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会动的线条》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四课《会动的线条》,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线条是点移动所形成的轨迹,由于点移动方向和速度的不同,产生不同形状和特点的线条,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绘画离不开线条。线条随着儿童涂鸦的开始,伴随儿童的成长,逐渐成为孩子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主要手段。了解、掌握、运用线造型,能帮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力和智力。本课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条这一基本造型要素,理解感受线条的节奏感,激发他们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学龄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①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②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③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是: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下面我侧重谈谈对本节课重、难点的处理:
二、说教法
本课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再处理,在画线条、找线条、用线条和赏线条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发现和探究的实践中,师生在此过程中共同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和展示美。从导入到拓展,从欣赏生活中的照片、现代美术家的名作、国外艺术家的名作,再到分析作品,各个教学环节以“会动的线条”为主线,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开展教学。具体教学程序由情景导入——感受新知——探究方法——创作表现——评价展示——课后拓展六个环节组成。
三、说学法
线条是绘画艺术领域中的重要语言与工具。理解它们的节奏与情感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我利用实例和课件的演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感性地认识身边的线条以及绘画中的线条,感受线的动感。在课堂中我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参与有趣的美术游戏,增加了直观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先在黑板上画一条波浪线,让学生上台画不同的线。复习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会动的线条》
(二)感受新知
出示图片:水滴、烟雾、天极、烟花、体操,让学生找出会动的线条在哪。精彩的图片一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图片的直观欣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了会动的线条的存在。直观性教学能显示事物的内容结构、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事物的变化。
(三)探究方法
1、(画线条)在课堂教学中我随意摆动手中的丝带,让学生说一说、并画一画摆动丝带时发现的线条轨迹,是一条怎样的线条,感受动感的线,紧接着,出示用直线描绘的太阳和船,让学生试着使船和太阳都动起来。这个环节中,我运用“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交替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2、(找线条)在课件中出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国画家陈少朴的鱼图片、荷兰画家梵高的星月夜等)。我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教学相关资料及课件,师生在共同赏析教材和课件展示的各类作品后,共同讨论,找一找、说一说作品中哪些线条给人动感,猜一猜画者在绘画这幅作品时的心情,分析“会动”的线条是怎样“动”起来的?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等。此时,我抓住契机,及时对学生的讨论做小结:艺术家们常用曲线或是流动的笔触显示作品的动感。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积极投入,在愉快、兴奋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到美术的艺术魅力中。这种“研究性学习”方法的使用,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四)创作表现
为了让学生能够领会作业要求,进入创作状态,我布置了两个层次学生的作业1、可以表现有风的池塘边的景色,正在燃烧的稻草,跳舞的人群,放烟花的天空,舞龙,飘动的云,鱼儿在水中嬉戏,游泳,划船……
2、可以选择一幅画进行修改,让画面的景物动起来。这样做的意图是注重了全体,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创作,都会创作。
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我以“流动”组员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及时对学生在创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如构图中存在的过空现象、主角与背景的绘画顺序、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等,使学生能在轻松、“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有了以上的创作情境,学生对会动的线条的理解在他们的作品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特的个性表现了出来。
(五)评价展示
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在这个环节中,我尝试以学生自评为主的评价方式。学生把最满意的作品展示在幻灯机上。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他人作品的评价过程。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相互评价和教师点评,使学生不仅能正确肯定自己和他人,并且能在相互的评价中发现不足,进而有效改进。
(六)课后拓展
我提出本课拓展要求,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大胆使用各种各样的线条,表现内心丰富的世界。最后留个问题给学生:除了曲线会动,还有哪些线会动?找找生活中存不存在?让学生从生活当中学会观察,学会创作。
【《会动的线条》说课稿】相关文章:
《会动的线条》教案10-19
《会动的线条》教学反思08-13
会动的线条美术教案06-01
《会动的线条》教学反思(精选10篇)05-15
《会动的房子》说课稿07-29
《会动的房子》说课稿11-26
美术课《会动的线条》教学反思07-10
《会动的房子》说课稿10篇10-26
《会动的房子》说课稿(通用10篇)05-22