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5 10:45:4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学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

  我在11 月27日下午在石山中学进行了第五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的教学。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其中有好的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好的方面表现在:课的内容设计得比较简单,练习也安排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学得也比较轻松。这点也达到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目的是让学生第一课时学会运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明白为什么要配平化学方程式。因此,我在这节课安排比较简单的'配平方法——观察法。好的方面还体现在,我在设计课件时,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图和表。我觉得教材中的图和表,有些时候我们如果能把它们利用好了,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图表的能力。所以,这时节课的图表,虽然看得比较简单,但我还是想利用它们,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找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这几个地方。这节课虽然主线清晰、重点也突出,但在突破难点时有些不足。例如,我在引导学生配平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时,本来我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式子和教材中的漫画,自己发现造成式子左、右两边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右边的氧原子数比左边的氧原子少,然后再从这点下手去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去配平这式子,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用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但是,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问题设计难度比较大,加上自己心情比较急燥和课堂应变能力比较差,所以讲到这里比较零乱。

  经过这次的学习,我对教学方面有一些感悟:我觉得我在今后备课中,除了充分挖掘教材外,还应该多多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层次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还有在教学中注意教学语言的简炼,不要老是重复。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2

  今天下午,在实验室和两个班的学生一起主要通过硫酸铜和铁钉的实验,研究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个实验在教学中发现许多问题,并尝试了解决,但结果仍然不明显。

  第一个班级的教学:

  先出示硫酸铜的晶体,让学生观察后说出观察到的现象。(这个环节可删除,没多大的意义)然后每组一只烧杯、一根玻璃棒,让学生在硫酸铜的晶体中注入50毫升的冷水。(根据硫酸铜的溶解度,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个晶体还是从初中找来的五水硫酸铜)根据硫酸铜溶解度,实验操作时采取了低于硫酸铜溶解度的配比,课堂上仍花费了很长时间,学生通过搅拌溶解完硫酸铜晶体后,教师又提供铁钉和绳子,让学生自行邦住铁钉后一半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变化:铁钉的颜色变为“灰黑色”。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铁钉“生锈了”。是一层锈覆盖在铁钉上,(此处,教师已准备讲解处理,并未深究,而是引导学生:你认为这是生成了新的物质-----锈了,也就不是硫酸铜了,那你认为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你提供证据解释自己的观点吗?生: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变色,生成新的物质----锈)教师解释硫酸铜和铁钉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单质铜和硫酸亚铁。然后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归纳整理。(由于实验的时间有限,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亚铁生成也不是很明显。)

  第二班级的教学

  由于前一个班的学生已有的硫酸铜溶液,这个班级就直接使用了,(考虑到溶解费时,同时课前自做发现一杯溶液可以使用两三枚铁钉做实验,并对硫酸亚铁的生成也有更好的直观效果)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时间,第一环节就同时出示了晶体硫酸铜和硫酸铜溶液,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接下去,就发放铁钉和绳子,让学生实验,由于第一个班级的实验效果不明显,这个班级的教学中,就又提供了一枚用砂纸磨过的铁钉同时做实验。(主要考虑,铁钉是总务处拿来的,表面已被氧化,生成氧化铁,猜测对置换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但两枚铁钉在反应中都不能出现教材中金黄色的单质铜的覆盖效果,而大多是灰黑色的,自己课前作了一个浸泡了近两小时的铁钉,溶液干了后学生认为是“土黄色”的,最后学生对硫酸铜的'溶液的生成物质还是未能有效关注,因为溶液中没有混浊物产生,学生当然就视而不见,两个班级的实验中都未能真实反映出整个反应的现象,最后还是靠教师的讲解收场。

  都说科学要实事求是,不能以解释为主,但没有办法。实验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不过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一个组,铁钉刚放入1---2分钟左右,他们拿出来观察,结果有一个近似于课本上的效果,但学生不能由此推断是铜,因为还不是很接近单质铜的颜色。)

  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1、硫酸铜的溶液的浓度不够;

  2、铁钉一个已经变面上有氧化铁生成了,另一个铁钉用砂纸磨过后,也不行,因为砂纸磨过遇水确有生灰黑色的情景(猜测大概是水中的氧原子与铁反应形成的氧化铁多于单质铜的缘故)

  3、实践的把握上,按理论时间越长,置换出的铜应越多,但可能不一定。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3

  20xx---20xx学年我担任高三(4)班和(11)班的教学工作,这两个班均为A、B组的普通班,在高二年级期末考试中化学成绩均排名年级末尾。任教于这样的班,一年来我不断给自己鼓劲、给学生们鼓劲,我努力着、也带领学生们努力着!

  一、坚持就是胜利

  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区别在表面上当然是学习成绩上的差异,而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源即普通班与实验班在本质上的区别却多种多样,有智力上的差异、行为习惯上的差异、兴趣爱好上的差异等等,智力上的差异确实存在,这一点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学生改变后两条。其实,每个人都想进步,只是有的人能够持之以恒,有的`人则会半途而废。刚上高三时,决心挺大、信心很足,那时,让你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时间一长,新鲜劲过去了,枯燥的学习加上屡屡受挫的考试成绩使得许多人逐渐丧失了信心,这时,老师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每一次考试每一次小测验,如果我们能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写上几笔,成绩有提高的给与肯定,成绩不好(这是多数人)的指出他的问题所在、今后努力的方向,注意用词既要准确又不能伤他的自尊心,还有,我们老师对各个阶段知识的检查要及时要到位要严格,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多数学生会有所收获,有点儿成就感,这将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二、分实验班的利与弊

  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习惯好、上课反应快,谁教谁喜欢,我在教20xx届高三(16)班时,就是这样的感觉,每节课的任务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而且,学生们总是有许多新奇的问题,逼着你去思考、去学习,从而不断提高,我有两篇获得市等级奖的论文起因都是来源于学生们的问题。今年教的两个普通班就很少有这样的感觉,实验班分得太多,调整得又比较勤,普通班里没有尖子,感觉就像少了领头羊,无法驰骋。建议实验班分少些,给普通班留下一些各学科的尖子生,这样有利于班级整体的教学与今后的发展。

  三、加强个人业务学习

  教师应该是校园中最善于学习的人,“他把新知视作生命的给养,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吸纳着,不知疲倦”。他深深爱着那些对他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孩子,他会怀着惊喜的心情接受任何一个弟子用真理击败自己的现实。他从不以权威自居,他会说:在我们的课堂上只有一个权威,那就是真理!为了把我们教师的蜗居搭建在离真理最近的地方,我们每天永远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教学反思《年度化学教学工作反思》一文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4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它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同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如何应对,以促使学生开展新的学法呢?作为新形势下的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必须作出深刻的思考。

  一、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特点

  旧的课程环境下,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师生之间俨然一副师徒关系,从古至今信奉“师道尊严”,教师的作用被局限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修筑的围城里,因此教师只要“照本宣科”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与单向的逻辑思维使学生更加脱离现实生活,也使学生很难有所创新,这种背景下教师既难“教好书”,更难“育好人”。

  而新课程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许多条件促使教师角色发生改变:一是教师评价体系的变化,旧课程中评价一节课是看教师教的怎么样,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怎么样,新课程更加强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评价的侧重点更趋向于教师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有所为,要求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二是学习方式变化,学生由原来忠实的听众变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者。三是课程资源由学校、书本扩大到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关注学生的范围变化,过去重知识、轻能力、丢情感态度、只看分数,现在要求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些都促成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该发生新的变化。

  二、转换自身角色,优化课堂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复杂多元的个体,每个教师在学生面前、在教学中也扮演着多重角色。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不如人意之处:其一是不清楚自己应扮演什么角色,比如高中化学第二册《工业合成氨》一节,本应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过的平衡理论知识去自学、讨论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有的教师也可能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还是用大量的时间去讲授,硬是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听的累,他们失去了自己对理论感悟的思考时机,这时教师把自己还是定位于“传声筒”。其二是教师引导者的身份不到位,比如高一第一册《环境污染》一节,教师大多能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环境污染,但没能深入引导:我们能不能把自己身边的一些对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原因,介绍给大家呢?如果教师加上这样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强化他们观察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其三是教师没有扮演好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课堂中大多有分小组讨论的环节,教师布置好讨论的内容之后自己在一旁“袖手旁观”,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这些都表明教师在新课改中自己的角色还没有演变到位,那么要适应新的形势,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转换自身的角色,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课改。

  三、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全面变革的主旋律,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与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并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1、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发扬民主,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获得心理安全。其次,教师还必须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开放,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空。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假设推理能力

  想象能力和假设推理能力是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面研究物质的科学,因此,要把宏观和微观思维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假使推理能力。教师可通过“构—性—制—用”、“构—位—性”等关系,让学生展开想象。例如,学生知道氮分子的结构为氮氮叁键,性质不活泼,则可让学生想象,如果氮分子没有叁键,空气的成分将如何变化?又如,让学生根据氟原子的结构去推测氟气的性质。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研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活动,具有创造性。因此,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作用尤为突出。

  首先,我们应该抓住实验现象的多变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Cu和浓H2SO4反应制SO2的实验中,学生往往观察到生成黑色沉淀,教师可以马上追问:黑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呢?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们各抒己见,查资料、上网、实验等,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大加强。

  其二,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如,在讲第一册《氧族元素》时,讲到浓硫酸有一种重要的特性—吸水性,书上没有演示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要求学生设计既安全又能说明浓硫酸吸水性的实验。经过学生的思考,得出了许多可行的实验方案。如:在一只小试管里加入5ml饱和氯化纳溶液,在该溶液里加入2ml浓硫酸,立即析出氯化纳白色晶体。因此,在安全范围内大胆让学生自我设计、进行实验,自行探索,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会有惊奇的发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创新。

  其三,通过对课本的实验改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我们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同学们对原实验的改进是: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

  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

  四、以变革课堂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施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教学,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增强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欲望,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学生探究所需要的能力。例如:我们学习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火柴点燃后是否一定能燃尽?实验试验:把火柴点燃后,摆放成各种姿势(竖直、斜放、平放等)进行燃烧实验。

  发现问题:火柴点燃后竖直向上,火柴不能燃尽。

  作出解释:竖直向上燃烧的火柴,火焰对其下部(接近燃烧处)有预热作用,这样会把其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水气上升使火焰温度降低,上升的水气又有隔绝空气的作用,最终使火焰熄灭。

  验证解释:如把火柴烘干后点燃,都能烧尽。

  得出结论:物质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且要有充足的氧气。

  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贵在引导。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化学教学充满活力。

  五、造就良好心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不仅要有牢固的“双基”、较强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作风、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等科学品质。例如,要求学生解题时要格式规范、书写清晰、表达准确、思路严谨,单位和有效数字符合规定;测试时要施考正规;讲评时,要全面剖析学生心理因素、不良习惯等所造成得失分;组题时,设计一些有陷阱、干扰因素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接受挫折的机会,锻炼他们坚韧不拔的信心。这样,可以使学生终生收益。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我们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化学教师,我们更需要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加强对学生的要求,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培养出更多的、新型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5

  由于《化冰实验》这节课中实验需要比较多的实验器材,而学生之前没接触过这些实验器材,所以要花比较多的时间来让学生认识如何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我在上这节课花了两个连续的课时来进行实验,一节课来总结。虽然用了不少的时间来上《化冰实验》这节课,但是学生在做化冰实验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并且能在实验中自己发现很多问题,达到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实验记录了温度的变化,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随着时间的变化,温度会上升?为什么温度计碰壁其温度就会上升?为什么冰越碎,温度会下降得更快?为什么冰熔后水温度会上升?水沸腾时,会有水蒸气,水泡,水为什么会减少?为什么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后,会有时上升,有时下降?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在实验后提出的,提出问题后,我就让他们自己试着来找答案。

  例如,对于为什么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后,会有时上升,有时下降?学生就提出了可能与有风,温度计的准确度,火力的大小,烧杯的振动,火的高低,灯芯的长短有关。从火的高低中,学生会提出酒精灯的火焰是内焰温度高还是外焰?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自己来设计对比实验,启发学生想办法来证明,可以用什么材料合适?有的学生说用铁,高温温度计,毛线和木棒,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从中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我觉得学生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是这节实验课的成功之处,不用老师自己来告诉学生科学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试着来解决问题,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既减轻了老师的担子,又能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发现和自己解决问题。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6

  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已经有20多年了,整体上感觉教材在不断的修改,课本知识的难度在逐渐下降,学生的理解潜力也在逐年下降。在最近几年的高一新生调查中,出现了化学比物理更难学的不正常现象。在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

  初中新课程的教材也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删减,我们高中教师对此了解不够,我们总是觉得“这还用怎样讲?”、“此刻的学生真是什么也学不会了!”、“学生怎样这么笨啊!”……我们没有反思过:是不是学生真的听不明白,真的不会学习?

  高一学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资料多、难理解、习题不好做,学习兴趣降低。一方面是因为高中化学突然变得比初中更系统、更深入,学生不能立刻适应;另一方面是因为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强调探究学习和过程方法的教育,忽视理解学习,不注重对描述性、结论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但更重要的却是我们教师对初中生的化学基础期望过高,平时的教学和测试难度过大造成的。

  今年春天我教了预科班的初中化学,借助那一段疲于奔命的日子,我将初中课本认认真真、深入地研读了一遍。发现有很多高中要用到的知识藏在练习题、资料卡片中,我讲课时自然而然就将这些知识加进来讲,甚至重点强调。之后给实验班学生上课时,学生竟然不明白,说初中老师没讲过。而高中课本也不再讲,就直接拿出来让学生用;有时候为了讲清楚某一道课外习题甚至还要临时补充知识点。学生要记的、要理解的太多,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不停的记,听课习惯不好的学生自然就感到很吃力。

  比如,第二章的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难学的知识点之一,要求学生在初中所学的酸碱盐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并熟练记忆和应用“溶解性表”。在理解和记忆两个方面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不愿意下功夫进行记忆的学生在做题和听课方面就越来越感到吃力,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第二章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是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属于贯穿高中化学教学始终的最难学的.知识点之一,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初中所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及其相关概念。而初中课本对该反应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也没有在教材中进行明确的表述。到高中突然进行系统学习,除了要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等9个概念外,还要掌握双线桥、单线桥等分析方法,学生还没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我们已经要求他们能十分熟练地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并与刚刚学到的“被氧化、被还原”联系起来进行应用,用功的学生能够听懂,但却不能熟练应用;对化合价知识不很熟练的学生甚至听懂都很困难。何况我们的老师必然还要进行适当的扩展,还要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等,进一步加大了该知识点的难度。致使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雪上加霜,厌学情绪进一步加重。甚至期盼早点进行文理分科,跳出化学的重重包围,走一条不一样的学习之路。

  因此,高一的化学教学,就应有一段时间进行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育,重点复习初中的“氢气还原氧化铜”试验,介绍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复习和背诵常见元素化合价、溶解性表、复习酸碱盐性质及相关计算,为学习高中化学做好铺垫。

  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控制教学进度。不要增加刚开始学习的困难。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对深度和广度都已加强的高中化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想学好是不容易的。要个性引导学生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先理解后记忆是正确的。但是有的知识点暂时不理解也要先记住,如果既不理解也不记住,等于没有学,知识就出现了断层。化学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先死后活”、“死去活来”的过程。机械记忆还是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透过讲解,帮忙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其实就是对各种试验现象的纪录和分析,学好化学务必记住一些基本知识,才能谈得上理解后面的知识,才具备了问问题和与人讨论的资本。

  3。提倡“讨论”。解决问题时用“讨论法”,能够展示思维过程,给学生启迪。教师先作示范,小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包括遇到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方法,尽可能让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也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然后大家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始终持续高涨的兴趣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跃迁。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进行简单的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解题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化学化学反应计算的练习,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形成解题能力,并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中,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工农业生产及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本课题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所反映的质量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相关计算

  2、学情分析: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书写方程式,尤其是中等偏差学生由于方程式没有掌握好,没有将化学方程式配平,把几个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计算错误,还有的数学功底较差,结果出错。

  三、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氢气是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氢气可以通过水分解得到。已知1kg氢气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大约跑100km.。观看课本136页图,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听讲、看图、思考。

  (引发问题)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进行归纳。小组间猜想、讨论、交流。(1)要想知道18kg水可供汽车跑多远,就必须知道18kg水分解能产生多少氢气。(2)想知道18kg水分解产生多少氢气,就需要知道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3)要想知道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就需要知道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知识回顾)请写出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思考:水分子和氢分子的质量比为多少?为什么?让学生写出该化学方程式后回答其含义。水分子和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引导探究)在水分解的反应体系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你可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讨论并尝试计算后交流:用不同的水分子数目代入计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间的质量比恒等于9:1:8。

  (师生交流)从以上的分析可看出,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与什么有关?然后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并总结归纳。让学生交流(1)这种质量关系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2)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3)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密不可分。

  (设计方案)我们已知道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那么你能否根据这个质量关系计算一下:18kg水分解能产生多少氢气?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案,并利用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计算。

  (展示评价)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解答方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总结解题步骤和解答过程中易出现差错的地方。让学生交流解题方案,总结解题步骤。并按步骤进行解题。然后同学之间讨论、交流,相互补充,得出答案。

  (回顾与反思)通过以上的探索,请你将化学反应中有关计算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总结出来。通过学生交流,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然后学生练习课本138页的习题,巩固所学新知识。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8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知道学生学习这一章节的时候,越到后边会越湖涂,所以情愿暂停脚步,先缓一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功,收效是不错的。

  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区别与联系。要学生学得好,记得牢,最好的方法是知识点间形成网络,知道同与不同。在溶液的.这两个课题里,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有了溶液的概念后,条件缩窄,要规定温度,而不是任何时候;有了饱和与不饱和,为了比较能力的大小,又再增加了一个标准,大家都在100克水里溶解,于是就有了溶解度的概念,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为了使表达更形象,我还用图形加以说明,大圈就是溶液,里面分成两部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而饱和溶液中又画出一个小图图,就是溶解度。这样下来,学生基本懂了,加以练习,得以巩固。

  第二个地方是饱和与否与浓稀的关系。我用了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三眼仔”来说,他的饭量经人,往往是以“桶”来计算的,吃得可谓极多,即“浓”,可是如果只给他吃一桶,也很多,很“浓”啊,可是,他并不饱,即“不饱和溶液”;学生开始理解了。然后我又问同学,你们吃多少啊。就以两碗来算,吃饱了,是饱和溶液,可是,比起刚才的“桶”,可谓是稀溶液了。再佐以 练习,学生对于这一难题基本能迎刃而解。

  总之,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效果只会越来越好。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9

  一、教学方面的经验

  认真研究新教材及各章节处理方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让他们在黑板上写板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化学实验教学情景集色彩、图像、声音、动感等多种特点于一身,使学生有置身于真实情景之感,达到良好的效果。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近年来对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学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觉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我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与学生谈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退步时我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在课堂上尽量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加以称赞,激励他们喜欢上化学。

  二、教学方面的不足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只有当以上思想工作基本过关了,奏效了,才能使教学效果上去。对于教学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总体把握教学要点,如该学年,该学期有哪些知识点,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样在平常教学中才有目标。第注意和学生一起探索各种题型,我发现学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点,只要勾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兴趣,学习劲头就上来了。每节新课后注意反馈,主要作业与小测中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订正。以上几点教学方面的看法只有根据自身与本班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才可能有一定效果。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0

  九年级,对学生来说,是比较个性的、又比较重要的一年,也是承受更多压力而又能茁壮成长的一年,它是学生告别初中、跨进高中的阶梯。化学这门学科是九年级新开的学科,是学生跨入化学科学殿堂的启蒙阶段,又是中考必考的学科,短短一年的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能具备将来探索化学科学的兴趣,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问题。对于此刻的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社会、家庭、自身因素,普遍学习情绪不高,有必须的畏难和依靠心理。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原因,与学生的接触时间相对较少,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和渠道相对较少。而且本届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学习中对问题的分析潜力、计算潜力、实验操作潜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潜力等方面比较差,学生反应潜力也较弱。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潜力。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找到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学习基础差,理解潜力也比较差,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还抄袭作业,上课有时不能专心听课。班上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欠用心,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虽然也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但是,有个别同学上课不正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有些同学考试不认真,成绩很差也没有羞耻感。由此,导致大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所以我感觉得很无奈。针对这些问题,我着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我从友善开始,多些赞美,与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敢于对学生谈自己工作的不足,这样,学生对我也就慢慢的喜欢和尊重,也开始喜欢学习化学,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要充满信心和信任,对学生既要鼓励也要鞭策。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构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潜力。

  1、要改变学生,首先改变自己。平时学习有关教育科学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灵活运用,并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具体问题相结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正如魏书生所说:“一名好的教师,务必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都埋藏着无穷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潜力。”热爱学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也是教师工作动力的源泉。教师只有尊重、关心、理解和宽容他们,方能化解后进生们那颗偏执、自卑的心。师爱不仅仅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如果缺乏了师爱,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是啊,情感需要靠情感去陶冶,爱心需要靠爱心来熏陶。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到他们对人情冷暖的感受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用心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教师要用对自己学科的爱、对学生的爱,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爱、对学习的爱。实施鼓励性评价,后进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和肯定。我们一方面要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而又不伤其自尊、自信的批评,另一方面又要挖掘其闪光点,实施鼓励性评价。

  2、认真备好每节课。根据教材资料,设计课的类型,备课前尽量做到自己先完成每节课的作业以及课外练习,从中选取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题目。认真写好教案,做到每节课都"有备而来"。每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后认真作好总结,及时从课堂教法和学生的反映状况总结出每节课的得与失,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也有针对性。为此,我常常到网上搜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次作业都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次作业都能作到认真批改,通过作业及时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上及讲解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分析原因并总结,进行透彻的评析。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持续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在教学工作中,用心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经常去听学校各科组的公开课,虚心向教师们学习更新的教学方法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并注意创新,构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6、加强与各组老师的合作,团结共进,精诚协作。指导学生进行思想、知识和技能总结,帮忙学生克服困难,查漏补缺,改善学习方法,进行详细的试卷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补救措施加强校本教研,推进课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要不断学习、更新理念。经常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真钻研教材,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经常进行教学反思,要从基础出发,抓好基础知识,争取中考中取得满意成绩。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1

  通过期中考试让我对自己近段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有所反思。考试结果反应的主要问题: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一些类型的题目学生没有见过,不知该从何入手,导致得分太低,主要原因:复习不到位,基础知识不扎实。

  作为一名新教师,虽然已经教了快三个个月了,但还没有必须的经验,主要有点是课堂气氛很活跃,我比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他们又感觉我是新教师,上课有些松,导致他们上课不能认真学习,只是浮在表面而已,自己的缺点很多,对教材的分析不够,不能bawo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也不是很好,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学效果不是很好,离我的期望相差太大。

  一、对学生学习引导的反思

  初中的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但是“化学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初三的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主动学习化学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化学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选取提高。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但是,我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知识的构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样能怪学生对化学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化学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我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化学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好学”的假象,我都是成功的。

  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潜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比如,教师在讲解“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如果对“配平”讲解的不透彻,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能配平的现象;对学生潜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学生的思维潜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潜力的没有提高;还有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景,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近。总之我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齐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好处。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到达的质量标准。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十分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对学习潜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课后辅导。即要分层教学。个性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注重学法指导。学生只有在用心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主角,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往往能较好地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带给超多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我要扬长避短,认真听取陈老师的课,认真备课,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每一堂课,把握好重点与难点,多研究近几年中考试题,研究中考趋向,是自己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2

  看了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视频后,有很大的感触,对于自己在教学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进入本课堂的内容之前,老师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爆炸,溶洞)来提出问题。哪个反应快慢?来引出今天要讲的化学反应速率。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引出反应速率后再以提问的方式把学生带回课本,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来回答有关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和单位。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然后再通过简单的'计算题来教学生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进行运算。印象较深的是,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利用学生的错误回答深入到对化学反应速率定义的理解。再次强调化学反应速率是对于浓度的变化量。然后正确的和学生讲解三段式的解法。让学生求其他的反应速率,通过学生自己在求解的过程中发现计量系数之比和浓度变化量之比的关系。

  再引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日常生活中要想牛奶不变质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从而得出是改变了温度的因素。通过课堂的气氛可以看得出来,这样的教学是较成功的。老师在将要讲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可以利用生活的知识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上老师的步伐。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不断的进步,看了老师的视频后,更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改进自己教学上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做一个自己喜欢自己,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3

  昨天下午第三节课后接到裴主任通知,让我今天早晨在三班上一堂公开课,非常的突然。然后冷静下来以后就向刘化汇报了此事,问问他对我有什么建议,并且把我自己今天上课的感受说给他听了,他给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并且为了不让我又很大的心理压力还一直给我鼓励,在此我表示感谢,到四十八中来的时间不长他给我很多很多的帮助。第五节课下课后我也专门在办公室等着慈老师,她对教材的理解很深刻,上周的公开课她给我的帮助很大,所以这次我还是想想听听她有什么好的意见。就这样我的公开课开始生根发芽了。

  化学方程式是学生继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之后,又要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我是通过三个复习问题导入: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以及要注意那些重要的方面?

  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3、我们学习过那些化学变化?如何表示一个化学变化?书写碳、磷分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以及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我是请了一个同学上黑板书写,在黑板上写的同学没有写完是我就让他停止了,而在座同学能够比她写的快的原因是我们用了化学式来书写表达式,同学们自然而然就知道文字表达式太麻烦不方便,并且不能国际通用。然后我就用化学式板书三表达式,大家对比一、二、三三个反应,立即能发现二三反应表达式不能体现我们化学变化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改变了。所以我自然而然的'就把化学方程的定义给出来了,但是书上定义很简单,我们化学方程式中除了化学式外,化学式前面还有一些数字(计量系数),是为了体现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的。

  然后提问H、H2O的意义?那今天学的第三种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那些意义呢?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学生顺利总结出其三点意义,就学生讲的每一点意义通过我的三个化学方程式的例子学生一起朗读,请学生朗读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最后我用了两个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练习意义,从不同角度讨论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我这节课的优点我觉得应该是我采用了层层递进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对重难点的突破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环节我没有采用讲授式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学生自己总结意义,然后通过集体练习和单独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但是我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有以下几点:

  1、我语速极快,使这节课节奏紧张显得不够从容;

  2、在我书写的两个方程式中有两个最开始是未配平的,但是我带着学生把它们配平,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是如何得来的,我当时应该补充一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我们下节课重点学习:

  3、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二个意义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的质量比时我竟然没有把“:”表示出来。

  4、最后在讨论S+O2=SO2提供给大家的信息是,我想鼓励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来获得信息,这时我班的张闻讯同学十分的优秀在我追问了很多“还有吗”以后还能对答如流,其实这个时候我也表扬了他但是力度不够,不能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并且在此我也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思考,而是把她的话截断从而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思路上,这应该是我的经验不足的原因没有处理好“预设和生成”。

  最后很高兴通过公开课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后的工作中我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改掉自己的不足,争取每一次都能超越自己!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4

  本课的教学中心,必须突显培养学生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归纳、比较、分析的能力。本课主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都是以“知道”为主,但教师在学习资源的整合与设计过程中,仍应达到理解、应用,而且应当也必须有连贯、明确的教学序列活动,有学习思维的必要练习,这样才能顺利保证学习目标实现。

  目前,有些教师将这一类课,划为无关大局的.附属性、过渡性的课,随意的照本宣科,或者用一些拼凑的习题让学生练习,等等。殊不知教学是连续性极强的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层次、广角度的,如果在全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出现这样学习上的断层,这将造成多少能力急需发展的学生出现掉队现象呀!耳边时常听到教师感叹学生阅读能力低下,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无积极利用教科书资源,认真设计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有效措施,而且极大地浪费教学资源(包括自身、学生和教材等诸方面的)。

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5

  从20xx年开始,化学中考分数为80分,比起其他学科来说,比例偏低了,所以现在的学生非常不重视化学,觉得这只是一粒芝麻,和其他的西瓜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表现出的问题是学生积极性不高,有轻视的倾向。在加上化学是文理综合较强的学科,有性质、反应规律、化学用语、基本操作等多方面内容需要记忆,且化学用语、分子、原子等内容的学习又是难点,不易较快的掌握。面对此情,我感觉到压力好大。为提高中考成绩,必须想办法,经过认真反思,决定在复习中从以下以几点入手:

  ①. 晓知以理,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②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③..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去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

  究能力。

  ④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⑤对难点内容加强练习

  如化学用语的复习采取看、读、写多种感官并用,编顺口溜便于记忆等。

  ⑥.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

  经常与老师及时进行交流,精选习题提高课堂效率。

  ⑦.加强实验教学。

  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是学生易失分点,此类型题应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引导如何审题、实验设计方案,收集相关题型加强训练。

  以上是通过多年教学的一些体会,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化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化学的教学反思02-07

化学教学反思12-22

化学教学反思12-28

化学教学的反思02-19

化学的教学反思06-12

化学教学反思12-19

化学教学反思11-01

化学教学反思08-25

化学教学反思12-28

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