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与失重》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13 11:38:14 毅霖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超重与失重》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超重与失重》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超重与失重》教学反思

  《超重与失重》教学反思 1

  超重和失重既是一个物理现象,同时也是一个物理概念。通过教学,学生一方面要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能认识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另一方面,学生要能解释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成因,并能准确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这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演示实验与例题示范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能接受,但时间一长,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现象很严重,知识没有得到迁移和升华。今年,我校采用的是新教材,这也促使我在教学上要有所改革。本文,我就结合《超重和失重》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在物理教学上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讲课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鼓励和指导他给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在《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我改变了原来以我讲授为主的做法,变讲授为启发与引导,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超重时,我重在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启发学生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实验结论,鼓励学生自己将实验结论抽象为概念,我只在最后做些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学习失重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组织他们相互探讨、研究,让他们自己学习并归纳知识。

  二、重视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课的教学。

  面对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学生们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谜,总想把它解开。物理学家正是从这些物理现象入手,去研究、探究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逐步建立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从而去解释这些物理现象。因此,物理现象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物理现象的教学,可以增加学生们的一些感性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建立过程,要重在理解。应该使学生认清概念所依据的物理事实,理解概念的`含义。概念的教学要思路要清楚,使学生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超重与实重》教学中,我首先从学生有亲身感受的一些生活现象导入,诱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欲望。

  紧接着,我按照三个“w”的顺序,同学生一道学习超重和失重知识。

  1、what?(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此部分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他们自己逐步得出超重和失重的定义。

  2、why?(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在知道了“what”的基础上,我又启发学生思考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由结果反推原因,由结论导出条件,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演绎推理,从而获取新知识。

  3、how?(超重和失重的应用)

  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运用知识。学了超重和失重的相关知识后,我再引导学生去解释课前所列举的一些物理现象。学生在解释这些现象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超重和失重有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我又组织学生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适时地设置一些障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通过辩论,更深刻地领会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三、加强学生实验。

  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加强学生实验,特别是增强探索性的实验。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应该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手脑并用,既要独立操作,又要善于与别人合作。

  《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我尽管事先有所顾虑,但还是一改以往以我演示实验为主的做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而且是每两人一组,进行小组实验。做超重实验时,学生在我向他们介绍完实验器材、说明实验目的、提出操作方案、做出示范后,动手实验,然后,他们自己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得物理知识。做失重实验时,我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实验,获取知识。实验过程中,我只是巡回答疑,维持教学秩序。

  四、加强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加强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要破除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

  要通过观察现象、观看演示和学生自己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要通过概念的形成、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要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这些考虑,我在教学中既准备了一些生活现象,又设计了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学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我总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并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最后自己归纳物理知识。同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推理,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在学完超重和失重的一些知识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关于超重和失重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仅供读者参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甚至错误之处,还请读者海涵。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的教学生命还很长。在我的课堂上,我总希望自己只是一个配角,而让学生成为主角,但做到这一点,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超重与失重》教学反思 2

  此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七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中的部分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本内容加深了学生对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及理解。

  超重和失重是一个物理现象,也是一个物理概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目标是:1.学生知道什么是超重现象、失重现象;2.知道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超重现象、失重现象;3.为什么会出现超重现象、失重现象。

  在这次课中,首先采用了一个小实验引入课题,并让学生观看了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主要是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小实验和视频中的现象,概括出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概念。然后围绕视频从三个角度分析什么情况会出现超重(失重)现象:1.从受力角度:F>G时,超重现象;F

  在本节课中,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主要采用了讲授的形式,学生活动较少,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进行适当的课堂知识掌握反馈,教学过程及方式比较传统。没有很好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适当的学生活动,充分的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基本的检测反馈掌握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为下次课的开展做准备。除此之外,要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学会掌控、驾驭课堂。

  《超重与失重》教学反思 3

  上课前播放神舟七号的影像资料和日常生活经验,创设物理情景,并希望使物理课堂更贴近生活,使物理知识真正走近学生。同时准备了一定量的小实验,据此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课堂上来看学生喜欢观察物理情景,也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整个课堂教学中,利用物理情景与实验相结合,让学生人人参与,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自我感觉本节课应该是一堂成功的物理课。课后一位平时上课不认真、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主动对我讲这节课自己不仅认真听讲,而且基本听懂。这让我感觉很欣慰。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本节课用弹簧秤来做实验,学生能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但若能进一步利用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现场收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接着进行图象讲解,这样的教学应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全失重的演示实验,在这里采用塑料矿泉水瓶自由下落或上抛,让学生观察漏水的情况,由于下落太快难于观察,如果能借以计算机的帮助,用摄像机把演示实验的现象录制下来,重放、慢放或者放大,甚至是模拟实验现象的关键部分,并依据需要,把长时间的过程缩短,或者把变化的瞬间拉长、展开,再现物理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观察,从而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给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

  3、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这节课的实验都是事先自己准备好的,学生没有参与实验设计、探索的过程,也没有动手机会,没能很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这节内容是牛顿运动定律及运用的特例,牛顿定律及运用方法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有些实验可以尝试课前让学生自己设计,安排课上让学生自己做。比如课后就有同学马上提出日常生活中提重物时,突然提动重物,袋子容易破是不是与超重失重有关。课前如果由学生亲自参与设计讨论操作实验,这样可能更有效地让他们对物理现象及过程有亲身的体验,同时,在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更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科学素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超重与失重》教学反思 4

  1、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要十分明确。

  每堂课的设计都应该先在内心问清楚自己:通过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如果还不是很清楚,就没法继续进行了,因为一堂课终究是需要围绕一个核心,这就是教学目标(或者教学目的),以前总是说,似乎有点儿懂,实际上不是特别清晰。通过准备这次优质课,我天天都在琢磨,发现只有教师自己真正搞清楚,后面所有的.设计才会有的放矢,更加清晰明了。

  《超重和失重》这节主要是概念教学,不好讲,尤其体现出概念的生成过程。所以,我将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为如何得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以及怎样利用规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2、研究新教材的“新”。

  在新老教材交替时间段内授课,仔细研究新教材的“新”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显得异常重要。《超重和失重》这节课新教材变化很大,我按照新教材指示,从生活中称体重引入新课,大胆使用力传感器。

  3、教学方法和手段更要灵活多样,教学辅助手段是需要精心设计和准备的。

  在这次课中,用到了小视频、白板、演示实验、多媒体和PPT。所有这些在物理教学中既简单又容易实现,但是每个方法和手段的背后都要深刻挖掘其目的和用途,只有这样,才能用到恰如其分。

【《超重与失重》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05-06

关于超重与失重教学的物理老师反思07-09

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优秀教学设计06-30

失重的生活散文范文09-02

失重以后作文07-14

《超重》阅读理解及答案05-22

景阳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2-28

池上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2-28

浮力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