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2-02-21 18:04:0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邓稼先语文教学反思

  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邓稼先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邓稼先语文教学反思

  邓稼先语文教学反思 篇1

  1、关于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正好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将其吸引到学习的情境中去。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以“原子弹爆发”的图画引入,并让学生说说这幅画像什么,由于学生对实物教具特别感兴趣,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他们纷纷展开思维,发挥想象,努力从生活中寻找与之相似的事物,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像冰淇淋,有的说像蘑菇。直,这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后所形成的蘑菇状烟云。那么,为此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呢?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这样的导入自然,切入点合理,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活泼的心态进入学习意境,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冲动和兴趣。

  2、关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其实,课改在能力培养方面也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如果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然后归纳中心,就会使教学过程显得呆板、枯燥,而且这篇文章较长,共有六部分,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稳中有降部分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第二、四、五部分都是写邓稼先的贡献精神,而第四、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和绰,上课时可联系着讲。如果逐段分析,一是浪费时间,二是知识点没有衔接好,这样只会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学生也不好把握。所以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

  3、关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课堂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想提问题的从欲望,锻炼学生敢提问题的勇气,或对于所学知识要从多角度认识,探求出新的问题。不能只满足于责成的答案和结果。如上课是,通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以后,我先让学生提出质疑,并对所提问题给予肯定和适应的评价,然后从学生提出来的众多问题中选取与新课教学相关的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在交流、解答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对其他同学的答案提出来质疑,或阐释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这样对问题的探讨就能够更加深入。这正说明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能完全依靠教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因为教材仅仅是一个例子。

  4、关于倡导全新学习方式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来的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要积极传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针对自己所提的问题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取长补短,互帮互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由此而变得活跃。而作为老师的我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对学生加以占据和指导,摒弃了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弊端,使师生达到教与学的共同体。这样,课堂不再是枯燥的了,而是具有它独特的韵味。

  5、关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负有很大的责任。联系《邓稼先》一文,其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了解邓稼先这一人物的贡献及品质后,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其文学素养。所以在教学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即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口叙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这也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整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即是如此。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学习。当然这还不算是一节成功的实验课,但从中我却得到了很魇提高和进步。我一定要不断认真总结经验,大胆实施课改理念,争取妥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

  邓稼先语文教学反思 篇2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体会了很多,也发现了很多不足。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悟邓稼先的爱国情怀,孩子们只是肤浅的、表面的认识邓稼先的爱国。邓稼先和我们的孩子相差的年代太远,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否了解,这些都不是我和学生课前交流的重点。

  我该通过图片,简介一下什么是原子弹、氢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也许通过文字,通过字典很难解释清楚,虽然看似明白的学生,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两弹元勋”的真正含义。要了解一些当时的世界形势,和两弹在中国的重要性,增强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结合本节课的“得”与“失”,在今后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自己还应作如下努力:

  第一、优化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要富有创意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其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

  第二、要使课堂教学中呈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鲜活局面。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要成为“催化剂”,努力营造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促成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通过这节课,我需要反思的不止这些,还很多很多。如何让自己真正的走进文本(站在读者、作者、教者、学生四个角度去研究文本)?如何精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这些都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摸索、去学习。

  邓稼先语文教学反思 篇3

  《邓稼先》是篇人物传记,课文以小标题形式叙写了邓稼先的光辉事迹,篇幅较长,该怎样讲授这篇课文呢?

  如果按照传统讲法,一个小标题一个小标题讲,泛泛而谈,学生会有多少收获?于是我想就解决两个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小标题的内容。

  2、分析邓稼先的人物形象。分两课时,一节课解决一个目标。我觉得这样讲过之后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教学生学会概括

  当学生概括每个标题的内容时,开始时思路是混乱的,我没有告诉他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怎样利用小标题对标题进行扩充;怎样运用概括事情的方法(人+事)。学生在我的引导之下,答案顺理成章的概括出来,这时,我想学生的心里一定会有一种收获的快感。

  二、教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对于分析人物形象,已经不止一次了,像《最后一课》、《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但是怎样分析人物,学生的心里还只是些零碎的知识,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于是我让学生进行梳理,都有哪些方法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学生开始搜索记忆,学生说一条,我板书一条,最后形成这样几条:

  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

  ②通过人物的具体事迹表现出来。

  ③通过侧面描写的烘托。

  ④在文中找现成的关键词。当学生梳理完后,再看课文时,就知道哪些词句段是该圈点批注的,交流时也特别顺畅。

  邓稼先语文教学反思 篇4

  昨天,张老师在七年级三班执教语文课《邓稼先》,课后我从学生课前预习,小组成员互助合作,学生捕捉文字信息能力,提炼、凝练、总结和概括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1、学生课下预习不够充分,基本的字、词、音、义掌握不到位,学生在小组展示环节注错了音,写错了字。希望语文教师在这一环节上还要动脑筋,下大气力。

  2、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急需进一步加强。“生动不起来”,“胆气不够”,“不大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备学生,掌握学情,对学生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心中有招。

  3、老师在出示问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事例,并说出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一环节时,暴露出我校学生在捕捉文字信息能力,提炼、凝炼、总结和概括知识能力方面是一块短板。具体表现在:

  (1)部分学生不知从哪里入手去找事例,把课本来回翻起来找。

  (2)学生找到了只是照本宣科的读一读有关句子甚至是相关段落,不会提炼、凝炼语言。

  (3)事例找到了但总结概括精神品质时又答非所问,不能答到点子上。

  针对以上问题希望课任教师在学生捕捉文字信息能力这一方面加强指导、引导和强化训练,教给学生提炼、概括语言的能力和方法。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邓稼先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邓稼先》优质课说课稿11-30

关于邓稼先教案四篇01-21

有关邓稼先教案4篇02-11

有关邓稼先教案3篇02-10

有关邓稼先教案四篇02-09

写给邓稼先的颁奖词(通用7篇)01-19

《邓稼先》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2-06

语文《观潮》教学反思11-15

统编语文教学反思12-27

语文花钟教学反思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