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教学反思10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之声》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1
这节课的精彩之处:
第一、这节课是《音乐之声》的第二课时,任老师抓住玛利亚形象的分析,教学目标明确。还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整合复习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她让学生找出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人物描写片断,并进行了人物描写的写作训练。课堂中由玛利亚形象的分析,引出人物描写的'总复习,将零碎知识整理,使之系统化,并教给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我想这一教学思路,既夯实了语文基础知识,又培养语文分析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二、课堂上小练笔,设计恰当。练笔内容是“你眼中的老师”肖像描写。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既训练了人物描写方法,又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这节课值得讨论的问题有:
第一、总结玛利亚的形象前,能否将文中描写玛利亚的典型语句找出朗读,并分析其性格,体会描写的好处,为后边复习描写人物方法的特点和好处做好准备。
第二、学生的即兴片段训练。学生的片段训练只有正面描写,没有侧面描写,老师能否为其续写,加进侧面描写,并简单提及白描手法,使学生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第三、这一单元是戏剧单元。在分析玛利亚形象时,能否加上戏剧冲突,也可引发学生讨论你身边有无玛利亚这种性格的人,你是怎样看待的。
这次活动我收获颇多,各个学科的特点不同,老师的风格各异,他们的干练、典雅、活泼……让我很受启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应多钻研,力争提高教学水平。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2
《音乐之声》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音乐之声反思,一起来看下吧!
在课上,我首先提供了有关影视剧本知识的辅助资料,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交流初读的感受,选派代表进行陈述。接着我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中描写的两个场景上来,与学生共同赏析作品的画面美及人物的形象美,并让学生表演了玛丽亚回到修道院这一场戏,又请学生以导演的身份进行总评。最后师生一同进行归纳,根据影视剧本的特点归纳出本文的写作特色。课后布置学生有条件的回家观看影片《音乐之声》。
“新课标”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纯文学作品接触极少,也没看过这部电影,有的甚至连“影视剧本”这个名词也是第一次听说。因此,我的教学目标就按照“三维”并结合学生情况来设计:“知识技能”目标为词语的积累与理解,及对影视剧本特点的了解,并要求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因此补充给影视文学的相关特点就显得十分必要;“过程方法”:通过读——悟——演——评,上升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在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进而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课前对小组讨论这一环节的设计三易其稿,认真推敲了提供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如“请结合文句点评第一个场景描写的佳处”、“请从玛丽亚所唱的歌出发,说说她的性格”等,始终紧扣文本,又给学生留下探究创造的空间。同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不断巡视、参与,及时了解讨论进程,“宏观调控”讨论方向。因此学生活动既热烈又有序,学生能较快地解决问题,表述也很到位得体。
语文学习无疑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广的概念,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际能力,更囊括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和人生态度等。因此,我在课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较深层次的思索,引导学生通音乐去感悟人物的情绪,强调音乐对人灵魂的塑造作用。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3
《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影片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欢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剧本集中体现了画面感和音乐故事片特有的音乐特色。
指导学生自读本文,应引导学生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体会其画面感;感知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技巧;体会音艺故事片的艺术特色。
课堂教学可采用朗读品味赏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4
音乐剧《音乐之声》为九年级下册戏剧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本次电子课件教学,本人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课文的掌握程度更加完整。尤其是通过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场景的铺设方面的学习和探究,学生们初步掌握了戏剧的“三一律”,从而为本单元戏剧的学习内容的.顺利完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件的制作不够完善、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不够了解等等,今后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5
电影《音乐之声》主要讲述的是玛利亚从一位几乎毫无经验的家庭教师成长为充满教育哲思,对教育有着独特见解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时隔多年,当我重温这部影片时,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玛丽亚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平等、关爱、信任,易地而处”是她教育理念的真实写照。玛丽亚真心爱着这群孩子,想孩子们所想,思孩子们所思,以一个朋友角色真正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朝气和活力感染机械的军事化教育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引导孩子热爱自然和生活。在教学中,她能够大胆地打破传统沉闷的家庭教育模式,真正以儿童的发展为本位,遵循科学教学原则,用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地选取教学方法,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营造一种温馨、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孩子在游戏中、生活中快乐而轻松地学习,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她第一次到了少校家时,少校说要用口哨来叫她时,她回答他说,“她绝不会听哨声回报的,口哨是猫狗和其他动物,但绝不是孩子,而且绝对不会是我,这是种很大的侮辱。”在她眼中所有的人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孩子都害怕闪电不敢睡觉,她用歌声告诉孩子们,当她们害怕的时候就去想象美好的事物,回忆自己喜爱的东西去克服恐惧。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她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也获得了尊重和信赖!这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处在和学生同样的位置上,互相爱护和尊重。这样会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更能够和他们进行交流,让教学成为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调的传授和接纳,这样也可以建立起教师和学生的信任。
玛利亚很宽容,她被孩子们戏弄时,没有向孩子的爸爸告状,而是对孩子们说了几句话,“我很感谢你们今天在我口袋里放的礼物,你们使我感动温暖、快乐和欢悦。”接着孩子们哭了。就这样一个举动,我明白了宽容是可以打动人心的,指责不是最好的交流方法。作为班级管理者,要对学生多一分宽容。
电影中有一句话,“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在某处,他会开启一扇窗”。其实作为老师心态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老师的人生态度会让学生去模仿,所以必须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有一个好的心情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学习效率也会事半功倍。要多去鼓励孩子,在他们犯错时,不要只会一味的责备,了解他们
为什么要这样做,给予他们必要的宽容和体谅。多给予一些赞扬,让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价值。
现在很多老师为了让孩子成为他们理想中的人才,而不遗余力的“克隆”出一批又一批无个性、无特长,“标准化”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是不对的,作为教师,应该学习玛丽亚这种“平等、关爱、信任,易地而处”等为师之道,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走进学生的世界,洞察学生的内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与学生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感受和需求。且随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教育是否适合,根据学生不同的潜力和发展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灵活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作为老师,要懂得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6
1、人物鲜明的个性只有放置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才能让读者有最清晰和深切的认识。
玛利亚生活在按部就班、充满了清规戒律的修道院,真率活泼的个性与年轻奔放的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这是作品的精心设计,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加对比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和感受。而玛利亚形象在那个特定年代有难能可贵意义,可惜这一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难于理解的了。
2、艺术作品的价值必须是能对现实生活产生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文主人公那种鲜明的个性不仅存活在剧本中,更活跃在现实生活里。如何理解和对待这样的人、这样的个性,是生活的.一个现实问题。语文教学应该由学习语文走向学会生活,后者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范例五音乐剧是融音乐、戏剧、舞蹈于一体,通俗易懂的大众化现化歌剧艺术。在我国探索、发展已有十余年。做为一线的音乐教师在艺术教学中应该从直观上让学生欣赏、接触,了解音乐剧,这是我执教此课的本意,让音乐课堂更加突出音乐性、艺术性、审美性的特点。本课是欣赏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是音乐课程目标之一,就学生个体而言,其情感态度的形成是由情绪发展到情感,再由情感发展到情操的过程。因此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是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如何牢牢抓住情感这一主线提高学生的情感受强度呢?
第一,要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我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感受音乐和情感体验往往是被动的,参于教学也只停滞在表面而不能从内心深处去感受,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呢?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敲门砖,也是学习音乐的动力,在课的引入教学环节,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引入情景,形成表象,让学生欣赏了著名的音乐《猫》的音乐片段,新颖的服饰、生动人物形象画面、爵士乐风格、有趣的对白,更能直观、形象地了解什么是音乐剧,音乐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二,抓住重点,使学生的审美情感不断深化。
在学唱音乐剧《音乐之声》音乐插曲之一《雪绒花》教学环节,我抓住“听” 这个重点,倾听,倾听,再倾听。通过多媒体欣赏美国著名音乐剧《音乐之声》音乐插曲之一《雪绒花》视频中男主人翁富有情感的英文演唱,形象鲜明立体影像,强烈地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接着教师深情用美声唱法自弹自唱,学生通过不同语言不同的演唱风格,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第三、注重学生情感的外化能力。
让学生轻唱旋律,学生从听到唱到说感受,身体和心理都参与了教学的每一个过程,达到了“身动”与“心动”的统一。托尔斯泰曾说过:“在自己心里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音调所能表达出这种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在此时我抓住教学的契机,启发诱导学生,实现情感的升华。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7
1.引导学生通过三个层次的阅读来解读文本。
浏览略读,把握剧本的整体内容;扫描索读,结合重点语句抓文章主旨;精思品读,扣住关键段落和精要词句把握人物特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感悟来把握人物。
人物个性鲜明,在剧中引出众说纷纭,由她所激发出的思考将是多样化的、极具个性色彩的。个性多样的`感悟对会促成对人物更富深度的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化的体验走进心灵。
以内引外联的方式,让学生凭借课文学习基础去关照生活,创设思考和表达的平台,发掘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走进真实生活中的人的心灵。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8
终于上了一节音乐公开课,虽然只是校里的活动,虽然只是一节绿色课堂的欣赏课,却让我准备了许久,担心了许久。音乐欣赏是音乐老师们的痛处,因为它不像唱歌课那样容易出彩,所以音乐老师们在准备展示课的时候,基本都不会上欣赏课,而我之所以挑选了欣赏课是因为欣赏课的教学目标还没有太多的定论。
1.孩子们学得很轻松!
“轻松”,多么难得的一种感受,能够让孩子们轻松地学习,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从孩子们那双双期待的眼神中,更让我们觉得音乐课何必非要学会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蝌蚪”,何必要让他们非要学会那些难懂的'乐理知识,何必再去学习那些比数字还费脑筋的音符。如果长大以后,到了自己可以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觉得需要用音乐这门技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时候,再去学习这些深奥的乐理知识,绝对不会太晚!
2。认真准备教案让我的课堂得心应手。
美妙的音乐旋律,首先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充满魅力色彩的森林里,孩子们在老师设的“圈套”中,一遍又一遍的欣赏这首经典的旋律:为了上好这一节课,我将《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翻来覆去的看了5、6遍,对电影的完整剧情已经非常熟悉了,另外,我还特意学唱这首英文歌,并且查看了各种不同版本的歌词大意,做到对歌曲本身以及歌曲背景了解尽可能的详尽,对于音乐欣赏课,生硬的跟学生讲这是什么时期谁的作品,什么背景,要表达个什么情绪,学生根本不会吃你那一套。要他有你那本教案,他也会读啊,是不是?我必须用我的音乐和我对音乐的理解去打动他们。可是,我的能力毕竟有限,为了给学生更好的知识,我应该不断努力学习。
3。可改进的地方:
教师要多提有趣的问题,让孩子们能够不厌其烦的反复聆听音乐,因为只有多听多感受,才能挖掘到音乐作品的内涵和魅力;肢体语言没有恰到好处,太拘谨让人看了不舒服,只有恰当的动作才能恰当的体现音乐形象。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9
《 音乐之声》这部电影拍摄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其中音乐的杰出魅力而使它在音乐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影片中音乐的赏析也成为音乐课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所带的班级我都组织观看过这部电影,具体做法是:听音乐——看故事——学歌曲——谈感受。开始我组织六年级学生详细观看了这部电影(重点是其中与音乐有关的部分)并着重欣赏了《哆来咪》、《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玛利亚》、《我有信心》、《珍重晚安》等几首歌,学唱了《哆来咪》、《雪绒花》等。
在带学生回顾了这部电影里的所有音乐之后,我要求每位学生用文字描写电影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插曲带给自己的感受。从学生们的字里行间我强烈感受到他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以及对音乐内涵的深刻理解。有的学生从音乐的旋律谈起,有的则从歌词入手,还有的强调音乐对自己情绪的影响,可以说看了孩子们的学习感想我既欣慰又意外,欣慰于他们真正理解了音乐、听懂了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意外于他们的细致与丰富的联想。
由此我反思今天我们所使用的音乐教材以及日常的音乐教学,实在有些低估了如今孩子们的学习、鉴赏能力。学的非常快,唱的音准也很到位。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10
20xx年3月25日第六节,我在初三(12)班上了《音乐之声(节选)》一课。在课上,我首先提供了有关影视剧本知识的辅助资料,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交流初读的感受,选派代表进行陈述。接着我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中描写的两个场景上来,与学生共同赏析作品的画面美及人物的形象美,并让学生表演了玛丽亚回到修道院这一场戏,又请学生以导演的身份进行总评。最后师生一同进行归纳,根据影视剧本的特点归纳出本文的写作特色。课后布置学生有条件的回家观看影片《音乐之声》。全课用时47分钟,拖课2分钟。
“语文课究竟要怎么上?”实施新课改以来,我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这样问的有一线的语文教师,也有语文教学专家,但往往以“越教越不会教了”的自嘲作罢。作为一线教师,又是教研人员的我,每当看到老师声嘶力竭(有的还不时用教鞭敲打桌子),学生却恹恹欲睡,心有旁骛的语文课堂;或是教师自说自话,手足失措,学生自行其是,乱作一团的情形时,这个问题总会跳出来,让我又一次陷入忧思之中。当我拿到人教版实验区九年级下学期的教材,看到新入选的《音乐之声(节选)》这一课时,不由暗自决定要做一回有心人了。
“新课标”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纯文学作品接触极少,也没看过这部电影,有的甚至连“影视剧本”这个名词也是第一次听说。因此,我的教学目标就按照“三维”并结合学生情况来设计:“知识技能”目标为词语的积累与理解,及对影视剧本特点的了解,并要求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因此补充给影视文学的相关特点就显得十分必要;“过程方法”:通过读——悟——演——评,上升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在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进而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教学,较好地达到了上述目标,学生余良飞在布置为家庭作业的日记中写道:“我第一次知道除了流行歌曲之外,还有一种音乐可以让我沉醉……这才是真正的`音乐。”
“新课标”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指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但有的老师对“开放”一词的理解有所偏颇,认为学生只要能说,知识范围可以任意拓展,甚至远离课本。又有的老师对“手段”的理解过于随意,滥用小组讨论,滥用多媒体,结果小组讨论流于空洞的热闹,多媒体成了“倒霉体”。有鉴于此,我忍痛割爱,推翻了让学生欣赏电影原作的设想,并在课前对小组讨论这一环节的设计三易其稿,认真推敲了提供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如“请结合文句点评第一个场景描写的佳处”、“请从玛丽亚所唱的歌出发,说说她的性格”等,始终紧扣文本,又给学生留下探究创造的空间。同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不断巡视、参与,及时了解讨论进程,“宏观调控”讨论方向。因此学生活动既热烈又有序,学生能较快地解决问题,表述也很到位得体。
语文学习无疑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广的概念,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际能力,更囊括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和人生态度等。因此,我在课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较深层次的思索,引导学生通音乐去感悟人物的情绪,强调音乐对人灵魂的塑造作用。学生郭艳芳在日记中写下“伟大的音乐能使渺小的人也变得伟大”这句包含了哲理的话,说明本课较好地完成了德育目标的要求。
45分钟很快过去了,这是我难得的一次拖课,但没有学生表现出厌烦。在欣慰之余,我认为这不仅仅表现了音乐的魅力,还应归功于语言文字的伟大力量。正是语文与音乐的结合,窃以为这算得上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当我从成功的兴奋中平静下来,细细梳理这一课的过程时,发现课堂表演这一环节存在较大的缺陷。由于课前未做安排,推举演员花了较多的时间,而学生的表演也不到位,基本上是捧着书念,没有达到“演出”的效果。如果我能适时做一些指导,如当学生表演玛丽亚闯入这一场景时,我若能指出动作应匆忙、慌张、快捷,而最后的表情应由羞愧转为无奈,那么学生对文本和人物性格的理解又会上一个新台阶。可惜那时我只因时间快到了而焦急,错失了良机。
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似乎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仅仅一节课也只能做一个小小的尝试。“怎么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我自忖没有能力做绝对的回答,但我想,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由学生、教材、教师组成的小系统,教师选用如何教材所提供的资料给学生创设训练的情境,就是一种具体的“教”,这种过程是从教师接触教师之初就开始了的。只要从切实从学校、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精心剪裁,认认真真做个有心人,我们或许将有可能较好地回答这个大问题。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04-11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04-11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02-28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04-11
音乐之声作文04-20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0篇)07-28
音乐的教学反思12-20
音乐教学的反思03-18
音乐的教学反思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