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雾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雾凇》教学反思1
《雾凇》这篇课文是篇写景文,作者以清新明快的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这一自然奇观。在文中不仅能欣赏到清晨及阳光下洁白晶莹、美丽动人的的雾凇奇观,还能领略到夜幕降临时雾凇形成的神奇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时,我抓住雾凇的景色之奇,及形成之奇两个方面,让学生动笔去画出它的景色之美。结合自己的想象及给出的图片,学生能够很好地感受到雾凇的美。简单的语言,学生背诵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兴趣就上来了。
但在学习它的形成之美时,由于没办法亲眼看见它的形成,所以理解起来很空洞。所以我就结合了可乐,学生似乎理解了一些。但在背诵上还是很有难度。我觉得有可能还是要让学生亲自试验下过程,才会有更深的印象。
感悟课文语言,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体会“情动而辞发”的写作奥妙,品词语之精,赏雾凇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正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宗旨。
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第一课时时,我让学生观看雾凇视频,初步感受雾凇的美。并通过第一自然段学习“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等词语,让学生图文结合,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美。再通过“我们这有吗?别的地方有吗?”这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奇观”一词的真正含义。“奇”即是指吉林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正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
教学第二课时时,在感悟雾凇形成的原因时,我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很快,学生找到了这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围绕这句话,我让学生找出雾凇形成的两大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通过对“水汽其实指什么?”“过于饱和又说明什么?”让学生对“过于饱和的水汽”能够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说明“过于饱和的水汽从哪来”的句子。这样“弥漫、笼罩、淹没”等词进入了学生的视线,细细品味,正是对“过于饱和水汽”的有力说明。
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我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几个词,抓住“最初……逐渐……最后……”体会雾凇的形成的动态美,结合学生的读让学生感悟雾凇形成过程的缓慢,美中不足的是在悟读方面做的还不够到位,学生在体会“缓慢“一词时有些困难。接着,是以三幅“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引出最后一句话,再让学生配合图试着来背背最后两句话,这个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背诵的要求有些高,背诵的时候很吃力。
课文第三小节,通过引读,出示“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忽略了对重点词语“梨花”的解释。最后,通过“描绘一幅雪景”的小练笔结束整堂课。
教学中我本想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雾凇的美丽与神奇。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担心学生不能理解,使得整个课堂,教师的讲解多于学生的朗读。其次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较单一,应在多元化些,鼓励性再强些。对词的品析不够到位,忽略了“凝结、随风飘荡、笼罩、淹没”等词的理解。教学语言不够简练,生活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雾凇》教学反思2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本节课重点突出,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美的句子。通过品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等词语,体会雾凇的美。
然后启发学生:这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吉林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首先,弄清雾凇的形成要具备的两个条件,联系上下文理解“饱和”的意思,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松花江上为什么会有“饱和的水汽”。然后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出示句子: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知道雾凇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并任选一个造句;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出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总结全文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奇观,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一篇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存在很多不足。(1)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说感受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单一。(2)品词、品句、品章法不够到位。第一自然段描写了雾凇的美,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品读,没能在读中感悟雾凇的美。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没能很好地利用视频理解“饱和”的意思,没能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雾凇形成的缓慢和雾凇的奇异景象。(3)组织语言能力和教学机智有待提高。我设计的问题比较零碎,学生难以回答和理解;在教学中应变能力不强,没能以不变应万变。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更好的悟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雾凇》教学反思3
《雾凇》这一课终于上完了,零零散散,记些感受。
我认为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还觉得除了要充分感受它的美之外,还要了解其形成的特殊条件——从而进一步感受其“奇特”,由此,从它们身上,我们不仅享受到了美,还让我们由衷地提出保护自然奇特景观的内心需求。课文中雾凇的形成过程是说明性的文字,科学性很强。那在教学中如何有机的结合,是我在备课过程中一直都觉得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经过一番研读后,我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2、能理解并说出雾凇的形成过程。
3、感受雾凇的奇特美丽。
在教学中,围绕“奇观”一词分析雾凇形成过程的奇和景色的'奇,品析语言。
上完课之后,孩子们都争着到我面前来背诵全篇课文,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课文很长,课堂上也没有留时间背。(是设计在课堂上背片段的,但是前面耽误了一点。)对目标1的达成情况我很满意。但是孩子对目标2“理解并说雾凇形成的过程”达成情况,我个人感觉达成效果一般。我是通过突破难点“过于饱和”来理解形成过程,学生是理解了,能说了,但是凭我对孩子的了解,应该有些学生对这一问题一个整体的认识还不够,这也是前面耽误时间的地方。课上完了,前面遗留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我想,类似这样的文章如何把“优美生动的描写”与“科学准确的说明”联系起来,仍然值得我好好思考。
《雾凇》教学反思4
“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一个月来,《雾凇》的美文被我咬来嚼去,几多欣喜几多愁。
接到《雾凇》的任务源自精品课程,说是要备出两个课时。只听到大师们讲过这样的课,对我一个教学小兵来说还真没有尝试过。幸好有同级组老师的建议与提供的丰富的材料,肖老师毫无保留的把上一年的教案、课件、反思统统交给了我,我在感动之余,便开始日夜奋战。
《雾凇》课文太美了,景色太壮观了,使我时时担心由于自己一个不慎,便破坏了这种美。我希望自己无论从设计到教法,从板书到画面处处能展示《雾凇》的艺术。我真的也给了自己好大的压力,以致于无形中让自己度过了数十个不眠之夜。我总是期待着自己能够突破、突破、再突破……
《雾凇》不单单是一篇写景的美文,还是一个科学小品文,雾凇形成的知识也得要学明白。然而如此理性的问题,放到感性的品悟之中,难免担心会煞了风景,如何让课堂成为一场流淌着的艺术?我在美文的熏陶下煎熬着。这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我。我们历尽心血,想把一件事情做好,这种追求与境界,也许就是出于一个老师对课堂和文学的热爱。
精品课的研究暂时搁浅,学校教学大比武的战场已经拉开了。我忙着把两课时缩成一课时,忙着精减课件,忙着集中精神,忙着在最后的冲刺中有更大的突破。新的难题出现了,雾凇慢慢形成的美怎么让学生品得出、悟得到?前后两块美景的赏读是否显得雷同?板书的那首诗中的文字如何承现在黑板上?《雾凇》让我一次次云里来梦里去,一次次有了灵感又有了困惑,一次次解决了难题又出现了新的设想。到了上课前一天,教案终于定下来了。
连续三个晚上未曾入眠的我,就这样在学生的'期待中走进了课堂。也许是我的头晕脑胀让孩子们怯场了,平时课堂上的活跃与热情消失了。仅仅是“你见过雪吗?”如此简单的小问题,只看到有一个孩子颤巍巍地举起了小手。我心里真像一个五味瓶被打翻了,我想努力投入全部的精神唤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我想带他们走进美文、忘我地去幻想,我想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课堂、有着巨大的满足感。
然而,五六个、七八个稀稀拉拉的举手仿佛救命的火星一样,为我内心的焦急推波助澜。平日里思维活跃、直奔重点的回答没有出场,更多的是不会组织语言、不会找关键词、答不中要害。我理想中课堂的样子始终没有呈现,我在反思自己究竟在哪出了错?为什么慌了手脚、忘记去调控?我完成了我的课堂,我设计的艺术的流淌,差点成了独角戏,结尾创作诗时,他们来劲了,真还写得挺是那么回事。
一个人的潜力巨大,释放的时候却是可大可小,我想让更多的孩子积聚灵感、时时顿悟、快乐地成长。可能自己的期望值太高,问题难度稍大,可能自己平日里这种流畅的表达训练还不到位,可能是一个大讲台隔开了我和孩子融洽的交谈,可能是孩子们大场面见得少、心理素质不过硬。雾凇几多朦胧几多情,几多欣喜几多愁。我要去学习如何在紧张的时候调控自己、调整学生,学会幽默,学会宽容。
《雾凇》虽说雾气蒸腾,几多朦胧,然而新的努力的方向在我前方熠熠放光。知不足然后奋进,我想这正是一个热爱课堂的人所要追求的幸福吧!
《雾凇》教学反思5
《雾凇》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第22课的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备课之前,我把这篇课文读了好几遍,因为我知道,文本解读是根,作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丰富,深刻而又独到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者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关系到我们课堂教学的成败。这篇散文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却精练、优美。课文三个自然段构成文章有机联系的三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描述吉林雾凇奇观;二、说明雾凇形成过程;三、欣赏赞叹雾凇奇观。教学时,如能抓住“奇观”二字,进行教学,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上课伊始,我用xxx爷爷的诗作为引子,并出示雾凇的视频资料,把学生引入自己所创设的情境中来。通过诗的赏读,视频资料的欣赏,学生发出了感叹:雾凇真神奇呀!(这里,我只出示一张视频资料,给学生更多的想像空间,也避免与学生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雾凇的千姿百态时重复。)为什么会形成这么神奇的雾凇呢?雾凇形成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我用这两个问题把学生引入到第2自然段的学习。最后,让学生观看雾凇的视频图片,感悟雾凇的千姿百态,激发学生对雾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设想总是好的,具体实施起来却不尽人意。课堂上的气氛有些沉闷,我的心情也愈来愈郁闷。课后,我想了许多,主要责任应该在我。
一、对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预设
我们都知道,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成功的保证。我们不但要对每一个大环节进行预设,更要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进行预设,这里面当然包括对学生的预设。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样回答;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又该怎样引导……看似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在头脑中反复盘算的时间却是四十分钟的几十倍。我在课前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全面,因而当学生一时找不到雾凇形成的两个原因时,我就显得有些急躁,一时又不知如何引导,因而在这一个环节上来来回回用了许多时间,学生也被我搞得兴致全无,也因而造成了课堂上前紧后松的局面。
二、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到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是必备的素养。 我们除了学会解读自己,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自己的情感、心智等的解读外,还要学会解读学生。教师要经常思考:我为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真正是学生所需要的?自己的信息储备量和知识结构是否足够能与之对话?在服务学生的同时,学生给予我们的冲击是什么?我能从学生那里学到什么?自己是否也有所提高与发展?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甚至对一个教师的专业素质来说,这可能是最为关键的。在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时,我们最能够见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理结构和他的文化视野,他的对于教育的理解和作为人的真正的道德良知等等内容都在里面。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似乎不难地经常发现不少语文教师自己对文本理解有误,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程度与文本含义相差甚远。那么,这样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必然造成学生认知上的极大的差错。甚至在理解文本时,有的老师竟然读不懂文本,脱离了文本,几乎是在胡天漫扯而不着边际,对文本里所说的几乎一窍不通。那么,即使有再好的演技,在课堂上也难以施展语文学科所要求的'能力。
通常,我们很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依据的是教参所提供的内容。课前只要认真地备课,课上只要照本宣科,似乎一堂课下来,完全能够应付交给学生的知识了。长期以来,这种依赖教参的行为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致使很多地方仍存在着这种虚假的叙事。其实在教学辅导资料满天飞的今天,我们那些老师的所谓的认真与扎实的谎言正被一个一个地击破了。这样的虚假难道还要继续地上演下去吗?离开了教参,我们的很多的教师变得寸步难行了。这种情形是可悲的。也是荒谬的。我个人认为,教参的合理运用是可以的,特别是现在的教参已经与原来的教参有了很大的不同,没有了较为详细的课堂操作和详细的讲解,而只是对课堂的思路的一个大致的描述,甚至只提及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附着一些有关的资料以备所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缺少基本的文本解读的能力,很多教师便感到无所适从了。我自己在这一方面是欠缺的,今后要在这一方面多多努力。
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此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他人之所长,补已之短,更上一层楼。
《雾凇》教学反思6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本节课重点突出,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美的句子。通过品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等词语,体会雾凇的美。然后启发学生:这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吉林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首先,弄清雾凇的形成要具备的两个条件,联系上下文理解“饱和”的意思,并帮助学生理解松花江上为什么会有“饱和的水汽”。然后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出示句子: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知道雾凇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并任选一个造句;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出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总结全文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奇观,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进行思想教育。
本节课我存在很多不足: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说感受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单一。品词、品句、品章法不够到位。第一自然段描写了雾凇的美,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品读,没能在读中感悟雾凇的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雾凇》教学反思7
《雾凇》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我觉得除了要充分感受雾凇的美之外,还要由衷地提出保护自然奇特景观的内心需求。课文中雾凇的形成过程是说明性的文字,科学性很强。那在教学中如何有机的结合,是我在备课过程中一直都觉得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经过一番研读后,我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2、能理解并说出雾凇的形成过程。
3、感受雾凇的奇特美丽。
但学生生活在江南,从未亲眼见过雾凇,虽然通过文本能够得到一定了解,但仍缺乏感性认识,更无法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特殊原因,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落实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及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读的方法:
1、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雾凇美景,边读边感悟。
2、自读质疑。
3、品词、品句,体会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课文“美”与“奇”的因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语文素养。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认真研读教材,我的心里有了底,在设计整个过程时,就以赏析为主,通过朗读字、词、句体验文本的神韵美。
创设意境,激发情感,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出示了雾凇的相关图片。学生一下子被雾凇的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画面所感染,我适时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赞雾凇,学生愿意说,也愿意想,回答得流畅说明了雾凇已然成为学生的思维对象而有所感悟。接着抓住“奇”字让学生感悟雾凇的美与多。
雾凇形成的过程,感悟作者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需要有一个反复阅读、思考、体会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让孩子带着问题:1、雾凇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2、吉林的松花江畔具备这样的条件吗?默读、品味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揣摩语言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孩子在了解雾凇成因的同时,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语言的美,感悟雾凇凝结过程之美,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自豪感就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就得到激发。但其中还存在着不足。虽然,读书要求很明确,但孩子回答得不是很好时我没能及时有效评价加以引导,学生虽然有所感悟,但读得感情不是很到位,有待提高。教学中拓展延伸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只得下节课完成。
脑袋不是一个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化文本,超越文本。学生兼容并举,多种感官参与,以自读、自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较单一,应在多元化些,鼓励性再强些。
2、语言不够简练。
3、由于紧张没有全神贯注地在学生身上。
4、时间掌握不够到位。
我们常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此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他人之所长,补已之短,更上一层楼。
《雾凇》教学反思8
《雾凇》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课文充满了美育的、人文的因素,纵观全文内容,共三个自然段和两幅插图,有“雾凇奇景→成因探索→赞美奇观”三部分构成。因为课堂时间是30分钟,所以我在讲授本课的时候主要抓住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了解雾凇形成的神奇。
我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让学生找到了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围绕这句话,我让学生找出雾凇形成的条件——严寒季节、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需要有一个反复阅读、思考、体会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让孩子带着问题:①雾凇是在什么季节形成的?②松花江上为什么有雾气?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 ④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默读、品味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孩子在了解雾凇成因的同时,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语言的美,感悟雾凇凝结过程之美,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自豪感就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就得到激发。但在课堂中明显存在着不足,虽然读书要求很明确,但孩子回答得不是很好时,我没能及时有效评价加以引导,学生虽然有所感悟,但读得感情不是很到位,有待提高。
纵观这30分钟的课堂,有许多不足: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比较单一,应再多元化些,鼓励性再强些,而且我的语言不够简练,再者,由于紧张,只顾想着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没顾着孩子们接受了没有。困惑之处:雾凇形成原因的'教学,我感到学生理解得有些困难,对于“零度结冰”、“水汽遇冷凝结”等物理知识学生们理解起来一知半 如何能浅显明白的讲解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 下,这就要求我不断反思,钻研教材,提升自己的素质,与时俱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发扬优点,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给学生一 个情感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自主的课堂!
《雾凇》教学反思9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对课程改革的熟悉还不够深刻,但经过不断的学习,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个布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如今的课堂,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学生的合作学习,更有学生的创新学习,课堂气氛的活跃、和谐,教学民主,新课程理念让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程改革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堂要展现给学生一个“布满激情的'我”,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布满激情,以自身的情感带动学生,让学生布满热情的学习。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孩子提供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利用好教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与此同时,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教授文本的同时,也要留意要让孩子们把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学会感悟。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切忌冷言冷语、病语、脏语等,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遗害无穷。因此,教师要多使用一些具有鼓励性、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孩子树立自信,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当碰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更是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克服难题。
课堂是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
教师应该熟悉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局限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学生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但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因此,也要求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
以往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教师的“讲”,不管学生能不能听懂、记住,都只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而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则是要充分地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更注重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的传授,既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可以帮助孩子积累一些生活中的知识。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熟悉到新课改的理论和实际联系得还不够密切、充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误区。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内涵深刻的事业,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改进的,因此,我们要做到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小学语文新课改健康、持续、高效地向前推进。
《雾凇》教学反思10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而体会“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则是本课难点。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了雾凇之“奇”,即景色之奇,形成过程之奇。这节课主要请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感受雾凇的景色之奇。如通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等词语来体会雾凇的美。
在教学雾凇的形成过程之奇时,首先请学生自己默读,先弄清雾凇形成的原因。再理解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在一部分中“饱和”一词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先请学生自己查字典理解“饱和”的意思,字典的解释很书面化,学生理解不深,这不要紧,只要他们能体会出要达到一种不能再达到的状态即可。接着联系上下文,再深层次的理解“饱和”一词在文中的'意思,即空气中要有充分的水汽,这样才有可能会形成雾凇。
在了解雾凇形成过程部分,则重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条理,从而弄清雾凇形成过程,感受其是一个缓慢逐渐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来形象地体会“水汽”变为“雾凇”的过程。
《雾凇》教学反思11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中,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以情为基础,重视感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整个课堂。
一、在朗读中感悟体验雾凇的美
教学伊始,我首先让学生欣赏雾凇的视频,带领学生走进吉林雾凇,拉近学生与雾凇的距离,填补学生生活体验的空白。学生一下子被洁白晶莹、银光闪耀的话面,我适时的让学生谈感受,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抒发了自己的感想,这说明雾凇已成为雾凇的思维对象而有所感悟。接着我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课堂中,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了朗读、理解和感悟。这样由景入情,走进文本,学生真正感悟到了雾凇的奇特,壮观。
二、探究中朗读感悟情感美
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感悟作者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学完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同学们除了找到雾凇形成的条件,还找出了松花江畔雾凇形成的条件,接着让学生朗读,感悟雾凇的形成,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还感受到了雾凇凝结过程的美,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自然得到激发。这时,指导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雾凇的壮观、作者的喜悦就读出来了。
三、想象后朗读内化语言美
抓住文本第三自然段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这一关键处进行拓展,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作合理的想象,开拓孩子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对于雾凇的形态,文中没有具体描绘,给孩子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创设北国风光特有景观。结合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让孩子充分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完成了说话练习:在出示一些有代表性的雾凇景象图,让学生想象后,练习说话。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这样丰富了孩子的表象,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更助孩子内化了语言文字。
此时再让孩子朗读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已经深入孩子的心。
《雾凇》教学反思12
《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的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大自然的奇特之美。文章通篇围绕“奇”而展开的。
第一自然段的景色之奇,围绕雾凇的多、美来让学生有感情的`品读“吉林奇观”,在教学时,学生分别能够从“十里长堤”、“缀满”来说明霜花之多,“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说明霜花之美。文章在开始教学时就引导孩子从文之中去体会无以伦比的美丽画卷。
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先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奇”在哪?接着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再次的品味课本的“奇观”。
所以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表现雾凇美的句子。接着就自然的引到第二小节的学习,这么美的雾凇是怎样的形成的呢?这一自然段的教学,先是让学生找出一般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找到具备的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那么吉林的雾凇形成的条件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吉林的雾凇具备饱和的水汽这一条件,具体表现?雾气遇冷以后会有什么变化?雾气怎样凝结成雾凇?通过这样的一层层的剥析,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重点理解的就比较透彻。因此孩子在学习完这小节时就基本上能把雾凇的形成过程讲明白说清楚,自然课后要求的背诵对于学生来讲就水到渠成。
《雾凇》教学反思13
《雾凇》是一篇文质兼美、意境美的写景文章。曾经听过老师用此文作为公开课,在课文中的有些环节上还是会“绕弯子”。在课余也和乔老师聊及此课,乔老师也有同感,她还不无细致的提及到了大多数老师“绕”的环节——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为了将此课上好,为了在课堂上少“绕”,我仔细备了这课。
由于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所以整节课我还是以读为基础,但侧重悟,引领学生在赏析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悟雾凇的美。
一 课堂结构的设置。
文本解读是根,作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丰富,深刻而又独到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者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关系到我们课堂教学的成败。《雾凇》这篇课文通过对其外形及形成过程的描写突出了一个“美”。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个疑问“课文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它的形成而对它的外形描写的文字却很少。”除了告诉我们它的形成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外,是不是在告诉我们雾凇的美更多的是体现在它形成的过程。基于这一解读,教学中我直奔重点,难点,为学生构建的阅读话题“你感受到的雾凇形成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这么美的.雾凇,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的?”这个阅读话题的构建我是考虑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是多元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尊重他们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 关于课件的运用
其实,我是一个不太爱课件的人。有感于我们大师的课在没有课件的情况下还是那样的精彩。但这节课不同,有的环节用课件和不用所得到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所以,这节课图片的加入,降低了教学的难度,然后让学生看图发展思维想象,拓展了文本,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应该说,这样的课上的美了,便成功了一半,所遗憾的是在这节课中我的语言没有跟课堂结合起来,没有有的老师那么有磁性般的感染力,因此给课堂带来了缺憾,我想我通过反思,会让这一次的缺憾在下一次的课堂上变得美丽。
《雾凇》教学反思14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吉林雾凇的壮美景观,但离我们南方的学生生活较远,因此教师一开始就出示雾凇的实景图片,把学生带入这个神奇而美丽的风景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雾凇,产生一种想去学习的冲动。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落实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将“读”的联系贯穿在整个过程,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及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读的方法:
1、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雾凇美景,边读边感悟。
2、自读质疑,小组交流。
3、品词、品句,配上动作体会朗读。
??
然后再带着想象观察近景图片,形象真切地再现,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赞美、向往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使用课件,就是找准最佳作用点和最佳时机,让多媒体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课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浓。教学中渗透了课改理念,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力图体现三个维度的落实。教师朗读指导也较到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课文中描绘的景色是美的,大自然呈现的景色更美,在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去探索大自然的更多美景,鼓励学习大胆向作者挑战,写出更好的文章,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小语文走向大语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较单一,应在多元化些,鼓励性再强些。
2、对词的品析不够到位,忽略了“凝结、随风飘荡、笼罩、淹没”等词的理解。
3、教学语言不够简练,生活化。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发扬优点,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雾凇》教学反思15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一、在朗读中感悟 体验雾凇的美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然后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壮美。然后回到第二小节,由重点词语感悟,如: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抓住“最初……逐渐……最后” ……体会雾凇的形成的动态美。在课堂上,阅读成了孩子的一次审美的旅程、发现的旅程,让孩子的心灵在读的空里自由放飞。
二、探究中朗读 感悟情感美
雾凇形成的过程,感悟作者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于是我在学完第三小节的基础上,问学生:“学到这儿,你是不是产生了疑问?”并总结成两个问题。雾凇形成的条件是什么?雾凇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孩子两次带着问题默读、品味课文,除了找到了雾凇形成的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还找出相关的说明内容进一步朗读、体会,探究它的形成。这样,孩子在了解雾凇成因的同时,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语言的美,感悟雾凇凝结过程之美,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自豪感就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就得到激发。这时,指导读第二小节最后一句,雾凇的壮观、作者的喜悦就读出来了。
三、想象后朗读内化语言美
抓住文本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作合理的想象,开拓孩子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对于雾凇的形态,文中没有具体描绘,给孩子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创设北国风光特有景观。结合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让孩子充分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完成了说话练习:在出示一些有代表性的雾凇景象图,让学生想象后,练习说话。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这样丰富了孩子的表象,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更助孩子内化了语言文字。此时再让孩子朗读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已经深入孩子的心。
教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一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觉得课堂有点闷。课开始,当我就让学生看图,然后用词语来表示雾凇。可孩子们说的词语非常的单一,而且很多都是用了文中的词语。当孩子感受到雾凇的千姿百态时的说话练习,学生说的干巴巴的,完全体现不了雾凇的形态美。在学生理解课文重点第二小节时,没有让学生感悟到雾凇在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美,学生感悟不到位。这些片断让我不断反思,事后我就想:如果课前我多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如果课前我多设计几套方案,以不变应万变;如果课上我能正确地疏导;如果我能在课上恰当地引导,这一现象是不是就不会存在?
【《雾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雾凇的教学反思12-17
雾凇的教学反思12-14
雾凇的教学反思总结12-22
雾凇的教学反思15篇03-06
《雾凇》教学反思15篇12-01
《雾凇》教学反思(15篇)12-01
《雾凇》教学反思(15篇)03-15
雾凇的教学反思15篇12-17
《雾凇》教学反思15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