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11 03:03:1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近似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似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似教学反思

近似教学反思1

  近似数的学习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体验。但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猜测和交流,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它的'含义和作用。

  教材没有给出近似数的概念,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情境,通过对比两个人对参赛人数的不同看法(即准确人数与近似人数),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中结合实际认识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相关知识,以及让学生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等,以便于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由于现阶段不宜给学生教“四舍五入”法,因而让学生把准确数改写成近似数,学生往往出现估计离谱的现象。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虽然一个数的近似数有很多个,但最恰当的答案应该是那个更接近准确数且更容易记住的数。要引导学生多结合实际情境,得出易学易记的方法就是对那些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我们要把它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方便多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准确数与近似数

  的特点,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充分交流,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说出来,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近似教学反思2

  近似数在教学过程中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二是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第一个知识点教学是首先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大数比如我们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学生都说不出准确的数,借此来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用一个准确的数来表达出一个事物的多少,这样就需要一个近似数来表示,引出近似数的概念。

  第二个知识点,近似数的求法上是重点,这是学生以前所没有接触过的,所以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借用例题来让学生重点体会到取近似值精确到哪一位上,只要看它后一位数字,并且知道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保留部分就不变。如果被摄取部分的首位数大于5或等于5,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加上1。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一个数的近似数是10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学生会写成99999,应该是1049999。这样的题目学生掌握不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四舍五入法。"

  课后综合我的教学设计有如下感受: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尽管如此,教材的编排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难以展现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教师应想方设法为抽象的教材内容选择、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感受。通过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南京市小学的数量统计,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出示南京市在校小学生人数,引入近似数,让学生感知出“大约”的意义。让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

  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

  3、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

  “四舍五入法”只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采用的一个规则。当根据学生的体验刚刚揭示这一规则后,一个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质疑——我有不同意见!986可以近似于990也可以近似于1000或980。多好的体验!多好的发现!多好的解释!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如果硬性地让其“五入”,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的确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于是我果断地肯定了这个学生的真实而又正确的体验,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显然是受人尊重后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近似教学反思3

  学生在四年级已掌握了求数的近似值的知识和小数乘法,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求出积之后,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或者现实需要,把积保留若干位小数,所以这节课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根据客观生活需要对于乘积进行位数保留。

  由于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的近似值的知识,所以计算问题我列在了次位,在计算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培养审题能力,尤其是应用题的审题。只有拥有良好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能力比问题的对错更有意义。

  在上交作业的时候,我发现部分同学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于是我分析了原因。经过我的调查我发现,一部分同学是因为基础较差,在计算过程中耗时较长,因此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为此,我为其安排了成绩较好的'同学为其提供辅导,这种一帮一的做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另一部分同学则是属于比较懒惰,贪玩,自制力较差。对于此类同学,我安排其四周同学轮流对其进行监督,如果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则不允许其随便出去玩耍,通过一段时间的监督,这部分同学的表现也有了很大改善。对于每位同学只有不放弃,才能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近似教学反思4

  《求商的近似值》在学习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的知识教学的,它是一节计算课。

  本课是由“小数除法”和“求近似值”两个知识点组成。学生对于这两个知识点并不陌生,因此,一般都能较快地理解并掌握这节课的知识。但是,“求商的近似值”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提起兴趣。而且学生刚初步学习小数除法,计算还不熟练,计算常出错。这节课我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充满生活气息。激发学生学习又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一开始,我从爸爸给王鹏买羽毛球的谈话中自然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反思《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出示(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要求根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不尽时.师问你认为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学生计算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求出商的近似数。

  学生总结出方法后,再进行加强联系。但在练习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明白比要求多除一位的意思,比如要求商保留三位小数,学生做竖式时就只除到小数第三位,没有多除一位,导致结果出错。因此,只要不断强调方法中加强巩固,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近似教学反思5

  今天教学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虽然教学内容已经讲解完毕,但是从学生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听明白。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大致有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比较多。虽然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数的读与写,对大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大数的改写尚且不熟悉,另外又加上还要学习大数的近似数的写法,所以学生一下子接收不了这么多的知识,以至于学生没有听明白。

  二、教学环节联系不够紧凑。在讲解完大数的改写后,我直接讲解道:整万数可以这样简单进行改写,那非整万的数呢,应该怎么写呢,然后引入四舍五入方法,这里的引导有些生硬,没有给学生缓冲的时间,所以造成学生云里雾里。

  改进的方法:

  一、首先大数的改写和近似数应该分开来教学,这样留给学生自己消化的时间和充分的`练习时间,在上次教学过程中,大数的改写虽然简单但是还是容易出错,比如:有的学生会把最后的万字丢掉,或者改用=的时候用了≈。

  二、在教学环节的引导上,应该提前组织好语言,应该先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做整万数,什么叫做非整万的数,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然后讲解完之后,让学生知道整万数可以进行改写,把个级的0去掉,再加一个万字,那如果非整万的数也想改写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先把非整万的数近似成整万数,按照整万数改写的方法进行改写。

  这样上课时,学生可能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大数的改写,为什么大数的改写还需要近似数。

近似教学反思6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写和改写亿以内的数及求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教学我感觉到:

  一、学习资源来源于学生

  1.复习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首先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个含有两级的大数,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来,一生板演。根据学生举得例子要求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将不是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你能举例含有三级的大数吗?”老师的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大家争先举例,板书呈现出来。

  二、重“迁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1.看,这些大数含有三级,你会读吗?这些数有什么特点?你能将它们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吗?对于学生举得例子中整亿的数,老师放手让他们自己改写(比较简单),改写后,说一说怎样改写的,应注意什么?

  2.不是整亿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老师也是给学生充足的空间时间,自己尝试做一做。汇报交流时,重点强调,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关键要看哪一位上的数是否满五?

  总之,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老师绝不包办代替,给学生留有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解决新的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近似教学反思7

  1、教学目标要明确,内容要准确。这是基础,学生做题出现问题跟教师有直接关系。

  2、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教师要有自己的威严,要严慈相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处于主导地位,把控课堂活动,要顾及全体学生,不能只看回答问题的学生。

  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探讨,不要满堂灌。

  4、备课要全面。备教材,备学生。对于知识体系有关全面的了解,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对于新授课程有铺垫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了解,可能直接决定教学方式的选择。

  5、主副板书使用要合理,主板书部分要留给新授例题。

  6、小组活动探究或者学生自己做练习时,教师要下面巡视,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易错点和共性问题,做到心里有数。

  7、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其精华,转变成适合自己的模式。

近似教学反思8

  上周五学生放学后,老师们坐在一起针对“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操作过程中的困惑与困难进行了探讨,牛主任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能完全抛开情境,教学模式也要针对各种不同课型有所改变,不要完全被导学案范例框住。只要本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能学会的老师不教”的.原则,就可以了。

  昨天我们学习《积的近似数》,我觉得这节内容很简单,所以课前没有做任何准备。上课伊始,我问孩子们:“孩子们,你们认为,是人的嗅觉灵敏,还是狗的嗅觉灵敏呢?”“狗的嗅觉灵敏”孩子们异口同声。然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人的嗅觉细胞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是人的嗅觉细胞的45倍。”并随口问道,“你知道狗的嗅觉细胞有多少亿个吗?”孩子们马上动笔算起来,我让两名后进生来黑板板演。孩子们计算很准,速度也很快。全班只有5个孩子算错。然后我在问题里加了“大约”两个字,题后加了括号,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马上就有了结果,兴奋地举起了小手。我找了一名没有举手的孩子说出了结果,孩子们都赞同这个结果。然后我又组织孩子们在小组内说说,该怎么求积的近似数。不足2分钟,孩子们都美滋滋地坐好了。又找了几个后进生汇报,虽然语言组织不太好,但大家也都能听明白她的意思,看来学习效果还不错。接着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课题,然后做练习巩固。课后反思有以下几点:

  (1) 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学起来比较轻松。

  (2)课前的情境也起到了激趣作用,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 评级机制跟得上,小组评比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促使优等生主动帮助组内的学困生,(我给他们讲过短板效应,并且经常提醒她们记住短板效应)学习的氛围浓厚,学习效果也好。开学一周以来,这节课是学生合作学习(主要是优等生帮助学困生)面积最大的,效果最好的。我已经将各组评比表张贴上墙,希望它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近似教学反思9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课之所以是教学的难点,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导入新课环节就紧紧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我们班的人数这个准确数到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再到这两年我们学校大约投入多少钱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去教”。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必定倍感亲切,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一堂课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总是保持着比较兴奋的状态,时而交头接耳,时而议论纷纷,时而面面相觑,时而恍然大悟、开怀大笑,师生皆全情投入,宛若一场趣味盎然游戏。

  (2)丰富教材内容,源与教材,又不拘泥与教材。新课标强调数学内容增加密切联系生活、反映数学发展的新内容、新思想。教材知识只是一种学习的资源,教学时要灵活运用教材资源,补充和发展教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其它学习资源。我在本课教学中,将学生找到的一组数据作为教学素材,展开教学,充实了教材内容,又不拔高要求,为学生所喜爱和接受,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积极探索新知奠定了基础,真正让数学走近了学生的生活!

近似教学反思10

  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把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化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了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我从学生熟悉的“整数四舍五入”和“学生量身高”的生活情境中引入,在讨论、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是生活所趋。把它作为实际背景来区分准确数和近似数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本环节教学时,例题1是课本中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相互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在小组交流中把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出来,加深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层次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上,坚持启发式,让学生多说多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再帮助分析讲解,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学“②保留一位小数”时,则问得较少,使学生能根据刚才的知识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而“③保留整数”我根本不用讲解,学生就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了。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新教材要求只是通过几个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留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不仅能教会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且能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如何保留就如何去做,既尊重了学生,又掌握了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注意发挥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作

  用,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知识的海洋博大无比。我们教师不能也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学会学习,学会看书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的技能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益。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

  总之,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近似教学反思11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引入环节,在菜市场买菜时,总价是8.53元,而售货员只收8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8.53这个小数的近似数。在创设情境环节,也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这样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再出题让学生说出把7.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664≈0.66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7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教学反思12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近似数的连续进位问题。

  成功之处:

  1.复旧引新,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课始出示: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413 35628 65214 90088 ,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3.深刻体会保留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4.重点比较2.5和2.50的区别。通过在数轴上的取值范围,使学生体会到2.5的`取值范围在2.45~2.54,2.50的取值范围在2.495~2.504,虽然大小相等,但是精确度不一样,2.5表示精确到十分位,2.5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不足之处:

  1.学生对于保留整数就是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但对于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整数的逆向理解有些困难。

  2.对于典型题中形如9.956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学生还是存在不知如何进位的问题。

  再教设计:

  1.加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的逆向理解,使学生深刻体会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2.加强典型易错题的练习,消除学习中易出错、易混淆的问题。

近似教学反思13

  《近似数》教学反思,今天区进修到我校进行调研听课,我上了一节数学课《近似数》。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材对此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分2部分出现,第一部分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你注意过吗”的提问形式呈现了学生例举自己所接触过的近似数。第二部分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体会到取近似值精确到某一位时,只要看他后一位数字用“四舍五入”即可。教材以“填一填、说一说”的形式出示了例题——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根据 “四舍五入”到不同的数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要求求出148264的近似数。

  数学教研员李老师听了这节课。课后李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 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非常好,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安排都带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性,体现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层次清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一番中肯之后,李老师提出了几点很有价值的建议。

  ①在课堂上老师要多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要结合孩子们已有的

  生活、学习经验设计问题,学生只有对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乐于思考、才会主动参与学习。将直接课堂导入环节:“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这2组数据,想一想这2 组数据有什么不同呢?”改为激趣式导入让学生自己说出所了解的近似数数据“谁知道全国人口大约有多少?南京长江大桥大约有多长?……”

  ②一个新的知识点从学习到掌握孩子们需要一个过程,在学生学习了“四舍五入到十位约等于148260”的方法之后,应该出2、3道这样的题让孩子们练一练,内化学习方法,举一反三掌握知识。

  ③ 课堂上老师的评价很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答案老师要委婉的点评,让孩子感到虽然自己的想法错了,但自己积极动脑思考的行为却得到了老师的认同,同样值得高兴,会继续积极主动参加后面的学习。课堂上对于学生出现回答错误时我评价的语气较直白生硬:“你说错了。”这样的评价很容易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学习自信心,不愿思考了。

  很高兴李老师能给予这样的点评,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接再厉,让我的课堂无懈可击。

近似教学反思14

  师:(出示统计表) 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情况统计表

  城 市 名 称 小 学 生 人 数

  A 91995

  B 94955

  C 95955

  D 98955

  师: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能知道什么?

  生1:我知道A城市小学生最少,D城市小学生最多。

  生2:我知道这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的后三位数都是995,万位上都是9。

  生3:我知道这四个城市的人数都比9万多,都比10万少。

  师:同学们真会发现!这些数据都是经过认真调查统计获取的,一个不多,一个不少,都是准确数。(板书:准确数)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说得这样准确,而是主说出大约是多少。例如,我们班有67人,大约是几十人?

  生:大约是70人。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67人接近70人,所以大约是70人。

  师:像这几个城市的小学生分别大约是多少万人,为什么?

  生1:A城市大约是9万人,因为91955接近9万。

  生2:B城市大约也是9万人,94955也接近9万。

  生3:C城市大约是10万人,因为95955接近10万。

  生4:D城市大约是10万人,因为98955也接近10万。

  (师进而引出“近似数”和“≈”,板书如下:)

  91955≈9万

  94955≈9万

  95955≈10万

  98955≈10万

  师:刚才我们把这几个数写成了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为什么有的约等于9万,而有的约等于我10万,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看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这几个数只有千位上的数不同,千位上是1、4,近似数是9万。

  生2:我有补充!千位上是5、8,近似数是10万。

  生2:我发现这几个数的近似数与千位上的数有关系,如果千位上的数比5小,这个数就更接近9万,所以它们的近似数是9万;如果比5大或等于5,这个数更接近10万,所以它们的.近似数就是10万。

  师:同学们说的太妙了!如果把一个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关键要看千位上的数,如果小于5就舍去,如果满5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后面的数舍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四舍五入法”。

  生1:老师,我有不同意见!如果千位上是5,而这个数不是95955,而是95000,我觉得它的近似数可以是9万!就不能“五入”了!

  生2:但也可以是10万!

  生3:我认为既可以是9万,也可以是10万!

  师:能讲讲道理吗?

  生1:因为95000比9万多5000,比10万少5000,它既接近9万,也接近10万,所以它的近似数可以是9万,也可以是10万。

  生2:因为95000离9万和10万一样远,所以说它的近似数是9万行,是10万也行。

  师:你们说的还真让人信服!像95000的近似数,完全可以这样理解!还有其它不同意见吗?

  ……

近似教学反思15

  本案例是一堂新教材新教法的课例.在设计上不同于过去的讲解式、问答式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参与学习与探讨的热情,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通过对问题的争论与探讨,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记忆.在课的开始,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再针对相关问题展开.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近似数的概念、近似程度(尤其是科学记数法和带单位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和解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待后解决.

  (1)为什么使用近似数的原因、使用近似数的意义没有在课例中讲述不太清楚.

  (2)学生对形如2.4万、3.05×104的近似程度的理解及有效数字的计算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3)课中一些好的`做法仍值得借鉴.如何更好地贯彻新的课改精神,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索的学习中去,是今后教学的首要问题.

  (4)如何在小组讨论中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动起来,都得到一定的提高,而不是一个旁观、旁听者,也是今后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5)通过选做题的形式,将所学知识引伸到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近似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值得提倡.

【近似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近似教学反思01-11

近似数教学反思03-20

近似数教学反思04-06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4-22

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11-29

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11-29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4-19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7-16

小数近似数的教学反思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