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六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马的世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包括四项内容: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是关于马的四个层面的文化研究或曰文化追踪。由于上课的时间有限,学生的积累有限,可以主要侧重于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两项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其他的问题可以留给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 及教学设想
1.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马的世界的精彩博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交谈、说讲、论辩)训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尊重别人的习惯,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①首先要教会学生倾听,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
会听:要认真听,能抓住对方说话的关键,了解别人的意图,这样才能积极应对,更好的与别人交流
认真、耐心的听:养成尊重、关心别人的习惯,才能更好的与人交际。
②其次是教会学生说。
敢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为了使学生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通过展示图片、教师亲切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积极主动参与交际活动
会说:通过讲故事、看图说话,培养学生描述的能力,力求语言生动,感情充沛。通过辩论、互评、师生互动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③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听说双向互动,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双向互动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真正交流起来,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支持,才能使口语交际活动不断深入地进行下去。本堂课想通过小组合作看图说话、辩论、互评等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
3、通过讲名马的故事,了解名马的成语,学习马勤劳、忠诚、勇往直前的精神
一、导入
提问:1、那中动物可以参加人类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马。2、中国旅游局将哪一件艺术作品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甘肃出土的东汉时代的雕塑作品马踏飞燕。3、国际标准的铁路轨距是1。435米,你知道这个数字从何而来?是古罗马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也就是说马屁股的宽度是国际标准铁路轨距的祖先。
这三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却在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情:有一种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这种动物就是马。我们一起来读马。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的世界。
二、文字中寻找马的源头
(一)导语 :马的世界丰富多彩,先让我们在文字中寻找马的源头,认识马这个字。全班同学从中间分开,分为两组。A组和B组。
A组任务:1、列出十个以上以马为偏旁的字并了解其意思。2、想一想,这些字与马有什么关系?
B组任务:1、至少列举八个含马字的成语。2、明确这些词语的含义,思考它们表现了马的.什么特点?
有关马的成语中,褒义词多,还是贬义词多?为什么?人们就在马身上寄托了许多美好的感情:勤劳、聪慧、忠诚、憨厚、善良,还有我们民族精神:奔腾不息,勇往直前。
(二)一分钟速记成语,看谁记得多!
(三)列举生活当中还有许多与马有关的习惯用语
三、历史中寻找马的足迹
讲一讲能体现马的精神的故事
1、 你知道哪些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
欣赏《三国演义》中的卢马救主人的录像。学生复述。教师引导。
怎样能把故事讲的吸引人,感人? (板书:讲故事:抓要素+细节+想像+投入感情)
2、作文也应该注重细节描写,才能做到以情感人。下面请同学们再准备一下,根据以上方法把其他的名马的故事讲个大家听。你喜欢哪一个,就重点准备哪一个。
3、请学生讲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马的这种忠贞、诚信、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它所傲视的,就不仅仅是它的同类了。
四、艺术中寻找马的俊美
1、有关马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最喜欢哪一件作品?
2、欣赏一下徐悲鸿的《六骏图》。
你看到的是一群怎样的马?你联想或想象到了什么?
3、来欣赏一下不朽的艺术作品,回顾一下马不平凡的历史。(看图片)
五、讨论
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马不得不黯然退出历史舞台。你认为,它的未来的命运会是怎样的?
自由发言。
作业 :
以 马,人类无言的朋友或马,我为你哭泣为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在这次活动中的感想,恰当引用一些自己收集的资料,文章应不少于500字。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2、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出示图片]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河道纵横交错,桥梁姿态各异,小艇轻便灵活。威尼斯充满了异国情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前去游览欣赏。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威尼斯,去细细感受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风味。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为这样三个大问题:1、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写小艇样子?2、又是如何精彩地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3、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浏览资料,自读课文
自学提示:在研究时,可以先读读课文,在数字课堂上找寻资料,独立思考,然后跟同桌交流你的新发现、新体会、新感受,最后用自己的话表述研究结果。
三、各抒己见,交流发表
1、交流一: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写小艇样子
(1)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点拨:这句抓住小艇的长度、深窄写出了小艇外型特点。
(2)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点拨:什么时候的月亮称为新月?小艇像天边一弯新月,造型多美啊。除了像新月,还像什么?
(3)小艇行动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点拨:这句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小艇的灵活。
[相机出示句子:
1、行动轻快灵活,好像一条蛇。
2、行动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能不能改?师小结:作者打比方也不重复,写得那么好,多生动、形象、优美。还有其它的比喻词吗?]
(4)观看录像。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一下威尼斯小艇的'独特、轻快、灵活。
(5)指导读第二节:这么漂亮的小艇,这么优美的文字,一起来美美地读好吧。
(6)填空:美妙的文字,真想牢牢记在脑海里啊。完成填空题。
(7)学生假想:读到这样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你有什么感觉?最想做什么?
(8)指导读第三节:游客坐在小艇里观赏周围的景色,多惬意。书上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那休闲自得愉快的情致?我们也一齐把那份悠闲自得的情致读出来。
2、交流二: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
同学们已经领略到威尼斯小艇的独特,灵活,轻快,怪不得同学说,我真想去坐一坐威尼斯的小艇,看一看,玩一玩,但是小艇是物,没有了船夫,就没有它的特色,所以,咱们去威尼斯特别不能忘的是船夫。
(1)谁能概括地说说船夫的驾驶技术,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船夫的高超技术?
(2)威尼斯船夫的驾驶技术真是精湛,我们来欣赏。(观看录像)
(3)语言训练:此时此刻你就在威尼斯,你在小艇旁边,你就面对船夫,你想对他怎么说?船夫最想说什么?
(4)演一演:推荐三个人做船夫,其他同学当游客。注意,船夫要吆喝,招揽你的生意,最好能请到顾客上你的船,千方百计吆喝好。能不能用课文的词语把游客请到船上;游客是来自己各国,你听了吆喝后有什么问题要问?
(5)交流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威尼斯的船夫真是厉害,有精湛的技术,又有经商头脑,对威尼斯的风景点非常熟悉,那么威尼斯到底有什么样的美丽风景呢?[交流网上看到的资料]
(5)师生对读第四节。
3、交流三: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威尼斯的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离不开小艇。谁来说说小艇与人们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
(1)想想青年妇女乘小艇干什么去?
(2)除了书上这些人用小艇做事外,再想想,还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什么事?
(3)小结:人们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小艇。这是威尼斯的小艇给威尼斯带来独特的风情。使这个古老的城市变得更加迷人,更加美丽。
(4)指导读第六节:当小艇行驶在水面上时,威尼斯的水面上生气盎然,热闹非凡;当小艇休憩时,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了。威尼斯的动,威尼斯的静,都充满着情趣,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优美。让我们在轻柔的乐曲声中感受月光下威尼斯的沉寂。
四、课堂练笔,抒发情感
学完了这些课文,你想说些什么话来夸夸威尼斯的风景,赞美威尼斯?把你对威尼斯的真实感受、感觉、想法写下来。
五、拓展练习,发展能力
人们习惯把我国的苏州称作东方的威尼斯,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苏州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比较一下苏州和威尼斯的相同之处。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本,梳理出文段层次。
2. 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3. 能合作探究出太守醉的本质。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2.能合作探究出太守醉的本质。
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式
四、 教学过程
导语: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了岳阳楼;催生了《岳阳楼记》,庆历五年秋,欧阳修谪守滁州城,开发了醉翁亭,写作了《醉翁亭记》;两个人都受人爱戴,两篇文章都堪称经典;不同的是,滕子京在重修岳阳楼竣工之后,扶着栏杆恸哭数十声,心境惨淡;而欧阳修却在人民丰衣足食的时候,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游山玩水,乐在其中。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醉翁亭记》,欣赏滁州城的.美景,领会欧阳修的情怀。
课前复习
一、 听,整体感知
配乐轮读。用一个字概括对文本的感受,说说理由。
二、 写,文本品读
1.齐读第三段,将所描写的四副画面找出来。
2.把画面改写成现代文。
3.小组合作交流。
三、悟,文载情怀
1.自由朗读,画出含有“醉”和“乐”字的句子。
2.思考太守因何而“醉”,“醉”的本质是什么?
3.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四、 论,叩击心灵
醉与醒 乐与忧
五、作业
请同学们以《醉与醒》或《乐与忧》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观点。
结束语:醉不是真醉,是世人皆醉我独醒,通过自己滁州城的实践更加清醒的明白,改革的必要性,只有改革能让天下的百姓都和乐。乐不是真乐,是处江湖之远的忧,是另一种形势的反抗。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科学素养: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抽象概括能 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3、通过二氧化碳的不供给呼吸的实验,增强学生 关 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2、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提问):人和其他动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是什么气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又是什么气体?若没有这种气体,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还能进行下去吗?(学生阅书P85- 86并回答)
(引入):从阅读知二氧化碳对于生命活动的作用是无比重要的,哪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学生操作):
(1)向已平衡的两纸袋中一只倾倒二氧化碳
(2)振荡连接好的汽水和澄清石灰水的两只锥形瓶
(3)向学生展示一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
阅书:P86-87及89干冰的'妙用。
学生讨论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教师总结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在标准状况下,比空气略重 (若收集时,用何方法?)
(3)易溶于水 (若收集时,可否用排水法)
(学生实验):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的实验。(必须慢慢倾倒)
问:
(1)二氧化碳可以倾倒说明什么?
(2)蜡烛依次熄灭又说明什么?
阅书:(引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归纳: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通常状况下不燃烧(不象汽油等)也不支持燃烧(不象氧气)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学生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和空气的两只集气瓶内分别放入两只动物
问:为何空气里的活着而二氧化碳里的不活呢?
讨论归纳: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不象氧气)
设问:如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干涸的深井,应该怎么办?
(阅书P87,讨论并加以演示)
(展示):两个集气瓶,其中一只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个是空气,来模拟两种菜窑,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哪个能进,哪个不能进?
第2页
(演示):取两支试管,分别注入5ml的水,再分别滴入3-5滴紫色石蕊。向其中一只通二氧化碳,并和另一只试管作比较。
讨论:(阅书P87-88)为何会产生上述现象?
板书: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咏鹅》,谁记得?还有一首《画鸡>,谁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揭示课题 1 草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3遍。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四、读诗句,识字
1.第一行(指名读)
识字:离 原
教师解释:离离是讲草长得茂密。原是宽广的野地。
出示图,观察地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从画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样子。)
指导读句:离离/ 原上/草,
2.第二行(齐读)
识字:岁 枯 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教师解释:岁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样了?(枯黄,像落叶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发芽、生长)
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 (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
3.第三行(指名读)
识字:野 火 烧 尽(注意读准烧的`音。)
解释:尽就是完的意思,从哪儿说明烧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齐读)再次观察画面。讲述生长的原因,地里的草根还在。
识字:吹 又 (注意吹翘舌音)
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
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春风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背诵课文。
2.说说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不作过高要求,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皆可,说通就行。)
3.认读生字。用原、岁、吹、火口头组词。
二、指导写字
原:半包围结构,厂里面是白、小,不能写成泉。
岁:上下结构。山要写扁些。上短下长。
枯:左边是木字旁,右边可分成十古来记忆。
火:笔顺是
吹:右边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写得太宽,下面人左右伸长。
又: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内要居中。
三、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4)
1.指导:这首诗不完整,有的句子没写完整,有的整行没写,你能把没写出来的字填上吗?
2.各自在书上填写,尽是不看课文与生字。
3.指名(多人)读一读,了解默写的情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补充阅读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1.师简单介绍并范读。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一个小孩独自撑着小船去采莲蓬的情景,回来时小船把浮萍分开,船后留下一道行船的痕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背背。教师也可作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诗意。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
2、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展示精美图片,教师适时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
二、整体感知
1、展示学习目标。
2、检查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
3、同学们,课前我们都做了详细的预习,我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明确: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的奇迹,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地下森林形成的过程,满怀激情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4、同学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令你最感动的是哪部分内容?原因是什么?
明确: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这段文字。作者凭其想象叙写了地下森林是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崛起的。
原因:大自然生命的伟大力量就是在这艰辛的历程中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感动我们,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一起回顾地下森林艰辛的历程,感受生命的最强音。
三、精读赏析
1、教师朗读“那一定是遥远的年代了”……“叫做地下森林”
学生思考:
⑴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⑵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⑴地下森林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毁灭、沉寂、没有生命;山顶上有了泥土和种子、有了生命;峡谷里有了泥土和种子、发出了小苗;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⑵不公:阳光的不公和无情、寒冷的霜冻
⑶帮助:长空的大风将石块碾成粉末
洁净的山泉将粉末滋润成泥土
山顶的鱼鳞松将种子撒入峡谷(白杨、青杨、黄菠莺)
就这样,幽谷里的`树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杀而发芽生长并蔚然成林,险恶的环境,艰难的成长都没有阻挡地下森林脚步,这正展示地下森林神奇伟大的生命力。从中我们同学们也应该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迪。请自由朗读你喜欢的语段,品味语句、字词,谈谈你的感受。
3、学生自由朗读(5分钟~3分钟)。
4、学生自由发言,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品析关键词句,字词的深刻含义,谈感受。
例如:
⑴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析:详见教参144页
⑵“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教参P146
⑶“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大了”教参P146
⑷太阳的不公一部分课文P82
明确:学生可以自由地畅谈自己喜欢的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语,主要用来突出成长的艰辛,表现地下森林的坚韧不屈,分析感受顽强的生命力。总结地下森林的品格:坚忍顽强,沉着谦逊,乐观豪迈,无私奉献。
教师小结:像地下森林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沧海横流,天翻地覆,方显英雄本色;人烟尽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正如本文的作者张抗抗,19岁的如花岁月正植“文革”,命运之不公,使她在北大荒艰难地生活工作了38个年头,委屈了一个有才华的女青年,但她怀有远大的志向,不羁于田垄之间,在文革结束后凭借自己的写作才华脱颖而出,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为什么这篇文章写得如此动情?作者正是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写了进去。亲爱的同学们,在读了文章听了作者张抗抗的切身经历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是启发吗?
四、拓展延伸
学生结合自身谈对本文的感受?
例:
学生实际:自己遇到困难,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面对挫折。
学生感受:甘于寂寞等待;坚韧顽强、乐观、沉着谦逊。
五、小结
看着眼前这难以形容的地下森林,感慨万千,他不媚俗,阳光不给他光辉,火山制造峡谷、深渊,不给他留下任何生命的痕迹。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历经磨难,终于发出“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人生的征途,人生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你们启程之际,老师衷心祝福你带着对地下森林的解读勇敢的上路,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会有“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教学设计方案06-29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13
教学设计方案10-10
教学设计方案02-24
教学设计方案【经典】08-07
教学设计方案07-11
教学设计方案06-12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