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课前准备
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宽带网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自主完成习作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2
【我的发现】
这项活动是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具有偏旁表义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习伙伴的提示,点明了编写意图,对学生的自主发现是一个指引,教学中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特点,掌握识字方法。
〖过程建议〗
1、我的发现:
出示打乱排列的12个字,开火车读字、组词。
小组合作把这些汉字分成三类,学生汇报分类结果,教师出示按偏旁分好的三类字。
自由读字,边读边观察字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交流发现。
2、我会认:
⑴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会的可请教别人)自己想办法读准生字字音。
⑵ 同桌抽卡读字、组词。
3、扩展练习:
找朋友。为 再各找几个朋友。看谁找到的多。
猜一猜。出示生字“瞪、沥、锌……”猜一猜,它们的意思和什么有关?
【日积月累】
这项活动包含数量词运用、积累词语,读背儿歌等三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学会给数量词搭配事物名称,巩固生字,积累词语,扩大阅读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积累的愿望。
〖过程建议〗
1、我会填:
⑴ 出示数量词,要求学生读后自主填写。
⑵ 组内交流不同的答案。
2、我会读:
⑴ 出示词语。要求学生自由练读,把不会读的做上记号。
⑵ 同桌互相读词语,互相帮助。
⑶ 组内检查读、打量。
⑷ 指名做小老师领读词语。
【读读背背】
〖过程建议〗
1、自由朗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把儿歌读通顺。
2、组织交流。你都读懂了什么?
3、同桌互读儿歌,然后在组内展示读。
4、指名读儿歌,大家评议。
5、练习背诵儿歌,开展“我会背”比赛。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讲合作做成的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尊重、谅解他人。
〖交际准备〗
课前划分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一件事,必须做到组内人人参与;每组办一期关于团结合作力量大主题的小报(以搜集词语、谚语、警句为主)。
〖组织过程〗
1、举例启发:
教师先讲一个关于合作的故事,让学生讨论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发。
2、组内交际:
先想想自己和其他组员合作完成了什么事,是怎样合作完成的,再在组内以对话方式进行交流,可一人先说,大家随时补充。
3、全班交流:
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评出哪组做得最好,评一评谁讲的好,并说出理由。
4、展示小报:
各组出示合作完成的主题小报,说说是怎样完成的,并全班自由下位进行参观交流。
【展示台】
这次“词语擂台”中要求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教师在课前可结合口语交际活动提前布置搜集,整理工作。
1、各组展示关于“团结合作,力量大”主题的小报,介绍小报特色。
2、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可搞“词语接龙”赛。)
3、交流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词语、警句等。
4、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自由写到黑板上,全班交流。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读“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并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出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让三个同学扮演句号、感叹号、问号,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再各说一句话,表示自己扮演的标点应表达的语气。
感叹号:同学们,我是感叹号。(手指头饰)这就是我的形状,小棒槌下加个点儿。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问号:(一副沉思状)我的形状像只小耳朵,大家叫我小问号。当你写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马上跟在句子的尾巴上。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句号:我是小圆圈--句号。当你写完一句话,就得把我放在句子末尾的右下角。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了我,话就是说个没完没了。
2、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3、组内读句子,比比谁读得好。
4、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5、游戏强化。每组派两个人参加比赛,俩人背对背,师指句子,一人读,另一个人写出标点,大家用掌声鼓励获胜小组。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a.轻声读读8组形近字和生字带出的词语。
b.小组交流识记10个生字的方法。
c.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识字方法。
d.变序抽取字卡,以竞赛的形式认读、扩词。
2、我会连。
a.明确。
b.动手连一连。
c.同桌交换,互相订正。补充练习:
追赶 羽毛
搅拌 羊群
抖动 水泥
晴朗的 馒头
香甜的 财富
宝贵的 天空
3、读读背背。
a.看课件或文字补充材料,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b.读节气歌和二十四个节气。
c.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节气歌”的意思。
d.背诵“节气歌”。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1、口语交际:
保护文物: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2、习作:
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
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在习作活动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3、我的发现:
读一读2个例句和小林、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
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4、日积月累:
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5、宽带网:
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学习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教学策略
引导为主,少讲多练,以练说带练写。
教学重、难点
1、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2、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课前准备
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我的发现”:
⑴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⑵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2、了解句子的特点和作用:
句子的后半部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另外找出相似的句子写、读。
4、举一处景物仿写。
二、积累对联
1、读对联。
2、找出欣赏的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例: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
一径对半帘 竹阴对花影 云满地对月笼纱
3、读、记、吟。
4、另举几例对联。
三、了解宽带网的知识
1、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2、交流方法:
⑴ 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⑵ 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⑶ 老师的建议:《语文园地五》
① 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② 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③ 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四、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揭示话题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
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
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一、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⑴ 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⑵ 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三、内容
1、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2、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四、畅所欲言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五、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
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article/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article/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四、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2、请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3、明确要求。
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受到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四、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三、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2、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四、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五、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一个启发。
六、作业
自行修改,并工工整整抄在作文本上。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7
【我的发现】
这项活动是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具有偏旁表义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习伙伴的提示,点明了编写意图,对学生的自主发现是一个指引,教学中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特点,掌握识字方法。
〖过程建议〗
1、我的发现:
出示打乱排列的12个字,开火车读字、组词。
小组合作把这些汉字分成三类,学生汇报分类结果,教师出示按偏旁分好的三类字。
自由读字,边读边观察字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交流发现。
2、我会认:
⑴(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会的可请教别人)自己想办法读准生字字音。
⑵同桌抽卡读字、组词。
3、扩展练习:
找朋友。为再各找几个朋友。看谁找到的多。
猜一猜。出示生字“瞪、沥、锌……”猜一猜,它们的意思和什么有关?
【日积月累】
这项活动包含数量词运用、积累词语,读背儿歌等三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学会给数量词搭配事物名称,巩固生字,积累词语,扩大阅读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积累的愿望。
〖过程建议〗
1、我会填:
⑴出示数量词,要求学生读后自主填写。
⑵组内交流不同的答案。
2、我会读:
⑴出示词语。要求学生自由练读,把不会读的做上记号。
⑵同桌互相读词语,互相帮助。
⑶组内检查读、打量。
⑷指名做小老师领读词语。
【读读背背】
〖过程建议〗
1、自由朗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把儿歌读通顺。
2、组织交流。你都读懂了什么?
3、同桌互读儿歌,然后在组内展示读。
4、指名读儿歌,大家评议。
5、练习背诵儿歌,开展“我会背”比赛。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讲合作做成的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尊重、谅解他人。
〖交际准备〗
课前划分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一件事,必须做到组内人人参与;每组办一期关于团结合作力量大主题的小报(以搜集词语、谚语、警句为主)。
〖组织过程〗
1、举例启发:
教师先讲一个关于合作的故事,让学生讨论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发。
2、组内交际:
先想想自己和其他组员合作完成了什么事,是怎样合作完成的,再在组内以对话方式进行交流,可一人先说,大家随时补充。
3、全班交流:
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评出哪组做得最好,评一评谁讲的好,并说出理由。
4、展示小报:
各组出示合作完成的主题小报,说说是怎样完成的`,并全班自由下位进行参观交流。
【展示台】
这次“词语擂台”中要求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教师在课前可结合口语交际活动提前布置搜集,整理工作。
1、各组展示关于“团结合作,力量大”主题的小报,介绍小报特色。
2、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可搞“词语接龙”赛。)
3、交流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词语、警句等。
4、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自由写到黑板上,全班交流。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1、口语交际:
保护文物: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2、习作:
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
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在习作活动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3、我的发现:
读一读2个例句和小林、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
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4、日积月累:
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5、宽带网:
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学习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教学策略
引导为主,少讲多练,以练说带练写。
教学重、难点
1、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2、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课前准备
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我的发现”:
⑴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⑵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2、了解句子的特点和作用:
句子的后半部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另外找出相似的句子写、读。
4、举一处景物仿写。
二、积累对联
1、读对联。
2、找出欣赏的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例: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
一径对半帘竹阴对花影云满地对月笼纱
3、读、记、吟。
4、另举几例对联。
三、了解宽带网的知识
1、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2、交流方法:
⑴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⑵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⑶老师的建议:《语文园地五》
①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②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③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四、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揭示话题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
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
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一、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⑴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⑵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9
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整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2、教师撰写范文《颐和园导游词》,准备录像短片。
教学目标: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
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
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课件录像——北京颐和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到北京颐和园来游玩,我是颐和园旅游公司的导游,大家可以称我为“小廖”,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到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魅力。
2、师:录像短片中的小廖是干什么的?
生:导游员。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开篇语”。(板书:开篇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设计意图:现在,出外旅游是一件很普通、时尚的事情,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 “导游词”只是初步的认识、了解。导课一开始,我就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录像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和回忆了旅游的真实情境,对导游词的开篇语有了初步的认识。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出示习作要求,教师讲解: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
师:从资料袋中,我们知道了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还可以说一说这个景点的传说及相关的故事。)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要适时提醒游客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设计意图:在习作开始之前,先让学生明确这次的写作要求,帮助学生审清、理解题意很重要,加之教师的讲解,重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自我审题习惯的培养,导游词的写作纲要基本呈现。
二、阅读范文,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颐和园导游词》(附后)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开篇语、景点简介、选取景点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开篇语,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李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景点简介,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写出这个景点所处的位置,建筑面积,现在的景色和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例文第2自然段)
选取景点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移步换景,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形象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之余,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3———6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
(适时板书:开篇语、景点简介、选取景点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具体、形象,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先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写作内容真实、语言生动、具体、形象,地点转换有顺序、适时提示安全、文明)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首次接触到导游词,所以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范文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阅读与方法相联系,直观、形象地学到了导游词的协作方法,对写作步骤了如指掌,并将写法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秦兵马俑导游词》。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3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颐和园我们刚才看到了,现在,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口头编写一篇《秦兵马俑导游词》,该怎样写?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开篇语”“景点简介”“选取景点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这次口头编写任务,充分发挥了小组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动性,组员在本组交流、学习中可以充分表达,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学生可以进一步感悟到导游词的写作方法,同时也可以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另外,《秦兵马俑》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感兴趣,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除了《秦兵马俑》,你还想介绍哪些景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异彩纷呈,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强化了学生的认识,由于口头表达的基础,学生会感到写导游词不是一件难事,兴趣浓厚,下笔如有神。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的指导,有利于“特色内容”的选择,教师当堂简单、适当的点拨,轻松地帮助学生选好了习作材料。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带有厂字头、穴宝盖的生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理解并积累表示笑的词语。理解积累由意思相近或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语。
2、熟读《弟子规》片段,积累语言。
3、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學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辨识规律,自主识字
1、出示相关图片,朗读词语:厨房、厕所、车厢、大厦。
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点?
2、引导学生了解厂字头。厂字头的字往往与房屋、处所有关。
3、再次朗读词语,正音:厕。
4、出示相关图片,说说“窟窿、洞穴、窑洞”的`区别。
5、朗读词语:窟窿、洞穴、窑洞、窄小。正音:“窄”读翘舌音。“窿”读第二声,在“窟窿”中要读轻声。
6、比较这组生字的相同点。理解穴宝盖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
板块二、读演结合,积累词语
1、出示“字词句运用”中描写笑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2、这些词语都是描写笑的,
但有些不同,请任选一个,为大家表演。
学生表演之后,引导学生辨析词语含义的区别。
3、再次齐读词语。你还知道其他关于笑的词语吗?
4、刚才我们通过表演理解了词语含义的区别,现在老师要提高难度了,请大家不用表演只用声音和表情来表现下列词语的含义。出示:
连蹦带跳、难为情、和颜悦色
指名读词语,评析。
现在我们把词语放回句子。指名读,齐读。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老师和颜悦色地说:“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小结:朗读人物对话时,可以根据提示语,读出合适的语气。
5、找到生字的结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生字。找到词语的构词规律,就能更好地理解积累词语。出示:
教诲、寻找、伙伴、灾难、明亮、柔软
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词语内在的规律是什么。
小结:这些词语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或者相同的字构成的。所以,词语的意思就是字的意思,只是程度更深。
6、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再次齐读词语。
板块三、多样诵读,明理践行
1、师示范朗读《弟子规》片段。讨论:你们听出老师是怎么读的吗?师再次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韵文时要注意停顿和节奏感。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生齐读,变换节奏读,轮读。
3、讨论:有哪些内容读不懂?有哪些内容读懂了?
4、完整讲解选段意思。
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平整,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回家后,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5、再次齐读。
6、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什么?
板块四、阅读文章,巩固技能
1、轻声朗读《好天气和坏天气》。
2、分享: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在哪里?你从故事中读懂了什么?
3、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本单元的哪篇课文?为什么?
4、为同学们朗读你比较喜欢的段落。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1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
板书
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开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录音激发兴趣,再播放视频了解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多种方法读准字音,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奠定了基础。再次朗读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三字一停顿,也是把握文本特点,为体会和理解文本韵律做好准备。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
(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
(6)“教”: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字歌:大王怀中一宝石。
(12)“器”: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记忆:一只犬四张口。
(13)“义”:组词: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
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识字方法得到互补。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的认识。
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
(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
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
③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
(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
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
②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
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理解文本大意不是
重点
,但是适当理解文本,
感悟
传统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两种教学思路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轻松理解文本大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
课件
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之、近、远、义、相、习、玉。(喜欢哪个生字宝宝就学写哪个字。)
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
重点
看清
难点
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 辶”的写法。
4.教师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课文吧!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com
设计意图:采用明确姿势――出示生字――找出喜欢的生字――学习书写的过程,将写字教学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教学反思
本文作为《三字经》国学经典的选文,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认识8个汉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
3、辨析两组同音字,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4、进一步巩固用音序法查字法查字典的知识,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5、正确朗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体会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
6、阅读故事《狐狸和乌鸦》,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认识8个汉字,进一步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关联旧知,激趣导入
1、出示《识字3》的内容,生自主朗读,说说在这一课中“青”字加上偏旁组成了哪些新字。
2、师激趣:其实在汉字中,像“青”这样特别爱交朋友的汉字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再来认识一位(板书:包,指名生认读)。
3、师质疑:“包”加上不同的偏旁,又能变成哪些新的汉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趣味识字”吧!
二、学习“趣味识字”
1、生自主阅读小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生朗读小儿歌,正音识字。
(1)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吃饭、能干、吃饱、茶水、泡茶、轻轻、抱着、鞭炮。
(2)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强调:“能”既是鼻音,又是后鼻音;“茶”是翘舌音;“轻”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抽读卡片,巩固学生认读。
(3)生再次练习朗读小儿歌,将儿歌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3、巩固识字。
(1)单独出示儿歌中出现的八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识记方法。在此过程中,师适当指导:“饱、泡、炮”这三个字都是“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构成的;“饭、茶”也可以通过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轻”与“经”比较记忆。
(3)师再次随机出示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4、发现规律。
(1)师引导学生找出儿歌中由“包”字加偏旁组成的六个汉字,交流这六个汉字是由“包”加上什么偏旁组成的。
(2)指名生交流,师出示六个汉字:饱、泡、跑、抱、袍、炮。指名生说说这六个汉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师适当小结:相同点是六个汉字中都有“包”字,而且读音与“包”相似;不同点是偏旁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3)鼓励学生结合儿歌内容说说这六个汉字的偏旁与汉字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4)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小结:“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了六个汉字,这六个汉字的读音与“包”相似,而不同的偏旁表示了汉字不同的意思。像“饱、泡、跑、抱、袍、炮”这样的汉字叫做形近字,与我们在《识字3》中学习的由“青”字组成的一组汉字一样,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汉字中的大部分字都是形声字。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师过渡:同样的汉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很多新的汉字,同样,同一个偏旁加上不同的汉字也可以组成新的汉字。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有趣,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吧!
2、生自主认读“我的发现”中的三行汉字,读准字音,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3、指名生分行朗读汉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第一行汉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汉字都是提手旁,第三行汉字都是足字旁。
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每一行汉字在字义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第一行四个口字旁的汉字所表示的意思都与嘴巴的动作有关;第二行提手旁的汉字表示的都是手部的动作;而第三行足字旁的汉字是与脚部动作有关。
5、拓展巩固。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汉字,看看这些汉字的意思是不是与偏旁有这样的关系。
(2)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喊、喂;打、抱;路、跃。师教读,并适当讲解意思。
(3)师出示三点水旁、木字旁,鼓励学生写出几个带有这样偏旁的汉字,进一步体会带有相同偏旁的汉字所表示的意思与这个偏旁有关。
6、师小结:我们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可以通过关注汉字的偏旁来理解这一类汉字的意思,这样识字更有趣,也更有效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朋友,而且发现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之间的有趣联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识字中,也能关注到这一点,进一步提高自己认识汉字、理解汉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辨析两组同音字,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2、进一步巩固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3、正确朗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体会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
教学过程
一、出示汉字,谈话导入
1、师出示几组同音字:香—乡;青—清;再—在;夕—西,指名生认读,说说这几组汉字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师小结:每一组的两个汉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这样的字叫做同音字。
3、师谈话:汉字中的同音字有很多,虽然它们的读音相同,但是在用法上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区别它们。
二、辨析同音字
1、生自主朗读“选一选,填一填”中的句子,尝试将正确的汉字填在括号中,再读一读。
2、指名生朗读句子,并交流自己所填的汉字是什么,为什么填这个汉字。
3、根据生的交流情况师明确:
“青”指的是一种颜色,“清”是三点水旁,一般用来表示水很干净,所以第一句话应该这样填;“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再”一般表示再见、再一次的意思,“在”表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等”,所以第二句话的括号中应该填:“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1)师出示相关练习:
qīng:()色、()水、()蛙、()洁
zài:()会、()哪里、()也不会了、我()早晨读书。
(2)生根据同音字的不同意思自主进行填空,并说明原因。
5、拓展练习。
(1)师出示另外两组同音字:香—乡;夕—西。指名生认读。
(2)鼓励学生分别用“香”“乡”组词,体会二者意思的区别,师小结:“香”指的是味道;“乡”指的是家乡、故乡。
(3)鼓励学生分别用“夕”“西”组词,体会二者意思的区别,师小结:“夕”指的是傍晚、夕阳;“西”指的是一个方向。
6、师小结:辨析同音字,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根据汉字的意思来正确区分。
三、巩固音序查字法
1、出示“语文园地三”中学习的《音序查字法口诀》,生齐读,并指名生说说音序查字法的几个步骤。
2、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带领学生复习:第一步:找汉字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第二步:在字母栏下找到相关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面;第三步:翻到字典正文的这一面,依次寻找,就能找到这个汉字。
3、根据以上方法,生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到“溪、解、准、楼、伯”五个字,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查到这几个字的,在交流中进一步巩固音序查字法的基本步骤。
四、学习“日积月累”
1、生自主朗读这四则歇后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短语。
2、指名生分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师适当正音。
3、正音后再次让学生练习朗读,师提醒学生每行短语的中间部位要注意停顿。
4、师举例引导学生体会歇后语的表现形式:
(1)出示第一则歇后语,指名生朗读,指名生交流这个短语中出现了什么物品(小葱、豆腐),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叫“小葱拌豆腐”。
(2)师出示“小葱拌豆腐”的图片,生结合图片和生活体验说说这两种物品放在一起是什么颜色(有绿色和白色)。
(3)生再次朗读第一则歇后语,师引导学生体会前后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5、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生自主朗读并比较每则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6、指名生朗读剩下的三则歇后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师适当讲解并小结:这几则短语,前半部分讲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现象,后半部分则是一种比喻的意思,整句联系起来十分生动有趣。像这样的语言形式就叫做歇后语。
7、大致理解这四则歇后语的意思。
师描述一种情况,鼓励生说一说用哪一条歇后语比较适合。(如:一位同学期中考试没有考好,当他拿着试卷回家的时候,心里十分紧张,担心爸爸妈妈会批评他,这个时候他的心情就可以用“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来形容。)
8、通过师生对读、自由朗读、联系意思等方法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汉语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歇后语就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种,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歇后语,希望同学们能记住它们,并且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它们。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狐狸和乌鸦》,分角色朗读对话。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白狐狸是怎么骗到乌鸦口中的肉的。
3、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白爱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4、初步了解《伊索寓言》这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狐狸和乌鸦的图片,指名生说说这两种动物的`了解。
2、师相机小结:在人们的心目中,狐狸是狡猾的,一肚子的坏主意;而乌鸦呢,浑身长着黑色的羽毛,叫声也很难听。这两种动物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3、师板书故事标题:狐狸和乌鸦。指名生朗读题目。
二、初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师播放故事的录音,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正音,指导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学生或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
第2自然段:狐狸主动向乌鸦打招呼,乌鸦没有理睬。
第3自然段:狐狸问候乌鸦的孩子,乌鸦还是没有回答。
第4自然段:狐狸夸乌鸦的羽毛漂亮,嗓音动听。
第5自然段:乌鸦得意地唱起了歌,结果肉从嘴中掉了下来。
第6自然段:狐狸叼起肉跑掉了。
4、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交流的过程中,师适当引导学生把故事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狐狸想骗乌鸦嘴里的肉,就主动向乌鸦打招呼、问候乌鸦的孩子、夸乌鸦的羽毛和嗓音,结果乌鸦上当受骗,嘴里的肉被狐狸骗去了。)
三、再读故事,理解被骗原因
1、师过渡: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骗到乌鸦嘴里的肉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故事,看看狐狸都用了哪些方法?乌鸦的反应又如何?
2、生自主阅读故事,边读边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指名生交流,师在以下地方重点指导:
狐狸的表现:
(1)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眼珠一转”体会狐狸在动脑筋,想办法与乌鸦套近乎;抓住“亲爱的”“您”这两个称呼体会狐狸对乌鸦的尊敬。
(2)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赔着笑脸”体会狐狸为了达到骗到肉的目的,不在乎乌鸦的不理睬,通过问候孩子来向乌鸦示好。
(3)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摇摇尾巴”这个动作体会狐狸继续讨好乌鸦的心理。
(4)师质疑:狐狸是真的喜欢乌鸦,才会主动与乌鸦打招呼、问候乌鸦的孩子、夸赞乌鸦的吗?引导学生在刚才阅读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狐狸是为了骗到乌鸦嘴里的肉,才主动与乌鸦打招呼套近乎、问候乌鸦的孩子、说假话来拍乌鸦马屁的。
(5)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狐狸的话,结合狐狸的动作和表情读出狐狸的虚伪和讨好的语气。
乌鸦的表现:
(1)指名生交流乌鸦的变化:没有回答—看了一眼还是没有回答—非常得意,唱了起来。
(2)引导学生思考乌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结合狐狸的表现和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乌鸦在狐狸一步一步的讨好下,逐渐放松了警惕,把狐狸的假话当成了真话,最终上当受骗。
4、鼓励学生探究乌鸦上当受骗的真正原因,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爱听好话和假话,喜欢别人奉承,就会让别人抓住你的弱点,从而上当受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狐狸和乌鸦》这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这本书(师多媒体出示《伊索寓言》这本书),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很多既有趣又深含哲理的小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读一读。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5、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搜集材料、整理成册等方式,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
将本单元搜集到的资料、图片等进行筛选,整理出想要告诉大家的内容,理成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
1、活动前搜集相关资料、图片或实物等。
2、PPT课件。
教学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一、导入活动。
同学们,通过学习第17课,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他们都曾为我国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可以处处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些传统文化,感受她们无与伦比的魅力吧!
二、确定专题。
1、出示第17课课后“综合性学习”一段话,请同学们读一读。
2、教师:同学们想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呢?(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如,将陶瓷、剪纸、布艺、泥塑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戏剧、国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3、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成专题小组。
三、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汇报交流。先请各小组负责人说明各自小组研究的专题。
2、成果展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其他小组成员边听边思考,有问题的可以及时提出。
3、教师对展示予以点拨、引导,提示学生可以研究的其他方向。
4、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根据专题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小奖章。如:“最佳表演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等。并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专题资料整理成册。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刚刚都看到了,听到了,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除了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这些外,我们还可以去尝试制陶,体会制陶的乐趣;去收看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欣赏京剧的魅力,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学唱几曲等等。用“灿烂辉煌、源远流长”来形容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一点也不为过。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愿同学们能在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第二课时(习作最想说的话)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开展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从中选择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内容,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
二、指导习作。
1、思路点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有动人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如精卫填海、十二生肖传说;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中国结、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中秋节赏月、元宵节闹花灯
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理一理,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写下来。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你最喜爱、最想介绍给大家的材料,只有这样,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吸引读者。
(2)选择的如果是文字资料,你不能将它照搬到作文本上,而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首先可简要介绍一下资料的来历,以及文字资料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谈谈资料中吸引人的地方和你的收获。最后还可以写写你的感想和愿望。
(3)选择的如果是图片资料或小物件,你可以先简要介绍它的来历。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结构。观察的顺序有多种,如: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里,从左到右等。在观察时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有趣的、令人喜爱的地方可详写。写时,可以加进合理的想象,也可以加上有趣的传闻、典故,使语言生动有趣,打动人心。
2、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3、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第三课时(作文讲评)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都将自己最想说的话整理成文了,其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佳作,学学别人习作的长处吧!
二、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范读佳作。
2、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思考佳作好在哪里。
书法令我陶醉
书法让我陶醉,因为它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久盛不衰的奇葩。
我是从七岁开始学习书法的。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不仅在写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还懂得了许多道理:练习书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这样才能练好书法。不仅如此,我还明白了写好书法还能体现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假如一个字的一个笔画不到位,那整个字的结构就会受到影响。
经过一年多的练习,我的字越写越好,和刚开始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每天放学后,我便在爸爸的指导下进行练字。毛笔字有了飞跃性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我的钢笔字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每次听到老师在班上夸奖我的'字漂亮时,我心中就像吃了蜜一样甜,过去的苦真是没有白吃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真应了这句话。
我想,写好书法是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小培养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并将之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习作评析:小作者不仅给我们清晰地介绍了他学习书法的全过程,而且把他在练习书法中所获得的真切体验也写了出来,表达了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文章条理清晰,情感真挚。
3、指名学生说说此习作好在哪里。
4、教师适时总结出以下优点:
(1)该篇习作紧扣题目,中心明确。
(2)全文条理清晰,情感描摹得当。
(3)行文流畅,用语准确。
三、修改讨论,张贴展览。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3、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词语。
2、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加点字,并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1)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2)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4、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1)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2)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不了解的字查字典弄清意思。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二)读读认认。
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2、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三、展示台。
1、学生看展示台上内容,说说还可以展示什么。
2、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3、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4、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
(1)书本图片展示:诗、词、国画等。
(2)演唱表演展示:戏曲、武术、评书、相声等。
(3)话题展示:“趣谈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神话传说”等。
(4)趣味展示:现场品评中国特色小吃。
(5)制作展示:制作剪纸、风筝等。
5、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教学反思:
这几节课我通过语文园地的各项训练,教育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感受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的生动有趣,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4
【设计理念】
本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教师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归类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乐府诗《游子吟》,诗的大意。
3.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
4.体验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父母对自己的爱。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父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识字卡片,挂图等。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口语交际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先讲述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然后激情导入: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世界上最亲情的爱是父爱。我们每一天对生活在快乐的日子里,在父母的关怀下健康成长。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呢?
2、教师提示:爱的方式不同,如生活中的爱、生病时的爱、学习上的爱、游戏中的爱等等。你愿意介绍哪一方面父母的关爱呢?
3、教师激励:请同学们准备一下,今天我们就来一个口语交际大赛,说一说父母是如何关爱我们的。比一比谁说得好。有信心吗?(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二、准备发言
1、想一想父母关爱自己的事情。把事情的过程想完整。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小组交流。每人说一件事情,谈谈父母的关爱。
三、小小比赛会
1、教师提示:
(1) 比赛主题:谈谈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2)比赛方式:个人介绍。
(3)教师提示: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提醒学生口语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如,谈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可以只谈具体的事情,也可以结合感受来谈。其他学生当评委,等同学讲完后,评价一下他讲的如何。
2、学生比赛
3、学生评价。
四、讨论交流
1、教师启发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父母这样爱我们,我们应该如爱自己的父母呢?
2、分小组讨论:谈谈应该怎样爱自己的父母
3、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4、集体讨论:如果自己在向父母表达爱时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应该怎么办?
① 不会向父母表达爱,怎么办?
② 自己想向父母表达爱,但父母不同意怎么办?
③ 你在向父母表达爱时,遇到什么困难或问题,说出了,大家帮帮你。
④ 如父母不在了或父母不在身边,你应该怎么办?
5、大家互相交流,想办法,出主意。
生活拓展
自己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感动一次。
与自己父母一起交流一次,体验爱和亲情。
动手做一件小礼物,在父母生日时送给他(她),让父母惊喜一次。
[设计意图]
本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小学生的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小学生动脑、动嘴的能力。
第二、三课时 习作教学
【课时目标】:习作指导与评价
一、启发谈话,导入激趣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每一个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把自己的心里话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来,就是很棒的作文了。大家愿意写出来吗?
2、指导阅读习作提示
二、充分交流,开拓思路
1、习作前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最想写什么?
2、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强调:在习作时,想想自己最想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如何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完整,写清楚。要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出自己心里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3、再读习作提示,拓展思路。
[设计意图]
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使学生想写、乐写。
三、范文引路,激发兴趣。
1、范文引路
①出示范文
生日礼物
今天是我的生日。
以前,每年过生日,爸爸妈妈总是给我买来许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可是,今年却不同了,我过生日这一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地球仪。难道这就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吗?我瞧了一眼,很不高兴。
晚饭后,妈妈拿出地球仪给我讲了起来。妈妈指着地球仪告诉我哪里是高山,哪里是大海,哪里是南极,哪里是北极,哪里是中国,哪里是我的家乡……我越听越有趣。啊,多么好的生日礼物啊!
原来爸爸妈妈是为了让我开阔眼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我高兴地说:“爸爸、妈妈,我明白你们为什么给我买这样的礼物了。”
老师点评:由不喜欢到喜欢,写出了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自然贴切。爸爸妈妈的爱是多么有价值啊!
我给妈妈买礼物
平时,都是妈妈给我买礼物。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决定拿出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妈妈买礼物。
到了商场,一看,东西真多啊!我一个柜台一个柜台地去挑选。最后,我看中了一枚胸花。这枚胸花是白颜色的,四周镶着一颗颗亮晶晶的珠子,看上去闪闪发光。我想,妈妈带上它一定非常漂亮。于是,我就把它买了下来。回到家,看见妈妈正在厨房里。我连忙走上前去,双手托着胸花,说:“妈妈,这是送给您的节日礼物。”
妈妈高兴极了,伸出双手接了过去,说:“唉呀!真是太漂亮了。谢谢你,我女儿长大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真高兴。
老师点评:开头交代了买礼物的原因,亲切自然;中间写了买礼物的过程,十分具体。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妈妈见到礼物后的高兴心情和对我的夸奖,十分有趣。
2、教师点评和小结: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点评习作的示范作用。
[设计意图]
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打开写作的思路。
四、自主习作
1、教师提示:
①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较啦清楚。
②要注意把事情经过 写具体。人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神态有什么变化,心情有什么变化等,要写具体,力求写得活灵活现。
③结尾要自然,要写出自己的快乐心情。
2、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
五、与家长交流评议作文
1、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听,并请父母提出修改意见。
2、在家长提出建议的基础上,自己修改文章。
3、 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自己先说说自己的文章最得意的地方或特点。
3、读自己的习作。
4、同学初步评价习作,合作批改。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5、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
6、自己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
动笔之前,就组织学生就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交流;写完后,根据学生习作情况,又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听,并请父母提出修改意见。对习作的修改,在家长提出建议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共同来完成。这样,小学生就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同时又能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我们的汉字最有趣,有的字就像孙悟空一样,会变化意思。读一读下面的巨资,你能够理解带点的字的意思吗?
2、指导学生读句子。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原野上。
弟弟把我的零用钱都花光了。
3、组织小学生讨论,练习句子理解字的意思。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光”是“只、单”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光线”的意思;第三个句子里,是“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的意思。】
4、拓展练习:此外,“光”还有多个意思,(出示小黑板)(1)景物:如,风光;(2)光彩;荣誉:为国增光;(3)比喻好处:沾光;(4)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5)明亮;光明;(6)光滑;光溜:这种纸很光;(7)身体露着:光着头。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5、下面我们理解第二组句子。
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赶车人把鞭子一抽,马儿就飞跑起来。
6、组织小学生讨论,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抽”是“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来”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植物)长出”的意思;在第三个句子里,是“打”的意思。
7 、拓展练习:关于抽字,还有有一些其他的意思。如“抽”还有:(1)从中取出一部分:抽查;(2)吸:抽烟;(3)收缩:这件衣服刚洗了一次,就抽了不少。【出示小黑板】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8、我们再来读一读上面的句子,看自己能否发现这些特点。你能否可以仿照例子说一些类似的句子呢?(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预设:如第一组:“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服,还教我读书。”“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我很快就把饭吃光了。”第二组:“爸爸从书架上抽出了那本他最珍爱的书。”“小麦抽穗了。”“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联系句子,进行讨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解字的意思,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恰当地进行拓展练习,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使学用学会应用的方法。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谁能正确地读一读下面的短文中的字。
①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② 同桌互相检查。
③然后教师抽查本班学生认读情况。
【指明学生读,开火车读等】
2、比一比谁聪明,谁能说说认识的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认识的字基本上是带“木”字的形声字。
3、看一看谁细心,谁能说说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
【“桐、桑、棕、橡”是后鼻音,“桑、棕”是平舌音】
4、赛一赛,谁读的准。
5、自由读韵文。比一比谁先背诵会。
6、说一说你在读韵文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关于树木的常识。
[设计意图]
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第五课时
一、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课件
2、教师点拨提示:乐府诗《游子吟》,诗的大意是,孩子要离开母亲远行,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为他缝制衣衫,针脚缝得密密的,担心他不能早日归来。母亲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做子女的如何能报答得尽?
3、自由读诗句。
4、说一说对诗句意思的大致了解。
5、练习背诵诗句。
6、拓展延伸: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二、展示台
【让学生课前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1、激发情趣、启发谈话
我们班级里有很多小能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今天我就给大家一个机会,让每一个人都展示自己风采。你可以朗读,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还可以展示自己画的图画,还可以唱歌或表演舞蹈等等。我们先分小组展示,大家可以在小组内演一演。
2、分小组展示。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让学生在全班汇报之前进行组内“演练”。
3、组织交流、展示风采
①学生展示。
②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注意要以鼓励为主,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
4、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①自己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②小组同学帮助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展示,学生一定会情趣盎然,一定会快于表达。引导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根据本班教学实践,灵活选择展示的方法和方式。在展示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把成果展示与对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把活动成果与参与程度、态度、合作意识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反思]
本设计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如习作、展示台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试图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感悟到了生命的精神世界,拨动了学生情感思维的琴弦,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想,充满了创造发现的魅力,显现出生命的多姿多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只是一个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的场所,它同时应该是一个教师、学生生命得以激扬的精神家园。理想的语文课堂,能激活生命的潜能;语文课堂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生命的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在课堂上应选择恰当的触发点,激发学生从各个角度求答的创造性热情,通过联想、补充、借意发挥,以求掌握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教材在呈现时出于某种考虑,留下一定的空白,这就为学生驰骋想像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已有知识水平和可接受能力,来点拨学生思维的方向,鼓励学生展开大胆而又合理的想像,予以补充。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突破重点难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5
一、习作分析
《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这两篇习作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分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在这些习作例文中,都具有批注。这些批注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我家的杏熟了》
事情的起因:邻居家的小淘淘嘴馋偷摘“我”家杏子,从树上摔下来。
事情的经过:奶奶拿了棍子打了许多杏子,分给小淘淘和他的伙伴们,并嘱咐“我”要分果子给乡亲们吃。
事情的结果:我听了奶奶的话,每年杏子熟了的时候,都分给乡亲们吃。
文章主旨:通过描写“我”和奶奶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的不同态度,以及“我”对小伙伴的`态度的转变,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质,揭示了“学会分享,就会感受到快乐”的道理。
《小木船》
事情的起因:因为“我”和陈明是一年级同班同学,所以“我”和陈明成为了好朋友。
事情的经过:“我”不小心将陈明的小木船弄坏了,陈明气急之下也将我的小木船弄坏了,我们的友谊破裂了。
事情的结果:陈明在离别之际,送了“我”一只小木船留作纪念,“我”和陈明的友谊又恢复如初。
文章主旨:《小木船》这篇例文围绕小木船,写了“我”和同学陈明的友谊形成、破裂和恢复的过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只有互相谅解,才能建立起更加真挚的友谊。
二、习作重点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是怎么把奶奶“分杏”这件事写清楚的?
提示:课文先通过动作描写,写奶奶拿竹竿挑熟了的杏儿往下打,然后再写奶奶将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最后告诉“我”要把杏儿分享给乡亲们尝鲜,果子大家吃,才会更香甜。
2.“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课文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加以交代,你觉得课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和同学交流。
提示:这篇课文中,“我”和陈明友谊破裂的过程与“我们”和好的过程是重点部分,作者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讲述的很详细、很清楚。“我”和陈明矛盾持续期是对故事主线影响较小的次要内容,可以一笔带过,交代一句即可。这样就做到了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所以我觉得课文把事情写清楚了。
详略得当:故事的主要情节要详细,次要情节是略写。
三、习作:生活万花筒
1.写法指导
第一步:审题
本次习作是一篇记叙文,要求写一件令自己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第二步:立意
根据所选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一道理。
第三步:思维导图
第四步:写作的基本思路
写之前可以先列一个提纲,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注意要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第五步:提纲
2.范文展示
3.互相评价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2-10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6-13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6-20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1-05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1-17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7-04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7-21
语文园地五的教学设计10-22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0-12
语文《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