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3 17:57: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画》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画》教学设计(15篇)

《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角的分类以及各种角的度数,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画角。

  2、培养学生画、折、量等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分类以及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准备:自制一个活动角,一张练习纸(已量好角的度数),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理念: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地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智能结构。在整堂课上,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并设计了具有一定思维空间的操作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学习活动中,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得到了提高。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积极互动的足够空间。

  教学过程:

  一、 自主活动,以旧引新

  每个同学桌上都有一个活动角,你能转动其中一条边,创造出大小不同的角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创造出的是什么角?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学生已经直观认识过锐角、直角和钝角,学生自己转动活动角,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展现旧知,同桌互相补充,为新知铺垫。)

  二、 启发点拨,探索新知

  (一)角的分类

  1、(拿出练习纸,同时屏幕上展示)这上面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上节课我们已经量出了每个角的大小,你能给这些角分类吗?

  2、有困难的可以在小组里先轻声讨论一下。然后集体交流分类结果。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分类结果。

  3、同学们把角分成了三类:锐角、直角、钝角,你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研究这三类角的度数有什么规律吗?(小组讨论)

  4、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对于钝角的度数,交流时可能会有争议。要不要“小于180°”这个条件,可以先打个?,下面再一起来研究。)

  {在让学生独自给角分类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容量较大,虽然大部分学生对分类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但要求学生找到是会有困难的,教师对这一点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所以,在组织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时,以“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为理念,利用学生的差异,放手让学生小组争论、互补,在相互纠偏、自我梳理中逐步理清角的类别与度数之间的关系。}

  (二)认识平角、周角

  1、电脑演示:活动角的一条边转到与另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然后停下来。

  提问:你认为这还是角吗?为什么?这叫什么角?你会画一个平角吗?(学生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一生的作业,并说说是怎么画的,让其指出角的各部分。)平角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边说边用手势表示。)有办法知道平角是多少度吗?(估计后再用量角器验证。课件演示)平角与直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平角=2直角)(学了平角以后,再回上去讨论:要不要“小于180°”这个条件)

  2、电脑演示:活动角的一条边绕顶点转了一圈后停下,两条边重合在一起。

  提问:你认为这还是角吗?为什么?这叫什么角?你知道周角是多少度吗?你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周角与平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周角与直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

  3、我们刚才研究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度数,你能把这五种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的过程。给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以观察和思辨为表现形式,并在观察和思辨中形成有效互动,建构对特殊角的认识。)

  (三)画角

  接下来我们要来研究:根据角的度数,怎样来画出角呢?

  1、你能在纸上画出一个60°的角吗?

  (1) 请你先想一想:60°的角是什么角?大概有多大?

  (2) 学生试画,画好后先在小组中交流画法,再大堂交流总结画法。并讨论检验的方法。(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画法:①用三角板画,说说是怎样画的。②用量角器画,着重讨论它的步骤。如果没有用量角器画的,先进行下一环节,让学生用量角器来试画,再交流。)

  (3) 小结:对于一些特殊的度数可以用三角板上的角来画,但对于一般的角我们只能用量角器来画。

  2、试一试:用量角器分别画出40°、70°、135°

  (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去探究,在小组互动中使角的画法在大脑中越来越清晰,并留下深刻地印象,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得到了提高)

  三、自主探索,巩固达标

  1、想想做做3、4

  2、想想做做5

  (通过折纸片,使各种角的表象得以强化,通过画角,掌握画角的技能。并强化及时进行检验,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四、积极互动,掌握概念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先在小组中交流,再每组派代表汇报。

  (先小组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在互动中对整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使学生的大脑中零散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形成牢固的印象。)

《画》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端详’、“动脑筋”等比较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人物的情感线索,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3、利用课文中的留白处,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4、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端详”“动脑筋”两个词语的意思。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内容浅显,一读就懂。但现在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就退缩了,只知道大哭大叫,或去求助爸爸、妈妈、他人,不知道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同学们在生活中就遇见过这样的事或类似的事情,他们会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有所启发。

  三、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如果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也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来教学,课文就会被肢解得很零碎。所以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开篇就理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线,让这根线串通整节课,然后在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人物情感的变化展开教学。在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转换成文中人物角色的办法去思考问题,展开想像,练习表达。通过深入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拓展阅读相关内容的文章,以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类似的事情和自己的处理办法等谈感受,培养学生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复习字词——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复习生字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现在我们来比比看谁都记住它们了。(出示课件)

  1、同桌互读、自由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

  第二环节:探究体验,抓住重点句,层层深入,研读课文。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人物情感线索

  1、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玲玲的画》。

  2、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课文向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玲玲非常满意的一幅画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使画获得了一等奖的事情。)教师适时板书:画弄脏了——画了一只小花狗(得奖)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二)指导朗读,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玲玲心情的句子。教师出示课件:

  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这副明天就要参加评奖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

  2、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玲玲满意的笑了。

  同学们齐读这三句话。这三句话是理解本课的切入点,接下来的分析课文都将以这三句话为中心展开,也正体现了以玲玲的心情为主线贯穿全文。

  1、请同学读课文的第一句话“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1)“端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用 做动作来引导学生明白“端详”就是仔细地看,同时课件出示玲玲的画,让学生 用端详的样子欣赏这幅画,同桌互相做做端详的样子,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个词语。

  (2)玲玲是怎样仔细地看?(满意地仔细看)

  (3)谁能读出玲玲的满意吗?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2、学习第二个句子

  教师引读:是啊,玲玲对这幅画是这么的满意,可是叭的一声,水彩笔掉到画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教师板书:哭。重点通过“叭”、“哇”理解玲玲此时的心情,可让学生们换位思考:此时你是玲玲,心情应该是怎样的?(伤心,难过、着急)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

  3、学习第5自然段

  教师过渡:画脏了就脏了呗,哭什么啊?再画一张不就行了吗?(明天就要参加比赛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指导学生读好玲玲说的话。(边哭边说)

  4、学习第7自然段

  教师过渡:此时的玲玲是那么的伤心和着急,你想怎么安慰她一下?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别着急,动动脑想想办法……)

  ⑴爸爸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你们真了不起,和爸爸想到一块去了。

  ⑵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该画什么呢?(爸爸要让她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5、学习第8自然段

  教师过渡: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是怎么做的呢?仔细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范读,故意丢掉一个词“想了想”。哪个小朋友最细心,听出老师丢了什么?(指名说)

  ⑴出示课件,从玲玲想了想,你能看出什么?(她在动脑筋)。她可能在想什么?(她在想:画什么呢?)

  ⑵她当时可能想到要画什么?(学生会在漫无边际的想像中否定自己,认识到把楼梯上的污渍变成花、变成书包、变成衣服、帽子……都不是很合适,都违背了画的主题,最后认识到,把污渍变成小花狗是最佳选择。)

  ⑶为什么是一只懒洋洋的小花狗,你能体会到什么?(小花狗在玲玲家生活的很幸福)

  看!这就是玲玲巧变小花狗的画,(出示课件)如果你是评委,你会怎样评价这幅画呢? (学生以评委的身份参与评价,充分发表意见,可以从构图色彩方面评价,可以从立意思想方面评价,更主要的是认识到小花狗更增添了画的情趣和生机。)

  教师总结: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为这幅画增添了情趣,使这幅画更充满了生机,连小花狗都这么喜欢这家的一角,可见这家的一角多温馨呢!所以玲玲满意地笑了,板书:笑。

  6、 学习第9自然段

  教师过渡:爸爸看了,高兴地说什么了?指名读,齐读爸爸的话:“孩子,看到了吧,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⑴这里的坏事、好事各指什么呢?(坏事指画被弄脏了,好事指把弄脏的地方 巧妙地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狗。) 板书:坏事,好事。

  ⑵坏事变成好事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动脑筋”并理解这个词。)

  ⑶从爸爸的这句话里你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情感变化这根脉,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教学不会显得支离破碎,相反给人感觉一气贯通。

  第三个环节:转换角色练习说话,深化文章主题思想

  1、课文中有几组爸爸和玲玲的对活,同学们能读好吗?爸爸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耐心的、语重心长的、慈爱的。)

  玲玲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天真的,可爱的。)

  2、做“爸爸”的男同学们:

  ⑴当你看到玲玲这么巧妙地处理了污渍,你除了对她说了书上的这段话,你还可能对玲玲说些什么呢?(玲玲你真棒,你画的小花狗太可爱了;你把污渍变成了小花狗,这个家呀就更有趣了,更温馨了;玲玲你真聪明,我为你自豪……)

  ⑵当你得知玲玲的画获得了一等奖以后,你还可能对她说什么呢?(祝贺你得了一等奖,玲玲,希望你以后继续努力。你看,遇到困难往往是好事,更能发挥我们的智慧;遇到困难不要灰心,要积极想办法,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3、玲玲们,听了爸爸的夸奖和祝贺的话,你会怎么说呢?(谢谢您,爸爸,是您教会我遇事善于动脑筋,把坏事变成好事的。今后,我遇到困难一定善于动脑筋,不要遇到困难就哭鼻子……)

  设计意图:采用角色转换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体会深刻,有强烈的说话欲望。

  第四个环节:拓展阅读,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遇到困难,而且也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新课改要求中低年级学生能够不拘形式地记下见闻和感受,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应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宗旨,设计了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倾听和应对的能力。

  板书设计:

  25 、玲玲的画

  哭 笑

  画弄脏了 画了一只小花狗(得奖)

  动脑筋

  坏事 ———————— 好事

《画》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不同。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不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画画》(出示课件)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你们喜欢画画吗?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3、杨桃是南方常见的水果,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我们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的“长相”的风波呢!

  4、(齐读课题):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把课文中的事情理出一个思路来,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靠、而、班、哈、倒、审、视、页、肃、晌、抢、嘻、悦、诲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班、晌、诲、肃、抢。

  (1)比较认识“晌”和“抢”: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进行)

  (2)“诲”字注意读音。“huì”读四声,不读三声。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左右占格,把字写好看。

  (3)“肃”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配合图片进行学习)

  (4)“班”也比较熟悉,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按照汉字书写的要求,书写时候注意衔接,配合猜谜语进行识记。

  5、猜谜语。

  两个王分了家——班

  太阳的方向——晌

  每日必说话——诲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杨桃是南方常见的水果,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我们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的“长相”的风波呢!一起来认真学习《画杨桃》。

  1、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kào)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ér)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shí)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这一段很长,我们要认真地读,不要丢字落字,要读通顺哦!)

  2、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bān)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hā)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dào)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小伙伴们都在嘲笑我呢!比一比谁读得语气好!)

  3、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shěn)视(shì)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yè)画纸,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态度如何?小伙伴的态度又如何?)

  4、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sù)了。半晌(shǎnɡ),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qiǎnɡ)着答道,同时发出嘻(xī)嘻的笑声。(老师的语调要严肃,小伙伴得意洋洋,自以为是呢!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5、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比一比谁读得流利!)

  6、“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语气要读出同学们的心中所想啊!)

  7、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yuè)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读出老师的语气:和颜悦色。)

  8、老师的教诲(huì)让我终生难忘。

  (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注意“教诲”的读音,注意读得有真情实感!)

  五、课堂展示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1)杨桃是这个样子吗?

  (2)好——笑!

  (3)像……五……五角星。

  (4)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2、试着分角色读一读这个故事。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图、课、摆、座、交、哈、页、抢、嘻。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课、交、哈、抢”的注意要点。(预设:“课”注意左窄右宽;“交”注意上窄下宽。“哈”注意“口”小而偏上;“抢”想一想其它“扌”的字。)

  4、学生临写生字。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画杨桃》”,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词语练读。

  2、给生字组多个词,出示词语,多种方法训练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关于“杨桃”的故事?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一)品读第1自然段。

  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kào)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ér)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shí)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出示课件)

  1、看谁读得好,读出了哪些信息呢?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根本”是什么意思?4、你可以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5、开头点明文题——画杨桃,引起下文。

  6、哪些词语能看出我的认真啊?(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二)交流分享。

  想一想:我画的杨桃为什么跟别的同学画的不一样?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与分享吧!

  (三)品读第2—11自然段。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bān)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hā)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dào)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shěn)视(shì)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yè)画纸,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sù)了。半晌(shǎnɡ),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qiǎnɡ)着答道,同时发出嘻(xī)嘻的笑声。1、“哈哈大笑”也是在嘲笑!

  2、你体会到什么?

  3、思考:还有哪些句子有这样的表达?

  4、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反问句)

  5、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感叹句)

  6、你从这些句子说读出了什么?大家都在嘲笑我。

  7、思考:同学们为什么嘲笑我?

  8、审视:仔细看。写出了老师的严肃、认真。

  9、半晌:好长一会儿;半天,半日。

  这个词语说明老师在思考该怎样改变同学们的看法。

  10、“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

  破折号的作用:

  (1)表示转折;

  (2)表示解释说明;

  (3)表示声音的延长。

  (四)课堂展示。

  想一想,讨论一下: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五)品读第12—18自然段。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比一比谁读得流利!)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yuè)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huì)让我终生难忘。

  1、注意引号的书写。

  2、注意“教诲”的读音。

  3、省略号的作用: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明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看法错了。

  4、讨论一下:省略号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5、和颜悦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

  5、试着用“和颜悦色”说句子。

  6、老师的教诲是什么?

  (六)交流分享。

  老师说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七)课堂展示。

  1、同学们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你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中心点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同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做事情也要动脑筋思考啊!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画杨桃》”,一起来闯关吧!

  五、作业布置

  把这堂课的收获写到“我的小本本”上,搜集关于启示的小故事。

《画》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对装饰化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对实物的外形和色彩进行概括、提炼,学会夸张的表现方法。

  2、学习装饰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色彩关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概括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外形和色彩的概括和提炼。

  装饰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装饰画概括、提炼、夸张的方法。

  作业要求: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

  教学用具:

  装饰画范画、颜料、画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两张作品,一幅写生景物画,一幅装饰景物画。

  谈谈两者画面不同的风格。

  导入课题:《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二、欣赏·感受:

  1、《有圆礼帽的静物》-米尔顿·艾弗里

  他的作品舍弃了物体形体、明暗、色彩的细部变化,只是概括地勾勒出物体的外形,色彩多作平涂,显得简洁、明快,富于装饰性。

  2、作品《打开的窗子》有哪些地方与现实生活不一样?体现了装饰画的什么特点?给了你什么联想和感受?

  三、示例:

  教师对照写生画进行概括提炼,首先是外形的概括变形,再是色彩的提炼夸张。

  四、动手作: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

  五、展示评价。

《画》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通过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情境中感悟,朗读中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学习重点:

  1、会认8个字,会写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情景中感悟,朗读中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画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不仅大家喜欢画画,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瞧!(板书:玲玲)快来和她打打招呼吧!你来吧!

  师:我发现第二个玲你读的是轻声,读准了,谁还行?齐读。

  3、多好听的名字啊![板书:的画]齐读课题

  4、玲是这一课的生字,在这篇课文里还有许多生字,你瞧!

  二、识记生字

  1、[课件:带音节生字]你认识哪几个就领大家读哪几个?(抽生领读)

  你们都认识吗?自己快借助拼音读读吧!

  [课件:去拼音生字]这样你还行吗?自己先试试。

  2、咱们来玩个游戏吧!你看!这是什么?[出示:魔方]生字魔方。

  [师抛]怎么读?这个?会玩了吧?在小组里玩一玩吧!玩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开始吧!

  师抛生读。

  三、情境中感悟

  1.表演朗读,感悟满意。

  ①指名读玲玲一开始满意地端详自己的画句子。(出示句子)分男女读句。

  ②教师出示玲玲的画实物,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玲玲,看着自己即将参加比赛的作品心情怎样?

  ③学生带着这种心情表演端详自己的画,感悟玲玲的心情。

  ④学生带着表演中的感悟诵读,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⑤指名读,全班读。

  2.移情体验,感悟伤心。

  ①指名读玲玲哭了的句子,教师出示相关句子。

  ②分组读句。

  ③出示课件:(弄脏了的图),

  引导学生体会:一幅那么美的画被弄脏了,多伤心、多难过呀!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想些什么?学生移情体验,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

  ④指导学生感情读。

  ⑤指名读、男女读、全班读。

  3.展开辩论,感悟满意。

  ①指名读玲玲又笑了句子,教师出示相关句子。

  ②师:玲玲为什么又笑了?我们再读读想想!(出示两幅图:图1为弄脏了的画;图2为画上了小花狗的`画)

  ③师:玲玲为什么画小花狗?想想这儿还可以画什么?

  ④出示了三幅图:第一幅是玲玲一开始画的没有小狗的画;第二幅是弄脏了的画;第三幅是添上了小狗的画。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⑤学生展开辩论,体会到玲玲肯动脑筋,把画变得更美了!坏事变成了好事!

  4.角色表演,体会含义。

  ①自由读爸爸说的话,在小组中讨论读懂了什么?

  ②指名答。

  ③教师扮演爸爸说这段话,祝贺玲玲获得成功,学生扮演玲玲,表达此时最想说的话,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④指导背诵爸爸说的话。

  3.角色诵读,深化体验。

  (1)学生在小组里分角色演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2)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按角色演读课文。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l.教师介绍自己动脑筋把坏事变好事的真实事例.

  2.学生谈自己生活中像这样的事。

  赠学生名人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画》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识记生字。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好多事情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坏。你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课前准备:识字卡片、苏珊的画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设计: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一个叫苏珊的小朋友也特别喜欢画画,看,他画的漂亮吗?(出示苏珊的画)说起这张画呀,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那咱们快读读课文吧。

  从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

  2、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小红花作为奖励。

  3、谁愿意当“小老师”检查识字情况?(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互帮互学,解决困难,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理解课文

  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识字情况很好,你们能把课文也读这样好

  吗?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谁想到前面展示一下?大家来听,认真倾听别人读书是非常好的习惯。

  (指名读书,相互评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文中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预想课堂情境:

  生:老师,我喜欢读的是第四段,我要给大家读读。

  生读完后,师:我要和你握握手,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读的好。

  师:知道好在哪儿吗?因为你读出了苏珊高兴的心情。

  可苏珊为什么高兴呢?谁还能再这样读一读?我们读书就要这样,把课文读准确、有感情。谁还想读?

  生:我想读第六段。

  师:你认为自己读的怎么样?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生:我读出了苏珊得第一后的高兴心情。

  师:如果也你们觉得他读的有感情就为他鼓鼓掌吧!

  生:谢谢!

  师:就因为你读的好,你才得到了这么热烈的掌声,老师真为你高兴。

  生:我喜欢读第二段。

  师:第二段还用高兴的语气读吗?

  生:是伤心。

  师:为什么伤心呢?

  生:因为他把要画好的画弄脏了。

  师 :那你快读读吧。同学们觉得怎么样?

  生评价后师:平时你爸爸和你说话时用什么语气?(生畅所欲言)这篇课文中爸爸说了几次话?你认为怎样读合适?试着读一读。看谁读的象?

  读后问:你们喜欢文中的爸爸吗?为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抓住“他把坏事变成了好事”问,爸爸把什么坏事变成了好事?

  师:还有哪段要用高兴的语气读?为什么?读一读。

  师:我发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读课文读得用一个字说,那就是——

  生:棒!

  师:好了,现在咱们就把对每一段的感受送到课文中读一遍,要读出自己的滋味。

  小结: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你认为苏珊爸爸说的话有道理吗?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当时是怎样解决的?如果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做呢?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会认真倾听,在互评中提高自己。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使学生的见解得到充分发挥。

  反复阅读讨论,真正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其中情感。

  使学生养成遇事动脑的习惯,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指导“比、第”的笔顺。

  3、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4、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 惯。

《画》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尝试拓印树叶画,体验拓印绘画的乐趣。

  2.能围绕话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师幼一起收集各种树叶,并进行整理和清洁。

  课件准备:“树叶”组图;“手工成品图”图片。

  材料准备:收集好的`树叶;颜料、画笔、调色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树叶”,引出活动主题

  ——你认真观察过树叶吗?每片树叶的样子一样吗?

  ——树叶都有什么形状?像什么?

  二:出示手工成品图,发放材料,幼儿自由创作

  1.出示手工成品图,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示范树叶拓印画的步骤。

  3.幼儿自主选择树叶和颜料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展示,引导幼儿围绕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你画的是什么?

  ——画上用了哪几种颜色?

《画》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手形添画》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第二册第三课,属于 “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学习内容。旨在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并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探索手形的装饰与组合美,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手形画的魅力,激发对造型表现、欣赏活动的兴趣。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合作学习的乐趣。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手形的变化并进行联想,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生)手

  (师)你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啊?

  (生)写字、画画……

  (师)其实小手还有一个本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呈现〉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手影表演,大家觉得美不美啊?形状很生动,只可惜是黑白的,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画一画更美丽的手形画,来玩一个“手形添画”的游戏!

  板书课题“手形添画”

  (师)我们来比一比谁是“手形小画家”大家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初级任务:摆摆手形

  (一)任务呈现

  〈课件呈现〉

  手形图片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观察图片,自己尝试摆手形

  (师)请小朋友们根据图片试着摆一摆各种手形。

  2、师生互动,做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带领学生变换出各种有趣的手形。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请你跟我这样做”小游戏,先来活动一下手指。

  (师)大家做得非常好,可是最后一张图片还有一张大大的问号,哪位小朋友能想出更多不一样的手形呢?

  3、学生四人合作小组讨论:你还能摆出什么有趣的手形?

  4、请一们学生到前面,生生互动,做“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

  (三)展示交流

  (师)刚才我仔细地看了一下,发现这一个任务没有难倒小朋友们,所有同学都做的很棒,接下来有没有信心挑战中级任务?

  (生)有

  中级任务:描画手形

  (一)任务呈现

  〈课件呈现〉

  手形描画方法

  (师)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把手形描画下来。

  (二)自主学习

  (师)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尝试在纸上描画手形。

  学生自由描画

  (三)展示交流

  同组成员相互欣赏交流

  高级任务:联想添画

  (一)任务呈现

  展示学生尝试作业,引导学生观察所描画手形,大胆联想

  (师)这个手形,像什么?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物象。

  〈课件呈现〉

  2、转动所描画手形,让学生说说又联想到了什么?

  〈课件呈现〉

  3、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画。

  〈课件呈现〉

  4、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并板书

  (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手形画,你发现了吗?画手形画要先干什么?

  伸出小手 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添上几笔变成画。

  板书:摆,描,想,添

  5、出示活动要求

  〈课件呈现〉

  6、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三)展示交流

  相邻同学在作画过程中可作适当欣赏交流

  三、检测导结

  1、将学生有特点的作业粘贴在黑板上

  2、指导学生从“想象是否有趣“”添画 是否生动“两个角度说说你满意的作业并粘贴小红星,也可以给同学的作业提提小建议。

  3、教师点评作业。

  4、拓展延伸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组手形艺术

  〈课件呈现〉

  (师)大家说美不美啊,我们的双手真象是一位魔法师!那么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好好运用自己这双能干的小手,把我们的世界装扮的更加美丽多彩!

《画》教学设计9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孩子们捡石头、玩石头时,我发现他们对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爱不释手,并对石头展开丰富的想像:“这块石头象螃蟹”、“这个象苹果”于是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块,开展了“有趣的石头画”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敢于大胆想象、多方位观察,能根据石头的形象变出相应物品。

  2、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学习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主动与同伴分享其作品的独特之处。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棉签,水粉颜料,水彩笔人手一份。

  3、图片,几块画好的石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收到了石头国国王的一封信,他说在他的石头王国里到处灰溜溜的,难看死了,它想请小朋友帮忙把石头王国变的更漂亮?你们愿意帮忙吗?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讨论启发想像

  师:你们想怎么帮助国王把他的城堡变的多姿多彩呢?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像。

  (二)出示图片让幼儿欣赏不同的石头。

  (三)认识材料提出要求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

  师:现在我们去帮石头国王吧!请你们观察这些小石块,动动小脑筋,它的.形状像什么,适合画什么?

  2、教师出示画好的石头造型,引导幼儿观察

  3、要求:每块石头的形状都不同,我们可以挑自己喜欢的石头,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小朋友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4、作画过程:第一步:根据石头的形状用水彩笔在石头上画好图案的轮廓。第二步:用颜料或彩笔图上颜色。第三步:完成。

  5、要求:(1)保持画面干净。(2)安静操作,注意安全。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幼儿作画,教师个别辅导。帮助个别幼儿确定主题,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独立创造的快乐。(引导幼儿借助石头本身的外形,把它想象成某件物品,然后进行描绘。)

  (五)集中交流体验成功

  师:你刚才画了什么?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还是跟同伴一起完成的?

  1、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对幼儿合作及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将画好的石头送去石头王国。

《画》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认识8个会认字和4个生字,并能组词。

  3、引导学生学会书写“上、月、日、马”,并掌握出现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4、教学重难点:能正确书写4个会认字并掌握它们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内容分析:

  《看画识字真有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二课。本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儿歌,第二部分是会认字和会写字的书写内容。儿歌分别写了红日、月牙、河水、火苗、鸟儿、小、马儿。此外,文中还印有一些图和有关象形字。教材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借助图与字的关系帮助识字。

  学生分析:

  学生刚学完汉语拼音,急切需要接触汉字。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努力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使学生热爱语文课学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设计思路: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是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规律,本课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看画识字,在情境中识字。课堂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出示太阳、月亮、马、鱼的静态画面,让学生说说:图上出现的是什么?

  2、出示课件:出示日、月、马、鱼的象形字及相应的画面让学生猜一猜,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师讲解;这是古代人用于记录事物的符号,是一种象形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很多都是象形字。

  3、导入新课。

  点评: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课件出示的.图画、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看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音节。

  2、用“○”和“△”。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生字,再反复拼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5、让学生遮住拼音,自己自由读课文:看看是否能读准字音。

  6、出示课文(去掉拼音部分),老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1)让学生读句子。

  (2)读错字音时要及时出示拼音让学生再读。

  7、小结表扬。

  点评: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读音。学生在反复的读,合作的读中基本上能掌握生字,会认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识字。

  贴出8个会认字和4个生字。

  1、师: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些字是最容易读?你能不能读一读?

  2、学生选择自己能认读的字读读,读得正确的,请他当小老师给同学们带读。

  例:当学生选择读“火”字时,先出示课件:火(图)再出示huo、火,让学生先看实物图后再读。

  3、学生找出课文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

  师:同学们把这些字都读得非常准确,下面老师向同学们挑战,你们能找出课文中出现这些字的词语或句子来读一读吗?谁能有信心读好?

  4、学生选择一个字来组词。(可组两个或三词语)

  点评:容易掌握的字,让学生互教互学,争当小老师;难掌握的字,通过图画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形象记忆,教法灵活。

  四、指导学生学习会写字的笔画、笔顺和学会书写。

  1、出示四个生字,让学生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2、师导:谁能帮助他(她)把这个字记好?(从中指导学生说出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3、指导书写。

  (1)教师示范写(正确讲述难写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学生书写,每个字写二至四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学生的写字情况,包括笔画是否写对、笔顺是否正确、写字姿态是否规范等)。

  (3)师生互评共赏。(写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不足之处要及时指出、纠正)

  点评:教师重视示范书写,并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学生书写的正确、端正、整齐,注意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五、做游戏,巩固学会的字。

  游戏:摘果子

  1、出示画:“苹果树”,树上的“苹果”是一个个字。

  2、让学生摘果子:你会读哪个字就摘哪个“果子”,并带大家读一读。

  3、总结。

  通过活动和游戏,巩固识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乐记。

《画》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四个字。认识2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重点】

  正确的认读本课的认读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在讲课时,要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书诗句,然后引导学生弄懂每行诗在字面上说的是什么意思,再结合看图和启发学生回忆郊游时看到的景物,让学生思考诗句内容,然后再让学生把课文完整的读一读。反复朗读后达到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幻灯出示谜语。

  猜谜语:

  远远看去山是绿色的,走近一听水没有声音,春天已经过去了,花儿却盛开着,人来了,鸟却没被吓的飞走。

  猜猜看这是什么?

  二、学习古诗

  多媒体课件展示诗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读古诗。看谁能正确的将诗读下来。

  2、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的'好。

  3、老师范读:

  幻灯出示古诗。

  4、指名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三、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1、幻灯片出示本课中的生字:

  ⑴自己借助拼音读读本课的生字。

  ⑵指名读读生字,看能不能正确的朗读出来。

  ⑶同桌互相检查读音。

  ⑷齐读生字。

  ⑸去掉拼音后,看能不能将生字读正确。

  2、给生字和拼音找朋友。

  课件演示将生字的读音和生字之间连线。

  四、带着生字的正确读音再读课文

  五、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教学后记〗

  学生齐读齐背都相当好,但单个检查时,有很多同学背不过。在今后应加强个别检查,以防某些同学滥竽充数,使每个同学都认真自觉的学习。

《画》教学设计12

  一、案例背景信息

  学科/领域:英语

  年级:七年级英语(7B)第三章

  所用教材版本:外语教学与研究版/广东教育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为有效课堂做好出乎意料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在英语看图作文教学实践中,即使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但整个教学过程也要融入师生共同参与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悦,也要充满着美丽的想象;在祥和活跃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淋漓尽致地张扬。

  (二)内容分析

  看图作文就是把画面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英语写作训练的最佳途径,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富有条理的语法组织表达能力。看图写话的画面是静止的,而且比较单调,只要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也可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起来。

  (三)学生分析

  很多初中生尤其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惧怕看图写话。在看图写话过程中往往出现不知从何下笔,抓不住要点,词不达意,语言单一,语法错误等诸多问题。在自我意识上,学生易受师说感染,习惯依赖“拐杖”蹒跚学步。以往老师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行为和知识的传授和单一的技能培养,很少关照学生素质的培养。所以,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这是一个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比较集中的班级,学生每人都拥有一部供学习专用的电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资料,想像中描绘恐龙。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提振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从易到难,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提高要求——达到教学的目的

  3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理想愿景。

  (1)现实生活中没有恐龙,学生要认识它们,只能通过标本,图片,资料和想象,与真实情境中的实物相比,信息技术更为安全、经济,而且它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实世界中难以获得的信息源和经验等。

  这节英语看图作文课,不仅仅以写作为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英语写作入门过程中难免会有畏难的心理,下笔作文时难免会缩手缩脚,缺乏自信心。因此,紧凑的教学环节和灵活生动的教学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方法、内容运用得当就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2)个别同学也很有可能会趁此机会浏览其他的与课堂内容无关的网页,或者上QQ与他人进行聊天,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所以课的导入要新颖,环节要紧凑,让学生即兴参与,全力投入,无暇顾及其他,效果自然会好。

  三、教与学的过程

  上写作课之前,我刚刚教完“Dinosaurs”课文中简单描述的几种恐龙的形状。趁着学生们还有一点点印象之时,我决定从画恐龙入手,把看图作文的技巧轻松地教给学生。一上课,我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画画。“上英语课画画?不会吧?!”“老师,你原来是不是美术老师改行教英语的啊?”学生们好奇地问,我示意他们保持安静,然后打开电脑,在程序—附件—画图里画起恐龙来。学生们也饶有兴致地看着我的动作。

  我画了一只奇特的恐龙:大大的头,尖利的角,锋利的牙齿,彩色的翅膀,又长又细的尾巴……学生们都笑出声来,我问他们:What"s this?他们马上会意地回答:It"s a dinosaur!我高兴地称赞他们聪明。然后,我又问学生这只恐龙有什么特征,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侃谈起来:a big head,two sharp horns,sharp teeth,colourful wings,long and small tail…之后,我立即动手组织段落文字,并借助投影展出下列英文。“This is my dinosaur。Its name is Thunder。It has a big head and two sharp horns。Thunder looks like a bird because it has two colourful wings。It has sharp teeth,but it only eats mice and fish。It has a long and small tail,it" so nice !”学生们全神贯注地盯着看,有的还跟我念了起来。这时,我故意问:“This is my dinosaur,what about yours?”我要求他们画出自己设计的恐龙来,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出来。大家兴奋地在自已的电脑上画起恐龙来,不会画恐龙的学生则在网上找到了现成的恐龙的图片和文章。

  我在教室的四周巡视了一会儿,很多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老师,‘粗脖子’的英语怎么说?”“‘公主’怎么说呢?”……我便趁此机会告诉他们要养成查英语字典的习惯,这样便可以增加词汇量。平时比较懒惰的学生这时候也变得很有兴趣。

  片刻之后,很多学生便完成了作业。我利用“网上邻居”的共享功能把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几个学生的作品,用投影仪放出来,他们的画法虽各有特点,但不失可爱,英语用得虽少但有自己的词汇,学生们哈哈大笑起来。我便赞扬这几位同学的描述很有创意,平时较少受到关注的同学高兴得脸都红了。我不断地展示着部分同学的作品,指出他们各自精彩而有创意的地方,比如“eat mud”“drink milk”“run fast”“look after babies”and so on。学生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我从不吝啬赞美。大家受到鼓舞,纷纷主动地介绍自己的作品……课堂沸腾起来了。

  最后,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提纲(短语)连成一段文章。大家一气呵成,我在投影仪上一边批改一边评论。尽管有很多语法错误,但我告诉他们不要紧,只要勇于表达,坚持下去,错误会越来越少,英语学得会越学越棒。

  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我问学生对今天的英语课感觉如何,同学们十分响亮地回答说很有趣,我顺势告知他们今天上了一节看图作文课。啊?!他们都惊奇地瞪大了眼睛,都说平时看到作文就害怕,今天怎么……我微笑着说:“平时给同学们的是别人画好的图,今天是给大家机会画图,自己作文,两者之间的角色调换了一下,但方法是相通的,都要发挥想象力。

  四、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以课程创新为目的。而课程的创新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中心位置的确立,要求教师不应是督促者,而应是促进者或合作者。教师必须与学生真诚对话,提出富有想像力的思考题,鼓励学生借助一切教学手段寻找信息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了,才会努力学习。这节课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改变了一下方法,学生就有了极大的兴趣和参与欲,这一点对我的启示很大。因此,我认为:教,需要不断地研究其教法,不断地转换其教的模式,不断注入新颖活鲜的素材,课堂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阵地;反之,只能是荒废光阴,误人子弟。学,在一定程度上十分需要外力地推动,给学习的主体更多的灵感场景,使主体的主动性更趋于自然生成。一旦学生有了主动性,思维肯定会活跃,表现欲一定会骤然奔放,教与学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老师教书的快乐才能显现出来,学生学习的快乐也能完全表现出来。所以,利用一切有效资源,把生活引进教材,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留给老师才是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的真谛所在。

《画》教学设计13

  一、 教材

  1.教材分析

  同一幅画学习的设置特挑选了美术史上以色彩表现见长的印象派画家凡高的名作《向日葵》,进行一次有趣的赏析、临摹与组合的学习活动。学习同一幅画活动方式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训练学生调色涂色的技能和色彩画的表现技巧,提升对美术名作的鉴赏水平,提高同一幅画美术绘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它的意义在于运用色彩这一美术语言来与美术大师对话,体会美术语言的魅力,获得艺术情感的熏陶,在临摹与组合游戏中感悟和体验艺术带来的美感与快乐。一般多数学生对世界名画《向日葵》曾经耳闻目睹。《向日葵》占据了教材较大的版面,并配上富丽堂皇的画框,显得特别珍贵而富有视觉感染力,诱发学生崇尚美和珍视世界文化的强烈意识,从而对美术学习充满热情,学生自主的视觉愉悦需要也得到满足。

  2.学情分析

  学习活动为临摹练习与组合成画。本课的教学分两部分进行,这里的临摹并非写实地临摹《向日葵》的原始模样,而是临摹《向日葵》的色彩。所以教材右页上有一幅对原画进行了马赛克处理的作品,眯眼远看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向日葵》,该画上分出五十个方格,每小块内呈现出不同的色块,这里的色块就是世界名画《向日葵》所用颜色。临摹这些颜色,需要进行涂色练习和色彩临摹的学习,临摹颜色实际是局部临摹,学习效果完全可以达到。只有将涂好色的方块按固定的位置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完成世界名画《向日葵》的整体临摹。本教学将枯燥的涂色练习置于有趣的组合活动中,使学习变得轻松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力,增强学生的班级集体意识,获得成功感。

  二、教法

  讲授法、示范法、游戏教学法、观察法比较法、练习法。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3.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色彩知识,了解与掌握配色、调色、涂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与观察能力。采用的工具为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及调色用的清水等,根据学生平时所带的水彩笔、油画棒,进行分格临摹涂色练习,并集体组合成名画《向日葵》。

  教学准备应考虑全套的水粉画工具,大白纸l一2张,并完成一部分的涂色范式,要布置学生带好铅笔与尺子,以备画格子使用。

  本课教学策略,应以调色练习为基础,选择教材名画作品中的色块进行临摹为重点,个体临摹与集体组合为活动组织方式,展开对同一幅画的欣赏、识色、调色、临摹表现及组合再现。

  教学设计可作相应的安排:欣赏讨论、感受色彩美一认知色谱,配色调色练习一对比练习,获得方法一提出规则,选择任务一个体临摹,集体组合一作业评述,再赏色彩美。

  五、教学重点

  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六、教学难点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以及色彩的调节练习。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欣赏《向日葵》。

  2.引导提问:

  你见过这幅画吗 ?

  对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

  3.导出新课,板书课题:同一幅画。

  (二)探索体验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 ?

  (1) 观察与识色。 (2) 提问。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么样调配出来的呢 ?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体验1:根据教材提示,用大红与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 ? 为什么 ?

  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先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体验 2 :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

  小结:通过这一方法可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这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颜色了。

  体验3: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 学生自由交流。

  体验 4:从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 (G5) ,这一格是由 24 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颜色相对比。我们一起调出这些颜色并涂画在纸上。

  (三)师生合作,共同探讨。

  分工合作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是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组合,可拼成一幅有丰富色彩的《向日葵》。

  1.画格。教师事先画好一个4×6的表格,5×10的大格图,共有4×6×5×10=1200格小格图,共学生共同完成作品应用。培养学生的共同创作精神。

  2.选择与分工。将横排 A - J 与竖排 l 一 5 交叉组成编号,选择你喜欢的一块。选择马赛克处理后的画作的方格时,分工要有协调,别人已选的不能重复。教师调控方格被选情况。首先让学生自愿选择,然后教师再对重复选择和没被选择的方格进行调整。学生超过50人时,我们现在的学生班级人数都超过50人,较难的方格可被重复选择,保证组合成《向日葵》整幅画作的完整性。

  3.临摹涂色。按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涂色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

  4.集体组合时应让学生注意A-J与l一5的坐标准确定位,不可随意放置,教师可进行范例定位演示,起启发作用。

  5.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四)组合展示

  1.让学生按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一部分。

  2.引导学生眯眼看,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五)评价交流,进行总结

《画》教学设计14

  沙画教学分析

  沙画,新的艺术形式,因为现在沙画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都想了解沙画,想学习沙画这种艺术,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出现在各大舞台,各种场合。

  沙画,已经开始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很多人在婚礼上开始通过婚礼沙画来见证自己的幸福。沙画在商业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企业宣传片,产品发布会,开幕式,闭幕式,晚宴,生日宴,企业年会,客户见面会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除了学会基本的手法与技巧,后期必须通过技艺将它表达出来。不仅要学习沙画视频的绘画技巧,还要学习沙画现场表演的技巧。对沙子的掌握控制,对画面的感觉,以及思考如何将这一切综合起来的能力。沙画师不仅要表现多种多样的人物类型,还要表现一些画面的背景,整个画面的构图,画面出来的效果,还要尽可能的表现出独特的创意。

  沙画形式

  按照形式可分为“静态沙画”“动态沙画”“动画沙画”,“静态沙画”是指不限制时间,精细绘制的单幅沙画作品,“动态沙画”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连串的主题画面表演;“动画沙画”是指表演的绘画内容于事先设定好的图形之间有关联性变化按照色彩可分为“黑白沙画””单色沙画”“彩色沙画”“黑白沙画”灯光为白色,标准黄沙在灯光下显示为黑色效果“彩色沙画”灯光为变幻彩色,任意颜色沙子在灯光下显示为彩色效果。

  沙画构图的表现

  沙画师要表现独特的构思和意境,必须从“设计画面”到“表现方法”,进行一系列独特的设计。构图问题不解决,构图的形式就得不到充分表现。画一幅风景画,首先要有主题、画意及纸上的置阵布势。“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的'经验之谈,就说明了沙画制作中构图取势的重要性。

  一、风景绘画之前,对初学者来说,最好用手作为取景框选择构图,这样比较容易、方便。风景绘画更为广泛,从建筑物、大街小巷到森林、港湾、小溪、名山大川,一切可见的景物,都可以选作沙画绘画练习。但都应围绕丰题,进行观察、比较,最后确定在哪个角度绘画比较合适。

  二、作画时,要运用透视关系去探索。如所处的地势高,视平线就高,看见地面的东西就多;所处地势低,看见地平面的东西就少,近景物体就高大。

  三、景物沙画画面的“势”即“趋势”、“气势”问题。在沙画制作画面人物、风景中,都有这个问题。一幅作品有没有气势,都和呼应开合的大“趋势”有关,都需要在生活中体会、感受、想象和发挥;都需要在构图上苦心经营,组织和加工。为了表达画意,使“势”得到加强,对于具体的细节,必须有所取舍扬抑,不可将所看到的东西一一罗列出来。在沙画构图处理上要有主次、虚实。通过取舍、概括、选择等组织好画面,分清主次、远近以及对视觉中心的考虑与安排。

  学习步骤

  沙子的掌握技巧是沙画师的首要技巧。沙画不以线条取胜,不建议刻意求工整,多画多练多想,熟悉沙性后自然会有提升。

  首先练习手对沙的流量和力度控制,其次练习基础的洒、抹、擦、点、按、划、漏、勾、等基础手法,并有目的的尝试绘制简单图形,临摹成功的沙画作品并尝试分解画面临摹,尝试练习将多个画面动态性的连贯表现,配上音乐进行规定演出时间的绘画练习,虚拟命题创作主题动态沙画作品,培养自己良好的音乐感觉,为各种风格沙画作品选配背景音乐。

  沙画的基本手法

  基本手法是学习沙画的基础,也整个沙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房鑫老师在沙画领域多年,深知沙画基本手法的重要性。正所谓厚积薄发,打好手法基础能对今后的进一步沙画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

  洒、抹、擦、点、划、漏、勾等各种手法,在练习时还可创新更多手法,以上手法的实现是要充分调动手的各部位才能实现,包括手指指尖,指甲,指腹,手掌,掌根,手背等,不同部位有不同效果!

  1、洒分为:平洒、泼洒、抓洒和交叉洒。

  2、平洒适合大面积铺画面,泼洒适合于按照心里构想的图形做铺垫,交叉洒用于将整个画面两边快速铺满,撒沙子的高低也会影响铺洒的速度和效果。

  3、擦用于擦除图形外不需要的部分,能快速形成画面的明暗对比,手掌根部,大拇指靠掌心部分等手相对丰满的部分都可以擦出不同效果。

  4、点是修饰性技法,常用来刻画细节和增添画面特殊效果,比如人眼球的高光,夜空中的星星,各手指都可以作为点的工具。

  5、划在需要描绘象树干,电线杆等相对粗的物体时用到此手法,可以单指或双指,多指并用,粗细不同,也可以双手同时并用作画。

  6、漏:把沙子攥在手里并握紧拳头,靠拳头的松紧控制沙子的流量,线条会产生粗细的变化,同时在快速移动时,手的高低变化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此手法主要用来描绘图形。比如线条画不好,一般是漏沙的手法没有掌握。

  7、勾:食指和拇指最常用,其他手指做辅助,主要用于整体造形和细节刻画,勾勒时还可结合指甲刻画细致局部。

  以上是鑫时代沙画沙画师房鑫对常用的基本手法的相关介绍,以洒、抹、擦、点、划、漏、勾等各种手法为主,在练习时还可创新更多手法。以上手法的实现是要充分调动手的各部位才能实现的,包括手指指尖,指甲,指腹,手掌,掌根,手背等,不同部位有不同效果!

  画面构思故事性

  1、清晰的思路;

  2、鲜明的识别。

  沙画师对于相应的配色和场景设计也会进行多次的比拟,所以我们在镜头之前看到的沙画都是经过沙画师反复推敲和实现才有的,可以说是艺术品和精神层次的完美结合。传统的艺术品难免给人一种太过阳春白雪的感觉,而沙画的出现,让艺术和故事结合到一起,这种事性的表现让沙画艺术显得更为特别。

  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需要从中提炼能够转化成图形画面的元素,进行基本创作,在截取信息时注意把握整个事件的脉络,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客户的标志和名称等重要信息怎么出现!

  观赏性

  1、画面的效果。

  2、画面的转换。为了保证视觉效果呈现的很完美,所以沙画师通常都是会将同样的场景制作很多遍。并且要保证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不太突兀。这就需要沙画师对每个画面效果都做到心里有数。

  画面转换技巧

  1、构思画面时注意故事的完整性。

  2、画面转换时注意关联的元素。

  3、转换画面时的手法要自然衔接。

  4、画面转换时的画面效果塑造

  画面创作技巧

  1、阴文画面(适合表现细腻图形,如建筑花卉等)。

  2、阳文画面(适合表现特写画面及物体)。

  3、线条勾勒画面(适合表现形体线条)。

  4、特殊效果画面(适合表现气氛和意境)

  背景音乐

  在完成场景的大概设计之后接下来就是背景音乐的选择,很多人认为音乐可以随意选择,其实事实不然,选择沙画背景音乐作用是非常注重意境的。

  风格

  根据演出内容不同有中式与西式的,古典于现代的,动感节奏等,用于渲染表演气氛时长:一般演出时间从5—10分钟不等,常规下载的音乐无法满足其时间要求,所以需要选择适合的音乐精心剪辑,才能配合表演时间!

  要求

  需要剪辑拼接和裁减音乐时,最好选择音乐节奏便于增减的,例如有过门,有间隙部分的音乐。

  选择适合的沙画音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经过慎重的了解,慎重的选择,才可以找到一个适合的音乐,在沙画视频中或者沙画现场播放。这对于沙画的公司来说是一件简单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众多的沙画制作公司需要关注到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编辑

  在沙画上来讲,沙画剪辑也是非常重要的,是最关键的收尾环节。沙画师录制出来的视频色彩是否美观,绘制过程的画面和音乐的节奏等是否配合,这些都要靠后期编辑来做。

  1、格式:在演出时,都会同步录制绘画过程,演出结束后向客户提供高清视频文件存档。或者制作沙画视频的时候,客户对后期会有更高的要求,不管是画面还是视频格式方面。

  2、软件:由于大家水平各不相同,这里建议使用简单易用的视频编辑软件”会声会影”,可去网上下载,利用此软件可轻松将视频文件从摄像机中导进电脑进行编辑和输出!会声会影做为最简单的视频剪辑软件,但如果客户对沙画视频有更高的要求,比如一些特效方面,这就得需要用到AE了。

  以上为鑫时代沙画工作室,对沙画学习的一些总结,但这也是文字理论上的一些知识,要想真正的了解沙画,学习好沙画,还是得需要在实践中,去真正的接触沙画,尝试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实践中不断的练习,学习;通过实践,在绘画中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

《画》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6个生字,会认2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

  3、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为什么只有小花猫画的鸡蛋才像鸡蛋。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6个生字,会认2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为什么只有小花猫画的鸡蛋才像鸡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会认2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最后一段,了解只有小花猫画的才像,其他的小动物都画得不像,了解山羊老师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画画得像什么。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3个生字,会认2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最后一段,了解只有小花猫画的才像,其他的小动物都画得不像,了解山羊老师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画画得像什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鸡蛋,这是什么?

  2、讲述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

  3、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连贯,思考,有什么明白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

  3、他们画的鸡蛋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把他们的作品送回家?

  4、老师看到他们的作品,有什么感觉?自由朗读最后一段。思考:谁画鸡蛋?谁画得最好?哪里看出?

  5、指名回答,让学生了解只有小花猫的画山羊老师才满意,其他的都觉得很奇怪。

  6、齐读最后一段。

  四、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容”。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0、画鸡蛋

  小猴小兔小猪 小花猫

  桃子萝卜大肚子鸡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复习巩固2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

  3、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为什么只有小花猫画的鸡蛋才像鸡蛋。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3个生字,复习巩固2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为什么只有小花猫画的鸡蛋才像鸡蛋。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0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

  2、“生字开花”游戏。、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色性格,明白其中的道理。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2、分组交流2-5段。为什么小花猫画得最好;其他人画得不好?找出相关词句分角色朗读。

  3、全班交流,指导读出角色性格特点。

  4、指名表演读2-5段。

  5、齐读全文,你想对小花猫说什么?对其他人说什么?

  教师引读这一段。

  6、思考:为什么只有小花猫画得像?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楚”。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四、练习。

  ( )的小猴 ( )的小猪

  ( )的小兔 ( )的小花猫

  ( )的山羊老师

  五、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预习古诗。

  板书设计:

  20、画鸡蛋

  小猴 容易

  小兔 会了

  小猪 时间早,先睡

  小猫 一边看,一边画(最好)

  课后记:

【《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画》教学设计01-22

画的教学设计09-07

《画》教学设计07-02

画教学设计01-29

《画》教学设计06-14

画的教学设计09-02

画的教学设计10-08

《画》教学设计精选10-08

《画》的教学设计10-09

画杨桃教学设计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