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日记

时间:2024-06-23 06:13:57 日记大全 我要投稿

数学的日记(通用15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的日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的日记(通用15篇)

数学的日记1

  前天晚上,妈妈和我一起去新华书店买练习书册。

  到了书店,阅读能力需提高,我选中了一本《阅读真题》,价格:24元8角,在那书店里又看了看,买了一本三年级的《日有所诵》,是19元8角。妈妈说:“咱们可以选《5。3天天练》。”我看了下是38元8角。

  妈妈问我:“买这3本书一共要多少钱呢?100元够吗?”我立即开动脑筋,先把整数元的先计算出来:24元+19元+38元=81元,然后再计算角,刚好是3个8角:8角*3=24角=2元4角,最后再把之前分开的算式合算:81元+2元4角=83元4角。再通过比较大小的方式:100元>83元4角,我回答:共83元4角,带的钱是够的.,最后还能找回16元6角。

  原来生活中隐藏着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让我们去寻找。

数学的日记2

  今天奶奶给我20元,要我和姐姐去买早餐吃,我和姐姐每人一瓶牛奶和两个包子。

  姐姐问我:“我们一共要花多少钱呀?”

  我说:“每瓶牛奶2元5角,两人就是2元5角+2元5角=5元;一人两个包子,两人就是2+2=4个包子,每个包子3角,4个就是1元2角;5元+1元2角=6元2角。”

  姐姐笑眯眯地,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心里乐滋滋的,反问姐姐:“那我们还剩多少钱呀?”

  姐姐眨眨小眼睛说:“20元—6元2角=13元8角,其实刚才要求一共要花多少钱,我们也可以先求出一个人要花牛奶2元5角加2个包子6角就是3元1角,然后3元1角乘以2就是6元2角了。”

  “姐姐,真棒!”我说。

  吃完早餐,我们俩就一起开开心心上学去了。

数学的日记3

  今天的玩转数学课,徐老师教我们用橡皮泥和牙签做立体图形。徐老师要求我们先按照大屏幕上的立体图形搭建一个三棱体和一个正方体,然后再用徐老师教的方法自创一个有趣的立体图形。小朋友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想到的立体图形多种多样,有的搭建了下节课要做的长方体,有的搭建了和房子一样的形状,还有的搭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铁塔,特别是李妤昕同学,她搭了一个三层楼的房子,难度非常大,直到下课之前才搭建完成,她的作品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赞扬。这堂玩转数学课,让同学们学到了用最简单的材料,一样能搭出复杂的.图形,让图形千变万化。

  今天的数学课真好玩,同学们的脸上都挂着微笑!希望以后这样的课堂越来越多,让我们的数学学习越来越快乐!

数学的日记4

  20xx年2月8日 晴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妈妈对我说:“我们给了收银员300元,找回81.4元,一共花了218.6元。”出门后看到超市在搞活动——满100元送5元礼券,结果,我们送一共拿到了10元礼券,妈妈又把它都花完了,并且另外再付了1.8元。妈妈让我算一算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说:“一共花了220.4元。”

  大家认为我算的.对吗?

  20xx年2月8日 晴

  记得秋天的时候,我家前面有3棵大树。其中1棵大树落了5片叶子,还有1棵大树落得叶子和第1棵大树同样多,而第3棵大树落的叶子比前面两棵都要少。那么,3棵大树一共落了多少片叶子呢?

  我说:“3棵大树一共落了12片叶子”,表弟说:“不对不对,它们一共落了14片叶子。”

  小朋友认为我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数学的日记5

  今天,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题目:甲要去丙家做客,乙要追上甲。他们都在骑马。甲的马每秒跑140米,乙的马每秒跑180米,他们之间相距1500米,而丙家在离甲5200米处。在甲到丙家之前,乙能追上甲吗?我小声嘟囔道:“乙的'马跑得那么快,一定能在甲到丙家之前追上甲。”“那不一定,你得算一下。”爸爸笑着说。

  我于是开始思考:乙每秒追上甲的距离是:180-140=40(米)。要能追上1500米距离,需要的时间是:1500divide;40=37.5(秒)。而在37.5秒的时间里,甲能跑出的距离是:37.5times;140=?。想到这里,我发现有小数点的数乘上三位数没教,怎么办呢?我只好向爸爸求救,于是爸爸教了我列竖式计算的办法,算出来是5250。答案算出来了,我继续写道:37.5times;140=5250(米)。而丙家就在甲前面5200米处,看来乙无法在甲到丙家之前追上甲。

  我把答案和计算的过程告诉了爸爸,爸爸夸我真聪明,我开心极了。我开心不公是因为爸爸夸奖我,还因为我又学到了一个新本领。

  数学真有趣!

数学的日记6

  今天,我在一本《同步奥数培优》上看到了一道题:将一个长为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横着剪二刀,竖着剪一刀),这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这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分米?

  我想:这种题对我来说也真是小菜一碟!我先算好大长方形的.周长,是(10+6)×2=32(分米)。因为它横着剪两刀,有三个小长方形,就6÷2=3(分米);竖着又剪一刀,就分成了两半,是10÷2=5(分米)。然后,我把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算好:(5+3)×2=16(分米),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6×16=96(分米)。最后,96-32=64(分米)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比一个大长方形多多少分米。

  其实在《同步奥数培优》上还有许多这样类似的题,它正等我去攻击。所以,我一定不要像爸爸常常对我说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我便永远都是胜利而不是失败!

数学的日记7

  今天,乘妈妈中午休息的时候,妈妈和我当起了花匠。

  我们拿好工具,就开工了。我们把家里花坛里的的杂草拔出来,当我拔到兴致高时,妈妈却故意考我:“假如我拔的这一小块杂草是整个花坛杂草棵数的 12分之1,我一次可以拔2根杂草,那么花坛里杂草的总数是多少?我又要拔几次呢?”“你那一小块的杂草有15棵15乘12等于……恩…等于180。180除2等于…等于90。答:花坛杂草有180棵,需要拔90次。”当我把这个问题解决完了后,妈妈一看表,哇!时间这么充裕,于是,我们又顺便拿一些砖围在树木旁,防止树木下的'泥土滚下来。这时,“狡猾”的妈妈又出题了:“假如每棵树需要9块砖,有一片森林,里面种满了树,横排有7棵,竖排有11棵,这片森林要是要给所有树都围上砖,那这片森林要多少块砖呢?”“7乘11等于77,77乘9等于…等于693。答:这片森林要用693块砖。”妈妈听到这个回答,满意的笑了。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妈妈该上班了,我也该写作业了…

  ……

数学的日记8

  20xx年11月1日星期四晴

  若世道锋利,请顺风行走。

  若需要逆风飞翔,请不要随风而逝。

  今天考了数学,反正函数这个单元对我来说够难的。真的是煎熬……林杰考试前一脸期待地对我说:“咱们是不是好同位?”我皮笑肉不笑:“现在不是……”

  然后就是最后一题,我没有算出来,考完试后,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和体委“王二飞”愁眉不展,而“王大坑”则兴奋地上蹿下跳,浩然兄台跑过来看了一眼,嘴里念叨:“算错了,算错了……”再看看算出来的.,“朱头”不用问了,问了就是找刺激,管容有点激动,说1/9算成1/3了,而李昱峰直接没做完……我更好不到哪儿去,没有思路头绪,先放弃吧!

  人家“于雷“考虑满分!怎么可以这样呢?再看着他骚气地挑眉毛,我的心情有点失落,为什么他们都能做好?我却这么吃力?唉,难道我是在”混日子“吗?

  期中考试要来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数学的日记9

  暑假里的一个晚上,妈妈带我去了留下世纪联华超市,我看到了商场的人可真多啊!

  里面的东西也是很多,有文具、食品、服装、烟酒、玩具等。我和妈妈买了紫菜、牛奶、果冻、饮料、鱿鱼丝、沐浴露、袜子、梅子、香榄和巧克力等。他们的价钱分别是:23元、9元、3元、6·5元、28元、3元、40元、6元、10元、1元。在收银台前,妈妈说:“儿子,你能跟阿姨比算速度吗?把要付款的金额算出来?”我知道我的.心算能力不是很强,连忙找来一张纸和一支笔,迅速认真地算起来,不过还是没售货员阿姨的电脑快,当我把结果告诉妈妈的时候,阿姨已经把要找的钱都给了妈妈,我核对了我俩的计算结果,没想到我也这么快地算对了,妈妈也表扬了我,但我知道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提高自己的心算速度!只要努力,我会有进步的。

数学的日记10

  今天,我和妈妈去剧场看儿童剧《洛克王国大冒险》,我们走进了剧场,看见剧场已经坐满了人,我顺着最后一排往前走,后面一排比前面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是25排,我找到了我的`座位:5排17座。

  妈妈问我:“你知道今天有多少人来看电影吗?”我看有这么多人,剧场都坐满了,我数也数不清,我茫然地摇了摇头。妈妈叫我看看我们这一排有多少人,我突然明白了妈妈的意思,我赶紧看了一下,最左边的座位号是27,最右边的座位号是26,所以我们这一排一共有27个座位,由此可推出第一排有座位:5-1=4(排),2X4=8(个)(由于后面一排比前面一排多2个座位),27-8=19(个),所以第一排有19个座位;第25排有座位:25-1=24(排),24X2=48(个),48+19=67(个),因此最后一排(第25排)有67个座位;全剧场共有(67+19)X25/2=86X25/2=1075(个)。我大声地告诉妈妈:“全剧场有1075个人!“

数学的日记11

  有一次周末,我们做了思维泡泡堂,有一道题我思考了好久才想出来。

  那道题目就是:把0、2、4、8这四个数字分别填在方框里,组成乘法算式(0不单独做因数)。要使积最大,应该怎样填?要使积最小,该怎样填?

  要使积最大,我填的算式是:804x2,老师批我错。我想,之前爸爸妈妈说把数字最大的放最前面,可是我已经把最大的'数放在最前面了呀!为什么还是错呢?于是,我决定把所有可能的算式都写出来,再算得数来验证一下。结果420x8的积最大,应该填在方框里。

  我发现如果求积最大,那就要把最大的数字与百位数相乘,求积最小,就把最小的数字与百位数相乘。

  现在要求积最小,0不能单独做因数。2、4、8这三个数字中2就是最小的,那2就是单独的因数。408x2积最小,420x8的积最大,这就是正确答案。

  数学是不是很神奇啊?当你发现规律,做出一道数学题时是很有成就感的,数学就是这么神奇!三年级熊奕瑄

数学的日记12

  星期天,我运动完后和妈妈一起回家。走到家楼下看着这一级级台阶,我顿时感觉无力,心想:不就是爬6楼嘛!我是男子汉,区区几级台阶怎么能难倒我!

  说爬就爬,我一开始爬得可快了,妈妈一直走在我后面,可过了一段时间,我的脚越来越慢,腿似乎有千斤重,妈妈就鼓励我继续加油,终于到了6楼。

  妈妈说:“孩子,你知道我们从1楼到6楼走了多少台阶吗?”

  我说:“刚刚我只顾着爬没数”。

  妈妈又说:“你看,每层楼有18级台阶,那么你能算出多少台阶吗?

  我想了想:从一楼到二楼走18级台阶,二楼到三楼也是18级台阶,那么从一楼到六楼,就有5层,应该用算式18+18+18+18+18=90(级)。

  妈妈对我竖起大拇指,又说:“从一楼到二楼用了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从一楼到六楼需要几分钟?”

  我思考着:从一楼到二楼用了2分钟,那么到6楼,就应该有5个2分钟,应该用算式2+2+2+2+2=10(分钟)

  妈妈说:“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5×2=10(分钟)。”

  妈妈还跟我讨论了关于乘法的思路,真是一次不错的经历。

数学的日记13

  今天下午我们上数学课的时候,数学老师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给我们班的同学来了个突然袭击。来了个小测验,看看我们平常学的知识扎实不扎实。她在黑板上写着题,我们就照着抄。抄完以后就开始做题了。写完以后很多小朋友纷纷到老师那里看她改卷子。老师见这时候班里很乱,就叫了几个小朋友上来管纪律,但是还是不行。老师就让值周班长,一个是我,一个是高远来管纪律,其他小朋友都下去。我们俩很严肃的,我站在讲台上看谁说话,并点名。高远就过去纠正他。经过我们俩的'努力,教室里这才安静下来。老师宣布分数结果,只有五个同学得了100分,包括我。老师给这五个同学各加了一颗星。

  通过这次考试,我总结出了经验:不管考不考试,我都要把知识学透,学好。

数学的日记14

  你在下面这几个算式中发现了什么吗?

  3/8 × 8/3 = 1;

  7/15 ×15/7 = 1; 1/3 ×3 =1; 1/80 ×80=1;

  “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文。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例如:3/8的倒数是8/3;7/15的倒数是15/7;1/3的倒数是3;1/80的倒数是80。

  其实这实在是太容易了,就是分子分母互换。总结出一条规律: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子。

  这一课太容易,我出一招难的!

  新光小学六年级有128人,已经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的有5/8,而“达标”的.学生中2/5是女生,“达标”的男生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28 × 5/8 ×(5/5 –2/5)= 48(人) 48÷128=3/8;

  答:占六年级总人数的3/8.

  这是有点儿难,没关系,咱认真就一定做得出来.也许你有这么一个问题:这题目怎么会与倒数扯上关系呢?

  嘻嘻,自己去想吧!我等答复!

  小测试: 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11; 16/9; 1/35; 7/8; 答案分别是:11/4; 9/16; 35; 8/7.

数学的日记15

  爸爸挑了一个最大贝壳,和妈妈弟弟嘀咕了几句,把贝壳藏在一个人的裤袋里,让我猜在哪。

  爸爸神气地说:“在我这儿。”弟弟生气地说:“不在我这,在妈妈那儿。”妈妈淡定地说:“不在俺这儿。”我左思右想,绞尽脑汁,也无从下手。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了假设法,奥数真没白学,嘻嘻!

  我先猜在爸爸的口袋里。

  假设爸爸说得是正确的,你妈妈的话也是真的与已知矛盾,那么爸爸说在他那儿是假的,弟弟的话是真的也已知矛盾,只可能在妈妈或弟弟的口袋里,不在爸爸那儿。

  第一个我猜错了。哎!

  我再猜在弟弟的口袋里。

  这样的话,可能性只能在弟弟和妈妈的口袋里,开始他们两的假设。

  假如在弟弟那儿,他说的`就是真的,妈妈的话是真的又与已知矛盾,那弟弟的口袋里也没有。

  我老猜错,第三次我不会猜错了,在妈妈的口袋里,因为只有三个人!

  暑假天里闷的很,我就和爸爸妈妈,弟弟去凉爽的海边玩,避开火辣辣的太阳,享受凉冰冰的清水。没想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的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12-10

数学日记02-06

数学日记02-05

【热】数学的日记01-01

关于数学的日记01-02

【荐】数学的日记01-02

小学数学日记01-21

【热门】数学的日记01-01

【推荐】数学的日记01-03

【精】数学的日记01-01

数学的日记(通用15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的日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的日记(通用15篇)

数学的日记1

  前天晚上,妈妈和我一起去新华书店买练习书册。

  到了书店,阅读能力需提高,我选中了一本《阅读真题》,价格:24元8角,在那书店里又看了看,买了一本三年级的《日有所诵》,是19元8角。妈妈说:“咱们可以选《5。3天天练》。”我看了下是38元8角。

  妈妈问我:“买这3本书一共要多少钱呢?100元够吗?”我立即开动脑筋,先把整数元的先计算出来:24元+19元+38元=81元,然后再计算角,刚好是3个8角:8角*3=24角=2元4角,最后再把之前分开的算式合算:81元+2元4角=83元4角。再通过比较大小的方式:100元>83元4角,我回答:共83元4角,带的钱是够的.,最后还能找回16元6角。

  原来生活中隐藏着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让我们去寻找。

数学的日记2

  今天奶奶给我20元,要我和姐姐去买早餐吃,我和姐姐每人一瓶牛奶和两个包子。

  姐姐问我:“我们一共要花多少钱呀?”

  我说:“每瓶牛奶2元5角,两人就是2元5角+2元5角=5元;一人两个包子,两人就是2+2=4个包子,每个包子3角,4个就是1元2角;5元+1元2角=6元2角。”

  姐姐笑眯眯地,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心里乐滋滋的,反问姐姐:“那我们还剩多少钱呀?”

  姐姐眨眨小眼睛说:“20元—6元2角=13元8角,其实刚才要求一共要花多少钱,我们也可以先求出一个人要花牛奶2元5角加2个包子6角就是3元1角,然后3元1角乘以2就是6元2角了。”

  “姐姐,真棒!”我说。

  吃完早餐,我们俩就一起开开心心上学去了。

数学的日记3

  今天的玩转数学课,徐老师教我们用橡皮泥和牙签做立体图形。徐老师要求我们先按照大屏幕上的立体图形搭建一个三棱体和一个正方体,然后再用徐老师教的方法自创一个有趣的立体图形。小朋友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想到的立体图形多种多样,有的搭建了下节课要做的长方体,有的搭建了和房子一样的形状,还有的搭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铁塔,特别是李妤昕同学,她搭了一个三层楼的房子,难度非常大,直到下课之前才搭建完成,她的作品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赞扬。这堂玩转数学课,让同学们学到了用最简单的材料,一样能搭出复杂的.图形,让图形千变万化。

  今天的数学课真好玩,同学们的脸上都挂着微笑!希望以后这样的课堂越来越多,让我们的数学学习越来越快乐!

数学的日记4

  20xx年2月8日 晴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妈妈对我说:“我们给了收银员300元,找回81.4元,一共花了218.6元。”出门后看到超市在搞活动——满100元送5元礼券,结果,我们送一共拿到了10元礼券,妈妈又把它都花完了,并且另外再付了1.8元。妈妈让我算一算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说:“一共花了220.4元。”

  大家认为我算的.对吗?

  20xx年2月8日 晴

  记得秋天的时候,我家前面有3棵大树。其中1棵大树落了5片叶子,还有1棵大树落得叶子和第1棵大树同样多,而第3棵大树落的叶子比前面两棵都要少。那么,3棵大树一共落了多少片叶子呢?

  我说:“3棵大树一共落了12片叶子”,表弟说:“不对不对,它们一共落了14片叶子。”

  小朋友认为我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数学的日记5

  今天,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题目:甲要去丙家做客,乙要追上甲。他们都在骑马。甲的马每秒跑140米,乙的马每秒跑180米,他们之间相距1500米,而丙家在离甲5200米处。在甲到丙家之前,乙能追上甲吗?我小声嘟囔道:“乙的'马跑得那么快,一定能在甲到丙家之前追上甲。”“那不一定,你得算一下。”爸爸笑着说。

  我于是开始思考:乙每秒追上甲的距离是:180-140=40(米)。要能追上1500米距离,需要的时间是:1500divide;40=37.5(秒)。而在37.5秒的时间里,甲能跑出的距离是:37.5times;140=?。想到这里,我发现有小数点的数乘上三位数没教,怎么办呢?我只好向爸爸求救,于是爸爸教了我列竖式计算的办法,算出来是5250。答案算出来了,我继续写道:37.5times;140=5250(米)。而丙家就在甲前面5200米处,看来乙无法在甲到丙家之前追上甲。

  我把答案和计算的过程告诉了爸爸,爸爸夸我真聪明,我开心极了。我开心不公是因为爸爸夸奖我,还因为我又学到了一个新本领。

  数学真有趣!

数学的日记6

  今天,我在一本《同步奥数培优》上看到了一道题:将一个长为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横着剪二刀,竖着剪一刀),这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这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分米?

  我想:这种题对我来说也真是小菜一碟!我先算好大长方形的.周长,是(10+6)×2=32(分米)。因为它横着剪两刀,有三个小长方形,就6÷2=3(分米);竖着又剪一刀,就分成了两半,是10÷2=5(分米)。然后,我把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算好:(5+3)×2=16(分米),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6×16=96(分米)。最后,96-32=64(分米)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比一个大长方形多多少分米。

  其实在《同步奥数培优》上还有许多这样类似的题,它正等我去攻击。所以,我一定不要像爸爸常常对我说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我便永远都是胜利而不是失败!

数学的日记7

  今天,乘妈妈中午休息的时候,妈妈和我当起了花匠。

  我们拿好工具,就开工了。我们把家里花坛里的的杂草拔出来,当我拔到兴致高时,妈妈却故意考我:“假如我拔的这一小块杂草是整个花坛杂草棵数的 12分之1,我一次可以拔2根杂草,那么花坛里杂草的总数是多少?我又要拔几次呢?”“你那一小块的杂草有15棵15乘12等于……恩…等于180。180除2等于…等于90。答:花坛杂草有180棵,需要拔90次。”当我把这个问题解决完了后,妈妈一看表,哇!时间这么充裕,于是,我们又顺便拿一些砖围在树木旁,防止树木下的'泥土滚下来。这时,“狡猾”的妈妈又出题了:“假如每棵树需要9块砖,有一片森林,里面种满了树,横排有7棵,竖排有11棵,这片森林要是要给所有树都围上砖,那这片森林要多少块砖呢?”“7乘11等于77,77乘9等于…等于693。答:这片森林要用693块砖。”妈妈听到这个回答,满意的笑了。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妈妈该上班了,我也该写作业了…

  ……

数学的日记8

  20xx年11月1日星期四晴

  若世道锋利,请顺风行走。

  若需要逆风飞翔,请不要随风而逝。

  今天考了数学,反正函数这个单元对我来说够难的。真的是煎熬……林杰考试前一脸期待地对我说:“咱们是不是好同位?”我皮笑肉不笑:“现在不是……”

  然后就是最后一题,我没有算出来,考完试后,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和体委“王二飞”愁眉不展,而“王大坑”则兴奋地上蹿下跳,浩然兄台跑过来看了一眼,嘴里念叨:“算错了,算错了……”再看看算出来的.,“朱头”不用问了,问了就是找刺激,管容有点激动,说1/9算成1/3了,而李昱峰直接没做完……我更好不到哪儿去,没有思路头绪,先放弃吧!

  人家“于雷“考虑满分!怎么可以这样呢?再看着他骚气地挑眉毛,我的心情有点失落,为什么他们都能做好?我却这么吃力?唉,难道我是在”混日子“吗?

  期中考试要来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数学的日记9

  暑假里的一个晚上,妈妈带我去了留下世纪联华超市,我看到了商场的人可真多啊!

  里面的东西也是很多,有文具、食品、服装、烟酒、玩具等。我和妈妈买了紫菜、牛奶、果冻、饮料、鱿鱼丝、沐浴露、袜子、梅子、香榄和巧克力等。他们的价钱分别是:23元、9元、3元、6·5元、28元、3元、40元、6元、10元、1元。在收银台前,妈妈说:“儿子,你能跟阿姨比算速度吗?把要付款的金额算出来?”我知道我的.心算能力不是很强,连忙找来一张纸和一支笔,迅速认真地算起来,不过还是没售货员阿姨的电脑快,当我把结果告诉妈妈的时候,阿姨已经把要找的钱都给了妈妈,我核对了我俩的计算结果,没想到我也这么快地算对了,妈妈也表扬了我,但我知道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提高自己的心算速度!只要努力,我会有进步的。

数学的日记10

  今天,我和妈妈去剧场看儿童剧《洛克王国大冒险》,我们走进了剧场,看见剧场已经坐满了人,我顺着最后一排往前走,后面一排比前面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是25排,我找到了我的`座位:5排17座。

  妈妈问我:“你知道今天有多少人来看电影吗?”我看有这么多人,剧场都坐满了,我数也数不清,我茫然地摇了摇头。妈妈叫我看看我们这一排有多少人,我突然明白了妈妈的意思,我赶紧看了一下,最左边的座位号是27,最右边的座位号是26,所以我们这一排一共有27个座位,由此可推出第一排有座位:5-1=4(排),2X4=8(个)(由于后面一排比前面一排多2个座位),27-8=19(个),所以第一排有19个座位;第25排有座位:25-1=24(排),24X2=48(个),48+19=67(个),因此最后一排(第25排)有67个座位;全剧场共有(67+19)X25/2=86X25/2=1075(个)。我大声地告诉妈妈:“全剧场有1075个人!“

数学的日记11

  有一次周末,我们做了思维泡泡堂,有一道题我思考了好久才想出来。

  那道题目就是:把0、2、4、8这四个数字分别填在方框里,组成乘法算式(0不单独做因数)。要使积最大,应该怎样填?要使积最小,该怎样填?

  要使积最大,我填的算式是:804x2,老师批我错。我想,之前爸爸妈妈说把数字最大的放最前面,可是我已经把最大的'数放在最前面了呀!为什么还是错呢?于是,我决定把所有可能的算式都写出来,再算得数来验证一下。结果420x8的积最大,应该填在方框里。

  我发现如果求积最大,那就要把最大的数字与百位数相乘,求积最小,就把最小的数字与百位数相乘。

  现在要求积最小,0不能单独做因数。2、4、8这三个数字中2就是最小的,那2就是单独的因数。408x2积最小,420x8的积最大,这就是正确答案。

  数学是不是很神奇啊?当你发现规律,做出一道数学题时是很有成就感的,数学就是这么神奇!三年级熊奕瑄

数学的日记12

  星期天,我运动完后和妈妈一起回家。走到家楼下看着这一级级台阶,我顿时感觉无力,心想:不就是爬6楼嘛!我是男子汉,区区几级台阶怎么能难倒我!

  说爬就爬,我一开始爬得可快了,妈妈一直走在我后面,可过了一段时间,我的脚越来越慢,腿似乎有千斤重,妈妈就鼓励我继续加油,终于到了6楼。

  妈妈说:“孩子,你知道我们从1楼到6楼走了多少台阶吗?”

  我说:“刚刚我只顾着爬没数”。

  妈妈又说:“你看,每层楼有18级台阶,那么你能算出多少台阶吗?

  我想了想:从一楼到二楼走18级台阶,二楼到三楼也是18级台阶,那么从一楼到六楼,就有5层,应该用算式18+18+18+18+18=90(级)。

  妈妈对我竖起大拇指,又说:“从一楼到二楼用了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从一楼到六楼需要几分钟?”

  我思考着:从一楼到二楼用了2分钟,那么到6楼,就应该有5个2分钟,应该用算式2+2+2+2+2=10(分钟)

  妈妈说:“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5×2=10(分钟)。”

  妈妈还跟我讨论了关于乘法的思路,真是一次不错的经历。

数学的日记13

  今天下午我们上数学课的时候,数学老师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给我们班的同学来了个突然袭击。来了个小测验,看看我们平常学的知识扎实不扎实。她在黑板上写着题,我们就照着抄。抄完以后就开始做题了。写完以后很多小朋友纷纷到老师那里看她改卷子。老师见这时候班里很乱,就叫了几个小朋友上来管纪律,但是还是不行。老师就让值周班长,一个是我,一个是高远来管纪律,其他小朋友都下去。我们俩很严肃的,我站在讲台上看谁说话,并点名。高远就过去纠正他。经过我们俩的'努力,教室里这才安静下来。老师宣布分数结果,只有五个同学得了100分,包括我。老师给这五个同学各加了一颗星。

  通过这次考试,我总结出了经验:不管考不考试,我都要把知识学透,学好。

数学的日记14

  你在下面这几个算式中发现了什么吗?

  3/8 × 8/3 = 1;

  7/15 ×15/7 = 1; 1/3 ×3 =1; 1/80 ×80=1;

  “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文。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例如:3/8的倒数是8/3;7/15的倒数是15/7;1/3的倒数是3;1/80的倒数是80。

  其实这实在是太容易了,就是分子分母互换。总结出一条规律: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子。

  这一课太容易,我出一招难的!

  新光小学六年级有128人,已经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的有5/8,而“达标”的.学生中2/5是女生,“达标”的男生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28 × 5/8 ×(5/5 –2/5)= 48(人) 48÷128=3/8;

  答:占六年级总人数的3/8.

  这是有点儿难,没关系,咱认真就一定做得出来.也许你有这么一个问题:这题目怎么会与倒数扯上关系呢?

  嘻嘻,自己去想吧!我等答复!

  小测试: 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11; 16/9; 1/35; 7/8; 答案分别是:11/4; 9/16; 35; 8/7.

数学的日记15

  爸爸挑了一个最大贝壳,和妈妈弟弟嘀咕了几句,把贝壳藏在一个人的裤袋里,让我猜在哪。

  爸爸神气地说:“在我这儿。”弟弟生气地说:“不在我这,在妈妈那儿。”妈妈淡定地说:“不在俺这儿。”我左思右想,绞尽脑汁,也无从下手。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了假设法,奥数真没白学,嘻嘻!

  我先猜在爸爸的口袋里。

  假设爸爸说得是正确的,你妈妈的话也是真的与已知矛盾,那么爸爸说在他那儿是假的,弟弟的话是真的也已知矛盾,只可能在妈妈或弟弟的口袋里,不在爸爸那儿。

  第一个我猜错了。哎!

  我再猜在弟弟的口袋里。

  这样的话,可能性只能在弟弟和妈妈的口袋里,开始他们两的假设。

  假如在弟弟那儿,他说的`就是真的,妈妈的话是真的又与已知矛盾,那弟弟的口袋里也没有。

  我老猜错,第三次我不会猜错了,在妈妈的口袋里,因为只有三个人!

  暑假天里闷的很,我就和爸爸妈妈,弟弟去凉爽的海边玩,避开火辣辣的太阳,享受凉冰冰的清水。没想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的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12-10

数学日记02-06

数学日记02-05

【热】数学的日记01-01

关于数学的日记01-02

【荐】数学的日记01-02

小学数学日记01-21

【热门】数学的日记01-01

【推荐】数学的日记01-03

【精】数学的日记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