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22 07:01:4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风筝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1

  本周三上午在县实验中学上了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课《风筝》,《风筝》这篇课文是鲁迅的作品,学生上初中后第一次接触,学习难度较大,课文难点较多,且本文思想内容可从多方面理解,这恰恰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研究性的教材。现作如下反思。

  一、教学思路清晰。

  一开始,让学生谈自己放飞风筝的自由与快乐,引出课文兄弟俩对风筝的不同态度,由此矛盾而上演了一场“精神虐杀事件”。最后讨论体会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才是导致这场“精神虐杀”真正的罪魁祸首。

  二、教学方法得当。

  我紧紧抓住“精神虐杀”,重点研读三、四自然段。如第三自然段中通过圈点、朗读,突出“出神、惊呼、高兴得跳跃”,让学生体会弟弟对风筝的酷爱以及表现弟弟天真活泼的形象。第四自然段,以动作、神态等描写著称。教学时采用的表演“我”毁风筝的片断,学生很是受启发。评点时,大多学生都能指出表演学生的不到位之处,甚至后来连“我”的“傲然”神态都能表现出来。朗读、表演,学生充分领略了“我”的毫不顾忌、无情践踏风筝的粗暴行径。

  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思维的碰撞,难题顷刻瓦解。在讨论““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导致这场“精神虐杀”悲剧的幕后真正“凶手”是谁呢?””这个问题时,我出示了鲁迅的生活背景以及写作的年代,大大帮助了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降低了这个难题的.难度,以适应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从家庭背景出发述说,有的从不平等的长幼关系阐述,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了这是封建教育思想导致的落后观念所致。即使他们说的不完整欠深入,但我还是一一予以了肯定。

  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毁风筝事件中的“抓”、“掷”“踏”等动作描写以及“傲然”“绝望”的神态描写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再让学生表演,一定会比粗读立即表演的效果好。

  这堂课是以“精神虐杀”来挖掘文章主题思想的,但上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阐述过多分析了人物性格以及讲了文章选材的事情,使整堂课有“散”架之感。

  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读透,打开思维,并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这样的课堂才算是合格的语文课堂。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2

  鲁迅的《风筝》是一篇散文,文章说的是“我”不许只有十岁左右的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仔细探究这篇散文,还可以悟到这样一层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帮助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文中的‘我’爱弟弟吗?请从文中找依据分析。”学生认为,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是恨铁不成钢,是兄长对弟弟的管束。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层面,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难在第三层面,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这一层面,我设计的问题是:“精神虐杀的这一幕”说明什么呢? 但是探究还是遇到了难处,只能我做提示。这一层后面讲下来,觉得很吃力,好在只是进行一种尝试。看来,对于鲁迅的文章,如何让学生自觉挖深、而不是教师帮他挖,还得继续思考。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3

  从这学期开始,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非常注重对作者及课文中有名人物的剖析、拓展。上《风筝》这一课时,我也毫不例外地介绍起作者贾平凹来:“贾平凹,陕西丹凤人,生于1952年2月21日,毕业于西北大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浮躁》……”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们班的蒉开沅就叫了起来,“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贾平凹,而是鲁迅。”“你为什么说是鲁迅?”“因为我昨天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上面写着《风筝》是鲁迅写的。”我明白了,原来他是把两篇同名的文章搞错了。我笑了笑,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其他学生。这时刘国正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明明就是贾平凹啊,你看,课文下面不是写着吗?‘本文作者贾平凹,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话音刚落,蒉开沅就挠了挠后脑勺笑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实在是太粗心了,此《风筝》非彼《风筝》也。我赶紧抓住机会说:“其实,有很多文人写过《风筝》,贾平凹和鲁迅就是其中的两位。我们的蒉开沅虽然粗心,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在预习的时候,能自觉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了不起。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但是千万别粗心,好吗?”听了我的话,蒉开沅又腼腆地笑了。

  风筝,飞吧,飞吧!

  “快乐着你的快乐,失落着你的失落”,这是我们在阅读贾平凹的《风筝》的心情写照。在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感受那种什么也不像了却依然快活的.豪爽,那种快活的喊叫,那种拼命的奔跑,千呼万唤的焦急,所有的情感都呼之欲出,连我也不由得想起了儿时尽情玩耍的情景,更不用说正值童年的他们。可是,不知怎的,我突然又想起了鲁迅在《风筝》中的一段话:“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性。于是我二十年来从不忆及的幼小时候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的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与其说鲁迅是和贾平凹一样在回忆儿时的情景,到不如说他是在和我们探讨教育的话题,鲁迅的确是在向我们探讨教育的话题。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有多少个“我”存在呢?我们老师是否也在扮演着“我”的角色,成了儿童精神的“虐杀者”,啊,这是多么可怕的字眼啊,在剥夺孩子玩的权利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在时时提醒自己,别让这样可怕的字眼加诸在自己的头上。

  我们的孩子确实是太累了,想想我们小时侯,每当双修日,不是赶海,就是采蘑菇,玩得不亦乐乎;再想想现在的孩子,双修日学这学那,不停地奔波与各种辅导班之间。累啊!

  在家中,我们的孩子是风筝,父母牵着他们;在学校,我们的孩子还是风筝,老师牵着他们。而那条线却是那样的短,以致于风筝从没享受到搏击长空的快感。线,放一些,再放一些吧,让这条线成为牵挂孩子的悠悠爱心,别把它变成牵制孩子的条条铁索。风筝,飞吧,飞吧……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4

  作为揭示亲情的文章,鲁迅先生的《风筝》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词语的把握为重点,运用“词回句中,把握词语”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过程如下: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

  堕肃杀寂寞诀别荡漾嫌恶惊惶恍然大悟

  瑟缩傲然虐杀宽恕笑柄可鄙憔悴苦心孤诣

  一、自学字词,把握“音、形、意”。

  熟读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反复大声的朗读,就诶住工具书或学习资料把握字词的“音、形、意”。

  二、词回句中,圈点品悟。把握词语

  学生自读课文,圈划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对重点词语的学习,学生第一次遇到的或者教材中提取出来的第一次作为重点的词语,往往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应当引起老师和学生注意和重视的。

  这样,学习词语的过程实际上就已经使词语与词语所在的语句、语段有机的融为一体。反复品读、感悟、赏析这些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就成为学生阅读文本、积累词语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三、各个小组讨论,自选1—2个词语,作为学习重点,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比较深入的解读文本。

  词语的积累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是掌握。文本的情感或复杂或简单都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甚或于每一个标点符号之中。

  所在班级共有9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展示一个词语,9个词语足以涵盖作者的情感了。

  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学生对词语的采撷的过程如同采撷珍珠,反复推敲,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而老师的作用就在于“缀”,即把每一个小组展示的词语连缀起来,最后,构成作者的情感——是为主题的理解。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5

  这一课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第一,弟弟是不是真的忘却了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从文本来看,“自己买不起”说明当时“我”家的经济已相当贫困,以致于一个风筝都买不起,不要说蟹风筝、蜈蚣风筝,甚至是瓦片风筝也只能望洋兴叹。如果是买得起,家长或做兄长的,断不至于让一个“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孩子在春寒料峭的风中站上“小半日”来看别人放风筝。而弟弟看放风筝的神态、动作确实也让人心寒。“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我们也许会说,买不起,自己做总是可以的吧。那“我”为什么还是残忍地给弟弟做的蝴蝶风筝无情地捣毁了呢?那可不是蟹风筝、蜈蚣风筝,更不是瓦片风筝哟!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下文中的“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讨论儿童的书”,什么人有机会读到这样的书,是一个农民或是一般的小市民吗?在1925年那个时代,不会吧,农民或小市民基本生活尚且不能自足,那有这个闲钱去买这样的书来读?更不会有机会读到这样的书?即使有读书的机会,也更不会去读这样的书。因此,这足以说明,在二三十年之后,“我”家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从故乡来到北京——这可不是一个什么人都能去的地方,即使是现在也这样。是什么改变了“我”家的命运?是一夜暴富吗?不是。从“我”读的书来看,是因为“读书”改变了我家的命运。至于怎样读,文本中看不到,但可以看到的是,“我又不许放”。既然“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那么“我”不想放风筝吗?但“我”没有放,而且还不许弟弟放。那“我”把时间用去做什么了?那就是读书了。弟弟在这一事件之后,还放风筝吗?没有。因为文中的'“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里4种补过方法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送——放——劝——陪。送风筝好理解,但为什么要赞成?又为什么要劝?进而甚至于还要陪?可见当年,“我”对弟弟的伤害之深,弟弟在此之后,也再没有放过风筝了。而事实上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们也不难得出,要让一个耍性特别大的孩子,不去耍,而把时间用来读书,让自己将来“有出息”,做兄长的,不知要重复做这样类似的事件多少次。而这样的事件经历多了,弟弟完全忘却也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我”为什么不能原谅自己的问题。我认为,原谅不是就事件的结果,而是事件的过程。在做件事的过程中,我的行为已经超过了“度”。“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在这段文字中,“我”为什么会忽然想起?为什么早先不能想起?或许是“我”事务太多——因为是兄长;也或许是“我”读书太过投入而致于多日忽略了弟弟。一个想自己将来有出息的孩子是不会多日藏匿自己的行踪的。所以,我生气了,甚至非常地愤怒了。于是在“我”恍然大悟之后,用“跑——推开——即刻伸手折断——掷——踏扁——傲然走出”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整个撕毁风筝的事件,让弟弟多日的心血付之东流不说,还让他“惊惶——失了色瑟缩着——绝望”。这是一个希望弟弟将来有出息的兄长的正确做法吗?不是。弟弟毕竟只有十岁左右,换个方式也许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同样的效果,而“我”不是。“我”是以“精神的虐杀”的方式做完了这个事件,而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不是惩戒,而是惩罚了。所以,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这不是别人原不原谅的问题,这是良心的审判,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对自己进行的正义的审判。

  第三,作者的写作意图的问题。现在或过去,人们一谈到历史的问题,总是要找一个替罪羊——封建思想或封建礼教——来自我安慰,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其实,过去跟现在都一样,都是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一个平常人、平凡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来处理自己所做的事,所见的事,所想的事;总是把自己看作是正义的化身,替天行道,匡扶正义。于是肆无忌惮地、蛮横粗暴地伤害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而当真正的正义降临的时候,他又陷入无尽的悔恨、内疚、自责、忏悔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原谅来拯救自己罪恶的心灵,让自己心安理得地过完余生。也许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循环吧。他们的愿望最终只能因为别人的“忘怀”而无果而终,最后遗憾终生。当然,这样的人并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一些人一辈子都不会有醒悟的那一天,成为一个十足的泼皮。所以,作者写这样一件事,并非是说自己有过这样的行为,而是假托这样一件事,来告诉那些“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的人或势力,如果将来你能来觉悟的那一天,你会跟“我”一样,在无尽的悔恨、内疚、自责、忏悔中了此残生的。而那些想做而没有做的人,就要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了。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鲁迅《故乡》教学反思12-20

鲁迅的《风筝》原文02-25

鲁迅《风筝》原文06-01

《风筝》教学反思07-08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通用19篇)06-02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通用10篇)08-17

鲁迅《故乡》教学反思范文03-07

《风筝风筝飞上天》的教学反思【精选】07-04

《风筝》鲁迅阅读答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