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4-08-07 15:00:21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合集九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合集九篇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7人,男生10人,女生7人。有了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语文兴趣浓厚,但是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拼音、识字能力需要加强。而且从语文的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不断训练,想象能力也有待提高。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和听课习惯也较差,需加强培养引导。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这学期我继续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3)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1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192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三、教学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儿童心理特点,运用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语言、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在学习中重视读书感悟,质疑,尊重学生个性;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2、重视发展能力。学生的能力关系到他们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理解词句的能力,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初步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力求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

  3、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本学期,识字任务很重。必须提高课堂效率,使用各种方法使学生识字、组词、说话。对于难于理解的词设计情景帮助理解,力争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得轻松又扎实。

  4、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口语交际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训练。口语交际活动,要活泼有趣。可以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

  1:适应新生活

  一年级下册是在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针对这一时期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好习惯缺失,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

  “养成好习惯”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是本册的核心教育主题。这里的生活,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与大自然、家人、同侪共在的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美好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为学生追求美好自我启航。

  循着这一发展阶段学生的心理亲近程度,本册的单元设计分为儿童与自我(日常生活与学习)、儿童与大自然、儿童与家人和伙伴。之所以把儿童与大自然的话题安排在第二单元,是因为这一时间我国多数地区正值春天,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中的生命与成长,可谓“学逢其时”。

  在“养成好习惯”这一教育主题下,本书体现了“共在”这一核心的价值观。共在,是一种与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所在的世界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状态。“共在”的观念,贯穿于整套教材中,是本套教材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渗透这一价值观,目的是要引导孩子逐步超越自我中心、单子式个体的思维与存在方式,成为与所在世界和谐共处的主体。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整体使用建议

  1:主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及建议

  向生活学习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书本学习,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这是21世纪以来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日渐成为德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向生活学习,也是本书主导的道德学习方式。向生活学习,包括生活的三个时间维度: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

  教材中有很多环节,请学生讲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或者分享他人过去的生活情境。这样的设计不只是为了导课的需要,也不只是因为从已有经验出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取其中有道德价值的东西,学会将“回望”作为向生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使其在不知如何、不知对错时,能想一想自己过去的经验、同学的经验,从中找到当下的出路。这是一种生活的反刍,而道德意义正是在这种反刍与回味中呈现的。

  教材中也有很多现场的活动体验,包括表演、游戏、制作等,这都是引导学生向当下生活学习的设计。向当下的生活学习,包括着用心生活的引导,即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每一个当下,发现生活中内在的道德意蕴,理解道德对于生活的构成性影响。

  教材中还有一些设计,主要安排在学期结束前或某个课程的结尾,引导学生规划与设计未来,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生活的教育。未来生活是理想的代称,是经由过去与当下而连接的,是以未来作为目标,与过去一起规定当下的存在状态。

  由上可见,向过去的生活学习,服务于当下问题的解决,服务于当下儿童的道德困惑,服务于对更美好的未来的憧憬。对儿童当下生活的指导,也不是与过去与未来割裂的,而是统一的,是为了儿童道德意义生活的持续成长。而未来总是出现在当下的话语中,出现在对过去的反思中。就这样,道德的意义在儿童对生活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反思、学习和向往中呈现出来。

  在活动中领悟生活是日常的,是很难完全按照计划生成的。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在于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儿童通过所设计的活动体验而获得成长,这是教育生活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特性。因而,本教材通过多样的活动栏目,设计了很多现场体验活动。作为低年段儿童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现场教育体验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儿童的道德成长。

  首先,低年段儿童还没有形成自觉的生活反思意识,在生活情境中对道德意义的即时性理解与领悟还有待形成。教育中的现场活动体验,更多是对儿童道德敏感性的培养。通过典型活动的设计,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在活动中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与能力。例如,本册教材第2课的《这样真精神》,第6课的《走,看花看草去》,第8课的《大自然中的快乐》,第11课的《送“小伙伴”回家》,第12课的《再来学一招》,第13课的《大家一起欢乐多》,第15课的《快乐地分享》,第16课的《有人帮,不一样》等活动环节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意义。

  其次,道德在生活中的内隐性存在,使身在其中的人形成道德无意识状态,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如道德两难情境、紧急情境和任务驱动的情境下,道德意义与价值则更容易显现出来。教育体验活动往往会设计上述比较典型的情境,向学生再现这种道德存在状态,并对其进行现场引导。这种体验活动能够产生教育的效果,如本册教材第2课的《我们天天有精神》,第8课的《大自然中的礼物》《大自然中的快乐》《大自然的语言》,第10课的《家人的爱藏在哪里》《相亲相爱一家人》《肩头上的爱》,第12课的《干点家务很不错》,第13课的《大家一起欢乐多》,第16课的《有人帮,不一样》等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意图。

  最后,在特殊现实生活情境中所需要的包含道德原则的实践智慧,如逃生、救护等,虽不能够让儿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学习,但教育的现场活动体验,在某种意义上却起到提前准备的作用。模拟特定情境,通过演习的方式教学生学会妥善处理类似问题,以避免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突发情况时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如第5课的《风儿的“脾气”》中“台风中的自我保护”,第6课的《花草面前要小心》,第7课的《别让自己受伤害》,第14课的《我要求助吗》等中提到的危险情境等。

  榜样学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学习是人类学习,特别是意义获得与领悟的重要方式。这不仅是因为榜样如镜子一样,可以让人更好地进行对照式自我反思,还因为榜样有示范作用,有引起人模仿的驱动力。实际上,榜样学习是21世纪课程改革前中国德育最常用的道德教育方式。无数榜样故事,承载着人类精神,并将其代代传承,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中国包括尧、舜、禹传说在内的各种榜样人物形象等,都是推动人类精神前进的动力。

  榜样,不论真实与虚拟,都可以成为人类自我激励的源泉。榜样的言行,能够将人的理想存在状态具体化,因而对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儿童特别适用。但是,在以前的榜样教育中,的确存在着问题:榜样过于成人化,事迹过于极端化,脱离儿童日常生活与理解能力,强调模仿、忽视反思等。在反思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册教材依然将榜样学习作为低年段儿童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本册教材中的榜样学习方式,一是体现在大量的绘本故事中,主要是接近日常生活中好儿童的榜样,二是强调同学之间互为榜样的学习意识,特别是建立一种同学间共同成长、相互支持的观念,改变传统上到学校只向教师学习的观念。如第1课的《镜子里的我》《保持整洁有办法》,第4课的《怎样才能不马虎》环节,就突出同学间的示范与相互学习。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更是以一个主题单元的方式,强调与身边的人共在、乐群、分享、互助和共同进步的教育理念。

  批判反思批判反思是道德理性的基本能力,它使人能够在现实情境中有向善的姿态与可能。依据批判与反思的对象,批判反思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核心是对某种“道德权威”的超越,如成人(特别是家长及行业)权威,他人(主要指同龄人)权威、习俗(包括法律、法规)权威等。

  作为道德学习方式的批判反思,除了指向外在的道德权威的超越外,也是一种道德生活的方式,主要指明辨是非善恶,依据善的原则进行的自我批判与反思,即荀子所讲的“日参省乎己”。对低年段儿童而言,主要是引导他们形成自我批判与反思的意识,形成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教材中,批判反思的道德学习方式非常普遍。例如,在榜样学习中,实际上会出现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它也包含着反思与批判的引导。最典型的是教材中的辨析栏目,通常都会包含正反两方面的做法,引导学生养成自觉的道德分辨意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言行观念与标准。在辨析环节,一年级下册特别强调教师要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除教材上的范例外,结合本班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出示一些容易混淆的例子,引导其进行批判反思。这一思路贯穿低年段教材,本册中从第一单元开始,很多课都体现着这一思路。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本班有学生48人,这学期转出2人,转进一人,共47人,其中更读生13人,正式生34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个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9分,其中算术题和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进度安排:

  生活中的数。。。。。。。。。。。。。。。。。。。。。。。。。。。。。。5课时

  观察与测量。。。。。。。。。。。。。。。。。。。。。。。。。。。。。。4课时

  加与减(一)。。。。。。。。。。。。。。。。。。。。。。。。。。。10课时

  有趣的图形。。。。。。。。。。。。。。。。。。。。。。。。。。。。。。8课时

  加与减(二)。。。。。。。。。。。。。。。。。。。。。。。。。。。15课时

  购物。。。。。。。。。。。。。。。。。。。。。。。。。。。。。。。。。。。。。。。5课时

  加与减(三)。。。。。。。。。。。。。。。。。。。。。。。。。。。6课时

  统计。。。。。。。。。。。。。。。。。。。。。。。。。。。。。。。。。。。。。。。3课时

  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75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减法、认识图形、认数、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人民币、加法和减法

  (二)、统计、期末复习。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

  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并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平面图形。

  3、结合具体的情景,会分类整理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方法时,能注意到方法的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3、在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能进行初步的判断。

  (三)解决问题方面

  1、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简单的交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会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等的数学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数学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教学环境分析: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我校的音乐教育目标是:努力发展创造性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发展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可我们学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可音乐教学设备不齐全,如:钢琴只有一台,打击乐器几乎都没有。说真的,要想把音乐课堂上的丰富多彩是很难的,只能进行了“互动式”教学实践,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3)班的音乐老师。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歌唱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四、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已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下册共编成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如: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如第六课《我有一双万能手》中歌词从我是一个谁?还会有什么本领?让学生自由想象。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五、教学目标

  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它就会像“和风催物、春雨润田”那样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学段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3、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4、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具体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国学启蒙》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 教学目标

  1、 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 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意思。

  3、 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 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 教学措施

  1、 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进度

  一年级每两周一课,二年级每周一课时,新学期、新起点,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大概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4、教学形式多样化。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多种形式教学。

  5、本学期将举行国学背诵小能手评比活动,将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6、每周一节国学课一节课会背所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7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现有学生42人。学生上课时的控制能力差和思想注意力不集中,且学生刚接触学习英语,对英语学习没有基础,所以教学难度很大。少数学生在学前班学过一点,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英语,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英语的语境。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教材New Stand English,全书共分10个模块(Module)。每个模块分二个单元(Unit),第一单元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Task-based)练习,包括歌谣和小诗。

  通过对歌谣和小诗的学习,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第二是提高发音的正确性;第三通过这些英语国家儿童所熟知的歌谣,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其中的一些不常用单词,不要求学生在歌谣之外使用。

  本册书考虑到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特设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句,主要有以下内容:问候并回应;询问姓名、年龄、地点、物品等,并给予回答;数字1-12;谈论人、物品、地点、动物;表达自己的喜好等。课文中所有内容都是依据语用、语境和语义相结合的原则而呈现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应积极参与到老师特设的语用和语境中,掌握语句和词语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听懂教师的指令并做出正确反应,能读懂简单的小故事,会唱课本上出现的歌曲和歌谣。

  2.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与对话,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能让学生在游戏教学中体验生活、享受生活学习的快乐。 2.能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听懂、会说一些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 并能在情境中运用。

  2.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掌握生词的读音、书写及中文意思。

  3.通过歌曲、游戏、歌谣、游戏、制作等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

  四、主要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认真备好每节课,精心设计教案。

  2.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 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方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有讲有练,精讲精练,有动有静,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

  4.实行开放式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交流中提高英语交际水平,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5.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听懂一些日常生活对话,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8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重点,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使他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教材的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同时,出适当关注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持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促使他们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二、 学期目标

  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家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呼劳动技能。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并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

  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5、以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6、重视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对于点点滴滴进步时时给予关注。教给学生各种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9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写字训练,大部分学生已基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了执笔、运笔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但个别孩子还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要书写250个生字,每一课的生字都融合了偏旁和结构,共出现常用偏旁40个,每出现一种偏旁,都同时配合出现由这一片旁与别的构字单位组成的`例字。本册教材是学生已经练写了一个学期的铅笔字,并掌握了一定的写字技巧的基础上,设计使用本教材的。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中应继续严格要求,除要求握笔方法、写字姿势要正确、知道按比例和笔顺规则书写外,还应要求学生养成写前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的好习惯,逐步把握写字规律。

  2、注意把写字课上的练写与在课外以及各科作业中的运用结合起来。

  3、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好好写字,调动学生练习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写字能力。

  4、做到边学边练,把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

  四、重、难点

  1、要求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

  2、养成写前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的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平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运笔方法。

  2、在指导学生写字基础上了解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

  3、要求学生要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会保管使用写字工具。

  4、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6、练写前要会观察、分析、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六、课时安排

  本课教材共20课时,教学时间随课文学习的进度来安排。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1-29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6-30

一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02-16

一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计划11-14

一年级的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1-14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学计划10-18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01-06

一年级下册音乐的教学计划02-27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5-16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