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07 02:34:2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1

  我认为《山中访友》这一课我在设计的时候的总体教学设计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力求挖掘本课教材的特色,同中求异,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与众不同的>收获。为此,我的教学设计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也可以说是成功的地方:

  1、在讲课过程中应着重调动起他们对于美好景物、优美语言的体验和感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进入作者用文字营造的优美的自然世界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

  我在导课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上课时,首先出示文题,我以本文题目展开线索。因为课题是全文的立意之本,又是以联想和想象构筑情境这一独特、鲜明的表现手法,是本文的文眼。所以我设计了依次深入的问题:(1 )作者拜访的是怎样的朋友?

  (2)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 (3 )从哪些描写中可以

  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让同学们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合理想象、表达,从而引入本课。

  2、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朗读。本文有着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从文字背后投射出诗人一般鲜活的气质和性情,让人越读越爱步释手。因此,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3、在活动四中我以先让生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去练习片段。这应该一设计是学生学有所成又重学生的发展,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就是为了以后的应用。本课学生新接触了“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习作方法,应该让学生试的进行练笔。以加深理解,注重应用。

  存在的不足:

  1、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时,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的稳定的、相似的特征,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的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我在《山中访友》一课只分析了学习者存在的共性的问题,而并没有分析出学习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接触能力强的和差的学生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我班学生接触能力强的和差的存在的差异是,强的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方法去认真的学习要学的内容,但差的学生却不能有目的地学习,只有在强的学生的引导下才能有效的学习。

  2、阅读课文的教学应该以读为主,而我在教学目标分析的时候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虽然三维目标找的合理,但在过程与方法上指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不太明确,一定会影响学生在课堂的有效学习。学习之后我认为过程与方法目标应改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中关键的主要的词语或者是句子,体会文章中优美的语言文字,并感受作者对山中景物的喜爱之情。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应该注重学生对词段的训练,所以在这一目标

  中应该加入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优美段落,就更能体现高年级段的特点。

  3、对教学重难点分析的合理在课堂上才能更好的去突破,才能更好的达到学习目标。重难的分析听了视频课之后感觉应该结合所执教班级的特点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学习结合着来分析。所以本课的重难点应该确定为:让学生在朗读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作者的感情。同时积累优美的文段。这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如果在课堂上能突破这一难点,那么节节的语文课都是有实效性的。

  改进的地方:

  1、教学活动一我在设计的时候,注重了单元的整体性,从单元导读入手,指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语言的严密性,不应该问“猜一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应该为“猜一猜作者拜访的是怎样的朋友?”会更符合文章的内容,也能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有了学习的兴趣的目的。

  2、在设计活动二中我注重了以学定教这一教学根本,让学生汇报自己学会的生字新词,然后就大家的问题在共同去解决。这尊重学生的学习,以学生为主。

  3、在活动三中设计的有重复的地方,向先让学生说一说作者都访问了哪些朋友,又让学生把句子换成朋友再来说,虽然起到了加强的作用,但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设计的太过冗繁了,应该把第二个环节去掉。

  整个活动三中我以朗读为主,并且把朗读分为不同的层面,先读带动理解,理解之后再通过读提升感情,加强理解。这样的设计听了>培训之后,认为很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也有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

  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结这次教学的设计,再结合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我认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法就是加强了学生语段的积累,同时注重了学生的练笔。但在朗读上还是差了一些,虽然也注重学生的朗读,但还是不很到位。只有一部分学生能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不会通过读文理解课文,这和平常没有注重所引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有关系的。理解课文之后再提升朗读层次的时候,学生的感情朗读就要更次一些,这当然和平常学生感情朗读的时候教师的评价不是很到位有关,和教师的素质也有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注重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也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素质得到提高,学生才能提高。

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篇目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这些作品不但描绘了迷人的景色,而且蕴涵着作者真挚而浓烈的情感。学习这些文章,使学生从中既能得到语文的滋养,又能得到美的陶冶,从而激发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这篇文章描写景物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并且作者抒发感情也很特别,将山中的景物当成朋友来写,将进山看景比作进山看朋友,因此,显得真挚自然。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品位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文章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诗意的绘景。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及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作适当的摘录。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美的感触,多停留在较感性肤浅的层面上,特别是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景物的美及领略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方面,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景物之美以及景中蕴情的写法,是教师教学中应注重的。

  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所以我将采用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然后反馈练习的学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练习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三、教学目标:

  积极贯彻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力求在课堂上实现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沟通和交流,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湛蓝、清澈、唱和、玄奥、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1)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美;

  (2)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3)初步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德育目标: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品位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感受文中的童心童趣。

  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描述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程序:

  1、速读全文,标示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两个问题。教师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①作者到山中寻访的友人是怎样的,跟你的想像相同吗? ②边读边勾画出描写山中美景的句子,理解后积累下来

  3、问题研讨:

  (一)你觉得学习本文还有哪些问题不曾弄懂?(字词句的含义,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方面均可)

  过程:

  (1)确定四人小组,自选组长,由组长组织交流,所提问题能互答则互答。

  (2)每组推荐一个问题,写在纸片上,交给老师。

  (3)教师把问题稍作归纳,引导学生自答,教师补充自己的看法。

  (二)以“我学会了-------------”为话题,写出本文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内容、结构、语言、写作手法、修辞等)过程:

  (1)引导学生细细品位欣赏,并写在研读随写卡上;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放在投影仪上展示)

  4、教师作为平等一员发表自己的看法。

  5、反馈练习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及自己的笔记,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解答课后练习一,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感情。

  6、创新练习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此题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提示学生借鉴课文某些写法。抓住景物的自身特点。从某一景物的角度出发,重点突出景物的心声,最好能点出环境保护的主旨。

  六、总结全文

  在这一环节中,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再次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及思想感情,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七、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问题研讨(二),要求学生把自己学习本文的收获记录下来,进行“反省”训练,提高学生的反省认知水平,以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提高的目的。强调“四自”,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

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3

  作为一名教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上出一节好课,一节大家都认可的成功课。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内涵丰富、可操作性极强的语文教材,渴望成功的心理会更强烈一些。面对讲完的《山中访友》一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点。现将自己教完这篇课文后的反思如下:

  一、课堂构建了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

  课堂上我靠自己洋溢出来的激情,亲切到位的鼓励性语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乐意与老师交流。在我的积极引导下,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各种方式,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而且阅读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等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这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新课改教学理念。

  二、感悟语言,注重写作方法的传授

  本课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将静态的事物写活了。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便注重了这种写作方法的传授。如:分析“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学生知道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了瀑布流水所产生的声音浑厚、响亮的特点。我以这句为例,我让学生明白了,描写事物不管运用什么修辞都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同时使用修辞也可以让文章生动、形象、有韵味。

  教学这篇课文,学生们较有收获,他们是快乐的。但课堂还有很多不尽完美之处,比如,有些环节间的过渡不自然,课堂评价激励性不强,没能很好地照顾到学困生。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取长补短,让自己不断的成长。

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4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

  去寻访一位朋友,但读到文章的第3段时,读者便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想像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时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我设计的练习充分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一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展开想像,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第1问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点,理清思路。第2问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关于第1问,要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回答。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是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如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落叶、小花、阵雨、蚂蚁、归鸟等。关于第2问的回答,参见“课文研讨”的有关内容。

  二、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这是一道写作训练题。设题角度新颖,不是以游人的视角>写景物,而是从景物的角度,让它与游人互诉心声,实际上景物与游人已经成为“朋友”。写作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的提示。

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5

  一、成功之处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在教学本课的时候,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让学生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针对本课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特点,我通过感情诵读法:教学生读散文,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审美学文,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观察思索,入境悟情。数据本文想象奇特浪漫的特点,让学生在诵读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特色。最后进行仿写训练法:运用第二人称及拟人、想象等手法介绍一两个你自然界的朋友,说清楚以他为朋友的原因,培养写作能力。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是对知识方法的一种灵活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使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文分析时,用第三段做例子,重点讲解。其他的段落,学生自己读,先说说这一段落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朗读,再让他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朗读出来。然后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此过程中,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发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最后强调,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以“山中访友”为题,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来引起共鸣。

  二、不足之处

  进行本课,在仿写时处理的比较粗糙。朗读的时候学生对感情的把握也不是很好。

  三、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足够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6

  1、课前收集资料,创设学习情境

  因为刚开学,学生的时间比较充裕,我就布置他们查阅了一些有关大自然的图片资料,还让有条件的学生将图片打印出来,贴在四周,为学生营造出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情境。

  2、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上课伊始,我出示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板书课题《山中访友》,随即提问:“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赶紧道出了心中的疑团。所以,当我叫他们自由阅读课文,解开谜团时,他们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3、拓展想象空间,领悟作者感受

  在讲课过程中应着重调动起学生对于美好的自然景物、优美的语言的体验和感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进入作者用文字营造的优美的自然世界中。在分析第四自然段的“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课树都在望着我”这两句时,我就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猜想它们当时可能在交流些什么内容呢?“朋友,你好!你最近好吗?”“见到你真高兴,谢谢你又来看我们了。”------老朋友见面后的亲切感学生们完全的体会到了;在讲授作者把自己与树相融的那一部分时,我来朗读,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把自己当成作者然后谈感受。听完后,一位学生满脸兴奋的告诉我:“老师,我感觉我就是一棵树,我的脚正在向地下张,我的'手臂上好像长出了许多枝叶,我都头发似乎也要竖起来了------真的,我真的感觉到了!”看着他们愉快的表情,我很欣慰。是的,学生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我们应该创设各种情境,让他们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

  4、有感情朗读背诵,升华感情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熟读成诵,方能积累语言。我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逐步深入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美。比如:在讲授第五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分角色、分小组反复朗读、表演,体会作者与“朋友”之间的亲切与深厚的感情,学生的兴致很高,体会也很深。就这样学生通过朗读,认识了大自然的朋友;通过自由品读、研读分析,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尊重、热爱、感激等,同时也把自己融入了自然,净化了心灵。

  美中不足的是,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好,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未完成。还有,这次学习活动如果不在课堂上,而是真正带着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让学生目睹到真实的自然景物,放飞想象的翅膀,与大自然促膝长谈,我想,这次学习活动会更好,学生对美的品味会更深刻。

【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山中访友的教学反思04-24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03-17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简短02-23

《山中访友》反思12-18

小学六年级《山中访友》教学反思04-16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13篇03-16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15篇03-12

六2山中访友教学反思03-22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15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