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10 15:35:0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蜡烛》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蜡烛》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蜡烛》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设计

  《蜡烛》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点】

  1、重点:

  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揣摩文中意味。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

  2、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儿子上初三。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

  这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更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瓦砾(lì)地窖(jiào)舀(yǎo)鞠(jū)躬

  名副其实颤巍巍

  3、课文配乐朗读。

  4、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这篇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⑴炮火:11次;

  ⑵蜡烛:6次

  ⑶黑围巾:4次

  ⑷老妇人的“跪”、“爬”:各3次;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⑴多写炮火连天,说明环境危险,让人一直为老妇人揪着心,而老妇人在炮火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⑵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⑶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哀悼之情。

  ⑷“爬”:说明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跪”:说明老妇人庄严肃穆,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3、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第五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1、教师启发:

  ⑴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⑵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学生齐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五、教师小结

  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

  2、把你想象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

  二、设计思路

  是一篇战地通讯,安排在以战争题材为主的`第一单元的第三课,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把握了新闻、小说的文体特点,并了解到解放战争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在此基础上,希望通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通讯这种新闻形式,并扩大视野,了解世界人民建立在反法西斯同盟基础上的血肉凝结成的情谊。进而让学生懂得: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懂得珍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常用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清记叙的要素。

  3、品味感人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方法与途径:

  1、自主学习解决字词障碍,并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引领探究把握文章的叙事要素。

  3、合作探究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结合以前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的了解战争的残酷,懂得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用动作、细节、外貌、神态等描写手段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挖掘事件感人的要素。

  五、教学难点

  1、对蜡烛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国际主义情怀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查找作者资料和相关写作背景,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教师了解二战以及苏德战争,并搜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蜡烛在我们的印象中有哪些作用?(学生发言:照明,生日祝福,烘托气氛,哀悼等)

  然而,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背景下,它却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板书课题,学生写出作者)。

  (二)自主学习

  字词积累

  1、检查学生对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的注音及解释:

  2、补充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学生补充,并说明理由)

  如:拂晓,瓦砾,地窖,腋窝,鞠躬,精疲力竭,名副其实,永垂不朽,烧灼

  了解作者

  1、学生介绍

  2、老师补充:曾任军事记者,一直从事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1949年10月曾访问中国,归国后创作《战斗的中国》。

  了解故事背景

  1、学生介绍:

  2、老师补充:(投影显示)贝尔格莱德战役是1944年9月28日—10月2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军队为粉碎德军驻南斯拉夫集团和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1944年9月19—9月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萨伐河前的方场上

  人物:南斯拉夫老妈妈:玛丽·育乞西

  事件:南斯拉夫老妈妈掩埋苏联红军的遗体并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结婚红烛插在烈士的坟头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1、自读课文,勾画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2、讨论: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分小组讨论)

  归纳:对侵略者无比憎恨,对红军满怀敬意,渴望和平,渴望解放,对英雄战士有着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讨论: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那对结婚花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分组讨论)

  归纳:烛光是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四)训练检测

  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也是一种新闻体裁,比较和第一课《新闻两则》,试着概括通讯的特点。(学生比较,讨论,展示)

  共同点:都具有真实性、时效性

  不同点:通讯比消息的时效性稍弱,但比消息的故事性或者说文学性稍强。

  (五)总结升华

  通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总结)

  老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通讯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写作上我们明白了要想使写人叙事的文章感人必须挖掘事件的感人因素并反复渲染,情感上,我们了解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多少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珍惜并且努力发展应当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教学总结】

  在上课之前,我本来是胜券在握的:这篇文章虽然很长,但我已经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这篇文章内容虽然离我们生活很远,好在让学生理解的知识点并不多。结果一上课却使我大失所望。

  首先,我错就错在没有目标的让学生自由去预习。一上课提问我才发现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预习,而且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预习,换句话说,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在他们的心目当中,预习就是读熟课文,仅此而已。结果一问三不知,没办法,只好给学生时间先读课文,好在亡羊补牢,补救了一次,但却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虽然课堂当中也出现过几次亮点,但这临时生成的问题与我心目中的期望值却相差甚远。

  其次,由于学生没有预习,我心里就没了“底”。所以凡是难点就大包大揽,凡是重点就反复强调,这节课基本成了“一言堂”。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积极性和创造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最后,因为课堂效果与预想的大不相同,所以我心情比较焦虑,语速过快,而且没有耐心,学生出现错误后,表现出了对学生的不信任。

【《蜡烛》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蜡烛》课件教学设计

2.《蜡烛》教学设计课件

3.半截蜡烛教学设计15篇

4.《半截蜡烛》语文教学反思

5.《半截蜡烛》课件设计

6.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课件

8.一上语文《雨点》教学设计(精选5篇)

9.小学生语文上赠汪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