手”?有学生说是“难办”,也有学生说是“麻烦”。接着,我便问学生:“让儿童队员们棘手的事是什么呢?”话题便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学生都很会想,有的说:“因为他们怕说出来后,会伤博莱克的心。”有的说:“假如叫博莱克不参加吧,有点不好意思说,让他参加吧,又怕他会影响整个儿童队。”有的说:“就算让他参加,但是把他安排在哪儿呢?安排在前面会影响大家,放在中间或最后,又怕博莱克不高兴,真的很为难。”有的说:“他们其实也想让博莱克参加的,因为虽然他的左腿截肢了,但他们毕竟在一起很长时间了,都已经成为好朋友了。”……真是众说纷纭,说出了儿童队员们的左右为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这真是一件难办的事,麻烦的事,棘手的事。

  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们也渐渐地进入了情境,觉得“博莱克的问题”真的很“棘手”,让他参加吧,怕影响整个团队,不让他参加吧,又怕伤了博莱克的心。就这样,“博莱克”这个人物形象慢慢地跃出了书本,呈现在大家面前。他成了讨论的焦点,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紧紧扣住“博莱克”,通过适当的想像,使这个人物形象逐渐地丰满起来。

  三、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博莱克

  当博莱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时,我顺势问道:“大家有着那么多的想法,那么坐在一边的博莱克呢?他的心里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学生们说道:博莱克觉得很伤心,因为别人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而他好像成了大家的包袱似的;博莱克其实很想参加检阅的,毕竟这是一年才有一次的好事,假如今年轮不到的话,就又要等上一年了;他也很矛盾,因为他想是想参加的,但又怕自己的腿有问题,到时拖累大家怎么办;他觉得很难过,因为那天还可以看到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呢;他也有点不想参加了,怕自己的腿会让人笑话……学生们从各个角度猜测了博莱克的心理,从而使一个伤心、矛盾、沮丧的博莱克出现在大家面前,感受着他的无奈和难过,以及想要参加的迫切心理。

  接着,当队长宣布要让博莱克参加,而且还要安排在第一排的时候,而别的队员也大声地赞同时,博莱克又是怎样的呢?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说“他非常的高兴,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有的说“他从原先的阴云密布,变成了现在心情很好的阳光灿烂”,有的说“他心中暗暗下着决心,一定不要给大家丢脸”,还有的说“他非常感激大家,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队列训练开始了,此时的博莱克又是怎么做的呢?”学生马上结合博莱克自身的特点,展开了合理的想像,说:别人休息的时候,博莱克没有休息;他可能很多次地摔倒,再爬起来,甚至连拐杖也不知摔断了几根;到了晚上,大家都睡觉了,休息了,可是博莱克还在继续地练着,练着;为了能和大家的`步调一致,博莱克一遍一遍地练着,不断地摔倒再爬起来,爬起来再摔倒,但他却没有哭;他有可能摔得皮都擦掉了,有些地方还可能流血了……学生们想像着博莱克那艰苦的训练,因为他拄着拐杖,所以他的行动是那样的不方便,付出的努力也就是别人的好几倍呢。

  经过了艰苦的将近4个月的训练后,博莱克终于盼来了检阅的那一天,大家看看他是怎样走的呢?学生从图中看到了“他抬头挺胸,大踏步地走着,与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从课文中找到了“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对于博莱克,大家谈到了他的自信,他做的有多棒等。此时此刻,我们再来谈博莱克的心情,学生们说道:他非常的自豪,因为他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参加检阅仪式了;他很激动,因为有那么多人看着他,这是多么光荣的事啊;他很庆幸,因为自己的刻苦训练,现在没有给儿童队抹黑,还得到了大家的称赞;他很自信,因为他能走得很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假如别人不看见他的拐杖的话,绝对想不到他是一个残疾人。

  就这样,学生们一步一步成功地把博莱克这个人物形象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大家讨论时他的忐忑→知道能参加时的激动→训练时的刻苦和毅力→检阅时的自信和出色。也正是从这样的想像说话中,学生悟出了博莱克的自强不息、坚强的毅力、自信,勇于向生活发起挑战。同时也悟出了儿童队员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心、照顾,他们都有着一个美好而又善良的心灵。

  博莱克的成功塑造,使得课堂跌宕起伏,学生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不少的道理,特别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并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两节课下来,自认为在对博莱克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成功的,并且通过博莱克让学生感受到了其他儿童队员如金子般美好的心灵。

三年级教学反思10

  现代语文教学,非常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感悟,注重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创见和疑问。因此在在教学《蜜蜂》这课时,我在直接引入课题后,就设置了学生质疑问难这一环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蜜蜂》这篇课文,对于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有几只小手马上举起了。

  一个学生问:老师,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我一听,真感到了一份惊喜,好极了,正好是按照课文的顺序来问的。我马上非常地肯定了他的这个问题:“问得好极了,你真是个思维敏捷的孩子,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呢?”由此我带领孩子们进入了第一段的学习,抓住“听说”这一词语,让学生理解了因为法布尔不相信蜜蜂真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因此要做这一个试验,并告诉孩子们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像这位生物学家法布尔一样通过实践才能出真知。

  学完了第一段,我很希望有学生能够提出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在做这个试验前,法布尔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并因此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可是孩子的问题并没有按照我预期的目的提出来,一个孩子问的是“老师,我发现课文中说,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蜜蜂飞回来了,那么还有三只哪去了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打乱了我的设计,而且还没有说到蜜蜂被带到多远,怎么带去的,放飞蜜蜂时的天气情况,一下子提出这个问题孩子们能解答吗?因此我这样回答了她“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姑娘,善于发现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老师不帮你解答,你下课后,可自己想想或与同学交流,看这三只蜜蜂哪里去了?”说完后,我自己向孩子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法布尔他为了这个试验做了哪些准备呢?”并引导孩子们进入了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后面孩子们的提问确实是一个一个地按照课文编排顺序提问的,因此我的教学工作顺利地完成了。

  我从课堂上走下来,突然一种烦躁情绪困绕了我:那个孩子提的问题提得多好呀,我当时是不是应该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呢?就算当时不答,在引导学生读到第五段“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完好无损、准确无误回到蜂窝”时,我也应该重提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探讨呀。为什么我要说下课后自己去找答案或与同学讨论呢?我这样做是不是对的呢?

  我在课堂上没有帮助这个孩子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那个问题会困绕那个孩子一节课,让她耽误了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呢。课虽然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对于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该怎样妥善处理呢?

三年级教学反思11

  小学二年级体育课跳绳教学反思本节体育课贯穿了“健康第一,快乐为本”的指导思想,注重了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协调发展,在教学中,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合作、学会欣赏他人。这节课主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在课堂上在学生自主学练过程中,每位学生都非常投入地进行跳绳,我边巡视边指导学生练习。在学生展示活动中,我积极鼓励大部分学生,要大胆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且鼓励学生,让学生参加展示活动,使学生做到"我能行",听到教师激励性的话,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尝试起来,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

  通过对这节课,我觉得在课堂上正确的引导是非常的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能仅仅体现在教案的设计上,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把握教学机制,即时的调整课堂结构,以学生的主体性为课堂教学的契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为了突破本节教学重点,我在基础部分的设计中以激情引趣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展示他们所掌握的各种不同的跳法,从而引出本节教学重点。

三年级教学反思12

  因为放假调休的缘故,三年级只有今天一节课,所以既想巩固新授教学内容,又要处理测试题是很难兼顾的。权衡之下我选择了复习巩固为主,测试题则以讲解题型和方法为主要目的。

  复习课文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所学内容掌握的还算是不错的,尤其是词汇。巡视的时候发现全班只有一名学生在单词表上注汉字。只有Module2 Unit2 Activity2 中What’s your name?句式不熟悉。因为这是假期前的新授内容,还没有来得及巩固就放假了。

  针对这个教学难点(也是重点),我设置了一个小游戏-猜名字。找一个同学到教室前面来,老师或学生自己选择座次表上的一个名字(不是本人姓名),全班同学大声询问他What’s your name?这名同学要用英语来回答。回答中被提到名字的另一个同学继续接龙。就这样,全班同学在不知不觉中把这句话练习了不下十几次,简简单单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抱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原则,我尝试选择了被边缘的那个学生-存。因为他几乎每一节课不曾认真听课,所以我想他应该是什么都不会的,所以我就把答案告诉他。当大家询问他时,他大大方方地回答了问题,(不知道是不是近期他回答的唯一的一个问题。)让我再次看到一点希望,建议全班同学掌声鼓励了他,希望对他多少有一点点的触动和帮助吧。

  三年级因其未知性和可塑性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认真地播种着自己的希冀,希望收成还不错吧。

三年级教学反思13

  《民族小学》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开篇之作,是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充满欢乐和祥和气氛的学校,不同的穿戴,不同的语言,大家一起来到学校,认真上课,快乐玩耍,都成了好朋友。

  三年级,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和低年级不一样,三年级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但是学生刚开学,精神还没有集中,上起课来,学习的兴趣不弄,尤其是中下生,拼音没能过关。识字方面,在以后的课文教学中,要先把词语表中的词语先全部读准确读流利才在词语中学习生字。在指导书写方面,也不可能一个个的让学生去模仿,除了指导难写的字外,其他的都放手让学生在课后去掌握,根据今天下午的听写,学生的词语掌握还没能全部过关。该课注意抓好的一个生字是“戴”与“雀”字,“穿”“引”字的拼音也有和多学生写成后鼻音。

  在学习文本时,课文中并没有写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孩子们各抒己见,十分踊跃,有的说:“他们听得目不转睛。”有的说:“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的说:“他们把课文读得又整齐又动听。”……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挺突出。一些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但我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有时还显得有些繁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细心斟酌,多加锤炼,精心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有所得!

三年级教学反思14

  一课书结束了,我开始认真反思,寻找问题,调整设计。

  首先,在上课之前,我能够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把握学生,设计教学情景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第二,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如何将学生的课本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作进一步的沟通呢?在这节课上,当学生明白了小男孩由于不小心击碎了人家的玻璃窗后,小男孩的父亲是怎样做的?你们的爸爸会怎么做?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样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能理解小男孩父亲的言行,为解决教学重点服务。

  第三,鼓励质疑,培养多向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对事物较偏激的处理方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小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这是提高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孩子在阅读完第二段时,即使提问,对这段有什么不明白的,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当别人都逃跑时,里根为什么没有走?”“面对老人的固执,里根为什么委屈?”这样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有助于孩子们在生活中调整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

  第四,注意把握关键词,采取以读代讲,读悟结合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我通过读、找、说、再读的步骤,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的学习。例如在理解如何承担过失时,学生通过先前的自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以“洗盘子刷碗、捡破烂儿、几个月”等关键词再读,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生活实际作比较。将自悟运用到想象、朗读中深化体会,并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对“责任”内涵的初步感受,为后面的领悟打下基础。

  第五,注意语言的训练。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境:当里根把老人的玻璃踢破时,与老人有个面对面的交流,把它作为训练说话的素材。我的设计目的是体会老人和里根当时的心情,从而把这些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上,但是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和扩写可以看出,他们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抄袭书上的语句,自己的内容太少,而我有没有适时地引导,情景创设了,并没有能充分运用。

  第六,创设动笔的情景。

  四年级的孩子,不能简单停留在口头表达了,要充分运用时机,练习动笔,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我根据小主人公的经历,创设了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拿着小男孩辛苦劳动挣来的钱,把它还给父亲。但是由于我在引导时,只是分步说了说,没有把一段完整的整理出来,就让孩子盲目的动笔了,所以效果很不理想,使得这个可以出彩的环节没有点亮整节课,这是很遗憾的。

  另外,通过上课也发现了班级中一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声音较轻,态度不够落落大方,语言组织能力还有限。这些都是平时教学时也应注意的。一节课上完了,并没有结束,因为可反思的地方太多。我应该深入反思再反思,以此为出发点,上好以后的语文课。

三年级教学反思15

  时光匆匆,转眼间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一切完成得比较顺利,这与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仁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工作,相对去年,有了较多进步。首先是师生间更有默契,关系更为融洽,有不少学生还拿业余时间的画作给我看,这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无疑是有利的。另外,我及时发现各班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以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其更有学习的热情,并感染着班级的学习气氛。提高了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延伸了美术教学的意义。小学三年级的同学,相对在表现技法和艺术审美与构思上,都比较趋于成熟,所以在本学期的课题安排上我也有意的进行了组织。欣赏课与实践课并重,两手齐抓。美术属于视觉传达艺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学中认真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的关系。在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欣赏课很重要。但欣赏课也是比较难上的,容易枯燥乏味,基于前面与学生建立的良好基础上,我让同学在课前预习,上课时针对问题分别让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把欣赏课改成讨论课的形式,同学们在轻松当中就获得知识点。美术作品还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才可以达到感染观众的效果,这就提到了实践课的关键性,在本学期中,特意安排了许多动手实践课,特意寻找些与同学身边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课题来做。(例如:服装的设计、家居设计等等)使大家兴趣很浓,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学,效果较好。提高了同学们的欣赏水平和表现技法。同时也穿插民族文化的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中国水墨画的欣赏与实践)。使同学们,通过学习传统艺术,来了解祖国文化的深厚与博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

  1、必须认真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2.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视频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3.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进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5、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大比武、科组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认真向优秀同仁学习取经;从行动上利用网络参加继续教育学知识,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回首本学期我和同学们都在一起共同成长,相信有了本学期的收获做铺垫,下学期的教学会更圆满,同学们会取得更长足的进步,分校明天会更美好!

  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我担任三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题目。我对这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把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定美和创造美,进步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爱好。

  我以为爱好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夸大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

  为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矗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性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

  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练习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进步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进步教学质量。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6、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进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7、美术教学要尽量留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进步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三年级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1-10

《荷花》教学反思_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3-08

《反思反思》教学反思03-03

《音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3

《对美术教学的反思》教学反思01-10

荷花 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08-03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07-29

教学反思:长城教学反思10-02

语文教学反思_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3-08

三年级英语教学反思_英语教学反思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