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4-09-10 07:12:1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1

  教学目标: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生字和第一段。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用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q*n,不要错读成q0n。

  捕:读b(,不能读成p(。

  裳: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象。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的(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池塘一群脑袋黑灰色甩着快活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识记本课生字。

  2、指导写字。

  教学重点:指导写字。

  教学难点:想方法识记认识的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13画,第8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龟:共7画,下边是不是电。

  裳:共14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13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

  长出后腿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后记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觉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以读为本,课堂上充满了朗朗书声。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根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我在读课文前首先给他们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是让他们自己读题质疑。让他们在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教学本课时,出示课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问学生看了题目有什么感想。孩子们争先恐后表白之后,我顺其自然以是啊!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你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呢?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二、以读悟情。

  读出感情是朗读要求中的难点,而要读出情必须先悟出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在朗读指导中,我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感悟,去体会读。如:当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时,乌龟笑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孩子们在读时出现了不同的争议。有的孩子认为应读得慢一点,因为他认为乌龟是个慢性子,说话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认为乌龟是一种温和的动物,说话时亲切一些,语气要和蔼一些,温柔可亲一些。这些体验都反映了孩子们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也都是可以成立的,有什么比独特的情感体验更宝贵的呢!

  总之,教师只有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才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相信,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用心去引导,孩子们一定会喜欢阅读,喜欢语文的。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2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看分合式列算式。

  2、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写有5的加减算式卡片若干、背景图一张、活动图片鸭子、鱼、乌龟、大白鹅、青蛙各一张,小蝌蚪六张(大小颜色等各有不同)。

  教学过程:

  1、复习5的组成(出示背景图)以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导入,让幼儿观察有几只小蝌蚪,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并由此列出5的分合式。

  5

  14

  23

  32

  41

  2、帮小蝌蚪找妈妈

  分别遇到鸭子、鱼、乌龟、大白鹅、青蛙,要求小蝌蚪分别根据自己身上的特征(大小及有无蝴蝶结),列出5以内的`算式,只有回答正确,才告诉它们该去哪找妈妈。

  鸭子1+4=54+1=5

  鱼5—1=45—4=1

  乌龟2+3=53+2=5

  大白鹅5—2=35—3=2

  3、开火车游戏

  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它们也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和妈妈一同坐上小火车,去农田里捉害虫保护庄稼幼儿扮演小蝌蚪,人手一张火车票(5以内算式题卡),算出得数,坐上相应数字的车厢,排成4路纵队开火车。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的童话故事,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幼儿喜爱。本课程用这个幼儿耳熟能详的故事内容贯穿始终,用故事设置了游戏情景,借助故事中角色的对话来逐步提出问题,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当中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向指定的方向跑,并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观察力,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努力与同伴间保持距离。

  3、激发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告诉幼儿今天学做小蝌蚪,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戴上头饰,教师也戴上小蝌蚪的头饰)

  2、启发幼儿一起学习小蝌蚪游。

  3、告诉幼儿带他们到有趣的地方玩,幼儿随音乐学做小蝌蚪游,做不同的游水动作。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围坐在草地上,提问:知不知道妈妈是谁?想不想找妈妈?想一想妈妈在什么地方?

  2、教师示范怎样找,对幼儿说明向指定方向怎样跑。

  3、提问:我是怎样找妈妈的?

  4、幼儿分组练习。

  5、集体练习向指定方向跑,到处找妈妈。

  6、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利用幼儿园的大型设备和设施,从场地的不同地方找寻妈妈3—4次,增加运动量。

  7、最后老师换头饰变成小青蛙,告诉小蝌蚪:"妈妈在这儿。"

  三、结束部分

  1、和幼儿交流心情,与幼儿亲一亲,抱一抱。

  2、让幼儿找同伴乐一乐。

  3、带小蝌蚪随音乐回家。

  活动反思:

  在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有辨别声音的方向,朝着指定方向跑的教学目标,原来的活动方法是先念一段儿歌然后向指定方向跑,教学中幼儿常出现机械应付的现象,易失去活动的耐心和兴趣,为此本次活动我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贯穿活动的始终,把故事作为一种隐蔽性的环境,掩盖教学目标,这样增加了幼儿活动的乐趣,调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满足了幼儿表演的欲望,使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满足了一定的活动量。而且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4

  活动设计背景

  开学初上课的时候讲在家吃什么的时候,陈金权小朋友把小手高高的举起来说“老师,我爸爸给我煮青蛙吃,特别好吃。”听到这样的回答让我想要激发幼儿爱护青蛙的情感因此我开展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3.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操作步骤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听声音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请幼儿说一说小青蛙长什么样子呢?

  (头顶上有两只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2)它有什么本领呢?

  (捉害虫)

  (3)想一想小青蛙小时候是谁?

  二、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三、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我们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青蛙。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活动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幼儿无暇分神,乐此不疲。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活动过程前,我还担心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但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掌握住了幼儿年龄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

  二、不足之处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暂,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一整组进行分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可和幼儿进行小青蛙保护庄稼的故事创编,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5

  活动目标:

  1、根据《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按故事情节,并参照有关的绘画资料,合作画三、四张连环画。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2、教师的范画。

  3、幼儿在课外练习画过鱼、鸭子、鹅、乌龟等,有一定的基础。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帮助幼儿分析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2、请幼儿讨论一下,这个故事可分成几个画面?每个画面应该有什么角色?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范画。

  4、理解词:连环画。(我把这些画按次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书,这种以图画为主的书叫连环画。)

  5、提出要求:

  我们每一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一本连环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画哪一幅,要求每人都不一样。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选的是哪一幅?这幅画需要画哪些东西?

  6、幼儿作业。

  幼儿根据自己的选择画画,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指出鸭子和鹅的区别。

  7、讲评。

  请画同一幅画的幼儿把画放在一起,选出画得较好的装订册,加上封面成小型连环画,放在图书角上。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6

  设计思路:

  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制作成连环画,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1、白纸裁成32k,数量7倍于幼儿人数。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

  3、水彩笔、连环画、动物图片、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

  1、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

  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

  小蝌蚪去找妈妈,先碰到了谁

  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

  1、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

  2、怎样来做连环画呢

  ①.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

  ②.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③.装饰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

  ④.装订。

  三、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

  四、播放故事,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老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帮助。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五、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

  教学反思:

  在上好一节课时,我们一定要做好活动准备,包括了物质准备,我做了40个小蝌蚪的头饰,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模仿蝌蚪的乐趣、画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图,让每个孩子在视觉上体验美的乐趣,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要做好经验准备,课前我问孩子们,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和故事吗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02-22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1-26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4-04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1-26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8-19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2-04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3-02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03-26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