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15 15:18:3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一、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中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教学上是有一定关系的。略读,略的是教师的精讲细说,强调的是“以学生自读为主”,让学生唱“主角”,运用精读课文中累积的经验方法在略读课文中加以运用,从而达到掌握读书方法、增强阅读能力的目的。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文章特点展开教学,重“导”轻“教”。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所说:“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掌握方法,提高阅读水平,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就是略读课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教材分析

  为了有效反映新课标下“研学后教”新教学理念,在设计这一课例教学之前我结合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和文本特点从人文性与工具性两个方面对教材深入挖掘分析,提炼出了基于文本本身的教学价值。

  (一)老师研

  1.人文性的教学价值。

  叶文玲,中国著名散文家、小说家,代表作有《秋瑾》《无花果》等,叶文玲的小说主要表现普通人的命运和心灵世界,感情真挚,生活气息浓厚,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流畅。其中《我的“长生果”》被选录进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科书,是第一组“我爱读书”专题的第四篇课文。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回忆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在读书中获得特有的感受的经历以及阅读对自己生活的重大影响。整篇文章情真意切,真实感人,作者对自己的阅读经历及其感受描写得极为生动传神,在情感上贴合学生学习实际,易于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其次,文章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和写作的经历,在文中也多次提到了在读写实践中,自己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与读书、写作的方法,对学生学习阅读写作有一定的启示引导作用。

  2.工具性教学价值。

  (1)新颖、生动的比喻式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理解全文的关键所在,题目的新颖、形象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一篇佳作往往有一个独特醒目的题目,或者寓意深刻,或者是新颖形象。独特醒目的文题,常常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我的“长生果”》就恰当、自然地体现了标题的比喻性。简单从题目看上去是具体直观,而其外观之类却有着极其丰富的意义,需要读者紧密联系文章内容,确有一番情感体会才能说出“长生果”深刻的寓意,为学生写作拟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2)精巧连贯、层次分明的结构布局。

  《我的“长生果”》结构精巧连贯、层次分明。先写少年时代读书的独特经历与体会,再写读写实践中对写作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整篇文章以读书为线索,条理清晰,完整紧凑。开篇点题,总起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引线,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给予读者清晰流畅的阅读感受。

  (3)真实朴质的语言与灵活多变的句式。

  作者以“书,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开篇,在第二自然段便以一连串美好的影像──蜂蝶飞过花丛,泉水流经山谷,流光溢彩的画页,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来形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美好,语言自然真实,优美传神。不仅如此,文章句式灵活,运用了连续设喻、反复、总分式排比、对举等多种句式句型,整篇文章包含了三十多个利于学生识记的四字词语,充分体现了文本语言精美动人、句式灵活多变的特点,也利于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吸收模仿。

  (二)学生研

  根据课文内容在课前完成研学案中的自学导航、研学练习中的第一题、第二题,遇到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

  1.学情分析。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而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自主阅读中长篇的课文,快速浏览课文,抓住文章大意并从课文中提炼出主要信息。《我的“长生果”》是第一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训练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轻松自如地概括出这篇课文的大意并能通过重点句例深入文本去理解文章情感内容以及“长生果”的寓意,但是要从文章中归纳总结作者的读写方法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适当引导。

  2.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理解并运用文中出现的四字成语连词成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3)通过重点事例和句子体会作者读写之理与“长生果”的寓意。

  (4)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用树状思维导图表示。

  3.教学重难点。

  通过重点事例和句子体会作者读写之理与“长生果”的寓意。

  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用树状思维导图表示。

  4.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画树状思维导图的卡纸。

  5.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揭题,谈话导入

  1.老师在张家界旅游时偶然发现了一种外形独特的水果,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长生果”。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它有什么功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叶文玲的散文《我的“长生果”》。板书课题。

  2.齐读三遍课题,第一遍大声读,读准字音;第二遍小声读,想想题目的意思;第三遍默读,根据课文题目自由提问。

  预设:作者口中的“长生果”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处?

  【设计意图】用图片揭示文题,形象直观,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用谈话导入课文后三读课题,自由提问是引导学生独自思考的好方法,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的学习情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小组内相互检查修改研学案,遇到问题一起讨论解决。

  2.快速阅读课文,用“六要素串联法”来概括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文章中提炼出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尾这六个要素,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将各要素串联成一段话,这段话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读完这篇课文后,简单地说说你对文题中“长生果”的理解。

  【设计意图】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知识是基础,繁杂琐碎,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累积。课前预习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有预习就一定要检查解惑的过程,学生在课前研读课文,发现问题,再在课堂上合作解决,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略读课文重点在于阅读方法的引导,快速浏览课文用“六要素串联法”解疑是为了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整体掌握文章大意以及对文本进行综合分析的阅读思维能力。对于小学高学段的学生来说,这也是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基础。

  (三)细读课文,梳清脉络

  1.出示研学问题一:作者回忆了童年读书、写作的哪几件事?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在文章中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或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梳清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相互交流来梳清课文的脉络,在与作者和文本对话中获得直接经验。

  (四)精读课文,悟情悟理

  1.如果让同学们用两个字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你认为是什么?“读”和“写”。

  2.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情深意切地回忆了自己在少年时代读书写作的独特经历与感悟,在这篇课文中你又有怎样的收获呢?在文章中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说出喜欢它的理由和你受到的启示。

  3.全班互读互悟,相互交流。通过老师的引导,明确“长生果”的寓意。

  【设计意图】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是与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相互融合的,学生可以通过对相关语句的反复品读来体味作者的情感,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文中的道理,让学生的阅读思维深入细化,使得阅读层次得以提升。

  (五)归纳总结,掌握方法

  1.同学们在《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和作者一起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和情趣,甚至有的同学还发现这篇课文隐藏了许多好的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动手找一找吧。

  2.快速浏览课文,提炼出主要信息,用曲线画出来。

  3.小组交流讨论并合作画树状思维导图。

  4.交流并展示树状思维导图,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思维导图的主要思路,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说明。

  5.师生点评,对各组的思维导图加以完善和指导。

  【设计意图】画树状思维导图是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锻炼,思维导图能够充分具体地反映学生思考的整个过程,形象直观,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

  (六)实践运用,拓展阅读

  1.师生回顾、讨论,明确阅读方法:快速浏览法、思维导图归纳总结法、交流合作法等。

  2.运用在《我的“长生果”》中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完成研学案中的拓展阅读。

  【设计意图】语文的学习是语言累积的过程,略读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与应用的机会,让学生运用从精读课累积的阅读方法,可以即时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将本节课的收获补充到自己的读书卡中。

  3.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八)板书设计

  香烟人小画片

  连环画

  读文艺书籍

  中外名著

  我的“长生果”

  构思别出心裁

  写作落笔与众不同

  写出真情实感

  学会借鉴模仿

  (九)教学反思

  《我的“长生果”》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以文为本,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理解感悟。因此,我先让学生带着方法在文章中抓住大意、理清思路并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作者情感。这篇课文很长,首先教师要精心处理教材,紧扣文章主线展开教学,教学线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前先进行自学,发现问题再到课上提出。然后同学们再运用以前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快速的阅读,迅速捕捉文中所传递的信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炼出文中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创造出思维导图。既做到以学为主,也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这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要适量,不能过多,也不能不引导,这个度很难把握。在画思维导图的环节花费了许多时间,但是也使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得到了升华,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热爱之情。

  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受益无穷。里面的好词佳句数不胜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如别出心裁、如痴如醉、呕心沥血、如饥似渴等……文中用了大量比喻,描写生动具体,写得很真实。文中还有一句莎士比亚的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启发。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并创造阅读的氛围,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将在爱上阅读的同时提升。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教学过程:

  一、回忆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情况。让学生代表汇报活动情况,引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二、阅读17页口语交际内容提示,说说你通过阅读明白了什么?想一想你喜欢选择什么内容来和同学交流?

  三、按同学选择内容分为三个组找好位置,并确定好交流方法。

  四、指导辩论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确定好辩论双方的角色,帮助明白各自的任务。

  五、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要求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对辩论小组评选出最佳辩手和获胜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过程:

  一、阅读习作要求,让每一个学生弄明白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确定自己写作的内容范围。

  三、带领学生再次重温学过的课文,体会故事怎样才能表达清楚,怎样才能吸引读者,强调真实,有重点,有条理,精彩的地方要善于描写,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采访笔记要注意格式,注意语言的真实,要写出自己的心得。记一次辩论,要写清楚辩论的经过,精彩的地方写具体,写出辩论双方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自己参加过的同学要写出自己在辩论时的表现,心理活动等。还应该写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四、学生交流选材、写作内容等。

  五、学生自己动笔形成初稿,教师随机指点,个别辅导。

  六、学生交流阅读习作,相互提出鼓励、帮助和修改意见。

  七、讲评范文。

  八、学生再次修改,誊写。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

  2.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习围绕松鼠的基本特征进行有序说明;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地说明语言。

  3.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以及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重点:

  1、学会抓住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确定依据:作者抓住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说明它不但讨人喜欢而且很有用,使读者对小松鼠这种动物获得清晰的印象。

  教学难点:

  2、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突破依据: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结合内容通过讨论、比较等方式加深理解。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初中教材上第一次学习科学小品文,比较有兴趣,但缺少说明文的有关知识,缺少学习这样的说明文的方法和经验。教师要注意指导方法,由浅入深逐渐引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熟悉哪些小动物呢?请猜一个谜语,看看你是否见过它?“像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打一动物)

  [学生:是松鼠。老师及时播放几张松树漂亮的生活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你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布丰的《松鼠》去获取更多关于松鼠的知识吧。

  二、朗读课文,质疑自探

  1.走近作者: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利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本课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成的。

  2.朗读课文,自探下列问题:

  ①借助工具书批注生字的读音

  ②文中的松鼠有什么特点?请用一句话概括。

  ③课文是在哪些段落从哪些方面分别阐述这些特点的?

  (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学,圈画不出来的同学可以找组长帮忙)

  三、学生展示,整体把握。

  1、读准以下生字:

  驯(xùn)良矫(jiǎo)健帽缨(yīng)榛(zhēn)子

  榉(jǔ)实蛰(zhé)伏编扎(zā)苔藓(táixiǎn)

  2、学生展示自探问题②问题③,教师结合课件上的幻灯片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的结构。

  总漂亮驯良乖巧(第1段)

  外形与坐姿——漂亮(第2段)

  生活习性——驯良(第3段)

  分过水与搭窝——乖巧(第4、5段)

  补充:用途(第6段)

  四、合作交流,精讲点拨

  1、有感情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先在小组里朗读比赛,再推选优秀在班上展示。老师引导学生品味本文准确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也为下一个环节打基础。

  2、合作探究,把握重点。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请从课文中举例说明;

  2、《辞海》中松鼠的条目是:松鼠亦称灰鼠。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年产1—4窝,每窝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与本文对比一下,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3、“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巴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会在夸奖一番后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对于上述观点,你们是怎样看的?

  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后,在班上展示,教师适时点拨,精讲重难点。

  针对第1个问题,课件上准备两个典型句子,学生展示时也找出来的话,老师就势精讲;学生找不出来,教师补充出来。

  例句: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2、“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船”中的“有人说”能删去吗?

  [精讲点拨]对事物作出准确的说明与描写,选取准确有分寸的语言是一个方面,主要的,是要对事物作出细致入微的观察,这就需要具备严谨求实的精神。

  针对第2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生动活泼的说明语言,并借此了解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

  [精讲点拨]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平实说明,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不描写,不夸张,不使用修辞手法;生动说明,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如拟人、比喻、叙述、描写等)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

  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作者大量运用了拟人化的说明方法,把松鼠人格化,使松鼠可亲可爱,作者的喜爱之情也融入其间。

  针对第3个问题,老师让学生各小组发表意见后引导:要保护动物,创造和谐家园。播放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幻灯片渲染情感。

  五、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发放课堂检测活页题(针对基础知识当堂检测);

  2、文中写到:松鼠不敢下水。可我们班张艳飞同学读完这课后告诉我,她亲眼看见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播放松鼠在水里游泳的片段。艳飞同学做得很对,学习就要有敢于怀疑的精神。如果有几只哪怕一只松鼠敢游泳,文章中的这个句子就应该改为“大多数松鼠不敢下水”或“松鼠通常是不敢下水的”。课外查查资料,为这个问题寻求科学的答案。还可以对布丰的观察提出别的质疑或补充,但要找到科学依据,并用准确的语言记录下来。

  这也是我们本课的一项作业题。

  六、课堂小结

  本文的说明语言准确生动,这得力于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选择。作者用文学笔调向我们勾勒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特别是突出了它令人喜爱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

  1、学习了本文后,写一个说明文片断: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动物,抓住它的一两个特点,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2、调查寻找“拓展运用”题答案。

  板书设计: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的特点和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3、背诵太阳最后一段。

  4、在学习《太阳》的基础上,能够用学到的方法学习《月球之谜》,有了解宇宙知识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学会用课堂上学到阅读的方法自主阅读其他课文

  学习方法:

  朗读感悟情境体验讨论交流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指名读单元提示,你知道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过神奇的世界,学习两篇跟宇宙知识有关的文章。

  板书课题太阳

  二、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

  默读课文,边读边完成以下要求

  1、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划出描写太阳特点的词语。

  3、太阳和人类的哪些地方密切?画出相关语句。

  三、品读课文,交流讨论。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随机出示句子: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思考: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的什么特点?

  这种描写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列数字。

  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从这句话中,你又找到了太阳的什么特点?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是些太阳的什么特点的?

  这是一个什么句?在说明文里,我们把它称为打比方。

  3、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的?

  4、背诵最后一段。

  四、拓展阅读《月球之谜》

  1、学了《太阳》,我们了解了有关太阳的知识,下面,就让在去了解一些有关月亮的知识吧?

  2、运用我们学习到的阅读方法,学习《月球之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都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3)读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3、讨论交流:

  (1)交流自己所划句子:

  (2)交流自己感受

  四、延伸阅读《主题丛书》相关文章,巩固阅读方法。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

  一、简介导入。

  师:在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尽情地遨游在多姿多彩的“汉字世界”里,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魅力!老师知道各小组开展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收获不少。经过商讨,这节课选取了大家比较感兴趣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进行汇报交流。咱们先请第四组汇报,怎么样?(生鼓掌)

  二、“汉字·;闽南话泡茶开讲”:

  (1)用闽南话吟唱古诗,谈感受。

  第四组代表:我们在这里要跟同学们“话仙”,“话仙”是闽南话,用普通话解释就是闲聊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想跟同学们聊一聊“汉字与闽南话”。我们小组准备了个节目,想表演给大家看,你们说怎么样?(小组四位女生表演)

  A、看表演,谈感受:

  第四组代表:大家听懂我们节目中的歌词了吗?

  生:你们是用闽南话在吟唱古诗《锄禾》。

  第四组代表:对,刚才我们用闽南话的文白音吟唱古诗。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生: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用闽南话吟唱古诗的表演,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感觉很精彩。

  生:古诗竟然能够用闽南话吟唱,并且听起来自然流畅,琅琅上口。

  生:我感到很新鲜,有趣!

  B:用闽南话学唱古诗:

  第四组代表:怎么样?很有趣吧?想学吗?我可不是高手,我也是前几天刚学的呢!我们小组有个行家,我请她来教大家。

  第四组代表:我用闽南话示范一句,大家跟读一句。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和我一起试一试吧。(读两遍)

  第四组代表:用闽南话吟唱古诗能这样自然流畅,琅琅上口,是因为汉字与其他文字相比有独特、神奇的地方,它既可以用普通话语音来读,也可以用方言来读。据查闽南话当中保留很多古代的读音,下面这个练习题就可以证实。

  (2)趣味练习:“说说看”

  (课件单个出示汉字:跛、寄、骑;指名学生用闽南话读这个字的音。)

  例如:

  第四组代表:“跛”这个字古音怎么读?

  其他学生茫然。

  第四组代表:那么有谁知道这个字用闽南话怎么说?

  生:BAI3

  第四组代表:这个字古人的读音正好跟现在闽南话的读音很接近!

  ……(三道练习题完成后,小结)

  第四组代表小结:像这样的字词在闽南话当中还保留有250个左右呢。

  (3)交流活动收获。

  A、第四组代表:在这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小组对汉字与闽南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学们就这方面如果有什么问题想了解的,可以提出来,和我们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

  (各小组互动)提出的问题有:

  生:我想知道闽南话中的字词的读音要怎样标注出来?

  生:我想了解下闽南话的起源。

  生:我想请问你们是怎样收集到这些材料的?

  生:我想知道闽南话当中为什么能保留古音?

  生:为什么你们小组会选择这个主题进行探究?

  (对各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第四组代表作相应的解答,遇到无法解答的,老师参与互动,帮助解答,有些问题记录后,待研究后再解答)

  B、第四组代表谈收获:同学们,我们小组的同学在活动实践中开玩笑说,倘若李白、杜甫还活着,我们或许可以用闽南话来和他们吟诗作对呢!这话的意思是“闽南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汉语大家族的一部分,懂得闽南话对我们了解汉字读音和字意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同时也很有利于我们学好汉语。我们应该重视学习本土方言,让我们一起用心学讲闽南话,认真学好汉语。

  C、其他组同学谈收获。

  师:听了第四组同学的汇报,其他同学有什么收获?

  生:我感到闽南话很有趣,我想学。

  生:我们应该重视学习我们的方言——闽南话。

  生:我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内容很丰富,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真应该好好去研究研究汉字。

  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汉字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真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啊!第四组同学以研究本土方言的形式爱上了我们的汉字,懂得了汉字,在这次活动中,你们小组真有收获。

  三、“啄木鸟医生在行动”

  1、过渡、导入:今年,我市提出了争创全国语言文字达标城市的目标,全市上下都投入到规范语言文字的工作中来了,第二组的“啄木鸟医生们”也展开了行动。请第五小组的组长来介绍下你们小组的活动情况吧。

  2、过程要点:

  (1)课件展示并介绍前期开展活动简况:

  第五组代表:我们制定计划后,详细分工。校园里出现的错别字没能逃过我们的火眼金睛,各大网站和电视台也被我们火眼金睛搜了个“底朝天”。假日里我们的身影活跃在湖里闹市区,活跃在塘边村的大街小巷。现在就随着我们的镜头去看一看身边的不规范用字吧,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

  (2)火眼金睛:

  (学生代表随机出示活动中摄取的图片、资料)

  第五组代表:这是酒类专卖店柜台上的酒,同学们快看看不规范用字出现在哪里?

  生:“剑南春”三个字都写成了繁体字。

  第五组代表:同学们看,这是湖里一家网吧的招牌,不规范字又出现在哪儿?大家快把它揪出来!

  生:“一网情深”的“网”应该是“来往”的“往”字。……

  第五组代表:这是我们调查过后整理成的几份调查报告,我们还布置成了展板,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可以去看一看。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不规范用字的汇总表,同学们请注意,这里出现的不规范用字有哪几种类型?

  (学生互动:1、繁体字2、别字3、错字。)

  第五组代表:请大家看我们设计的这张统计图表。(展示自制的统计图表)从中可以看出,繁体字出现的频率最高。我们在调查中询问过商家:为什么在广告招牌上使用繁体字?他们的回答多是“因为好看呗!”。如果商家仅仅是因为所谓的“美观”而违反法律规定,那就实在不应该了!

  同学们,你们对社会上出现不规范用字有什么看法?

  (3)全班讨论。

  生:周杰伦的《七里香》本来是首很好听的歌曲,我看到网络上有人把它改成“骑李湘”。朱时茂是个著名的小品演员,但是名字却被改成了“猪食茂”,这简直是侮辱人格!

  第五组代表:有没有其他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呢,也来说一说吧。

  生:要是像这样的随意乱改,只会混淆视觉,污染社会用字。假如刚识字的孩子看到这样的用字,他心里就要打个问号了。更严重地说,这样的行为是玷污了汉字文化!

  第五组同学:我们在活动时,发现一个卖鸡蛋的摊子上把鸡蛋写成“旦”,于是我们告诉阿姨,并请她改过来。没想到阿姨一听很生气,推着我们喊:“走开啦!走开啦!别影响我做生意。”像这样的行为很不应该!

  师:那么遇到店家、商人不配合的情况,同学们认为该怎么办?一起帮这组同学想想解决办法。

  生:不要当面跟他们冲突,要不有危险。

  生: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个问题,请他们出面。

  生:我觉得可以写倡议书呼吁大家关注这个问题,还可以写一封信给市长伯伯,让他重视不规范用字的情况,开展整治行动。

  第五组代表:其他同学还有看法吗?

  生:我们提倡规范

  用字是非常正确的,这正是热爱汉字的表现,更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4)小结。

  第五组代表:对规范用字,我们小组的同学也商量了对策,也认为给市长伯伯写封信是最好的办法,把我们的调查情况向他进行汇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全社会都注意规范使用我们祖国的汉字,让大家学好汉字,用好汉字!现在请老师给我们说几句话。

  师:老师觉得第五组和第二组的同学一样,能把对汉字的热爱化作行动,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尽心出力。

  四、走近书法名家。

  1、导入。

  师:我们班家平同学说得好,我们不光要学好汉字,用好汉字,还要写好汉字。大家知道,汉字的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第六小组同学在这阶段的学习中对书法艺术进行过研究。他们汇报的主题是——(课件出示“走近书法名家”)

  (一)走近历代书法家

  第六组代表: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小组汇报的主题是“走近书法名家”。汉字书法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我国各朝各代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同学们请看——

  (通过课件出示历代书法家名作并简介。内容包括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张旭、毛泽东的书法作品。)

  (二)走近身边的书法家

  1、第六小组代表通过课件介绍厦门一中的陈美祥、王金狮老师到校讲座情况。

  2、专家现场访谈:主题为“小学生如何学习鉴赏书法作品”。

  第六小组代表:前几天,我们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邀请到叶水湖爷爷来课堂给我们讲书法艺术。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叶爷爷!

  (叶水湖原厦门市教育学院院长也是厦门市书法界的老前辈)

  叶爷爷:同学们,大家好!

  第六组小记者:叶爷爷,感谢您参加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据了解,我们同学当中,有这样的困惑,常常看到一些书法名作,感到是一种艺术的美,可是要说出美在哪里,也品不出个门道来。您看,这是我们课本上提供的王羲之和柳公权的书法真迹,您能在这方面给我们指点一下吗?(投影出示教材里的两副书法作品)

  (1)比较鉴赏王羲之的《兰亭序》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叶爷爷:对于鉴赏书法作品啊,爷爷要教你们两个诀窍,那就是“比较和感悟”。看一幅书法作品,我们要在比较中观察字的基本线条的变化,感悟形体的美,章法美和神采美!同学们看,王羲之的《兰亭序》,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字体?

  生:行书

  叶爷爷: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又是什么字体?

  生:楷书

  叶爷爷:那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两幅作品。很明显看起来,王羲之的行书写得很灵动,行云流水,笔画很流畅,有的笔画还连起来写呢!而柳公权的楷书则写得很端庄,一笔一划的。要我说啊,每个同学都是鉴赏家。

  (2)板书“禀”字,让学生在修改中感悟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

  叶爷爷:大家看,柳公权写的这个“禀”字好看吗?

  生:好看。

  叶爷爷:现在爷爷也写这个字给大家看,写得好的,大家给我鼓励;写得不好啊,就要请同学们来评一评了。

  (板书:“禀”暴露问题,请学生帮忙提意见,叶爷爷逐笔修改)

  生:第二笔横写太长了。

  叶爷爷:是该改短点,要不这个字就该站不稳啦。

  生:中间“口”字太大了。

  生:底下“示”字太小了。……

  叶爷爷:很好。所以,我说同学们都是鉴赏家。因此我们在写字的时候啊,写完以后还要自己看一看,自己比较,自己修改,这样才有进步。

  3、示范欣赏《兰亭序》

  1)欣赏仿真品。

  叶爷爷:这是爷爷收藏的《兰亭序》仿真品。

  生:哇!太美了!

  (2)叶爷爷当场示范《兰亭序》

  叶爷爷:爷爷也不下百遍地在临摹《兰亭序》呢,写给大家看看,好吗?(叶爷爷当场提写,学生啧啧赞叹,课堂一片掌声。)

  (三)我们也是小书法家

  1、互动环节:学生展示书法作品,互评。

  第六组代表:听了爷爷的教导,我们初步了解了如何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现在有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拿出来让大家欣赏?

  生:这是我昨天写的字。

  (上台展出一作品)

  师:你看,家平同学一定是打探到小道消息,做好了准备。你能利用机会得到书法界老前辈的亲自指导,将来定有长进。

  第六组代表:这是我们班的小小书法爱好者家平写的字,同学们评一评写得怎样?

  生:字写得很大方。

  叶爷爷:能不能指出字的不足之处?

  生:我觉得第一和第四个字写得太大了点。

  生:我觉得家平的字写得不错,很端庄。有美中不足是人字的一笔“捺”写得太长了。

  叶爷爷:是的,你看这个人字就像一个人这样站。(作歪站的样子,学生都笑了)所以这个字啊,应该把脚收一收,就站稳了(叶爷爷作状,学生鼓掌)。

  2、专家赠墨宝

  第六组代表:爷爷,听说您今天带了墨宝要送给我们大家,是真的吗?

  叶爷爷:要不,爷爷当场写给你们,成吗?

  全班:太棒了!(鼓掌)

  (叶爷爷当场提写“惠风和畅”)

  师:看看爷爷写了什么字送给我们?

  生:(读)惠风和畅

  叶爷爷:这四个字也出自王羲之的《兰亭序》,我把它送给你们,送给康乐小学。由于时间关系,你们继续上课吧!

  生:谢谢叶爷爷!希望下次您还参加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再教我们书法。

  五、活动结束。

  1、总结语

  师:同学们,今天各小组的汇报内容展示了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虽然教材里的学习任务完成了,但我们对汉字的研究并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把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化作行动,让我们继续在汉字王国里探索、发现吧!最后就让我们和着悠扬的古筝弦音,一起赞赞神奇的汉字!倾吐我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配乐齐读《赞汉字》

  [范文]

  1)有趣的汉字

  汉字特别地有趣,它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请你们跟我来遨游汉字王国吧。

  汉字字体有七种,分别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在这七种汉字汉字中,我最喜欢行书。因为行书是楷书和草书的合体字,既不像楷书那样端正,也不像草书那样潦草。真是是两全其美啊!

  汉字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和转注字。其中形声字在字典里比较多,在《说文解字》里形声字占了82%呢!

  书写不同风格的汉字,是一种艺术,所以书法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王羲之是我国的着名书法家,他写的写的《兰亭序》,更为漂亮。

  汉字还有谐音,在歇后语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比如:和尚云游——出事(寺)了、老虎拉车——谁敢(赶)、小苏他爹——老输(苏)……怎么样,有趣吧?

  字谜也很有趣,比如:头是一,腰是一,尾是一,其实不是一;娥眉山上不见山……怎么样,也很有趣吧!

  在离开汉字王国前,我们要注意一下繁体字、简化字和错别字。这三种字经常在商铺里出现。简体字:T(题目)、跳午(舞)。繁体字:灯(灯)行、茶庄(庄)。错别字:默默无蚊(闻)、与棕(众)不同。还有一些商铺别出心裁:一表人才(手表广告)、一见钟情(闹钟广告)、万事芬达、百事可乐(饮料广告).这些具有创造性的用法真是太好了。

  这次遨游汉字王国到此结束,再见!

  2)有趣的汉字

  暑假,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看书,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汉字流源字典],哇,上面有每一个汉字的来历。历史及字义。

  “爽”最初的意思是一个人站在窗户边,人的两边是交叉的窗棂,感受明亮之意。如果一个雨天,我在房间里呆时间长了,打开窗子透透气,一股清风吹过,感觉多么爽啊!晚上,站在窗前望着碧蓝的夜空和皎洁的明月,真爽啊!

  “风”也很有趣。甲骨文中的画,上上书上解释的是一只凤凰,凤飞众鸟随从而生风。我的感觉画是岸边杨柳依依,,而柳条却是斜的,想必有风吹过。

  最有趣的要属鸡了。甲骨文的“鸡”干脆就画了一只大公鸡。直到小篆体经简化后才成为现在的“鸡”字。

  但是,有一些汉字的古代意思与现在的意思大不相同,原本表示的意思被其他的字取代了,这个字只表示引申的意思了,这让我们很理解古文。

  比如现在的“说”的意思,最早不是由“说”来表示的,而是“曰”,甲骨文中画了个口,加了一短横,表示张嘴说话之意,后来却用本来表示喜悦的“说”来表示。而原来表示喜悦的也不是现在的“说”,而是用“税”来表示,甲骨文上画了一个人,,和一个口,,还有一个“八”,表示咧开嘴笑。后来这个意思不用“税”表示,把“税”减去禾字,在加上言字旁,就是现在的“说”来表示,语音变成“Yue”,有表示喜悦的意思;而“说”字,除了表示说和喜悦的意思,,又有读成“Shui”,表示劝说。哎。你说烦不烦?譬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要读“Yue”,“成事不说”的“说”要读“Shuo”,“游说”的“说”要读成“Shui”……要是没有这本字典,我都要把它们读成“Shuo”了。

  3)有趣的汉字

  我喜欢在空余时间翻阅《新华字典》、《汉语词典》,学到了以前从未在课堂上学过的词汇,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汉字。

  一次,我拿字典检字时,偶然发现“呵”字竟然有着6种读音,分别是ā、á、ǎ、à、a、he,“呵”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读法。以前我遇到的多音字大多是双胞胎,而“呵”却有6种读音,真是太奇妙了!我又寻根问底,找到了它们的意思:ā是叹词,表示赞叹、惊奇;á表示追问,也是叹词;ǎ表示疑惑;à表示应诺、醒悟;a(轻声)是副词,在句末,表示吩咐、催促;he表示怒斥,也有惊讶的意思。

  另一次,我在预习课文时,用部首检字法查“成”字,发现下面还有“戊”、“戌”、“戍”字与它十分相似,只有一笔之差,仿佛孪生兄弟一般。为了更好地分辨这几个字,我又查阅了每个字的意思:“戊”发音wù,是地支的第五位,生活中也常表示第五个或第五件;“戌”发音xū,是天干的十一位;“戍”发音shù,意思是军队防卫,如:卫戍、戍边等。

  汉字真是太奇妙,太有趣了。我希望我能更多地发现这些有趣的汉字。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在泰山上遇到一位挑山工,挑山工虽然身挑重物,而且看似走得很慢,却常常走到“我们”前面,通过交谈,“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并一直挂在书桌前。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品格。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生字词,感情朗读课文。在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做。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品格。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做。

  教学构想

  本组的训练重点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教学时应有意识的联系例话中讲的一般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读中体会挑山工的精神,理解挑山工所说的意味深长的话,然后进一步体会作者为什么画挑山工的画,再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做。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与学生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泰山上的挑山工说起他们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却常常走到游人的前面去。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

  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知道“挑山工”是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认识可深可浅。)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式去读,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谁愿意读给同学们听?喜欢跟读哪一自然段就跟读哪一自然段。

  3、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学生互相质疑。

  饱览 题句 诵读 包蕴 意味深长 腾云驾雾 心悦诚服 攀谈 不解之谜 哲理

  三、师生合作学习

  1、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了挑山工的样子,谁愿意读一读,让同学们加深对挑山工的印象。

  2、读完这一自然段后,同学们对挑山工有什么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认识:

  (1)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2)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什么样的?

  (3)挑山工登山为什么要走折尺形的路线?

  (4)挑山工登山走折尺形的路线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3、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详细地描写挑山工?请你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1)作者对什么现象、事情感到很奇怪?(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时间却并不多。)

  (2)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奇怪?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挑山工的特点以及作者的疑虑,那么,挑山工是怎样解开这个不解之谜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作业设计

  1、自己回家读感受最深的自然段,体会感情。

  2、想一想自己今后该怎样做?

  板书设计

  特点:折尺形路线

  4、挑山工

  奇怪:路程长一倍,时间却不多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重点指导感情朗读,要求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做。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挑山工的特点以及作者的疑虑,那么,挑山工是怎样解开这个不解之谜的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学习

  1、分组练读课文,思考讨论:

  (1)在登山的途中,作者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3次)

  (2)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相遇的?(山下、回马岭陡直的山道边、半山腰的五松亭)

  (3)这几次相遇都有什么共同点?(开始“我们”超过他,后来发现他走在前面,到达相遇点。)

  (4)作者为什么和挑山工攀谈?(为解开心中的不解之谜。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挑山工的一段话,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多遍朗读。)

  (5)作者画了一幅什么样的画?(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语句做回答。)

  (6)为什么要画它?(引导学生谈精神: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不断攀登)

  2、学生互相质疑,教师点拨。

  三、联系实际谈感想,练习口语交际能力。

  1、学了这一课后,你最深的感想是什么?

  2、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讨论、交流。(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做。)

  3、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和老师听听吗?

  四、教师评价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进行评价。

  2、希望同学们回家把今天的感想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或者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作业设计

  1、今天的感想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或者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2、预习第五课。

  板书设计

  负荷重

  特点 路程长 生疑

  速度快 |

  4、挑山工 相遇——攀谈——解疑

  |

  画画 ———— 明理

  课后小记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摄氏”等13个词语,会写“繁”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说明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在本课中为了提高孩子的生字学习兴趣,设计了识字闯关游戏。

  2、《太阳》是一篇说明文,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学习说明文,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深刻领悟说明方法,本课运用多媒体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这样说明的妙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并体会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启情导入

  出示《后羿射日》的动画。

  提出问题:太阳能不被后羿射下来吗?

  活动2【讲授】识字写字闯关游戏

  第一关:读词语

  出示9个生词。

  出示旭日东升图片。

  第二关:读生字

  出示8个生字做后羿射日游戏

  出示太阳的真实图片

  第三关:选词填空

  出示问题:根据词语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

  出示九大行星的图片

  第四关:书写生字

  教师利用白板上的汉字笔画功能出示“繁”字圈画“每”部分的横折钩不出头的写法,并启动笔画顺序功能,帮助学生书空笔顺。

  运用拍照功能出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出示太阳系图片

  朗读课文

  2、交流课文描写了太阳哪些特点?

  3、出示任务:画出描写太阳特点的相关语句。

  4、全班交流汇报(随机)

  汇报太阳离地球非常远。

  a、出示句子:太阳离地球有1、5亿公里远。用图片把1、5亿公里遮盖住。拖出列数字说明方法,并讲解。

  b、出示句子: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差不多要走3500年,坐飞机也要二十几年。提出问题:从哪个词语看出太阳的远。

  提出问题:二十年是7300天,那3500年呢?时间用的多,也说明太阳非常远。

  (2)汇报太阳的大

  出示句子:130万个地球抵得上一个太阳。

  教师白板上的画图工具,按比例画出太阳和地球,让学生比较大小,体会太阳的大。

  (3)汇报太阳的热

  a、出示句子:太阳的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b、出示句子: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

  教师指导,这是用钢铁碰到太阳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太阳的热。

  c、出示句子:太阳是个大火球。提出问题,把是字换一个词,就是比喻句。在说明文中叫做打比方。为了让学生体会打比方的生动形象,出示了一张太阳的真实图片。

  活动3【活动】突破难点

  出示问题:课文是怎样描写太阳与我们有着密切关系的,画出相关语句。

  全班交流汇报

  钢铁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雨雪的形成离不开太阳。教师出示相关文字图标,提出问题,你能摆一摆说一说,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吗?

  风的形成,教师提出问题,冷热空气的流动性成了风,那么风是怎样流动的呢?教师通过画图演示风形成的过程。

  活动4【练习】巩固拓展

  谈谈学习课文的感受

  观看视频太阳黑子的相关资料。

  作业:课后找到老师的博客学习更多的太阳的知识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8

  (一) 导入质疑

  昨天我们研讨了冰心奶奶的《忆读书》,从文章中我们应该明白一个理,也就是冰心奶奶的愿望,我们要“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想知道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吗,冰心奶奶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学生找出第8小节)

  (二) 解疑合探:

  1、齐读本段,找出本段中的比较的内容

  《西游记》 精彩 《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

  《封神榜》 烦琐 《荡寇志》人物索然无味

  现代文艺作品的比较: 从脑中抹去;心动神小结: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为“忆读书”服务。(写作方法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 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三方面,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看出作者评判好书的标准。

  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第11自然段到文章末尾。

  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3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给同学们2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可以组为单位)(先从课文中找依据)

  ——A 读书好:开卷有益(对写作有益;读书是最大的快乐,让自己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多读书:博览群书(数量要多、品种要多,涉及古今中外。)可罗列文中提到的各本书。

  读好书:择善从之(要学会选择,因为只有好书才能让自己怡情知理。无意义的书不要读,注意文中好书的三个标准。)

  B在意思上层层递进。

  再齐读(第二次)(注意重音)这句话。

  (三)总结:

  (1)全文紧扣题目“忆”字,按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

  (2)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四)质疑再探

  1.出几道试题,考考你的同桌

  2.选修作业: 你读的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准备一段内容简介,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9

  一、导入

  快要上课了,请大家听一首歌,会唱的一起唱。(媒体—《好汉歌》)

  1.谁知道刚才听的是什么歌?

  2.是的,这是《水浒传》的主题歌作者施耐庵就用他那一枝生花妙笔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明、有血有肉的英雄好汉的形象,演绎了一段段生动曲折、为后人传颂的传奇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读题:林冲棒打洪教头,让我们一起跟随着施耐庵的妙笔一起来欣赏人物的形象,体会他文笔的精妙。

  通过早晨的熟悉课文,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见面,第二部分是交手。

  (板书:见面、交手)见面讲的是(文斗),交手讲的是(武打)

  二、学习第七小节

  1.文章的第七小节直接写了两人精彩的武打场面,我们就先来欣赏两人交手情景。

  2.自由读读第七节,想想第七节写了他们几个回合的交手?(3个)

  ⑴板书:回合齐读、什么叫回合?怎样做了才能算一个回合?课文共写了几个回合的打斗?点清了吗?几个?是否找对了,我来检查一下

  ⑵分别指读三个回合(谁来读第一个回合,看看他分得对不对?)

  3.这场武斗虽然只有三个回合却扣人心弦十分精彩。那么精彩在哪里呢?我们来品读一下。怎样品读呢?请看提示:指名清楚响亮地读读要求

  1.媒体出示:

  1.洪教头打了哪三棒?用直线画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每一棒的用意何在,从中可以看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

  2.面对洪教头的三棒,林冲回了哪三招?用曲线画出(每招只能两个字),说一说这三招妙在何处,想一想从中可以看出林冲是个怎样的人?

  要求看懂了吗?请大家先围绕第一个问题轻轻地读读,细细地想想,一边读一边悟,一边读一边想。

  4.欣赏感悟体会

  ●⑴谁来做做洪教头,通过朗读来打出他的第一棒?

  你打这一棒用意何在?何以见得?

  (恼恨林冲——柴进对他的看重和款待。“想赢银子”“使出浑身的功夫”。

  他用了什么招式呢?——把火烧天。齐读,顾名思义,这个招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把火”怎么拿?烧天,天在哪儿?——谁来做做看?

  请问洪教头,你第一棒就使出了这个招式,想干什么?体会的真好,这个洪教头第一招就是一个杀招,而且使出了浑身的功夫,摆明着要致林冲以死地,用心何其险恶何其毒也!)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洪教头的第一棒,读出这个洪教头的用意

  ⑵谁来代表洪教头打出他的第二棒?

  你这第二棒用意何在?从哪里看出来?

  “劈头打来”——还是打脑袋,还是那么用心险恶!看来,他就是要借着比武把林教头干掉!

  跳起来大喊,喊什么?——“来!来!来!”读读看,这三个字怎样读好它?(来,让我打!让我打!让我打!)

  光说不练不行,一起来读读他这招险恶的第二棒。

  ⑶好,谁来代表洪教头使出第三棒?请问,这一棒你用意何在?

  (还没站稳脚跟,又提起了棒——想快点早点,迫不及待搞定林冲,还没有站稳就提起棒了。)

  全班一起来迫不及待一下。这三棒下来,我们可以看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鲁莽、凶狠、残忍)

  ⑷ 小结评点:洪教头这三棒表面上看去仅仅是比武的三棒,但一棒紧似一棒,每一棒都欲置林冲于死地。作者施耐庵的一支笔是多么了不起!名著就是名著,几笔下来就把人物的形象勾勒的如此生动、传神。下面,我们一起完整的读一读洪教头这用心险恶的三棒。读出他的用心读出他的特点。齐读课文。

  ●那么面对洪教头野蛮凶狠恶毒的三棒,林冲应了哪三招?这三招妙在何处?

  大家做一下小林冲,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说说你的回招妙在哪里?

  ⑴首先第一招,谁来?(一横)——你有“把火烧天”,我有“拨草惊蛇”。草在哪里?伸出手来拨拨看。示范,这就叫一横。有什么好处?说不出来,指名表演(我做洪教头,使出什么来的?用把火烧天攻,你做做拨草惊蛇的动作试试。我双手举起来了,破绽在哪里?拨草惊蛇可以打哪里?

  这一招妙在哪里?(攻其破绽)巧不巧?——板书:攻破绽

  让我们通过朗读帮助林冲使出这高超的一着。

  ⑵“一退”。谁不会退,退又有什么好?(敌进我退,避其锋芒)——板书:避锋芒。

  林冲们一起来,灵巧的一退,避过洪教头。

  ⑶“一扫”。看准机会,迅速出击,洪教头一个踉跄,立脚未稳就急着进攻,破绽百出,浑身上下全都是弱点,这么一扫,哪有躲开之理?正如歌里所唱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板书——攻弱点

  来!拿起棒,打他的弱点。

  体会了这三招之妙,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武艺高强、武德高尚)

  引导:洪教头的三棒,棒棒致命,而林冲,特别是在最后一棒时,却仅仅是打了他的小腿,可见林冲的武德(高尚)

  林冲这精妙的三招在施耐庵笔下仅仅只用了六个字——“一横、一退、一扫”。却是那么生动传神,这就是名著的绝妙之处、这就是名家的风范所在。让我们完整地欣赏一下这名家的风采。(男生:读洪教头的三棒,招招致命。女生:读林冲使出的三招,招招精妙,最后两句全班一起读。)

  5.小结、指导学法

  在第七节中,施耐庵就是这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细节描写给我们展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我们通过品读言行就了解了人物的个性,感悟了人物的内心。像这样精彩的描写,文章中比比皆是。让我们用刚才的这种品读方法自学课文其他的部分。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先重点来学习他们的见面——第三小节

  三、学习课文3节

  1.提出要求:

  请大家默读文章的第3节,一边读一边想,林冲是个怎样的人?洪教头又是个怎样的人?你是怎样体会到的?读的时候划划有关的句子。你觉得初次江面的洪教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林冲呢?

  2.先讨论洪教头

  三个主要部分,灵活掌握(a.人物神态b.人物语言c.人物动作)

  A.人物神态描写

  边汇报边板书:

  挺胸歪戴

  全不理睬神态描写

  也不相让

  (一介武夫、高傲、骄横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就是神态描写。一起来读读这三个词语体会人物的个性。

  B和C用媒体交互

  交流后汇总提高

  作者就是这样抓住了神态写出了傲慢、骄横的洪教头

  ●人物语言

  施耐庵运用了人物的语言,体现了洪教头的特点,这些语言都相当精妙。还有哪些?

  媒体演示:有道是锣鼓听声听话听音结合上下文,读读洪教头的话,想想这三句话用意何在

  ①指读第一句

  (评:读的外表上像,内心却不像。不理睬林冲,只对柴进说了这句话,他有什么用意?

  如果说不出,听老师来读——强调“犯人”。——这是对林冲的嘲笑、讥笑)

  齐读,读出讥笑

  ②那么第二句的用意又是什么?谁来读读说说?

  (仅仅还是讥笑吗?犯人尽管是犯人,但还有人格,然而这里用了“依草附木”、“冒称”、两个“骗”,仅仅是嘲笑吗?这是对他人格的——侮辱)贬低。

  谁来做做这心高气傲的洪教头,贬低一下林冲?

  ③第三句呢?谁来读读看,体会到了什么?(逞凶好强,藐视他人,对林冲的紧逼)

  ④初次见面,他先讥笑再贬低最后逼迫,步步(紧逼),用意(邪恶)让我们一起做一回洪教头,把他言语中的讥笑、贬低、侮辱、逼迫都读出来。

  ⑤面对洪教头的傲慢无礼,步步紧逼,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让了几次?躬身施礼、起身让座、”不敢不敢“。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为人谦和)

  书上写得十分精彩,想不想看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中的这段有趣的情节?

  齐读第三节,让我们一起完整地体会一下人物的形象和作者描写的细腻。把人物的特点读出来

  四、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结识了一位好汉——林冲,还认识了一个社会小丑——洪教头,我们更领略了一位名家——施耐庵的妙笔生花。关于水浒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我们可以像今天一样细细读,慢慢想,紧紧抓住人物的言行,品味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特点。

  五、作业

  1.全文对洪教头的描写是浓墨重彩,而好汉林冲却只有寥寥几笔,但他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中,挥之不去十分仰慕,这是什么写作方法?

  2.有声有色的把这个故事讲给低年级的小朋友听。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第3、4、5小节,了解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吊水楼瀑布的雄伟壮观、地下森林的奇特。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3、指导概括地下森林奇特的原因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1、了解镜泊湖形成的原因和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的奇观。

  2、了解课文是怎样从静态和动态来描写镜泊湖的。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

  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33课----PP,齐读课题,正音(泊),词义(奇观)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

  开火车读词语:

  消灾弭祸(词义)

  二、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读读课文第1、2节,找找答案,完成填空:

  镜泊湖位于(),是由于()而形成的,又因为(),所以称为镜泊湖。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课本,走近镜泊湖,去领略镜泊湖的奇特景观。

  (1)指名分节读3、4、5小节,要求:边听边思考,作者描写了镜泊湖的哪些景观?

  (2)学生反馈,师板书: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

  (3)从课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篇课文是要向我们介绍镜泊湖绮丽的景色,因此,这篇课文的重点是3-5小节。

  三、深入研读3-5小节

  师:镜泊湖这三个景观到底“奇”在哪里呢?自由读读课文3-5小节,找出相关的词句。

  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1、镜泊湖,第3节(媒体出示)

  (1)镜泊湖最大特点是-----

  板书: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引读:(说它自然朴实,是因为,镜泊湖除了……,只有……。)

  (2)师:你们看,这就是峭拔的山岩。看看图,“峭拔”是什么意思?(山岩高而陡)读好这个词组(指名读)一起来读好这句句子。

  师:是啊!这就是大自然的本色,没有丝毫的人工雕琢,这就是——

  (生:自然朴实)

  (3)师:这些景物一年四季静静地在那儿,然而它静得并不单调——

  引读:(四周……,湖心……,石岛……,湖中……,真是……。)

  师:这样的景象就是——(生:绮丽多变)

  (4)师:这句话不改变意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师:叠起的峰峦。生:耸峙的石岛、奇幻的倒影),那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看来作者的语言也像这镜泊湖的景色一样,并不单调,而是富于变化。)

  (5)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镜泊湖自然而又多变的景观,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镜泊湖奇特的景观之美

  (师读概括句,生读具体描写的句子)

  (6)师:是呀!自然中有变化,朴实中有绮丽,而作者用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来概括镜泊湖自然景观的特点就是为了突出它是一大“奇观”。

  2、吊水楼瀑布,第4节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如画的镜泊湖,还有哪些奇特的景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吊水楼瀑布也是一大奇观,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

  句子一:瀑布宽43米,高25米。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千激流的冲击,被蚀成几十米的深谭。

  (1)师补充:看,这就是吊水楼瀑布,给你怎样的感受?学校操场宽30米,25米高度相当于8层楼房。

  (2)小结:一系列的数字形象地描述了瀑布奇特的形状,远远看去,吊水楼瀑布凌空而立,这个瀑布也因此而得名。

  板书:形状奇特女生读

  句子二:本来清澈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照

  (1)让我们站在吊水楼瀑布的脚下欣赏一番。播放视频,师画外音。

  (2)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吊水楼瀑布给人的那种先静后动的雄伟气势?

  指名读。

  (3)比较句子: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到陡崖处下跌,抛散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华,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

  同原文比较,“一到”、“”突然、“顿时”等词语写出了湖水的变化,导致瀑布的千军万马之势。

  师:指导朗读,要让大家感受到了吊水楼瀑布的水势浩大。

  板书:水势浩大

  (4)练习说话:

  本来清澈的湖水(),一到陡崖,(),顿时(),势如(),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不禁令人赞叹道:“()”

  句子三:所以即使“这里地处北国,——结冰断流。

  交流: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就结冰?

  而这里的气温呢?去过北方的人回来后都有这样的感受,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情况下是呵气成冰,而这里的瀑布却——

  引读:(是啊!此时的北国,冬季气温低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唯有吊水楼瀑布却……,可见瀑布的水流是多么急啊!所以说是——一大“奇观”)

  3、地下森林,第5节

  过渡:镜泊湖附近还有一处奇特的地下森林,这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课文中哪句句子告诉了我们?

  句子一:游客们爬上火山口-----充满了活力。

  ①生交流

  板书:充满活力欣欣向荣

  ②引读:地下森林充满活力,欣欣向荣。“林中有---还有---东北虎——”

  ③指导填空:那里全是火山口,为什么出现这些欣欣向荣的景象呢?可以看看图,读读第五节,想一想用“PP:因为---所以---”说一说(土壤肥沃,降水较多、阳光射入)

  由此可见: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地下森林真不愧为一大“奇观”。

  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现在能否借助课题和老师的板书来概括文章

  的主要内容。

  2、学生准备、交流。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是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湖泊。镜泊湖的景

  色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吊水楼瀑布的形状奇特,水势浩大,镜泊湖附近的地

  下森林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能抓住描写海力布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海力布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浏览课文的方法,练习有一定速度的木渎课文。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手段:

  教学一体机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猎人海力布》,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PPT出示)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师: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2自然段,说一说海力布平时是怎样做的?1分钟后,比一比谁说的好。

  1、学生快速读文,圈画。

  2、师:好,现在谁来说说,通过刚才读文,你了解到海力布平时是怎样做的?

  (板书:热心助人)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

  师:正式如此,海力布平时就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在一次深山打猎时,他遇到了一条遇难的小白蛇,他是怎样做的呢?现在咱们就一起走进自学指导(一)(PPT出示)

  找生读自学指导。

  1、生自学,师巡视。

  3、师:好,请同学们来说说,海力布遇到了一条遇难的小白蛇,他是怎样做的呢?从中你感受到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见义勇为)

  4、在救了小白蛇之后小白蛇要送给海力布珍宝,他要了吗?海力布不要珍宝,他要什么了?

  5、在海力布得到宝石后,小白蛇是怎么叮嘱海力布的?

  6、小白蛇为什么要再三叮嘱海力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能抓住描写海力布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默读课文3~6自然段并思考:

  海力布在深山中遇到了遇难的小白蛇,他是怎样做的?

  从中你感受到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钟后比谁体会的深刻。)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

  师:就这样过了几年,海力布在一次打猎中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究竟是什么消息?他又是怎样做的?就请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自学指导(二)。(PPT出示)

  1、生自学,师巡视。

  2、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相机出示PPT)师:同学们,当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刚开始的心情怎样?

  生:......

  师:当乡亲们不想搬家,不相信海力布的话的时候,海力布的心情又着怎样的变化呢?

  生:.....

  师:海力布为什么越来越着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

  师:那我们就要读出海力布那种着急的心情,谁愿意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一读?(找生读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但是乡亲们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这时的户口本一个怎麽办呢?怎么才能拯救乡亲们呢?谁愿意来说一说海力布此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生汇报,师相机出示PPT)

  海力布知道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疑,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师:在这种危机关头,海力布选择了牺牲自己去挽救乡亲们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啊!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生:......

  师板书

  师:这种精神是多么的伟大,那么谁愿意带着对海力布的尊敬,带着这种精神去读读这句话。(找生读)

  师:同学们,面对死亡,通常人们的表现是什么?

  生:害怕。

  生:恐惧。

  师:海力布面对死亡又是怎样表现的呢?(找生读并出示PPT)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有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品读课文7~12自然段,请同学们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海力布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反复品读,旁注出你读后的感受。

  (4分钟后,比谁理解的深刻)

  海力布得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来对大家说:“咱们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

  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是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一读。(找生读)

  四、当堂训练

  就这样,海力布牺牲了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是石头。也正如海力布所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怒号,下棋了倾盆大雨,大山崩塌了,村庄淹没了,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那么,乡亲们能甘心让海力布就这样牺牲吗?小白蛇能甘心吗?来看咱们这节课的当堂训练。(PPT出示)令人尊敬爱戴的海力布变成了石头,乡亲能甘心吗?龙王的女儿能甘心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这个故事,设计一个完美的结局!

  1、生独完成写作。

  2、找生读。

  五、板书:

  猎人海力布

  热心助人

  见义勇为

  舍己救人

  六、教学反思

  是啊,英雄海力布舍己救人的故事值得每一个人铭记,我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会把海力布这种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也相信同学们时时刻刻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处处留美名!本文内容浅显情节生动教学时应避免繁杂的讲读分析。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与父母说说心里话。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也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教学目标:让学生选择最想跟父母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并在写完后读给父母听。

  教学重点:让学生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的体验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从而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和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正确引导学生理解与感恩父母,与他们进行真诚地沟通和交流。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习作指导)第二课时(习作略)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展示共计50分钟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有辛勤培育你的老师,有与你相处了整整四年的小伙伴,可唯独缺少了每一位同学生命中最至亲至爱的人,他们是谁呢?(爸爸妈妈)

  是啊!爸爸妈妈!他们将你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抚养成人;他们承担了所有的苦难,为你播撒幸福;他们尽管并不完美,却努力为你创造最好的生活。让我们缓缓走近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去感受那份份爱意!

  (播放一组幻灯片,片中照片系班中孩子的生活照,力图走进孩子的内心)

  看了这些浸透着浓浓亲情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感谢父母)

  设计意图: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借助动情的音乐,父母关爱孩子的照片,创设出一种情境,唤起学生心底那柔软的情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那份深情,继而激起孩子们表达与习作的热望】

  二、指导选材

  1、生活中,我们与父母朝夕相处,有太多太多的想法需要交流,有太多太多的话需要倾诉。今天,让我们在这充满温情的课堂上,敞开心扉,尽情诉说心里话,真诚的说一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齐说)

  2、尽管爸爸妈妈未能来到我们今天的课堂,但老师知道他们深深地装在你的心中。假使你的父母此刻就在你眼前,渴望与你沟通,你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畅所欲言,述说心里话)

  3、自由读习作要求,教师根据回答相机板书:

  不理解——理解 写 抒

  父 母 建议 真 真 爱

  其它 事 情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表述心里话,先说心里话后出示习作要求,为的是使学生不拘泥于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畅所欲言,心里话所涵盖的面更广泛些。紧接着习作要求适时出现,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写好此次作文的要点要写真事抒真情。

  三、指导学生要抓住具体事情来写

  同学们从多个角度向父母表达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相信这一定源于你们与父母在相处时那点滴小事对你深深地触动,现在就搜索一下你的记忆,将那一件件小事简单地说给父母听听吧!自己静静的想想吧,同桌互相说说吧!

  此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引导学生写真事,自然地抒发真情。

  四、构思全文,在点评中习得写法

  1、自由构思全文,想想你打算如何写

  2、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在学生的点评中引导学生习得写法,以评促写。选择以小见大的事例,抓细微之处,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明确思路。

  五、出示作文纸,学生动笔写作

  教师精心设计了此次习作的作文纸。小花插图激起学生的美感,乐于在上面写下精彩的文字;写作提示指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此次作文的训练要求。

  附作文纸:

  姓名: 班级: 等级:

  训练项目或写法提示: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教学理念

  赏析与评改是激励,也是再次指导。注重学生自我展示,互相赏析,激励学生的习作自信心。注重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逐步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习作中感人的细微之处,获得习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引导学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并适当增添一些感人的内容。

  一、总体讲评

  针对全班习作情况做一个总体概述,起激励学生习作的目的。

  二、题目点睛

  1、欣赏此次习作中精彩的题目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互动交流。

  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精彩的题目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在以后的习作中,注重以新颖的题目吸引读者。

  三、佳作回放

  1、请一位学生配乐朗读自己成功的习作

  2、其他学生从多个角度说出自己的欣赏点

  既极大程度地激励了此篇习作的小作者,也在点评中使其他学生找到了可供借鉴的地方,为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习作埋下了伏笔。

  四、亮点欣赏

  1、自己圈出文中精彩的语句与段落

  2、四人合作学习,大声地将你习作中的亮点之处读给你的伙伴听。

  3、设置“精彩句段箱”,请学生上台抽取箱中的精彩语段,读给全班同学听。

  意在极大地激励所有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便乐于在下一次的习作中步步求优。聆听别人的优秀句段时,也是最佳的学习过程。

  五、修改不足

  1、出示名言,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2、共同修改一篇习作。

  3、布置作业:课后参照作文纸的写法提示继续修改自己的文章。

  意在在修改别人的习作时习得修改本次习作的方法,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习扩写段落。

  4、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

  学习扩写段落。

  教具准备:

  课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一单元,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三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2)

  同学们,你给别人讲过故事吗?你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内容?是不是对故事进行了创编?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样创编故事。

  板书:创编故事

  (1)师:同学们,你知道怎样创编故事吗?你知道创编故事的要求吗?现在,老师就跟大家谈一谈。(出示课件3)

  A、可以换一种人称讲。根据讲述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原文的人称。

  B、可以对故事“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这样会让故事更加生动。

  C、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会使情节更加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故事的方法,指导他们的习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要点,把课文中的例子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词语、段落的特点,提高他们对词语运用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4)

  A、大声朗读词语。

  B、寻找左边词语和右边词语的差别。

  C、体会表达效果。

  生总结、汇报

  (出示课件5)

  左边的词语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右边的是成语,较为简洁。在表达效果上,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显得更为生动。

  板书: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

  成语较为简练

  如:一毛不拔铁公鸡

  胆小怕事顾虑太多杞人忧天

  拿不定主意举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出示课件6)

  A、读44页两段文字,比较二者的不同。

  师:我们读文中给出的例子,发现原文比较简洁,而改写的文章较为生动。这是因为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对话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小羊的结局并没有改变,这说明改写的同时也要忠于原文。

  B、师总结:我们在写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们的语言、动作描写得详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思,从而达到对诗歌的理解。】

  3、日积月累

  学习《乞巧》这首诗。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度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1)指导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7)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诗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六。《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8)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俗语和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样进行创编故事,还学习了古诗。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创编故事

  语文园地三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成语较为简练

  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词语、句子的重点,让学生在品味词语的基础上,体会俗语和成语的表达效果;在“故事创编”这个环节上,我引导学生发现原文与新作的不同,从而让他们明白创编故事的要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我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摒弃了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旧模式,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同时,让孩子们多读,达到当堂成诵。效果较好。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乞巧》这首诗的背景介绍得不够详细,致使同学们对我国这个传统的节日了解得不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尽力做到讲解详细,让同学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备课素材

  古诗相关资料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这首诗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乞巧:中国古时风俗,是七夕节最普遍的风俗。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民间各地乞巧的传统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熟悉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前谈话——交流与鸟有关的诗句

  师:同学们,诵读经典是我们501班同学的强项,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时间,咱们一二两组和三四两组来个诗歌大比拼如何?我来当考官。今天我们上的课文与鸟有关,那就来背背与鸟有关的诗句,获胜的小组可以得到领导雁标志。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1.课前板书课题。

  2.看图读课题。师:同学们,课前我们背了许多与鸟有关的诗句,今天的课堂,陈老师特地带来几位小鸟朋友,看——(出示图片),她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生有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听——他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它的名字叫珍珠鸟!谁来亲切地叫叫它!当代作家冯骥才把自己和这个小朋友相处的生活情景写成了一篇动人的文章——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体会珍珠鸟之可爱)

  (一)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思考:珍珠鸟是一种 的鸟。

  (二)感受珍珠鸟“小巧玲珑”和“胆小”之中蕴含的可爱。

  师:读了课文,在你印象里,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谁来结合课文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猜测可能出现的答案:(学生上黑板来板书)

  生1:珍珠鸟是一种胆小怕人的鸟,课文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怕人)

  生2:珍珠鸟是一种叫声又细又亮的鸟,课文说“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声小)

  生3:珍珠鸟是一种小巧玲珑的鸟。课文中写珍珠鸟“小”的词句很多。——“可爱的鲜红小嘴”、“小脑袋”、“小红爪子”。(小巧玲珑)

  生4: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是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小得可爱)

  生5:我觉得珍珠鸟是一种很调皮、很淘气的鸟。珍珠鸟胆子很大,会俯下头喝主人杯中的茶,还会躺在主人肩上睡着了。

  ……

  三、品悟“我”是如何赢得信赖的。

  (一)师过渡:通过你们的描述,我知道了珍珠鸟由怕人变得信赖人了。“我”是怎样逐渐赢得珍珠鸟一家两代的信赖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潜心读书,边读边勾画重点的词句,还可以在旁边简要写写你的感受。

  (二)交流体会(学生交流找到的句子,将所有的句子打出来,再选择交流)

  过渡:⑴自信交流是对自己的展示,认真地聆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你准备好展示自己,尊重别人了吗?(学生交流句子)⑵同学们,老师把你们找的句子都打到了屏幕上,你看,句子很多,请你们自己读一读,将目光聚焦到你感受最深的一句,抓住字词说说你的体会。)

  1.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师:采访你(指刚才读的学生),鸟儿已经有了舒适又温暖的巢,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师:我知道了,你用吊兰来打扮笼子,实际用的是那颗——

  师:请你再读这句,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不要吓着它们,你该怎么读?

  2.我很少扒开叶蔓瞧他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抓“很少”体会作者不随便打扰小鸟,给小鸟充分的空间。(评价:给它空间,信赖才能蔓延)

  3.我呢,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⑴抓住“绝不”、“连……也不……”谈体会(那样喜欢珍珠鸟,却压抑住自己的好奇心,不愿意去惊动他们)。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也决不惊动他们的?

  ⑵联系上文——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给予它们空间和尊重,他们便安心地生儿育女了)

  感悟:作者三个月没有扒开绿叶去惊动珍珠鸟,但却每天关注它们,熟悉他们的叫声,以致多了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便马上能听出来,并猜到“他们有了雏儿”。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

  ⑶看,把一个句子它放进整个语段中去理解,这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可以帮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我们一起把这个自然段读一遍。

  4.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绝不飞出去。

  ⑴在怎样的情况下不管它?(联系第8自然段)

  ⑵换角色: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珍珠鸟,你再读这个句子,有什么感受?

  5.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联系第10自然段。如果我是作者,我也许……也许……也许……,可是这样,小鸟就不会——

  6.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看重人与小鸟间的情意,尽量不惊动小鸟,希望小家伙带给他的亲近能多点,再多点)

  7.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三)引读感受,想象说话。

  ⑴引读感受(请个别学生随机读)。师:让我们来合作,美美地品读这些话。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就把鸟笼(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当看到小鸟的影子隐约闪动,见到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我也(很少扒开叶蔓瞧他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三个月后,当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时,也(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当小家伙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调皮玩耍时,我(不管它);当小家伙大胆地落在我的书桌上,并俯下头来喝茶时,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当它就放开胆子跑到我的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时,我依旧(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⑵画面重现:于是,无数的惊喜与幸福都定格在了这样的画面里(多媒体出示课文图片及文字):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⑶想象说话:用心看看课文的插图,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小鸟把“我”的肩膀当作了 。(它舒适又温暖的巢;它软软的小床;温暖的港湾;大森林) 这说明小鸟已经——完全对作者信赖了

  ⑷多么美好的画面,这浓浓的情意融在了短短的几句话中,再读读,这段文字,这个画面中还藏着谁对我的信赖?(藏着大鸟的信赖,没有大鸟生气的叫声,也没有它的呼唤,让自己的孩子睡在了人类的肩上,证明大鸟也产生了信赖的心情。)读出大鸟的信赖。

  四、理解信赖内涵。

  1.过渡:于是,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屏幕出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分解:什么是信赖,你能换个词吗?(信任、依赖)课文中信赖创造了哪些美好的境界?

  2.回味写话:

  因为对“我”的信赖,小家伙

  于是,我觉得“信赖”就是

  (信赖就是给鸟儿在屋子里撒欢的自由。信赖就是那一幅鸟儿趴在人肩头睡觉的幸福画卷。信赖就是人与动物之间如朋友般和睦相处。信赖就是关心、爱护身边的小动物,用爱心滋润周围的一切事物。信赖,就是人们之间互相信任、友好相处。)

  3.让我们将视角定格在这永恒美丽的画面,相信(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课外拓展——《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瞧,这又是另一幅美丽的画面。 有这样一个法国小姑娘,她出生在非洲,在丛林里长大,把大象视为哥哥,和小豹子一起甜蜜入睡,与鸵鸟共舞……这不是童话,这是全球畅销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为我们讲述的法国小姑娘蒂皮和非洲野生动物交朋友的真实故事。就让我们带着《珍珠鸟》给予我们的启示去读读这本书。我们相信信赖是如此美好,我们祈愿让真诚的关爱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信赖之情流淌于万物之间!

  珍珠鸟教学设计3【设计理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正式安排略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当下大致有以下三种状况:其一,因为各项考试的命题编制很少涉及略读课文,因此,草草教之;其二,受“将略读课文教得像精读课文是对学生的负责”的错误观念影响,精耕细作;其三,由于教学水平和能力局限,无法做到“教略学丰”。以上三种现象的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对“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取向”认识不够正确和清晰。

  我以为,略读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应当立足于让孩子“善读”。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学会略读、浏览、跳读、扫读、猜读、抓重点读等阅读方法,粗知文本大意,训练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抓住主旨,恰当地学习语言;提高阅读的速度,养成阅读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与浏览。第一学段以精读为主;第二学段开始学习略读,学习粗知文章大意。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李德成主编《阅读辞典》);第三学段,则学习通过浏览扩大知识面,学会根据需要搜集相关信息。浏览,即大略地看,快速地读。浏览的主要任务是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为准确地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作准备。浏览的优势是,用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浏览时可以跳读,可以一目十行。要想增加阅读量,扩大视野,浏览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的习得,离不开精读课文教学中教师的精心引领和指导,更离不开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更为放手的真正以学生为“第一阅读实践者”的自读自悟、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中指出: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略读课文一般都编排在一个主题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后面,它相对独立又与精读课文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在教学中,教师应瞻前顾后,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学习中习得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孩子真正“善读”。

  【教学目标】

  1.借助预习,读通课文,概览文本大意。

  2.凭借快速浏览,划找描写“人”和“鸟”举动的句子,感受“呵护”与“信赖”,实践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3.借助单元导读提示,将学生引向“善读生活之书”的美好境地。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谈话引入,生活之书

  1.同学们五年级了,一定读过许许多多的书,但是,这本书——你们读过吗?读得怎么样?(课件呈现“单元导读提示”: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没的篇章。)

  2.师:从你们懂事开始,就一直在读这本书。但是,可能称不上善读,因为,你们还小,你们还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你们还在学习读好这本书的本领。在我的印象中,但凡作家,都是善读生活之书的人。(课件辅助呈现《落花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钓鱼的启示》这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家从生活之书中感悟到的人生真谛)

  3.师:再比如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他的生活中,曾经与珍珠鸟为伴;而且这段与珍珠鸟为伴的生活,冯骥才读懂了。因此,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人教版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的。《珍珠鸟》一文是该单元的末篇。因此,教学时从单元导读提示入手,回顾前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家“善读”之后的人生感悟,旨在引领孩子关注“生活之书”,从而走上“善读”生活之书的美好“旅程”。】

  二、初读全文,概览大意

  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首先要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那就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试着用几句话概括地说说文章写了冯骥才和珍珠鸟之间一段怎样的生活。

  【设计意图:《珍珠鸟》是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首先应当凭借初步浏览,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从而对文章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石。初读之后“能够用几句话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这也是衡量孩子“能否善读”的需要教师实实在在落实的标准之一。】

  三、抓重点句,感受“美好”

  1.师:这是属于冯骥才生活之书中的某一个篇章,从这个篇章中,冯骥才读懂了什么?让我们拿起笔,将这句话认认真真地摘抄在课题的旁边。(课件呈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师:这句话中的“美好的境界”指什么?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最最美好的境界?(13自然段)

  【课件呈现】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为什么这是最最美好的境界?(曾被人们视为怕人的珍珠鸟,竟然在人的肩头谁着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

  哪几个词特别体现了“不可思议”?(居然、竟)

  “居然”“竟”这样的词语,往往能很好地表达出乎意料,再读读这段话,找一找,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这段话的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学应当遵循“整体概览,局部精读”的原则。从文章的“点睛之笔”入手,去读文章,是一种好方法。因为这样的阅读有利于让孩子从整篇文章入手,迅速“聚焦”与“锁定”重点内容,从而保障孩子们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立足重点,细细咀嚼,真正实现“探”有所获,“究”有所得。】

  四、“人”“鸟”对应,感受“信赖”

  1.师:如此和谐、美好的境界,令冯骥才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冯骥才为什么认为——这美好的境界是“信赖”创造出来的呢?请快速浏览全文,用横线划出冯骥才做了什么;用波浪线划出鸟儿的表现。(课件呈现)

  【冯骥才】

  ①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②我很少扒开叶蔓瞧他们……

  ③我呢,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④我不管它……

  ⑤我不去伤害它……

  ⑥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⑦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⑧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珍珠鸟】

  ①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②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③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④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⑤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

  ⑥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

  ⑦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跳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⑧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我颤动的笔尖。⑨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⑩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

  2.师:请大家将冯骥才的一举一动跟珍珠鸟的表现对照起来读读,你一定会有所感悟和发现。【模拟情境对话:师读描写冯骥才的语句;生齐读描写珍珠举动的相对应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人呵护鸟——鸟信赖人——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师:是啊,要是人不关心、呵护鸟,还会有这样的美好的境界发生吗?(不会)【再次模拟情景对话:师陈述:我经常扒开叶蔓瞧他们……我大喝一声……我拿着鸡毛掸子追赶他们……生自由应对】

  4.师:珍珠鸟们,如果我这样对待你们,你们还会信赖我吗?还有可能会在我的肩头熟睡吗?还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因此,只有人呵护鸟,鸟才会信赖人,人鸟之间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设计意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并非深奥之句。因此,如果泛泛而谈,一定索然无味,也不能让孩子心有所感,情有所动。凭借快速浏览,让孩子划找描写冯骥才和珍珠鸟举动的句子,再借助“一正一反”两次师生合作的情境对话,一定会让孩子真正感悟、铭刻这句至理名言。再者,在洋洋洒洒千余字的长文章里,孩子们若能按要求快速找到相关句子,这也是“善读”的有力表现。】

  五、关注语言,学习表达

  1.师:感谢冯骥才,正是因为他仔细地观察和细腻的描写,才让我们走进了他的生活。请大家再好好读读冯骥才描写珍珠鸟的这些语句,你觉得他哪些描写很值得我们学习?

  【课件呈现】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跳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

  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学情预设】

  ①三个“一会儿”写出了珍珠鸟的活泼;

  ②抓动作把珍珠鸟的特点写具体了;

  ③字里行间流淌出对珍珠鸟的喜爱——“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小家伙”——顺势引出“大作家都擅长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件顺势呈现拓展内容:

  猫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摘自老舍《猫》)

  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摘自叶诺索夫《白公鹅》)

  2.师:这就是大作家,描写细腻而有情趣。你们想不想学学这些大作家,特别是冯骥才的写法?冯骥才在文中给我们预留了尝试的机会。(课件呈现: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

  3.师:真了不起,你们也用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美好的境界。

  【设计意图:学习一篇文章,只关注内容,绝对不是本色的语文课。教师在备课阶段文本细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现文本在语言层面的“个性之处”、“精妙之处”。只有教师关注了这些语言点,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种种策略和手段,辅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运用、去巩固和内化。在《珍珠鸟》一文中,冯骥才重点抓住珍珠鸟的动作进行了细腻且稍带轻松幽默的刻画,倾注了对鸟的喜爱、呵护之情。所有这些,我想作为教师是有义务、有责任让孩子们收获的。这实际上也是驱使孩子学会“善读”的内核和本质。】

  五、课外拓展,阅读激活

  1.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若是关爱它们,呵护它们,它们就会信任你,也就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境界。下面这些图片,一定会让你再次明白这个道理。(课件播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2.师:还记得这堂开始的时候老师呈现的那段文字吗?生活就是一本书,一本无字之书,一本智慧之书;每个人都要学会读好这本书。老师建议大家抽空去读读这些文章,相信,你会学到许多读好生活之书的本领。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启发点拨、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课前准备

  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吗?他上夜校学习时,老师曾教他一句话:──谁还记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中国人心里都揣着一颗中国心。香港著名歌星张敏明唱过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出示歌词,师生齐诵:“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身在海外的华侨谁没有一颗中国心呢?打开书27页,看文中插图,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侨,他双目凝视着梅花图,他在想什么?又想对他的外甥女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梅花魂》。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它也有魂呢?

  (二)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

  (2)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3)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7-15

语文上册《白鹅》教学设计07-31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2-24

五年级上册语文《松鼠》教学设计12-07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9-26

五年级语文上册《天马》教学设计03-18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9-26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模板12-16

五年级语文上册《天窗》的教学设计12-15

小学语文上册《山雨》教学设计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