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10-16 11:59: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汇总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汇总6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认知能力目标:训练整体把握课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情感价值观: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复述斑羚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们那种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悲壮,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教学难点:通过总结课文中作者的暗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和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生:想听。

  师:好的,不过老师有一要求,请同学们的思路一定要跟着老师走,好不好?

  生:好的。

  师:这时发生在在西藏地区的故事,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看见不远处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转身回到帐篷拿来杈子枪,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一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也从它的眼里流出来。老猎人虽然吃了一惊,但他并没有被藏羚羊的行为所打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应声倒地,倒地后它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老猎人的手颤抖了,当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藏羚羊的腹腔时,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型。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笨重的身子向猎人下跪,是在乞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同学们,动物亦是生命,动物亦有情感,这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将又一次震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灵魂低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先生的《斑羚飞渡》,去感受那悲壮而感人的场面吧。

  二、新课

  师:请大家先了解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

  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斑羚这种动物!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师:这就是斑羚,那么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读课文的时候请大家带上屏幕上的这两个问题。(出示课件)

  学生读课文。(允许学生讨论)

  师:刚才大家都已经把课文内容了解了,也充分酝酿了,来哪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说说你的意见?说说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身陷绝境——出现生机——成功飞渡——种群得救(老师板书)

  师:那么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老师归纳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都已经对课文内容熟悉了,我想请同学说说你认为课文中哪个故事情节最让你感动?

  学生回答。估计很多同学都会找到斑羚飞渡这一情节。

  师:看来很多同学都认为斑羚飞渡这一故事情节让人感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是怎样一回事呢?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学生看课件。

  师:看完后你能给大家描述下你所看到的吗?

  学生描述。

  师:你能从书上找出是怎样描写第一队斑羚飞渡的情形吗?请大家看看哪些句子是描写小斑羚的,哪些句子是描写老斑羚的?

  学生找出后,老师出示课件。

  师:刚才这两句描写斑羚很精彩,但是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句子,请大家认真找一找,找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然后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听,同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出示课件)

  生回答。

  师: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最后由一名同学发言。估计出现的句子有:

  生: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声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斑羚那拨去了。”这句话令我感动的是镰刀头羊本来应该在年轻那拨,但是为了种族的生存自己却了去了即将死亡的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我佩服它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师:说得好。……

  生: 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因为这句话说的是当斑羚群遇到危险时,老斑羚为了下一代的生存机会而心甘情愿选择死亡,它们的精神真让人感动,视死如归的精神。

  师:这种精神也同样震撼了老师的心。

  生: 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撼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我读完这段话让我很感动,老斑羚在面对死亡时,是那么的勇敢坚强,他为了挽救下一代的这种精神让我十分感动。

  师:你的话也感动了老师

  生: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我没想到,老斑羚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我感动于老斑羚对死亡的毫不恐惧。

  师:面对死亡,任何人与动物都会感到恐惧,老斑羚的精神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生: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这段写得很悲壮,彩虹象征了斑羚那种自我牺牲精神的纯洁高尚。

  师:说得真好,我也被这篇文章深深的打动了。老斑羚们在面临绝境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心甘情愿地为下一代做出牺牲是它们有可歌可泣的悲壮行为,铸就了种族生命的辉煌。那么大家能给我们总结出斑羚的精神来吗?

  师生归纳斑羚的品质。(出示课件)

  师:这一群可爱的斑羚在蔚蓝的天空下,在碧绿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忧无虑地飞奔是多么惬意,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它们却飞来横祸,再上伤心崖边,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上演了凄美壮丽的一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出示课件)

  生回答。归纳出是人的狩猎

  师:那么你对文中的猎人有什么看法呢?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出示课件)

  生回答(只要指出他们的行为不对即可,也可以有批评。)

  师:假如你是那名猎人,你此时此刻想说些什么呢?

  生回答。(1、懊悔。2、对死去的斑羚的哀思。3、对幸存的斑羚的欣慰。4、对其他人的告诫。)

  师:大家说得很好那么你能就“人与动物”的关系拟一条标语吗?(出示课件)

  生回答。

  师:老师这儿也拟了一条,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三、小结

  师:对了,刚才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不错。斑羚飞渡惊心动魄,斑羚所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是我们人类需要发扬的,但斑羚飞渡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从刚才大家拟的标语可以看出,在环境日益恶化,许多动物濒临灭绝的今天,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人类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利。请记住并转告你周围的人: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师:大家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告诉我们身边的人

  师生: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四、作业

  师:刚才大家以那名猎人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那么大家下去后再以小斑羚、老斑羚为例,替他们说出他们想说的话。请大家看大屏幕,今天的作业是(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出示课件)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

  2、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展示精美图片,教师适时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

  二、整体感知

  1、展示学习目标。

  2、检查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

  3、同学们,课前我们都做了详细的预习,我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明确: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的奇迹,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地下森林形成的过程,满怀激情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4、同学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令你最感动的是哪部分内容?原因是什么?

  明确: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这段文字。作者凭其想象叙写了地下森林是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崛起的。

  原因:大自然生命的伟大力量就是在这艰辛的历程中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感动我们,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一起回顾地下森林艰辛的历程,感受生命的最强音。

  三、精读赏析

  1、教师朗读“那一定是遥远的年代了”……“叫做地下森林”

  学生思考:

  ⑴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⑵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⑴地下森林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毁灭、沉寂、没有生命;山顶上有了泥土和种子、有了生命;峡谷里有了泥土和种子、发出了小苗;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⑵不公:阳光的不公和无情、寒冷的霜冻

  ⑶帮助:长空的大风将石块碾成粉末

  洁净的山泉将粉末滋润成泥土

  山顶的鱼鳞松将种子撒入峡谷(白杨、青杨、黄菠莺)

  就这样,幽谷里的树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杀而发芽生长并蔚然成林,险恶的环境,艰难的成长都没有阻挡地下森林脚步,这正展示地下森林神奇伟大的生命力。从中我们同学们也应该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迪。请自由朗读你喜欢的语段,品味语句、字词,谈谈你的感受。

  3、学生自由朗读(5分钟~3分钟)。

  4、学生自由发言,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品析关键词句,字词的深刻含义,谈感受。

  例如:

  ⑴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析:详见教参144页

  ⑵“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教参P146

  ⑶“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大了”教参P146

  ⑷太阳的不公一部分课文P82

  明确:学生可以自由地畅谈自己喜欢的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语,主要用来突出成长的艰辛,表现地下森林的坚韧不屈,分析感受顽强的生命力。总结地下森林的品格:坚忍顽强,沉着谦逊,乐观豪迈,无私奉献。

  教师小结:像地下森林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沧海横流,天翻地覆,方显英雄本色;人烟尽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正如本文的作者张抗抗,19岁的如花岁月正植“文革”,命运之不公,使她在北大荒艰难地生活工作了38个年头,委屈了一个有才华的女青年,但她怀有远大的志向,不羁于田垄之间,在文革结束后凭借自己的写作才华脱颖而出,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为什么这篇文章写得如此动情?作者正是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写了进去。亲爱的同学们,在读了文章听了作者张抗抗的切身经历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是启发吗?

  四、拓展延伸

  学生结合自身谈对本文的感受?

  例:

  学生实际:自己遇到困难,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面对挫折。

  学生感受:甘于寂寞等待;坚韧顽强、乐观、沉着谦逊。

  五、小结

  看着眼前这难以形容的地下森林,感慨万千,他不媚俗,阳光不给他光辉,火山制造峡谷、深渊,不给他留下任何生命的痕迹。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历经磨难,终于发出“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人生的征途,人生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你们启程之际,老师衷心祝福你带着对地下森林的解读勇敢的上路,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会有“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哨”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内容;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

  3、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学习王二小那种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的挂图(或幻灯片、课件)。

  2、《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录音磁带。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王二小》的歌曲,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歌唱谁的歌吗?

  (根据回答,板书课题“王二小”)

  二、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1、按顺序一幅一幅地看,一边看图一边按要求说图意。

  ⑴ 每幅图上画的都有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

  ⑵ 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他们在想什么,要做什么?

  2、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在小组内说一说。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生字,并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标上问号“?”。

  4、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正音。注意指导:“员、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响、雄”是三拼音节:又是后鼻音;“助”的声母是 zh ,不是 z。

  5、一边看图一边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分几段。找出图文对应的部分,然后看图想读,弄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1、认读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认读字词。(先带着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二、品读感悟:

  1、学习1~2段,明白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的原因。

  ⑴ 自由读

  ⑵ 出示句子:

  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简介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儿童团员”、“常常”、“放哨”、“扫荡”的意思。

  ⑶ 句式训练:

  一边……一边……

  ⑷ 观察图,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见二小时的情景,谁能来说一说、演一演。

  过渡:

  面对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3~5段,感悟二小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小英雄。

  ⑴ 自由读,初步感悟:你觉得二小怎么样?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

  ⑵ 小组讨论,汇报。

  ⑶ 出示句子:

  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指名读或齐读,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⑷ 理解“四面八方”,想像上了当的敌人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演一演。

  ⑸ (轻缓、悲痛的语气)知道自己上了当的日本鬼子竟残忍的杀害了小小年纪的王二小,八路军叔叔们含着眼泪,高喊着:“冲啊 !为王二小报仇!”消灭了全部敌人。

  ①体会八路军叔叔们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三、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王二小的`神态,想象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队活动课开展“学习小英雄、争当小英雄”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透过语言的美来感受浪花的美,领悟到三个孩子愿望的美好。

  二、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全诗共分五小节。第一小节讲三个孩子坐在海滩看浪花。第二、三、四节分别讲三个孩子看着浪花展开各自的想象:让浪水变淡水;到海底去探险;到海底去采矿。第五节讲孩子们沉浸在想象当中,说说笑笑忘了回家。诗歌语言清新、活泼,琅琅上口。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猜猜这个地方是哪儿?(播放海浪声音)

  2.看,浪花正唱着动听的歌在欢迎我们呢!(出示浪花图)

  3.看着这些浪花,你想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1.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跟着三个孩子一起去看浪花吧!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好吗?(生自由读)

  3.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在刚才读课文的时候已经把这几个词拼熟了,读会了。(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4.这些词语的意思都能理解吗?有不能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5.掌握了这些词语,读起课文来肯定更流利了。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不过这次的朗读老师还有个要求。(出示朗读要求:在这3个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像什么呢?请用铅笔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6.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

  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

  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

  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摩孩子的小脚丫。

  7.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几句话,等会选一束你最喜欢的小浪花读给大家听。

  三、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浪花的美丽和孩子愿望的美好

  (一)一束束浪花像问号

  1.老师想先选一束我最喜欢的浪花送给大家。(师范读)

  2.因为老师很喜欢这束爱提问题的小浪花,同样也喜欢爱提问题、认真学习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3.听着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听见无数的浪花都争着跑过来用它们特有的语言在提问呢!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小浪花的声音好吗?(生模仿)我还想听听浪花由远而近的声音,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吗?(指导朗读哗哗)

  4.看老师手势分组朗读,读出浪花由远到近,一浪接一浪的感觉。

  5.让我们开开心心地把第一小节连起来读读吧!

  过渡:下面老师想听你们来读,选一束你最喜欢的浪花吧!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二)一束束浪花像稻穗

  1.一起读读这句话。

  2.连天涯说明什么呢?形容什么也能用连天涯呢?(沙漠、草原)能通过朗读把连天涯的感觉读出来吗?

  3.其实,在这一束束的浪花里,还包含着一个孩子美好的愿望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孩子的愿望。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想让海水变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为什么让海水变淡水?(因为我们地球上的淡水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海水变淡水,庄稼就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吸取,那时庄稼会长得更加茂盛,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农民伯伯也会有更大的丰收。)

  5.这个孩子的愿望是多么美好啊!浪花听了可高兴了,不住地欢叫着(引读哗哗)能把浪花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

  6.这个孩子想着想着,眼里一束束的浪花仿佛变成了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一大片一大片,一直连到了天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句话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7.谁愿意带上孩子美好的愿望来读这一节。(指名读女生读)

  (三)一束束浪花像马鬃

  1.为什么喜欢这束浪花呢?

  2.让我们来看看万马奔腾的场面吧!(出示图片)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哪个小朋友能读出万马奔腾的气势呢?(刚才**读得很好,但老师怎么听都只是一匹马在奔跑啊。谁来出出主意,怎样读才能有万马奔腾的气势呢?)

  4.生齐读。

  5.在这束气势澎湃的浪花里又藏着孩子怎样的愿望呢?谁来替这个孩子告诉大家?(出示句子)

  6.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勇敢、敢于冒险、自信)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探险、戏、黑鲨)我们勇敢地来读读这句话吧!

  7.这个戏字也道出了孩子心底另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有一天动物和人类也能像朋友一样一起友好地玩耍。

  8.让我们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和万马奔腾的气势来读读这一小节。

  (四)一束束浪花像彩绸

  1.自由读读这句话,你脑中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2.这里的金疙瘩指什么呢?(其实海底就像一个金库,等着我们运用科学技术去开启,那里不仅有许多的鱼类,藻类,还有石油,天然气、煤像这里的金疙瘩就是指海里无穷无尽的资源。)

  3.听了孩子的愿望,海浪也和人们一起来欢庆,听,它又一次唱起了欢快的歌(出示哗哗)

  4.请喜欢这些浪花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这一段。

  (五)一束束浪花像小手

  1.你觉得这是一束怎样的小浪花?(温柔)从哪里看出来的?(抚摩)

  2.请女生一起来当当温柔的小浪花吧!(指导朗读)

  四、感受比喻的美

  1.(再次出示5句话)读一读,说说你发现这5句话有什么特点?(比喻句)它们分别把浪花比作什么?

  2.是啊,用了比喻,浪花在我们眼里就更可爱,更美丽了。

  五、有感情朗读,再次感受浪花的美和孩子愿望的美好

  千资百态的浪花,多么美好;三个孩子的愿望,多么美好。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浪花,再来听听这些孩子美好的愿望吧。(伴乐有感情朗读整首诗)

  六、拓展

  1.老师很想知道在我们班小朋友的眼里,浪花又像什么呢?谁来说说?(出示句式:一束束浪花像,)

  2.看着这些浪花,相信每个小朋友的心中也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对吗?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信封上,让海鸥把你的愿望捎给浪花,带给大海。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诵读提示

  全诗抒情气氛浓厚,感情强烈而又深沉,诵读时,要注意把握全诗感情的基调和变化。

  二整体感知

  全诗共十五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在诗人看来,大海以它的自由奔放展示它的美,以它的自由奔放向世人召唤。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紧紧相联。第二部分为第三节到第十三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第三节到第七节写诗人向大海吐露自己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隐秘的愿望,也表达诗人对失去自由的懊丧,为逃往海外的夙愿难以实现而愁苦满怀。第八节到第十三节写诗人对拿破仑和拜伦的追念,他们与作者精神相通,也与大海的精神相通,在这里,诗人深感前途渺茫,壮志难酬,哀叹了人们的不幸命运。最后两节写诗人绝不忘记大海的誓言,诗人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这首诗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苦闷,表现诗人在残酷专制下的崇高的自由精神。

  三鉴赏要点

  1.借大海的形象表达自由的精神。

  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2.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

  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并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3.人与自然相逢、同一并重构世界的瞬间。

  诗人与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动着海一样的澎湃。诗人把岛、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已是诗人改变的自然,接着,诗人由观照海,到由海反观,最后与海同一了。这一瞬间,海是诗人向远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思维流程,也是解读这首诗的一个关键。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合作学习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增强团结及交际的能力。此教学模式跳出了传统束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还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激发其创造性。而我们的农村初中传统的语文教学却不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广大的农村教师往往习惯于遵从教考或固执于自己的定向思维,呆板地进行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阻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鉴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借助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的合作学习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培养其合作、创新能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1 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合作学习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几种不良的共性倾向。

  1.1 分组不合理。在当前很多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式实践中,多数语文教师采用的是按座位分组的方法,这种简单的分组方法往往会导致组别间的整体水平差异,全班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转变还只是表面的变化,而非结构性的变化。在整体实力较弱或者整体学生表现不积极的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模式就很难组织和进行,学习效果较差。

  1.2 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全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式实践中,另一个更为严重的不良倾向是组内学习重“个体”,轻“群体”。由于没有明确分工,在小组学习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喜欢讨论式的学法,乐于独立思考,在组内讨论发言时表现更为积极;而成绩落后的同学则更多是处于倾听者的角色,独立思考能力和积极参与讨论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发和提高。

  1.3 学生的“竞合”意识和技能整体都有待提高。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从整体上看,虽然在课堂内也广泛采用了小组讨论、组间竞赛等形式,但是由于在组内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以组为单位的团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相对更弱,这就出现了重“形式”,轻“实效”的弊病。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汇总6篇】相关文章:

1.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10篇

2.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七篇

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8篇

4.【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八篇

5.教学设计方案汇总9篇

6.【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十篇

7.【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

8.【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6篇

9.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