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四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质疑并解答疑问的能力。
3、初步萌生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并指导学生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揭题,板书课题。
3、读课题,并说说通过读题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需要老师和小朋友帮忙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
三、学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边读边思考通过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1、学习第一段:
⑴ 喜欢第一段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朗读。
⑵ 采访读的好的小朋友你认为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
⑶ 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
⑷ 讨论交流收获及疑难。
2、学习第二段:
⑴ 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赛读。
⑵ 学生评价。
⑶ 感受松鼠的心情,再读课文。
⑷ 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3、学习第四段:
⑴ 感受松鼠着急的情绪,并表演读第四段。
⑵ 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4、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⑴ 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帮助小松鼠,并进行德育渗透。
⑵ 出示幻灯:
观察松鼠的表情,想象他们的语言及心理活动。
⑶ 自由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⑷ 交流学习情况。
5、齐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1、说说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的,课后画出来。
2、思考我们的学校还应这怎样建设。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
1.成语导入。
小朋友,咱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有哪些?
还有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出示卡片:惊弓之鸟)
2.揭示目标。
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把书打开,自己轻轻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质疑问难。
1.初步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
板书:不用箭
只拉弦
掉下来
2.学习第1自然段。
更羸是怎样一个人?(指1~2名学生说)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a“更”:正音:“更”是个多音字,念准了。(学生开火车读)
b“魏国”:释义: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
正音:一起读。
c“能手”:什么叫“能手”?(指1~2名学生说)(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
“手”这儿有三种解释,选择哪一种?击掌表示。(多媒体显示:“手”的三种解释)
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多媒体显示:“射箭能手”变红)
来,咱们把这一段读读好。(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3.学习生词。
课文中的这三个新词你们读懂了吗?(多媒体显示:悲惨、愈合、拼命)
“悲惨”
第一个请你读。(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愈合”
这个一起读。什么意思?
“拼命”
前鼻音、后鼻音分清楚。(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4.质疑问难。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
小朋友提的问题都挺好,学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的。
四.学习2~8自然段。
1.过渡:(指板书)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觉得奇怪吗?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是谁?
2.找段落。
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到的自然段开头打一颗星。
交流。(指1~2名学生回答)
3.指名分节读。
我请三个小朋友读,听听,他们的字音有没有读准。
4.圈词语。
拿起笔,把表示魏王态度的词语圈出来。交流。
a圈了哪些词语?(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大吃一惊、更加奇怪)
b理解。
“信不过”什么意思?
摸摸自己的耳朵在哪里?
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所以他奇怪的问──(出示卡片:你有这样的本事?)
“本事”找个近义词。
注意老师用红笔标注的地方,再读一遍。
“大吃一惊”什么意思?
所以魏王惊讶地说──(出示卡片:真有这样的本事!)
5.寻原因。
轻读2~8自然段。
魏王的态度越来越奇怪,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轻轻读读2~8自然段。(多媒体显示:三个“?”)
交流。
“信不过?”
联系上下文说说,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说的时候用上“因为(),所以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这个句式。(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变红,句式)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大吃一惊呢?
(多媒体显示:“大吃一惊?”变红,句式)
“更加奇怪?”
最后,魏王更加奇怪了,什么原因?
(多媒体显示:“更加奇怪?”变红,句式)
6.分角色朗读。
用我们的声音把魏王奇怪的语气表现出来,愿意做魏王的.小朋友站起来,坐着的小朋友就读更羸的话,老师来读提示语。
五.学习第9自然段。
1.过渡:魏王一次比一次奇怪,更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咱们来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看一下,几句话?
2.分组读。
四组,一组读一句,从你们开始。
3.默读。
(多媒体显示:(大家)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用“──”划出来;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用“( )”括出来。)
板书:(看)
(听)
4.学习第1句。
哪些是更羸看到听到的?(指1~2名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第1句下划红线)
引读。
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板书:飞得慢
听到它──(叫的声音很悲惨)板书:叫声惨(多媒体演示:“一只大雁慢飞,边飞边鸣”)
课文第2自然段中有一句话描写了这只大雁,找到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由此可见,这就是更羸观察到现象。
板书:观察
5.指名读2~4句。
看到这种现象,更羸是怎样分析的?板书:→
谁愿意读更羸分析的话。(多媒体显示:)括出2~4句)
6.学习第2句。
指名读第2句。
更羸先是怎样分析的?板书:分析
引读。
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一句是先说结果,再讲原因的。
板书:受伤未愈
孤单失群
推断。
小朋友,我们说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通过这一步分析,更羸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雁。
7.学习第3、4句。
为什么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呢?板书:↓
更羸又作了怎样进一步的分析?板书:→进一步分析
▲说读
说:(指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口裂开
往上飞
弦响害怕
看着黑板一起说。板书:─ ─ ─
读:(指名读3、4句)
书上是怎么说的。
▲读说
读:(指名读3、4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口裂开
往上飞
弦响害怕
说:(指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看着黑板一起说。板书:─ ─ ─
8.齐读第9自然段。
看着大屏幕,咱们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想想: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六.学习第5自然段。
1.找。
更羸一步一步的分析正确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多媒体显示:第5自然段)
2.说。
同桌互说。
前后对照着说一说。(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最后两句)
提示:你可以这么说,更羸分析什么,结果怎么样。
交流。(指1~2名学生说)
(多媒体显示:“嘣的一声响”“直往上飞”加点)
(多媒体显示:“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加点)
小结。
小朋友们真是了不起,会前后联系着读课文,这样课文就越读越明白。
3.演示。
(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你们看,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嘣”的一声,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4.理解:“直”。
这一段中有两个“直”,意思相同吗?
(多媒体显示:“直”变色)
老师列出了“直”的四种解释。(多媒体显示:“直”四种解释)
“直往上飞”中的“直”什么意思?(多媒体显示:“2.一个劲儿,拼命;”变蓝)
“直掉下来”呢?
▲笔直
你观察得真仔细,咱们再来看一看画面。(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大雁果真是笔直地掉下来的。(多媒体显示:“1.笔直;”变红)
▲不断地
咱们再仔细看看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5.指导读。
这段怎么读好?
谁来试试。(指1~2名学生读)
一起读。
七.总结谈话。
1.第5自然段就是说更羸不用箭,只拉弦,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这和更羸的判断是完全相同的。
板书:判断
更羸真不愧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2.分男女生读第5、9自然段。
来,拿好书,女同学读第5自然段,男同学读第9自然段,咱们再来体会体会。
八.巩固练习。
1.练习。
更羸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很清楚,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看看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多媒体显示:)
a第1题“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怎样。”谁来。(多媒体显示:飞得慢)
b第2题,谁来。(多媒体显示:大雁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c下面3题做在练习纸上。
d交流,齐读。
谁来说说,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2.存疑。
这节课,咱们学懂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刚刚提问的小朋友站起来,你们提出的问题现在明白了吗?
至于这个成语什么意思,生活中怎么用,下节课再学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要求】
1、自读生字和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独立识字,自主识字。能独立识记本课10个生字中的5~6个
3、初步感受森林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认清部分生字字形;初步体验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
区分平翘舌音,掌握(或了解)部分识字方法
【教具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用课件配合进行)?
二、听讲故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课文(配合正音)?
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形式有: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展示方法)?
1、课件出示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4、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教师小结
五、课中操
师生一起唱唱、跳跳《小熊住山洞》
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以课件展示森林四季之美,让学生感受森林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
1、播放课件:
(看一看、想一想。)?
2、组织讨论、交流: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它很美?(说一说。)?
3、小结过渡
七、播放课文谱成的歌曲
师生一起唱唱、跳跳,表达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下课!)
【教学意图说明】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设计《小熊住山洞》一课时的指导思想就定位在“快快乐乐学语文”上。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从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课题的导入从《小熊住山洞》这个童话故事的背景“森林”切入,这样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森林”,然后再以讲故事的形式由执教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通读课文,激发兴趣
让学生将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之一。这了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们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读书”这一环节。其过程体现为:自由读──赛读──评读。这一环节我们还注意了全员的参与,不仅关注参赛者,也关注没有参加比赛的`“评委”
三、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学生识记生字是这堂课的另一个重点。为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我们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的做法,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愿意识记的字,自主地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而在此处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及时地恰到好处地点拨上
四、歌曲演唱,体验情趣?
为了让学生能在40分钟里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特别是在课的后20分钟,学生开始感到疲劳时,我们播放了歌曲(课文),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这样既使学生再一次熟悉了课文,又让学生得到了一次美的旋律的熏陶。这一旋律还贯穿于课的始终,为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课件演示,陶冶情趣
为促使学生、教师、作者三方面的情感产生共鸣,我们借助课件展现森林一年四季的美景,并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由衷地感受到?森林之美以及动植物对于森林的依恋。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出小熊一家得到大家的尊敬是一种必然。并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小动物们献花的行列中,这时课文的曲子适时地再度响起,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震撼,为第二、三课时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想像“动物们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做了厚实的铺垫。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蟋蟀的住宅》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的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根据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过程写得具体,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可以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画一画
在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画出蟋蟀住宅图,然后进行交流。
1、反复阅读课文,画出蟋蟀的住宅图。
学生要想准确完整地画出蟋蟀的住宅,就必须主动地、细致地阅读、理解课文,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顺利地将第2—7自然段贯穿在一起,深入把握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2、小组交流,合作补充。
学生在认真读书,自我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有利于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全组合作,这样画出的蟋蟀住宅图会更加准确、完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3、全班交流,提高认识。
在小组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由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修改后的蟋蟀住宅图,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随意发言,提出异议,但要求发言双方都要为自己的观战从课文中找出依据。遇有争议,师生可再读课文,寻找答案,从而使全体学生在交流争论中进一步加深理解,提高认识。
二、说一说
课文第8、9、10自然段主要介绍蟋蟀是如何建造住宅的。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形象,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以一只蟋蟀的身份,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如何来建造住宅。要求自由想象,适当扩充,并辅以动作和表情。
1、自读课文,自由想象。
学生要想以蟋蟀的身份形象、生动地进行介绍住宅的建造过程,除认真细致地阅读理解课文外,还要充分展开想象,揣摩蟋蟀工作时的动作、心理,补充蟋蟀的内心活动,这几乎是在重现课本内容基础上的童话创作,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极大地发展学生的自我想象能力以及表演、表达能力。
2、全班交流,观摩领会。
学生在自我表达的基础上,观摩他人的表演、表达,不权能相互学习丰富口头语言及体会蟋蟀吃基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写一写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学生完成了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的任务。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跳出文章的内容,变换“读者”的'角色,站在作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篇文章,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转的事物、抓信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练习观察、描写一种小动物,进行知识迁移,从而实现由思想内容反顾语文文字,完成“写”的任务,使语文教学“走上一个来回”的目的。
1、转换角度,重审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遵循“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的程序,进行理性研究,重点探究“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再上一个新层次。
2、知识迁移,练习写作。
学生学习《蟋蟀的住宅》一文的写法,观察描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欢的小动物,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写作的能力。
总之,本课重在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手、嘴、脑多种感官并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教学设计方案06-12
教学设计方案07-1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22
教学设计方案10-10
教学设计方案06-29
教学设计方案11-08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13
教学设计方案【经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