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7-05 13:33: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设计(优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学设计(优选)

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长城》教学设计。

  2.智能目标:

  ①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②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板书课题)

  2.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幻灯片打出与课本一样的两幅彩图)。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何特点?(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何特点?(高大、坚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2.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2)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长城》教学设计》。

  (1)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

  (2)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文入情,学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彩图,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嘹望射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延伸性作业

  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是骄傲?是屈辱?还是其他什么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搜集资料,以《长城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辩论稿,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辩论会。

  简评

  教学目标体现了认知、智能和情意的多元统一,挖掘了《长城》课文的科学和人文内涵。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严谨细密,条贯统序,易于操作,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理念。特别是图文对照,相得益彰,落实了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的观察能力训练,对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个典型的示范。

语文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感受雪景的美丽和下雪带给我们的好处,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字。

  二、教学难点

  感受雪景的美丽和下雪带给我们的好处,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写好6个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1、雪景图片、录像。

  2、生字、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为什么?

  2、播放下雪的录像带。

  导语:同学们你们看,洁白的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它们飘呀飘呀,落到树上、房上、地上,给大地披上了银装,看着这漂亮的雪花,你想说些什么?

  3、有一个小作者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雪花,快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然后把生字圈出来,再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相指读生字,如果读不准,请你帮助你的小伙伴。

  3、反馈生字的读音。请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指读,小组长带读等。

  如:纷纷扬扬———扬

  小仙女———仙

  裁剪———剪

  4、把生字词语放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要把语句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中感悟,品味语言,指导朗读。

  1、指名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雪?作者喜欢这场雪吗?你能从哪儿体会出来?

  2、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汇报中防止学生不按顺序汇报,教师可根据某一个学生发言,让其它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补充。重点指导如下语句。

  (1)纷纷扬扬的雪花,像柳絮在空中飞舞,像鹅毛飘落人间。你觉得这场雪下得怎么样?

  (2)想不想看看大雪纷飞的景像?(播放大雪纷飞录像片),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受。

  (3)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教师可进行示范性朗读,请学生评一评哪里读得好,然后再请学生练习。

  我伸出小手接了一片雪花。瞧,它多漂亮啊!那六角形的花瓣不知是哪位仙女特意裁剪的。

  你们知道雪花什么样吗?想不想看一看?

  3、出示不同形状的雪花照片。请学生说说看到的雪花什么样,并完成填空练习。

  ()的雪花

  4、带着你的体会再读读这句话。

  (1)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快活地蹦啊,跳哇,笑哇,唱啊!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还有的在滑雪。我们玩得多开心哪!

  你在下雪的时候喜欢干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5、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1)大地铺上了洁白的地毯。树上挂满了盛开的“梨花”。

  想一想“洁白的地毯”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梨花是什么颜色的'?树上挂的是“梨花”吗?说明什么?

  再读一读,读出雪下得大,雪花洁白。

  (2)“在厚厚的雪被下,麦苗儿甜甜地睡着,小嘴还不停地吮吸着甘美的乳汁。”

  出示句子:在雪被下,麦苗儿睡着,小嘴还吮吸着乳汁。读一读这句话,说说和课文原句比,有什么不一样?

  说说哪句好,好在哪儿。你能读出来吗?

  6、练习朗读。

  不仅小作者喜欢这场雪,农民伯伯也特别喜欢这场雪。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读读书上的句子。

  你知道什么是瑞雪兆丰年吗?再读一读书上的句子。

  (四)练习背诵,深入体会。

  1、导语:这么美的景色,用这样优美的语言描述下来,多值得我们积累下来呀!下面就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

  2、学生选择背诵的段落练习背诵。

  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段,然后再背诵。

  (五)语言训练,回归整体。

  欣赏了这么美的雪景,你最想说什么?

  (六)作业。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检查背诵。

  1、请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老师用引读的办法,引导学生读课文。

  如:雪花是什么样子的?下雪了,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下雪了,农民伯伯为什么喜上眉梢?

  3、请学生背诵你喜欢的段落,先让背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背诵这一段.让听的同学评一评,是否背诵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复习生字,自主识记。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读准字音,读准“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的读音。

  2、同桌同学互相指读,互相帮助。

  3、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让学生能够自主记忆,学生可用多种的方法,如以旧字代新字,组词语记忆,编儿歌,顺口溜记忆等等,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三)指导书写,细致到位。

  1、请学生认真观察( 个范字,说一说,这几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认真观察汉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个别字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然后再说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

  3、请学生提出较难写的字,教师范写。

  (1)请学生书写。

  (2)反馈纠正、评议。

  (3)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4)再选择其他汉字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雪花

  美丽 快乐 丰收 忙年

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我来试试:

  1、读读认认形近字;

  2、读读写写AABB式的词语;

  3、照样子写句子;

  4、读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二、探究与发现:

  读读想想,区别句子;

  三、我的作品:

  写话练习:我的愿望。

  把你的愿望用笔写下来吧,还可以配上可爱的图画哦!

  教学重难点:

  区别形近字,进行词句练习,了解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练习写话。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语文乐园的大门已经向我们开启了,让我们一起到里面来玩一玩吧!

  二、我来试试。

  1、读认认形近字;

  (1)学生自己读一读儿歌和右边的形近字。

  (2)说说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通过字意联系偏旁来区别形近字。

  2、读读写写AABB式的词语;

  (1)读一读,注意轻声的读法。

  (2)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写一写。

  3、照样子写句子;

  (1)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

  (2)照样子说句子。

  (3)照样子写句子。

  4、读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1)简单介绍什么是成语和成语故事

  (2)读一读这个故事。

  (3)和同学讨论一下:叶公是真的很喜欢龙吗?

  二、探究与发现。

  1、把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读每组的`两个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

  2、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3、再读句子,体会。

  三、我的作品:

  写话练习:我的愿望。

  把你的愿望用笔写下来吧,还可以配上可爱的图画哦!

  口语交际:有趣的事

  教学目标:

  1、能和同学进行交流,态度大方。

  2、能通顺完整地叙述暑假中的经历。

  教学重难点:

  用普通话与同学交流暑假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表演文文和乐乐的对话,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师引导。

  看,文文和乐乐已经聊上了,他们正在介绍自己觉得有趣,也就是有意思,很好玩儿的一件事呢!同学们,在漫长的暑假中,你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快和小组的同学们说一说,,让大家都来分享你的快乐吧!

  提示:在发言之前,先想一想自己准备告诉同学们你准备说哪一件事,把这件事发生的经过说清楚,还要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它有趣。别人说的时候,小组的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你觉得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向他提问题。最后每个组的同学一起评一评,谁介绍的事情最有趣,我们请他上台来讲给全班同学听。

  三、小组交流。

  四、全班交流。

  五、教师小结。

语文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太阳》是四年级语文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

  根据我班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我感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怎样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

  设计思路

  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我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目标

  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等写作方法,并能将其写作方法运用到练笔中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写一个”日”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师相机板书:太阳。)

  师引导学生说出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师随机鼓励引入下一环节: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有更多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问: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读懂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谁想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师相机板书:

  师:《太阳》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它的特点和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写的。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

  (课件播放:动画画面、太阳公公说话的'录音及文字。)

  “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这时,一学生站起来说道:“我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远、大、热,但它远、大、热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太阳公公说的话不清楚。(师进行鼓励,进入下一环节。)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乐意去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4.汇报。

  学习“远”的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读了出来。)

  师引导: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学生不知该怎么说。)

  师用课件演示、引导:一亿五千万公里有多远?课文中怎样说的?

  走——三千五百年,飞——二十几年。

  学生看课件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 )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时学生们高举右手,有的学生忍不住脱口而出:“还运用了写传说故事的方法。”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调动。

  学习“大”的学生汇报: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师用课件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时学生顿时领悟了,大声说道:“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

  对学生的细心观察进行鼓励,并进行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师板书:作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说明太阳“大”的特点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仍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

  学习“热”的学生汇报:(此时,学习“热”的学生有了以上学习的基础,回答问题就相对有条理)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师: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片刻,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一千八百万度。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

  这时有学生强调:是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进行鼓励: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又有学生起来说道:用钢铁与太阳的温度作比较,说明了太阳的温度真的很高。

  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练笔。

  1.教师写一个“月”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生答:月亮。)同时教师演示课件:用图画的形式出示有关月亮的资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师出示的资料为程度差一点的学生保底。)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学生用课外知识再次进行交流。)

  2.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反馈与反思

  课后,我对学生的小练笔进行批改时,发现全班学生的练笔写得都不错,不仅将月亮的特点说得很清楚,而且条理清晰。有的学生将“嫦娥奔月”这一传说写进了自己的练笔中,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还有一个学生在写到月亮的体积时,不仅与地球进行了比较,还通过自己的演算,与太阳进行比较,更进一步说明了月亮的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得到了体现。从练笔的整体结构看,学生用词很准确,在写到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时,如果要到月亮上去,引用了“日夜不停”。在“嫦娥奔月”的这一传说与月亮的实际资料过渡时用上了“确实”、“的确”等词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交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由“厌学”变为“愿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还觉得将课文中的内容提炼为学生练笔的内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读”与“写”融会贯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2、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一起看大屏幕。

  视频中的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齐读课题,注意“颐”字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我会读”指名领读。去拼音再读。

  “我会填”指名回答。图片出示理解“横槛”“画舫”。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2)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用“~~”画出。

  2、学生按要求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问题(1)。

  提问: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4、完成自学提示(2)

  提问: 哪些句子能够体会作者的游览的顺序?

  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句子。

  从句子中找出写游览过程的动词,指名上台画一画。

  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5、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些颐和园的景色的?

  给课文分段,明确(总分总)的结构。

  三、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出示自学指导:

  (1)、请大家读一读长廊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2)、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说说作者描写的景物。

  4、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么什么顺序观察的。

  5、指名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学习3~~5自然段

  自学指导

  1、自读3~5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2、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书。

  3、汇报: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然段 佛香阁 排云殿

  第四自然段 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 十七孔桥

  4、我们先来到万寿山上的佛香阁,谁喜欢“佛香阁”,读读句子

  出示句子。说说佛香阁的特点。

  5、谁喜欢“排云殿” 读读句子,说说有什么特点?

  6、喜欢昆明湖的同学来读读句子,告诉我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这句话把什么比着什么?

  还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静? “滑”换成“划”行不行?哪个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静?

  7、美丽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长长的石桥,叫十七孔桥。

  喜欢十七孔桥的同学来读读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

  狮子多 桥洞多 柱子多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同样让我们感受到劳动人们的智慧和雕刻的技艺高超。

  齐读这句话。

  四、总结

  我们随着作者将颐和园游完了,那么颐和园中,就这些景观吗?

  齐读最后一段。

  课后拓展

  颐和园还有哪些景点,课后查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教学反思: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许多颐和园图片,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

  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课文语言优美,我引导学生多读,通过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文章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我指导学生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的重点朗读。

语文教学设计6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理解诗句,背诵诗文。

  2、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助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字。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同样的方法学习“南”字。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自由介绍。

  2、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3、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组织游戏。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3、随着学生的交流,重点点拨以下诗句: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①(课件出示莲叶图)你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班内交流自己看到荷叶后的感受。

  ③(教师范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你能像老师这样来夸一夸这些莲叶吗?(指名读)

  ④采莲人划着小船来了,她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她们也夸起了莲叶。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①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几句吗?学生自由畅谈喜欢的原因。

  ②启发想象:这么美的荷花、莲叶也吸引了好多小鱼。小鱼在水里干什么呢?

  ③学生大胆想象。组织学生表演: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赶快游起来吧。要按照诗中的方向游啊!先向东,再向西,然后向南,最后向北。

  ④学生一边按方位表演,一边背诵诗句。

  ⑤学生大胆想象,再次体会小鱼的自由自在和荷花、莲叶的美丽。学生先独自练读,再分组读、班内展示读,最后教师引读。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设计7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下列词语,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熟记字形。

  拘谨颀长孔武有力绶带怯生生着陆熹微寥寥可数呜咽闩门悉意

  2.第三人称叙述和第一人称叙述的比较。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把握重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学习寥寥数笔勾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德育训练点

  树立学生的和平信仰,培养学生爱正义、爱国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美国青年的智慧美和法国妇女渴望和平的理想美及其表现出来的行为美。

  二、学法引导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再通过比较,法国妇女前后两次答话的同异,法国妇女和美国伞兵的同异加深理解,最后用改述法(改变叙述人称复述)比较体会作者的构思匠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适当引导,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把握“勇气”、“福气”的含义。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随堂练习。

  2.如有可能,则准备二战中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电视或电影片段。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反复阅读课文,抓主要文段、语句,讨论分析文章的思想内涵。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淮海战役》这部电影吗?在我的记忆里,一幅支援前线的画面尤为深刻。男女老少,众多的百姓推着独轮车,冒着硝烟炮火、泥泞暴雨,将家中的所有、自己亲手所做的积极送到前线。

  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看着这样一幅画面,品着元帅的这句话,我们能说什么呢?

  人民是伟大的。他们热爱和平,向往和平!为了和平,为了正义,他们甘愿付出一切。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勇气》,便是展示人民的伟大的一篇作品,请大家仔细读,细细品味。

  (二)明确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第三人称叙述与第一人称叙述的比较。

  (三)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

  (1)给加粗字注音

  拘谨()绶带()怯生生()着陆()闩()呜咽()

  拘谨——(言语、行动)过于谨慎、拘束

  颀长——身材高

  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量

  熹微——日光微明

  寥寥可数——非常少

  悉意——全心全意

  (2)把握文章段落结构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开头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在大规模进攻开始的前一天”至“她毫不犹豫地给了他第二次机会。”讲述关于勇气的故事。

  第三部分,“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至文章结束。是“我”的感受。

  2.再读课文,勾画重点文段、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1)明确文中的重点人物

  美国伞兵、法国女人

  (2)勾画重点文段、语句,分析两个重要人物。

  美国伞兵

  “他胸前闪耀着的勋章绶带,比我记忆中任何将级官衔以下的人都要多。”

  “他意识到,必须马上找个地方隐蔽起来。”

  “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舍。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啊。他朝那房子奔去,一边温习着寥寥可数的几句法语,……”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对,还有最后的一次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一注。”

  “‘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

  这是一个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战士,是法国夫妇给了他宝贵的生命,也是他们给了他更多的勇气。于是,他勇敢拼搏,屡建功勋。

  法国女人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镇定的——开了门。她是刚从做早饭的灶间出来的。”

  “‘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说,把他带进屋里。”

  “妻子呜咽,……”

  “那位法国女人很快打开了门。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他们面对面的,站了也许一秒来钟。她没有向她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哦,当然啦。快!”

  “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这是一个爱丈夫、爱孩子、爱家庭的'勤劳女人,然而,她懂得“爱国、爱正义、爱和平”才是更大的爱。她为和平、为正义甘愿献出一切,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因而,她赢得了众多人的敬仰。“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3.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反复朗读,勾画重点语句

  “青年伞兵有的是拼命的勇气。”“在牢笼里,他看到了而且抓住了惟一的出路。他是勇敢机灵的孩子。但是,那位法国妇女的勇气呢,是经常同你在一起,永远不会让你丢脸的。她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

  “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

  (2)领会文章的主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文章的主旨是赞颂为和平、为正义而努力的人们的勇气、信仰。

  4.学生活动。

  试改用美国伞兵的口吻把这个故事复述一遍,然后比较一下叙事角度和表达效果有些什么变化。

  用美国伞兵的口吻讲述故事,是第一人称表述,特点是便于直抒胸臆,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课文主要是第三人称表述,特点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四)总结、扩展

  和平是一种信仰,为了捍卫它,许多人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珍惜和平、热爱和平、保卫和平,应是人类的共同职责。

  请同学们结合时事,各抒己见,畅谈对“和平”的理解、认识。

  (五)布置作业

  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语文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说出白杨的特点和祖国建设者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文借白杨的特点赞颂坚韧的健身者,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学习,学生体会到西部工作者工作环境的恶劣,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记叙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体会文中父亲和白杨之间的关系,懂得白杨的品格美,领悟父亲等援疆者的人格美。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展示西部荒漠环境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西部环境特点,并向学生介绍西部风沙大,缺水干裂的气候,观察并了解白杨缺水但依然坚挺的特质。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提问引导: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白杨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伴随这两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回顾父亲在火车上给孩子们介绍白杨的故事。并且找出文章描写白杨的句子,找到白杨高、直,坚韧不拔的特点。

  (三)深入研读

  1.在了解了白杨的基本特点以后,教师带领学生仔细研究白杨的特点。提问学生:爸爸在介绍白杨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此处为比喻手法,将高大的白杨比作大伞。图片展示大伞,观察大伞手杆笔直且伞面之大的特点,与白杨的图片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白杨笔直且枝繁叶茂的特点。

  2.引导学生品味爸爸关于介绍白杨坚韧不拔特点的语言。请学生进行角色朗读,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哥哥和妹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领学生理解白杨是生长在需要它的地方,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它都能很快地生根发芽,体会白杨的坚强、不软弱、不动摇。展示关于白杨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依然屹立的视频,体会白杨生长环境之差,衬托白杨不动摇、依然笔直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不仅仅是在介绍植物,而是以托物言志的手法介绍了生活中有很多跟父亲一样支援西部工作,在遥远的新疆为祖国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工作者。他们身上体现着白杨精神,在祖国发展过程中,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到哪里去艰苦工作,正是有他们的'艰辛付出,我们才得以有现在美丽的生活环境,国家才得以生机勃勃地蓬勃发展。

  4.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结尾带有暗示性的语句。爸爸搂着孩子,看着窗外的白杨陷入沉思,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提问爸爸在沉思什么?引导学生得出此处沉思以及微笑是因为爸爸看到了高大的白杨旁边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的小树。这暗示着父亲对孩子们的期待。

  (四)拓展延伸

  孩子们听了爸爸的话之后有什么样的领悟,他们应该学习白杨什么样的精神?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以《白杨,我想对你说》写100字左右的感想,全班交流。

  (五)小结作业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白杨的特点,以及以爸爸为代表的西部边疆工作者的品质。

  白杨是生长在西北恶劣环境中的植物,请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有什么样的特点,选一种植物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绍它的生长环境和它的特点。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故事性文章,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白杨这种植物的特点,从而理解西部工作者身上坚韧不拔、默默奋斗的品质。在介绍白杨特点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展示白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对白杨有所了解。在学习爸爸介绍白杨的语句的时候,可以用分角色朗读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父亲话语中的意思。

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媒体: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语.

  2.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从三方面引导与梳理:学习内容,课文特点,学习要求.)

  3.揭题,引入本课.(可结合出示挂图或课件简笔画)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如,8个认读的生字,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待”等容易读错的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注意正音,读通读准)

  4.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候……)

  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四,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作业

  1.写生字.

  2.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订正.

  2.导入: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二,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1)鹅的叫声很高傲.

  (2)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 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

  (1)厉声_______厉声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厉声______________大叫(从这五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

  (2)鹅的步调_______,_______的,颇像______________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

  三,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这问题研读,交流.

  如:(1)”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 最可笑的是什么

  (2)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 是怎么侍候的

  (3)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 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4)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1)食料简单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样东西)

  (2)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

  (3)鹅老爷脾气的句子.(每逢……就……责备,架子十足)

  (4)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5)狗”扬长而去”的句子.

  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四,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 (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2.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五,作业

  1.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准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与习作.

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与《鲸》一文进行比较,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把作者对松鼠喜爱之情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了解关于作家的其他作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新课学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说明文单元的第二篇文章。它是可爱的----

  生:松鼠。

  师:课前我们已经读过两遍课文了。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出示:驯良 榛子 榉实 橡栗 矫健 帽缨 船舵 苔藓 狭窄 勉强

  个别o读,齐读词语和单个生字。

  师:说明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把事物的特点准确清晰,明白无误告诉大家。《松鼠》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关于松鼠的哪些知识呢?大家出声朗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了解松鼠特点

  师:通读课文以后,你们了解了关于松鼠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零星回答了,如很乖巧,很太人喜欢,横渡溪流的时候很会想办法、跑步很轻快,会自己搭窝,很干净等等。

  师:我们交流了这么多,足足有十四个知识点,把零零星星的知识点梳理梳理,归在一起就是一句话,也就是作者开篇就告诉我们的

  生齐读: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xùn)良,很讨人喜欢。

  师:乖巧什么意思。

  生:“乖”就是很听话,“巧”就是很聪明。

  师:拆一拆的办法很好。那驯良呢?

  生:“驯”就是性格很温顺,“良”就是很善良。

  师:性格温和,会为人着想。

  三、细致读书,品味松鼠特点

  1、举一------关于“漂亮”

  师:关于“漂亮”在第一段的描写中。

  生:第一段

  出示: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jiǎo)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lóng)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yīng)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师:怎么就漂亮了呢?

  生:面容很清秀,秀就是漂亮。

  师:有的人就形容老师长的面容清秀。作者把松鼠当作人来写了。(板书:拟人)

  生:眼睛闪闪发光,说明松鼠很漂亮。

  生:帽缨似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生:特别可爱的是美丽的尾巴翘起来,当作被子或者房子。

  师:(板书:比喻) 作者写松鼠的漂亮极有顺序,(边引导,边在课件的松鼠图画上标注描写的顺序)我们再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此段

  2、反三-----关于“驯良”、“乖巧”

  师:驯良是 脾气很好,顺人心意,很善良,乖巧是很可爱,很聪明,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老师不带着你们学习了,请默读第二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把你们刚才说的这么多特点归到乖巧和善良中去。

  生:(读文) 在树上生活,不接近人的住宅,说明他们很乖的,很驯良的。

  生:(读文)白天基本上不出来活动,只有到了晚上人们都已经睡着了才在树上跳来跳去。一点不打扰人。很乖巧,驯良。

  生:(读文)横渡溪流,相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树皮当船,用尾巴当作帆,太聪明了。

  生(读文)走起路来很轻快,连蹦带跳的,一忽儿跑上去了。真是乖巧。

  生:(读文)会用叫声表达感情,惹恼了,会发出恨恨的叫声,高兴的时候比黄鼠狼的声音还要尖些。

  生:(读文)在冬天蛰伏的时候还十分警觉,只要一触动就醒了。

  生:(读文)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的空心的缝隙里,赛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真聪明。

  生:(读文)搭窝的时候,更感觉聪明了。搭的窝足够宽敞,足够坚实,既舒适和安全。

  生:(读文)松鼠非常干净,它们用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

  四、比较写法,体会喜爱之情

  师:在我们的读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松真是一个---

  生: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xùn)良,很讨人喜欢。

  师:同是说明文,我们看介绍“鲸”的时候是这样的

  出示:

  比象更大的动物就是鲸,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他的上腭,四个人围在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举例 数字 打比方 比较 )

  师:写松鼠如果也这样说明: 松鼠体长20—28厘米;尾巴,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腹面白色。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

  生:这样写的话,看不出作者的喜爱之情的.。有点死板。

  生:像书上这样写的话,更能体现松鼠的可爱,更能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你们说的好,说明一个事物的时候情感不一样,表达的方法也不一样。《松鼠》全文都是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在准确表达松鼠特点的基础上,又非常传神,形象,生动。像这样的句子太多了,请再默读课文,找到传神描写表达作者喜爱之情的句子划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默读后朗读:

  生: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生: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生:松鼠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藓苔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

  四、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

  师:课堂学习马上就要结束,这两天我们学习了两篇说明文,一篇用了

  生:打比方 举例子、比较,列数字的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明白,

  师:还有一篇呢?

  生: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来介绍一种事物。

  师:无论怎样写,都要把事物的特点准确表达出来,如果是后者,我们就称为“文艺性说明文”,前面这一课就属于“常识性说明文”。今天的《松鼠》选自于法国布封的《自然史》

  学生自读资料袋内容。

  师:这本书描述详细而科学,文笔又极其优美, 在他的笔下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天鹅则是和平的、开明的君主。期待同学们好好阅读布封的《自然史》。

语文教学设计11

  一、教学要求

  1.练习写好带有“折文旁”和“反文旁”的字。

  2.连近义词,学习补充句子,朗读背诵成语,积累语言,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学做名人卡,了解名人的典型事迹,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二、重点难点

  1.写好汉字,积累语言,并能做到灵活运用。

  2.将句子补充完整,使其更加具体、生动。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收集名人事迹。

  四、教学过程

  (一)万花筒

  1.我会写。

  (1)出示两组汉字,读一读,仔细观察,说说这两组字的区别。(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偏旁:第一组都是“折文旁”,第二组都是“反文旁”。

  结构:第一组都是上下结构,第二组都是左右结构。

  (2)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分别指学生说,教师归纳,顺口溜帮助识记)

  (3)教师示范书写。

  (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第一组字中的“复、夏”要区分,“复”的中间是个“曰”字,“夏”的中间是个“目”字,写“折文旁”时,“横撇”与“捺”之间拉开一点更美观。第二组“反文旁”的'字,基本上以竖中线为界,“牛”字和“正”字的末笔改“提”)

  (4)学生书写。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书写时坐姿要端正,每个字要写匀称,写美观,写正确,并相机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写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5)同桌互相评议,在你认为写得好的字旁边贴上一面小红旗。

  2.我能连。

  (1)出示词语,自由读一读,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2)观察范例,理解题意。

  (“毁灭—消灭”是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这道题目就是要我们将近义词有线连起来)

  (3)学生自由地连线。

  (4)品读五对近义词,全班交流,说一说每对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3.我能填。

  (1)播放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三个句子:

  爸爸叉鱼去了。

  能干的爸爸叉鱼去了。

  能干的爸爸又潜入水底叉鱼去了。

  (2)读一读,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三个句子,后一个比前一个更生动、更具体)

  (3)好句欣赏。(播放课件)

  穷孩子凯利不得不挨家挨户推销产品。

  顶着烈焰的火箭,托举着飞船拔地而起,直插蓝天。

  狡猾的狐狸在树林里垂头丧气地转来转去。

  (4)你能将下面的两个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生动、具体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全班交流评议。

  (5)鼓励学生读好句,并在平时习作中要学会将句子写生动、写具体。

  (二)百宝箱

  1.出示三组词语,读一读,比一比,找规律,说说成语的意思。

  (教师归纳:这些词语都是对人物表情和心情的描写)

  第一组成语都以“眉”字开头,这是对人物表情的描写。第二组成语都以“心”字开头,“心平气和”指心情不急躁,态度温和;“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及其舒畅、愉快;“心旷神怡”指心境开阔,精神愉悦。第三组成语都以“笑”字开头,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

  2.你还能说出用“眉”、“心”、“笑”这三个字开头的成语吗?

  (小组合作,边说边记,看哪组记得最多。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画、眉目传情、心悦诚服、心不在焉、心服口服、心驰神往、笑逐颜开、笑里藏刀……)

  3.成语接龙。

  (用开火车的形式分组进行比赛,比一比哪列火车开得快、跑得远)

  4.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成语说一句话吗?

  (学生汇报,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及表扬)

  (三)大舞台

  1.汇报交流搜集的名人事迹。

  2.你了解到的名人有哪些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名人名字)

  3.这么多的名人当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请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4.播放课件,教师展示搜集到的名人简介及其典型事迹。

  (小结:这些名人的故事非常感人,他们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做名人卡,向名人学习。

  (1)出示名人卡片范例,仔细观察卡片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

  (2)学生动手制作名人卡。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及爱好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并美化名人卡)

  6.交流分享,展示名人卡。

  (师生共同评议,选出优秀作品加以推广)

  7.举办“名人展览”。

  (此活动可放在班上举办,邀请低年级的小朋友来参观,也可以放在校园内举办,让更多的人来参观,了解名人,向名人学习)

语文教学设计12

  一、义教科目:小学趣味语文知识

  二、教案适用年级:小学二三四年级

  三、教学目的:介绍语文知识上一些比较有趣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索

  的热情。让他们领悟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着关于语文的相关内容,

  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培养独特的

  情操。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准确理解语文的意义,在生活中发现趣味语文。在课堂上

  配合老师,跟上老师的节奏。

  五、教学注意点:

  1、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把课文解释得浅显易懂。

  2、注意课堂气氛的活跃,使课堂生动有趣,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六、教学过程:

  1、 自我介绍: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来自XX学院的哥哥姐姐,(四个人特色的介绍自己)今天呢和你一起上这节课。同学们欢不欢迎呢?

  学生:欢迎!

  2、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好乖哦,老师讲一个故事送给你们。好不好啊?

  学生:好!

  老师:你们知不知道年的来历啊??年,就是我们过年的年。

  出示故事:

  过年的来历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

  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

  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会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可以适时加一些表情和动作,以便同学们能理解)

  3、抢答: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将全班分组抢答,哪个组织回答最积极,

  最多,最活跃,就加以加分,哪个组分数最多奖励学习用品。(用时:10分钟)

  老师: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啊?

  学生:喜欢。

  老师:那好,那现在呢,我们出几个谜语给你们猜好不好啊?你们呢,要分组回答,哪个组最积极就可以得到我们的奖品。

  1) 出示谜语:

  A.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 【谜底】:眼睛

  B. 像糖不是糖,不能用口尝,帮你改错字,纸上来回忙【谜底】:橡皮

  C. 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其。【谜底】:手指

  D. 什么东西只能加,不能减 。 【谜底】:年龄 E. 什么东西经常会来,但却从没真正来过? 【谜底】:明天 F. 有一匹马,它向南走5步,向北走3步,又向西跑了10步,请问最

  后它的尾巴朝什么地方 【谜底】:朝地

  G)有时候,圆又圆,有时候,弯又弯,有时晚上出来了,有时晚上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月亮

  老师:好,同学们都回答得不错哦,没有回答的同学别灰心,下面还有几道题目呢,看看你们谁积极啊,积极就有分加哦。

  2) 根据下列题意,选填词语。

  苦哭 暗笑 假笑 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 (只能用一次)

  A、开怀纵情的笑( )

  B、藏在心里不公开笑( )

  C、捂住肚子开心地笑( )

  D、不愉快而勉强的笑( )

  E、故意做出的,不真实的笑()

  3) 同学们,请你将下边的十条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再将补充的字竖着连成

  四句数学上用的术语,好吗?

  ( 五)花( 八 )门 ( 五 )湖( 四 )海

  ( 七 )上( 八 )下 (七 )擒( 七) 纵

  ( 三 )头( 六)臂 ( 三)心( 二 )意

  ( 十 )全( 十 )美( 十 )全( 十 )美

  ( 五)湖( 四 )海 ( 五 )行( 八)作

  4、出示趣味故事——十二生肖(用时:10分钟)

  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听故事啊?

  学生:想。

  老师:那你们在听的过程中要留意故事究竟说了什么哦。

  学生:好。

  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

  有属小白兔的,有属大老虎的???有属猫的吗?没有,怎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让同学们举手回答,能答一个是一个,我们会尽量鼓励同学们回答,如果碰上有些比较偏的生肖,我们就可以适宜做一些动作来让同学们猜,)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好了,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十二生肖的来历了吗?都知道十二生肖为什么是老鼠第一了吗?

  提问:十二生肖有哪些呢?(巩固知识)

  (让同学们举手回答,能答一个是一个,我们会尽量鼓励同学们回答,如果碰上有些比较偏的生肖,我们就可以适宜做一些动作来让同学们猜,)

  5、联系学生的实际(用时:10分钟)

  老师:同学们,听完了老师的故事。你们想不想说一下你们对语文的看法啊?语文也可以很趣味的啊。

  学生说出自己对趣味语文的看法及感受。我们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看着学生,给他鼓励。

  6、总结(用时:10分钟)

  表扬同学们配合得很好,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喜欢语文,在生活中去发现那些趣味的小知识和小知识,谢谢同学们的配合,这节课我们相处得很愉快??

  备注:如果时间多出,就讲小故事三则并与同学们交流。

  1、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她没有骂人。」

  (注: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2、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个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我说你为甚么走得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意图

  一、教材解读

  (一)人文主题及教学策略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其中五个板块旨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化现象,通过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并积累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

  (二)教材解读

  本册《语文园地一》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是一首谜语诗,将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巧妙地镶嵌在谜语诗中。“一”“二”“三”“四”“五”在第一单元识字课中已学过,“六”“七”“八”“九”“十”是借助谜语诗需要识记的五个汉字,其中“八、十”是需要书写的汉字。

  第二板块:“字词句运用”安排了3组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笔画,建立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概念,多一笔、少一笔就会成为不同的汉字,让学生在去分中巩固。

  第三板块:“书写提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提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本园地里的“识字加油站”和“书写提示”都与数字相关,教学时,可做整合处理。如,读数字诗学写数字“十”时,可以与“书写提示”整合;也可通过“一”和“十”的比较,“二”和“三”的书写,联结与“字词句运用”中的形近字比较学习。

  第四板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咏鹅》,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文,不要求完全理解古诗,会背诵即可。

  第五板块:“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小兔子乖乖》,让学生在有趣的听唱活动中和大人一起读儿歌,体验课外阅读的快乐。

  二、单元整体架构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评价

  五、资源链接

  《小兔子乖乖》音乐。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识字加油站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预设:喜欢。)现在老师说一个谜语你们来猜,如果你知道答案就举手。谜语是: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谜底:雪花)

  (2)你们很快就猜出了答案,谁能说说你这么猜的理由?

  (3)那你们想不想学习这个谜语呀?学会了你们不仅能考考家长,还能认识新的生字宝宝呢。

  2.多种形式读谜语

  (1)教师带读谜语

  (2)男女生一人读一句。

  (3)教师示范边做手势边读

  3.闪卡巩固

  认读字一闪而过,学生大声读出这个字,并用铅笔把这个字圈画在书上。

  4.连连看,巩固识字

  板书1—10的'阿拉伯数字,请同学们在数字下面贴上对应的生字卡片。

  提示:“两”就是“二”的意思。

  5.拓展含有数字的成语

  七上八下十全十美九死一生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书写提示

  过渡:刚才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谜语中的认读字,相信你们回到家可以用这个谜语考住爸爸妈妈,特别了不起。那你们想不想继续学学里面的生字宝宝呀?

  1.我说你做

  模仿本单元《口语交际》的游戏形式,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巩固书写习惯。同学们请注意倾听,老师现在发出指令,看谁听的清、做的准。

  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执笔。(同桌间互相检查)

  2.学写“八”

  (1)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撇起笔左上半格,收笔出尖;捺在撇上起笔,收笔出脚。撇捺写舒展。

  (2)学生描红,师根据正确、端正、整洁进行评价。

  3.学习笔顺规则

  (1)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二”和“三”的写法,现在老师写这两个字,同学们举起手和我书空,谁发现这两个字的笔顺规则有什么共同点吗?(预设:这两个字笔顺规则都是从上到下的)

  (2)“十”、“禾”的教学方法如上,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空,观察笔顺规则,强调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3)现在大家记住这两种笔顺规则了吗?我们学过的哪个字也是这样的笔顺规则呢?(预设:“云”是从上到下,“田”里的十是先横后竖)

  (4)学生描红书写。

  (5)同桌间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评并互评。

  评价标准:

  字词句运用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特别认真,不仅学会了笔顺规则,书写得也非常整洁、美观。老师想奖励你们几粒带有魔力的种子。种下这些种子,就会长出我们学过的字宝宝,神奇不神奇?猜猜看,上面会长出哪个我们学过的字?

  1.好多同学都猜对了,现在咱们一起揭秘,看看到底长出了哪些字?出声读一读。

  2.你们读得真准确,一朵花上长出了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长得——(预设:很像)那它们有 什么不同呢?(预设:后面的字比前边的字多几笔)。

  是呀,我们看,人加上两笔就变成了天,口加上两笔就变成了田,日加上一笔就变成了目。可见,书写汉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不然多一笔或者少一笔就会构成不同的汉字了。

  3.现在两人一组给这些字宝宝找找朋友吧,看谁能组更多的词。

  日积月累

  过渡:神奇的魔法让种子开了花,还吸引来了可爱的小动物,它就是——鹅。你知道吗,唐代的诗人骆宾王还为它写过一首诗呢。想不想一起学一学?

  1.教师带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

  2.同桌间互相读,互相检查,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3.同学们,这首诗描写了可爱的大白鹅,它是有一定描写顺序的,你们看,曲项就是它弯弯的脖子,然后描写了它雪白的毛,最后写了拨水的红色脚掌(手指着图片,帮助学生直观领会)

  现在我们一起根据图片,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4.以前有很多同学学过这首诗,没学过这首诗的同学也没关系,给你们一点时间,两人一组背诵这首诗吧。

  和大人一起读

  过渡:我们今天在语文园地中大有收获,学了不少知识,现在请你们放松一下,听老师讲个故事。

  1.学生观察插图,听教师讲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课件出现课文插图)。

  2.交流故事,分享感受

  (1)故事讲完了,谁记得故事中出现的动物有谁?

  生:老山羊、小灰兔和小白兔。

  (2)老山羊送给小灰兔的是?(一车白菜),小白兔要的却是?(一些菜籽)。

  (3)你喜欢小灰兔还是小白兔,为什么?

  预设:我喜欢小白兔,它很聪明,也很勤劳。

  3.布置家庭任务

  (1)回到家给爸爸妈妈讲这个故事。

  (2)和大人分角色演一演。

语文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和可爱。

  2、学习可是的写法,仿写一段话。

  3、用摘录法概括第一段段落大意。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悟课文

  1导入:

  很多同学都觉得猫实在很可爱,老舍爷爷这篇《猫》就写得特别好,那他到底怎么写的呢?大家读读第一大段,多读几遍,选一个最喜欢的自然段,待会儿准备读给大家听。我们还要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反馈:

  第一自然段:通过说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段的理由,体会到猫的可爱,产生对猫的喜爱。

  第二自然段:你为什么喜欢第2自然段?(学生边说理由,教师边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喜欢这一自然段的人站起来读一遍

  (二)感悟写作规律

  摘录词语

  1学生把描写猫性格的词语找出来,写在纸上。

  2学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3(实物投影)反馈

  4齐读一遍词语

  规律感悟

  咱们来看看这些词语,它们之间好象有什么联系,把它们放到课文中再去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读完后,小组讨论)

  (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内容)

  1、学生回答,得出结论:描写性格的词语是一对对写的,前后表现的性格完全不同。

  2、指名读(要求读出前后完全不同的感觉)

  3、还有什么发现?(两种性格之间是用可是连接的)[课件中可是两字变红]

  4、找出相同写法的自然段,也读出前后不同的感觉。(学生读一对性格,教师随机出现相应的板书)

  老实贪玩

  贪玩尽职

  高兴不高兴

  什么都怕勇猛(可是)

  总结规律:

  是呀,老舍爷爷就是把一对对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连接起来了。看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学生接说:古怪)

  老实贪玩

  贪玩尽职

  古怪

  高兴不高兴

  什么都怕勇猛(可是)

  摘录段落大意:

  用摘录法来摘录这一段的段落大意(找到的学生站起来齐读一遍: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三)仿写一段话

  (展示课件:出示三组图片,每组图片表现猫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

  1看图,明图意

  2要求:我们学习老舍爷爷的写法,也来写写猫,愿意试试吗?写的时候要注意写出猫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连接。

  3学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4(实物投影)评价

  (评价时注意:①有没有写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②句子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

  (四)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既找到了段落大意,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写作中去。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

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首三分钟说话训练

  一、导入

  二、研读《金色花》

  1、介绍作者、金色花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金黄色花。

  2、初读感知

  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2)、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的孩子。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___的妈妈。

  3、品读诗歌

  仔细品读课文再结合语句与小组同学谈一谈。

  文中的母子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4、写法研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5、小结

  三、共同学习《荷叶母亲》

  1、导入

  2、作者介绍、文体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3、检测字词

  4、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后的直接感受是什么?

  5、合作研讨

  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心情、红莲的样子?

  6、品读文章

  找出诗中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语段,分析体会其中的情感!

  7、拓展练习

  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结

  四、作业

  借助一种形象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板书设计: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泰戈尔

  三次嬉戏----------母子情

  荷叶母亲

  冰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预习课文:

  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并蒂(bìngdì):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ruì):瑞雪;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dàn):荷花。

  攲斜(qīxié):倾斜、歪斜。

  慈怜(cílián):爱怜。

  荫蔽(yīnbì):(荫今读yīn)遮蔽、隐蔽;庇荫。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

  1、导语设计: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散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

  2、作家简介: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等。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尚、最纯洁的爱。

  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可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3、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2)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我”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三次嬉戏具体指什么?

  (三个场景:妈妈祷告时,孩子变成的花散发香气;读书,投影书页;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五、体验反思:

  1、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它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我们要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体会联想和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进行朗诵比赛。

  2、抄写课文词语。

  3、选作基础训练作业。

  第二课时(《荷叶母亲》)

  一、复习检查:

  背诵课文。

  二、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诗,道尽了天下儿女回报母恩的真切心声,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从古至今,歌咏母爱的作品实在太多,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母亲用“爱”作支架撑起的翅膀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是又一曲儿女发自肺腑的心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作家冰心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吧……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作“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代表作有《繁星》、《春水》(诗集),《超人》(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散文集)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重音等。)

  3、思考: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荷叶护莲图;图画中包含了莲花、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课文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体会一下弥漫在这首诗中的情绪的变化。

  (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像荷叶一样的母亲。这样文章由景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

  2、红莲是作者描写的重点,作者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在一起赏莲的情景呢?请说说自己读后的理解。

  (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体会这句思想感情。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五、体验反思:

  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践,说说这场暴风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

  六、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蓝本。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仿课文写法(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写一篇随笔。

  4、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在妈妈身边幸福、快乐

  孩子的纯洁、可爱

  母爱的光辉

  对母亲的爱

  温馨、快乐

  妈妈祷告时孩子变成的花散发香气

  读书投影书页

  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

  《荷叶母亲》

  冰心

  借景抒情

  景情

  情景交融

  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烦闷

  雨打红莲不适意

  荷叶遮蔽红莲不宁的心绪散尽

  联想

  母亲无私爱护子女

【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北师版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07-22

语文《爬山》教学设计09-27

语文复习教学设计09-04

语文《藏戏》教学设计09-13

语文复习教学设计09-04

语文《雷雨》教学设计08-14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03-29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2-17

语文识字教学设计08-22

语文赏析教学设计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