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16 10:36: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10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10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

  1、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一)课外阶段→(二)课内阶段

  活动

  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时

  安排

  (一)

  课外阶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申报阶段:自由结合成小组,根据小组具体情况申报研究学习项目布置活动任务,提出活动目标,划分研究学习项目《黄河颂》第二课时后15分钟

  收集阶段:围绕下列五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黄河相关资料

  星期五、六

  整理阶段:对有用材料加以整理,制成卡片或手抄报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裁剪资料→指导学生把有用资料办成手抄报→指导小组根据申报项目整理成文字报告两个课外活动

  (二)

  课内阶段(作品展示、口头汇报)汇报阶段:小组长汇报研究学习过程所做工作主持汇报会、评价小组研究性学习工作课内一课时

  展示阶段:分组分项展示主题手抄报组织对主题手抄报评定等级一个读报时间

  竞赛阶段:选派代表组织竞赛:《黄河知识知多少》(竞赛的要求与规则: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他人答案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课内30分钟

  感悟阶段:谈谈综合学习的收获评价综合性学习:重过程,看实效课内10分钟

  2、“黄河,母亲河”活动内容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本次活动内容多,课时紧张,应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核心,化整为零,

  宜把它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主题项目项目内容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抓住要点,理解文章对人生作的比喻,树立对生命的正确认识。

  2、发挥联想和想像,理解文章所说的理。

  3、培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形象表达深刻道理的写法。

  2、难点:

  结合文中一些关键句子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女作家冰心把人生比作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比作是一棵小树。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人生》。

  二、课前热身

  1、,读准下列加粗字。

  瞭望(liào) 瞻望(zhān) 攫取(jué)

  鲑鱼(guī) 停滞(zhì) 馈赠(kuì)

  2、结合文章解释下列词语。

  瞻望:往远处看或往将来看。

  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臆测:主观的推测。

  攫取:掠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几个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

  2、思考,作者把人生比作什么?你认为哪个比喻最形象,为什么?

  人生如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工场。高塔这个比喻最形象。

  (明确:人生犹如攀登,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成长奋斗的进程,每前进一步,就如上了一个台阶。起初轻松快乐,越往上,难度越大。所以把人生比作高塔很形象。人类的命运有着这样的相似,但具体来说,生命的表现形式却千变万化。挖掘地洞、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中劳作则是三种不同的人生活动景像。)

  四、结合关键语句,理解课文

  1、“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一个地方。”──“大多数正常人的一生”是如何过去的?为什么“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一个地方?

  学生结合文中的关键句子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每一件事物都是的”“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在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的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

  (明确:人一出生就开始攀登人生这座中空的高塔。起初的攀登不需太多体力、智力,又有父母的扶助,所以很容易,而且大部分时光是快乐的;越往上登,困难越大,要靠体力、智力,到一定时期还会失去父母的扶助,失去一切帮助,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由于经历的事越来越多,所以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不再值得留恋。所以攀登高塔时,不再有什么新的追求,平平庸庸而过。大多数人每增长一岁,就会受到人们的一次祝贺,年岁越大,人们希望其生存下去的愿望也欲强,但继续“登下去”的可能欲小,困难欲多。等到他爬到他生命注定的某一级,他便死亡了。大多数人的一生就这样度过──乐天知命,平平庸庸,虽然年事在增高,但其思想、志趣、品质等精神方面的东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说他们的精神是停留在一个地方。)

  3、还在少数的人,他们的一生则是在探索、挑战和开拓中度过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是怎样的人?我们一起来研读一下下面三种人。

  ⑴ 师生共同分析第一种人。

  “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从这句话你感悟到“挖掘坑道”的人是哪一类人?“矿物”指什么?

  实际生活中的这种人你知道哪些?

  找出写这种人的工作状态的句子,说说作者赞颂了这类人的什么精神?

  ⑵ 学生自读7~9段,讨论分析第二种人、第三种人。

  抓住关键句子,说说“征服广阔领域”的人与“在工场的劳动者”分别是哪两类人,他们具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如科学家、思想家──甘于寂寞,勇于探索。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勇于挑战,热爱生活。

  在工场劳动的人──艺术工作者、发明家──珍惜时间,勤于劳作。)

  五、写作训练

  由于篇幅有限,作者只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积极进取的人的活动景象。其实还可用更多的画面,更多的人的形象来概括丰富的人生。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像续写第四种人的生活景像吗?

  (学生习作摘录略)

  六、小结

  不论是哪一种人,哪一种生活场景,归结起来就是两个词──奋斗、进取。用冰心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地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是的,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不进取的便永远停顿在同一个地方。

  【板书设计】

  攀登高塔

  人 挖掘坑道 奋斗

  生 征服广阔领域 进取

  在工场劳动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 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 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 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精读、摘录

  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创景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 师生共赏:

  1、 师生同读

  (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生:深情朗诵。师生齐诵。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

  2、 师生同赏

  ⑴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 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 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 无意识的、无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⑵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

  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 师生同写

  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 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二、 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口头作文)

  三、 友情链接

  作业布置:

  ⑴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

  ⑵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第二课时

  链接交流;:朱自清简介、朱自清作品诵读、赞美春的文章朗读比赛

  作者简介

  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写作训练:

  以“家乡的春”为话题写一篇写景散文

  词汇参考:

  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见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尽量用上这些词语)

  交流创作:

  选出佳作,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赏析。

  板书设计:

  春

  一、 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 描春

  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课后记: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本文,更要在诵读中体会美感。此外,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教师课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导言引入,读题识字

  .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狮子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被人们称作兽中之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有两只小狮子,他们小时候的表现可不一样呢!那么他们是不是都能够成为勇猛的动物,成为兽中之王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很有意思的课文。(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狮”。提示:“shī”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怎样记住这个字?(反犬旁加上“老师”的“师”字)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找出要求会认的生字作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全文。

  .学生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知内容,认识生字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认识其中的生字。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根据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整”是翘舌音、后鼻韵母;“懒、练”的声母是边音“l”;“洋”是后鼻音。

  (2)学生各自用不同的方法识记这些字的读音和字形。如,“整”的下面是“正”,把“正”换成第三声就是“整”的读音;“滚”,水烧开了就是滚烫的,所以是三点水旁。

  (3)练习用这些生字组词。

  (4)再朗读这个自然段,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5)指导学生写本自然段中的五个字。①教师边示范边提醒学生注意:“练”的右边不是“东”;“习”的笔画虽少,但不容易写好,要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②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

  (6)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设问导思:从哪里可以看出第一只小狮子练本领非常刻苦?(整天,滚、扑、撕、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看图朗读

  .投影显示两幅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讲的内容。

  .指名读第三至七自然段,想一想:懒狮子真的很懒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组讨论、探究。(整天晒太阳;不学本领;不愿吃苦头)应该怎样读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

  .你觉得懒狮子这样做有道理吗?结合懒狮子的话说一说。

  .朗读第六、七自然段,说说你从懒狮子和**的对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分角色朗读第三至七自然段,读出角色的语气,体会其中的道理。

  .读读说说。①学生看课件(或投影、或课后题),读“懒洋洋地晒太阳”“慢吞吞地说”“兴冲冲地走进来”。②填词补句:懒洋洋地。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多说一些短语,可提示学生要填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指导认“将、*、应”等三个生字。

  (三)举行朗读比赛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每个小组在人人朗读的基础上,选出一个代表,大家协助他准备,然后到全班朗读,评一评谁读得最好。教师根据读的情况进行朗读指导。

  (四)扩展训练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中狮子**的话。想一想:懒狮子听了狮子**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小组讨论发言,然后全班集中讨论交流。

  .根据讨论的意见,一人扮懒狮子,一人扮妈妈,表演懒狮子和**的对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打碎的蛋壳、剪碎的布片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默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发现、假想、假说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

  (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深化感悟

  1.观察世界地图和地球仪,了解课文中的地理名词,特别是找到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的形状,看看是不是像书中说的那样吻合,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借助两个蛋壳来演示相互吻合。

  讨论、交流:鸡蛋壳的相互吻合是可以理解的,而地球上两个板块的吻合却是不可思议,为什么?

  3.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纳格的假想是什么?“大陆漂流”是什么意思?魏格纳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一假想的?

  4.默读第7自然段,理解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

  讨论、交流:魏格纳为证明自己的假说成立,都做了哪些工作?

  (1)利用剪碎的.布片,理解什么是推理。“这几块布原本是一大块儿,现在支离破碎了,你们将怎样去证明呢?”如果几大洲是一块陆地,魏纳格将会从哪些方面去证明呢?

  (2)魏纳格找到的有力证据是什么?结果如何?(课件理解中龙的推理过程)

  五、总结布置

  魏纳格在地图上的重大发现,对你有什么触动?你想跟魏纳格说什么?

  课后阅读《新阅读》中《童年的发现》

  练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抓住“喊、惊奇、奇怪”等词语指导读出句子的语气。

  2.学习用换词、看图片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绚丽多彩、花朵簇簇、懊丧等词。

  3.重点理解“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这句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题目入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对课文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1.创设情境,理清人物关系。

  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条长长的小路,小路从森林的这一头一直延伸到另一头,小路两边分别住着:鼹鼠一家、刺猬一家、狐狸一家和松鼠一家。森林里还住着一位热心的邮递员黄狗

  1.学生边听教师讲故事,边梳理人物关系?

  1.有一天,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课件出示: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2.指导朗读:“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读出喊的语气。

  3.听到邮递员黄狗的呼喊,鼹鼠先生从邮局领回的包裹里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默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一个怎样的包裹?

  4.指名汇报,课件出示: 鼹鼠先生拿着包裹,到松鼠太太家去,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指导学生读松鼠太太的话,读出虚心的话气。

  松鼠太太拿过包裹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原来,包裹不小心被弄破了,里面的东西都漏掉啦!鼹鼠先生很懊丧。带上表情读出“懊丧”的语气

  二、体会语气

  1、读句子: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2、读出“喊”的语气。

  3、汇报交流,读鼹鼠先生的话,读出虚心的语气。

  4、感受鼹鼠先生的懊丧?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步骤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时,你们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可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位小姑娘是怎样独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出示课文插图,看插图,你认为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的资料,谈一谈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有哪些不同之处,你认为外国孩子的哪些优点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中国孩子的哪些优点是外国孩子所缺少的?

  (四)课堂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受到什么启发。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个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耐人寻味。“老人和鸟”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情感目标:想象老人与鸟儿们亲密相处的感人情景,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教学重难点

  想象老人与鸟儿们亲密相处的感人情景,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人。他在树林里盖了一幢小屋,住下了。同学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体验交流。

  1.初读课文,充分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汇报讨论: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可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归纳出以下两个方面:

  (1)老人有爱心,他把小鸟当成朋友。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句子,和“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等语句,初步感受体会老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关心爱护小动物的美好心灵。

  (2)小鸟们也爱老人,信赖老人。可以引导学生把鸟儿们开始的表现和后来的表现联系起来,初步感受动物的灵性,老人的善良,自然的美丽,生命的美好。

  三、激发想象,品读悟情。

  1.默读课文,感受老人与鸟之间那份浓浓的爱。

  以课后第二题“爱心记录”为依托,勾画、批注,在静思默想中潜心于文本。

  2.反馈交流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反复品读、想象画面,真正做到“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的真味”。以下语句可作为指导品悟和朗读的重点:

  (1)“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鸟儿们听到老人和那些人在激烈地争吵,听到了黑狗在狂吠。最后,老人展开了一张布告。那伙人虽然还在吼叫,但是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

  树是鸟儿的家,砍树就是毁掉鸟儿的家呀!老人怎能容忍?他面对挥舞的利斧,不顾自己年老力单,“叫喊”、“阻拦”、“激烈地争吵”、“展开布告”——以法服人。老人奋不顾身护树爱鸟,态度坚决,像“一尊山神”,震慑住了偷砍树木的违法分子。

  (2)“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受伤的树干,抚摩着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句中用了两个“轻轻地”、两个“抚摩”,与上文老人激愤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老人用无声的语言表达出内心对树木,对鸟儿的疼惜。

  (3)“看,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阴里,他那满头白发,多像一朵硕大的蒲公英,多像一盏明亮的神灯啊!”

  这句话充满了对老人的赞美之情。在鸟儿们的眼里,老人不再陌生、可疑,他已和森林融在一起,瞧!那满头白发就像一朵大大的蒲公英。而且,只要看到这满头白发,就意味着安全,所以,多像一盏明亮的神灯啊!

  (4)“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唧唧喳喳,唧唧喳喳,翻译出来就是:‘您好!您好!’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招待他的客人。”

  鸟儿的“拜访”体现出有了信任就有了亲近;老人的“招待”表达了由衷的欢迎。鸟儿从老人这里得到的不仅仅是“饭粒”,更能从呵呵的笑中享受到诚挚的“爱”。

  (5)“一只大胆的黄色小鸟,衔着一颗草莓停落在老人的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

  “大胆”是出于信赖,这才是“珍贵馈赠”的内涵。句末省略号引人遐想:老人的肩上、头上停落了一只又一只的鸟儿,手上接了一颗又一颗的野果,心里涌起一股又一股幸福的暖流……

  (6)课文最后一段。

  这是一场特殊的葬礼,让人感受到壮观:成百上千的鸟儿不约而同汇集在一起,盘旋不去,哀鸣不止,震撼了山林;让人感受到凄美:花瓣、树叶纷纷飘落,缤纷的色彩在阳光的映照下炫人眼目。当飘落的花瓣和绿叶掩盖了林中的小屋时,老人也就永远和森林、鸟儿在一起了。

  最后一段是老人与鸟儿之间深厚情感的升华,教学时要让学生以反复诵读为基础,畅谈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将自己体会到的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

  3.激发想像,拓展训练。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言约意丰之处想象、表达。

  如:“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再如,根据文中人与鸟儿情感的发展进行创造想象:有了爱和信赖,森林中的居民日益增多,他们都想认识这位可敬的老人,如果你是林中一只小鸟,你会对新来的伙伴说些什么呢?

  四、回读全文,链接生活。

  因为具有较为浓厚的童话色彩,回读全文时可用“你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的特点,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五、积累语言,尝试背诵。

  引导学生自主积累文中精彩语句、段落,并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六、识字与写字。

  在字音上,注意“脂”字读一声,“馈”字不要读成“贵”。在字形上,注意运用形近字比较法识记“衔”“译”“炊”。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将“衔”“吼”写得紧凑、美观,提醒学生注意“嵌”是上下结构。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它通过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的回声以及和妈妈对话,生动有趣地说明了什么是回声和产生回声的原因,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一个科学知识。课文优美、生动,动静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习目标】

  1.认识“呱、圈”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和五自然段,读出亲切,欢快的语气。

  3.通过课前体验,朗读课文,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情朗读课文,重点理解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教学难点】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大屏幕,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小眼睛,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师:今天我们来学一个和回声有关的故事。

  3.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回声}

  师:同学们请注意“声”字不仅翘舌而且还有后鼻音。{板书:shēng}读“声”。

  4.师: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师:恩,有的同学速度很快,已经读好了,坐端正了。

  2.检查生字:

  呱 哩 圈 纹 碰 返

  师:谁来读读第一个字?拼读。师:你的三拼音读得很准。师:谁再来试试?师:你的声音很响亮。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师:下一个,谁来?你来读。师:你的轻声读得很好!师:我们学着他的样一起读读。

  师:第三个字有点难读,谁来试试?师:三拼音节读得很准。师:一起读!

  师:下个字,请你读!师:前鼻音读得真准。大家一起来试试!

  师:谁来读第五个字?师:很好,后鼻音读得很准。师:请大家齐读。师:恩,同学们都读准了!

  师:最后一个字!请你读。师:全班跟读。

  3.去拼音读字。

  师:去掉拼音帽还能读准吗?自由试一试。师:都读好了吗?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往哪开?

  4.读词语。

  师:生字躲到词语里去了。你还会读吗?呱呱叫一圈圈波纹碰到返回

  师: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互相读这些词,如果你的同桌还读不准的,请你帮帮他!一起读读!

  5.了解“返回”

  师:最后一个词“返回”有个小秘密,返就是回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有趣的词吧!(齐读)

  6.读词、句子(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

  师:大家看“一圈圈”和“波纹”碰到一块儿了,你会读吗?你读,你读。师:这就是一圈圈波纹,一起读。师:(电脑屏幕用鼠标点)现在老师把词语放进句子里,你还会读吗?自己练一练。请你读!师边做动作,边读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请大家带着动作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回声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同学们生字宝宝我们已经掌握了,那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这篇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呀?

  2.师:是呀!小青蛙跟着妈妈来到桥洞底下,他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呀?

  3.师:是呀!特别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呢?

  师:你能不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请你来!师:我听到他读得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来学他的样读一读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是呀!小青蛙看到美丽的景色,高兴地叫?注明:师引读,点击屏幕。

  师:这时桥洞里传来了一个声音——(师轻读)“呱呱呱,多好看哪!”

  师:小青蛙紧接着又问?

  师:“你是谁?你在哪儿?”

  2.师:(出示这句话:呱呱呱,多好看哪!)仔细看,这句的结尾是什么标点符号呀?

  师:说明他心里怎么样?师:那我们一起来高兴地读读这句话吧!谁再来读读?他读得真高兴呀,我们再来读读!

  师:(出示这句话:你是谁?你在哪儿?)这句是什么标点符号呢?师:那该怎么问呢?请你来!(我们在读问句的时候,要稍微地往上扬一点,像老师这样,){范读}我们一起来问问吧!

  3.师:谁想来表演这只小青蛙?谁想来表演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咱们一起来看看,看不见的小青蛙是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学生评价。

  4.师:小青蛙这时听到有一只青蛙在学他说话,他心里会感到怎样?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于是,他就去问?谁来读读他问妈妈的话?(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我听到他读出了那种奇怪的感觉。我们也一起来奇怪地问问吧!

  (四)学习第四——六自然段。

  师:青蛙妈妈听了小青蛙的话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同学们,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这时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先读读第四自然段,再来填一填吧。师:谁来填?师:我们一起读。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河水是怎样变化的吧?

  (3)师:谁来读读这段话?我听到你的碰字字音读得比较重。

  师:谁再来读?你的荡字也读得比较重了。我们大家一起再来读读吧!

  (4)师:是呀,石子一扔,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水的波纹{板书:水波}碰{板书:碰}到了?{板书:河岸}又怎么样?(师边做动作演示){板书:荡}

  (5)师:我们再来读读这河水的变化吧,会做动作的同学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还有什么波纹也跟河水的波纹一样呢?读读第五自然段,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师:请你说!你找到了什么?(生:声音的波纹)

  (2)师:哦,声音的波纹,那声音的波纹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同学们填空: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 )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 )。师:请你来填!师:一起读。

  (3)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感受下小青蛙的回声吧!

  (4)师: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5)师:是呀,声音的波纹{板书:声波}碰{板书:碰}到了?(生:桥洞的石壁){板书:石壁},也要返回来{板书:返}。(手演示)这样我们的耳朵就听到回声了。(一只手指着耳朵)这就是回声。(手指着板书课题)

  (6)师:声音的波纹可真有趣呀,谁来读读这句话?请你读!恩,我听到你的返字读得比较重,大家再来读读吧!

  (7)师:是呀,这就是回声,青蛙妈妈就是想把这个道理告诉小青蛙的,我们把青蛙妈妈说的话读一读吧!

  (8)师:小青蛙明白了回声,高兴得一蹦老高,说:“(生: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师:妈妈笑着点点头。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师: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生:呱呱地叫个不停)。桥洞里立刻响起了一片呱呱的回声。小青蛙欢快地说:“(生:多好玩啊!)”

  (2)师:小青蛙懂得了道理,多高兴呀!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当成小青蛙,高兴地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四、学写生字

  (一)学“影”字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也和小青蛙一样,带着欢快的心情来学写两个生字吧!看到“影”字。师:同学们看看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呀?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2.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呀?这个三撇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部首,我们仔细观察写这三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呀?要注意这三撇起笔在同一条线上。我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还要注意左边要写得比较(生:宽)右边写得比较(生:窄),(师:加上手势)这就叫左宽右窄。

  (二)学“游”字

  1.看看这个字,游的左边是?(生三点水),中间是?(生方),右边是?(生撇,横,子,)老师有个好方法来记这个字:大人带着孩子到一个方方的池塘里游泳。

  2.这就是什么字呀?闭上眼睛记一记,记住了吧?我们一起来写一写,(书空)小手拿出来。预备齐,点(生继续读)。(师生一起写,师注意面对学生书空)同学们注意这三个部件要写得瘦长一些。

  3.下面老师把两个字送进田字格!{板书“影和游”}请你们用小眼睛仔细观察!现在你们也把这两个字送进田字格里吧,描一个,写一个。(师范写“影和游”,生描和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学生作业展示: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某某的影字三撇的起笔在同一条直线上,(用笔指着书上)整个字摆在田字格的正中央,而且写得左边宽右边窄。哎呀,真棒!打钩。

  5.这个学生的游字三个部件写得瘦长,而且挨得很紧,像一家人,真不错!打钩。

  五、拓展

  1.师:同学们,生字我们就学到这,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很有趣的课文《回声》,平时你们听到过回声吗?(生:听到过)你们是在哪听到的呢?

  2.师小结:除了回声,其实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着一些自然科学现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很多,用你们的眼睛,用你们的心到生活中去发现吧。

  3.师: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读懂了课文,还学写了两个生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剩余的生字,并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回声优秀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10篇】相关文章:

1.【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

2.【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9篇

3.【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5篇

4.【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8篇

5.【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7篇

6.【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十篇

7.【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六篇

8.【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七篇

9.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