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01 09:51:5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窗前的气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组织教材内容,《窗前的气球》是其中一篇叙事性文章,主要表现同学之间的友爱。课文以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学用气球给科利亚带去问候的故事。

  本堂课在设计教学中,我注重生字教学扎扎实实,从音、形、义逐一落实,从生字教学到新词教学到句子教学再到段,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解读文本,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在教学中,注重对孩子知识的引领。如生字教学中,及时关注孩子学情,发现学生有读错字音现象,立刻对拴字,逗字及时正音。对段落中难读句子的引领,如第四自然段中一句:“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先让孩子们自己读,再让孩子们跟着老师分成若干部分读,再局部连起来读,再按照老师提供的停顿符读,不厌其烦地引领孩子把难读的长句子读正确,读通顺。整堂课从病字入手,一条主线贯穿全文,感受科利亚心情的.变化,结构非常清晰。而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们亲近了文本,更容易体会到科利亚的孤独以及同学们对科利亚的关心和浓浓的同学情谊。

  虽然,孟琴老师在评课的时候,给予了很多的肯定。然而,我深知在实施本课教学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正如孟老师所说的,如果把四、五两段的朗读教学放到前面去,在第三段情境演示后,已经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结束本课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会给孩子们设下更多的悬念,让人回味无穷。我想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大胆去尝试实践,收获更多的精彩。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2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摒弃了繁琐的分析,重感悟体验,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历、已有的学习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去感知课文,在朗读、说话、交流等活动中,达到对课文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理解,获得对语言的深刻感受和情感的美好体验。如在学习课文第一段时,抓住文中“谁也不准来看他,哪也不能去?”让学生具体说说哪些人不能来看他?哪些地方他不能去?从中体会病中的科利亚孤独、寂寞的心情。在学习第二段时,让学生读课文,通过文字想象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出现了科里亚打着点滴,痛苦的样子,科里亚两眼无助的望着窗外等画面,再通过换位体验(看着病床上的科利亚,此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让学生融入课文情景中,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不足之处:

  对文字的体会只是点到,当学生感受到科里亚孤单的心情之后应再让学生回归文本去读一读,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把科里亚的心情通过语言文字凸现出来。另外,课堂上评价语太单调。“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足以可见,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但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时,我的评价语总是显得比较单调匮乏,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不能通过从回答的学生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或者吸取优点,这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3

  《窗前的气球》一文讲述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医院规定:谁也不能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科利亚觉得很没有意思。之后米莎等小朋友通过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送去问候,送去关爱,这个红气球,对于生病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张笑脸,一阵惊喜。它代表了科利亚和同学们之间珍贵的`友谊。窗前的气球净化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1、教学中抓住课文的重点“一个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个惊喜,就是一声问候。”激发学生情感,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使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涵,理清课文线索。

  2、初步感知课文之后,再次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让学生深入阅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生病时的感受,以我心比他心,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学生逐渐读出情感,读得到位。并让学生参与评价,在评价中提高朗读能力。

  3、激发联想,注重语言表达,这节课我在多处环节,给学生搭建说话的平台。比如让学生说的:你觉得同学们会通过这个气球给科利亚说什么?等等。再比如说:在用“高兴地”说话时,我先让学生想一想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很高兴,给学生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再让学生用“高兴地”来说话。学生表达很全面、而且语言很有创意。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4

  授完《窗前的气球》一 文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收获颇多!

  一、在这节课中,我积极倡导了新课程理念。

  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三个环节为重点的教学策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了自主探究,以学为中心,尊重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地学习。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教学四种因素(即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的关系。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多种教学情境,创设多次参与机会,让学生自由探索、自主探究,相互协作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我大胆放手,凡是学生能说的,凡是学生能做的,能自己学会的,我都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完成的,我及时给予点拨,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识字是本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处理识字的环节时,用了由字到词、打乱顺序记、自由记和一起记、交流记字方法等多种方法加强记忆。

  二、由图到文,自然过渡,突破重点。

  这是一篇记事的小文章,篇幅虽短,却蕴含着让我们成年人仍念念不忘的童年友谊!怎样使孩子们通过感悟来领悟文本的内涵?我注重发挥了课本插图的作用。一幅心理难过的图片和一幅带来惊喜的图片巧妙的把故事情节贯穿在一起。既在情节上作了自然的连接,又很好的点明了重点,一举两得。

  在处理第一幅图时,我侧重学生的感官体验(既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生生活中生病时的体验相结合,以我心比他心,作了情感的迁移。然后在读中体验,在朗读中加深感悟,升华情感。看后说,说后读,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体现了知情意的统一。

  在引出第二幅图之前,我巧妙的扔下了一个包袱(在同学们沉浸在对科利亚的深深同情之中时,老师语音提高说:“此时的科利亚却得到了一个惊喜?)于是就顺势打出第二幅图。

  第二幅图由图到文,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并注意了学生边读边思考,渗透了只有认真积极的读书,才能有所收获的理念,让孩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同时,我还强调了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时,没有认可一种看法,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自己的认识,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在这个环节,我还巧妙的穿插了语言训练,如用“可爱的、高兴地”练习说话;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如想象楼下的同学的所说所做。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了理解课文的重点与能力训练的重点,处理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三、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在突破第四段时,学生想象了同学们在楼下的说与做时,悟出文中的一个词“指手画脚”,然后体会用词的准确,同时指导写小练笔时用每个词都要细细揣摩。学文后引导了学生情感的延伸,让学生自主想别的问候方法,然后用语言表达对科利亚的祝福。表面上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实际上是想让学生关爱他人。所谓教语文也是教做人。但是事后我总觉得这种情感并没有深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应该在让学生把自己与同学之间的能体现友谊深厚的小事讲一讲,这样的话,也给课下的小练笔引了路子,情感挖掘的更有深度。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5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本堂课中,课文的读贯穿了整堂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从科利亚的心情入手,抓住“真没意思”,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顺利地进入课文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他的孤单,难过的心情。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如果你是科里亚,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与科利亚融为一体。这样使学生入境生情,真正进入科利亚的内心世界,集中全部的心智与文本对话,去感受体验科利亚的无奈,然后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到科利亚孤单、寂寞的心情。然后再体会他看到红气球后的心情,一喜一忧,这前后进行比较,有了自己的心得和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

  《窗前的气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文章,本文以科利亚的'心情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不能去看他,就放了一个气球问候他的故事。文章简短,层次鲜明,是学生练习朗读,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在教学本文时我牢牢抓住科利亚心情的变化来展开教学,并通过多种手段来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希望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6

  一个小小的气球,学生们可以用它来做游戏,可以作为他们相约偷玩信号。可就是这么一直普通的气球,却是爱心的传递员,它给科利亚的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课文留有许多的空白点,如: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的言行和心愿……教学生阅读时,既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真挚感情的理解,又要让学生释放、表达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体会生活的“美”,语文的美。执教了本文之后,有以下三点表示满意:

  一、字词识记,形式多样 生字的多样识记。二年级的识字量比较多,也是教学的重点,可二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较难持久停留,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保持住最佳学习状态学习生字,形式就需要变得妙趣横生一些。因此我设计生字以气球娃娃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识字,让枯燥无味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起来。通过同桌“你指我认”、开小火车、交流识记方法、朗读词语等形式加以巩固。

  二、创设情景,激发联想

  课文留有许多的空白点,如: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的言行和心愿……这些空白点能为孩子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一开始我让孩子们找一找含有“病”的词语,细细品读,“科利亚病了,他得的是传染病,躺在病房的病床上”,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生病时是怎样的感受,有没有人陪伴;继而转到文中的小科利亚,在留白处让学生展开联想“如果不是病了,科利亚可能在……”,以快乐学习、生活的多姿多彩的情景来对比当下的孤单寂寞,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找一找科利亚躺在病床上的相关句子,设计说话训练,说说“科利亚希望从窗户外望见什么呢 ?”由此把文中的“真没意思”换成自己生成的体验和语言。对于课文的内容,则在初读时通过“窗前的气球是谁放的?他们为什么要放这个气球?”这个问题串起来让学生感知。

  三、指导朗读,加深感悟 语文课上就该书声朗朗。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了气球带给科利亚的快乐,从“真没意思”到“高兴地笑了”,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朗读体会窗前的气球带给我们的浓浓真情。 体会科里亚的心情是这一课时的重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科利亚的孤独和烦恼,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心情。由于这些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学生说了很多,有的说很难过,有的说不去上学呆在家里很无聊。有了自己的感受做铺垫,学生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利亚孤独、伤心。当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了情感共鸣之后,学生读起课文来就声情并茂了。孩子们以角色体验来解读文本,读好了“谁也不准……他也不能……”、“静静地、呆呆地、一角天空”等词句。以朗读表达感悟,再以感悟既进朗读,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产生的共鸣。

  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科利亚的孤独,分享着科利亚的快乐。整节课,我们以一个“病”字为切入口,由字到词再到句,一个“病”字牵出了孩子那么多的情感,那么多的体悟。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7

  今天是家长开放日,看着下面坐满了这么多家长,心中不免有写紧张,带着紧张而兴奋的心情上完了《窗前的气球》。本课教学中我抓住了科利亚没意思、孤独、伤心最后高兴地笑了这一情感变化为线索,着重让学生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变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这节课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去体会窗前的气球带给我们的浓浓真情。

  一、以读为主

  语文课上就该书声朗朗。同桌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了气球带给科利亚的快乐。从“真没意思”到“高兴地笑了”,学生体会到位,读得很好。在课堂上我注意把学生朗读和教师范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一次次得朗读体会窗前的气球带给我们的浓浓真情。

  二、以角色体验来解读文本

  如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科利亚的`孤独和烦恼,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心情。由于这些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学生说了很多,有的说很难过,有的说不去上学呆在家里很无聊。有了自己的感受做铺垫,学生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利亚孤独、伤心。当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了情感共鸣之后,学生读起课文来就声情并茂了。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8

  《窗前的气球》一文主要写一个名叫科利亚的男孩因得了传染病而被隔离,正在他倍感寂寞之际,他的同学放了一个带笑脸的红气球在他窗外以表慰问。

  在我课上到一半,讲到窗前出现的这个气球时,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问我:“老师,为什么气球是红色的而不是其他颜色呢?”我顿时一愣,说实话,我在备课的时候根本没考虑这个问题,谁能想到孩子会问这个问题呢?

  我脑子飞速旋转,这时我想到武校长说过,当你还没想出该如何正确回答学生的问题时,不妨先把“球”踢给学生,好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于是,我说:“对这个问题,我们二(5)班的聪明的小朋友,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谁来说说?”课堂内先是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小手如林。

  “因为红色很好看。”

  “我想红色很醒目,应该很容易让人看到,因为在窗外,不显眼的话科里亚就看不到了嘛。”

  “我们过年过节的时候不是到处都红的吗?不是有个词语叫红红火火嘛,这表示吉祥、喜庆。也就是告诉科里亚,他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对,上次我跟爸爸去看一个病人的时候,就是买的红掌这种花,红掌就是红的。”

  “红色让人觉得很暖和,可以安慰他。”

  “红色让人想到太阳,就会让人觉得有希望。”

  真想不到,孩子们会有如此不同但都有道理并且代表着他们美好心愿的答案。我一个劲儿地表扬他们,心里也洋溢着温暖。

  此时,就在他们七嘴八舌发言的同时,我心中早已有了答案。然后我面带笑容地说:“红色其实是代表了同学们真诚的心呀。”孩子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看,不要怕课堂上有意外出现,意外总是难免的,当老师巧妙处理时,意外也精彩。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9

  一、寻找兴奋点,激发学习欲望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一段时间来与孩子们的接触,我知道只有寻找孩子的兴奋点,才能真正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因此,在导入时,我选择了跟孩子们游戏有关的气球这个话题,请孩子们说说气球能怎么玩,哇,孩子们的眼睛一下都亮了,一个个争着举手,说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完全一付正在忘我玩气球的样子。抓住时机,我赶紧出示课题,让孩子们猜猜“窗前的气球”主要会写什么?孩子们已经预习过课文,所以就顺理成章、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调动情感共鸣,兴起对话热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和文本这一特殊的对话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那么,如何使没有一句对白的文本,成为孩子乐于交流的'对话呢?经过课前对课文研读,我紧紧抓住“科利亚”的心情变化这条主线,让孩子熟读文本之后,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病中科利亚的心情。有的孩子说“哎,这时候应该是下课了,同学们肯定玩得很开心。只有我一个人呆在这里,真烦!”有的说:“烦死了!烦死了!一个人都没有!”还有的说:“什么时候病才能好啊?我要快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回到快乐的校园中去。”……把科利亚无奈、孤单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特别是说到“气球一上一下地动起来”时,孩子说:“那是气球在说话,在说‘科利亚,你好点没有?’在说:‘科利亚,我们好想你’在说‘科利亚,你好好养病,我们等你一起玩’——多好的体会啊!孩子们已完完全全在体验中与文中的情感碰撞出了火花,达成了共鸣。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0

  《窗前的气球》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课文。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红气球是伙伴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红气球是伙伴们的笑脸、真诚的问候……

  一、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本堂课中,课文的读贯穿了整堂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从科利亚的心情入手,抓住“真没意思”,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顺利地进入课文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他的孤单,难过的心情。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如果你是科里亚,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与科利亚融为一体。这样使学生入境生情,真正进入科利亚的内心世界,集中全部的.心智与文本对话,去感受体验科利亚的无奈,然后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到科利亚孤单、寂寞的心情。然后再体会他看到红气球后的心情,一喜一忧,这前后进行比较,有了自己的心得和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

  二、课堂创设情境理解词语,说话练习,富有情趣。

  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个请学生表演放气球的场景。学生都很兴奋,一个个指手画脚议论纷纷,于是我将科利亚的心情和学生的心情联系起来,指出科利亚也很高兴。这样的做法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原本枯燥的课一下子生动起来,二来让学生也感受到了科利亚同样兴奋的心情,第三,理解了议论纷纷指手画脚的意思。

  还有一个场景是,让学生想象商量这个招儿的情景,这个环节既拓展了的学生的思维,又在情境中让学生有话可说,一举两得。教学的效果显而易见。

  还有在朗读课文时,音乐引入非常恰当,让人进入到一种真情的氛围,在配乐朗读时,学生的感情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整堂课的形式多样,富有情趣,充满艺术感。

  三、在文本的学习中巧妙地渗透思想教育。

  最后通过讨论红气球代表什么和想象科里亚回到同学之中,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同学等方式,有针对性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这样的设计非常的完美。理解了文本,体会情感后,又走出文本,来到了现实生活,进一步体现了现实中的友情,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发展完善,然后,在关注学生的生活情感的同时又不脱离文本。整堂课激活了学生的对友情的感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反复读文,体验真情,学生在感动的同时,也理解了课文。

  执教这一课时,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的角色,教学中能站在学主角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以学定教。课堂中创设了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设计了富有情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议、思、评、写,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评价等手段,让学习活动成为多方向的信息交流过程。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1

  《窗前的红气球》课是一篇描写同学间友情的课文。课文讲述的是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科利亚一个人在病房里很孤独,感到没意思。小伙伴们用线栓上红气球,并在气球上画个小脸,然后放飞到科利亚病房的窗前。科利亚看见了,高兴地笑了。

  二年级的语文字词是重点,因此在教学识字部分用的时间长,比较灵活,运用了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识字,让枯燥无味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起来。

  这篇课文语言浅显,内容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因此学习课文内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上。那么到底怎样指导孩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呢?我给学生的朗读设计了三个层次:1.准确流利的读。2.、流利的读,有重音的读。3.带上表情读,从而解决这一教学重点。

  当然,我也发现诸多不足之处,评价语太单调,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但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时,我的评价语总是显得比较单调匮乏,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不能通过从回答的学生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或者吸取优点,这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2

  这是一篇描写同学间友情的课文。这窗前的红气球,使科利亚的心离开了“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回到了小伙伴身边。窗前的气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反思本课的教学,认为自己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导学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出自己的朗读感悟,来体现阅读的个性化;课堂中重视朗读的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评价,激励情感,提高朗读能力;另外,本节课重视语文的积累,扎实地进行字词的训练,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

  一、字词句的学习训练

  字词教学始终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无论什么样题材的课文,认读生字,积累与运用词语是不可丢失的。在上课初始,复习字词的时候,我很好地把握了重点,在阅读教学中,我渗透了“因为……所以……”、“这是一个( )的气球。”的句子式训练和数量词“一( )病床 一( )窗户 一()天空”的训练。而“摇摇摆摆、叽叽喳喳”是课文中的特色词语,训练学生会运用,并让学生复习了一些同类结构的词语,强化了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

  二、创设情景,激发联想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用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课文留有许多的空白点,如: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的言行和心愿……这些空白点能为孩子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一开始我让孩子们找一找含有“病”的词语,细细品读,“科利亚病了,他得的是传染病,躺在病房的病床上”,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生病时是怎样的感受,有没有人陪伴;继而转到文中的小科利亚,在留白处让学生展开联想“如果不是病了,科利亚可能在……”,以快乐学习、生活的多姿多彩的情景来对比当下的孤单寂寞,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找一找科利亚躺在病床上的相关句子,设计说话训练,说说“科利亚希望从窗户外望见什么呢 ?”由此把文中的“真没意思”换成自己生成的体验和语言。

  三、指导朗读,加深感悟

  语文课上就该书声朗朗。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了气球带给科利亚的快乐,从“真没意思”到“高兴地笑了”,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朗读体会窗前的气球带给我们的浓浓真情。

  体会科里亚的心情是这一课时的重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科利亚的孤独和烦恼,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心情。由于这些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学生说了很多,有的说很难过,有的说不去上学呆在家里很无聊。有了自己的感受做铺垫,学生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利亚孤独、伤心。当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了情感共鸣之后,学生读起课文来就声情并茂了。孩子们以角色体验来解读文本,读好了“谁也不准……他也不能……”、“静静地、呆呆地、一角天空”等词句。以朗读表达感悟,再以感悟既进朗读,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产生的共鸣。

  当孩子们沉浸在科利亚孤单难熬、度日如年的心境中时,课件忽然出示一个“摇摇摆摆、一上一下飘动”的气球,孩子们立刻笑逐颜开,为红气球而惊喜,为科利亚而欣慰,为小伙伴的招儿而感动。

  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科利亚的孤独,分享着科利亚的快乐。整节课,我们以一个“没意思”为切入口,由字到词再到句,一个“没意思”牵出了孩子那么多的情感,那么多的体悟。

  2、初步感知课文之后,再次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让学生深入阅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生病时的感受,以我心比他心,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学生逐渐读出情感,读得到位。并让学生参与评价,在评价中提高朗读能力。

  三、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也是教学重点,于是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抓住“叽叽喳喳”“指手画脚”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课堂上给出两种句子结构,如“同学们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这个说 ,那个说 。”“同学们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说话。

  四、感悟友情,提升认识

  教语文也就是教做人。这篇课文带着浓浓的情感,文本价值在于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学习本课时,恰巧我班有两位同学生病在家休息,通过课文的学习,同学感悟到,应该相互关心,珍惜友情,于是借此生活资源,提醒同学们该怎样去关心我们自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学生纷纷讨论只要有爱心,可以用很多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爱心。学生更加深了对友情的理解。

  尽管这节课效果尚佳,但细细思量,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

  一、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每一次朗读都要有目的,但我在一些环节把握得不够好。课文留有许多的空白点,如: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的言行和心愿……这些空白点能为孩子们提供想像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但是在利用这些空白点与朗读结合时,只是单一的指名读、齐读,没有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范读、赛读,对一些尚有进步空间的学生的朗读没有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如此一来,有部分句子的朗读情况就不尽如人意。

  二、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方面,教师需要突出训练学生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和自读能力。

  另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及时纠正个别学生发音不准的字,使学生在出错后第一时间改正,如此等等,都应该成为本人今后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不断努力,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3

  《窗前的气球》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课文。课文为我们捧出了一颗颗活泼、灿烂的童心,因此“怎样通过朗读体会同学之间真挚的情谊”就成为本课的教学关键。本导学案,我把“读中悟、悟中思、思中想、想中说”作为教学主线,从科利亚思想情感的变化中体会米沙的良苦用心,从米沙的“独特创意”中体会同学之间的纯真感情,引领学生在理解中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实现感情的升华。

  在阅读儿歌的导入中,既巩固了生字的掌握情况,回顾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还为接下来的读、演、理解课文打下好的基础。本节课中,有意识地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自我“品”“读”,“品”是感悟,“读”是情感的抒发,这种发自内心的表达才是真正的理解文本,真正读懂文章。最后的“总结升华”尊重学生的不同情感体验,以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和想象,让学生明白这个气球的重大意义,深刻领悟同学间的真挚友情。

  不足之处:

  1.气球在孩子们眼里是蕴含快乐情感的'小玩具,与治病的良药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不能充分利用这一反差点,激发学生读文求知的兴趣。

  2.课前预习与课中学习相结合。学生要想学好本课知识,必须经过充分而细致的课前预习,由此提升了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3.写字教学中,应采用了多种形式,加强了生字的复习和巩固,同时还加强了对写字的指导,要求学生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4

  《窗前的气球》是二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二篇课文。第六组的专题是“真情关爱”,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同学间真挚友情的故事。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一个人在病房里非常孤单,感到真没意思。小伙伴用线拴住了红气球,并画上逗人的笑脸,放飞到科利亚病房的窗前。科利亚看见了,高兴地笑了。窗前的气球是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句祝福,一份关爱,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他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我在设计本课时重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教学生字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让他们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识记字形,认清生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有哪些字与这个生字的字形很相似。在师生评议的时候,让他们汇报。在他们汇报的时候,我特别提醒他们观察“病”和“床”这两字的部首,让他们比较这两个部首的不同之处,指导他们如何写好“病”字,和他们一起认识“周”的字形结构,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也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生字的能力。

  2、抓住课文的主线,理清课文的脉络。

  在学习课文时,我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更好地学习课文的内容,出示学习提纲:课文讲的是谁?为什么窗前会有个气球的?让他们自读课文,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来让学生体会科利亚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评议中,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通过品味好词好句来细细地品味课文,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抓关键词感悟,以悟促读,理解角色的心理,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在教学本课时我以重点词语为抓手,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深入与阅读材料形成对话,同时借助课件的直观感受与语言描述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15

  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课文。气球是孩子平时常见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爱心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行为中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红气球是伙伴们的笑脸、是同学们真诚的问候……

  通过这次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比较满意:

  一、教学设计围绕一个点展开。

  这故事是从科利亚生病而来的。因此,抓住“病”字的教学而展开整堂课的学习。低段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教学,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先教学“病”字框,然后书写,带着学生一笔一画仔细的板书,“一点要居中,一横要短,一竖撇要舒展,一点低着头,一提向上方。里面一个丙。”接着给“病”字找朋友,课文中就有很多跟病有关的词语,这样做,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课文时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也是为后面的教学打下情感铺垫。

  二、课堂教学抓住一条线进行。

  体会科里亚的心情是这一课时的重点。课一开始,我就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心情。有了自己的感受做铺垫,学生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利亚孤独、伤心。当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了情感共鸣之后,学生能很快的找到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孩子们以角色体验来解读文本,我引导学生拓展理解了 “谁也不准……他也不能……”,又引导学生找到“静静地、呆呆地、一角天空”等词句。学生以朗读表达感悟,再以感悟递进朗读,使得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了火花、产生了共鸣,使得朗读声情并茂。

  通过这次的教学,我也看到了很多不好的地方:

  1、有些内容处理不合理。在体会“真没意思”这块内容时,让学生找重点句里的重点词语时,对“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没能很好的`把握。应该说,这一句是这一段中的重点句,像“一角天空”这样的词语用得如此精辟,我却没有引导学生好好体会。

  2、课堂上,没能很好的关注学生。精彩的课堂,老师总能和学生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我虽然在引导孩子体会,很多时候自己却没能停下脚步来投入,而是满脑子的走教案。一堂课,形势匆匆。也因此,很多时候,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我老师的语言代替了孩子们的言语,特别是在课堂的结尾处,这气球代表了什么,由自己的几句总结性发言结束,使得课堂留下嘎然而止的意味。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缺陷才会有改进,有改进才会有进步。我期待我下一次的进步!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06-13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08-21

《窗前气球》教学反思06-18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08-21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07-24

《窗前的气球》的教学反思10-13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范文07-09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通用01-12

《窗前的气球》语文教学反思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