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时间:2025-02-13 10:04:44 登绮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1

  一、说教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课文节选了小男孩尼尔斯变得很小很小后,遭到了鹅、鸡、猫咪、牛的报复,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试图阻止大雄鹅飞走却被带上了高空的故事片段。想象奇特有趣,告诉我们要善待身边的事物。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故事大意,能对人物建立初步印象。

  2.能概括尼尔斯骑鹅旅行的原因,对尼尔斯的性格进行评价。

  3.通过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童话,乐于读童话。

  学习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故事大意,能对人物建立初步印象是教学的重点,能概括尼尔斯骑鹅旅行的原因,对尼尔斯的性格进行评价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分角色朗读入景体验法,同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法,仔细品味重点词、句、段,体会文中的情感,做到读中悟,悟中读,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以动画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片段导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我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课文注音的字和词语,指导学生认读

  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启发思考: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三)学习课文内容

  1.读第1-3自然段,小男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觉得最聪明的做法是什么?

  提示:这三个自然段是第一部分,讲的是小男孩发现自己变成小人,决定去找小狐仙讲和。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找小狐仙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2.读第4-9自然段。从家禽们的对话中,你觉得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调皮捣蛋)

  3.分角色朗读家禽们的对话,感受童话语言的趣味性。

  4.分角色读第10-21自然段猫和小男孩的对话,体会课文描写猫发怒的场面。概括段意:这一部分写男孩被猫给打败了。

  5.读第22-30自然段,这三头牛为什么这么讨厌小男孩?(因为小男孩曾经恶作剧捉弄过它们)

  6.“男孩想对她们说,过去他对她们不好,现在后悔了,只要告诉他小狐仙在哪里,以后他就再也不捣蛋了”。这句话反映出了什么?(小男孩本性善良,只是有些淘气,现在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7.读第31自然段,这里的描写写出了男孩怎样的心理?(这里细致描写了男孩环顾自己的家,房屋、耕地、牛棚的景象,表现出男孩对家的留念,写出了男孩失落和伤心的心理。)

  8.“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里属于环境描写和对比描写,用优美欢快的环境与男孩的沮丧难过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男孩内心的难过和失落。

  9.读第37自然段,引导学生注意老母鹅说的话。老母鹅的话为后文男孩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埋下伏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0.读第44-45自然段,探究尼尔斯骑鹅飞行的原因。因为尼尔斯急切地想要阻止雄鹅飞走,所以他忘记了自己弱小无力。他想到了父母亲发现雄鹅飞走了后会很伤心,他不想他们伤心。

  11.概括第31-48自然段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写男孩与雄鹅一起飞向北方)

  12.深入探究,分析人物形象。在课文中尼尔斯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转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换?

  提示:课文开始时的尼尔斯是凶狠、喜欢恶作剧、非常调皮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安静忧郁的孩子,再后来变成了一个能为父母着想的勇敢的孩子。他变小之后在鸡的嘲笑下变得礼貌,在与猫争斗后感到羞愧,又在牛的数落下认识到自己从前的错。

  (四)课文小结

  本文节选了小男孩尼尔斯变得很小很小后,遭到了鹅、鸡、猫咪、牛的报复,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试图阻止大雄鹅飞走却被带上了高空的故事片段。告诉我们要善待身边的事物。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师生思维活动留下的轨迹。本课板书我围绕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分别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表现尼尔斯的心情变化,展现童话想象的趣味。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缰绳、黑莓、潺潺、头晕目眩”等生词。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建立初步印象。

  3.通过插图和对部分篇章的阅读,了解书中的精彩情节,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选读精彩片段、组织交流,了解故事的趣味性,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解决重难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2.自主阅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阅读兴趣为重点,让学生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熟悉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拓展延伸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学习者能力的培养,本文只是整本书的一个缩影,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阅读整本书。在学完这篇课文后,分享、交流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课外阅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相关背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当你们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时,你们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的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她于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年幼时因下肢患疾,行走艰难,主要与书籍和会讲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因此接触了大量的童话、民间传说等。这部小说是她在认真研究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和规律,调查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完成的。

  3.板书课题。

  这篇课文节选的是原著中的一个片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问激起千层浪,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充分有效的阅读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创新教育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板块二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请同学们自由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边读边思考:

  (1)这篇课文作者围绕小男孩尼尔斯讲了一件什么事?

  (2)角色预览, 出示图片。(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插图)

  4.故事的开始,当尼尔斯还是一个“人”的时候,他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活泼可爱、顽皮)

  5.尼尔斯的穿着和这个年纪的我们一样吗?(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

  6.什么样的孩子皮裤和袜子上会有补丁呀?(顽皮、活泼好动)没错,尼尔斯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经常出门,在院子里、在外面玩耍。

  7.小组交流:课文围绕尼尔斯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8.全班分享:请同学们先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以及和同桌交流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读文,概括文本内容,认识主要人物,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把握全文,为更好体会人物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做铺垫。

  板块三 精读课文,领悟表达

  1.交流探讨。

  (1)在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他变小了)

  (2)他变小了,别的东西有没有变小呢?别的东西对于小狐仙尼尔斯来说就是怎样的呢?(变大了)

  (3)除了变小,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曾拥有的?(他能听懂禽兽的话)

  (4)能听懂它们的话,就可以跟它们沟通交流啦,让我们跟随着尼尔斯,一起去找找这些变大的伙伴吧。

  2.感受态度:这些庞然大物对小狐仙尼尔斯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1:麻雀和鹅不怕他,叽叽喳喳笑话他。(板书:笑话他)

  预设2:鸡叽叽喳喳不怕他。(板书:不害怕他)

  预设3:猫咪凶他,差点咬死他。(板书:凶他)

  预设4:牛棚里的牛一片混乱,吼声四起。(板书:吼他)

  3.是的,我们的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以后,世界上所有他熟悉的东西都变大了,他变成了弱小的小狐仙,他能听懂禽兽的话了,也知道动物们并不都喜欢他。

  【设计意图】通过理清文章脉络,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便于抓住重点展开分析。角色的采访走进了人物的.情感世界,灵性的回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板块四 引导点拨,拓展思路

  1.展开想象,交流想法:如果你一觉醒来,也变成了和尼尔斯一样的小狐仙,你会做些什么呢?

  2.交流想法:同桌交流想法,也可以告诉老师。

  3.学生自由讨论:课文的最后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雄鹅的脖子,却被雄鹅带去了高空。骑上鹅背的尼尔斯又会发生什么呢?

  4.拓展读整本书:教材上的课文只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中的一个小故事。整本书中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许多。

  书中的尼尔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大家肯定都迫不及待地想阅读整本书了。

  5.巩固拓展:老师希望同学们阅读的同时能仿照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的故事梗概,写一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故事梗概。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延伸、情感的参与、方法的运用、兴趣的培养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学反思

  1.课前预习,提供学习助力。

  做好课前预习,提前准备好整本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都在读这本书,还认真地作批注和摘记,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不怕他、凶他、吼他”,结合句子进行品读,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调动起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3.结合文本,从课内到课外。

  指导阅读文章中的精彩篇章,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整本童话名著,可以写续集,可以做摘记,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用画画出来,可以讲一讲,演一演。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整本书的理解,也让学生学到了阅读的方法,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片片段,想象故事情节;

  2、快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

  3、通过阅读文章内容,能对人物建立初步印象;

  4、能对人物性格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

  2、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咱们班全班同学几乎都在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生:《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师:喜欢这本书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上一节读书交流课。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本书,一起回忆跟着尼尔斯的这次奇妙的旅行,一起回味《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快乐,一起交流读完这本书的收获。(板书课题)

  二、交流作者和主要内容

  师:有两个话题先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一个话题:知道《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生:《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的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

  师:你回答得非常正确。那谁能说说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呢?

  生1:拉格洛芙获得了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

  生2:拉格洛芙年幼时因下肢疾患,行走艰难,主要靠书籍和会讲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接触了大量的童话、神州的民间传说等。

  生:这部小说是她认真研究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和规律、调查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完成的。

  师:看来同学们对作者了解得还真是挺多。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不由得对这位瑞典女作家肃然起敬。有人说,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我们作为读者,在读书的时候,其实是和作者在进行着一种无声的交流。所以,了解作者的身世,以及写作的相关背景,对于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看来,读一本书,我们首先要关注——

  生:书的作者。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第二个话题:能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吗?

  生1:这本书讲的是小男孩尼尔斯很顽皮,特别喜欢捉弄小动物,结果被小狐仙变成像大拇指一样大的小人儿。然后跟着大雁去旅行。

  生2:这本书讲的是小男孩尼尔斯很顽皮,喜欢捉弄小动物,有一次他捉弄小精灵,被小精灵变成像大拇指一样大的小人儿。尼尔斯为了逃避动物们的追逐,爬到了家鹅的身上。没想到家鹅神奇地飞上天,和大雁们一起旅行。于是尼尔斯开始了骑鹅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朋友。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师:说得真不错。老师很佩服你们的概括能力,用简短的话概括出了一本书的内容,了不起。

  师:同学们,如果刚才我们交流的两个话题算是两个问题的话,你们觉得在这本书中哪儿可以找到答案?

  生:在“译本序”里。

  师:对,就在这本书的“译本序”里。有的书也叫“序言”或“导言”。这部分内容对书的作者、作品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写作特点等都有介绍,读“序言”能帮我们对整本书有全面的了解。所以读正文之前,我们首先要读一读——

  生:序言。(板书:读序言)

  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读这本书时,有谁读过“序言”了?(只有五、六个同学举手)

  师:看来读过的人不多。好老师希望你们再读其他书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先读一读“序言”。

  三、交流喜欢的情节和人物

  师:同学们,这本书中,作者是将前后呼应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分成一个个独立成章的小故事来写的。老师搜集了一些和这本书内容相关的图片,看着这些图片,你一定回忆起了书中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师:下面咱们来交流你最喜欢这本书中的哪个故事。

  生1:我最喜欢尼尔斯智斗狐狸斯密尔这个故事。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尼尔斯表现得特别勇敢。

  生2:我最喜欢尼尔斯在海岛上和山羊一起斗狐狸的故事,因为我觉得尼尔斯特别聪明,打败了狐狸,我特高兴。

  生3:我喜欢尼尔斯捉弄小精灵那个故事。我觉得尼尔斯很顽皮。

  师:在尼尔斯骑鹅旅行的过程中,的确发生了很多像你们刚才所讲的好些有趣的故事,这些都是构成这本书的精彩的情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读懂书中的情节。(板书:读情节)

  师:我们除了要关注书中的情节,还应该关注什么?

  生:关注书中的人物。(板书:读人物)

  师:这本书中有很多人物,能说说你最喜欢谁吗?先请同学们4人小组内说一说。(学生4人一组交流。)

  师: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你喜欢的人物?

  生1:我最喜欢尼尔斯,因为他很勇敢。

  师:能举例说说为什么说尼尔斯勇敢吗?

  生1:因为在狐狸斯密尔要吃大雁的时候,尼尔斯忘记自己已经被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他勇敢地冲上去拽住斯密尔的尾巴,救了大雁,所以我喜欢尼尔斯。

  师:你说得很好,其他同学就像他这样说。

  生2:我喜欢雄鹅莫顿,因为他很善良。在海岛是他不顾一切地救助小灰雁邓芬。

  生3:我也喜欢雄鹅莫顿,因为他很坚强。他刚开始向天空飞时,因为他是家鹅,他的肺都要炸了,但是他仍然不放弃,一直向上飞,最后终于成功了。这很值得我们学习。

  生4:我喜欢乌鸦“迟钝儿”。他为了救尼尔斯被狐狸吃了,他是多么善良呀。

  生5:我喜欢头雁阿卡,因为她很有领导才能。她照顾队里的每一个人。

  ……

  师:看来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人物的看法,大家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刚才大家说了自己对书中人物的评价,想不想看看几位“著名评论家”写的评论?

  (课件出示学生写的评论,学生自由朗读。)

  其一:大雄鹅莫顿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因为当他和尼尔斯做出“谁也不离开谁,一直到回家”这个承诺时,大雄鹅就开始保护尼尔斯。在冰冷的湖上,大雄鹅莫顿用自己的翅膀把尼尔斯护在翅膀下;尼尔斯被乌鸦劫持后,他冒死去救尼尔斯,这体现出了大雄鹅莫顿信守诺言的精神。

  大雄鹅莫顿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不灰雁翅膀折断时,大雄鹅莫顿又在第一时间帮助了小灰雁,给它找食、找水,这体现出了大雄鹅莫顿助人为乐的精神。

  大雄鹅莫顿是一个执着向上的人。当大雁群飞过,让他一起到北方时,别的家鹅都没有勇气,只有大雄鹅莫顿充满信心,勇敢地向天空飞去,这体现了大雄鹅执着向上的精神。

  大雄鹅莫顿身上体现出的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其二:尼尔斯是个勇敢的人。在《黑夜》这个故事中,一只大雁被狐狸捉走,尼尔斯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很小的小人儿,他敢去和狐狸作斗争。

  尼尔斯是个淘气的人。在书中的第一章就写了尼尔斯捉弄家中的一些小动物,他在捉弄一个小精灵时,不料被小精灵施了妖法,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

  尼尔斯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当他知道如果自已重新变回人的模样,雄鹅莫顿就得被妈妈杀死后,尼尔斯就想放弃变回人,宁可跟着大雁们一直这样旅行下去。

  其三:尼尔斯在那段既惊险又有趣儿的旅行的日子里,日日夜夜守在大雄鹅和大雁身边。他以前非常

  淘气,经常捉弄小动物,令人讨厌,可是他现在学会了助人为乐,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别人,令我敬佩。

  师:这几位“评论家”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不想认识一下?

  (三位学生站起,学生们恍然大悟)

  师:大家一定很羡慕他们吧?其实我觉得你们刚才说的,和这三位同学写得差不多。如果把你们刚才口述的写下来,也会是一篇很不错的评论的。老师建议你们读完一本书也写一写这样的.评论。既可以写对人物的评论,也可以写对故事情节的评论。(板书:写评论)

  师:听了同学们刚才关于书中情节和人物的交流,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你们能将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例如,你们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透过文字,去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物的情感和他们的喜怒哀乐。看来,同学们已经有能力读整本的书,甚至是长篇小说了。

  四、交流精彩片段

  师:我们知道,拉格洛芙因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不但在瑞典家喻户晓,上至国王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每个人都读过,而且它还被译成50多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由此可见这部作品的经典。我想你们在读的时候,一定也感受到了这部经典名著的魅力。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把你认为精彩的片段,用你精彩的朗读和大家交流。

  (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段。)

  师:我觉得同学们挺会欣赏的。找的片段都很精彩。老师建议你们把这样精彩的片段积累下来,摘抄在《摘抄本》上或背诵下来,记在脑子里。(板书:积累)

  五、交流读书后的收获

  师:读完这本书,我想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吗?你可以参照老师给你的提示,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一说。

  (提示: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读完这本书,我了解了。读完这本书,我想到了。读完这本书,我积累了。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

  生1: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不能捉弄小动物,不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

  生2: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做错了事要勇于改正错误。

  生3:读完这本书,我想到了我应该像尼尔斯那样做一个勇敢的人。

  生4:读完这本书,我积累了一些好词好句。例如:惟妙惟肖、异想天开等。

  ……

  师:看来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建议同学们每读完一本书,都应该把自己读书后的收获、体会进行读后整理。可以把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写成评论;也可以积累自己喜欢的句、段;还可以写读后感或制作读书卡、好书推荐卡。(板书:写读后感、制读书卡或好书推荐卡)

  六、了解这本书的写作特点

  师:同学们,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还为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写作方面的特点。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边听边结合书中的描写,对号入座,体会哪里体现了这引些特点。(师读特点)

  师: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区别。和这本书类似的,以游记为题材的书还有很多,比如《绿野仙踪》、《格列佛游记》等。同学们可以读一读。读后你就会发现这本书和别的书在写法上、在布局某篇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七、总结下课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的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我们加深了对这本书的了解。同时也学到了读整本书的方法。(结合板书总结)读一本书,我们要先读一读序言,对全书有个总的了解,再品味其中的情节和人物,读书后,要将自己的收获进行整理。

  师:最后,老师将易中天教授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中外名著,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你们这个时候,读到什么并不重要,读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是想读,是读个没完。

  师:下课。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4

  学习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2.猜猜在小说中的有趣的动物故事中,会有何神奇之处。读读原著。

  学习重点难点

  默读节选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名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出示课件1】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相关视频

  2.有这么一个小男孩,非常调皮。他特别喜欢欺负和捉弄别人,连毫无反抗能力的小动物们,他都不放过。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变成了一个拇指一般大的小人儿,而且还骑着一只大鹅开始了一段冒险旅程。这就不得了了。你们猜猜,他会发生什么样的历险故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一篇长篇童话作品的节选。这就是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部作品迄今已经被翻译成50余种文字在世界发行,还被改编为动画片,很有趣。

  2. 揭示课题

  (板书:6. 骑鹅旅行记)

  3、齐读课题。

  现在,我们就跟随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走进有趣的历险世界,认识这位小小历险家!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2】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没完没了:一个接着一个,完全没有终止。

  乌合之众:像乌鸦似地聚合在一起的一帮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

  聚精会神: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合作探究,初步解疑

  【出示课件3】

  1.学生分成4人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的讨论。

  (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了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你认为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寻找课文中语句为发表感受的'依据。

  (板书:鸡鹅威胁———————淘气顽皮

  与猫决斗———————勇敢羞愧

  牛群憎恨——————知错就改

  抓住雄鹅————— 善良勇敢)

  (4)拓展延伸,小说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地狱谷的羊群”,发挥想象力,猜猜它们又将讲述怎样的神奇?

  【出示课件4】

  2.师提示学习方法(或小组成员主动介绍方法)

  ①自由朗读。

  ②逐个击破

  ③注意合作

  ④在书上做批注,或在草稿上记下答案,以备交流。

  ⑤人人都要参与。

  ⑥讨论时要注意倾听,谦让,团结,协作。

  学生开始合作,师巡视。

  四、交流总结,彻底解疑。

  1.请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答案。

  2.其他组的代表补充或更正,师注意做好记录。

  3.对不能达成一致的地方,师指导讨论。

  4.今天学习后,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5】1.小结:学语文即学做人,那么,你学了本文,对你学做人有什么帮助?

  2.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小小历险家,他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我们认识到做人要以诚待人,乐于助人就会有善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做到真诚待人,乐于助人。

  【出示课件6】3.布置作业

  (1)练笔------续写。

  (2)带着自己的猜想,可以找到原著全文读一读。

  (3)回家将本课童话讲给家人听。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阅读与鉴赏:阅读作品写作背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自主制定阅读计划,在持续的阅读中对名著产生兴趣;学习梳理情节、感知人物形象的方法,自己梳理各章节情节,品读人物形象。

  2、表达与交流:分享尼尔斯的旅行线路图,说一说尼尔斯的旅行路程,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有趣;勾连对比阅读,感受尼尔斯的成长变化,学习多角度评价人物形象;仿照作者回环反复的叙事手法,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

  3、梳理与探究:关注关键事件,聚焦尼尔斯三次变成人的机会,探寻主人公成长的动因。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了解作家,激发阅读兴趣

  1、观看图片,这是瑞典的20克朗纸币,正面是一位女作家的头像,背面是她的代表作中的一章插图,谁来说一说这位女作家和她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2、读一读塞尔玛·拉格洛夫的生平简介和写作背景,你了解到那些信息?(瑞典女作家,19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尼尔斯是个瑞典孩子,要想了解尼尔斯先要了解这个国家,说一说你对瑞典的了解。读一读瑞典地图,说一说它由哪些省份组成?

  4、说说课文中的节选出自这本书的哪一章节?这个时候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孩子?猜一猜经过八个月旅行的尼尔斯发生了哪些变化?

  任务二: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方法

  1、读一读目录,我们发现目录大多有地名和人物名组成,请圈画出地名并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猜猜尼尔斯和大雁们的的飞行线路?

  2、在初步把握故事情节基础上,为自己制定阅读计划,填写“阅读进度表”。

  2、自己默读小说的前两章,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一章节的主要事件,完成下列表格。

  3、抓住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向同桌讲一讲前两个章节的故事。

  4、阅读文学名著的方法之一梳理每个章节的关键内容,你还知道哪些阅读方法?

  方法1:阅读时在空白处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触。

  方法2: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或精彩语句。

  方法3:阅读小说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方法4: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关系图谱。

  5、用上这些方法读一读你感兴趣的内容。

  任务三:尼尔斯梳理“旅行线路图”和“沿途风光”

  1、活动任务:尼尔斯旅行结束后,在家乡斯科纳引起轰动。小伙伴们都很好奇他神奇的经历,纷纷跑来询问他有关旅行的故事,想想尼尔斯该怎么向小伙伴讲述自己的故事。

  2、活动任务:

  (1)尼尔斯途中先后经历或抵达了哪些地方?帮助尼尔斯画出旅行线路图,并简单说说每个地方的地貌特征或风土人情。

  (2)根据梳理的信息,按照旅行线路图《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把这个故事详细的讲给同桌听。

  (3)在尼尔斯的众多经历中,他觉得哪一段经历最曲折离奇?如果你是尼尔斯用简洁语言和小伙伴们自己的阅读感受。

  (4)从这些的叙述中能够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其中最为精彩的是“鹤之舞表演大会”,尼尔斯会怎样和小伙伴介绍仙鹤群们是如何表演的?

  3、书中多处描写了瑞典的地理风貌及生物学知识,作者尼尔斯听到的故事来描写,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叙述,如果你是尼尔斯试举一两个例子说一说。(达尔河的形成、斯莫的传说)

  任务四:聚焦主要人物,感受形象

  1、主人公尼尔斯旅行前是个懒惰无礼、淘气顽皮的孩子,旅行中他逐渐改变,说一说他发生了哪些变化?

  2、用一句话说一说改变后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孩子?

  3、你认为尼尔斯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尼尔斯的成长仅仅是依靠他人的力量吗?结合具体的.情节小组间讨论交流。

  4、尼尔斯有三次变成人的机会,分别是哪三次?但尼尔斯却一一放弃了机会,小组之间再讨论:尼尔斯为什么放弃了这些机会,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5、联系尼尔斯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成长的理解。

  任务五:关注其他人物,感悟成长

  1、尼尔斯在旅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人物?

  2、在这些人物中,哪些是正面人物,哪些是反面角色?请用表格梳理出来。

  3、正因为这些人物的出现改变了尼尔斯的生命轨迹,你认为尼尔斯成长的最重要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4、你有没有发现其他人物也在变化,比如白鹅莫顿,莫顿从对尼尔斯的不满到成为他最亲密的伙伴,请梳理出白鹅莫顿的变化。

  任务六:借助语素支架,学习童话叙事方式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亲爱的阿卡大婶,请飞得慢一点,”男孩喊道,“请让我看看这些年轻人!”领头雁觉得他的要求挺在理,便尽量飞得低一些,绕着教堂飞了三圈。那些少男少女的模样究竟如何,恐怕很难说得清楚。但男孩子从天空中望下来,觉得他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可爱的一群年轻人。“哦,我相信国王王宫里的王子和公主也没他们那样高贵文雅。”男孩子自言自语地赞叹道。

  “亲爱的阿卡大婶,”男孩央求说,“请飞得慢一点,请让我看看这些老人家!”领头雁觉得他的要求是人之常情,便低飞下去,在桦树林荫道上空来回盘旋了三次。那些老妇人的模样在近处看起来究竟怎样那就很难说啦,但是男孩觉得,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温文大方、蕴藉庄重的老妇人。“啧啧,这些老奶奶看起来都像王太后一样,她们的儿子全都可以当国王,女儿全都可以当王后!”男孩赞叹不已。

  “亲爱的阿卡大婶,请飞得慢一点,”男孩又央求道,“我想看看这些农庄主妇。”大雁觉得他的要求十分在理,便低飞下去,在教堂墓地上来回盘旋了三次。那些农庄主妇在近处看起来妍媸如何是很难说的,但是男孩通过墓地上的林荫看下来,觉得她们个个都像含芳吐蕊、明艳照人的花朵。“啧啧,她们全都那么娇嫩美丽,就好像在国王的御花园温室里长大的!”他这样想。

  2、你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回环反复的叙事结构)你觉得这样的叙述啰嗦吗?

  3、像这样的叙事手法在文中多次出现,找一找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

  4、想象一下骑在雄鹅背上的尼尔斯在教堂上空还看见了什么,请仿照这样的句子写一写。

  5、评价标准

  任务七:关注异域文化,探寻名著魅力

  1、这本书介绍了瑞典的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选择你感兴趣的类别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本书中讲了许多瑞典民间故事,哪一个故事令你印象深刻,回想这个故事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一讲。

  3、评价标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6

  一、导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名言……这是苏联伟大文学家高尔基说的,我国伟大的文学家臧克家说,一起读——那么如何读一本好书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

  二、读封面

  我们拿到一本好书后首先要看封面,现在请大家拿起《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仔细看封面,从封面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1、画面

  图上画的是一个小男孩的骑着鹅在天空中飞。

  2、文字

  题目、作者、改编。

  3、你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封面的时候有哪些问题要问?

  三、读前言

  看完了封面,我们再来看前言,前言部分没有拼音,可能读起来有点难度,大家试着读一读,看能不能读懂。

  前言共四个自然段,前三个自然段介绍了作者,第四然自然段讲的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老师这里也有作者的资料,请看。

  下面我们来看故事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主要人物是尼尔斯,尼尔斯他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亲戚、邻居等等,也就是不喜欢任何人,也不喜欢任何动物植物,他喜欢三件事吃饭、睡觉、调皮捣蛋,他怎么地调皮捣蛋呢?我们来听听奶牛玫瑰说的'话:他曾扯过他家公鸡的鸡冠,揪过他家猫咪的尾巴,除此之外,他为了好玩竟然吊在奶牛的犄角上跳舞,为了解气,他用木头鞋揍一只叫小星星的奶牛……他做过的坏事多不多?难道不会受到惩罚吗?大家瞧,他真的受到了惩罚……原本的他跟我们差不多小,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小,

  四、读目录

  目录能帮助我们很快地了解书理得故事,请大家读一读数一数,书里讲了多少个故事?

  同学们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插图,你看看这幅插图,对照一下目录猜猜这幅图讲的是哪个故事?

  五、读正文

  (一)眼脑机能训练

  同学们,读书需要静心和专心,下面我们来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请大家不要眨眼睛,看看圆有什么变化?

  下面我们来做视野运动操,头不动,眼珠转的速度尽量快,幅度尽量大。好开始。

  请从内到外观察正方形,第一次看最里面的正方形,第二次看第二个正方形,依次看完,再从外看到内,注意眼睛要把正方形全部装下。

  (二)略读

  请同学们默读书的地71到76页,注意用到刚才的训练方法,眼球尽量地转动,读完一页或者一个自然段后,把全页或者这一自然段全部扫描一遍,想想讲了什么意思。请看要求:

  1、读完后在活页上写上用的时间。

  2、读完后合上书,做检测题。

  (三)细读

  刚才我们对这章的大概内容了解了,你们成绩不错。我们还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反复地读读,摘抄下来喜欢的词句。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怎样读一本书,先读封面,再读前言,再读目录,读正文。我们还学习了怎样读正文,读正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接下来再找出喜欢的部分做批画,做摘抄。

  尼尔斯在旅行的过程中经历哪些事?最后是回到家乡了还是继续旅行?他是恢复了原来的身高呢还是依旧那么袖珍?一切精彩尽在书中。请同学们下课后用今天学到的读书方法继续阅读这本书。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主要情节,感受尼尔斯在旅行中的成长与转变。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体会作品中蕴含的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等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故事主要情节,分析尼尔斯的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深刻主题,感悟成长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动物图片,提问学生如果能和动物对话,最想和哪种动物交流以及想了解什么,从而引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与动物的.奇妙经历。

  作品介绍(3分钟):简单介绍《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拉格洛夫,以及这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情节梳理(12分钟):请学生简述他们所知道的故事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梳理出尼尔斯被小精灵变小、骑鹅旅行、经历种种冒险以及最终变回原形的主要情节。

  人物分析(1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尼尔斯在旅行前后的性格变化,从具体情节中分析他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理解成长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改正错误的过程。

  主题探讨(8分钟):提出问题“从尼尔斯的旅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探讨作品中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勇敢面对困难等主题。

  角色扮演(10分钟):选取故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如尼尔斯与狐狸的斗智斗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2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感受更多书中的精彩。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对于角色扮演环节,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重点字词和优美语句,提升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续写故事。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作品中的语言表达,进行故事续写。

  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分析。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分析法、写作指导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动画片段,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回忆和兴趣。

  字词学习(8分钟):出示文中的重点字词,如“缰绳”“潺潺”“蹑手蹑脚”等,让学生认读、理解,并进行造句练习。

  语句赏析(10分钟):选取文中描写景色或人物的优美语句,如“天空是一片湛蓝,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引导学生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进行仿写练习。

  故事续写(1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尼尔斯回家后的生活,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进行故事续写。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作品分析(10分钟):提出问题“你认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有没有哪些地方你觉得可以改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分享展示(5分钟):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续写的故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建议,教师进行总结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

  在字词和语句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对于故事续写和作品分析环节,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07-27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导读教案03-07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优秀作文12-23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梗概推荐11-15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教学设计08-30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教学设计09-26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读书笔记08-23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笔记04-02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笔记09-25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笔记04-27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1

  一、说教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课文节选了小男孩尼尔斯变得很小很小后,遭到了鹅、鸡、猫咪、牛的报复,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试图阻止大雄鹅飞走却被带上了高空的故事片段。想象奇特有趣,告诉我们要善待身边的事物。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故事大意,能对人物建立初步印象。

  2.能概括尼尔斯骑鹅旅行的原因,对尼尔斯的性格进行评价。

  3.通过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童话,乐于读童话。

  学习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故事大意,能对人物建立初步印象是教学的重点,能概括尼尔斯骑鹅旅行的原因,对尼尔斯的性格进行评价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分角色朗读入景体验法,同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法,仔细品味重点词、句、段,体会文中的情感,做到读中悟,悟中读,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以动画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片段导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我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课文注音的字和词语,指导学生认读

  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启发思考: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三)学习课文内容

  1.读第1-3自然段,小男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觉得最聪明的做法是什么?

  提示:这三个自然段是第一部分,讲的是小男孩发现自己变成小人,决定去找小狐仙讲和。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找小狐仙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2.读第4-9自然段。从家禽们的对话中,你觉得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调皮捣蛋)

  3.分角色朗读家禽们的对话,感受童话语言的趣味性。

  4.分角色读第10-21自然段猫和小男孩的对话,体会课文描写猫发怒的场面。概括段意:这一部分写男孩被猫给打败了。

  5.读第22-30自然段,这三头牛为什么这么讨厌小男孩?(因为小男孩曾经恶作剧捉弄过它们)

  6.“男孩想对她们说,过去他对她们不好,现在后悔了,只要告诉他小狐仙在哪里,以后他就再也不捣蛋了”。这句话反映出了什么?(小男孩本性善良,只是有些淘气,现在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7.读第31自然段,这里的描写写出了男孩怎样的心理?(这里细致描写了男孩环顾自己的家,房屋、耕地、牛棚的景象,表现出男孩对家的留念,写出了男孩失落和伤心的心理。)

  8.“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里属于环境描写和对比描写,用优美欢快的环境与男孩的沮丧难过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男孩内心的难过和失落。

  9.读第37自然段,引导学生注意老母鹅说的话。老母鹅的话为后文男孩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埋下伏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0.读第44-45自然段,探究尼尔斯骑鹅飞行的原因。因为尼尔斯急切地想要阻止雄鹅飞走,所以他忘记了自己弱小无力。他想到了父母亲发现雄鹅飞走了后会很伤心,他不想他们伤心。

  11.概括第31-48自然段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写男孩与雄鹅一起飞向北方)

  12.深入探究,分析人物形象。在课文中尼尔斯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转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换?

  提示:课文开始时的尼尔斯是凶狠、喜欢恶作剧、非常调皮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安静忧郁的孩子,再后来变成了一个能为父母着想的勇敢的孩子。他变小之后在鸡的嘲笑下变得礼貌,在与猫争斗后感到羞愧,又在牛的数落下认识到自己从前的错。

  (四)课文小结

  本文节选了小男孩尼尔斯变得很小很小后,遭到了鹅、鸡、猫咪、牛的报复,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试图阻止大雄鹅飞走却被带上了高空的故事片段。告诉我们要善待身边的事物。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师生思维活动留下的轨迹。本课板书我围绕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分别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表现尼尔斯的心情变化,展现童话想象的趣味。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缰绳、黑莓、潺潺、头晕目眩”等生词。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建立初步印象。

  3.通过插图和对部分篇章的阅读,了解书中的精彩情节,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选读精彩片段、组织交流,了解故事的趣味性,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解决重难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2.自主阅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阅读兴趣为重点,让学生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熟悉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拓展延伸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学习者能力的培养,本文只是整本书的一个缩影,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阅读整本书。在学完这篇课文后,分享、交流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课外阅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相关背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当你们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时,你们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的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她于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年幼时因下肢患疾,行走艰难,主要与书籍和会讲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因此接触了大量的童话、民间传说等。这部小说是她在认真研究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和规律,调查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完成的。

  3.板书课题。

  这篇课文节选的是原著中的一个片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问激起千层浪,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充分有效的阅读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创新教育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板块二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请同学们自由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边读边思考:

  (1)这篇课文作者围绕小男孩尼尔斯讲了一件什么事?

  (2)角色预览, 出示图片。(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插图)

  4.故事的开始,当尼尔斯还是一个“人”的时候,他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活泼可爱、顽皮)

  5.尼尔斯的穿着和这个年纪的我们一样吗?(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

  6.什么样的孩子皮裤和袜子上会有补丁呀?(顽皮、活泼好动)没错,尼尔斯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经常出门,在院子里、在外面玩耍。

  7.小组交流:课文围绕尼尔斯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8.全班分享:请同学们先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以及和同桌交流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读文,概括文本内容,认识主要人物,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把握全文,为更好体会人物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做铺垫。

  板块三 精读课文,领悟表达

  1.交流探讨。

  (1)在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他变小了)

  (2)他变小了,别的东西有没有变小呢?别的东西对于小狐仙尼尔斯来说就是怎样的呢?(变大了)

  (3)除了变小,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曾拥有的?(他能听懂禽兽的话)

  (4)能听懂它们的话,就可以跟它们沟通交流啦,让我们跟随着尼尔斯,一起去找找这些变大的伙伴吧。

  2.感受态度:这些庞然大物对小狐仙尼尔斯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1:麻雀和鹅不怕他,叽叽喳喳笑话他。(板书:笑话他)

  预设2:鸡叽叽喳喳不怕他。(板书:不害怕他)

  预设3:猫咪凶他,差点咬死他。(板书:凶他)

  预设4:牛棚里的牛一片混乱,吼声四起。(板书:吼他)

  3.是的,我们的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以后,世界上所有他熟悉的东西都变大了,他变成了弱小的小狐仙,他能听懂禽兽的话了,也知道动物们并不都喜欢他。

  【设计意图】通过理清文章脉络,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便于抓住重点展开分析。角色的采访走进了人物的.情感世界,灵性的回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板块四 引导点拨,拓展思路

  1.展开想象,交流想法:如果你一觉醒来,也变成了和尼尔斯一样的小狐仙,你会做些什么呢?

  2.交流想法:同桌交流想法,也可以告诉老师。

  3.学生自由讨论:课文的最后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雄鹅的脖子,却被雄鹅带去了高空。骑上鹅背的尼尔斯又会发生什么呢?

  4.拓展读整本书:教材上的课文只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中的一个小故事。整本书中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许多。

  书中的尼尔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大家肯定都迫不及待地想阅读整本书了。

  5.巩固拓展:老师希望同学们阅读的同时能仿照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的故事梗概,写一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故事梗概。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延伸、情感的参与、方法的运用、兴趣的培养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学反思

  1.课前预习,提供学习助力。

  做好课前预习,提前准备好整本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都在读这本书,还认真地作批注和摘记,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不怕他、凶他、吼他”,结合句子进行品读,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调动起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3.结合文本,从课内到课外。

  指导阅读文章中的精彩篇章,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整本童话名著,可以写续集,可以做摘记,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用画画出来,可以讲一讲,演一演。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整本书的理解,也让学生学到了阅读的方法,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片片段,想象故事情节;

  2、快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

  3、通过阅读文章内容,能对人物建立初步印象;

  4、能对人物性格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

  2、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咱们班全班同学几乎都在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生:《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师:喜欢这本书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上一节读书交流课。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本书,一起回忆跟着尼尔斯的这次奇妙的旅行,一起回味《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快乐,一起交流读完这本书的收获。(板书课题)

  二、交流作者和主要内容

  师:有两个话题先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一个话题:知道《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生:《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的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

  师:你回答得非常正确。那谁能说说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呢?

  生1:拉格洛芙获得了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

  生2:拉格洛芙年幼时因下肢疾患,行走艰难,主要靠书籍和会讲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接触了大量的童话、神州的民间传说等。

  生:这部小说是她认真研究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和规律、调查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完成的。

  师:看来同学们对作者了解得还真是挺多。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不由得对这位瑞典女作家肃然起敬。有人说,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我们作为读者,在读书的时候,其实是和作者在进行着一种无声的交流。所以,了解作者的身世,以及写作的相关背景,对于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看来,读一本书,我们首先要关注——

  生:书的作者。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第二个话题:能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吗?

  生1:这本书讲的是小男孩尼尔斯很顽皮,特别喜欢捉弄小动物,结果被小狐仙变成像大拇指一样大的小人儿。然后跟着大雁去旅行。

  生2:这本书讲的是小男孩尼尔斯很顽皮,喜欢捉弄小动物,有一次他捉弄小精灵,被小精灵变成像大拇指一样大的小人儿。尼尔斯为了逃避动物们的追逐,爬到了家鹅的身上。没想到家鹅神奇地飞上天,和大雁们一起旅行。于是尼尔斯开始了骑鹅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朋友。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师:说得真不错。老师很佩服你们的概括能力,用简短的话概括出了一本书的内容,了不起。

  师:同学们,如果刚才我们交流的两个话题算是两个问题的话,你们觉得在这本书中哪儿可以找到答案?

  生:在“译本序”里。

  师:对,就在这本书的“译本序”里。有的书也叫“序言”或“导言”。这部分内容对书的作者、作品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写作特点等都有介绍,读“序言”能帮我们对整本书有全面的了解。所以读正文之前,我们首先要读一读——

  生:序言。(板书:读序言)

  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读这本书时,有谁读过“序言”了?(只有五、六个同学举手)

  师:看来读过的人不多。好老师希望你们再读其他书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先读一读“序言”。

  三、交流喜欢的情节和人物

  师:同学们,这本书中,作者是将前后呼应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分成一个个独立成章的小故事来写的。老师搜集了一些和这本书内容相关的图片,看着这些图片,你一定回忆起了书中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师:下面咱们来交流你最喜欢这本书中的哪个故事。

  生1:我最喜欢尼尔斯智斗狐狸斯密尔这个故事。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尼尔斯表现得特别勇敢。

  生2:我最喜欢尼尔斯在海岛上和山羊一起斗狐狸的故事,因为我觉得尼尔斯特别聪明,打败了狐狸,我特高兴。

  生3:我喜欢尼尔斯捉弄小精灵那个故事。我觉得尼尔斯很顽皮。

  师:在尼尔斯骑鹅旅行的过程中,的确发生了很多像你们刚才所讲的好些有趣的故事,这些都是构成这本书的精彩的情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读懂书中的情节。(板书:读情节)

  师:我们除了要关注书中的情节,还应该关注什么?

  生:关注书中的人物。(板书:读人物)

  师:这本书中有很多人物,能说说你最喜欢谁吗?先请同学们4人小组内说一说。(学生4人一组交流。)

  师: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你喜欢的人物?

  生1:我最喜欢尼尔斯,因为他很勇敢。

  师:能举例说说为什么说尼尔斯勇敢吗?

  生1:因为在狐狸斯密尔要吃大雁的时候,尼尔斯忘记自己已经被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他勇敢地冲上去拽住斯密尔的尾巴,救了大雁,所以我喜欢尼尔斯。

  师:你说得很好,其他同学就像他这样说。

  生2:我喜欢雄鹅莫顿,因为他很善良。在海岛是他不顾一切地救助小灰雁邓芬。

  生3:我也喜欢雄鹅莫顿,因为他很坚强。他刚开始向天空飞时,因为他是家鹅,他的肺都要炸了,但是他仍然不放弃,一直向上飞,最后终于成功了。这很值得我们学习。

  生4:我喜欢乌鸦“迟钝儿”。他为了救尼尔斯被狐狸吃了,他是多么善良呀。

  生5:我喜欢头雁阿卡,因为她很有领导才能。她照顾队里的每一个人。

  ……

  师:看来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人物的看法,大家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刚才大家说了自己对书中人物的评价,想不想看看几位“著名评论家”写的评论?

  (课件出示学生写的评论,学生自由朗读。)

  其一:大雄鹅莫顿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因为当他和尼尔斯做出“谁也不离开谁,一直到回家”这个承诺时,大雄鹅就开始保护尼尔斯。在冰冷的湖上,大雄鹅莫顿用自己的翅膀把尼尔斯护在翅膀下;尼尔斯被乌鸦劫持后,他冒死去救尼尔斯,这体现出了大雄鹅莫顿信守诺言的精神。

  大雄鹅莫顿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不灰雁翅膀折断时,大雄鹅莫顿又在第一时间帮助了小灰雁,给它找食、找水,这体现出了大雄鹅莫顿助人为乐的精神。

  大雄鹅莫顿是一个执着向上的人。当大雁群飞过,让他一起到北方时,别的家鹅都没有勇气,只有大雄鹅莫顿充满信心,勇敢地向天空飞去,这体现了大雄鹅执着向上的精神。

  大雄鹅莫顿身上体现出的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其二:尼尔斯是个勇敢的人。在《黑夜》这个故事中,一只大雁被狐狸捉走,尼尔斯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很小的小人儿,他敢去和狐狸作斗争。

  尼尔斯是个淘气的人。在书中的第一章就写了尼尔斯捉弄家中的一些小动物,他在捉弄一个小精灵时,不料被小精灵施了妖法,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

  尼尔斯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当他知道如果自已重新变回人的模样,雄鹅莫顿就得被妈妈杀死后,尼尔斯就想放弃变回人,宁可跟着大雁们一直这样旅行下去。

  其三:尼尔斯在那段既惊险又有趣儿的旅行的日子里,日日夜夜守在大雄鹅和大雁身边。他以前非常

  淘气,经常捉弄小动物,令人讨厌,可是他现在学会了助人为乐,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别人,令我敬佩。

  师:这几位“评论家”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不想认识一下?

  (三位学生站起,学生们恍然大悟)

  师:大家一定很羡慕他们吧?其实我觉得你们刚才说的,和这三位同学写得差不多。如果把你们刚才口述的写下来,也会是一篇很不错的评论的。老师建议你们读完一本书也写一写这样的.评论。既可以写对人物的评论,也可以写对故事情节的评论。(板书:写评论)

  师:听了同学们刚才关于书中情节和人物的交流,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你们能将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例如,你们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透过文字,去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物的情感和他们的喜怒哀乐。看来,同学们已经有能力读整本的书,甚至是长篇小说了。

  四、交流精彩片段

  师:我们知道,拉格洛芙因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不但在瑞典家喻户晓,上至国王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每个人都读过,而且它还被译成50多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由此可见这部作品的经典。我想你们在读的时候,一定也感受到了这部经典名著的魅力。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把你认为精彩的片段,用你精彩的朗读和大家交流。

  (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段。)

  师:我觉得同学们挺会欣赏的。找的片段都很精彩。老师建议你们把这样精彩的片段积累下来,摘抄在《摘抄本》上或背诵下来,记在脑子里。(板书:积累)

  五、交流读书后的收获

  师:读完这本书,我想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吗?你可以参照老师给你的提示,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一说。

  (提示: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读完这本书,我了解了。读完这本书,我想到了。读完这本书,我积累了。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

  生1: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不能捉弄小动物,不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

  生2: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做错了事要勇于改正错误。

  生3:读完这本书,我想到了我应该像尼尔斯那样做一个勇敢的人。

  生4:读完这本书,我积累了一些好词好句。例如:惟妙惟肖、异想天开等。

  ……

  师:看来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建议同学们每读完一本书,都应该把自己读书后的收获、体会进行读后整理。可以把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写成评论;也可以积累自己喜欢的句、段;还可以写读后感或制作读书卡、好书推荐卡。(板书:写读后感、制读书卡或好书推荐卡)

  六、了解这本书的写作特点

  师:同学们,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还为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写作方面的特点。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边听边结合书中的描写,对号入座,体会哪里体现了这引些特点。(师读特点)

  师: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区别。和这本书类似的,以游记为题材的书还有很多,比如《绿野仙踪》、《格列佛游记》等。同学们可以读一读。读后你就会发现这本书和别的书在写法上、在布局某篇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七、总结下课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的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我们加深了对这本书的了解。同时也学到了读整本书的方法。(结合板书总结)读一本书,我们要先读一读序言,对全书有个总的了解,再品味其中的情节和人物,读书后,要将自己的收获进行整理。

  师:最后,老师将易中天教授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中外名著,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你们这个时候,读到什么并不重要,读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是想读,是读个没完。

  师:下课。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4

  学习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2.猜猜在小说中的有趣的动物故事中,会有何神奇之处。读读原著。

  学习重点难点

  默读节选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名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出示课件1】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相关视频

  2.有这么一个小男孩,非常调皮。他特别喜欢欺负和捉弄别人,连毫无反抗能力的小动物们,他都不放过。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变成了一个拇指一般大的小人儿,而且还骑着一只大鹅开始了一段冒险旅程。这就不得了了。你们猜猜,他会发生什么样的历险故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一篇长篇童话作品的节选。这就是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部作品迄今已经被翻译成50余种文字在世界发行,还被改编为动画片,很有趣。

  2. 揭示课题

  (板书:6. 骑鹅旅行记)

  3、齐读课题。

  现在,我们就跟随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走进有趣的历险世界,认识这位小小历险家!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2】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没完没了:一个接着一个,完全没有终止。

  乌合之众:像乌鸦似地聚合在一起的一帮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

  聚精会神: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合作探究,初步解疑

  【出示课件3】

  1.学生分成4人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的讨论。

  (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了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你认为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寻找课文中语句为发表感受的'依据。

  (板书:鸡鹅威胁———————淘气顽皮

  与猫决斗———————勇敢羞愧

  牛群憎恨——————知错就改

  抓住雄鹅————— 善良勇敢)

  (4)拓展延伸,小说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地狱谷的羊群”,发挥想象力,猜猜它们又将讲述怎样的神奇?

  【出示课件4】

  2.师提示学习方法(或小组成员主动介绍方法)

  ①自由朗读。

  ②逐个击破

  ③注意合作

  ④在书上做批注,或在草稿上记下答案,以备交流。

  ⑤人人都要参与。

  ⑥讨论时要注意倾听,谦让,团结,协作。

  学生开始合作,师巡视。

  四、交流总结,彻底解疑。

  1.请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答案。

  2.其他组的代表补充或更正,师注意做好记录。

  3.对不能达成一致的地方,师指导讨论。

  4.今天学习后,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5】1.小结:学语文即学做人,那么,你学了本文,对你学做人有什么帮助?

  2.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小小历险家,他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我们认识到做人要以诚待人,乐于助人就会有善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做到真诚待人,乐于助人。

  【出示课件6】3.布置作业

  (1)练笔------续写。

  (2)带着自己的猜想,可以找到原著全文读一读。

  (3)回家将本课童话讲给家人听。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阅读与鉴赏:阅读作品写作背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自主制定阅读计划,在持续的阅读中对名著产生兴趣;学习梳理情节、感知人物形象的方法,自己梳理各章节情节,品读人物形象。

  2、表达与交流:分享尼尔斯的旅行线路图,说一说尼尔斯的旅行路程,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有趣;勾连对比阅读,感受尼尔斯的成长变化,学习多角度评价人物形象;仿照作者回环反复的叙事手法,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

  3、梳理与探究:关注关键事件,聚焦尼尔斯三次变成人的机会,探寻主人公成长的动因。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了解作家,激发阅读兴趣

  1、观看图片,这是瑞典的20克朗纸币,正面是一位女作家的头像,背面是她的代表作中的一章插图,谁来说一说这位女作家和她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2、读一读塞尔玛·拉格洛夫的生平简介和写作背景,你了解到那些信息?(瑞典女作家,19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尼尔斯是个瑞典孩子,要想了解尼尔斯先要了解这个国家,说一说你对瑞典的了解。读一读瑞典地图,说一说它由哪些省份组成?

  4、说说课文中的节选出自这本书的哪一章节?这个时候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孩子?猜一猜经过八个月旅行的尼尔斯发生了哪些变化?

  任务二: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方法

  1、读一读目录,我们发现目录大多有地名和人物名组成,请圈画出地名并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猜猜尼尔斯和大雁们的的飞行线路?

  2、在初步把握故事情节基础上,为自己制定阅读计划,填写“阅读进度表”。

  2、自己默读小说的前两章,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一章节的主要事件,完成下列表格。

  3、抓住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向同桌讲一讲前两个章节的故事。

  4、阅读文学名著的方法之一梳理每个章节的关键内容,你还知道哪些阅读方法?

  方法1:阅读时在空白处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触。

  方法2: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或精彩语句。

  方法3:阅读小说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方法4: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关系图谱。

  5、用上这些方法读一读你感兴趣的内容。

  任务三:尼尔斯梳理“旅行线路图”和“沿途风光”

  1、活动任务:尼尔斯旅行结束后,在家乡斯科纳引起轰动。小伙伴们都很好奇他神奇的经历,纷纷跑来询问他有关旅行的故事,想想尼尔斯该怎么向小伙伴讲述自己的故事。

  2、活动任务:

  (1)尼尔斯途中先后经历或抵达了哪些地方?帮助尼尔斯画出旅行线路图,并简单说说每个地方的地貌特征或风土人情。

  (2)根据梳理的信息,按照旅行线路图《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把这个故事详细的讲给同桌听。

  (3)在尼尔斯的众多经历中,他觉得哪一段经历最曲折离奇?如果你是尼尔斯用简洁语言和小伙伴们自己的阅读感受。

  (4)从这些的叙述中能够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其中最为精彩的是“鹤之舞表演大会”,尼尔斯会怎样和小伙伴介绍仙鹤群们是如何表演的?

  3、书中多处描写了瑞典的地理风貌及生物学知识,作者尼尔斯听到的故事来描写,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叙述,如果你是尼尔斯试举一两个例子说一说。(达尔河的形成、斯莫的传说)

  任务四:聚焦主要人物,感受形象

  1、主人公尼尔斯旅行前是个懒惰无礼、淘气顽皮的孩子,旅行中他逐渐改变,说一说他发生了哪些变化?

  2、用一句话说一说改变后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孩子?

  3、你认为尼尔斯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尼尔斯的成长仅仅是依靠他人的力量吗?结合具体的.情节小组间讨论交流。

  4、尼尔斯有三次变成人的机会,分别是哪三次?但尼尔斯却一一放弃了机会,小组之间再讨论:尼尔斯为什么放弃了这些机会,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5、联系尼尔斯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成长的理解。

  任务五:关注其他人物,感悟成长

  1、尼尔斯在旅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人物?

  2、在这些人物中,哪些是正面人物,哪些是反面角色?请用表格梳理出来。

  3、正因为这些人物的出现改变了尼尔斯的生命轨迹,你认为尼尔斯成长的最重要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4、你有没有发现其他人物也在变化,比如白鹅莫顿,莫顿从对尼尔斯的不满到成为他最亲密的伙伴,请梳理出白鹅莫顿的变化。

  任务六:借助语素支架,学习童话叙事方式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亲爱的阿卡大婶,请飞得慢一点,”男孩喊道,“请让我看看这些年轻人!”领头雁觉得他的要求挺在理,便尽量飞得低一些,绕着教堂飞了三圈。那些少男少女的模样究竟如何,恐怕很难说得清楚。但男孩子从天空中望下来,觉得他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可爱的一群年轻人。“哦,我相信国王王宫里的王子和公主也没他们那样高贵文雅。”男孩子自言自语地赞叹道。

  “亲爱的阿卡大婶,”男孩央求说,“请飞得慢一点,请让我看看这些老人家!”领头雁觉得他的要求是人之常情,便低飞下去,在桦树林荫道上空来回盘旋了三次。那些老妇人的模样在近处看起来究竟怎样那就很难说啦,但是男孩觉得,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温文大方、蕴藉庄重的老妇人。“啧啧,这些老奶奶看起来都像王太后一样,她们的儿子全都可以当国王,女儿全都可以当王后!”男孩赞叹不已。

  “亲爱的阿卡大婶,请飞得慢一点,”男孩又央求道,“我想看看这些农庄主妇。”大雁觉得他的要求十分在理,便低飞下去,在教堂墓地上来回盘旋了三次。那些农庄主妇在近处看起来妍媸如何是很难说的,但是男孩通过墓地上的林荫看下来,觉得她们个个都像含芳吐蕊、明艳照人的花朵。“啧啧,她们全都那么娇嫩美丽,就好像在国王的御花园温室里长大的!”他这样想。

  2、你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回环反复的叙事结构)你觉得这样的叙述啰嗦吗?

  3、像这样的叙事手法在文中多次出现,找一找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

  4、想象一下骑在雄鹅背上的尼尔斯在教堂上空还看见了什么,请仿照这样的句子写一写。

  5、评价标准

  任务七:关注异域文化,探寻名著魅力

  1、这本书介绍了瑞典的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选择你感兴趣的类别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本书中讲了许多瑞典民间故事,哪一个故事令你印象深刻,回想这个故事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一讲。

  3、评价标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6

  一、导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名言……这是苏联伟大文学家高尔基说的,我国伟大的文学家臧克家说,一起读——那么如何读一本好书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

  二、读封面

  我们拿到一本好书后首先要看封面,现在请大家拿起《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仔细看封面,从封面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1、画面

  图上画的是一个小男孩的骑着鹅在天空中飞。

  2、文字

  题目、作者、改编。

  3、你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封面的时候有哪些问题要问?

  三、读前言

  看完了封面,我们再来看前言,前言部分没有拼音,可能读起来有点难度,大家试着读一读,看能不能读懂。

  前言共四个自然段,前三个自然段介绍了作者,第四然自然段讲的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老师这里也有作者的资料,请看。

  下面我们来看故事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主要人物是尼尔斯,尼尔斯他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亲戚、邻居等等,也就是不喜欢任何人,也不喜欢任何动物植物,他喜欢三件事吃饭、睡觉、调皮捣蛋,他怎么地调皮捣蛋呢?我们来听听奶牛玫瑰说的'话:他曾扯过他家公鸡的鸡冠,揪过他家猫咪的尾巴,除此之外,他为了好玩竟然吊在奶牛的犄角上跳舞,为了解气,他用木头鞋揍一只叫小星星的奶牛……他做过的坏事多不多?难道不会受到惩罚吗?大家瞧,他真的受到了惩罚……原本的他跟我们差不多小,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小,

  四、读目录

  目录能帮助我们很快地了解书理得故事,请大家读一读数一数,书里讲了多少个故事?

  同学们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插图,你看看这幅插图,对照一下目录猜猜这幅图讲的是哪个故事?

  五、读正文

  (一)眼脑机能训练

  同学们,读书需要静心和专心,下面我们来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请大家不要眨眼睛,看看圆有什么变化?

  下面我们来做视野运动操,头不动,眼珠转的速度尽量快,幅度尽量大。好开始。

  请从内到外观察正方形,第一次看最里面的正方形,第二次看第二个正方形,依次看完,再从外看到内,注意眼睛要把正方形全部装下。

  (二)略读

  请同学们默读书的地71到76页,注意用到刚才的训练方法,眼球尽量地转动,读完一页或者一个自然段后,把全页或者这一自然段全部扫描一遍,想想讲了什么意思。请看要求:

  1、读完后在活页上写上用的时间。

  2、读完后合上书,做检测题。

  (三)细读

  刚才我们对这章的大概内容了解了,你们成绩不错。我们还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反复地读读,摘抄下来喜欢的词句。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怎样读一本书,先读封面,再读前言,再读目录,读正文。我们还学习了怎样读正文,读正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接下来再找出喜欢的部分做批画,做摘抄。

  尼尔斯在旅行的过程中经历哪些事?最后是回到家乡了还是继续旅行?他是恢复了原来的身高呢还是依旧那么袖珍?一切精彩尽在书中。请同学们下课后用今天学到的读书方法继续阅读这本书。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主要情节,感受尼尔斯在旅行中的成长与转变。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体会作品中蕴含的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等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故事主要情节,分析尼尔斯的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深刻主题,感悟成长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动物图片,提问学生如果能和动物对话,最想和哪种动物交流以及想了解什么,从而引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与动物的.奇妙经历。

  作品介绍(3分钟):简单介绍《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拉格洛夫,以及这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情节梳理(12分钟):请学生简述他们所知道的故事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梳理出尼尔斯被小精灵变小、骑鹅旅行、经历种种冒险以及最终变回原形的主要情节。

  人物分析(1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尼尔斯在旅行前后的性格变化,从具体情节中分析他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理解成长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改正错误的过程。

  主题探讨(8分钟):提出问题“从尼尔斯的旅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探讨作品中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勇敢面对困难等主题。

  角色扮演(10分钟):选取故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如尼尔斯与狐狸的斗智斗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2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感受更多书中的精彩。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对于角色扮演环节,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重点字词和优美语句,提升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续写故事。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作品中的语言表达,进行故事续写。

  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分析。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分析法、写作指导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动画片段,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回忆和兴趣。

  字词学习(8分钟):出示文中的重点字词,如“缰绳”“潺潺”“蹑手蹑脚”等,让学生认读、理解,并进行造句练习。

  语句赏析(10分钟):选取文中描写景色或人物的优美语句,如“天空是一片湛蓝,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引导学生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进行仿写练习。

  故事续写(1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尼尔斯回家后的生活,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进行故事续写。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作品分析(10分钟):提出问题“你认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有没有哪些地方你觉得可以改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分享展示(5分钟):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续写的故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建议,教师进行总结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

  在字词和语句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对于故事续写和作品分析环节,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