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日记优秀

时间:2024-09-19 08:35:41 日记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日记优秀

  一天即将完结,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日记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日记优秀

初三日记优秀1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着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生活不易,我们一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多,妈妈的两个姐姐一个在国外打拼,一个在老家有着自己的事业,而妈妈,也远离家乡来到厦门。逢年过节时,一家人也是聚少离多。时常看见妈妈放下电话时落寞神情,何尝不是对各奔东西的亲人的思念呢?

  这次,妈妈总算是眉开眼笑——一家子相聚在老家了!看着亲人们相握的手,相靠的肩,这股暖意使多冷的冬天都不畏惧。

  傍晚,暮色苍茫,昏暗的幕布罩住了辽阔的天,路上的街灯明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安静的夜。我们大家围坐在客厅里,相互诉说着自身的琐碎。“妈。”一直低头玩手机的哥哥抬起头来,“我们难得从国外回来和大家团聚,当然要先祝外公外婆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了!见到外公外婆真是开心。当然了,还有这个可爱的妹妹。”说完,哥哥揉了揉我的头,让我也不禁羞涩起来,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大姨看着一旁斗嘴的我和哥哥,说:“是啊,你们从国外回来,外公外婆肯定是高兴的。看外婆都笑得合不拢嘴了。”二姨笑着搂住外婆:“爸妈,这次我们大家就好好陪你们过个年!”外公外婆满足地点点头。

  看着家人们绽放的笑脸,一年的疲惫也好,长久的分别也罢,都抛到九霄云外。这一刻,才是美的。

  妈妈也和大家讲起了我童年时候的囧事。一提起那时我为了不吃饭,骑着学步车满屋子跑的'情景,那些鸡飞蛋打的画面历历在目,我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又嘟起嘴,不满道:“妈妈你怎么就爱揭我的短?”妈妈一把搂住我:“那还不是宠你吗?”一旁的家人也随声附和。我的心里啊,甜滋滋的。

  不知不觉,已经快接近午夜,窗外传来爆竹声,见到夜空中开始陆续绽开烟火。姐姐提议道:“不如,大家一起去楼下放烟花吧!”大家赞同地点头,而我早就穿着鞋在门口等着他们了。“呼——嘭”火苗一飞冲天,顷刻便在空中炸开,绚烂的烟花照亮了黑暗的夜空,点缀了单调的星空,也照亮了我们的心。五彩缤纷的烟花如同靓丽的水晶般镶嵌在夜幕中,流光溢彩的火花好似绸缎般绚丽。火星稀稀疏疏窜向四周,旋即又消失了。随着烟花的绽放,我们一起大喊到:“新年快乐!”

  烟花的景色固然美,但家人团聚,幸福美好才是美的亲情风景。

初三日记优秀2

  我与语文的故事有很多。正式开始进行语文学习,是在秦莉老师的指导之下。秦老师不仅长得美丽可爱,字写得也非常漂亮。在她的引领之下,我不知不觉产生了对语文的兴趣,在一、二年级的养蚕、种蚕豆活动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激发了自己的写作兴趣。活动结束,我们还把自己的小日记汇集成册,分别取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名字。我的小册子的名字别具特色,叫《雏声集》,爸爸在“序”的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仔细校对着女儿的‘文章’,看着她那稚嫩的.天真的对一切事物的好奇,还有她为那些蚕豆和春蚕所倾注的巨大热情和耐心,我禁不住眼眶发热鼻子发酸。我想说,女儿不容易,女儿学校的老师更不容易。”是的,我很庆幸在我的小学阶段里遇上两位优秀的语文老师。

  如果说,秦老师像一位大姐姐无微不至地呵护我们,那么,童老师则更像是一位严父,循循善诱开启着我们的心灵。童老师是从三年级开始教我们语文的。他是一个个子不高的男老师,一副眼镜架在他的鼻梁,顿时让他具备了几分学者的派头,他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儒雅风度。在三年级时,我有机会现场聆听了一场中外诗歌朗诵会,其中《最后一课》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主人公弗朗士在他的最后一堂法文课上得知了他们将*中止法语学习的消息,油然而生一种对祖国和母语的热爱和对老师就要离开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一次听人朗读这个故事,我着实有着不小的惊讶和赞叹:原来,一件普通的事情,竟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得如此细腻、感人,那优美的文字在人耳畔荡漾、盘旋!让人不得不停下自己手中忙碌的工作,认真地听上一段,然后意犹未尽的回味和陶醉在其中……我震憾于文学这巨大的魅力,它牵引着我在课堂上发言,在老师鼓励中回答问题,在童老师的指导下仔细地分析课文内容,让我觉得这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幸福,就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爱抚着自己怀里熟的孩子,在它的怀抱之中,让我渐渐升华自己的情感,让我对祖国和母语有了更深厚的感情。可以说,语文,成了我生命中的一个部分。我像一棵久旱逢甘霖的幼苗,贪婪地吸吮着语文带给我的滋养。读着一篇或清新隽永或催人奋进或优雅抒情的课文内容,让我在郁郁葱葱的语文之林中茁壮成长。

  语文,会伴随我一生,照亮我前行的路。

初三日记优秀3

  今天我们要去参加“消防夏令营”我早早的准备出发了,在校门口集合,七点半出发,没过多久就到了目的地。

  我们下车来到大门口,场面很威风很壮观啊,穿着军装走进大门那感觉就是不一样。消防员叔叔带我们参观了这里。还带着我们去试用了一下水枪,这种感觉太刺激了,那个水枪太重了,我能想象得到消防叔叔救火时拿着沉重的水枪冲锋陷阵在火海中的场景。我们只试用了30秒就累得不行,叔叔们要拿着这个笨重的家伙在火场奋战好几个小时乃至十几个小时,他们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的敬佩和学习。

  时间过得很快,夏令营很快就结束了。我们与消防员叔叔们作别,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如果人人都能注意防火防灾,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发生火灾的概率就会降低,消防员叔叔们就会轻松很多,人们的财产也不会损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福利院之行

  前几天,我和徐天怡、凌梦云、丁家豪、郑子秋一起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爷爷奶奶们常年住在福利院,很想念亲人,但是亲人子女有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常来看他们,有些老人家成了孤家寡人,他们很需要人们去关心他们,给他们带去欢乐。走进大门口就听见爷爷奶奶们的爽朗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我们几个小伙伴都各有才艺,先是由郑子秋和丁家豪表演了精彩的相声节目,笑声和掌声充满了大厅。接下来是凌梦云表演魔术,她可是我们班的“魔术大师”。最后由我表演我最擅长的'拉丁舞,恰恰恰,我很认真的表演,都差不多忘了自我,最终赢得了爷爷奶奶们的热烈掌声,能得到老人们的认同和鼓励使我觉得心里暖洋洋。看见爷爷奶奶们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很多东西,看望老人家,给他们带去欢乐也是我自己觉得快乐无比,深刻的体会到了助人为快乐之本这句话的含义和精神。同时我也觉得这些老人家的子女有点可恶,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忠孝礼义,他们居然忍心将自己的爸爸妈妈丢在福利院,天下父母养育之恩大于天。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寒心,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给老人家表演节目,抚慰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带去欢乐。

初三日记优秀4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古代欧阳修写的,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让我们多读书,多读书才有本事。

  记得上回星期五,张老师面带微笑对我们说:“这个星期读《三国演义》,下个星期一的班会课我们来讨论你最喜欢什么人物?”我们大声叫道“好!”

  周末,我在家看到了《三国演义》的.《赵子龙救阿斗》,主要讲了:刘备让赵子龙去救夫人,谁知夫人自残了,赵子龙就带着阿斗走了。再回去的路上,赵子龙遇到了曹兵八十万,他把阿斗绑在胸

  前,向曹兵冲了过去,他杀了一条血路,跑了之后把曹操的剑给拔走了。我感到赵子龙十分勇敢,为了主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可真是一名好将。

  周一的班会课,大家讲了自己喜欢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宋梁栋的《空城计》,主要讲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读书可真好,还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初三日记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三日记优秀】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感想优秀日记初三10-31

初三的日记12-10

初三的日记12-10

关于初三的日记01-25

初三的优秀作文11-07

初三优秀作文:初三的分别04-24

初三的日记(精选33篇)06-18

初三的日记(15篇)12-22

初三的日记精选15篇12-22

初三寒假日记04-06

初三日记优秀

  一天即将完结,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日记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日记优秀

初三日记优秀1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着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生活不易,我们一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多,妈妈的两个姐姐一个在国外打拼,一个在老家有着自己的事业,而妈妈,也远离家乡来到厦门。逢年过节时,一家人也是聚少离多。时常看见妈妈放下电话时落寞神情,何尝不是对各奔东西的亲人的思念呢?

  这次,妈妈总算是眉开眼笑——一家子相聚在老家了!看着亲人们相握的手,相靠的肩,这股暖意使多冷的冬天都不畏惧。

  傍晚,暮色苍茫,昏暗的幕布罩住了辽阔的天,路上的街灯明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安静的夜。我们大家围坐在客厅里,相互诉说着自身的琐碎。“妈。”一直低头玩手机的哥哥抬起头来,“我们难得从国外回来和大家团聚,当然要先祝外公外婆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了!见到外公外婆真是开心。当然了,还有这个可爱的妹妹。”说完,哥哥揉了揉我的头,让我也不禁羞涩起来,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大姨看着一旁斗嘴的我和哥哥,说:“是啊,你们从国外回来,外公外婆肯定是高兴的。看外婆都笑得合不拢嘴了。”二姨笑着搂住外婆:“爸妈,这次我们大家就好好陪你们过个年!”外公外婆满足地点点头。

  看着家人们绽放的笑脸,一年的疲惫也好,长久的分别也罢,都抛到九霄云外。这一刻,才是美的。

  妈妈也和大家讲起了我童年时候的囧事。一提起那时我为了不吃饭,骑着学步车满屋子跑的'情景,那些鸡飞蛋打的画面历历在目,我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又嘟起嘴,不满道:“妈妈你怎么就爱揭我的短?”妈妈一把搂住我:“那还不是宠你吗?”一旁的家人也随声附和。我的心里啊,甜滋滋的。

  不知不觉,已经快接近午夜,窗外传来爆竹声,见到夜空中开始陆续绽开烟火。姐姐提议道:“不如,大家一起去楼下放烟花吧!”大家赞同地点头,而我早就穿着鞋在门口等着他们了。“呼——嘭”火苗一飞冲天,顷刻便在空中炸开,绚烂的烟花照亮了黑暗的夜空,点缀了单调的星空,也照亮了我们的心。五彩缤纷的烟花如同靓丽的水晶般镶嵌在夜幕中,流光溢彩的火花好似绸缎般绚丽。火星稀稀疏疏窜向四周,旋即又消失了。随着烟花的绽放,我们一起大喊到:“新年快乐!”

  烟花的景色固然美,但家人团聚,幸福美好才是美的亲情风景。

初三日记优秀2

  我与语文的故事有很多。正式开始进行语文学习,是在秦莉老师的指导之下。秦老师不仅长得美丽可爱,字写得也非常漂亮。在她的引领之下,我不知不觉产生了对语文的兴趣,在一、二年级的养蚕、种蚕豆活动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激发了自己的写作兴趣。活动结束,我们还把自己的小日记汇集成册,分别取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名字。我的小册子的名字别具特色,叫《雏声集》,爸爸在“序”的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仔细校对着女儿的‘文章’,看着她那稚嫩的.天真的对一切事物的好奇,还有她为那些蚕豆和春蚕所倾注的巨大热情和耐心,我禁不住眼眶发热鼻子发酸。我想说,女儿不容易,女儿学校的老师更不容易。”是的,我很庆幸在我的小学阶段里遇上两位优秀的语文老师。

  如果说,秦老师像一位大姐姐无微不至地呵护我们,那么,童老师则更像是一位严父,循循善诱开启着我们的心灵。童老师是从三年级开始教我们语文的。他是一个个子不高的男老师,一副眼镜架在他的鼻梁,顿时让他具备了几分学者的派头,他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儒雅风度。在三年级时,我有机会现场聆听了一场中外诗歌朗诵会,其中《最后一课》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主人公弗朗士在他的最后一堂法文课上得知了他们将*中止法语学习的消息,油然而生一种对祖国和母语的热爱和对老师就要离开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一次听人朗读这个故事,我着实有着不小的惊讶和赞叹:原来,一件普通的事情,竟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得如此细腻、感人,那优美的文字在人耳畔荡漾、盘旋!让人不得不停下自己手中忙碌的工作,认真地听上一段,然后意犹未尽的回味和陶醉在其中……我震憾于文学这巨大的魅力,它牵引着我在课堂上发言,在老师鼓励中回答问题,在童老师的指导下仔细地分析课文内容,让我觉得这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幸福,就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爱抚着自己怀里熟的孩子,在它的怀抱之中,让我渐渐升华自己的情感,让我对祖国和母语有了更深厚的感情。可以说,语文,成了我生命中的一个部分。我像一棵久旱逢甘霖的幼苗,贪婪地吸吮着语文带给我的滋养。读着一篇或清新隽永或催人奋进或优雅抒情的课文内容,让我在郁郁葱葱的语文之林中茁壮成长。

  语文,会伴随我一生,照亮我前行的路。

初三日记优秀3

  今天我们要去参加“消防夏令营”我早早的准备出发了,在校门口集合,七点半出发,没过多久就到了目的地。

  我们下车来到大门口,场面很威风很壮观啊,穿着军装走进大门那感觉就是不一样。消防员叔叔带我们参观了这里。还带着我们去试用了一下水枪,这种感觉太刺激了,那个水枪太重了,我能想象得到消防叔叔救火时拿着沉重的水枪冲锋陷阵在火海中的场景。我们只试用了30秒就累得不行,叔叔们要拿着这个笨重的家伙在火场奋战好几个小时乃至十几个小时,他们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的敬佩和学习。

  时间过得很快,夏令营很快就结束了。我们与消防员叔叔们作别,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如果人人都能注意防火防灾,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发生火灾的概率就会降低,消防员叔叔们就会轻松很多,人们的财产也不会损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福利院之行

  前几天,我和徐天怡、凌梦云、丁家豪、郑子秋一起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爷爷奶奶们常年住在福利院,很想念亲人,但是亲人子女有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常来看他们,有些老人家成了孤家寡人,他们很需要人们去关心他们,给他们带去欢乐。走进大门口就听见爷爷奶奶们的爽朗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我们几个小伙伴都各有才艺,先是由郑子秋和丁家豪表演了精彩的相声节目,笑声和掌声充满了大厅。接下来是凌梦云表演魔术,她可是我们班的“魔术大师”。最后由我表演我最擅长的'拉丁舞,恰恰恰,我很认真的表演,都差不多忘了自我,最终赢得了爷爷奶奶们的热烈掌声,能得到老人们的认同和鼓励使我觉得心里暖洋洋。看见爷爷奶奶们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很多东西,看望老人家,给他们带去欢乐也是我自己觉得快乐无比,深刻的体会到了助人为快乐之本这句话的含义和精神。同时我也觉得这些老人家的子女有点可恶,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忠孝礼义,他们居然忍心将自己的爸爸妈妈丢在福利院,天下父母养育之恩大于天。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寒心,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给老人家表演节目,抚慰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带去欢乐。

初三日记优秀4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古代欧阳修写的,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让我们多读书,多读书才有本事。

  记得上回星期五,张老师面带微笑对我们说:“这个星期读《三国演义》,下个星期一的班会课我们来讨论你最喜欢什么人物?”我们大声叫道“好!”

  周末,我在家看到了《三国演义》的.《赵子龙救阿斗》,主要讲了:刘备让赵子龙去救夫人,谁知夫人自残了,赵子龙就带着阿斗走了。再回去的路上,赵子龙遇到了曹兵八十万,他把阿斗绑在胸

  前,向曹兵冲了过去,他杀了一条血路,跑了之后把曹操的剑给拔走了。我感到赵子龙十分勇敢,为了主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可真是一名好将。

  周一的班会课,大家讲了自己喜欢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宋梁栋的《空城计》,主要讲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读书可真好,还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